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正文

对传统与多媒体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些认识

摘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都属于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并引发了数学教学的巨大变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初中数学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指出这些现状,分析这些现状存在的原因,对课堂教学将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关键词】 传统 多媒体 数学教学 认识

随着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学生手、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减轻教师烦琐的劳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所取代。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下面就本人对传统与多媒体数学教模式谈点粗浅体会和看法。

一、 对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认识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这样一来就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不良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对书本和老师不能怀疑。在课堂上,险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随意打断教师已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这种思想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的新思想、新观念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地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不难想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如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创造型人才。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才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

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与传统模式相比,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使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见解。

二、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y=ax2+bx+c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时,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a、b、c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中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证时,通过画板上的动画演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美妙,向他们展示智慧的魅力。这样,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过程,这就使在传统教

学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变得非常容易,教师上课轻松,学生更是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自觉进行了学习。

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的视觉感受。传统教学一律是黑色的黑板展现在学生面前,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优势,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光线柔和的、颜色清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板面用作教学当中的黑板,或者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在板面的四周布置几束漂亮的小花,调剂课堂气氛。

(二)、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使学生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

例如:在讲述初中数学中的“三视图、平面展开图”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通过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在研究函数图像平移、旋转、对称等位置变化,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等时,可以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计算机具有高分辨率的作图功能,绘制的图形色彩丰富,形象逼真,能形成动态化和立体化的图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有趣,因而能化抽象为具体,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数学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例如,在“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一课中,教师设计制作了函数的两个构造实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做”,完成意义建构,探究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这样利用有趣的数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有帮助。

再如,“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不容易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着这个重点——扇形的面积公式(知识)和“割补法”(能力)展开,在熟悉割补法的同时,又掌握了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先在电脑上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例题、习题、图形,甚至于一些解题步骤,以便上课时选用。在此过程中可以大量地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保证了教学中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一)、课堂信息量大,学生不能完全接受

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我们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

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应”的转化,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我曾听过一节课,整堂课教师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全部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只动动鼠标,播放幼灯片,画面上数据纷飞,图案迭换,文字上下翻腾,所配音乐惊险刺激,然而在惊险刺激的背后,学生能记住理解多少知识呢?更何谈去反思和创造?

(二)、重演示内容,忽视师生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当前教改的基本原则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把教学过程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不断地按要求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有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教学由“人灌”变成“机灌”,增大了注入的数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很难反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错误信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如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学生间的议论,解题的演算过程,规范表达等。要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需要用计算机讲清楚的才用计算机,能黑板讲清楚的问题,一般不去搬弄计算机。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组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件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重视数学结果,忽视揭示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大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如一些定理证明,公式推导等,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同书本类似),不见过程。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四)、缺乏系统性的板书

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教师的板书既系统又美观,教师可演算,表述教学过程,即写即擦,随时更正,学生可板演,实验验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补充板书,方便、快捷、有效。因此,就目前而言,板书的上述优越性,电脑无法代替,但有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忽视了板书的作用。有时整个一节课看不到老师写一个字,或黑板上杂乱无章地随手写几个字,学生根本无法记笔记。那么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黑板?板书什么内容?我认为,板书应保留一节课的主体结构,如课题、定义、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例题的分析,演算过程,学生对教学过程提出的新见解,新方法。板书应给学生清晰的知识线索,教师在板书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是过程性教学不可缺少的。

四、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只有遵循教学本身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遵循效益性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达到提初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优点,但只有用到实处能发挥出来,并非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数学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用。

下面以初中数学的部分教学内容举例说明:

1、在学习图形认识的初级阶段,图形概念还很薄弱的时。如果此时能多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观察实物、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分析画图,对帮助学生理解图形有极大好处。

2、当图形比较复杂难于观察理解时。例如,在证明“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这一定理时,

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学生想象力较弱,需要借助于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定理的证明。又如“圆周角”这一部分,由于概念多,图形复杂,很多概念学生常常混淆不清,图形不清楚。这些地方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

3、当直观图难于画出或容易画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模型来消除学生的错觉。例如,在讲解“旋转”这一章节中,“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探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系等”等等操作性较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作法过程,对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

(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适时性

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好该用时才用,用得恰到好处。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电脑的播放替代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譬如在数学例题讲解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必要演算推理时间,不能因多媒体成为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因此一般不宜频频使用课件。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改变,都是为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及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应该进一步开发,将其应用到更多的教学中去。 让教师与学生间有更多的互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延伸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使课堂教学氛围更生动。

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范老师,因为论文是在范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谨向范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范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另外,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老师和同事,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吴仁芳,沈文选.《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关于教师角色的探析》[J]. 天津:数学教育学报,2005(1).

2.康从英.《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6,4(下).94-105.

3.周春荔.《数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4-103.

11

对传统与多媒体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些认识

摘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都属于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并引发了数学教学的巨大变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初中数学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指出这些现状,分析这些现状存在的原因,对课堂教学将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关键词】 传统 多媒体 数学教学 认识

随着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学生手、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减轻教师烦琐的劳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所取代。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下面就本人对传统与多媒体数学教模式谈点粗浅体会和看法。

一、 对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认识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这样一来就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不良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对书本和老师不能怀疑。在课堂上,险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随意打断教师已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这种思想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的新思想、新观念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地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不难想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如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创造型人才。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才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

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与传统模式相比,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使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见解。

二、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y=ax2+bx+c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时,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a、b、c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中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证时,通过画板上的动画演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美妙,向他们展示智慧的魅力。这样,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过程,这就使在传统教

学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变得非常容易,教师上课轻松,学生更是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自觉进行了学习。

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的视觉感受。传统教学一律是黑色的黑板展现在学生面前,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优势,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光线柔和的、颜色清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板面用作教学当中的黑板,或者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在板面的四周布置几束漂亮的小花,调剂课堂气氛。

(二)、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使学生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

例如:在讲述初中数学中的“三视图、平面展开图”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通过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在研究函数图像平移、旋转、对称等位置变化,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等时,可以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计算机具有高分辨率的作图功能,绘制的图形色彩丰富,形象逼真,能形成动态化和立体化的图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有趣,因而能化抽象为具体,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数学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例如,在“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一课中,教师设计制作了函数的两个构造实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做”,完成意义建构,探究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这样利用有趣的数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有帮助。

再如,“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不容易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着这个重点——扇形的面积公式(知识)和“割补法”(能力)展开,在熟悉割补法的同时,又掌握了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先在电脑上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例题、习题、图形,甚至于一些解题步骤,以便上课时选用。在此过程中可以大量地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保证了教学中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一)、课堂信息量大,学生不能完全接受

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我们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

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应”的转化,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我曾听过一节课,整堂课教师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全部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只动动鼠标,播放幼灯片,画面上数据纷飞,图案迭换,文字上下翻腾,所配音乐惊险刺激,然而在惊险刺激的背后,学生能记住理解多少知识呢?更何谈去反思和创造?

(二)、重演示内容,忽视师生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当前教改的基本原则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把教学过程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不断地按要求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有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教学由“人灌”变成“机灌”,增大了注入的数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很难反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错误信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如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学生间的议论,解题的演算过程,规范表达等。要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需要用计算机讲清楚的才用计算机,能黑板讲清楚的问题,一般不去搬弄计算机。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组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件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重视数学结果,忽视揭示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大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如一些定理证明,公式推导等,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同书本类似),不见过程。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四)、缺乏系统性的板书

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教师的板书既系统又美观,教师可演算,表述教学过程,即写即擦,随时更正,学生可板演,实验验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补充板书,方便、快捷、有效。因此,就目前而言,板书的上述优越性,电脑无法代替,但有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忽视了板书的作用。有时整个一节课看不到老师写一个字,或黑板上杂乱无章地随手写几个字,学生根本无法记笔记。那么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黑板?板书什么内容?我认为,板书应保留一节课的主体结构,如课题、定义、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例题的分析,演算过程,学生对教学过程提出的新见解,新方法。板书应给学生清晰的知识线索,教师在板书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是过程性教学不可缺少的。

四、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只有遵循教学本身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遵循效益性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达到提初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优点,但只有用到实处能发挥出来,并非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数学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选用。

下面以初中数学的部分教学内容举例说明:

1、在学习图形认识的初级阶段,图形概念还很薄弱的时。如果此时能多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观察实物、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分析画图,对帮助学生理解图形有极大好处。

2、当图形比较复杂难于观察理解时。例如,在证明“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这一定理时,

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学生想象力较弱,需要借助于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定理的证明。又如“圆周角”这一部分,由于概念多,图形复杂,很多概念学生常常混淆不清,图形不清楚。这些地方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

3、当直观图难于画出或容易画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模型来消除学生的错觉。例如,在讲解“旋转”这一章节中,“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探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系等”等等操作性较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作法过程,对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

(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适时性

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整个教学过程都用多媒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好该用时才用,用得恰到好处。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电脑的播放替代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譬如在数学例题讲解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和必要演算推理时间,不能因多媒体成为学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因此一般不宜频频使用课件。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改变,都是为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及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应该进一步开发,将其应用到更多的教学中去。 让教师与学生间有更多的互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延伸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使课堂教学氛围更生动。

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范老师,因为论文是在范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谨向范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范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另外,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老师和同事,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吴仁芳,沈文选.《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关于教师角色的探析》[J]. 天津:数学教育学报,2005(1).

2.康从英.《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6,4(下).94-105.

3.周春荔.《数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4-103.

11


相关内容

  • 毕业论文各类表格
  •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必读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 院长签名(章) 工作单位 系主任签名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理工类) 一.任务书(附件1) 任务书部分由 ...

  • 内蒙古财经大学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 内蒙古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1.总则 (1)指导思想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设计报告,以下统称毕业论文)的撰写制作 ...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手册及格式规范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手册 目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守则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 „„„„„„„„„„„„„„„„„„„„„„„„„„„„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 ...

  • 毕业论文安排
  • 2010级财政学专业双学士学位论文工作安排 一.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时间 1.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不包括答辩及后期工作)从论文安排下达之日起即开始,具体时间要求进行: 毕业论文任务书下达时间:2013年6月15日: 学生开题报告完成时间:2012年8月1日前: 论文提纲完成时间:2012年9月1日前: ...

  •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模板(1-3级标题)
  •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 院: 年 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本模板所有格式.字体字号均已设置完毕,无须更改 黑体小二号字)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9级 (黑体三号字)填二学位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黑体三号字) (黑体三号字) (黑体三号字) ...

  •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①. 一.总则 本标准由教务处负责制订.修改与解释,望各相关学院参照执行.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东北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包 ...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的有关
  • 附件1: 电子科技大学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科生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 为了规范我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格式,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电子科技大学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一.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 ...

  •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及要求
  •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及规范 一.总体要求 1.论文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禁出现抄袭现象,严禁成篇幅地从互联网上引用相关内容,对他人成果的合理引用必须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方式在文中明确注明. 2.论文写作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不要使文章成为口号堆砌的产物,也不要将文章写成党和政府 ...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册
  • 说明1.教师和学生应认真填写相应内容,签名齐全. 2.装订顺序为:开题报告,修改(指导,实验)情况记录,学 生工作总结及自我评价,形式审核表,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价表, 答辩评议表,成绩评定表. 3.本记录册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主要存档材料,与论 文正文一起由各二级学院,系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两年 ...

  • 中国传媒大学论文模版
  • 附件l:论文模版 保密类别______ 编 号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XXXXX(小二号黑体,居中) --XXXXXXXX(副标题可有可无.四号仿宋,居中) 系 别(小二号宋体居中)专 业班 级 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年 月 日 摘 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