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教师]读书随笔

《做一个好教师》读书随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首要财富,是教育强校的重要保障,是顺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着引导社会文明不断前进的使命,是学校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力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首要的,第一位的是人格力量,塑造人的灵魂是教师特有的天职;教师是人中的楷模,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因为他不但要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要求他们言行一致,做社会的文明使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在社会,家庭,学生成绩等因素的压力下,教师有点不安份了,心理有点不健康了„„因此,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切实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并摆在师资建设的首要位置.

一、师德是教育者立身之本

无论何时何地,师德永远要高于社会公德,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在全社会面前的立身之本.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当学生满意的教师,当人民满意的教师".首先,教师要乐教勤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师为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其次,教师应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

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第三,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善;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和较高层次的追求.第四,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正教.

二、师德是教育者长拉不松的弦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是整个教育工作一根长拉不松的弦.当前,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如果教师想在教育工作中养成了长拉不松"师德"这根弦,就必须拥有"自省"的宝贵精神.一日工作完了之后,应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可以激励自己,这是不断进步的表现.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贵在自知之明,贵在有良好的"三德"(即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高"(即有"学高","德高"和"技高"),"三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耐心"和"信心"),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才会促进教学工作,思想工作顺利开展,才会塑造出高素质的师魂.

三、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塑造教师完美形象的核心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和调节人际关系中所应遵循的特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良好的师德修养

是促进教师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塑造教师完美形象的关键,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可靠保证.

教师应当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模范.我们要继承,弘扬和实践传统美德及职业道德,做到爱国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同时应当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确立现代教育和管理理念,具备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崇尚科学,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以及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懈追求与创新精神,并且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楷模.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完全取决于业务水平,而是取决于德,才,识,能的综合素质,取决于人格和品行.一名教师对学生具有人格的魅力,就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追求生活的真,善,美,探索健康的人生之路,教育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极强的向师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能不能满怀深情,满怀爱心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重要尺度.特别是对于生理上有缺陷,品德上有差错,学习上有困难,性格上有问题,行为上有偏差,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否真心去关爱,是检验教师是不是具有爱心的试金石.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查文红老师克服重重困难,为山村贫困的孩子,为社会奉献了全部的爱,树立了一名教师高大的光辉形象,为我们教师塑造师德风范作出了榜样.我们每一位教师,可以从查文红老师的先进事迹中得到不少启示,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我衷心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把你深埋在胸膛里的

爱心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每个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得到."要懂得,爱学生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祖国有用之才.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窗户呢?从我教育生涯中,我体会到:

1、爱学生就是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2、爱学生就是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在我们教育实际中,学生们评价教师“优劣”,把能否“客观公正”对待学生视为一个重要条件。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是学生信任老师的基础。

3、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所谓的“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一名

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此外谦虚谨慎,团结协作是一种美德.教师尤其需要具备这种美德.教师要真正做到诲人不倦,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有虚怀若谷的精神,以及宽容大度,团结协作的态度.这样,教师才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 。

《做一个好教师》读书随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首要财富,是教育强校的重要保障,是顺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着引导社会文明不断前进的使命,是学校公民道德建设的主力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首要的,第一位的是人格力量,塑造人的灵魂是教师特有的天职;教师是人中的楷模,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因为他不但要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要求他们言行一致,做社会的文明使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在社会,家庭,学生成绩等因素的压力下,教师有点不安份了,心理有点不健康了„„因此,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切实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准,并摆在师资建设的首要位置.

一、师德是教育者立身之本

无论何时何地,师德永远要高于社会公德,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在全社会面前的立身之本.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当学生满意的教师,当人民满意的教师".首先,教师要乐教勤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师为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其次,教师应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

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第三,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善;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和较高层次的追求.第四,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正教.

二、师德是教育者长拉不松的弦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是整个教育工作一根长拉不松的弦.当前,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如果教师想在教育工作中养成了长拉不松"师德"这根弦,就必须拥有"自省"的宝贵精神.一日工作完了之后,应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可以激励自己,这是不断进步的表现.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贵在自知之明,贵在有良好的"三德"(即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高"(即有"学高","德高"和"技高"),"三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耐心"和"信心"),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才会促进教学工作,思想工作顺利开展,才会塑造出高素质的师魂.

三、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塑造教师完美形象的核心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和调节人际关系中所应遵循的特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良好的师德修养

是促进教师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塑造教师完美形象的关键,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可靠保证.

教师应当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模范.我们要继承,弘扬和实践传统美德及职业道德,做到爱国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同时应当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确立现代教育和管理理念,具备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崇尚科学,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以及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懈追求与创新精神,并且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楷模.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完全取决于业务水平,而是取决于德,才,识,能的综合素质,取决于人格和品行.一名教师对学生具有人格的魅力,就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追求生活的真,善,美,探索健康的人生之路,教育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极强的向师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能不能满怀深情,满怀爱心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重要尺度.特别是对于生理上有缺陷,品德上有差错,学习上有困难,性格上有问题,行为上有偏差,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否真心去关爱,是检验教师是不是具有爱心的试金石.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查文红老师克服重重困难,为山村贫困的孩子,为社会奉献了全部的爱,树立了一名教师高大的光辉形象,为我们教师塑造师德风范作出了榜样.我们每一位教师,可以从查文红老师的先进事迹中得到不少启示,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我衷心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把你深埋在胸膛里的

爱心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每个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得到."要懂得,爱学生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祖国有用之才.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窗户呢?从我教育生涯中,我体会到:

1、爱学生就是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2、爱学生就是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在我们教育实际中,学生们评价教师“优劣”,把能否“客观公正”对待学生视为一个重要条件。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是学生信任老师的基础。

3、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即所谓的“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一名

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此外谦虚谨慎,团结协作是一种美德.教师尤其需要具备这种美德.教师要真正做到诲人不倦,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有虚怀若谷的精神,以及宽容大度,团结协作的态度.这样,教师才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 。


相关内容

  •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学校教研科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教科室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积极走“以科研促教育、教学,德研、教研、科研相长”的道路,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的和责任感,深化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科室的先导、服务功能,以 ...

  • 随笔化写作经验(强烈推荐)
  • 从"情境随笔"到"三位一体"语文新课堂建设 --平原二中语文生态园建设工作总结 山东省平原县第二中学 李志清 (此文获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8月,入选山东省教育资源库) 2008年以来, 随笔化写作教学改革,如一束灿烂阳光,洒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 ...

  • 征文比赛活动总结
  • 文学社团本学期的活动已经完全结束了,本社团的主要活动就是大型征文比赛,xx年11月16日至11月26日为征文比赛的征稿时间,期间共收征文作品82份,评出优秀作品26份,其中有6份优秀作品获奖,优秀作品将陆续发到本社团的博客上,敬请大家关注! xx年11月18日,在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一号楼一楼阶梯教室举 ...

  • 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阶段报告
  • <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课题 阶段性研究报告 本课题自2012年12月份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积极筹备开题以及课题的研究.实践工作.一年来,在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成员齐心合力,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现在,将我校申报的<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 ...

  • 语文教学常规工作总结工作回放
  • 四月份语文学科工作回放: 1. 4月13、14日,高年级语文教师上阅读教学研讨课。连老师上《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妙兰老师执教《生命生命》 ,进和老师的《桥》、韩老师的《永生的眼睛》、晓茹老师的《凡卡》、合笑老师执教《全神贯注》……林淑如主任为分 别为这些老师的课堂作了诊断与评价,并为老师们指明了 ...

  •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
  • 小学教师读书随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 ...

  • 阅读兴趣的培养随笔
  • 阅读兴趣和积累习惯的培养 -----教学随笔 阅读兴趣的培养,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内因条件,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读书才不会是一种负担,才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种需要,一种快乐成长的享受.因此,<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 ...

  • 学校书香校园实施方案
  • 学校书香校园实施方案 (仅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 根据镇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

  • 让生命因读书而精彩(教师随笔)
  • 在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季节里,迎来了我县第一个读书月!古人云:"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 ...

  • 教师阅读随笔
  • 教师阅读随笔 教师阅读随笔 余秋雨曰:"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茶余饭后,捧一本好书,嗅着淡淡的书香,让思绪随着书页的翻飞而慢舞在作者的内心世界里,与之交心,为之动情.这何尝不是精神的享受呢?我喜欢王蒙说的:"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