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突发事件

(一)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广义上来讲,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速度非常快,出人意料,第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方式、措施以应对该事件的发生。

(二)范围

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 2008 年的汶川地震、 2010 年的舟曲泥石流以及南方的雪灾等。

2. 事故灾害

由于人为原因或技术故障导致的事故、灾害也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如 2010 年江西火车脱轨、 2010 年伊春空难以及辽源中心医院的火灾。

3. 公共卫生事件

如 2003 年的 SARS 、 2008 年的西安新生儿事件、手足口疫情、埃博拉疫情以及疫苗问题、院内感染问题。

二、护理突发事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也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突发的事件,如患者突发猝死、突然摔倒、坠床、化疗液外渗、患者自杀、突然停电、火灾、医务人员针刺伤、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等。

医院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域,这与医院所处的背景相关。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社会公共场合,是各类患者就医的场所。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如患者摔伤、坠床、猝死、失窃以及医患纠纷暴力事件等随时在发生。一旦出现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其中,进行正确的、紧急的应急处理,否则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三、突发事件的上报

为了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制定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

(一)需要上报的几种情况

1. 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及特殊患者的抢救需及时上报

2. 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件

3. 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

4. 本院职工的住院抢救

5. 涉及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6. 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1. 参加抢救人员立即向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2. 参加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处、护理部报告,节假日、夜间向总值班和护理部值班报告。

3. 门诊突发事件抢救还应报告门诊部。

4. 医务处(总值班)、护理部、门诊部接到报告后向报告。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包括应合法性、安全性和保全性,要保证证据,抢救生命,减少损失,迅速准确。

(四)院前突发事件处理

1. 院前突发事件由急诊启动急救程序。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梯队、分级方案、医疗区域设置、医疗设备、药品配备、应急流程几个方面。

3. 参加抢救人员一律听从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指挥,合理安排人员,保证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5. 完善各项记录,做到及时、完整、无误。

(五)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

1. 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事件首先要上报。

2. 迅速成立突发事件处理小组。

3. 协调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条件。

4. 对重大急救事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5. 医务处护理部可启动急救小分队协助救治。

(六)重大事件处理分级方案

1. Ⅳ级

为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1-3 人之间,参加抢救人员为急诊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该报告院总值班,使医院了解相应情况进行处理。

2. Ⅲ级

为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4-6 人之间,参加抢救人员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人员,应报告院总值班,请求院内部分支援。

3. Ⅱ级

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7-10 人之间,必须要启动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值班人员参与抢救,必须要报告院总值班、护理部请求全院相关人员、医护人员进行支援。

4. Ⅰ级

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11 人以上,除急诊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值班人员要参与抢救外,医务处、护理部需要调动全院的医生、护士,甚至要请求卫生局等相关单位进行支援。

(七)院内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1. 门诊或病房病人突发意外

门诊或病房病人突发意外时,由本科室先行处置,同时呼叫急诊室、 ICU 医生前往参与抢救,必要时将病人转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救治。

2. 患者突发猝死

医务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参加抢救人员应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不能慌乱。在抢救的过程中要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在抢救结束 6 小时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3. 当患者发生坠床、摔倒时

护士立即到达现场,并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到现场后要初步判断患者情况,如测量血压、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应就地进行检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搬动病人而发生脊髓损伤等不必要的后续伤害。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认真记录患者坠床 / 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详细做好交接班工作,持续观察,向护士长、科主任请示汇报。在抢救结束后 24 小时内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进行整改。

4. 发生化疗药外渗时

怀疑或确认化疗药外渗,立即停止注射或输液,将针头保留回抽外渗出的药液,使局部留置药液降低到最少。抽出外渗的药液后,用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可有效防止局部的损害和降低疼痛,同时要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的情况,对药物外渗局部要持续观察、对症处理,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

5. 当患者有自杀倾向时

当护士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应立即向值班医生和科主任、护士长进行报告,防止病人自杀。要通知家属,要求家属 24 小时进行陪护,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要没收患者房间内所有的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对于患者的情况要进行详细的交接班,同时每班护士要加强巡视、关心患者,及时掌握其心理的变化,解除病人思想的顾虑,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6. 当患者自杀后

当发现患者自杀后,立即通知医生,即刻赶赴现场,如果病人还有生命迹象应立即进行救治,转送至急诊室或病房进行抢救,当病人生命体征已经完全消失后,应对病房内和自杀现场进行保护,同时要报告医务处(夜间报院总值班)、护理部、保卫处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另外,要将发现自杀的过程以及救治的过程进行记录以备调查。

7. 突然停电后

临床医疗工作离不开医疗仪器的正常运行,突然停电后会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因此,当发生突然停电后,应寻找替代的方法,维持抢救及房间的照明,如开启应急灯、开启手电等。重要的科室如抢救科室、 ICU 应配备第二套电路。立即联系电工,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做好病房巡视,维持秩序,安抚患者,以免发生意外。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在呼吸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及应急电源,当遇到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将呼吸机与病人插管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8. 火灾

( 1 )全院统一火灾报警电话:如“ 6119 ”。

( 2 )发生小火灾,立即扑救;大火灾无法扑救时迅速组织人力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拨打报警电话报警。

( 3 )报告保卫处、医务处、护理部。

( 4 )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撤离时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以防窒息。

( 4 )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 5 )走消防楼梯,切勿乘电梯。

9. 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

( 1 )当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后应对已经刺伤的皮肤黏膜用肥皂水进行擦洗,用流动水长时间冲洗。

( 2 )迅速挤出伤口血液,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必要时清创处理。

( 3 )被乙肝、丙肝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小时内抽血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抗体,同时注射疫苗。

( 4 )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小时内抽血查 HIV 抗体,并向专科医生咨询。

( 5 )被锐器刺伤 48 小时内报告医务处、院感办进行登记,并根据情况定期检查和随访。

四、护理突发事件的防范

(一)建立预案

基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国务院于 2004 年 2 月 28 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预案》等 4 个专项应急预案。

按照规定,各级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是最基础的机构,处于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和核心环节,也是应急事件的多发地带。

(二)转变观念、预防为主

1.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2. 仪器设备的安全维护。

3. 增设警示标志。

4. 做好病情观察,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观察。

5. 对存在风险的患者进行持续的评估和防范。

6. 鼓励每一次不良事件的报告。

(三)落实并修订应急预案

1. 在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而制订。

2. 其中首当病人意外情况发生的应急预案和护理操作意外的应急预案。因为此类事件的发生重要的当事人、责任者是护士、你在病人身旁遇到此类特殊情况的发生,应如何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直接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不容一点的犹豫和延误。

(四)临床护士应急能力培养

临床护士是应急预案的直接操作者。应强化应急意识,理解各种护理应急预案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有效行使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的保证措施。护士应熟练掌握并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实施这些应急程序。在实施应急预案时应做到有效、及时。若延误抢救时间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职业护士应做好职业护士的有效职业和安全职业。

(五)护理应急预案的管理改进

对突发事件应做好及时的记录,同时要分析、找出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并制定出整改的措施,定期在全院进行反馈,将护理的预案、培训、管理以及检查作为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的一部分与其他质量管理同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应保证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平时要做好临床护士的应急程序的演练、训练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预案。

建立和完善护理应急预案是作为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事情,护士要加强这些预案的学习和掌握,只有掌握了才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沉着应对、有序处置,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所以一定要反复学习预案、掌握预案。

护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防范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突发事件

(一)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广义上来讲,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速度非常快,出人意料,第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方式、措施以应对该事件的发生。

(二)范围

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 2008 年的汶川地震、 2010 年的舟曲泥石流以及南方的雪灾等。

2. 事故灾害

由于人为原因或技术故障导致的事故、灾害也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如 2010 年江西火车脱轨、 2010 年伊春空难以及辽源中心医院的火灾。

3. 公共卫生事件

如 2003 年的 SARS 、 2008 年的西安新生儿事件、手足口疫情、埃博拉疫情以及疫苗问题、院内感染问题。

二、护理突发事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也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突发的事件,如患者突发猝死、突然摔倒、坠床、化疗液外渗、患者自杀、突然停电、火灾、医务人员针刺伤、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等。

医院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域,这与医院所处的背景相关。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社会公共场合,是各类患者就医的场所。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如患者摔伤、坠床、猝死、失窃以及医患纠纷暴力事件等随时在发生。一旦出现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护理人员参与其中,进行正确的、紧急的应急处理,否则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三、突发事件的上报

为了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制定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

(一)需要上报的几种情况

1. 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及特殊患者的抢救需及时上报

2. 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件

3. 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

4. 本院职工的住院抢救

5. 涉及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治疗

6. 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二)报告程序及时限

1. 参加抢救人员立即向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2. 参加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处、护理部报告,节假日、夜间向总值班和护理部值班报告。

3. 门诊突发事件抢救还应报告门诊部。

4. 医务处(总值班)、护理部、门诊部接到报告后向报告。

(三)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包括应合法性、安全性和保全性,要保证证据,抢救生命,减少损失,迅速准确。

(四)院前突发事件处理

1. 院前突发事件由急诊启动急救程序。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梯队、分级方案、医疗区域设置、医疗设备、药品配备、应急流程几个方面。

3. 参加抢救人员一律听从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指挥,合理安排人员,保证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5. 完善各项记录,做到及时、完整、无误。

(五)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

1. 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事件首先要上报。

2. 迅速成立突发事件处理小组。

3. 协调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条件。

4. 对重大急救事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5. 医务处护理部可启动急救小分队协助救治。

(六)重大事件处理分级方案

1. Ⅳ级

为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1-3 人之间,参加抢救人员为急诊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该报告院总值班,使医院了解相应情况进行处理。

2. Ⅲ级

为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4-6 人之间,参加抢救人员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人员,应报告院总值班,请求院内部分支援。

3. Ⅱ级

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7-10 人之间,必须要启动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值班人员参与抢救,必须要报告院总值班、护理部请求全院相关人员、医护人员进行支援。

4. Ⅰ级

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 11 人以上,除急诊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值班人员要参与抢救外,医务处、护理部需要调动全院的医生、护士,甚至要请求卫生局等相关单位进行支援。

(七)院内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1. 门诊或病房病人突发意外

门诊或病房病人突发意外时,由本科室先行处置,同时呼叫急诊室、 ICU 医生前往参与抢救,必要时将病人转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救治。

2. 患者突发猝死

医务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参加抢救人员应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不能慌乱。在抢救的过程中要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在抢救结束 6 小时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3. 当患者发生坠床、摔倒时

护士立即到达现场,并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到现场后要初步判断患者情况,如测量血压、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应就地进行检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搬动病人而发生脊髓损伤等不必要的后续伤害。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认真记录患者坠床 / 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详细做好交接班工作,持续观察,向护士长、科主任请示汇报。在抢救结束后 24 小时内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进行整改。

4. 发生化疗药外渗时

怀疑或确认化疗药外渗,立即停止注射或输液,将针头保留回抽外渗出的药液,使局部留置药液降低到最少。抽出外渗的药液后,用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可有效防止局部的损害和降低疼痛,同时要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的情况,对药物外渗局部要持续观察、对症处理,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

5. 当患者有自杀倾向时

当护士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应立即向值班医生和科主任、护士长进行报告,防止病人自杀。要通知家属,要求家属 24 小时进行陪护,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要没收患者房间内所有的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对于患者的情况要进行详细的交接班,同时每班护士要加强巡视、关心患者,及时掌握其心理的变化,解除病人思想的顾虑,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6. 当患者自杀后

当发现患者自杀后,立即通知医生,即刻赶赴现场,如果病人还有生命迹象应立即进行救治,转送至急诊室或病房进行抢救,当病人生命体征已经完全消失后,应对病房内和自杀现场进行保护,同时要报告医务处(夜间报院总值班)、护理部、保卫处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另外,要将发现自杀的过程以及救治的过程进行记录以备调查。

7. 突然停电后

临床医疗工作离不开医疗仪器的正常运行,突然停电后会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因此,当发生突然停电后,应寻找替代的方法,维持抢救及房间的照明,如开启应急灯、开启手电等。重要的科室如抢救科室、 ICU 应配备第二套电路。立即联系电工,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做好病房巡视,维持秩序,安抚患者,以免发生意外。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在呼吸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及应急电源,当遇到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将呼吸机与病人插管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8. 火灾

( 1 )全院统一火灾报警电话:如“ 6119 ”。

( 2 )发生小火灾,立即扑救;大火灾无法扑救时迅速组织人力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拨打报警电话报警。

( 3 )报告保卫处、医务处、护理部。

( 4 )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撤离时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以防窒息。

( 4 )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 5 )走消防楼梯,切勿乘电梯。

9. 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

( 1 )当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后应对已经刺伤的皮肤黏膜用肥皂水进行擦洗,用流动水长时间冲洗。

( 2 )迅速挤出伤口血液,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必要时清创处理。

( 3 )被乙肝、丙肝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小时内抽血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抗体,同时注射疫苗。

( 4 )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小时内抽血查 HIV 抗体,并向专科医生咨询。

( 5 )被锐器刺伤 48 小时内报告医务处、院感办进行登记,并根据情况定期检查和随访。

四、护理突发事件的防范

(一)建立预案

基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国务院于 2004 年 2 月 28 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预案》等 4 个专项应急预案。

按照规定,各级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是最基础的机构,处于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和核心环节,也是应急事件的多发地带。

(二)转变观念、预防为主

1.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2. 仪器设备的安全维护。

3. 增设警示标志。

4. 做好病情观察,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观察。

5. 对存在风险的患者进行持续的评估和防范。

6. 鼓励每一次不良事件的报告。

(三)落实并修订应急预案

1. 在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而制订。

2. 其中首当病人意外情况发生的应急预案和护理操作意外的应急预案。因为此类事件的发生重要的当事人、责任者是护士、你在病人身旁遇到此类特殊情况的发生,应如何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直接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不容一点的犹豫和延误。

(四)临床护士应急能力培养

临床护士是应急预案的直接操作者。应强化应急意识,理解各种护理应急预案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有效行使职业责任、社会责任的保证措施。护士应熟练掌握并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实施这些应急程序。在实施应急预案时应做到有效、及时。若延误抢救时间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职业护士应做好职业护士的有效职业和安全职业。

(五)护理应急预案的管理改进

对突发事件应做好及时的记录,同时要分析、找出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并制定出整改的措施,定期在全院进行反馈,将护理的预案、培训、管理以及检查作为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的一部分与其他质量管理同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应保证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平时要做好临床护士的应急程序的演练、训练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预案。

建立和完善护理应急预案是作为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事情,护士要加强这些预案的学习和掌握,只有掌握了才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沉着应对、有序处置,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所以一定要反复学习预案、掌握预案。


相关内容

  • 门诊部目录
  •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科室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与职责 一.组织架构------------------------------1 二.各类管理人员职责与任职资格----------------------- 三.各级各类护理人员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 第二章 科室护理 ...

  • 第三章__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 第三章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报告管理制度. (一)按照医院要求,科室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促进从中学习和吸取教训. (二)一般情况下,护理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48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特殊情况上报见各个报告制度的具体要求. (三)发生护理不良 ...

  •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周丽萍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471013) [摘要] 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 ...

  • 152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分防范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发生的152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事件的类型分布,分析责任人护士职称与工龄特点.结果:152例护理不良事件,据类型划分,构成比从高至低前四位依次为事件查对事件占46.71%,信息传递事 ...

  •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
  •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 北京协和医院 李艳梅 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相互依赖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手术治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手术治疗对于病人不可避免的损伤和较高的风险,手术患者的安全问题倍受关注. 一.安全与风险 (一)相关名词解释 在进行安全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 ...

  • 护理应急预案(2)
  • - 护理应急预案目录 1.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应急预案2.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 3.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的应急预案4.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5.跌倒防范应急预案6.坠床防范应急预案 7.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8.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应急预案9.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预案10.患 ...

  •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方案(共7篇)
  • 篇一: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方案 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 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卫生部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临床工作实际,开展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活动,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落实<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活动,提高我院医务人 ...

  •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标准操作程序
  •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标准操作程序(SOP )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 的分类,跌倒包括以下两类: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同一平面的跌倒.患者跌倒受伤共分4级,0级:没有受伤:1级:轻微伤,包括瘀 伤.擦伤.不需要缝合的撕 ...

  •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
  • 一.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 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所造成的风险: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较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如果护士专科知识不足,经验缺乏.粗心大意.责任意识淡薄.对病情没有预见性,没有发现病情变化,如患者猝死.突发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患者躁动坠床以至处理不及时,失去最佳抢救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