6往事依依教学设计

《往事依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积累古诗文、概括往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1、概括往事内容

2、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迹。有一些事情,我们可能很快淡忘,但有一些事情却永远的刻在脑子里,难以忘记,甚至带给我们终身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于漪讲她成长中难忘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来认识一下于漪

1、认识作者

于漪,江苏省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语

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等。她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教学规律,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人们评价她是“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

2、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几件难忘的往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

明确:第1节;用鲜明的对比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开篇点题,“不少”“有的”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反差,设置悬念,开启下文。第7节收束全文,升华主旨。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品读文章

1、先读第二节。

作者难忘小时候看山水画,那一定是非常美好的记忆。请同学读一读找一找

(1)、作者看画有何感受?从文中找

“凝视”“看得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可以说小小年纪的作者,看画看得如痴如醉,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

(2)、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就是与艺术品产生共鸣,要像产生共鸣,就要融自己与其中,转换角色、角度、时空去联想、想象、感知,那么作者读《评注图像水浒传》时又有哪些想象呢?

把自己家乡焦山一带的风景当做梁山泊的背景,想象自己亲历故事情节 “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因为图画的形象,因为山水的美丽,作者因而牢牢记住了水浒传的故事,用生动的形象形成了深刻的记忆。后来于漪也再读这本书,却总觉得没有小时候形象鲜明。可见儿时用心看画读书,形象思维对当时于漪的影响力之大。你们现在的年龄也是形象思维活跃期,也要多读书,多思考。

2、学生时代的于漪,非常热爱读书。作者在第三节中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表面让人看不上眼,可是却是我童年最美丽的花环,可见它内容的魅力。

那《千家诗》有什么魅力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意境美。《千家诗》中很大部分的诗歌是按春夏秋冬四季来排列的。进行归类。吟诵这些诗句,春夏秋冬„„

能不能说出咱们学过的也是描写春夏秋冬诗歌?

2

(2)、色彩美。诗句中丰富的颜色,使得生活也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请同学朗读“脑海里常常浮现„„,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作者读《千家诗》有何感受呢?

(3)、情致美

诗是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沉醉其中能品味出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也显示出了作者对什么的深深热爱?——生活。

作者看画读书都能获得美的享受,使她产生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影响了她的人生。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事情对于漪产生了重大影响,才使得她难以忘怀的。

4、现在请大家自己默读第五节

(1)、思考,作者为何讲了两位老师的课?

相同之处:①都是初中国文老师,②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③诗词的作者都是

爱国诗人,④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并且由此激发了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不同之处:①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②所讲的内容一古一今,③ 讲课的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2)、拓展阅读(看投影)

体会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田汉《南归》的不同感情。 明确:前者有感于南宋小朝廷的昏庸无能,寄托作者的爱国情怀;

后者则是抒发孤独、惆怅、感伤的情怀。

(3)、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作者的成长有何作用?

明确: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

(4)、齐读第五节,体会两位国文老师动情的讲课。

四、小结

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你能体会她看画、读书、听课时的情感吗?你能从她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

3

(这同时也是对青少年的启迪。)

读书,给于漪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历。

于漪的老师曾经对她的教导,对她启发很大,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这是她的老师给她的要求,而今于老师把它写下来,并告诉了我们,这不也是在对我们提出要求吗?于漪在一次语文课上,给学生们说了这一段话,我们一起来看,用来勉励自己 补充:于漪赠言

一个人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之宝。小时候爱读书,爱学习,主动接受文学作品,你就会得到人类最好、最美、最宝贵的东西。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的终身的,形成了能力就不会下降。从小读些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那是终生受益的。

五、这是今天的作业

1、查找资料:查出文中节选自《千家诗》的诗句的篇名、作者、朝代,并将整首诗抄写在预习本上。

2、完成导学第六课习题。

六、结语

于漪通过阅读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这也成为她后来成长的强大动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师。今天她把宝贵的学习经验不吝啬地与我们分享,希望大家可以记住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4

《往事依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积累古诗文、概括往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1、概括往事内容

2、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迹。有一些事情,我们可能很快淡忘,但有一些事情却永远的刻在脑子里,难以忘记,甚至带给我们终身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于漪讲她成长中难忘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来认识一下于漪

1、认识作者

于漪,江苏省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语

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等。她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教学规律,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人们评价她是“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

2、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几件难忘的往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

明确:第1节;用鲜明的对比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开篇点题,“不少”“有的”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反差,设置悬念,开启下文。第7节收束全文,升华主旨。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品读文章

1、先读第二节。

作者难忘小时候看山水画,那一定是非常美好的记忆。请同学读一读找一找

(1)、作者看画有何感受?从文中找

“凝视”“看得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可以说小小年纪的作者,看画看得如痴如醉,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

(2)、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就是与艺术品产生共鸣,要像产生共鸣,就要融自己与其中,转换角色、角度、时空去联想、想象、感知,那么作者读《评注图像水浒传》时又有哪些想象呢?

把自己家乡焦山一带的风景当做梁山泊的背景,想象自己亲历故事情节 “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因为图画的形象,因为山水的美丽,作者因而牢牢记住了水浒传的故事,用生动的形象形成了深刻的记忆。后来于漪也再读这本书,却总觉得没有小时候形象鲜明。可见儿时用心看画读书,形象思维对当时于漪的影响力之大。你们现在的年龄也是形象思维活跃期,也要多读书,多思考。

2、学生时代的于漪,非常热爱读书。作者在第三节中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表面让人看不上眼,可是却是我童年最美丽的花环,可见它内容的魅力。

那《千家诗》有什么魅力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意境美。《千家诗》中很大部分的诗歌是按春夏秋冬四季来排列的。进行归类。吟诵这些诗句,春夏秋冬„„

能不能说出咱们学过的也是描写春夏秋冬诗歌?

2

(2)、色彩美。诗句中丰富的颜色,使得生活也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请同学朗读“脑海里常常浮现„„,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作者读《千家诗》有何感受呢?

(3)、情致美

诗是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沉醉其中能品味出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也显示出了作者对什么的深深热爱?——生活。

作者看画读书都能获得美的享受,使她产生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影响了她的人生。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事情对于漪产生了重大影响,才使得她难以忘怀的。

4、现在请大家自己默读第五节

(1)、思考,作者为何讲了两位老师的课?

相同之处:①都是初中国文老师,②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③诗词的作者都是

爱国诗人,④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并且由此激发了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不同之处:①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②所讲的内容一古一今,③ 讲课的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2)、拓展阅读(看投影)

体会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田汉《南归》的不同感情。 明确:前者有感于南宋小朝廷的昏庸无能,寄托作者的爱国情怀;

后者则是抒发孤独、惆怅、感伤的情怀。

(3)、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作者的成长有何作用?

明确: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

(4)、齐读第五节,体会两位国文老师动情的讲课。

四、小结

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你能体会她看画、读书、听课时的情感吗?你能从她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

3

(这同时也是对青少年的启迪。)

读书,给于漪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历。

于漪的老师曾经对她的教导,对她启发很大,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这是她的老师给她的要求,而今于老师把它写下来,并告诉了我们,这不也是在对我们提出要求吗?于漪在一次语文课上,给学生们说了这一段话,我们一起来看,用来勉励自己 补充:于漪赠言

一个人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之宝。小时候爱读书,爱学习,主动接受文学作品,你就会得到人类最好、最美、最宝贵的东西。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的终身的,形成了能力就不会下降。从小读些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那是终生受益的。

五、这是今天的作业

1、查找资料:查出文中节选自《千家诗》的诗句的篇名、作者、朝代,并将整首诗抄写在预习本上。

2、完成导学第六课习题。

六、结语

于漪通过阅读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这也成为她后来成长的强大动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师。今天她把宝贵的学习经验不吝啬地与我们分享,希望大家可以记住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4


相关内容

  • 往事依依教案
  • <往事依依>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搜索枯肠.徜徉"等12个生词,正确书写"徜徉.浩淼"等8个重点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①品味文中描写特点,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②通过反复朗读, ...

  •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教学实录 2003军9月,"全国申小学语文孝文学改革研讨会"在连云港市举行,大会邀请的专家中有我一直崇拜的于满老师.作为主办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我立刻想到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于老师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 ...

  • [往事依依]的教学设计
  • <往事依依>的教学设计 城关一中 潘学云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能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感情. 2.能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并能具体点评. 3.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4.能举例 ...

  • 往事依依(教学案)
  • <往事依依>生本教学案 (两课时) 一·自主学习 1. 熟读课文,列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2.列出文章中所有出现的古诗词并试着翻译. 二.课堂互动学习 1. 作者在文中回忆的主要是她一生中什么时期的生活? 其中哪一样生活最使她产生了依依之情? 2.人生的往事浩如烟海,这几件事为何仍历历在 ...

  •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5
  • 往  事  依  依 瓜洲中学 预设目标 1 整体学习,理清思路 2 欣赏优美典雅的语句,提高欣赏散文作品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从<为你打开一扇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 学生交流自己和文学的一段难忘往事,引入课文,简介作者. 二.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

  • 文本解读的常用方法
  •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入的课文都是意蕴深远.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解读后才能掌握其中的价值取向及思想内容.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高效应用文本解读教学法,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文本解读教学方法运用的具体手段与方法,以飨读者. 一.从题目入手解读文本 ...

  • 于漪[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 (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 ...

  • 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 往事依依 (9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 ...

  • 依依不舍的意思
  • yī yī bù shě 解释: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很留恋,十分舍不得。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那卢楠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 示例:晚会结束已经大半天了,同学们才~地离去。 近义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留连不舍、迟迟吾行。 反义词:一刀两断 扬长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