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紫外 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

第十二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 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1-2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1-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1-4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1-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1-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1-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1-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1-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1-12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1-13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1-14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0.7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1-1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时,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的大小只有透光度为15%~65% 的范围内才是最小的。

2.选择题

2-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

A.工作范围不同 B.光源不同 C.检测器不同

D.检流计不同 E.获得单色光方法不同

2-2 Zn的双硫腙-CCl4萃取吸光光度法中,已知萃取液为紫红色络合物,其吸收最大光的颜色为

A.红 B.橙 C.黄 D.绿

2-3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比色皿的厚度 B.有色络合物浓度 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

2-4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

111=A B.㏒=A C.㏒T=A D.T=㏒ T T A 2+1

2-5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大,说明

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厚度厚 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高

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2-6朗伯-比耳定律说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有色溶液中,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正比例于

A.溶液的温度 B.溶液的酸度 C.液层的厚度 D.有色配合物稳定性 E.溶液的浓度和溶液厚度的乘积

2-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高峰值降低 D.不移动,但高峰值增大

2-8已知磷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10%,而它与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吸光度差为0.699,那么,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

A. 50% B. 20% C. 30% D. 40%

2-9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标准系列的某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透光率100%,在此条件下,测得

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85%。已知此标准溶液对空白参比溶液的透光率为85%,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光率是

A.50.0% B.33.5% C.41.2% D.29.7%

2-10用新亚铜灵光度法测定试样中铜含量时,50.00mL溶液中含25.5µg Cu。在一定波长下用2.00cm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50.5%。已知M(Cu)=63.55g.mol。那么,铜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L·mol·cm)为

A. 2.9×10 B. 3.8×10 C. 9.5×10 D. 1.09×10

2-11今配制含Cd5.0µg的50.00mL溶液,用10.00mL双硫腙-CCl4萃取剂萃取,萃取率达到100%,在518nm波长下,用1.0cm比色皿作萃取光度测量时,测得透光率为44.5%。那么,镉络合物的吸光系数(L·mol·cm)为

A.704 B.352 C. 1408 D. 3520

2-12 Ni 与吡啶偶氮酚(PAN)、曲拉通X-100可形成可溶性的三元有色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00cm 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0.50,若改用5.00cm 比色皿测量时,测得的吸光度应为

A. 0.120 B. 0.150 C. 0.752 D. 0.450

2-13某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 时,其透光度为To,若浓度增大1倍,则此溶液的透光度的对数为

A. To/2 B. 2To C. 1/2lgTo D. 2lgTo

2-14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波长下作光度测定,当甲溶液用1cm 比色皿,乙用2cm 的比色皿时获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A.甲是乙的一半 B.甲等于乙 C.甲是乙的两倍 D.都不是

2-1-12+ 444 4 -1-1-12+

2-15某金属离子X与试剂R形成一种有色络合物,若溶液中X的浓度1.0×10mol·L,用1cm比色皿在525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00,则此络合物在525nm处是摩尔吸光系数为

A. 4×10 B. 4×10 C. 4×10 D. 4×10

3+3+ -3 3-4 4-4-12-16用偶氮氨膦-mA光度法测定La(相对原子质量138.9)浓度为25ml中含La10μg,用1cm比色

皿在波长665nm处测得透光率为50%,则该有色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的值为

A. 1.05×10 B. 1.5×10 C. 4.2×10 D. 1.05×10

2-17某有色物质溶液,测得其吸光度为A1,经第一次稀释后测得吸光度为A2,再稀释一次,测得吸光度为A3,已知A1-A 2=0.500,A2-A 3=0.250。其透光率比值T3 :T2应为

A. 1.78 B. 5.16 C. 3.16 D. 5.62

2-18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铁含量时,测得其c(mol·L)浓度的透光率为T,当铁浓度为1.5 c(mol·L)时,在同样测量条件下,其透光率为

A. T B. T C. +21/2

-1-12 9 35 D. T-11/42-19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NH4含量时,测得其c(mol·L)浓度的透光率为T,当NH4浓度变为3

c(mol·L)时,在同样测量条件下,其透光率为

A. T B. T C. T 3 D. T1/23 1+-14

2-20当某有色溶液用1cm 吸收池测得其透光率为T,若改用2cm 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A. 2T B. 2lgT C. T D.T

2-21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

A. mol·L.cm B. L·mol·cm C. L·g·cm D. g·L·cm 2-22弱酸指示剂(HIn⇔H + In)中HIn和In均有色,HIm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 In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30nm,若在430nm波长下测工作曲线时,将引起工作曲线

A.向上弯曲 B.不弯曲 C.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D.向下弯曲 2-23按上题,若在570nm 波长下测得弱酸指示剂HIn 含量时,将使测定结果

A.偏低 B.不受影响 C.偏高 D.产生负误差

2-24某被测物质的溶液50ml,其中含有该物质0.10mg,用1.0cm 比色皿在某一波长下测得百分透光率为100%,则吸光系数为

A. 1.0×10 B. 2.0×10 C. 5.0×10 D. 1.0×10

-12 2 2 3+ ----1-1-1-1-1-1-1-11/2 22-25试样中微量锰含量的测定常用KMnO4比色法,已知M(Mn)=55.00g·mol。称取含锰合金

0.5000g。经溶解、KIO3氧化为MnO4后,稀释至500.0mL。在525nm下测得吸光度为0.400;另取锰含量相近的浓度为1.0×10mol·L 的KmnO4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85,已知它们的测量符合光吸收定律,因此,合金中锰的百分含量为

A. 1.07% B. 2.14% C. 0.37% D. 0.74%

2-26已知苦味酸胺溶液在380nm 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值为lgε=4.13。准确称取纯苦味酸胺试 3-4-1-1

剂重0.02500g,溶解稀释成1升准确体积的溶液,在380nm 波长下,用1cm 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760,因此,若味酸胺的摩尔质量为

A. 222.0 B. 444.0 C. 333.0 D. 111.0

2-27已知溴百里酚蓝水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ε=1.0×10L·mol·cm,若测量溴百里酚蓝水溶液的吸光度时,使用2cm比色皿、要求吸光度落在0.2-0.8之间,那么,应使溴百里酚蓝的浓度范围为

A. 1.0×10~4.0×10mol·L B. 3.0×10~6.0×106mol·L

-5-54-1-6-64-1-5-54-1-6-4-14-1-1C. 2.0×10~4.0×10mol·L D.1.0×10~3.0×10mol·L

2-28已知某酸碱指示剂,在475波长nm下,其酸式的摩尔吸光系数εHIn =120 L·mol·cm,而碱式的摩尔吸光系数εIn-=1052 L·mol·cm,现配制指示剂浓度为1.0×10 mol·L,在475波长nm下,用1 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864,因此该溶液中指示剂酸式的浓度为

A. 3.0×10mol·L B. 2.0×10mol·L

C. 2.0×10mol·L D. 2.0×10mol·L

2-29今有浓度为1.0×10mol·L的酸碱指示剂是溶液,在476nm下,用1.00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864,已知在476nm 下,其酸式εHIn =120L·mol·cm,而碱式εIn-=1052L·mol·cm,则该溶液中指示剂的碱式In浓度为

A.2.0×0mol·L B.3.0×10 mol·L

C.2.0×10 mol·L D.8.0×10 mol·L

2-30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A.0-0.2 B.0.1-0.3 C.0.3-1.0 D.0.2-0.7

2-31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A.光电管 B.测辐射热器 C.硒光电池 D.光电倍增管 2-32分光光度计(可见)的光源是:

A.钨丝灯 B.低压氢灯 C.碘钨灯比色皿 D.氘灯

2-33分析有机物时,常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应选用哪种光源和比色皿:

A.钨灯光源和石英比色皿 B.氢灯光源和玻璃比色皿

C.氢灯光源和石英比色皿 D.钨灯光源和玻璃比色皿

2-34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物质的浓度,相对误差最小是吸光度为:

A. 0.343 B. 0.334 C. 0.443 D. 0.434

2-35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的比色皿不对称 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显色剂的灵敏度太低

D.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E.入射光波长不合适

2-36在作分光光度测定时,下列有关的几个操作步骤:①旋转光量调节器,②将参比溶液置于光路中,③ 调节至T=0,④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⑤调节零点调节器,⑥测量A 值,⑦调节A 4-5-1-4-1 -4-1-4-1--1-1-1-1-3-1-44-1-34-1-54-1-54-1-1-1-3-1-1-1

=0。其合理顺序是

A.②①③⑤⑦④⑥ B.②①⑦⑤③④⑥

C.⑤③②①⑦④⑥ D.⑤⑦②①③④⑥

3.填空题

3-1吸光光度法包括 、 、 等。它们是基于 而建立起来是分析方法。

3-2分子的运动包括 、 和 三种,其中能量最大的是 ,能量最低的是 。

3-3吸收曲线又称吸收光谱,是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 3-4朗白-比耳定律:A=abc,其中符号c 代表 ,b 代表 ,a 称为 。当 c等于 ,b等于 ,则符号a 以符号 表示,并称为 。

3-5按照比耳定律,浓度C 与吸光度A 之 间的关系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事实上容易发生线性偏离,导致偏离的原因有 和 两大因素。

3-6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原因是 。

3-7某一有色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用2cm 比色皿测得其透光率为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 比色皿测定时,透光度为 ;若用3cm 比色皿测定时,吸光度为 。 3-8同一有色物质浓度不同的A、B两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TA =0.54,TB =0.32,若溶液符合比耳定律,则CA :CB 为 。

3-9测定某有色溶液的透光度时,若比色皿的厚度不变,当有色物质浓度为C 时的透光度为T,当其浓度为C/3时的透光度为 。

3-10已知KMnO4的摩尔质量为158.03 g.mol,其水溶液在520nm波长时的吸光系数为2235 L·mol ·cm ,假如要使待测KMnO4溶液在该波长下、在2cm比色皿中的透光度介于20%—65%之间,那么KMnO4溶液的浓度应介于 μg·ml之间。如果超过允许的最大浓度,为使透光度仍介于20%—65%之间,可采取是措施有(1) ,(2) ,(3) 。 3-11吸光光度法测量时,通常选择 作测定波长,此时,试样溶液浓度的较小变化将使吸光度产生 改变。

3-12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有(1) ,(2) ,(3) ,(4) ,(5) 。

3-13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时,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 。若仪器的透光度读数精度为1%,此时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

3-14分光光度计的种类型号繁多,但都是由下列基本部件组成 、 、 、 、 。

3-15 通常把有色物质与显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之差Δλmax称为 、吸光光度分析要求 5-1-1-1-1

Δλmax≈ nm。

4.计算题

4-1已知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在100.00 mL中含Nb100μg时,显色后用1.00cm 比色皿,在650nm 波长下测得其透光度为44%,则求得Nb-显色剂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是多少? 4-2有机样品中挥发酚的测定采用酒石酸酸化,水蒸气蒸馏法将酚蒸出,收集酚的蒸馏液,用4-氨基安替比林吸光光度法测定。已知在测定波长下,摩尔吸光系数为6.17×10,使用1.00cm的比色皿测量吸光度,若测定的工作曲线透光率范围在0.15-0.65之间,那么酚的浓度范围是多少? 4-3试样中微量锰含量的测定常用KMnO 4比色法,已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00。称取锰合金0.5000克,经溶解后用KIO 4将锰氧化为MnO 4-,稀释至500.00mL ,在525 nm下测得吸光度为0.400。另取相近含量的锰浓度为1.0×10 mol·L的KMnO 4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85。已知它们的测量符合光吸收定律,计算合金中锰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4-4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含量时,测得其C 浓度时的透光度为T 。当铁浓度由C 变为1.5 C时,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的透光度为多少?

4-5摩尔质量为125 g·mol 的某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2.5×10,当稀释20倍后,在1.0cm 比色皿中测得的吸光度A=0.60,试计算在稀释前,1L 溶液中应准确溶入这种化合物多少克? 4-6某药物浓度为1.00 mol·L,在270nm 下测得吸光度为0.400,在345nm 下测得0.010,已经证明,此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含量为1.0×10 mol·L时,在270nm 下无吸收,而在345nm 下吸光度为0.460。现取尿样10mL ,稀释至100mL ,相同条件下测量,在270nm 处测得A=0.325,在345nm 下测A=0.720。则在100mL 的检测尿样中代谢物的浓度为多少?

4-7维生素D 2在264nm 处有最大吸收,ε264=1.82 ×10,M=397g·mol 。称取维生素D 2粗品

0.0081g ,配成1L 溶液,在264nm 紫外光下用1.50cm 比色皿中用测得该溶液透光率为0.35,计算粗品中维生素D 2的含量。

4-8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常以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取200mL水样,在pH

4-9苯胺(C6H 5NH 2)与苦味酸(三硝基苯酚)能生成1:1的盐-苦味酸苯胺,它的λmax=359nm,ε359=1.25×10 L·mol·cm。将0.200g苯胺试样溶解后定容为500mL,取25.0mL该溶液与足量苦味酸反应后,转入250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再取此反应液10.0mL,稀释到100mL后用1cm 比色皿在359nm处测得吸光度A=0.425,计算该苯胺试样的纯度?

4-10 NO3离子在355nm处ε355 =23.3 L·mol·cm,ε355/ε302=2.50;NO2离子在355nm波长处的吸收可以忽略,在波长302nm处ε302 =7.24 L·mol·cm。今有一含NO3和 NO2离子的试样溶液,用1cm比色皿测得A302=1.010,A355=0.730,计算试样溶液中NO3和 NO2的浓度?

6---1-1----1-1-4-1-1-1-4-1-4-1-1-15-4-13

第十二章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习题

1.是非判断题

1-1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VitB 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是红色光波。

1-2因为透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

1-3有色物质溶液只能对可见光范围内的某段波长的光有吸收。

1-4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的浓度越低,其透光率越小。

1-5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降低。

1-6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是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是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1-7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值随入射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

1-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溶液浓度有关。

1-9有色溶液的透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 1-10在吸光光度测定时,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1-11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入射光。

1-12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狭窄,吸光光度测定的准确度越高。 1-13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1-14在实际测定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比色皿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0.7之间,以减小测定的相对误差。

1-15在吸光光度法测定时,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误差的大小只有透光度为15%~65% 的范围内才是最小的。

2.选择题

2-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

A.工作范围不同 B.光源不同 C.检测器不同

D.检流计不同 E.获得单色光方法不同

2-2 Zn的双硫腙-CCl4萃取吸光光度法中,已知萃取液为紫红色络合物,其吸收最大光的颜色为

A.红 B.橙 C.黄 D.绿

2-3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系的是

A.比色皿的厚度 B.有色络合物浓度 C.吸收池材料 D.入射光波长

2-4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

111=A B.㏒=A C.㏒T=A D.T=㏒ T T A 2+1

2-5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较大,说明

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厚度厚 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高

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2-6朗伯-比耳定律说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有色溶液中,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正比例于

A.溶液的温度 B.溶液的酸度 C.液层的厚度 D.有色配合物稳定性 E.溶液的浓度和溶液厚度的乘积

2-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高峰值降低 D.不移动,但高峰值增大

2-8已知磷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10%,而它与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吸光度差为0.699,那么,硅钼杂多酸络合物的透光率为

A. 50% B. 20% C. 30% D. 40%

2-9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标准系列的某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透光率100%,在此条件下,测得

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85%。已知此标准溶液对空白参比溶液的透光率为85%,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光率是

A.50.0% B.33.5% C.41.2% D.29.7%

2-10用新亚铜灵光度法测定试样中铜含量时,50.00mL溶液中含25.5µg Cu。在一定波长下用2.00cm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50.5%。已知M(Cu)=63.55g.mol。那么,铜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L·mol·cm)为

A. 2.9×10 B. 3.8×10 C. 9.5×10 D. 1.09×10

2-11今配制含Cd5.0µg的50.00mL溶液,用10.00mL双硫腙-CCl4萃取剂萃取,萃取率达到100%,在518nm波长下,用1.0cm比色皿作萃取光度测量时,测得透光率为44.5%。那么,镉络合物的吸光系数(L·mol·cm)为

A.704 B.352 C. 1408 D. 3520

2-12 Ni 与吡啶偶氮酚(PAN)、曲拉通X-100可形成可溶性的三元有色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00cm 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0.50,若改用5.00cm 比色皿测量时,测得的吸光度应为

A. 0.120 B. 0.150 C. 0.752 D. 0.450

2-13某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 时,其透光度为To,若浓度增大1倍,则此溶液的透光度的对数为

A. To/2 B. 2To C. 1/2lgTo D. 2lgTo

2-14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波长下作光度测定,当甲溶液用1cm 比色皿,乙用2cm 的比色皿时获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A.甲是乙的一半 B.甲等于乙 C.甲是乙的两倍 D.都不是

2-1-12+ 444 4 -1-1-12+

2-15某金属离子X与试剂R形成一种有色络合物,若溶液中X的浓度1.0×10mol·L,用1cm比色皿在525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00,则此络合物在525nm处是摩尔吸光系数为

A. 4×10 B. 4×10 C. 4×10 D. 4×10

3+3+ -3 3-4 4-4-12-16用偶氮氨膦-mA光度法测定La(相对原子质量138.9)浓度为25ml中含La10μg,用1cm比色

皿在波长665nm处测得透光率为50%,则该有色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的值为

A. 1.05×10 B. 1.5×10 C. 4.2×10 D. 1.05×10

2-17某有色物质溶液,测得其吸光度为A1,经第一次稀释后测得吸光度为A2,再稀释一次,测得吸光度为A3,已知A1-A 2=0.500,A2-A 3=0.250。其透光率比值T3 :T2应为

A. 1.78 B. 5.16 C. 3.16 D. 5.62

2-18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铁含量时,测得其c(mol·L)浓度的透光率为T,当铁浓度为1.5 c(mol·L)时,在同样测量条件下,其透光率为

A. T B. T C. +21/2

-1-12 9 35 D. T-11/42-19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NH4含量时,测得其c(mol·L)浓度的透光率为T,当NH4浓度变为3

c(mol·L)时,在同样测量条件下,其透光率为

A. T B. T C. T 3 D. T1/23 1+-14

2-20当某有色溶液用1cm 吸收池测得其透光率为T,若改用2cm 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A. 2T B. 2lgT C. T D.T

2-21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

A. mol·L.cm B. L·mol·cm C. L·g·cm D. g·L·cm 2-22弱酸指示剂(HIn⇔H + In)中HIn和In均有色,HIm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 In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30nm,若在430nm波长下测工作曲线时,将引起工作曲线

A.向上弯曲 B.不弯曲 C.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D.向下弯曲 2-23按上题,若在570nm 波长下测得弱酸指示剂HIn 含量时,将使测定结果

A.偏低 B.不受影响 C.偏高 D.产生负误差

2-24某被测物质的溶液50ml,其中含有该物质0.10mg,用1.0cm 比色皿在某一波长下测得百分透光率为100%,则吸光系数为

A. 1.0×10 B. 2.0×10 C. 5.0×10 D. 1.0×10

-12 2 2 3+ ----1-1-1-1-1-1-1-11/2 22-25试样中微量锰含量的测定常用KMnO4比色法,已知M(Mn)=55.00g·mol。称取含锰合金

0.5000g。经溶解、KIO3氧化为MnO4后,稀释至500.0mL。在525nm下测得吸光度为0.400;另取锰含量相近的浓度为1.0×10mol·L 的KmnO4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85,已知它们的测量符合光吸收定律,因此,合金中锰的百分含量为

A. 1.07% B. 2.14% C. 0.37% D. 0.74%

2-26已知苦味酸胺溶液在380nm 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值为lgε=4.13。准确称取纯苦味酸胺试 3-4-1-1

剂重0.02500g,溶解稀释成1升准确体积的溶液,在380nm 波长下,用1cm 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760,因此,若味酸胺的摩尔质量为

A. 222.0 B. 444.0 C. 333.0 D. 111.0

2-27已知溴百里酚蓝水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ε=1.0×10L·mol·cm,若测量溴百里酚蓝水溶液的吸光度时,使用2cm比色皿、要求吸光度落在0.2-0.8之间,那么,应使溴百里酚蓝的浓度范围为

A. 1.0×10~4.0×10mol·L B. 3.0×10~6.0×106mol·L

-5-54-1-6-64-1-5-54-1-6-4-14-1-1C. 2.0×10~4.0×10mol·L D.1.0×10~3.0×10mol·L

2-28已知某酸碱指示剂,在475波长nm下,其酸式的摩尔吸光系数εHIn =120 L·mol·cm,而碱式的摩尔吸光系数εIn-=1052 L·mol·cm,现配制指示剂浓度为1.0×10 mol·L,在475波长nm下,用1 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864,因此该溶液中指示剂酸式的浓度为

A. 3.0×10mol·L B. 2.0×10mol·L

C. 2.0×10mol·L D. 2.0×10mol·L

2-29今有浓度为1.0×10mol·L的酸碱指示剂是溶液,在476nm下,用1.00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864,已知在476nm 下,其酸式εHIn =120L·mol·cm,而碱式εIn-=1052L·mol·cm,则该溶液中指示剂的碱式In浓度为

A.2.0×0mol·L B.3.0×10 mol·L

C.2.0×10 mol·L D.8.0×10 mol·L

2-30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A.0-0.2 B.0.1-0.3 C.0.3-1.0 D.0.2-0.7

2-31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A.光电管 B.测辐射热器 C.硒光电池 D.光电倍增管 2-32分光光度计(可见)的光源是:

A.钨丝灯 B.低压氢灯 C.碘钨灯比色皿 D.氘灯

2-33分析有机物时,常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应选用哪种光源和比色皿:

A.钨灯光源和石英比色皿 B.氢灯光源和玻璃比色皿

C.氢灯光源和石英比色皿 D.钨灯光源和玻璃比色皿

2-34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物质的浓度,相对误差最小是吸光度为:

A. 0.343 B. 0.334 C. 0.443 D. 0.434

2-35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的比色皿不对称 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显色剂的灵敏度太低

D.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E.入射光波长不合适

2-36在作分光光度测定时,下列有关的几个操作步骤:①旋转光量调节器,②将参比溶液置于光路中,③ 调节至T=0,④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⑤调节零点调节器,⑥测量A 值,⑦调节A 4-5-1-4-1 -4-1-4-1--1-1-1-1-3-1-44-1-34-1-54-1-54-1-1-1-3-1-1-1

=0。其合理顺序是

A.②①③⑤⑦④⑥ B.②①⑦⑤③④⑥

C.⑤③②①⑦④⑥ D.⑤⑦②①③④⑥

3.填空题

3-1吸光光度法包括 、 、 等。它们是基于 而建立起来是分析方法。

3-2分子的运动包括 、 和 三种,其中能量最大的是 ,能量最低的是 。

3-3吸收曲线又称吸收光谱,是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 3-4朗白-比耳定律:A=abc,其中符号c 代表 ,b 代表 ,a 称为 。当 c等于 ,b等于 ,则符号a 以符号 表示,并称为 。

3-5按照比耳定律,浓度C 与吸光度A 之 间的关系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事实上容易发生线性偏离,导致偏离的原因有 和 两大因素。

3-6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原因是 。

3-7某一有色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用2cm 比色皿测得其透光率为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 比色皿测定时,透光度为 ;若用3cm 比色皿测定时,吸光度为 。 3-8同一有色物质浓度不同的A、B两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TA =0.54,TB =0.32,若溶液符合比耳定律,则CA :CB 为 。

3-9测定某有色溶液的透光度时,若比色皿的厚度不变,当有色物质浓度为C 时的透光度为T,当其浓度为C/3时的透光度为 。

3-10已知KMnO4的摩尔质量为158.03 g.mol,其水溶液在520nm波长时的吸光系数为2235 L·mol ·cm ,假如要使待测KMnO4溶液在该波长下、在2cm比色皿中的透光度介于20%—65%之间,那么KMnO4溶液的浓度应介于 μg·ml之间。如果超过允许的最大浓度,为使透光度仍介于20%—65%之间,可采取是措施有(1) ,(2) ,(3) 。 3-11吸光光度法测量时,通常选择 作测定波长,此时,试样溶液浓度的较小变化将使吸光度产生 改变。

3-12吸光光度法对显色反应的要求有(1) ,(2) ,(3) ,(4) ,(5) 。

3-13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时,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 。若仪器的透光度读数精度为1%,此时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

3-14分光光度计的种类型号繁多,但都是由下列基本部件组成 、 、 、 、 。

3-15 通常把有色物质与显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之差Δλmax称为 、吸光光度分析要求 5-1-1-1-1

Δλmax≈ nm。

4.计算题

4-1已知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在100.00 mL中含Nb100μg时,显色后用1.00cm 比色皿,在650nm 波长下测得其透光度为44%,则求得Nb-显色剂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是多少? 4-2有机样品中挥发酚的测定采用酒石酸酸化,水蒸气蒸馏法将酚蒸出,收集酚的蒸馏液,用4-氨基安替比林吸光光度法测定。已知在测定波长下,摩尔吸光系数为6.17×10,使用1.00cm的比色皿测量吸光度,若测定的工作曲线透光率范围在0.15-0.65之间,那么酚的浓度范围是多少? 4-3试样中微量锰含量的测定常用KMnO 4比色法,已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00。称取锰合金0.5000克,经溶解后用KIO 4将锰氧化为MnO 4-,稀释至500.00mL ,在525 nm下测得吸光度为0.400。另取相近含量的锰浓度为1.0×10 mol·L的KMnO 4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85。已知它们的测量符合光吸收定律,计算合金中锰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4-4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含量时,测得其C 浓度时的透光度为T 。当铁浓度由C 变为1.5 C时,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的透光度为多少?

4-5摩尔质量为125 g·mol 的某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2.5×10,当稀释20倍后,在1.0cm 比色皿中测得的吸光度A=0.60,试计算在稀释前,1L 溶液中应准确溶入这种化合物多少克? 4-6某药物浓度为1.00 mol·L,在270nm 下测得吸光度为0.400,在345nm 下测得0.010,已经证明,此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含量为1.0×10 mol·L时,在270nm 下无吸收,而在345nm 下吸光度为0.460。现取尿样10mL ,稀释至100mL ,相同条件下测量,在270nm 处测得A=0.325,在345nm 下测A=0.720。则在100mL 的检测尿样中代谢物的浓度为多少?

4-7维生素D 2在264nm 处有最大吸收,ε264=1.82 ×10,M=397g·mol 。称取维生素D 2粗品

0.0081g ,配成1L 溶液,在264nm 紫外光下用1.50cm 比色皿中用测得该溶液透光率为0.35,计算粗品中维生素D 2的含量。

4-8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常以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取200mL水样,在pH

4-9苯胺(C6H 5NH 2)与苦味酸(三硝基苯酚)能生成1:1的盐-苦味酸苯胺,它的λmax=359nm,ε359=1.25×10 L·mol·cm。将0.200g苯胺试样溶解后定容为500mL,取25.0mL该溶液与足量苦味酸反应后,转入250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再取此反应液10.0mL,稀释到100mL后用1cm 比色皿在359nm处测得吸光度A=0.425,计算该苯胺试样的纯度?

4-10 NO3离子在355nm处ε355 =23.3 L·mol·cm,ε355/ε302=2.50;NO2离子在355nm波长处的吸收可以忽略,在波长302nm处ε302 =7.24 L·mol·cm。今有一含NO3和 NO2离子的试样溶液,用1cm比色皿测得A302=1.010,A355=0.730,计算试样溶液中NO3和 NO2的浓度?

6---1-1----1-1-4-1-1-1-4-1-4-1-1-15-4-13


相关内容

  •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
  •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一)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一章 荧光分析法 第十 ...

  •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讲座(1)
  • 吸光光度法是采用分光器(棱镜或光栅)获得纯度较高的紫外/可见单色光,基于物质对单色光的选择性吸收测定物质组分的分析方法.位于波长10-390nm之间的电磁辐射为紫外光,位于波长390-770nm之间的电磁辐射为可见光.各类电磁辐射的波长列于表1. 表1 各类电磁辐射的波长 吸光光度法是一种历史久远的 ...

  •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摘要:分子内部的运动可分为价电子运动,分子内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因此分子具有电子(价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分子的能量等于三者能量之和.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之后,就能引起分子能级的跃迁,即从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能级.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的特征,即分 ...

  • 仪器分析及答案
  • 电位分析 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测量电池电动势的电极有 参比电极 和 指示电极 两大类. 2.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玻璃泡,它是由特殊成分的玻璃制成的薄膜.在玻璃电极中装有 PH值一定的缓冲 溶液,其中插入一支 Ag-AgCl电极 作为内参比电极. 3.玻璃电极的 膜电位 在一定温度时与试液的pH ...

  •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 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 ...

  • 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的讨论
  • 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的讨论 环境工程 s20091037 阎正坤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方法.在学习其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后,得到该分析方法是一种具有广谱适用性的分析方法.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峰,即可进行定量.定性等分析:或反之对于在紫外光区和可见 ...

  •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使用
  •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使用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测量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 1.分光光度计原理:分光光度计是目前化验室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分析仪器,其测定原理是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以较纯的单色光作为入射光,测定物质对光的吸收,从而确定溶液 ...

  • 分析化学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1. 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2. 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 ...

  • 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硝酸盐
  • 锌一镉还原一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硝酸盐 张勇1,程祥圣1,吴月英2,徐韧1 (1.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0137:2.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90) 摘要: 提出预先将试样中NOf用锌一镉还原法还原为NOF.对还原反应的条件,诸如氯化 钠及氯化镉的浓度.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