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整理

鸿门宴

一 文化常识 1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2 本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有本记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和书8篇表10篇总计130篇52字。是一部纪传体的史学著作。

3 这个故事在今天被喻为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

二 古文知识

1 虚词

1)之

珍宝尽有之 句末助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动词,到

为之奈何 代词,代“上面说的事”

臣活之 代词,代“项伯”

吾得兄事之 代词,代“项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助词,的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取独

人有大功而击之 代词,代“沛公”

不如因善遇之 代词,代“沛公”

今者有小人之言 取独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助词,的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代词,代“项羽”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代词,代“沛公”

今日之事何如 助词,的

臣请入,与之同命 代词,代“沛公”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助词,的

壮士,赐之卮酒 代词,代“樊哙”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代词,代“酒”

项王曰:“赐之彘肩 代词,代“樊哙”

拔剑切而啖之 句末助词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助词,的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代词,代“秦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代词,代“先入咸阳的人”

未有封侯之赏 助词,的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助词,的

公为我献之 代词,代“项羽等人”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代词,代“沛公”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代词,代“玉斗”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代词,代“玉斗”

吾属今为之虏矣 代词,代“沛公”

2) 其

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 代词,代“沛公

其意常在沛公也 代词,代“项庄”

樊哙覆其盾于地 助词,不译

3)而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连词,表转折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连词,表修饰

项王按剑而跽曰 连词,表修饰

拔剑切而啖之 连词,表承接

劳苦而功高如此 连词,表并列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连词,表转折

拔剑撞而破之 连词,表递进

4)则

庄则入为寿 连词,表并列

沛公则置车骑 连词,表承接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连词,表承接

5)乃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连词,于是,就

良乃入,具告沛公 连词,于是

我至军中,公乃入 副词,才

6)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介词,把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连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介词,因为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宾前标志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介词,用

请以剑舞 介词,用

常以身翼蔽沛公 介词,用

樊哙侧其盾以撞 连词

以待大王来 连词,来

项王未有以应 复音虚词

7)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介词

贪于财货,好美姬 介后标志

长于臣 介后标志,同“比”

于是项伯复夜去 复音虚词

得复见将军于此 介后标志

因击沛公于坐 介词,在

樊哙覆其盾于地 介词,在

8)何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复音虚词

不然,籍何以至此 复音虚词

今日之事何如 复音虚词

客何为者 疑问代词,什么

何辞为 疑问代词,什么

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什么

9)与

未得与项羽相见 介词

欲呼张良与俱去 连词,表并列

秦时与臣游 连词,表并列

孰与君少长 连词,表并列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连词,表并列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连词,表并列

令将军与臣有郤 连词,表并列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连词,表并列

君王与沛公饮 连词,表并列

臣请入,与之同命 连词,表并列

则与斗卮酒 动词,给

则与一生彘肩 动词,给

怀王与诸将约曰 连词,表并列

竖子不足与谋 连词,表并列

10)因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连词,表承接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连词,表承接 (就)

因招樊哙出 趁机

11)为

使子婴为相 动词,担任

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为了

皆为龙虎,成五采 动词,是

臣为韩王送沛公 介词,替

为之奈何 句末语助词

君为我呼入 介词,替

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介词,被

客何为者 动词,是

未辞也,为之奈何 介词,表目的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句末语助词

公为我献之 介词,替

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介词,被

12)然

沛公默然 „„的样子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连词,表转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代词,这样

2 实词

1)通假字

成五采 通“彩”

毋从俱死也 通“无”,不要

距关,毋内诸侯 通“拒”,抵御,把守;通“纳”,让„„进入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通“挡”抵挡

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背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早 ”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隙”,隔阂

因击沛公于坐 通“座”,座位

沛公不胜桮杓 通“杯”

2)名作状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

日夜望将军至 日日夜夜

于是项伯复夜去 在夜里

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不如因善遇之 趁此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 向上

四人持剑盾步走 徒步

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间至军中 从小路

3)名作动

沛公军霸上 驻军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说

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

不可不语 告诉

秦地可尽王也 占有,称王

吾得兄事之 侍奉

籍吏民 登记

刑人如恐不胜 处罚,加以肉刑

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 驻军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形作动

素善留侯张良 友善,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 靠近

拔剑撞而破之 使„„破碎

5)使动

吾令人望其气 命令„„

臣活之 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入内

拔剑撞而破之 使„„破碎

6)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 函谷关以东

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

所以遣将守关者 „„的原因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变故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到

军中无以为乐 没有什么用来

而听细说 小人挑拨的坏话

3 句式

1)判断句

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亚父者,范增也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其意常在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3)省略句

沛公欲王于关中

具告以之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秦时项伯与臣游

沛公奉卮之酒为寿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请以为剑舞

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倒装(宾前)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宾前1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宾前3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披帷西向立 宾前6

客何为者 宾前2

大王来何操 宾前2

沛公安在 宾前2

5)定后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6)介后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四 内容

(一)宴会前:故事的开端 1、2

实力,处境,起因

拉拢,缓解

(二)宴会中:故事的发展(高潮)3、4

三起: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称樊哙为壮士,赐酒赐坐

项无言刘脱身

(三)宴会后:故事的结局(尾声)5—7

刘邦脱身诛杀内奸

五 写法

1 情节:

有中心:“鸿门宴”

有线索:杀与不杀刘邦

有波澜:三起三落 宾前6

完整(按时间、首位呼应)

2 人物

描写方法:语音(对话)、行动、神态(细节)(樊哙、范增)

场景描写

对比描写

六 重点词语

珍宝尽有之 占有

旦日飨士卒 用酒肉款待

沛公兵十万 驻兵

范增说项羽曰 劝说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没有„„的;被宠幸

素善留侯张良 平素,往常

具告以事 全部

为之奈何 对„„怎么办

鲰生说我曰 见识浅陋的人

所以遣将守关者 „„的原因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变故

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道歉,赔罪;合力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自己料到

范增数目项王 屡次

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

军中无以为乐 没有什么用来 披帷西向立 揭开帷帐 瞋目视项王 瞪大眼睛 目眦尽裂 眼眶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站在车上右边负责侍卫的人

哙拜谢 拜谢

臣死且不避 尚且

杀人如不能举 全,尽

刑人如恐不胜 全,尽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而听细说 小人挑拨的坏话

樊哙从良坐 挨着

坐须臾 一会儿

沛公起如厕 到

未辞也 告辞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指大的作为;回避

大王来何操 持,拿

七 重点句子

1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

2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

4 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5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6 孰与君少长

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7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发生意外的变故 8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9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明天早晨你要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10 不然,籍何以至此

不然的话,我怎么会生气到这地步呢

11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12 则与斗卮酒

(侍者)就递给他一大杯酒

13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只是继续走秦国灭亡的老路啊,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14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拘泥于细节,行大礼不回避小的责备

15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16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从郦山脚下,途经芷阳,抄小路走

17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18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19 吾属今为之虏矣

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20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八 人物性格

刘邦:随机应变,善于用人

项羽:沽名钓誉,优柔寡断

张良:精通韬略,处事有方

项伯:只重义而无原则

樊哙:有忠有义,勇猛顽强,粗中有细

范增:有才智谋略,办事果断,但不能促进团结

鸿门宴

一 文化常识 1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2 本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有本记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和书8篇表10篇总计130篇52字。是一部纪传体的史学著作。

3 这个故事在今天被喻为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

二 古文知识

1 虚词

1)之

珍宝尽有之 句末助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动词,到

为之奈何 代词,代“上面说的事”

臣活之 代词,代“项伯”

吾得兄事之 代词,代“项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助词,的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取独

人有大功而击之 代词,代“沛公”

不如因善遇之 代词,代“沛公”

今者有小人之言 取独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助词,的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代词,代“项羽”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代词,代“沛公”

今日之事何如 助词,的

臣请入,与之同命 代词,代“沛公”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助词,的

壮士,赐之卮酒 代词,代“樊哙”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代词,代“酒”

项王曰:“赐之彘肩 代词,代“樊哙”

拔剑切而啖之 句末助词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助词,的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代词,代“秦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代词,代“先入咸阳的人”

未有封侯之赏 助词,的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助词,的

公为我献之 代词,代“项羽等人”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代词,代“沛公”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代词,代“玉斗”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代词,代“玉斗”

吾属今为之虏矣 代词,代“沛公”

2) 其

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 代词,代“沛公

其意常在沛公也 代词,代“项庄”

樊哙覆其盾于地 助词,不译

3)而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连词,表转折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连词,表修饰

项王按剑而跽曰 连词,表修饰

拔剑切而啖之 连词,表承接

劳苦而功高如此 连词,表并列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连词,表转折

拔剑撞而破之 连词,表递进

4)则

庄则入为寿 连词,表并列

沛公则置车骑 连词,表承接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连词,表承接

5)乃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连词,于是,就

良乃入,具告沛公 连词,于是

我至军中,公乃入 副词,才

6)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介词,把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连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介词,因为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宾前标志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介词,用

请以剑舞 介词,用

常以身翼蔽沛公 介词,用

樊哙侧其盾以撞 连词

以待大王来 连词,来

项王未有以应 复音虚词

7)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介词

贪于财货,好美姬 介后标志

长于臣 介后标志,同“比”

于是项伯复夜去 复音虚词

得复见将军于此 介后标志

因击沛公于坐 介词,在

樊哙覆其盾于地 介词,在

8)何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复音虚词

不然,籍何以至此 复音虚词

今日之事何如 复音虚词

客何为者 疑问代词,什么

何辞为 疑问代词,什么

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什么

9)与

未得与项羽相见 介词

欲呼张良与俱去 连词,表并列

秦时与臣游 连词,表并列

孰与君少长 连词,表并列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连词,表并列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连词,表并列

令将军与臣有郤 连词,表并列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连词,表并列

君王与沛公饮 连词,表并列

臣请入,与之同命 连词,表并列

则与斗卮酒 动词,给

则与一生彘肩 动词,给

怀王与诸将约曰 连词,表并列

竖子不足与谋 连词,表并列

10)因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连词,表承接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连词,表承接 (就)

因招樊哙出 趁机

11)为

使子婴为相 动词,担任

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为了

皆为龙虎,成五采 动词,是

臣为韩王送沛公 介词,替

为之奈何 句末语助词

君为我呼入 介词,替

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介词,被

客何为者 动词,是

未辞也,为之奈何 介词,表目的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句末语助词

公为我献之 介词,替

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介词,被

12)然

沛公默然 „„的样子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连词,表转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代词,这样

2 实词

1)通假字

成五采 通“彩”

毋从俱死也 通“无”,不要

距关,毋内诸侯 通“拒”,抵御,把守;通“纳”,让„„进入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通“挡”抵挡

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背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早 ”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 通“隙”,隔阂

因击沛公于坐 通“座”,座位

沛公不胜桮杓 通“杯”

2)名作状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

日夜望将军至 日日夜夜

于是项伯复夜去 在夜里

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不如因善遇之 趁此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 向上

四人持剑盾步走 徒步

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间至军中 从小路

3)名作动

沛公军霸上 驻军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说

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

不可不语 告诉

秦地可尽王也 占有,称王

吾得兄事之 侍奉

籍吏民 登记

刑人如恐不胜 处罚,加以肉刑

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 驻军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形作动

素善留侯张良 友善,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 靠近

拔剑撞而破之 使„„破碎

5)使动

吾令人望其气 命令„„

臣活之 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入内

拔剑撞而破之 使„„破碎

6)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 函谷关以东

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

所以遣将守关者 „„的原因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变故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到

军中无以为乐 没有什么用来

而听细说 小人挑拨的坏话

3 句式

1)判断句

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亚父者,范增也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其意常在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3)省略句

沛公欲王于关中

具告以之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秦时项伯与臣游

沛公奉卮之酒为寿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请以为剑舞

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倒装(宾前)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宾前1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宾前3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披帷西向立 宾前6

客何为者 宾前2

大王来何操 宾前2

沛公安在 宾前2

5)定后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6)介后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四 内容

(一)宴会前:故事的开端 1、2

实力,处境,起因

拉拢,缓解

(二)宴会中:故事的发展(高潮)3、4

三起: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称樊哙为壮士,赐酒赐坐

项无言刘脱身

(三)宴会后:故事的结局(尾声)5—7

刘邦脱身诛杀内奸

五 写法

1 情节:

有中心:“鸿门宴”

有线索:杀与不杀刘邦

有波澜:三起三落 宾前6

完整(按时间、首位呼应)

2 人物

描写方法:语音(对话)、行动、神态(细节)(樊哙、范增)

场景描写

对比描写

六 重点词语

珍宝尽有之 占有

旦日飨士卒 用酒肉款待

沛公兵十万 驻兵

范增说项羽曰 劝说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没有„„的;被宠幸

素善留侯张良 平素,往常

具告以事 全部

为之奈何 对„„怎么办

鲰生说我曰 见识浅陋的人

所以遣将守关者 „„的原因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变故

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道歉,赔罪;合力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自己料到

范增数目项王 屡次

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

军中无以为乐 没有什么用来 披帷西向立 揭开帷帐 瞋目视项王 瞪大眼睛 目眦尽裂 眼眶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站在车上右边负责侍卫的人

哙拜谢 拜谢

臣死且不避 尚且

杀人如不能举 全,尽

刑人如恐不胜 全,尽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而听细说 小人挑拨的坏话

樊哙从良坐 挨着

坐须臾 一会儿

沛公起如厕 到

未辞也 告辞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指大的作为;回避

大王来何操 持,拿

七 重点句子

1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

2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

4 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5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6 孰与君少长

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7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发生意外的变故 8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9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明天早晨你要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10 不然,籍何以至此

不然的话,我怎么会生气到这地步呢

11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

12 则与斗卮酒

(侍者)就递给他一大杯酒

13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这只是继续走秦国灭亡的老路啊,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14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拘泥于细节,行大礼不回避小的责备

15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16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从郦山脚下,途经芷阳,抄小路走

17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18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19 吾属今为之虏矣

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20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八 人物性格

刘邦:随机应变,善于用人

项羽:沽名钓誉,优柔寡断

张良:精通韬略,处事有方

项伯:只重义而无原则

樊哙:有忠有义,勇猛顽强,粗中有细

范增:有才智谋略,办事果断,但不能促进团结


相关内容

  •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 鸿门宴 一.请根据原文自己翻译找文言知识障碍,在解决障碍中积累文言知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 àng )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 曰:"旦日飨(xi ǎng) 士卒,为击破 沛公军!"当 ...

  • [谏太宗][鸿门宴]翻译整理
  • <谏太宗><鸿门宴>翻译整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

  • 鸿门宴知识整理
  • 1.注音释义 ⑴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 ⑵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 ⑶戮力(戮,lù联合,合力) . ⑷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 ⑸目眦尽裂(眦,zì眼角) . ⑹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 ⑺彘肩(彘,zhì,猪) . ⑻刀俎( ...

  • 高中文言文必备实词整理
  • 文言文词语整理(注意:词语熟悉常用的义项不做整理) 白 云 语 晓 喻 谕 收 系 执 幽 羁 縻 囹圄 缧绁 分.虞 度 拟 逆 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陈陈相因 因势利导 因利乘便 因其不备卒然击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由于 于是就 干 过:拜访 如:过故人庄 方:比拟:正在:将要 拟:忖度:准备 ...

  • [鸿门宴]节选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鸿门宴>节选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鸿门宴>节选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阅读 ...

  •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高三 2013-07-01 11:34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1.文言实词:竟(jìng) 动词>①完毕.结束 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从头到尾 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 专以射为戏 ...

  •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
  •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 十一.焉 [本义]像一种鸟儿的形状--焉鸟,产于江淮. [假借义] 1.代词,相当于"之". [成语例释]①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②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经典文言]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 ...

  • [鸿门宴]导学案1[1]
  • <鸿门宴>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掌握"为"."因"等古汉语词. [学习难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方法] 诵读 ...

  • 课内素材的运用公开课教案
  • 课内素材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以写作带动回归文本,以回归文本促进写作. 2.掌握从课文中提取素材的方法,学会使用素材. [教学重点] 1.古代名人事例的运用. 2.古诗文名作的巧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使用文本的意识,提高学生作文驾驭文本素材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