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日:“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①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日:“朕西决矣。” 拜兴为谏议大夫。……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

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嚣。(嚣)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说嚣日:“《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嚣②,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问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嚣竞不称王。 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日:‘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侍御史杜林荐之日:“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

  (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嚣:(xiāo),奸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攻杀郡守,兴坐免     坐:坐视

B.嚣矜己自饰       矜:夸耀

C.常以为西伯复作   作:发作

D.嚣病之而止       病:患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同学者皆师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①兴闻而谓嚣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无益于实,有损于名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兴有政治远见,在众将领都不愿迁都的情况下,指出先平定赤眉然后迁都是本末

倒置,并劝说更始帝认清形势,安抚百姓,西进入关,稳定政权。

B.郑兴在赤眉军人关、东面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往西归附了隗嚣,隗嚣很虚心,以

礼相请,而郑兴却认为屈就于他是耻辱的,就推说有病不起来。

C.郑兴善于引经据典,他巧妙地引用《春秋传》有关言论来指出隗嚣身边将领心怀异

志,并引用孔子的话,批评隗嚣大量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地位的做法。

D.郑兴喜好古文经学,他钻研《公羊春秋》,精通《左氏传》,造诣高深,与他一起学

习的人都以他为师。人们说起《左氏传》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阅读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B(A项坐:受牵连获罪。C.项作:兴起。D项病:感到不妥,有所顾忌。)

【小题2】B(B项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A项者:①②相同;助词,与动词或动宾短语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C项以:①②相同,连 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或“用来”。D.于:介词, “对”或 “对于”。)

【小题3】C (“将领心怀异志”说法不合文意,原文“不道忠信之言”是说“将领没说

忠信的话”,不是说“心怀异志”)

附参考译文:

字少赣,是河南开封人。少年时学习《公羊春秋》。晚年精通《左氏传》,并通晓它的意旨,与他一起学习的人都以他为师……

更始皇帝登基,……郑兴担任长史,奉命迎接皇帝迁都。更始皇帝的众将领全是崤山以东的人,都劝说皇帝留在洛阳。郑兴劝说更始皇帝说:“陛下从荆楚起兵,权力政令还没有施行,只是刚刚建立朝号,崤山以西地区的豪杰就争着诛杀王莽,打开关门在城郊迎接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天下人都受王莽暴政的苦,而思念高祖旧日的恩德。现在老百姓很久没有得到安抚了,我担心百姓会离心离德,盗贼又重新起来闹事。……现在反对的人想先平定赤眉军,然后才入关,这是不懂得把握根本而执着于细枝末节。我担心这样做国家的防守会转移到函谷关,那么,我们虽然睡在洛阳,又怎能睡得安稳呢?”更始帝说:“我向西进发的心意已定了。” 便任命郑兴为谏议大夫。……恰巧遇上天水地区有人造反,攻入郡城,杀掉郡守,郑兴受牵连被免职。

当时赤眉军入关,东面的道路不通,郑兴只好向西归附隗嚣。隗嚣非常虚心,以礼相请。而郑兴认为屈身于他是耻辱的,就称病不起。隗嚣喜欢夸耀自己,常常把自己看成是周文王再世,于是与手下将领商议自立为王。郑兴听后对隗嚣说:“《春秋传》说‘口中不说忠信的话是奸诈,耳朵不听五音的和声是聋子’。空闲时众将领聚在一起,恐怕也不说忠信的话吧;将军的耳朵恐怕连阿谀逢迎的话也察觉不出来吧?过去周文王继承积德的遗风,加上聪慧圣明,尚且还侍奉殷王朝。……汉高祖连年征战,还用沛公的名义号令军队。现在您美好的品德虽然突出,但世代都没有像周文王那样得到朝廷的恩赐;您虽然威势大振,但还没有建立像高祖那样的功业,却要做那不可做的事情,就(立即)会招致祸患,这恐怕不行吧?希望将军明察。”隗嚣最终没有称王。后来隗嚣便大量地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的地位。郑兴叉劝阻他说:“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等官职都是由皇上设置的,不是人臣可以设置的。孔子说:‘车服和爵号是不能借给别人的。’不能借给别人的东西,也不可以向别人借。您这样做,对实际没有好处,又有损于名声,这不是您的本意啊。”隗嚣感到不妥就不再广设官职了。……侍御史杜林向皇上举荐郑兴,说:“我看河南郑兴,坚持道义,适宜侍奉皇上,掌管机密。……”于是皇上任命郑兴为太中大夫。郑兴喜欢古文经学,尤其精通《左氏传》、《周官》……,人们说起《左氏传》,大多采用郑兴的说法。……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日:“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①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日:“朕西决矣。” 拜兴为谏议大夫。……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

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嚣。(嚣)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说嚣日:“《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嚣②,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问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嚣竞不称王。 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日:‘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侍御史杜林荐之日:“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

  (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嚣:(xiāo),奸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攻杀郡守,兴坐免     坐:坐视

B.嚣矜己自饰       矜:夸耀

C.常以为西伯复作   作:发作

D.嚣病之而止       病:患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同学者皆师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①兴闻而谓嚣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无益于实,有损于名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兴有政治远见,在众将领都不愿迁都的情况下,指出先平定赤眉然后迁都是本末

倒置,并劝说更始帝认清形势,安抚百姓,西进入关,稳定政权。

B.郑兴在赤眉军人关、东面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往西归附了隗嚣,隗嚣很虚心,以

礼相请,而郑兴却认为屈就于他是耻辱的,就推说有病不起来。

C.郑兴善于引经据典,他巧妙地引用《春秋传》有关言论来指出隗嚣身边将领心怀异

志,并引用孔子的话,批评隗嚣大量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地位的做法。

D.郑兴喜好古文经学,他钻研《公羊春秋》,精通《左氏传》,造诣高深,与他一起学

习的人都以他为师。人们说起《左氏传》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阅读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B(A项坐:受牵连获罪。C.项作:兴起。D项病:感到不妥,有所顾忌。)

【小题2】B(B项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A项者:①②相同;助词,与动词或动宾短语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C项以:①②相同,连 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或“用来”。D.于:介词, “对”或 “对于”。)

【小题3】C (“将领心怀异志”说法不合文意,原文“不道忠信之言”是说“将领没说

忠信的话”,不是说“心怀异志”)

附参考译文:

字少赣,是河南开封人。少年时学习《公羊春秋》。晚年精通《左氏传》,并通晓它的意旨,与他一起学习的人都以他为师……

更始皇帝登基,……郑兴担任长史,奉命迎接皇帝迁都。更始皇帝的众将领全是崤山以东的人,都劝说皇帝留在洛阳。郑兴劝说更始皇帝说:“陛下从荆楚起兵,权力政令还没有施行,只是刚刚建立朝号,崤山以西地区的豪杰就争着诛杀王莽,打开关门在城郊迎接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天下人都受王莽暴政的苦,而思念高祖旧日的恩德。现在老百姓很久没有得到安抚了,我担心百姓会离心离德,盗贼又重新起来闹事。……现在反对的人想先平定赤眉军,然后才入关,这是不懂得把握根本而执着于细枝末节。我担心这样做国家的防守会转移到函谷关,那么,我们虽然睡在洛阳,又怎能睡得安稳呢?”更始帝说:“我向西进发的心意已定了。” 便任命郑兴为谏议大夫。……恰巧遇上天水地区有人造反,攻入郡城,杀掉郡守,郑兴受牵连被免职。

当时赤眉军入关,东面的道路不通,郑兴只好向西归附隗嚣。隗嚣非常虚心,以礼相请。而郑兴认为屈身于他是耻辱的,就称病不起。隗嚣喜欢夸耀自己,常常把自己看成是周文王再世,于是与手下将领商议自立为王。郑兴听后对隗嚣说:“《春秋传》说‘口中不说忠信的话是奸诈,耳朵不听五音的和声是聋子’。空闲时众将领聚在一起,恐怕也不说忠信的话吧;将军的耳朵恐怕连阿谀逢迎的话也察觉不出来吧?过去周文王继承积德的遗风,加上聪慧圣明,尚且还侍奉殷王朝。……汉高祖连年征战,还用沛公的名义号令军队。现在您美好的品德虽然突出,但世代都没有像周文王那样得到朝廷的恩赐;您虽然威势大振,但还没有建立像高祖那样的功业,却要做那不可做的事情,就(立即)会招致祸患,这恐怕不行吧?希望将军明察。”隗嚣最终没有称王。后来隗嚣便大量地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的地位。郑兴叉劝阻他说:“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等官职都是由皇上设置的,不是人臣可以设置的。孔子说:‘车服和爵号是不能借给别人的。’不能借给别人的东西,也不可以向别人借。您这样做,对实际没有好处,又有损于名声,这不是您的本意啊。”隗嚣感到不妥就不再广设官职了。……侍御史杜林向皇上举荐郑兴,说:“我看河南郑兴,坚持道义,适宜侍奉皇上,掌管机密。……”于是皇上任命郑兴为太中大夫。郑兴喜欢古文经学,尤其精通《左氏传》、《周官》……,人们说起《左氏传》,大多采用郑兴的说法。……


相关内容

  • 汉书?列传第四?韩信列传阅读答案
  •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信,意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母."母怒曰:&q ...

  • 后汉书·马融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 ...

  • [后汉书·邓寇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 ...

  • 司马迁与班固阅读附答案
  •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 <史 ...

  •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之古诗文阅读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待."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 ...

  • 2013元旦答案
  • 语文 摘自<史记选读>的常考疑难文言实词 1.司:掌管.例如:命南正重以司天.(<太史公自序>) 2.绍:继承.例如: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 3.典:①掌管. 例如:典掌机要.(<颜氏家训>) 司马氏世典周史.(<太史公自序>) ②典 ...

  • 文言阅读(史传类)重点词语归类
  • 文言阅读(史传类) 重点词语归类 古典诗文 2012-01-14 0723 5d56b7b40102du1y 文言阅读(史传类) 重点词语归类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这为文言文阅读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 ...

  •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九)语文Word版含答案
  •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九)语文 一.知识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 2.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q ...

  • 2006-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实词考查汇总
  • 2006-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实词考查汇总表 二.虚词考查情况 2006-2015年虚词考查情况统计表 课本文言实词迁移训练(部分) 属(10年12考)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