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与方程

圆锥曲线与方程 专题1、椭圆

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2c 叫椭圆的焦距。 特别提示:

椭圆的定义中特别要注意条件2a >2c ,否则规矩不是椭圆。当2a =2c 时,动点的轨迹是两定点间的线段;当2a |F 1F 2|} 若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MF 。 1|+|MF 2|=2a

2、一般地,遇到与椭圆的焦点距离有关的问题都可以考虑用椭圆的定义解决。 典例导悟:

例1、已知F 1(-1, 0) ,F 2(1, 0) 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过F 2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且|AB |=3,则C 的方程为( )

x 2x 2y 2x 2y 2x 2y 22

+y =1 B 、+=1 C 、+=1 D 、+=1 A 、2324354x 2

+y 2=1相交于A 、例2、已知点M (3, 0) ,直线y =k (x +3) 与椭圆B 两点,则∆ABM 4

的周长为( )

A 、4 B 、8 C 、12 D 、16

x 2y 2

例3、设椭圆C :2+2=1(a >b >0)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C 上的点,

a b

o

PF 2⊥F 1F 2,∠PF 1F 2=30,则C 的离心率为( )

A 、

113 B 、 C 、 D 、

3263

1、椭圆的标准方程:

x 2y 2

(1)焦点在x 轴上时:2+2=1 (a >b >0)

a b

y 2x 2

(2)焦点在y 轴上时:2+2=1 (a >b >0)

a b

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都有a >b >0,且b =a -c 。 必备方法:

2

2

2

x 2y 2+=1时,判断椭圆焦点的位置的方法是: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 1、给出椭圆方程

m n

时⇔m >n ;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时⇔m

x 2y 2

+=1(m >0,n >0且m ≠n ) 3、当焦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时,椭圆方程可设为 m n

典例导悟:

例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1, 0) ,离心率等于

1

,则C 的方程是( ) 2

x 2y 2x 2y 2x 2y 2x 2y 2

+=1 B 、+=1 D 、+=1 A 、=1 C 、+3442434x 2y 2322

例2、已知椭圆C :2+2=1(a >b >0) 的离心率为。双曲线x -y =1的渐近线与

a b 2

椭圆C 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C 的方程为( )

x 2y 2x 2y 2x 2y 2x 2y 2

+=1 B 、+=1 C 、+=1 D 、+=1 A 、[1**********]

22

例3、对于常数m 、n ,“mn >0”是“方程mx +ny =1的曲线是椭圆”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必备方法:

1、在求解有关离心率的问题时,一般并不是直接求出c 和a 的值,而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椭圆的几何特征,建立关于参数c 、a 、b 的方程或不等式,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求得离心率的值或范围。 2、椭圆上的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决焦点三角形问题常利用椭圆的定义和正弦、余弦定理。

3、涉及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常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结合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x 1+x 2=-

b c

,x 1x 2=)解题。 a a

典例导悟:

例1、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2-1

B 、 C 、2-2 D 、2-1 22

例2、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F 2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3223 B 、 C 、 D 、 3322

例3、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2134

B 、 C 、 D 、 5555

x 2y 2

例4、从椭圆C :2+2=1(a >b >0) 上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 1,A 是

a b

椭圆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B 是椭圆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 //OP (O 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122 B 、 C 、 D 、

2422

x 2y 2

例5、椭圆C :2+2=1(a >b >0)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左、右焦点分别为F 1、

a b

F 2,若|AF 1|、|F 1F 2|、|F 1B |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11 B 、 C 、 D 、-2 425

x 2y 2

例6、已知椭圆C :2+2=1(a >b >0) 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

a b

且BF ⊥x 轴,直线A B 交y 轴于点P 。若=2,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1132

B 、 C 、 D 、

2322

双曲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两个定点F 1、F 2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2a (小于。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F 1F 2|)的动点轨迹是双曲线(||PF 1|-|PF 2||=2a )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特别提示:

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 |F 1F 2|,则轨迹不存在;若2a =0,则轨迹为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另外,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如:

2222

方程(x -6) +y -(x +6) +y =8表示的双曲线是双曲线的左支。

必备方法:

1、类比椭圆,双曲线定义的集合语言表述如下:

P ={M |||MF 1|-|MF 2||=2a , 2a

2、在运用双曲线的定义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定义中的条件“差的绝对值”。 典例导悟:

例1、已知双曲线x 2-y 2=1,点F 1、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 F 2为其两个焦点,1⊥PF 2,则|PF 1|+|PF 2|的值为

例2、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1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F 1PF 2=60o ,则|PF 1|⋅|PF 2|=( )

A 、2 B 、4 C 、6 D 、8

例3、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y =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 A 、

2

2

1334

B 、 C 、 D 、 4545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x 2y 2

(1)焦点在x 轴上时: 2-2=1(a >0, b >0)

a b y 2x 2

(2)焦点在y 轴上时: 2-2=1(a >0, b >0)

a b

特别提示:

在双曲线方程中a 和b 的大小关系不定,这一点与椭圆是不同的。

2、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有关系式c =a +b 成立,且a >0, b >0, c >0。 必备方法:

1、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标准方程中x 项的系数为正;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标准方程中y 项的系数为正,这是判断双曲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的重要方法。

2、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解方法是“先定型,后计算”。所谓“定型”,是指确定类型,也就是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x 轴还是y 轴,从而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所谓“计算”,是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中的a ,b 的值,最后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在求双曲线的方程时,若不知道焦点的位置,则进行讨论,或直接设双曲线的方程

2

2

22

2

2

2

为mx 2+ny 2=1(mn

x 2y 2

-=1上一点M 的横坐标为3,则点M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

412

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

x 2y 2

例2、已知双曲线C :2-2=1(a >0, b >0) 的焦距为10,点P (2,1)在C 的渐近线上,

a b

则C 的方程为( )

x 2y 2x 2y 2x 2y 2x 2y 2

-=1 B 、-=1 C 、-=1 D 、-=1 A 、

[**************] 2y 2x 2y 2

+=1有相同的焦点,且双曲例3、已知双曲线C :2-2=1(a >0, b >0) 和椭圆

a b 169

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两倍,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y 2

例4、已知抛物线y =8x 的准线过双曲线C :2-2=1(a >0, b >0) 的一个焦点,且双

a b

2

曲线的离心率为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必备方法: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实质是围绕双曲线中的“六点”(两个焦点、两个顶点、两个虚轴的端点),“四线”(两条对称轴、两条渐近线),“两形”(对称中心、一个焦点以及一个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双曲线上的一点和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求解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双曲线方程求其渐近线方程时,一

x 2y 2

方面可以应用公式求得,另一方面,也可将双曲线方程2-2=1(a >0, b >0) 中的“1”

a b x 2y 2

改为“0”,便可得到其渐近线方程。另外与双曲线2-2=1(a >0, b >0) 具有共同渐近

a b x 2y 2

线的双曲线的方程都可以设为2-2=λ(λ≠0, λ≠1) ,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求出λ,代

a b

入便可求出双曲线方程。

x 2y 2

3、与双曲线2-2=1(a >0, b >0) 共焦点的圆锥曲线方程为

a b x 2y 2

-2=1(λ

a -λb +λ

典例导悟:

x 2y 25

例1、已知双曲线C 2-2=1(a >0, b >0) 的离心率为,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2

A 、y =±

1

x 4

B 、y =±

11

x C 、 y =±x D 、y =±x 32

x 2y 2

-=1的左焦点,P 、Q 为C 上的点。若PQ 的长等于虚轴例2、已知F 为双曲线C :

916

长的2倍,点A (5,0)在线段PQ 上,则∆PQF 的周长为

例3、双曲线x 2-y 2=1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

A 、

12 B 、 C 、1 D 、2 22

x 2y 2

=1的右焦点为(3,0)例4、已知双曲线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5

A 、

34332 B 、 C 、 D 、

23144

b x 2y 2

x 与双曲线2-2=1(a >0, b >0) 左支的交点,例5、设P 为直线y =F 1是左焦点,PF 13a a b

垂直于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x 2y 2x 2y 2

-=1有相同的渐近线,例6、已知双曲线C 1:2-2=1(a >0, b >0) 与双曲线C 2:

a b 416

且C 1的右焦点为F (5, 0) ,则a =b =

例7、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4, -2) ,则它的离心率为( )

A 、6 B 、 C 、

65

D 、 22

x 2y 2

例8、设O 为坐标原点,F 1、F 2是双曲线2-2=1(a >0, b >0) 的焦点,若在双曲线上

a b

存在点P ,满足∠F 1PF 2=60o ,|OP |=7a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x ±3y =0 B 、3x ±y =0 C 、x ±2y =0 D 、2x ±y =0 例9、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B ,如果直线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

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 C 、

+1+1

D 、 22

x 2

+y 2=1与双曲线C

2例10、如图,F 1、F 2是椭圆C 1:4

A 、B 分别为C 1与C 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AF 1BF 2为矩形,则C 2的离心率是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 不在定直线l 上) 。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特别提示:

抛物线的定义中涉及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要求这个定点不能在定直线上,否则轨迹就不再是一条抛物线,而是一条直线(过定点且与定直线垂直的直线)。 必备方法:

1、抛物线定义的集合语言表述如下:

P ={M |

|MF |

=1},即P ={|MF |=d } d

2、抛物线的定义实质上实现了一种转化,即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这个点到准线的距离,或者把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转化为这个点的到焦点的距离,这种转化在相应的情况下都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因此要特别注意抛物线的定义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典例导悟:

例1、已知F 是抛物线y 2=x 的焦点,A 、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F|+|BF|=3,则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 ) A 、

357 B 、1 C 、 D 、 444

例2、设抛物线y 2=8x 上一点P 到y 轴的距离是4,则点P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A 、4 B 、6 C 、8 D 、12

222

例3、已知抛物线y =2px (p >0) 的准线与圆(x -3) +y =16相切,则p 的值为( )

A 、

1

B 、1 C 、2 D 、4 2

2

例4、已知过抛物线y =4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 、B 两点,|AF|=2,则 例5、动点P 到点F (2,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 +2=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例6、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42x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42,则∆POF 的面积为( )

A 、2 B 、22 C 、23 D 、4

例7、设抛物线C :y =4x 的焦点为F ,直线l 过F 且与C 交于A 、B 两点。若|AF|=3|BF|,则 l 的方程为( )

A 、y =x -1或 y =-x +1 B 、y =

2

3(x -1) 或y =-(x -1) 3322(x -1) 或y =-(x -1) 22

C 、y =(x -1) 或y =-(x -1) D 、y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

(1)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 ,焦点坐标为

p p (, 0) ,准线方程为x =-; 22

(2)焦点在x 轴的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 ,焦点坐标为

(-

p p , 0) ,准线方程为x =; 22

(3)焦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2py (p >0) ,焦点坐标为

p p (0, ) ,准线方程为y =-;

22

(4)焦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2py (p >0) ,焦点坐标为

p p (0, -) ,准线方程为y =。

22

必备方法:

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参数p 的几何意义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所以p 的值永远大于0,当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一次项的系数为负值时,不要误以为p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求解方法是“先定型,后计算”。所谓“定型”,是指确定类型,也就是确定抛物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是x 轴还是y 轴,是正半轴还是负半轴,从而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所谓“计算”就是指根据题目的条件求出方程中参数p 的值,从而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典例导悟:

例1、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 =-2,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y =-8x B 、 y =-4x C 、 y =8x D 、 y =4x 例2、动点P 到点F (2,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 +2=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2

2

2

2

x 2y 2

例3、已知双曲线C 1:2-2=1(a >0, b >0) 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C 2:

a b

x 2=2py (p >0) 的焦点到双曲线C 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 2的方程为( )

A 、x =

2

816y B 、x 2=y C 、x 2=8y D 、x 2=16y 33

2

A F 例4、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ax (a ≠0) 的焦点F ,且和y 轴交于点A 。若∆O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

A 、y =±4x B 、y =±8x C 、y =4x D 、y =8x

2

2

2

2

必备方法:

1、抛物线不同于椭圆,它是一种不封闭的曲线;它只有一条对称轴、一个顶点、一个焦点,没有对称中心;它的离心率不变,恒为1.

2、过抛物线y =2px (p >0) 的焦点F 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A (x 1, y 1) ,B (x 2, y 2) 两点,则称线段AB 为抛物线的焦点弦。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则有如下结论:

2

p 2y y =-p 12 (1),x 1x 2=

2

4

(2)|AB |=x 1+x 2+p = (3)S ∆AOB

2p

sin 2θ

p 2= 2sin θ

(4)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5)当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垂直时,称线段AB 为抛物线的通径,它是焦点弦中的最短者,等于2p

(6)设M 为准线与x 轴的交点,则∠AMF =∠BMF

(7)设A 、B 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 1、B 1,若P 为A 1B 1的中点,则PA ⊥PB (8)若AO 的延长线交准线于C ,则BC 平行于x 轴,反之,若过点B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准线于C ,则A 、O 、C 三点共线。

典例导悟:

例1、若抛物线y 2=2px (p >0) 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准线方程为 例2、抛物线y 2=8x 的焦点到直线x -y =0的距离是( ) A 、23 B 、2 C 、 D 、1

例3、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 ,并且经过点M (2, y 0) 。若点M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 例4、已知直线l 过抛物线C 的焦点,且与C 的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12,P 为C 的准线上一点,则∆ABP 的面积为( )

A 、18 B 、24 C 、36 D 、48

例5、设M (x 0, y 0) 为抛物线C :x =8y 上一点,F 为抛物线C 的焦点,以F 为圆心,|FM|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 的准线相交,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

A 、(0,2) B 、[0,2] C 、(2, +∞) D 、[2, +∞)

例6、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 ,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例7、抛物线y =8x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例8、已知点A (2,0),抛物线C :x =4y 的焦点为F ,射线FA 与抛物线C 相交于点M ,与其准线相交于点N ,则|FM|:|MN|=( )

A 、2:5 B 、1:2 C 、1: D 、1:3

2

2

2

圆锥曲线与方程 专题1、椭圆

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大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2c 叫椭圆的焦距。 特别提示:

椭圆的定义中特别要注意条件2a >2c ,否则规矩不是椭圆。当2a =2c 时,动点的轨迹是两定点间的线段;当2a |F 1F 2|} 若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MF 。 1|+|MF 2|=2a

2、一般地,遇到与椭圆的焦点距离有关的问题都可以考虑用椭圆的定义解决。 典例导悟:

例1、已知F 1(-1, 0) ,F 2(1, 0) 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过F 2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且|AB |=3,则C 的方程为( )

x 2x 2y 2x 2y 2x 2y 22

+y =1 B 、+=1 C 、+=1 D 、+=1 A 、2324354x 2

+y 2=1相交于A 、例2、已知点M (3, 0) ,直线y =k (x +3) 与椭圆B 两点,则∆ABM 4

的周长为( )

A 、4 B 、8 C 、12 D 、16

x 2y 2

例3、设椭圆C :2+2=1(a >b >0)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C 上的点,

a b

o

PF 2⊥F 1F 2,∠PF 1F 2=30,则C 的离心率为( )

A 、

113 B 、 C 、 D 、

3263

1、椭圆的标准方程:

x 2y 2

(1)焦点在x 轴上时:2+2=1 (a >b >0)

a b

y 2x 2

(2)焦点在y 轴上时:2+2=1 (a >b >0)

a b

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都有a >b >0,且b =a -c 。 必备方法:

2

2

2

x 2y 2+=1时,判断椭圆焦点的位置的方法是: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 1、给出椭圆方程

m n

时⇔m >n ;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时⇔m

x 2y 2

+=1(m >0,n >0且m ≠n ) 3、当焦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时,椭圆方程可设为 m n

典例导悟:

例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1, 0) ,离心率等于

1

,则C 的方程是( ) 2

x 2y 2x 2y 2x 2y 2x 2y 2

+=1 B 、+=1 D 、+=1 A 、=1 C 、+3442434x 2y 2322

例2、已知椭圆C :2+2=1(a >b >0) 的离心率为。双曲线x -y =1的渐近线与

a b 2

椭圆C 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C 的方程为( )

x 2y 2x 2y 2x 2y 2x 2y 2

+=1 B 、+=1 C 、+=1 D 、+=1 A 、[1**********]

22

例3、对于常数m 、n ,“mn >0”是“方程mx +ny =1的曲线是椭圆”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必备方法:

1、在求解有关离心率的问题时,一般并不是直接求出c 和a 的值,而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椭圆的几何特征,建立关于参数c 、a 、b 的方程或不等式,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求得离心率的值或范围。 2、椭圆上的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决焦点三角形问题常利用椭圆的定义和正弦、余弦定理。

3、涉及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常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结合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x 1+x 2=-

b c

,x 1x 2=)解题。 a a

典例导悟:

例1、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2-1

B 、 C 、2-2 D 、2-1 22

例2、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F 2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3223 B 、 C 、 D 、 3322

例3、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2134

B 、 C 、 D 、 5555

x 2y 2

例4、从椭圆C :2+2=1(a >b >0) 上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 1,A 是

a b

椭圆与x 轴正半轴的交点,B 是椭圆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 //OP (O 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122 B 、 C 、 D 、

2422

x 2y 2

例5、椭圆C :2+2=1(a >b >0)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左、右焦点分别为F 1、

a b

F 2,若|AF 1|、|F 1F 2|、|F 1B |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11 B 、 C 、 D 、-2 425

x 2y 2

例6、已知椭圆C :2+2=1(a >b >0) 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

a b

且BF ⊥x 轴,直线A B 交y 轴于点P 。若=2,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1132

B 、 C 、 D 、

2322

双曲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两个定点F 1、F 2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2a (小于。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F 1F 2|)的动点轨迹是双曲线(||PF 1|-|PF 2||=2a )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特别提示:

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 |F 1F 2|,则轨迹不存在;若2a =0,则轨迹为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另外,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如:

2222

方程(x -6) +y -(x +6) +y =8表示的双曲线是双曲线的左支。

必备方法:

1、类比椭圆,双曲线定义的集合语言表述如下:

P ={M |||MF 1|-|MF 2||=2a , 2a

2、在运用双曲线的定义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定义中的条件“差的绝对值”。 典例导悟:

例1、已知双曲线x 2-y 2=1,点F 1、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 F 2为其两个焦点,1⊥PF 2,则|PF 1|+|PF 2|的值为

例2、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1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F 1PF 2=60o ,则|PF 1|⋅|PF 2|=( )

A 、2 B 、4 C 、6 D 、8

例3、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y =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 A 、

2

2

1334

B 、 C 、 D 、 4545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x 2y 2

(1)焦点在x 轴上时: 2-2=1(a >0, b >0)

a b y 2x 2

(2)焦点在y 轴上时: 2-2=1(a >0, b >0)

a b

特别提示:

在双曲线方程中a 和b 的大小关系不定,这一点与椭圆是不同的。

2、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有关系式c =a +b 成立,且a >0, b >0, c >0。 必备方法:

1、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标准方程中x 项的系数为正;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标准方程中y 项的系数为正,这是判断双曲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的重要方法。

2、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解方法是“先定型,后计算”。所谓“定型”,是指确定类型,也就是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x 轴还是y 轴,从而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所谓“计算”,是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中的a ,b 的值,最后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在求双曲线的方程时,若不知道焦点的位置,则进行讨论,或直接设双曲线的方程

2

2

22

2

2

2

为mx 2+ny 2=1(mn

x 2y 2

-=1上一点M 的横坐标为3,则点M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

412

到此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为

x 2y 2

例2、已知双曲线C :2-2=1(a >0, b >0) 的焦距为10,点P (2,1)在C 的渐近线上,

a b

则C 的方程为( )

x 2y 2x 2y 2x 2y 2x 2y 2

-=1 B 、-=1 C 、-=1 D 、-=1 A 、

[**************] 2y 2x 2y 2

+=1有相同的焦点,且双曲例3、已知双曲线C :2-2=1(a >0, b >0) 和椭圆

a b 169

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两倍,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y 2

例4、已知抛物线y =8x 的准线过双曲线C :2-2=1(a >0, b >0) 的一个焦点,且双

a b

2

曲线的离心率为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必备方法: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实质是围绕双曲线中的“六点”(两个焦点、两个顶点、两个虚轴的端点),“四线”(两条对称轴、两条渐近线),“两形”(对称中心、一个焦点以及一个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双曲线上的一点和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求解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双曲线方程求其渐近线方程时,一

x 2y 2

方面可以应用公式求得,另一方面,也可将双曲线方程2-2=1(a >0, b >0) 中的“1”

a b x 2y 2

改为“0”,便可得到其渐近线方程。另外与双曲线2-2=1(a >0, b >0) 具有共同渐近

a b x 2y 2

线的双曲线的方程都可以设为2-2=λ(λ≠0, λ≠1) ,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求出λ,代

a b

入便可求出双曲线方程。

x 2y 2

3、与双曲线2-2=1(a >0, b >0) 共焦点的圆锥曲线方程为

a b x 2y 2

-2=1(λ

a -λb +λ

典例导悟:

x 2y 25

例1、已知双曲线C 2-2=1(a >0, b >0) 的离心率为,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2

A 、y =±

1

x 4

B 、y =±

11

x C 、 y =±x D 、y =±x 32

x 2y 2

-=1的左焦点,P 、Q 为C 上的点。若PQ 的长等于虚轴例2、已知F 为双曲线C :

916

长的2倍,点A (5,0)在线段PQ 上,则∆PQF 的周长为

例3、双曲线x 2-y 2=1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

A 、

12 B 、 C 、1 D 、2 22

x 2y 2

=1的右焦点为(3,0)例4、已知双曲线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5

A 、

34332 B 、 C 、 D 、

23144

b x 2y 2

x 与双曲线2-2=1(a >0, b >0) 左支的交点,例5、设P 为直线y =F 1是左焦点,PF 13a a b

垂直于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x 2y 2x 2y 2

-=1有相同的渐近线,例6、已知双曲线C 1:2-2=1(a >0, b >0) 与双曲线C 2:

a b 416

且C 1的右焦点为F (5, 0) ,则a =b =

例7、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4, -2) ,则它的离心率为( )

A 、6 B 、 C 、

65

D 、 22

x 2y 2

例8、设O 为坐标原点,F 1、F 2是双曲线2-2=1(a >0, b >0) 的焦点,若在双曲线上

a b

存在点P ,满足∠F 1PF 2=60o ,|OP |=7a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x ±3y =0 B 、3x ±y =0 C 、x ±2y =0 D 、2x ±y =0 例9、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B ,如果直线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

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 C 、

+1+1

D 、 22

x 2

+y 2=1与双曲线C

2例10、如图,F 1、F 2是椭圆C 1:4

A 、B 分别为C 1与C 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AF 1BF 2为矩形,则C 2的离心率是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 不在定直线l 上) 。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特别提示:

抛物线的定义中涉及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要求这个定点不能在定直线上,否则轨迹就不再是一条抛物线,而是一条直线(过定点且与定直线垂直的直线)。 必备方法:

1、抛物线定义的集合语言表述如下:

P ={M |

|MF |

=1},即P ={|MF |=d } d

2、抛物线的定义实质上实现了一种转化,即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这个点到准线的距离,或者把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转化为这个点的到焦点的距离,这种转化在相应的情况下都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因此要特别注意抛物线的定义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典例导悟:

例1、已知F 是抛物线y 2=x 的焦点,A 、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F|+|BF|=3,则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 ) A 、

357 B 、1 C 、 D 、 444

例2、设抛物线y 2=8x 上一点P 到y 轴的距离是4,则点P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 A 、4 B 、6 C 、8 D 、12

222

例3、已知抛物线y =2px (p >0) 的准线与圆(x -3) +y =16相切,则p 的值为( )

A 、

1

B 、1 C 、2 D 、4 2

2

例4、已知过抛物线y =4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 、B 两点,|AF|=2,则 例5、动点P 到点F (2,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 +2=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例6、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42x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42,则∆POF 的面积为( )

A 、2 B 、22 C 、23 D 、4

例7、设抛物线C :y =4x 的焦点为F ,直线l 过F 且与C 交于A 、B 两点。若|AF|=3|BF|,则 l 的方程为( )

A 、y =x -1或 y =-x +1 B 、y =

2

3(x -1) 或y =-(x -1) 3322(x -1) 或y =-(x -1) 22

C 、y =(x -1) 或y =-(x -1) D 、y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

(1)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 ,焦点坐标为

p p (, 0) ,准线方程为x =-; 22

(2)焦点在x 轴的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 ,焦点坐标为

(-

p p , 0) ,准线方程为x =; 22

(3)焦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2py (p >0) ,焦点坐标为

p p (0, ) ,准线方程为y =-;

22

(4)焦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2py (p >0) ,焦点坐标为

p p (0, -) ,准线方程为y =。

22

必备方法:

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参数p 的几何意义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所以p 的值永远大于0,当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一次项的系数为负值时,不要误以为p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求解方法是“先定型,后计算”。所谓“定型”,是指确定类型,也就是确定抛物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是x 轴还是y 轴,是正半轴还是负半轴,从而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所谓“计算”就是指根据题目的条件求出方程中参数p 的值,从而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典例导悟:

例1、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 =-2,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y =-8x B 、 y =-4x C 、 y =8x D 、 y =4x 例2、动点P 到点F (2,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 +2=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2

2

2

2

x 2y 2

例3、已知双曲线C 1:2-2=1(a >0, b >0) 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C 2:

a b

x 2=2py (p >0) 的焦点到双曲线C 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 2的方程为( )

A 、x =

2

816y B 、x 2=y C 、x 2=8y D 、x 2=16y 33

2

A F 例4、设斜率为2的直线l 过抛物线y =ax (a ≠0) 的焦点F ,且和y 轴交于点A 。若∆O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

A 、y =±4x B 、y =±8x C 、y =4x D 、y =8x

2

2

2

2

必备方法:

1、抛物线不同于椭圆,它是一种不封闭的曲线;它只有一条对称轴、一个顶点、一个焦点,没有对称中心;它的离心率不变,恒为1.

2、过抛物线y =2px (p >0) 的焦点F 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A (x 1, y 1) ,B (x 2, y 2) 两点,则称线段AB 为抛物线的焦点弦。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则有如下结论:

2

p 2y y =-p 12 (1),x 1x 2=

2

4

(2)|AB |=x 1+x 2+p = (3)S ∆AOB

2p

sin 2θ

p 2= 2sin θ

(4)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5)当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垂直时,称线段AB 为抛物线的通径,它是焦点弦中的最短者,等于2p

(6)设M 为准线与x 轴的交点,则∠AMF =∠BMF

(7)设A 、B 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 1、B 1,若P 为A 1B 1的中点,则PA ⊥PB (8)若AO 的延长线交准线于C ,则BC 平行于x 轴,反之,若过点B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准线于C ,则A 、O 、C 三点共线。

典例导悟:

例1、若抛物线y 2=2px (p >0) 的焦点坐标为(1,0),则p =,准线方程为 例2、抛物线y 2=8x 的焦点到直线x -y =0的距离是( ) A 、23 B 、2 C 、 D 、1

例3、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 ,并且经过点M (2, y 0) 。若点M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OM|= 例4、已知直线l 过抛物线C 的焦点,且与C 的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12,P 为C 的准线上一点,则∆ABP 的面积为( )

A 、18 B 、24 C 、36 D 、48

例5、设M (x 0, y 0) 为抛物线C :x =8y 上一点,F 为抛物线C 的焦点,以F 为圆心,|FM|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 的准线相交,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

A 、(0,2) B 、[0,2] C 、(2, +∞) D 、[2, +∞)

例6、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 ,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例7、抛物线y =8x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例8、已知点A (2,0),抛物线C :x =4y 的焦点为F ,射线FA 与抛物线C 相交于点M ,与其准线相交于点N ,则|FM|:|MN|=( )

A 、2:5 B 、1:2 C 、1: D 、1:3

2

2

2


相关内容

  • 高二数学曲线的方程1
  • 课 题:7.5曲线和方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作简单的判断与推理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掌握形数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等 ...

  • 高中数学教案(分享)
  • 课 题:7.5曲线和方程(一)曲线和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作简单的判断与推理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掌握形数结合.函数与方程.化 ...

  • 2.3双曲线 教学设计 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双曲线的概念,掌握双曲线的定义.会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2] 能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定义或待定发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的方法. [3] 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

  • 专题14.2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解析版)
  • 第十四章 选讲部分 专题2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理科) [考点1]极坐标 [备考知识梳理] 1. 极坐标系与极坐标 (1)极坐标系:如图所示,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 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 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 , 这样 ...

  •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 课 题 科目: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授课人: 第1 课时1. 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 通过椭圆的概念引入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三维目标熟练掌握解决解析问题的方法-坐标法. 3.通过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学习 ...

  •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全面总结之圆锥曲线方程
  • 高中数学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 考试内容: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 ...

  • 曲线系方程的共交点在解题中的应用
  • 曲线系方程的共交点在解题中的应用 共交点的曲线系:设两已知曲线S 1:f (x , y ) =0,S 2:g (x , y ) =0,(因为方⎧f (x , y ) =0程组⎨的公共解肯定满足方程f (x , y ) +λg (x , y ) =0,其中λ为任意常数,⎩g (x , y ) =0 所 ...

  • 双曲线的方程
  • 双曲线的方程 一.知识梳理 1. 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 1, F 22a (2a 注意: 2a =|F 1F 2|F 1, F 2; 若2a >|F 1F 2|若定义式中绝对值去掉, 则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x 2y 2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二. 课标要求: 1. 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 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判定及其相关问题. 三. 命题走向: 近几年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在高考中占据高考解答题压轴题的位置,且选择.填空也有涉及,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题目可能会涉及线段中点.弦长等 ...

  • 极坐标的概念
  • (一)极坐标概念 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有各种方法,用一对实数确定平面内的点位置的方法称为直角坐标方法,因其方法简捷且应用广泛(如地球的经纬线和剧场中座位号)而成为解析几何中最主要的内容:用方向(角)和距离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是极坐标的基本思想.极坐标在工程中和军事上也有广泛应用. 1.1极坐标系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