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关系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教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教学最优化,是现代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关系,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教学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108-01      在经济型社会环境下,如何在有限教学条件下实现教学目的,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教学最优化,是每个学校都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现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使用,为实现教学最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它为学员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教学最优化成为一种可能。下面就对信息技术如何实现教学最优化,做一下简单的论述。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内在联系。教学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来的。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时间、精力耗费和教育效果的关系,也就是要低消耗高产出。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员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员由原来单纯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组织学习的工具。在这种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员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增强,学员获取信息变得直接、快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更多,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优化了学习过程。因此,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明显。最优化理论是以人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化的发展为核心的。个性化的发展必须以尊重学员的个性为前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学员个性化教学是很困难的,用传授和灌输的方式无法做到既考虑学员的共性又顾及学员的差异。而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网络和虚拟教学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实现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最优化的支持。在课堂学习中,学员获取知识的多少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学员学习的信息源主要来自教员与书本,学员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基本上也取决于教员对书本知识的教学规划和设计。因此,学员容易变成一个盛知识的容器,这个容器里所盛知识的多少取决于教员这个信息源的广度与深度。这种高教员个体单向对学员群体进行教育信息传输的模式,扼杀了学员学习的创造性。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最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优化。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信息单向传输的模式,使课堂变成一个“教学信息交换的过程”。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首先表现为信息源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都是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更使信息显得多端性和多样化;其次是各类信息之间形成多种模式的交换关系,使得多种方向和形式的教育信息传输融为一体,教与学两个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多元化、多端性的信息交换、交互、交错的过程中,学员焕发了自主精神,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形式最优化的支持。人类的教育形式主要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私塾式和班级授课制两种形式。班级授课制仍然是目前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教学大体又分为全班的、分组的和个别的三种教学形式,教学实践证明个别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最有利于教学的最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环境、信息传递方式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实施个别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信息技术却为教学形式的最优化提供了可能,其可以实现异时异地教学使个别化教学操作变得切实可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为个别化的教学构建了技术平台。在网络和虚拟网络的世界里,教员与学员对于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认识常处于同步状态,学员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捕捉、筛选和处理各种信息,教员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网上师生和学员之间的合作及教员的点拨、释疑,实现个别化教学。教学的最优化离不开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传递方式。应验丰富的教员往往能够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预见学员的信息反馈或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取学员的反馈信息,并对信息反馈进行及时的处理,有的放矢,使教与学的过程不断得到优化。正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及时反馈来强化、重复、控制与调整教学信息,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信息反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员从学员的信息反馈中得到的调节和控制的依据;学员可以从教员对其信息处理的结果中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双向反馈的过程不断反复地往前发展。信息技术为这种双向反馈的及时、高效提供了支持。也就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交互性中实现的。   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充分发挥使用好“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员必须合理安排各要素,有效组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学,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教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教学最优化,是现代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关系,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教学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108-01      在经济型社会环境下,如何在有限教学条件下实现教学目的,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教学最优化,是每个学校都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现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使用,为实现教学最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它为学员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教学最优化成为一种可能。下面就对信息技术如何实现教学最优化,做一下简单的论述。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的内在联系。教学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来的。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时间、精力耗费和教育效果的关系,也就是要低消耗高产出。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员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员由原来单纯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组织学习的工具。在这种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员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增强,学员获取信息变得直接、快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更多,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优化了学习过程。因此,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明显。最优化理论是以人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化的发展为核心的。个性化的发展必须以尊重学员的个性为前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学员个性化教学是很困难的,用传授和灌输的方式无法做到既考虑学员的共性又顾及学员的差异。而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网络和虚拟教学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实现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最优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最优化的支持。在课堂学习中,学员获取知识的多少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学员学习的信息源主要来自教员与书本,学员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基本上也取决于教员对书本知识的教学规划和设计。因此,学员容易变成一个盛知识的容器,这个容器里所盛知识的多少取决于教员这个信息源的广度与深度。这种高教员个体单向对学员群体进行教育信息传输的模式,扼杀了学员学习的创造性。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最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优化。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信息单向传输的模式,使课堂变成一个“教学信息交换的过程”。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首先表现为信息源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都是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更使信息显得多端性和多样化;其次是各类信息之间形成多种模式的交换关系,使得多种方向和形式的教育信息传输融为一体,教与学两个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多元化、多端性的信息交换、交互、交错的过程中,学员焕发了自主精神,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形式最优化的支持。人类的教育形式主要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私塾式和班级授课制两种形式。班级授课制仍然是目前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教学大体又分为全班的、分组的和个别的三种教学形式,教学实践证明个别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最有利于教学的最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环境、信息传递方式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实施个别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信息技术却为教学形式的最优化提供了可能,其可以实现异时异地教学使个别化教学操作变得切实可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为个别化的教学构建了技术平台。在网络和虚拟网络的世界里,教员与学员对于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认识常处于同步状态,学员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捕捉、筛选和处理各种信息,教员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网上师生和学员之间的合作及教员的点拨、释疑,实现个别化教学。教学的最优化离不开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传递方式。应验丰富的教员往往能够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预见学员的信息反馈或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取学员的反馈信息,并对信息反馈进行及时的处理,有的放矢,使教与学的过程不断得到优化。正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及时反馈来强化、重复、控制与调整教学信息,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信息反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员从学员的信息反馈中得到的调节和控制的依据;学员可以从教员对其信息处理的结果中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双向反馈的过程不断反复地往前发展。信息技术为这种双向反馈的及时、高效提供了支持。也就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交互性中实现的。   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充分发挥使用好“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员必须合理安排各要素,有效组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学,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


相关内容

  • 一.小学语文学科
  • 小学各学科科研课题题目参考 (一)校本教研 1.语文素养与教学艺术同步提高的实践研究 2.语文教研组活动新模式的构建与运作 3.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4.建立校内语文教学协作组的研究 5.建立校内骨干教师教学沙龙的实践 6.提高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7.备课质量评价的新探索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 2010.1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76期文章编号:1006-9860(2010)01-0007-12 理论与争鸣 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三论" ...

  • 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 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 [摘要]教育绩效技术将是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在共同关注教育绩效问题下的产物.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是两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而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争论也颇多.本文从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国内外的不同观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提出应用创新推广理论将绩效技术 ...

  • 数据库原理课程大纲及实施方案
  • 数据库原理课程大纲与教学实施方案 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系统地 学习数据库原理,掌握数据库系统技术,从而能够适应从事复杂数据库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需求,是对本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一个重要 ...

  •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
  •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模板 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 ...

  • 浅谈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对优化幼儿教育的作用
  • 浅谈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对优化幼儿教育的作用 葛冉冉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北甸子小学 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提出,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普遍提高,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的丰富化和整合化.尤其随着近年来幼儿园竞争愈发激烈,各幼儿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抢占幼儿发展的"多通道",开通家庭 ...

  •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作者:余国锋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2年第12期 [摘要]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精彩.内容是否充实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的关键因素,尤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讲课的魅力远不及网络与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如何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我 ...

  • 教育技术的定义
  • 教育技术的定义 在80年代,我国关于电化教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1983年的定义:"电化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1983). (2)1985年的定义:"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