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新凤教学实录--[如梦令][义务版]

盛新凤教学实录——《如梦令》[义务版]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师:今天盛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你们读过词吗?  生:读过。  师:读过哪首词?  生:《长相思》!  师:那你们能不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诗的话每一句的字数是一样的,词的字数不一样。  师:对!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  师:你们学的《长相思》是不是句子有长有短?  生:是!  生:词分上阙和下阙,诗是没有分的。  师:对!有的分上阙和下阙了,有的也没有分的。  生:《长相思》是词牌名,它不是题目。  师:所以词有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的词牌名?  生:“忆江南”。  生:“西江月”。  师:对,这些都叫做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  生:如梦令。  师:想迫不及待地读读这首词了吧?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生读词。  师:平时你们是不是喜欢大合唱?(笑)我可喜欢听一个人读。谁愿意一个人来读一读?  生(女)读。  师:挺不错的,特别是她把里边的多音字读准了。兴:在这读第四声。表示兴致、兴趣。什么时候读第一声?  生:大兴安岭、兴奋。  师: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找个男孩子来读一读。  生(男)读词: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点掌声,他已经注意了停顿,能读出些词的味道来了。好,看起来把这首词读通顺、读正确没问题吧?  生:没有问题!  师:咱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好!  生齐读词。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师: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  (学生默读)  师:小声地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师: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  生: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就是李清照经常和她的朋友去溪边的亭子里玩。  师:“暮”指的是——  生:就是说,李清照记得一次和她的朋友一起去溪边的亭子里看落日美景。  师:哦,你这样说咱们都听明白了。  师:好,接着往下说,你还学懂哪一句了?  生:我知道第二句“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就是每天看到很晚,然后一直看到尽兴还不回家。  师:你从哪个词读出来是“每天”?  生:是有一次。  师:是啊,作者就向我们记叙了一次郊游的经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注释中有。  师:哦,看来,看注释也是一种很好的学词方法。  师:那么这个“醉”指的是——  生:陶醉了。  师:盛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生:我是说“误入藕花深处”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李清照他们乘着小舟,准备回家,但是他们不小心划到了荷花池里。  生:他们就在荷花池里玩,然后他们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怎么会惊起一滩鸥鹭的?还有一句,谁来说?  生:因为他们玩得很开心,嘻嘻哈哈的,把那些鸥鹭全部都惊起,全部飞起来了。  师:“争渡争渡”就是?  生:他们在那里拼命划船,拼命划船,声音很响,然后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好,挺不错的,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就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读胖”。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  生:长!  师: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字?  生:三十三!  师: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师:学古诗词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沉醉不知归路”的“醉”字。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再加上喝了些酒,所以作者就沉醉了,所以才有了下边的情景。  师板书:醉  四、牵引“醉”线,分层解读。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师: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生:“溪亭日暮”。  师: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的脑中仿佛出现了溪边的亭子里有很多人,她们在看落日。  师:把这幅画面说得再美一些。  生:溪边的亭子玲珑别致,词人穿着古装,很美,在看风景。  师:噢,穿着古装的词人都成了画中一景了。  生:太阳倒映在湖里,仿佛有两个太阳。  师: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虽然不一定是江边,但意境应该是差不多的。  生:太阳很大,像一个红红的大圆盘,几只归巢的鸟儿从上面飞过去。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奖励你读一读吧。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你们看啊!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生:喝酒  生:聊天  生:做诗、对对子  生:看风景。  师:会跟谁在一块喝酒吟诗?  生:好朋友。  生:知己。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  师: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没喝酒,光读词,就有些醉意了。  师:好!大伙儿还能从哪些词语当中读出这个“醉”字来?  生:藕花深处,  师:这个“藕花深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湖水还很清澈。  生:还有那些小蜻蜓停在刚刚长出来的荷叶上面。  师: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师: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鸥鹭的声声鸣叫。  师:响不响?  生:响!  师: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  生:“惊起”的“惊”。因为是惊起,一下子飞起来的,所以声音特别响。  师:学词,就要像你们那样,唤醒身体所有的器官。词语中还有声响呢!  生:我听到水花溅起来的声音。  生:我听李清照和她朋友的笑声。  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  生:争渡。  师:古代的女子,她们的言行都是很受约束的。这时候因为喝点酒,活泼的天性都显露出来了,大声地笑啊叫啊,那场面多么欢快热闹!  生:有的说往这边划,有的说往那边划。  师:读出他们抢着划船的热闹情景。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我看到了一群群鸥鹭飞向天空。  师:慢慢地飞向天空吗?  生:不是,是很快的。因为是“惊起”。  师:多不多?  生:多。  师: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  生:一滩。  师:一河滩的鸥鹭一下子哗啦啦的飞上天了。你读一读那场面。  生:惊起一滩鸥鹭。  师:那场面多壮观啊。看媒体: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  生:壮观!  师: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惊喜  师:为什么那么惊喜?  生:因为白鹭飞起来的地方就是岸边了。  师:噢,他们找到岸了,所以惊喜。  生:因为这是他们没想到的。  师:是啊,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  师:那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这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  师:再读。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师: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生:(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  师: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李清照她年轻时候的生活非常优越,家庭幸福美满。  师:是啊,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跟词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生齐读,师生合作读,生背诵。)  师: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  生:不能。  师: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  生:忘不了。  师: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啊,所以是“常记溪亭日暮”。  师: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生:醇酒。  生:快乐的酒。  师:乐酒、甜酒。  生:美酒。  赏析《声声慢》,感受苦酒意象。  一、初悟苦酒意象。  师:在李清照的词当中流传下来的有四十多首,其中有好几首都写到了酒,接下来,盛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她晚年写的《声声慢》,你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  (播放《声声慢》的录音)  师:这首词哪句也写到了李清照喝酒。  生:“三杯两盏淡酒”——写到了酒。  师:是啊,但是此时此刻你感觉到她喝的还是乐酒、甜酒、美酒吗?  生:不是。  师:那你觉得此时此刻喝的是什么酒?  生:闷酒。  生:她喝的是苦酒。  生:她喝的是孤独的酒。  生:愁酒。  (板书:苦酒)。  师:你从哪些句子当中读出了她的这种苦和愁?请你把句子读出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一连串的叠词表达了她的愁和苦。  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师:这满地的黄花在她看来都憔悴了。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样的情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的了啊!  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师:看到以前为她传递过书信的大雁,更让她伤心。  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师:这样的情景她觉得太难挨了。  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师:够了,同学们,这首词当中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词人内心深处吐出来的愁和苦。  二、探询凄苦原因。  师: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为什么味道却变了呢?咱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生阅读词人晚年境遇资料。)  师:知道原因了吗?  生:丈夫去世了,国家也灭亡了。  师: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的李清照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三、点悟酒中苦味。  师:因为苦所以借酒排遣,试图一醉解千愁,但排遣得了吗?  生:排解不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  师:所以痛苦的心情只能用一连串叠词来传递。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她在寻找什么?  生:往日的欢乐、幸福的家园、完整的国土、亲人、友情。  师:但这一切不复存在了。于是这无法排遣的痛苦心情化作了一行行心酸的文字。再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四、回环美酒意象。  师: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  生:再读第一首《如梦令》。  醉  美酒——苦酒

盛新凤教学实录——《如梦令》[义务版]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师:今天盛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你们读过词吗?  生:读过。  师:读过哪首词?  生:《长相思》!  师:那你们能不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诗的话每一句的字数是一样的,词的字数不一样。  师:对!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  师:你们学的《长相思》是不是句子有长有短?  生:是!  生:词分上阙和下阙,诗是没有分的。  师:对!有的分上阙和下阙了,有的也没有分的。  生:《长相思》是词牌名,它不是题目。  师:所以词有词牌名。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的词牌名?  生:“忆江南”。  生:“西江月”。  师:对,这些都叫做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  生:如梦令。  师:想迫不及待地读读这首词了吧?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生读词。  师:平时你们是不是喜欢大合唱?(笑)我可喜欢听一个人读。谁愿意一个人来读一读?  生(女)读。  师:挺不错的,特别是她把里边的多音字读准了。兴:在这读第四声。表示兴致、兴趣。什么时候读第一声?  生:大兴安岭、兴奋。  师: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找个男孩子来读一读。  生(男)读词:  师:我觉得应该给他点掌声,他已经注意了停顿,能读出些词的味道来了。好,看起来把这首词读通顺、读正确没问题吧?  生:没有问题!  师:咱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好!  生齐读词。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师: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读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  (学生默读)  师:小声地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师: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  生: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就是李清照经常和她的朋友去溪边的亭子里玩。  师:“暮”指的是——  生:就是说,李清照记得一次和她的朋友一起去溪边的亭子里看落日美景。  师:哦,你这样说咱们都听明白了。  师:好,接着往下说,你还学懂哪一句了?  生:我知道第二句“沉醉不知归路”的意思就是每天看到很晚,然后一直看到尽兴还不回家。  师:你从哪个词读出来是“每天”?  生:是有一次。  师:是啊,作者就向我们记叙了一次郊游的经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注释中有。  师:哦,看来,看注释也是一种很好的学词方法。  师:那么这个“醉”指的是——  生:陶醉了。  师:盛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生:我是说“误入藕花深处”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李清照他们乘着小舟,准备回家,但是他们不小心划到了荷花池里。  生:他们就在荷花池里玩,然后他们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怎么会惊起一滩鸥鹭的?还有一句,谁来说?  生:因为他们玩得很开心,嘻嘻哈哈的,把那些鸥鹭全部都惊起,全部飞起来了。  师:“争渡争渡”就是?  生:他们在那里拼命划船,拼命划船,声音很响,然后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好,挺不错的,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就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读胖”。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  生:长!  师: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字?  生:三十三!  师:是的,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师:学古诗词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沉醉不知归路”的“醉”字。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再加上喝了些酒,所以作者就沉醉了,所以才有了下边的情景。  师板书:醉  四、牵引“醉”线,分层解读。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师: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生:“溪亭日暮”。  师: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的脑中仿佛出现了溪边的亭子里有很多人,她们在看落日。  师:把这幅画面说得再美一些。  生:溪边的亭子玲珑别致,词人穿着古装,很美,在看风景。  师:噢,穿着古装的词人都成了画中一景了。  生:太阳倒映在湖里,仿佛有两个太阳。  师: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虽然不一定是江边,但意境应该是差不多的。  生:太阳很大,像一个红红的大圆盘,几只归巢的鸟儿从上面飞过去。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奖励你读一读吧。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你们看啊!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生:喝酒  生:聊天  生:做诗、对对子  生:看风景。  师:会跟谁在一块喝酒吟诗?  生:好朋友。  生:知己。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  师: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没喝酒,光读词,就有些醉意了。  师:好!大伙儿还能从哪些词语当中读出这个“醉”字来?  生:藕花深处,  师:这个“藕花深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湖水还很清澈。  生:还有那些小蜻蜓停在刚刚长出来的荷叶上面。  师: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师: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鸥鹭的声声鸣叫。  师:响不响?  生:响!  师: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  生:“惊起”的“惊”。因为是惊起,一下子飞起来的,所以声音特别响。  师:学词,就要像你们那样,唤醒身体所有的器官。词语中还有声响呢!  生:我听到水花溅起来的声音。  生:我听李清照和她朋友的笑声。  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  生:争渡。  师:古代的女子,她们的言行都是很受约束的。这时候因为喝点酒,活泼的天性都显露出来了,大声地笑啊叫啊,那场面多么欢快热闹!  生:有的说往这边划,有的说往那边划。  师:读出他们抢着划船的热闹情景。  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我看到了一群群鸥鹭飞向天空。  师:慢慢地飞向天空吗?  生:不是,是很快的。因为是“惊起”。  师:多不多?  生:多。  师: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  生:一滩。  师:一河滩的鸥鹭一下子哗啦啦的飞上天了。你读一读那场面。  生:惊起一滩鸥鹭。  师:那场面多壮观啊。看媒体: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  生:壮观!  师: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惊喜  师:为什么那么惊喜?  生:因为白鹭飞起来的地方就是岸边了。  师:噢,他们找到岸了,所以惊喜。  生:因为这是他们没想到的。  师:是啊,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  师:那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这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  师:再读。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师: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生:(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  师: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李清照她年轻时候的生活非常优越,家庭幸福美满。  师:是啊,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跟词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生齐读,师生合作读,生背诵。)  师: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  生:不能。  师: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  生:忘不了。  师: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啊,所以是“常记溪亭日暮”。  师: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生:醇酒。  生:快乐的酒。  师:乐酒、甜酒。  生:美酒。  赏析《声声慢》,感受苦酒意象。  一、初悟苦酒意象。  师:在李清照的词当中流传下来的有四十多首,其中有好几首都写到了酒,接下来,盛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她晚年写的《声声慢》,你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  (播放《声声慢》的录音)  师:这首词哪句也写到了李清照喝酒。  生:“三杯两盏淡酒”——写到了酒。  师:是啊,但是此时此刻你感觉到她喝的还是乐酒、甜酒、美酒吗?  生:不是。  师:那你觉得此时此刻喝的是什么酒?  生:闷酒。  生:她喝的是苦酒。  生:她喝的是孤独的酒。  生:愁酒。  (板书:苦酒)。  师:你从哪些句子当中读出了她的这种苦和愁?请你把句子读出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一连串的叠词表达了她的愁和苦。  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师:这满地的黄花在她看来都憔悴了。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样的情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的了啊!  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师:看到以前为她传递过书信的大雁,更让她伤心。  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师:这样的情景她觉得太难挨了。  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师:够了,同学们,这首词当中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词人内心深处吐出来的愁和苦。  二、探询凄苦原因。  师: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为什么味道却变了呢?咱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生阅读词人晚年境遇资料。)  师:知道原因了吗?  生:丈夫去世了,国家也灭亡了。  师: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的李清照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三、点悟酒中苦味。  师:因为苦所以借酒排遣,试图一醉解千愁,但排遣得了吗?  生:排解不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  师:所以痛苦的心情只能用一连串叠词来传递。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她在寻找什么?  生:往日的欢乐、幸福的家园、完整的国土、亲人、友情。  师:但这一切不复存在了。于是这无法排遣的痛苦心情化作了一行行心酸的文字。再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四、回环美酒意象。  师: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  生:再读第一首《如梦令》。  醉  美酒——苦酒


相关内容

  • 忆江南教学实录
  • 1)播放江南风光片,激趣导入. 孩子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江南风光片.(播放音乐风光片)多么美丽的江南春景啊!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江南十几年后仍对它念念不忘,还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忆江南>,你们想了解它.走进它吗?今天我们就随白居易走进他的这首<忆江南>.(师生共同板书)释 ...

  •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 <清平乐 村居>教学实录 作者:陈凤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08期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能大致说出词的主要内容.通过诗词比较,初步了解词别具一格的形式. 2.按平长仄短.灵活多变的方 ...

  • 醉花阴优秀课堂实录
  • 一.导入新课: 诗人汪国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思念别人是一种美丽,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从这一句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就像这玫瑰花一样温馨而浪漫,可除此之外,思念还会让我们感到孤单寂寞,饱尝离别之苦.常人尚有如此之感,更何况是情感细腻的一代才女李清照呢? 二.新课教学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

  • 六年级备课组小结2篇
  •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六年级语文备课组能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牢固确立“务本力行,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围绕学校教学工作,有序、有效、扎实地开展备课组工作,以教学教研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保障,大力强化老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

  • [番茄太阳]课堂实录
  • 番茄太阳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简析:本课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课文文字流利清新,隽永深情,字里行间流淌着一家三口之间和他们与"我"之间的脉脉 ...

  • [月光启蒙]课堂实录
  • <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揭题 1复旧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首诗<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还记得他的作者是谁吗?(孙友田)对,他是位伟大的煤矿诗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另一篇美文<月光启蒙>. 2揭题,读题 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启, ...

  • [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实录
  • <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实录 板芙镇新联小学 肖力强 师:同学们!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用神奇的画笔描绘了无数优秀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各种各样的情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还有什么啊? 生:喜.怒.哀.乐! 师:嗯,同学们说的非常 ...

  • [学会申诉]教学实录
  • <学会申诉>教学实录 一.导入.审题,明确交际目标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同学们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通过课前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知道哪些关于专门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呢?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 ...

  •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1
  • 辛庄联小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一(小学) 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