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2、让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并清楚本文是篇评传。
3、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精神。
一 导入
二 .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
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
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评传既记
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2—4段):
第三部分(5—6段):
四. 走进文本学习探究
1、速读全文,这篇课文 按什么顺序记叙人物一生的?
2、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记叙的重点是什么?
3、张衡在科学上做出如此大贡献的因素有哪些?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两者对比本文属于
人物传记的哪种?
五、强化·归纳
(三)古汉语特殊字词句归纳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2)形似酒尊
(3)傍行八道 (4)一时收禽
2、一词多义
善
(1)安帝雅闻衡善学术( )(2)积善成德 ( )
(3)择其善者而从之 ( )(4)素善留侯张良 ( )
(4)不如因善遇之( )
因
(1)因入京师,观太学 ( )(2)蒙故业,因遗策( )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5)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乃
(1)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2)乃重修岳阳楼 ( )
(3)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 )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3、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今:
(2)举孝廉不行 古: 今: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今: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今:
(5)振声激扬 古: 今: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今:
4、文言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
六、能力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B 安帝雅闻衡善术 常素
C衡乃拟班固两都 模仿 D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居住
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是( )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高尚之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静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衡乃拟班固两都,因以讽谏 因人之力而敝之
D以精铜铸成 不赂者以赂者丧
4、对这段文字叙述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B、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
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的。
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
(二)翻译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七、小结
《张衡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2、让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并清楚本文是篇评传。
3、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精神。
一 导入
二 .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
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
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评传既记
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2—4段):
第三部分(5—6段):
四. 走进文本学习探究
1、速读全文,这篇课文 按什么顺序记叙人物一生的?
2、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记叙的重点是什么?
3、张衡在科学上做出如此大贡献的因素有哪些?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两者对比本文属于
人物传记的哪种?
五、强化·归纳
(三)古汉语特殊字词句归纳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2)形似酒尊
(3)傍行八道 (4)一时收禽
2、一词多义
善
(1)安帝雅闻衡善学术( )(2)积善成德 ( )
(3)择其善者而从之 ( )(4)素善留侯张良 ( )
(4)不如因善遇之( )
因
(1)因入京师,观太学 ( )(2)蒙故业,因遗策( )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5)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乃
(1)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2)乃重修岳阳楼 ( )
(3)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 )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3、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今:
(2)举孝廉不行 古: 今: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今: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今:
(5)振声激扬 古: 今: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今:
4、文言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
六、能力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B 安帝雅闻衡善术 常素
C衡乃拟班固两都 模仿 D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居住
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是( )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高尚之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静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衡乃拟班固两都,因以讽谏 因人之力而敝之
D以精铜铸成 不赂者以赂者丧
4、对这段文字叙述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B、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
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的。
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
(二)翻译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