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学实录

1)播放江南风光片,激趣导入。

孩子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江南风光片。(播放音乐风光片)多么美丽的江南春景啊!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江南十几年后仍对它念念不忘,还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忆江南》,你们想了解它、走进它吗?今天我们就随白居易走进他的这首《忆江南》。(师生共同板书)释题: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作者情况?生生自主交流、补充。 老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补充:

3)孩子们,老师想读一读这首《忆江南》,你们边听边想,它与我们原来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教师范读。

师:谁来说说它与我们原来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生略)师补充资料 (词:这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叫词。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牌:词最初是伴着旋律而唱的,这个旋律就称为词牌。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清平乐、如梦令、满江红等。)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生略)

同学们,学古诗词,我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请同学们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交流。

哪位同学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哪怕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了不起的收获。(生略)

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就把这首词給读“胖”了。如果把刚才大家说的都写下来,就是一篇较长的文章。可是这首词只用了27个字,就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古诗文的语句就是这样凝练。

师:学习古诗词,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词“读瘦”。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语来写的?(江南好)

出示:1.江南好,好在何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生:太阳、花、水、春天) (适时板书:景)

3.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生: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口头填充:用自己的话填一填。

( )的花儿( )的江水

( )的太阳( )的春天

课件出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看着这两句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

1)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自主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2)读了白居易先生的这两句词,老师也写了两句,我们来比一比。“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像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

3)学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说着语句,脑海想像画面)

2.想一想:曾经,诗人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学生略)

过渡:是啊,在那美如仙境的江畔,时时处处留下了诗人的身影和足迹。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生: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搜寻词眼,品读“江南好”。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在江南为官期间,兴修水利,引湖水灌田,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在他离任时,挥笔写下《别州民》。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说道:“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民很多; 又因为旱田多,农民吃不饱。我作为地方官,没能为大家做什么,惭愧呀!只是给父老乡亲们留下一湖水,救救干旱的灾年。”说说此时白居易在你眼里是个什么样的官。

生:(白居易是个好官。2)白居易是个善良的人。3白居易是个为百姓办事的人。

)1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深厚感情。老百姓也同样爱着他呀!当他生病了,不得不离任时,黎民百姓痛哭流涕,十里相送。他的好朋友刘禹锡在《白太守行》中记录下这感人至深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生齐读)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还有什么?(生:江南的人) (适时板书:人)

师:.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预设学生可能会说: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自己不能回到江南的遗憾,读——能不忆江南?

现在请同学们大声的赞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4.带着这种独特的感受再读整首词,自主读、指名读。

孩子们,你们读出了诗人对江南景和江南人那浓浓的思念之情。 板书:情。 师:这首词里藏着一个“对子”,你发现了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个对子很有意思。下面老师读上边的,你们来接,好吗?

师:日出————生:春来

师:江花————生:江水

师(加快):红胜火————生:绿如蓝

师:江花红胜火————生:江水绿如蓝

师(更快):日出江花红胜火————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像这样的对对子,在古诗词中,我们称之为对仗。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师: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下了忆江南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再读忆江南)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再读忆江南,练习背诵)

师生共同吟诵这首词。

1)播放江南风光片,激趣导入。

孩子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江南风光片。(播放音乐风光片)多么美丽的江南春景啊!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江南十几年后仍对它念念不忘,还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忆江南》,你们想了解它、走进它吗?今天我们就随白居易走进他的这首《忆江南》。(师生共同板书)释题: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作者情况?生生自主交流、补充。 老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补充:

3)孩子们,老师想读一读这首《忆江南》,你们边听边想,它与我们原来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教师范读。

师:谁来说说它与我们原来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生略)师补充资料 (词:这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叫词。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牌:词最初是伴着旋律而唱的,这个旋律就称为词牌。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清平乐、如梦令、满江红等。)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生略)

同学们,学古诗词,我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请同学们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交流。

哪位同学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哪怕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了不起的收获。(生略)

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就把这首词給读“胖”了。如果把刚才大家说的都写下来,就是一篇较长的文章。可是这首词只用了27个字,就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古诗文的语句就是这样凝练。

师:学习古诗词,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要把诗词“读瘦”。整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语来写的?(江南好)

出示:1.江南好,好在何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生:太阳、花、水、春天) (适时板书:景)

3.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生: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口头填充:用自己的话填一填。

( )的花儿( )的江水

( )的太阳( )的春天

课件出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看着这两句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

1)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自主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2)读了白居易先生的这两句词,老师也写了两句,我们来比一比。“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像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

3)学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说着语句,脑海想像画面)

2.想一想:曾经,诗人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学生略)

过渡:是啊,在那美如仙境的江畔,时时处处留下了诗人的身影和足迹。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生: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搜寻词眼,品读“江南好”。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在江南为官期间,兴修水利,引湖水灌田,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在他离任时,挥笔写下《别州民》。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说道:“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民很多; 又因为旱田多,农民吃不饱。我作为地方官,没能为大家做什么,惭愧呀!只是给父老乡亲们留下一湖水,救救干旱的灾年。”说说此时白居易在你眼里是个什么样的官。

生:(白居易是个好官。2)白居易是个善良的人。3白居易是个为百姓办事的人。

)1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深厚感情。老百姓也同样爱着他呀!当他生病了,不得不离任时,黎民百姓痛哭流涕,十里相送。他的好朋友刘禹锡在《白太守行》中记录下这感人至深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生齐读)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还有什么?(生:江南的人) (适时板书:人)

师:.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预设学生可能会说: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自己不能回到江南的遗憾,读——能不忆江南?

现在请同学们大声的赞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4.带着这种独特的感受再读整首词,自主读、指名读。

孩子们,你们读出了诗人对江南景和江南人那浓浓的思念之情。 板书:情。 师:这首词里藏着一个“对子”,你发现了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个对子很有意思。下面老师读上边的,你们来接,好吗?

师:日出————生:春来

师:江花————生:江水

师(加快):红胜火————生:绿如蓝

师:江花红胜火————生:江水绿如蓝

师(更快):日出江花红胜火————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像这样的对对子,在古诗词中,我们称之为对仗。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师: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下了忆江南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再读忆江南)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再读忆江南,练习背诵)

师生共同吟诵这首词。


相关内容

  •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师: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师板书诗题,生读题) 师:诗的作者是谁呢?下面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读出声音.谁愿意来? 指名读. 师:全诗共28个字,有6个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真了不起. ...

  • [雪]获奖教学设计
  • <雪>获奖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 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 >> 文章中心 >> 人教初中教案 >> 人教八下教案 >> 正文<雪>获奖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理念: 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那就是&q ...

  • [雪]教学设计.实录及反思
  • <雪>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坚持以"读"为课堂的主线,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和涵咏,让学生学会身临其境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敏感 二.教学目标: 1.欣赏鲁迅笔下"朔方的雪"和"江南 ...

  • 读黄厚江课堂实录有感
  • 读了黄厚江老师的<课堂实录>,颇有感触. 当我刚看到这个课题时,我还纳闷,这两课怎么放在一起讲?看过之后,我从心里佩服黄老师. 先是初步感知:让学生交流读了这两篇文章的初步感受,接着问学生更喜欢哪一种风格,喜欢<江南的冬景>的同学读一段读出情感,喜欢<西地平线上> ...

  • [周庄水韵]课堂实录修改版 文档
  • <周庄水韵>课堂实录 灵官殿镇毛荷殿中学 罗品 本文是一篇写景性游记,叙述了作者三次游览周庄的情境和不同的感受.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详略得当.多角度描写.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品味语言.并通过开展"周庄水乡展 ...

  • [社戏]教学实录
  • <社戏>课堂实录 山东邹平黛溪双语学校  靳志勇 教学设计: <社戏>计划用三课时讲完 第二课时,首先交流阅读心得,然后分析"偷豆"情节,了解人物性格,体会"童趣".再次,在体会"童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文章主题进 ...

  • 03[忆江南]教学资料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电子教案 个人教案说明:分为1.教案案例素材.知识积累素材.教学实录素材.创新点片段:2.教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灵感教学记录:红笔]3.教学辅助课件.4.学生学习阶段:1)预习课文和目标:会学.好学2)课堂讲解和目标:听.说.读.记:知识积累.表达能力.阅读习作能力3) ...

  •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
  •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 高邮市赞化学校 李光荣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

  • 生本课堂实录(渔歌子)
  •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鼓励会默写. 2.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 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能体会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有创造性运作&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