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它的不当使用和负面效应也使人类因此陷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困境,产生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的人与自然理论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人与自然、辩证、可持续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全部观念几乎都是在人对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类的文明程度变化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因此文明的发展也就理应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的参照,即文明程度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尺

1度。“文明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并且文明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实践过程”。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科学文明与人文文明。就现阶段而言,文明的发展明显是一种裂变了的文明,即重物质文明而轻精神文明。生态危机表现为文明危机,其实质就是指文明发展的危机,即人文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无疑也就是建设一种新的文明—— 生态文明—— 一种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1 萧扬.文化学导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59.

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不如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中世纪)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

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现阶段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生态问题,首先不得不谈的是现今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科技的高速发展,给自然和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使地球上的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2011年10月31日地球上第70亿个公民在菲律宾诞生,预示着世界的人口进入了70亿的时代。 随着第70亿个人的到来,全球人口问题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举行了活动迎接这一日子的到来。菲律宾卫生部长欧纳表示,世界第70亿人口的降生为菲律宾带来审视人口问题的契机。菲律宾医疗部门官员埃里克·塔耶也表示说,“第70亿个人的到来对我们人类来说,带来了一种警示”。俄罗斯《晨报》报道,许多科学家认为,150亿人口是地球的极限,除非立即采取行动控制增长速度,否则地球资源将面临浩劫。而全球人口会在2100年达到这个惊人的数字。

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则认为:如果把所有的谷物都用来喂养人类而不是牲口,并且所有人都愿意成为素食主义者的话,现在的14亿公顷耕地可养活100亿人口。美国学术团体“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的估测更耸人听闻:如果人口继续以眼下速度增长,到2030年地球上的食物将不足以让所有人饱腹,人类必须向外星“殖民” 。

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以及能源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发掘,破坏了地球的自然生态平衡,很多珍贵稀缺的物种不断走向灭绝。这是人类的一大损失。生态失衡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温室效应使地球越来越暖,荒漠化在不断扩大。南北极冰层的融化,使海平面不断上升,对沿海城市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地球上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城市,这就意味着,很多年以后,会有很多人无家可归。

生态危机的另一个表现是精神文化危机。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和互联网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吃饭、购物,传统的行为方式正在慢慢地被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不是最初的面对面,更多的是靠手机、电话和互联网。这样的交往方式,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却在很大程度上淡漠

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每天有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就使很多人被迫接收好的或是坏的信息,这就要求人们自己要学会信息的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过度化,并没有使人类本身的思想觉悟和信任有很大提高,相反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是越来越多的孤独感和道德感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相互间的信任受到很大挑战。

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刺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一个2岁的幼童被2辆车先后碾压,18位经过的路人,都选择冷漠地观望,最后小悦悦被一个拾荒阿姨伸出援手,但是最终不治身亡。由此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讨论和反省,究竟是什么扼杀了小悦悦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当今时代,人们的冷漠还是现阶段法制的不健全?

危机说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文化根基已经破裂,彼此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文化与价值的冲突。一个共同体的维系需要有文化与价值的认同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共同体的正义性基础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这种价值判断固然依赖于各自主体自己的选择,但是对于共同体来说,它的生存与合法性基础最为关键”2。要使得共同体得以生存,就需要寻找合适的文明价值基础:生态文明,即科学文明与人文文明相统一的文化模式,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精神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念,确定新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机制。只有这样,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万物为友,与其中的所有生命物与非生命物和谐地相处。

三、马克思自然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即使是在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和社会条件下,人类的生命也得以延续。但是在今天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命却变得越来越脆弱。譬如,空气对生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空气的污染却非常严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提高,产生2 胡帆,李金花.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24卷 第3期.

温室效应,使得地面升温,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土壤是养育万物之本,然而人类也正在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危机。从核战争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后果来看,它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是自发的进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是通过自然界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回复的。但是,目前的生态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环境所承受的生态压力已接近极限,严峻的生态形式不允许我们重犯以往的错误。“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自然观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3。

生态文明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同时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利避害,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界。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才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大力发展最有效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才能保证在经济又快又好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四、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吸收了当代世界的文明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无法长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4 但是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也日益地凸显出来。人均资源的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3

4 王丹.论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辽宁警专学报.2009年第1期. 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自然环境的保护同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保护环境同样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其次,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也是社会发展观,虽然是一种战略,却更注重人类的发展。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求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关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利用和开发自然界、合理调节自己与自然界之间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科学总结25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的关于人与自然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新型发展观的首要前提是“全面”,即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民主、科技、文化、 社会、人民生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小康社会”。这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发展观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一个崭新的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给我们昭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他们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类生产活动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才是有意义的”5。正是以此为思想基础,以人为核心,以人与自然生态的统一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它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所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其最终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解、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它跟已往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扭曲为前提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区别,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考和积极发展,它克服了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人的使命就是征服和占有自然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衷共济的全新发展观。选择这种发展观不仅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自觉运用和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5 高鸿雁.论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当代意义[J].贵阳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社会主义道路上,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就要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把握。当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要真正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循环,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做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做自然界的敌人,而应该“做自然界的朋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人化自然观”,只有这样的“人化自然观”才有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6.

[6]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29.

[7]宋仲夏.论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 文明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年4月(上).

6 宋开元,杨文选,杨艳.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及其生态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4期.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它的不当使用和负面效应也使人类因此陷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困境,产生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的人与自然理论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人与自然、辩证、可持续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全部观念几乎都是在人对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类的文明程度变化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因此文明的发展也就理应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的参照,即文明程度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尺

1度。“文明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并且文明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实践过程”。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科学文明与人文文明。就现阶段而言,文明的发展明显是一种裂变了的文明,即重物质文明而轻精神文明。生态危机表现为文明危机,其实质就是指文明发展的危机,即人文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无疑也就是建设一种新的文明—— 生态文明—— 一种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1 萧扬.文化学导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59.

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不如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中世纪)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

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现阶段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生态问题,首先不得不谈的是现今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科技的高速发展,给自然和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使地球上的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2011年10月31日地球上第70亿个公民在菲律宾诞生,预示着世界的人口进入了70亿的时代。 随着第70亿个人的到来,全球人口问题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举行了活动迎接这一日子的到来。菲律宾卫生部长欧纳表示,世界第70亿人口的降生为菲律宾带来审视人口问题的契机。菲律宾医疗部门官员埃里克·塔耶也表示说,“第70亿个人的到来对我们人类来说,带来了一种警示”。俄罗斯《晨报》报道,许多科学家认为,150亿人口是地球的极限,除非立即采取行动控制增长速度,否则地球资源将面临浩劫。而全球人口会在2100年达到这个惊人的数字。

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则认为:如果把所有的谷物都用来喂养人类而不是牲口,并且所有人都愿意成为素食主义者的话,现在的14亿公顷耕地可养活100亿人口。美国学术团体“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的估测更耸人听闻:如果人口继续以眼下速度增长,到2030年地球上的食物将不足以让所有人饱腹,人类必须向外星“殖民” 。

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以及能源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发掘,破坏了地球的自然生态平衡,很多珍贵稀缺的物种不断走向灭绝。这是人类的一大损失。生态失衡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温室效应使地球越来越暖,荒漠化在不断扩大。南北极冰层的融化,使海平面不断上升,对沿海城市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地球上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城市,这就意味着,很多年以后,会有很多人无家可归。

生态危机的另一个表现是精神文化危机。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和互联网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吃饭、购物,传统的行为方式正在慢慢地被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不是最初的面对面,更多的是靠手机、电话和互联网。这样的交往方式,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却在很大程度上淡漠

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每天有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就使很多人被迫接收好的或是坏的信息,这就要求人们自己要学会信息的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过度化,并没有使人类本身的思想觉悟和信任有很大提高,相反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是越来越多的孤独感和道德感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相互间的信任受到很大挑战。

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刺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一个2岁的幼童被2辆车先后碾压,18位经过的路人,都选择冷漠地观望,最后小悦悦被一个拾荒阿姨伸出援手,但是最终不治身亡。由此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讨论和反省,究竟是什么扼杀了小悦悦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当今时代,人们的冷漠还是现阶段法制的不健全?

危机说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文化根基已经破裂,彼此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文化与价值的冲突。一个共同体的维系需要有文化与价值的认同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共同体的正义性基础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这种价值判断固然依赖于各自主体自己的选择,但是对于共同体来说,它的生存与合法性基础最为关键”2。要使得共同体得以生存,就需要寻找合适的文明价值基础:生态文明,即科学文明与人文文明相统一的文化模式,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精神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念,确定新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机制。只有这样,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万物为友,与其中的所有生命物与非生命物和谐地相处。

三、马克思自然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即使是在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和社会条件下,人类的生命也得以延续。但是在今天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命却变得越来越脆弱。譬如,空气对生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空气的污染却非常严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提高,产生2 胡帆,李金花.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24卷 第3期.

温室效应,使得地面升温,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土壤是养育万物之本,然而人类也正在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危机。从核战争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后果来看,它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是自发的进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是通过自然界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回复的。但是,目前的生态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环境所承受的生态压力已接近极限,严峻的生态形式不允许我们重犯以往的错误。“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自然观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3。

生态文明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同时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利避害,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界。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才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大力发展最有效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才能保证在经济又快又好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四、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吸收了当代世界的文明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无法长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4 但是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也日益地凸显出来。人均资源的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3

4 王丹.论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辽宁警专学报.2009年第1期. 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自然环境的保护同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保护环境同样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其次,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也是社会发展观,虽然是一种战略,却更注重人类的发展。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求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关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利用和开发自然界、合理调节自己与自然界之间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科学总结25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的关于人与自然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新型发展观的首要前提是“全面”,即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民主、科技、文化、 社会、人民生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小康社会”。这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发展观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一个崭新的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给我们昭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他们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类生产活动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才是有意义的”5。正是以此为思想基础,以人为核心,以人与自然生态的统一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它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的整体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所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其最终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解、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它跟已往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扭曲为前提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区别,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考和积极发展,它克服了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人的使命就是征服和占有自然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衷共济的全新发展观。选择这种发展观不仅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自觉运用和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5 高鸿雁.论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当代意义[J].贵阳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社会主义道路上,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就要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把握。当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要真正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循环,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做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做自然界的敌人,而应该“做自然界的朋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人化自然观”,只有这样的“人化自然观”才有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6.

[6]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29.

[7]宋仲夏.论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 文明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年4月(上).

6 宋开元,杨文选,杨艳.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及其生态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4期.


相关内容

  •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
  • INTELLIGENCE 人文论坛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连理工大学 任婵媛 摘 要: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 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quo ...

  • 启示录观后感
  • <启示录> 映入你我眼帘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并不像我们生活得那么安逸,他 们的生活正如你我在课本中学习到的原始人的生活一般,但他们有着自己的的欢声笑语.呈 现给你我的是原始文明的灵魂以及纯洁的心灵. 荧屏上的的主人公虎爪拥有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有着幸福而美满的家庭.但外族人的 ...

  • 浅谈道家基本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 作者简介:乔萌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王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和人类上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的危机,物质文明带来的严重异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道家的基本思想对现在社会多个领域以 ...

  • 人的存在方式的澄明与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思想再解读
  • 2013年5月第21卷第5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SOCIALSCIENCES May.,2013V01.21 No.5 人的存在方式的澄明与启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思想再解读 熊来平1,晏兰萍2 (1.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2.井冈山大学,江 ...

  • 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 05101087 高鹰 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 道家思想传承至今,它不仅在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代,它仍然渗透到我 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社会.科学.经济与个人修养等角度分别阐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 意义. 关键词:道家思想:现代:社会:科学:经济:个人修养: 道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 ...

  • 论_中国梦_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基础_毛跃
  • 论"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基础 毛 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 提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和实践价值.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即: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梦& ...

  •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摘要:中国园林古典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园林在发生革命性创新的同时,又保持了对古典园林明显的继承性. 关键词:古典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园林 革命性创新 继承性 Abstrat: ...

  • 顺势而为 及时转变--大禹治水的启示
  • 讲 堂 顺势而为 及时转变 --大禹治水的启示 沈大军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4日   13 版) 大禹治水图 资料图片 我国的治水思想,历来都很好地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亦常常被二元对立为两个派别,如"堵"与"疏"."束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3
  • 1.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2.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3. 为什么说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碰撞融合会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何启示 4. 如何正确评价儒教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5.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1.中国国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