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Sciences Edi ti on)

2004年第5期NO. 5. 2004

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邓红风 刘 艳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但又众说纷纭的问题, 尽管历经多年研究, 这个问题仍没有解决。我们认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淆了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即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这两种涵义有联系也有区别。翻译单位的外延因翻译所涉及的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具体研究引起这些的变化因素, 应当是翻译单位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翻译单位; 内涵; 外延

中图分类号:I206.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35X(2004) 05 0069 04

存在的东西, 总是以一定的量存在着, 所以量化

是任何学科发展成熟的表现, 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象征。度量单位是量化的基石, 同时它也体现了一门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翻译从理论层面上讲, 是不同语言间的交流, 是信息传播; 从实际操作层面讲, 是具体语言代码的转换。转换必定是以一定单位的量来完成的, 自然地, 人们就会想到这种单位是什么, 怎样度量。翻译理论多年来一直处于学术的边缘, 不但不受其它学科的重视, 而且也不受大多数翻译工作者重视, 其最根本的原因, 就是它缺乏对翻译实践的指导能力, 也就是说, 缺乏可操作性。翻译单位的问题, 是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的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因为它可以直接用于翻译的实践, 用于翻译的实际操作。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翻译单位的问题一直是20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特别受到翻译的语言学派的重视。然而, 几十年过去了, 关于翻译单位的涵义及其本质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更不用说形成一个公认的标准。可以说, 翻译单位问题仍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局面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 翻译本身是一种整体性的语言活动, 所以, 虽然语言可以有单位, 但不同语言间的转换却是整体性的, 无法完全分解为具体的语言单位, 造成了翻译单

位似有非有的状况。其二, 翻译单位是动态的, 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形式, 因而翻译的文本类型、风格、译者个人的品性都可以决定翻译实际操作的单位。目前多种翻译单位的理论解释, 不过是翻译单位动态本性的反映。笔者将从这一角度出发, 首先回顾一下过去数十年来翻译理论界对一这问题的研究, 分析造成观点分歧的原因, 进而提出翻译单位的动态模型, 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再次关注。

一、关于翻译单位的争论

关于翻译单位的界定问题, 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对其进行明确论述的数量不多。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国外的翻译理论中, 巴尔胡达罗夫(Barkhu darov) 在 语言与翻译 一书中对翻译单位的界定被引用的最多:! 翻译单位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 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换言之, 翻译单位就是原语在译语中

[1](P145)

具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 的语言单位∀。

这个单位可能具有复杂的结构, 就是说, 可能由更多的单位组成。从语言理论发展的角度, 我们可以看出, 这个定义是从机械的符号学角度对翻译单位进行界定的, 尤其是! 原作中存在而在译作中能够找到对应物∀这一说法, 带有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的明显痕迹, 和! 对等∀的概念是同构的, 重的是形式。同时上述定义也是从静止的语义角度对翻译单位进行了

收稿日期:2004 04 28

作者简介:邓红风(1953 ) , 男, 山东青岛人,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

界定, 因为它所体现的语义划分翻译单位从逻辑上来分析也只可能是文本自足的静止语义, 忽略了在翻译的语码转换过程中, 语言使用者(作者、译者、读者) 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而实际上, 翻译正是由于人的因素的存在, 文本自足的、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

[2]

意义才变得开放、活跃起来。

由此可见, 巴氏对翻译单位的定义并不严谨全面, 它单纯拘泥于形式对等而忽视了翻译这一过程的动态性。但由于国内对它的介绍历史相对比较长, 在翻译学术界也最为人所了解, 常常是讨论翻译单位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其次, 维奈和达贝尔内(Vinay&Darbelnet) 在合著的 法英文体学比较#翻译方法 一书中也曾经指出! 翻译单位是表示一个思想要素的词汇单位。它是叙述的最小片段, 这个片段的全部符号结合得如此紧密, 以至不可能分开来译。∀[3]虽然此定义还没有完全摆脱结构主义的束缚, 而把翻译单位界定为语言单位之一的! 词汇单位∀, 但却指出了翻译单位更深层次的东西, 那就是思想要素。在他们看来, 思维单位、词汇单位和翻译单位是一致的。从思维角度定义翻译单位可以说是开创了翻译单位定义的一个新领域。

拉多(Rado) 则提出了以! 逻辑素∀(logeme) 作为翻译单位。根据拉多的定义, 逻辑素是! 翻译家从事翻译这种艺术创作过程时必须从原著中分解出来, 然后在译著中加以再现的成份。对于翻译家来说, 逻辑素是从事研究的工具。∀! 每个逻辑素都有一个逻辑上的理由作为根据, 所以才叫逻辑素。∀[4]根据这一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逻辑素必定多种多样, 非常灵活, 因而也十分难以把握。

国内学者司显柱连续发表了几篇关于翻译单位的文章, 尽管他也没有给翻译单位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提出了新观点:! 翻译单位是个系统, 它包含多个要素(元) , 而各个要素(元) 之间, 既相对独立, 又互为补充依存。∀[5]即他所称的! 翻译单位的多元互补性理论∀, 并从辩证法的认识论和翻译的实质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他认为, 并不存在某一个单一的、固定的语言单位为翻译单位。翻译单位既是多元的, 又是互补的, 既可以在词、词组层、句子层, 也可在段落层、语篇层。译者需依时依地, 从意义表达的根本需要出发, 做出合适的选择, 并不断地调整。而当前阶段对翻译单位研究的最大局限与不足就是各家立论互不相容, 互相排斥。因此, 为了把本研究向前推进, 他提出了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和包容性的翻译单位理论, 并阐述了翻译单位的系统性、多元性、动态性和互补性。可见, 司显柱对翻译单位的研究现状也很不满, 他倡导用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新方法对翻译单位进行研究。在这一理论中, 他充分考虑到了研究的方法、态度和角度等问题, 不足是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始终没有说明何谓翻译单位及其本质, 以及如何具体确定翻译单位的问题。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 翻译单位虽与语言单位关系密切, 且常以! 语言单位∀的面目出现, 但它绝不仅仅取决于语义因素, 而是要考虑到语体、语境、语用等语言因素的多重影响。所以, 翻译单位和语言单位一样, 不是唯一的和固定不变的, 而是因情况不同而变化的。如汤提出! 翻译单位的内涵应该是:译者进行翻译思维时∃瞻前顾后%的思维跨度。∀[6\&他认为, 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 其思维跨度是一个参照性的动态概念, 翻译单位受其影响也是动态概念。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翻译单位。因为翻译活动所遵循的是! 在各语言单位的动态联系下的整体推进的模式∀。这是对翻译单位进行界定的一个新角度, 即从思维过程进行分析, 是思维因素观点的延伸。但此说法也让人费解, 毕竟目前人们对于大脑的工作机制和原理研究的还不是非常透彻, 思维作为大脑的功能更是一个十分抽象并难以明确化的概念, 因此在对于这个关键概念还不能准确把握的前提下, 要想深刻理解它就更不容易了。

二、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关于翻译单位的讨论, 虽经多年, 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其根本原因, 是混淆了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混淆了翻译单位的内涵意义与外延意义。我们认为, 翻译单位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翻译单位的内涵是什么。它是语言符号呢还是思想过程, 或是其它什么东西。第二个问题是在确定的翻译单位的内涵之后, 翻译单位的量是什么。如果我们确定第一问题的答案是, 翻译单位是语言符号,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 翻译单位应当是什么样的语言符号, 是句子, 还是落段?

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翻译单位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明确提出, 翻译单位是一种语言符号单位, 尽管在翻译的过程中, 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但是, 翻译的最终结果都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 翻译必须始于语言符号(原语文本) , 止于语言符号(译语文本) 。摆在译者面前的只有原语文本的语言符号, 呈现在译本读者面前的也只有译本的语言符号。这一点不同于释义派的翻译理论。释义派翻译理论认为, 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 而是意义。在意义的传达过程中, 译者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翻译单位便是在译者的分析、转换和重构这一系列活动中起作用的基本单位, 它强

调的是思维因素。刘宓庆指出! 翻译者的任务, 是以SL 的表层信息系统为根据, 通过头脑的判断与推理, 解决词语语义系统的多层次(语法的, 逻辑的, 修辞的) 关系, 进入概念系统, 即SL 深层结构∀, 并又指出! 这时SL 的深层概念系统又被转译为RL 的深层概念系统, 即将SL 的深层概念系统推进到RL 的深层概念系统。∀[7](P84-85) 我们认为, 释义派的理论混淆了翻译中操作的单位与影响操作过程的因素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按照释义派的理论, 那么, 人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思维, 因此可以说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以思维为单位吗?

第二, 语言符号是思想、概念、逻辑关系等的载体, 但并不能等同于思想、概念、逻辑关系等。人们用语言表示思想概念, 并不表明语言就是思想概念, 就像人们用国旗表示国家, 并不表明国旗就是国家一样。思想、概念、意义等是作者或读者赋予语言符号的, 一个人的思想必需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才能为人所知。在翻译中, 思想总是通过语言符号才能表达出来。

第三, 翻译过程中无疑要涉及多种因素, 如译者的文化知识背景, 原作的时代背景, 思想、文化、逻辑关系等等, 但是, 这些因素最终都要通过语言符号体现出来。没有语言符号, 什么也表达不出来, 读者也就无从得到思想、意义、概念、逻辑关系等等。

在确定了翻译单位的内涵是语言符号片断之后, 还要确定的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这样的片断。我国关于翻译单位的争论, 在很大程度是指这样的翻译单位的这一涵义。吕俊对国内翻译家对翻译单位的研究总结到!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语义确定法来划分单位的, 但他们所划分的层次都各有不

[12]同。∀一般从音位、词素、词、熟语、词段、句子、语段等层次进行了分析。罗选民在区分了话语层翻译的分析单位和转换单位后提出以小句为话语层的基本转换单位; 郭建中等赞成以自然段落为翻译单[13]位; 吕俊倡导的是从语段入手; 司显柱提出以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14]同时还出现了以主/述位为翻译单位的看法。

按Vinay &Darbelnet 的意见, 翻译单位应当是

[3]

! 不能分割开译的最小语言片断∀。其实! 不能分开∀就是! 最小∀之意, 所以! 不能分开来译∀应当是翻译单位划分的关键性的标准。

但! 不能分开来译∀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句子为例:Please come to me immediately. 逐字拆开翻译就是:1、请来到我马上。

而更准确的翻译可以是:

2、请马上到我这里来。

译句2比译句1作了这样一些变动:! 马上∀从句未调整到了! 请∀的后面; ! 来∀改成了! 到∋来∀; ! 到我∀改为! 我这里∀。可见对这一个句子而言, 如果选择小于句子的单位进行翻译操作, 译句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上面的句子出现在这样的上下文中:

I just had an accident at Harvard Square. Please come to me im mediately.

3、我在哈佛广场出事故了, 请马上来。

译句3中, 由于有了前一句的事故发生地点的背景, 原句翻译时省去了! 到我这里∀, 使译句变得更简洁, 也符合发生事故后的紧急场景。这时的翻译单位不是一句, 而是两句。但是如果仍然用译句2, 翻译的准确所受影响不大。

再看一个例子:

He is too obstinate to forgive. 4、他太顽固, 不会原谅(某人) 。5、他太顽固, 不可原谅。

由于没有上下文, 选择哪一个例句, 无法确定。但如果前面加了一个句子:

John hates her because she mistreated him when he was a child. He is too obstina te to forgive.

则可以选译句4。如果换成另一个句子:

John is reprimanded because he never listens to oth er %s advice. He is too obstinate to forgive.

则可以选译句5。

所以这两个句子必须作为一个翻译单位来翻译, 单独翻译后一个句子则不能消除歧义。

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翻译单位:

翻译单位是这样的一个语言片断, 当小于它时, 翻译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而当大于它时, 翻译的准确性只有微小的提高。

也可以说, 翻译的单位越大, 翻译可能达到的准确性就越高。

翻译的实践也可以验证这一定义。比如, 大多数论者都认为, 翻译单位等于或大于句子, 但同声传译显然用小于句的单位进行翻译。而书名和电影名则往往以整个篇章为单位进行翻译, 如电影Rebeca 译成 蝴蝶梦 , Mattrix 译成 黑客帝国 。

这样一来, 翻译单位就变成了根据的争论, 实际上是翻译中应使用哪一级别的语言符号单位的问题, 变成了一种方法论而非本体论的争论, 因为字母、音节、义素、词、句子、段落、篇章只有量的区别, 没有质的不同。语言符号在翻译时应根据不同的需

要来切分, 不能绝对地说句子为单位不如段落为单位好, 要根据文体、翻译目的等因素来决定具体使用的翻译单位。

为了实际验证这一点, 我们曾做了一个测试, 来测试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和以段落为翻译单位对实际译文准确性的影响。原文为选自五种文体的10个段落, 已经有汉语的译文。我们将这10个段落的句子拆开打乱成84个独立的句子, 随机分给21名英语专业一年级的研究生, 每人在充分的时间里翻译这四个独立句子。然后, 我们将这些独立翻译完成的译句重新组合成原段落的译文, 对比原译文进行分析。

这一测试的思想是:如果翻译是以段落为单位的, 那么, 以独立的句子翻译后重新组合的译文, 就应比原译文有较多的误译, 否则, 如果误译不多, 则说明以句子为单位可以基本完成翻译任务。

分析结果表明, 在受试者不具备语境知识的情况下, 以独立句子为翻译单位翻译以上五种文体文章可以达到表意目的, 没有出现较大错误, 将各独立句连接成段意义也可以理解。可以说, 以独立单句为翻译单位可以有效的解决基本的翻译问题, 达到翻译目的。译文中出现的误译, 绝大多数不是因语境的缺失造成的。

但不可避免的, 翻译中也出现了很多误译错译现象。从文体上看, 错误最多的是文学翻译, 共12处; 科技6处; 新闻报道1处; 社会文化1处; 政治演说2处(以上所指的错误均为影响理解的不当翻译) 。从错误的类型来看, 其中整句意义翻译错误的为11处; 单个词义错译的为9处; 代词指代不明而错译的为2处。其中单个词义错译主要不是因为上下文的缺失造成的, 而是译者不知道词义造成的, 如self probation 错译为! 自信∀, neighborhood 错译为! 邻近区域∀。而由代词指代错误引起的错译, 则是由于语境的缺失造成的。这一实验表明, 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绝大多数译文仍是可以被接受的, 是能够基本传达原文意义的, 这与同声传译的现实也是相符合的。

三、结语

根据上述讨论, 我们认为, 翻译单位的内涵是语言符号单位, 而翻译单位的外延则是一种动态度量, 根据不同的文体、语体、语境、译语表达甚至读者接受程度等因素的需要, 它可以是词、句、段落, 甚至是

语篇。翻译单位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都是具有重

要意义的概念,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 它的解决与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量化程度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类活动, 它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 还有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这些因素都是在翻译的语符转换过程中译者要考虑的问题。但是, 从形式上讲, 无论翻译的过程多么复杂, 翻译的最终结果却只能体现在语言符号上, 这样, 翻译的最终操作单位也只能是语言符号。因此, 翻译单位的研究最终都会转换为翻译单位的外延概念的研究, 转换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使用什么样的度量的问题, 更具体地说, 翻译单位研究应当追问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词为单位, 什么情况下使用句为单位, 什么情况下使用其它单位, 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 而不是再争论什么是翻译单位的问题。翻译单位的研究只有进入了这样一个具体的层面, 才会对翻译的实践起指导作用, 因而才能促进翻译理论的进步。参考文献:

[1]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M]. 蔡毅, 虞杰, 段京华编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2]湛朝虎, 周江林. 论翻译单位的本质[J]. 云梦学刊, 2001, (5) :

111.

[3]Vinay, J ean Paul &I. Darbel net. Stylistique Comparee du Francais et

de L %anglais [M]. Paris:Didier, 1958.

[4]Rado, Gyorgy. Outli ne of a Systematic Translatology [J]. Babel, 1979,

(4) :25.

[5]司显柱. 翻译单位多元互补性理论探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3) :34. [6]汤

1999.

[8]许钧. 翻译释义理论辨[J]. 中国翻译, 1998, (1):481.

[9]罗选民. 轮翻译的转换单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4) :

494.

[10]Sarvali, Irma. Informe me:Ho w to meas ure Information Content [J \&.

Babel, 1986, 32(1) . [11]Rabadan, Rosa.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Revisited [A]. Translati on:

Theory and Practice /Tension and Interdependence [C ]. American Translators Ass ociation Scholarly Monograph Series, Vol. V, 1991,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SUNY) , 1991. [12]吕俊. 谈语段作为翻译单位[J]. 山东外语教学, 1992, (1 2) :481. [13]郭健中. 汉译英的翻译单位问题[J]. 外国语, 2001, (6) :51 56. [14]司显柱. 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J ]. 中国翻译, 1999, (2) :

14 17.

. 再探翻译单位[J].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3) :38 44.

[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责任编辑:周延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ocialSciences Edi ti on)

2004年第5期NO. 5. 2004

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邓红风 刘 艳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但又众说纷纭的问题, 尽管历经多年研究, 这个问题仍没有解决。我们认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淆了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即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这两种涵义有联系也有区别。翻译单位的外延因翻译所涉及的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具体研究引起这些的变化因素, 应当是翻译单位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翻译单位; 内涵; 外延

中图分类号:I206.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35X(2004) 05 0069 04

存在的东西, 总是以一定的量存在着, 所以量化

是任何学科发展成熟的表现, 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象征。度量单位是量化的基石, 同时它也体现了一门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翻译从理论层面上讲, 是不同语言间的交流, 是信息传播; 从实际操作层面讲, 是具体语言代码的转换。转换必定是以一定单位的量来完成的, 自然地, 人们就会想到这种单位是什么, 怎样度量。翻译理论多年来一直处于学术的边缘, 不但不受其它学科的重视, 而且也不受大多数翻译工作者重视, 其最根本的原因, 就是它缺乏对翻译实践的指导能力, 也就是说, 缺乏可操作性。翻译单位的问题, 是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的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因为它可以直接用于翻译的实践, 用于翻译的实际操作。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翻译单位的问题一直是20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 特别受到翻译的语言学派的重视。然而, 几十年过去了, 关于翻译单位的涵义及其本质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更不用说形成一个公认的标准。可以说, 翻译单位问题仍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局面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 翻译本身是一种整体性的语言活动, 所以, 虽然语言可以有单位, 但不同语言间的转换却是整体性的, 无法完全分解为具体的语言单位, 造成了翻译单

位似有非有的状况。其二, 翻译单位是动态的, 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形式, 因而翻译的文本类型、风格、译者个人的品性都可以决定翻译实际操作的单位。目前多种翻译单位的理论解释, 不过是翻译单位动态本性的反映。笔者将从这一角度出发, 首先回顾一下过去数十年来翻译理论界对一这问题的研究, 分析造成观点分歧的原因, 进而提出翻译单位的动态模型, 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再次关注。

一、关于翻译单位的争论

关于翻译单位的界定问题, 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对其进行明确论述的数量不多。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国外的翻译理论中, 巴尔胡达罗夫(Barkhu darov) 在 语言与翻译 一书中对翻译单位的界定被引用的最多:! 翻译单位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 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换言之, 翻译单位就是原语在译语中

[1](P145)

具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 的语言单位∀。

这个单位可能具有复杂的结构, 就是说, 可能由更多的单位组成。从语言理论发展的角度, 我们可以看出, 这个定义是从机械的符号学角度对翻译单位进行界定的, 尤其是! 原作中存在而在译作中能够找到对应物∀这一说法, 带有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的明显痕迹, 和! 对等∀的概念是同构的, 重的是形式。同时上述定义也是从静止的语义角度对翻译单位进行了

收稿日期:2004 04 28

作者简介:邓红风(1953 ) , 男, 山东青岛人,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

界定, 因为它所体现的语义划分翻译单位从逻辑上来分析也只可能是文本自足的静止语义, 忽略了在翻译的语码转换过程中, 语言使用者(作者、译者、读者) 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而实际上, 翻译正是由于人的因素的存在, 文本自足的、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

[2]

意义才变得开放、活跃起来。

由此可见, 巴氏对翻译单位的定义并不严谨全面, 它单纯拘泥于形式对等而忽视了翻译这一过程的动态性。但由于国内对它的介绍历史相对比较长, 在翻译学术界也最为人所了解, 常常是讨论翻译单位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其次, 维奈和达贝尔内(Vinay&Darbelnet) 在合著的 法英文体学比较#翻译方法 一书中也曾经指出! 翻译单位是表示一个思想要素的词汇单位。它是叙述的最小片段, 这个片段的全部符号结合得如此紧密, 以至不可能分开来译。∀[3]虽然此定义还没有完全摆脱结构主义的束缚, 而把翻译单位界定为语言单位之一的! 词汇单位∀, 但却指出了翻译单位更深层次的东西, 那就是思想要素。在他们看来, 思维单位、词汇单位和翻译单位是一致的。从思维角度定义翻译单位可以说是开创了翻译单位定义的一个新领域。

拉多(Rado) 则提出了以! 逻辑素∀(logeme) 作为翻译单位。根据拉多的定义, 逻辑素是! 翻译家从事翻译这种艺术创作过程时必须从原著中分解出来, 然后在译著中加以再现的成份。对于翻译家来说, 逻辑素是从事研究的工具。∀! 每个逻辑素都有一个逻辑上的理由作为根据, 所以才叫逻辑素。∀[4]根据这一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逻辑素必定多种多样, 非常灵活, 因而也十分难以把握。

国内学者司显柱连续发表了几篇关于翻译单位的文章, 尽管他也没有给翻译单位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提出了新观点:! 翻译单位是个系统, 它包含多个要素(元) , 而各个要素(元) 之间, 既相对独立, 又互为补充依存。∀[5]即他所称的! 翻译单位的多元互补性理论∀, 并从辩证法的认识论和翻译的实质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他认为, 并不存在某一个单一的、固定的语言单位为翻译单位。翻译单位既是多元的, 又是互补的, 既可以在词、词组层、句子层, 也可在段落层、语篇层。译者需依时依地, 从意义表达的根本需要出发, 做出合适的选择, 并不断地调整。而当前阶段对翻译单位研究的最大局限与不足就是各家立论互不相容, 互相排斥。因此, 为了把本研究向前推进, 他提出了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和包容性的翻译单位理论, 并阐述了翻译单位的系统性、多元性、动态性和互补性。可见, 司显柱对翻译单位的研究现状也很不满, 他倡导用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新方法对翻译单位进行研究。在这一理论中, 他充分考虑到了研究的方法、态度和角度等问题, 不足是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始终没有说明何谓翻译单位及其本质, 以及如何具体确定翻译单位的问题。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 翻译单位虽与语言单位关系密切, 且常以! 语言单位∀的面目出现, 但它绝不仅仅取决于语义因素, 而是要考虑到语体、语境、语用等语言因素的多重影响。所以, 翻译单位和语言单位一样, 不是唯一的和固定不变的, 而是因情况不同而变化的。如汤提出! 翻译单位的内涵应该是:译者进行翻译思维时∃瞻前顾后%的思维跨度。∀[6\&他认为, 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 其思维跨度是一个参照性的动态概念, 翻译单位受其影响也是动态概念。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翻译单位。因为翻译活动所遵循的是! 在各语言单位的动态联系下的整体推进的模式∀。这是对翻译单位进行界定的一个新角度, 即从思维过程进行分析, 是思维因素观点的延伸。但此说法也让人费解, 毕竟目前人们对于大脑的工作机制和原理研究的还不是非常透彻, 思维作为大脑的功能更是一个十分抽象并难以明确化的概念, 因此在对于这个关键概念还不能准确把握的前提下, 要想深刻理解它就更不容易了。

二、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关于翻译单位的讨论, 虽经多年, 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其根本原因, 是混淆了翻译单位的两种涵义, 混淆了翻译单位的内涵意义与外延意义。我们认为, 翻译单位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翻译单位的内涵是什么。它是语言符号呢还是思想过程, 或是其它什么东西。第二个问题是在确定的翻译单位的内涵之后, 翻译单位的量是什么。如果我们确定第一问题的答案是, 翻译单位是语言符号,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 翻译单位应当是什么样的语言符号, 是句子, 还是落段?

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翻译单位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明确提出, 翻译单位是一种语言符号单位, 尽管在翻译的过程中, 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但是, 翻译的最终结果都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 翻译必须始于语言符号(原语文本) , 止于语言符号(译语文本) 。摆在译者面前的只有原语文本的语言符号, 呈现在译本读者面前的也只有译本的语言符号。这一点不同于释义派的翻译理论。释义派翻译理论认为, 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 而是意义。在意义的传达过程中, 译者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翻译单位便是在译者的分析、转换和重构这一系列活动中起作用的基本单位, 它强

调的是思维因素。刘宓庆指出! 翻译者的任务, 是以SL 的表层信息系统为根据, 通过头脑的判断与推理, 解决词语语义系统的多层次(语法的, 逻辑的, 修辞的) 关系, 进入概念系统, 即SL 深层结构∀, 并又指出! 这时SL 的深层概念系统又被转译为RL 的深层概念系统, 即将SL 的深层概念系统推进到RL 的深层概念系统。∀[7](P84-85) 我们认为, 释义派的理论混淆了翻译中操作的单位与影响操作过程的因素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按照释义派的理论, 那么, 人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思维, 因此可以说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以思维为单位吗?

第二, 语言符号是思想、概念、逻辑关系等的载体, 但并不能等同于思想、概念、逻辑关系等。人们用语言表示思想概念, 并不表明语言就是思想概念, 就像人们用国旗表示国家, 并不表明国旗就是国家一样。思想、概念、意义等是作者或读者赋予语言符号的, 一个人的思想必需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才能为人所知。在翻译中, 思想总是通过语言符号才能表达出来。

第三, 翻译过程中无疑要涉及多种因素, 如译者的文化知识背景, 原作的时代背景, 思想、文化、逻辑关系等等, 但是, 这些因素最终都要通过语言符号体现出来。没有语言符号, 什么也表达不出来, 读者也就无从得到思想、意义、概念、逻辑关系等等。

在确定了翻译单位的内涵是语言符号片断之后, 还要确定的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这样的片断。我国关于翻译单位的争论, 在很大程度是指这样的翻译单位的这一涵义。吕俊对国内翻译家对翻译单位的研究总结到!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语义确定法来划分单位的, 但他们所划分的层次都各有不

[12]同。∀一般从音位、词素、词、熟语、词段、句子、语段等层次进行了分析。罗选民在区分了话语层翻译的分析单位和转换单位后提出以小句为话语层的基本转换单位; 郭建中等赞成以自然段落为翻译单[13]位; 吕俊倡导的是从语段入手; 司显柱提出以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14]同时还出现了以主/述位为翻译单位的看法。

按Vinay &Darbelnet 的意见, 翻译单位应当是

[3]

! 不能分割开译的最小语言片断∀。其实! 不能分开∀就是! 最小∀之意, 所以! 不能分开来译∀应当是翻译单位划分的关键性的标准。

但! 不能分开来译∀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句子为例:Please come to me immediately. 逐字拆开翻译就是:1、请来到我马上。

而更准确的翻译可以是:

2、请马上到我这里来。

译句2比译句1作了这样一些变动:! 马上∀从句未调整到了! 请∀的后面; ! 来∀改成了! 到∋来∀; ! 到我∀改为! 我这里∀。可见对这一个句子而言, 如果选择小于句子的单位进行翻译操作, 译句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上面的句子出现在这样的上下文中:

I just had an accident at Harvard Square. Please come to me im mediately.

3、我在哈佛广场出事故了, 请马上来。

译句3中, 由于有了前一句的事故发生地点的背景, 原句翻译时省去了! 到我这里∀, 使译句变得更简洁, 也符合发生事故后的紧急场景。这时的翻译单位不是一句, 而是两句。但是如果仍然用译句2, 翻译的准确所受影响不大。

再看一个例子:

He is too obstinate to forgive. 4、他太顽固, 不会原谅(某人) 。5、他太顽固, 不可原谅。

由于没有上下文, 选择哪一个例句, 无法确定。但如果前面加了一个句子:

John hates her because she mistreated him when he was a child. He is too obstina te to forgive.

则可以选译句4。如果换成另一个句子:

John is reprimanded because he never listens to oth er %s advice. He is too obstinate to forgive.

则可以选译句5。

所以这两个句子必须作为一个翻译单位来翻译, 单独翻译后一个句子则不能消除歧义。

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翻译单位:

翻译单位是这样的一个语言片断, 当小于它时, 翻译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而当大于它时, 翻译的准确性只有微小的提高。

也可以说, 翻译的单位越大, 翻译可能达到的准确性就越高。

翻译的实践也可以验证这一定义。比如, 大多数论者都认为, 翻译单位等于或大于句子, 但同声传译显然用小于句的单位进行翻译。而书名和电影名则往往以整个篇章为单位进行翻译, 如电影Rebeca 译成 蝴蝶梦 , Mattrix 译成 黑客帝国 。

这样一来, 翻译单位就变成了根据的争论, 实际上是翻译中应使用哪一级别的语言符号单位的问题, 变成了一种方法论而非本体论的争论, 因为字母、音节、义素、词、句子、段落、篇章只有量的区别, 没有质的不同。语言符号在翻译时应根据不同的需

要来切分, 不能绝对地说句子为单位不如段落为单位好, 要根据文体、翻译目的等因素来决定具体使用的翻译单位。

为了实际验证这一点, 我们曾做了一个测试, 来测试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和以段落为翻译单位对实际译文准确性的影响。原文为选自五种文体的10个段落, 已经有汉语的译文。我们将这10个段落的句子拆开打乱成84个独立的句子, 随机分给21名英语专业一年级的研究生, 每人在充分的时间里翻译这四个独立句子。然后, 我们将这些独立翻译完成的译句重新组合成原段落的译文, 对比原译文进行分析。

这一测试的思想是:如果翻译是以段落为单位的, 那么, 以独立的句子翻译后重新组合的译文, 就应比原译文有较多的误译, 否则, 如果误译不多, 则说明以句子为单位可以基本完成翻译任务。

分析结果表明, 在受试者不具备语境知识的情况下, 以独立句子为翻译单位翻译以上五种文体文章可以达到表意目的, 没有出现较大错误, 将各独立句连接成段意义也可以理解。可以说, 以独立单句为翻译单位可以有效的解决基本的翻译问题, 达到翻译目的。译文中出现的误译, 绝大多数不是因语境的缺失造成的。

但不可避免的, 翻译中也出现了很多误译错译现象。从文体上看, 错误最多的是文学翻译, 共12处; 科技6处; 新闻报道1处; 社会文化1处; 政治演说2处(以上所指的错误均为影响理解的不当翻译) 。从错误的类型来看, 其中整句意义翻译错误的为11处; 单个词义错译的为9处; 代词指代不明而错译的为2处。其中单个词义错译主要不是因为上下文的缺失造成的, 而是译者不知道词义造成的, 如self probation 错译为! 自信∀, neighborhood 错译为! 邻近区域∀。而由代词指代错误引起的错译, 则是由于语境的缺失造成的。这一实验表明, 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绝大多数译文仍是可以被接受的, 是能够基本传达原文意义的, 这与同声传译的现实也是相符合的。

三、结语

根据上述讨论, 我们认为, 翻译单位的内涵是语言符号单位, 而翻译单位的外延则是一种动态度量, 根据不同的文体、语体、语境、译语表达甚至读者接受程度等因素的需要, 它可以是词、句、段落, 甚至是

语篇。翻译单位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都是具有重

要意义的概念,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 它的解决与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量化程度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类活动, 它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 还有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这些因素都是在翻译的语符转换过程中译者要考虑的问题。但是, 从形式上讲, 无论翻译的过程多么复杂, 翻译的最终结果却只能体现在语言符号上, 这样, 翻译的最终操作单位也只能是语言符号。因此, 翻译单位的研究最终都会转换为翻译单位的外延概念的研究, 转换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使用什么样的度量的问题, 更具体地说, 翻译单位研究应当追问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词为单位, 什么情况下使用句为单位, 什么情况下使用其它单位, 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 而不是再争论什么是翻译单位的问题。翻译单位的研究只有进入了这样一个具体的层面, 才会对翻译的实践起指导作用, 因而才能促进翻译理论的进步。参考文献:

[1]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M]. 蔡毅, 虞杰, 段京华编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2]湛朝虎, 周江林. 论翻译单位的本质[J]. 云梦学刊, 2001, (5) :

111.

[3]Vinay, J ean Paul &I. Darbel net. Stylistique Comparee du Francais et

de L %anglais [M]. Paris:Didier, 1958.

[4]Rado, Gyorgy. Outli ne of a Systematic Translatology [J]. Babel, 1979,

(4) :25.

[5]司显柱. 翻译单位多元互补性理论探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3) :34. [6]汤

1999.

[8]许钧. 翻译释义理论辨[J]. 中国翻译, 1998, (1):481.

[9]罗选民. 轮翻译的转换单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4) :

494.

[10]Sarvali, Irma. Informe me:Ho w to meas ure Information Content [J \&.

Babel, 1986, 32(1) . [11]Rabadan, Rosa.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Revisited [A]. Translati on:

Theory and Practice /Tension and Interdependence [C ]. American Translators Ass ociation Scholarly Monograph Series, Vol. V, 1991,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SUNY) , 1991. [12]吕俊. 谈语段作为翻译单位[J]. 山东外语教学, 1992, (1 2) :481. [13]郭健中. 汉译英的翻译单位问题[J]. 外国语, 2001, (6) :51 56. [14]司显柱. 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J ]. 中国翻译, 1999, (2) :

14 17.

. 再探翻译单位[J].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3) :38 44.

[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责任编辑:周延云


相关内容

  • 浅析英语语境的作用
  • 科技信息○外语论坛○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年第21期 浅析英语语境的作用 张英姿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山东 烟台 264006)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而交际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情景和语境,特定的语境对于正确理解 ...

  • 英汉翻译中动物词汇的翻译
  • 英汉翻译中动物词汇的翻译 On the Translation of Animal Vocabularie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do som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animal words b ...

  •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 摘 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汉谚语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谚语,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值译 ...

  • 老子"无为"概念求真
  • 关键词: 道德经:"无为":翻译:变异 摘要: 老子"无为"概念被误译的问题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化对中国古典哲学的认识误区.译者们的理解根植于自身文化,很难深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无为"在原文中包涵着"为于始".&quo ...

  • 浅谈科技英语中专业词语的翻译方法
  • 学科探究 浅谈科技英语中专业词语的翻译方法 许秀芹 (张掖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甘肃 张掖 734000) 科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事理,其特点一般是平铺直叙.逻辑性强,公式.数据和专业词汇较多.因此,翻译科技文章时对译文的要求就更严格,要做到说理清楚,逻辑正确,公式.数据和词义的选择准确无误,专业词 ...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 名词解释: 1. 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它的任务是 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 2.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 ...

  • 译者主体性研究
  • 摘要:纵观古今中外的翻译研究领域,大多数学者都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翻译理论.翻译学及翻译史的研究上.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却始终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境地,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相应研究凤毛麟角,作为翻译领域保证翻译工作顺利进行的译者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随着二十世纪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 ...

  • 主祷文的翻译与神学
  • 作者:查常平 宗教学研究 2015年01期 在基督徒的心目中,"主祷文"指作为他们的"主耶稣"教导自己的门徒如何祷告的一段经文,即<马太福音>的第6章9-13节与<路加福音>的第11章2-4节.事实上,任何关于"主祷文&quo ...

  • 也谈严复的"信.达.雅"
  • 第3 O卷第 5期 郑州航空工业管 理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 1 0N . o 3 o5 . 2 1 .0 0 1 1 21年 1 0 1 0月 Junl f h nzo s t eo eoa ta d s yMaae etS c l c neE io ) ora o egh uI 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