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处处有数学

身边处处有数学

巨鹿育红实验学校 四年级8班 张嘉贺 辅导老师 刘霞芳

我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小对数学充满兴趣。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课下喜欢自学思考,五六年级涉及到的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物体的体积问题我已经稍有精通。在生活中,妈妈也经常利用身边的小事来考我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星期天,我和妈妈出去散步,在大街上,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烤红薯的香味。闻到这香味,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来,“妈妈,我们买个红薯吃吧,我饿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央求道,“买一个倒是可以,不过„„”“不过什么?”我急忙问,“不过买了以后,回家先算出了红薯的体积,你才能吃。”“行!行!”我满口答应。

回到家,我早已把要算红薯体积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拿起红薯就要吃,“哎,怎么开始吃了?不是说好要算红薯的体积吗?不能说话不算数!”“啊?”我大吃一惊,“还真要算啊?”“那是当然!”妈妈说,“你要先算出红薯的体积,才能吃!”“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算个红薯的体积吗?难道能难倒我?” 我翻开数学书查看,可书上只有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呀,再说了,这红薯是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又不能把它揉捏,怎么算呀?我托着下巴冥思苦想。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本《数学名人小故事》,我翻开它,饶有兴味读起了第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讲阿基米德利用等积代换算出了金皇冠的真

假。我灵机一动,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积代换来求红薯的体积吗?于是,我拿来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我往杯中到了10厘米的水,然后把红薯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杯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现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说,杯中的水上升了:15-10=5(厘米)按照等积代换,上升水的体积就是红薯的体积,由此,可以算出红薯的体积是:(6÷2)²×3.14×5=141.3(立方厘米)

“妈妈!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是141.3立方厘米!我算出来了!我能吃红薯了!”我一路小跑来到妈妈跟前,“哦?算出来了?”妈妈放下手中事情微笑地看着我。“嗯,是141.3立方厘米。”我自豪地说,“那你说说看是怎样算的?”妈妈又问道。我把我实验的过程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之后向我翘起了大拇指,还夸我是“数学小博士”。

其实,在生活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只要大家肯动脑,爱动脑,就什么难题也难不倒!

身边处处有数学

巨鹿育红实验学校 四年级8班 张嘉贺 辅导老师 刘霞芳

我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小对数学充满兴趣。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课下喜欢自学思考,五六年级涉及到的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物体的体积问题我已经稍有精通。在生活中,妈妈也经常利用身边的小事来考我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星期天,我和妈妈出去散步,在大街上,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烤红薯的香味。闻到这香味,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来,“妈妈,我们买个红薯吃吧,我饿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央求道,“买一个倒是可以,不过„„”“不过什么?”我急忙问,“不过买了以后,回家先算出了红薯的体积,你才能吃。”“行!行!”我满口答应。

回到家,我早已把要算红薯体积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拿起红薯就要吃,“哎,怎么开始吃了?不是说好要算红薯的体积吗?不能说话不算数!”“啊?”我大吃一惊,“还真要算啊?”“那是当然!”妈妈说,“你要先算出红薯的体积,才能吃!”“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算个红薯的体积吗?难道能难倒我?” 我翻开数学书查看,可书上只有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呀,再说了,这红薯是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又不能把它揉捏,怎么算呀?我托着下巴冥思苦想。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本《数学名人小故事》,我翻开它,饶有兴味读起了第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讲阿基米德利用等积代换算出了金皇冠的真

假。我灵机一动,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积代换来求红薯的体积吗?于是,我拿来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我往杯中到了10厘米的水,然后把红薯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杯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现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说,杯中的水上升了:15-10=5(厘米)按照等积代换,上升水的体积就是红薯的体积,由此,可以算出红薯的体积是:(6÷2)²×3.14×5=141.3(立方厘米)

“妈妈!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是141.3立方厘米!我算出来了!我能吃红薯了!”我一路小跑来到妈妈跟前,“哦?算出来了?”妈妈放下手中事情微笑地看着我。“嗯,是141.3立方厘米。”我自豪地说,“那你说说看是怎样算的?”妈妈又问道。我把我实验的过程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之后向我翘起了大拇指,还夸我是“数学小博士”。

其实,在生活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只要大家肯动脑,爱动脑,就什么难题也难不倒!


相关内容

  •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 生活和数学相互依存 巨兴马桥小学:马芳 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数学教师只有坚持"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数学理念,才能注重"数学现实"原则在 ...

  •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长短
  • 课题二比长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q ...

  • 数学教学随笔3篇
  • 数学教学随笔3篇 (一) 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经验.揭示的规律,是人类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我们教学生学数学,就是教他们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数学,把数学同生活融为一体,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数学 ...

  • [比长短]教学设计-(2)
  • <比长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

  • 人教版一上[比长短]WORD教案
  • 比长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 ...

  • 旋转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教学反思 马永生 一.课例分析: 旋转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数学教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从学生的身边的事物入手,出示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的玩具摩天轮.旋转木倚图片,再通过交流,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电风扇.钟. ...

  • 小学二年级开学第一课
  • 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师生增进感情 2.分享假期经历,促进学生感情 3.交流假期作业 教学重点 学生分享假期经历,锻炼叙事能力 教学过程 1.愉快的假期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始了.秋天的校园更加光彩宜人,秋天的银杏树更加浓密茂盛,秋天象征着成熟,带来了收获的喜悦. 说一说你发现的校园变化. 2.交流 ...

  • 参加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体会
  • 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小结 不到一个月的预备党员培训班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即将拉上帏幕,但是我的心却并未随之而平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不到一个月的收获却是巨大的. 还记得在本次培训班的第一讲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知识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并且提出知识经济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有大量的新知识,新 ...

  • 五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 不经意之间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一些优秀的前辈老师的交流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当然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情境设置的一些重要点.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