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唐代妇女发式

2006年7月第35卷专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Jul.,2006Vol.35Sup.

略论唐代妇女发式

谭燕鹏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都呈现出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蓬勃样式。、鬟、鬓三大类,此三大类发式繁盛发展的形成与唐代开明的文化氛围紧密相关。

关键词:唐代妇女发式;髻;鬟;鬓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6)Sup.-0370-03收稿日期:2005-03-05

),女,广西贵港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士。作者简介:谭燕鹏(1984—

  唐朝统治的近300年间,一种开明的文化氛围

贯穿始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唐代妇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她们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随意穿着和打扮,仅发髻的种类就有反绾髻、盘桓髻、惊鹄髻、抛家髻、倭堕髻、椎髻、花髻、螺髻、云髻、囚髻、双髻、乌蛮髻、半翻髻等百余种。“女

[1]12

人服饰和化妆可谓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本文论述唐代妇女发式的形制及特征以折射大唐文化的繁荣。

一、唐代继承前代的发髻

作为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发式———髻,很多是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唐代妇女的髻也是如此。

高髻:又称峨髻,以髻式高耸而名,是妇女穿礼服时梳的一种髻式。从《后汉书・马援传》中“城中好

[2]卷24

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记载来看,汉代已有高髻,唐时尤为流行,且式样众多。高髻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广义地说,凡髻形高大,不论形制如何,皆可称高髻。元稹《句》说“: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

[3]卷423

立地看春风。”陆龟蒙《古态》也说“:城中皆一

[3]卷627

尺,非妾髻鬟高。”这样看来,盘桓髻、螺髻、乌蛮髻、半翻髻等均属高髻。狭义的说,从额头梳起到一定高度后把头发翻向脑后的发型叫做高髻。孟简《咏欧阳行周事》云“:高髻若黄鹂”,[3]卷473甘肃秦安唐墓中出土仕女像的高髻就是黄鹂状。

370

倭堕髻:始创于汉代梁冀妻孙寿。其形为“正中开缝,分发双颞,颈后束为一股,挽发偏垂一边,并从中再抽出一绺头发朝一侧垂下,因像人将堕于马下

[4]445

而得名。”西汉风靡一时,东汉后就很少有妇女梳这种发髻了。唐代倭堕髻大致出现于天宝年间,

[5]卷中

至贞元时流行,其形为“堕马之余形”,即有倾斜、侧垂一边的特征。它的梳法是总发于顶,在颅顶正中挽一发髻,朝一边倾斜堕落,再用簪绾住。温庭

[3]卷891

筠《春宵曲》“:倭堕低梳髻”,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居前的两位夫人即梳倭堕髻。

椎髻:外形好像古代洗衣所用的木椎,始流行于战国末至汉代。《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载“椎髻

[6]卷43)

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但唐代椎髻与之不同,是一种束之于顶的髻式。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珠粉,

[7]卷34

惟以乌膏注唇,妆似悲啼者。”此发式与圆鬟、垂鬓结合,配以不施珠粉之面,涂以似泥乌膏之唇,画八字眉作啼妆样的傅妆,被称为“时世妆”,曾风行一时。唐《纨扇仕女图》《、宫乐图》中的妇女形象即为典型。

惊鹄髻:又作惊鹤髻,始于魏“,魏宫人好画长

[5]卷中

眉,令作蛾眉、惊鹤髻。”甘肃麦积山北魏壁画中的伎乐天发髻即“作两扇羽翼形,似鹤鸟受惊,展

[8]

翅欲飞”。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女官也梳此髻。

反绾髻“:将头发向后梳理,用丝带绑扎后反绾

[4]446

于头顶,使其不蓬松。”此发式流行于魏晋宫廷及贵族妇女中。唐时表演杂技的女艺人常梳此髻,如顾况《险杆歌》说道“: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立

[3]卷265

上下走……反绾头髻盘旋风。”江苏扬州城东唐墓及湖南长沙唐墓出土的陶俑,也可见此髻。

双髻:又称双垂髻,或双螺髻。前者将头发平分成两半,垂于两耳旁;后者梳于头顶两侧。此发式多为女童所梳,如《唐音癸签》载“:长安女儿双髻鸦,随

[9]卷24风趁蝶学夭邪。”另外,唐敦煌壁画女供养人也有梳此髻的。

二、唐代独创的发髻

的发髻。

[5]卷中

九鬟髻”。汉辛延年《羽林郎》“:两鬟何窈窕,一

[13]卷1

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二鬟千万余。”唐代的

鬟式式样甚多,有高而大的鬟,即将梳成细长的发条,自发根绕起呈环状系于头顶。如李商隐《燕台四

[3]卷541首・春》云“:高鬟立共桃鬟齐”,段成式《柔卿[3]卷584解籍戏呈飞卿》也说:“出意挑鬟一尺长”,足

见鬟式的高且大。

还有一种低鬟,与高鬟不同之处就在于细长的,。韦应物

[3]卷194

“和刘禹锡

[3]卷356

,即为低

此外还有一种短鬟,极小极短,状如知了,如曹

[3]卷592

邺《三怨》中“短鬟一如螓”,即描述这种短鬟。

唐代少女尤喜梳双鬟。李嘉佑《古兴》云“:十五

[3]卷206小家女,双鬟人不如。”白居易《山游示小妓》[3]卷452亦云“: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这些唐诗

抛家髻:唐后期流行于中原地区,据《新唐书・五

行志》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

[7]卷34

髻,时谓之抛家髻。”梳法是“将发束髻于顶后抛向一侧,再将耳旁的鬓发处理成薄薄的一层,紧贴

[4]446

双颊。”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妇女三彩陶俑就是典型。

回鹘髻:唐时西北地区回鹘妇女的发式。其具体形状见《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妇人总发为

[10]卷74

髻,高五六寸,以红绢襄之;既嫁,则加毡帽。”

初唐时在宫廷和贵族妇女中十分流行,通常搭配回鹘装,开元天宝后逐渐少见。

花髻:以髻上插满各种鲜花而得名。唐贵族及宫廷妇女尤喜插牡丹于髻上,别显妩媚和富丽,周 《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云髻高耸,博鬓蓬松,头

[11]330

戴各种不同折枝花朵。”《奁史・引女世说》“:张钅兹以牡丹宴客,有名姬数十,首插牡丹。”

囚髻:唐末出现《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僖宗时,内人束发极急,及在成都,蜀妇人效之,时谓为

[7]卷34

‘囚髻’。”这本是宫女应急之用,但成都女子以为时髦,纷纷效仿,不久便盛传四方。

唐代还有一种比较怪异的发髻叫拔丛髻,据《唐语林》“:唐末妇人梳髻,谓‘拔丛’;以乱发为胎,垂障

[12]卷7

于目”。

此外,唐代还有多种发髻,但大都不如前述髻式流行,故此不再赘述。

三、唐代的鬟与鬓

除了髻,唐代妇女的发式还有鬟、鬓两种。鬟与髻都是头发梳起的式样,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惟一的不同是———鬟为空心,髻为实心。

鬟秦已有之“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

都说明了梳双鬟的多为待字闺中的少女。唐李寿

墓、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壁画中皆有梳“双鬟”、“双鬟仙髻”的年轻少女及地位低下的侍女和舞乐伎。由于鬟乃空心状,环绕于头顶,有如云雾缭绕,故唐代诗人喜用“云鬟”来形容。如李白《久别离》云

[3]卷26“云鬟绿鬓罢揽结”、元稹《连昌宫词》云“掠削[3]卷419云鬟旋装束”。

鬓指耳前额下所留的头发,俗称鬓角或鬓脚。

严格地说,鬓不是发式,它是将鬓发梳拢,加以处理,搭配不同的发式,以突出或增加髻、鬟的美感。

唐代最流行当数蝉鬓。其梳法如张碧《美人梳

[3]卷469

头》中所说“须臾拢掠蝉鬓生”,即将头发梳得极为扩张再加以收拢,形成薄薄的一层,故有“望之

[5]卷中

缥缈如蝉之翼然”之称。刘言史《乐府杂词三

[3]卷468首》所称“蝉鬓红冠粉黛轻”则道出了蝉鬓别有的风韵。

最常见的应为云鬓。唐诗中于此描述最多,如

[3]卷494

施肩吾《代征妇怨》之“云鬓慵梳玳瑁垂”、白

[3]卷435居易《长恨歌》之“云鬓花颜金步摇”、刘禹锡[3]卷356《泰娘歌》之“云鬓未秋私自惜”等,其形状不得而知,估计与云鬟的蓬松比较相似。

皇后在正式的礼仪场合常梳博鬓。《新唐书・车服志》“:皇后之服三: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

前人通常把鬟并入髻中研究,鬓仅只提一下,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但笔者认为髻、鬟、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应该分开来说明。

371

[7]卷24

之旒,又有两博鬓。”此发式即明时的掩鬓,鬓角下垂过耳,鬓上饰有花钿。

唐代还有一种叫丛鬓的发式。此鬓多见唐诗,

(四)唐代蓄养姬妾和狎妓之风盛行直接刺激了

姬妾和妓女为争宠而追求艳美、个性的发式。唐代蓄养姬妾的风气极为盛行,达官贵人蓄养的歌舞伎和姬妾往往数十人乃至数百人。官府送往迎来、宴宾典礼,官员们聚会吟诗,游山玩水,都会以乐舞助

[16]兴。与此同时,唐文人士子狎妓之风亦盛。如进士崔宇与道士薛肇召“女乐四十余辈,拜坐奏乐,选

[17]卷17

女妓十辈同饮。”她们为了博得男人的喜爱,,;,有的是时通过以上对唐代妇女发式式样的论述,我们知道,唐代妇女的发式主要有三种,即髻、鬟、鬓。当然髻是最主要的,鬟的性质与髻同,只是中空而已,鬓严格说来并不算发式,只是髻、鬟的衬托。由于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妇女们心灵较为舒展,精神相对自由,她们有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其美丽的大环境。总体而言,唐代妇女的髻式既保持了中原的传统古风,又融合了西北各族的独特风格。她们将髻、鬟、鬓互相配合,多样搭配,用于彰显女性的魅力与个性,三者紧密结合,就构成了唐代妇女发式丰富的样式和多变的特征。

[参 考 文 献]

[1]毕宝魁.隋唐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3]彭定求.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5.

[4]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5]马缟.中华古今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8]向景安.从现存文物中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发式的演变

[J].文博,1995(4).

[9]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

如张祜《陪范宣城北楼夜宴》之“粉项高丛

[3]卷510鬓”、权德舆《杂兴五首》之“丛鬓愁眉时势

[3]卷328新”、元稹《追昔游》之“懒梳丛鬓舞曹

[3]卷404婆”,其样式不得而知。

四、唐代妇女发式多样的原因

探究唐代妇女发式繁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众所周知,王朝之一。唐代王室有鲜卑族血统,故能广纳少数民族文化之精髓,视华夷为一家,推行各族文化并包的政策,以少有的“开放性”著称。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14]卷198

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自太宗始,数代帝王均推行开明政策。在繁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奠定的经济背景和物质基础上,唐代女性敢于冲破传统的禁锢,在发式上敢于仿效、勇于创新。

(二)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有近两百年的融合交流,丰富的文化交流为唐代妇女繁多的发式提供了具体样板及想象空间。其时,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胡汉文化在彼此的碰撞中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潮流。隋唐文化正是在其后国家统一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具备了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作为唐代都城的长安,既是当时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心,也是多元文化向外辐射的中心。一旦长安的习俗潮流改变,就会对全国产生深刻的影响。唐代妇女的发式就是如此,凡长安流行的,全国的妇女必定以为时尚,必定会普及全国,囚髻的流传即是出于这一原因。

(三)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使她们更关注自身的完善,更注意挖掘自身的美丽。头发处于人身上最显著之处———头顶,若发式得以美化,便能在无形中增强她们的吸引力,因此,唐代妇女不断追求奇特新颖的发式。由于唐代社会的进步与世风的开放“,儒家纲常礼教影响力减弱,传统的‘三从四

[15]

德’伦理道德观念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从社会整体上看,还没有其他朝代那么歧视女性,于是,在文化心理和大众意识上,使得女性有足够的空间去追求、创新各种不同的发式。

372

社.2000.

[12]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3]徐陵.玉台新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段塔丽.从夫妻关系看唐代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16]焦杰.唐代的姬妾及其社会地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7]李 ,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 许正文]

2006年7月第35卷专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Jul.,2006Vol.35Sup.

略论唐代妇女发式

谭燕鹏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都呈现出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蓬勃样式。、鬟、鬓三大类,此三大类发式繁盛发展的形成与唐代开明的文化氛围紧密相关。

关键词:唐代妇女发式;髻;鬟;鬓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6)Sup.-0370-03收稿日期:2005-03-05

),女,广西贵港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士。作者简介:谭燕鹏(1984—

  唐朝统治的近300年间,一种开明的文化氛围

贯穿始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唐代妇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她们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随意穿着和打扮,仅发髻的种类就有反绾髻、盘桓髻、惊鹄髻、抛家髻、倭堕髻、椎髻、花髻、螺髻、云髻、囚髻、双髻、乌蛮髻、半翻髻等百余种。“女

[1]12

人服饰和化妆可谓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本文论述唐代妇女发式的形制及特征以折射大唐文化的繁荣。

一、唐代继承前代的发髻

作为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发式———髻,很多是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唐代妇女的髻也是如此。

高髻:又称峨髻,以髻式高耸而名,是妇女穿礼服时梳的一种髻式。从《后汉书・马援传》中“城中好

[2]卷24

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记载来看,汉代已有高髻,唐时尤为流行,且式样众多。高髻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广义地说,凡髻形高大,不论形制如何,皆可称高髻。元稹《句》说“: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

[3]卷423

立地看春风。”陆龟蒙《古态》也说“:城中皆一

[3]卷627

尺,非妾髻鬟高。”这样看来,盘桓髻、螺髻、乌蛮髻、半翻髻等均属高髻。狭义的说,从额头梳起到一定高度后把头发翻向脑后的发型叫做高髻。孟简《咏欧阳行周事》云“:高髻若黄鹂”,[3]卷473甘肃秦安唐墓中出土仕女像的高髻就是黄鹂状。

370

倭堕髻:始创于汉代梁冀妻孙寿。其形为“正中开缝,分发双颞,颈后束为一股,挽发偏垂一边,并从中再抽出一绺头发朝一侧垂下,因像人将堕于马下

[4]445

而得名。”西汉风靡一时,东汉后就很少有妇女梳这种发髻了。唐代倭堕髻大致出现于天宝年间,

[5]卷中

至贞元时流行,其形为“堕马之余形”,即有倾斜、侧垂一边的特征。它的梳法是总发于顶,在颅顶正中挽一发髻,朝一边倾斜堕落,再用簪绾住。温庭

[3]卷891

筠《春宵曲》“:倭堕低梳髻”,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居前的两位夫人即梳倭堕髻。

椎髻:外形好像古代洗衣所用的木椎,始流行于战国末至汉代。《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载“椎髻

[6]卷43)

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但唐代椎髻与之不同,是一种束之于顶的髻式。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珠粉,

[7]卷34

惟以乌膏注唇,妆似悲啼者。”此发式与圆鬟、垂鬓结合,配以不施珠粉之面,涂以似泥乌膏之唇,画八字眉作啼妆样的傅妆,被称为“时世妆”,曾风行一时。唐《纨扇仕女图》《、宫乐图》中的妇女形象即为典型。

惊鹄髻:又作惊鹤髻,始于魏“,魏宫人好画长

[5]卷中

眉,令作蛾眉、惊鹤髻。”甘肃麦积山北魏壁画中的伎乐天发髻即“作两扇羽翼形,似鹤鸟受惊,展

[8]

翅欲飞”。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女官也梳此髻。

反绾髻“:将头发向后梳理,用丝带绑扎后反绾

[4]446

于头顶,使其不蓬松。”此发式流行于魏晋宫廷及贵族妇女中。唐时表演杂技的女艺人常梳此髻,如顾况《险杆歌》说道“: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立

[3]卷265

上下走……反绾头髻盘旋风。”江苏扬州城东唐墓及湖南长沙唐墓出土的陶俑,也可见此髻。

双髻:又称双垂髻,或双螺髻。前者将头发平分成两半,垂于两耳旁;后者梳于头顶两侧。此发式多为女童所梳,如《唐音癸签》载“:长安女儿双髻鸦,随

[9]卷24风趁蝶学夭邪。”另外,唐敦煌壁画女供养人也有梳此髻的。

二、唐代独创的发髻

的发髻。

[5]卷中

九鬟髻”。汉辛延年《羽林郎》“:两鬟何窈窕,一

[13]卷1

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二鬟千万余。”唐代的

鬟式式样甚多,有高而大的鬟,即将梳成细长的发条,自发根绕起呈环状系于头顶。如李商隐《燕台四

[3]卷541首・春》云“:高鬟立共桃鬟齐”,段成式《柔卿[3]卷584解籍戏呈飞卿》也说:“出意挑鬟一尺长”,足

见鬟式的高且大。

还有一种低鬟,与高鬟不同之处就在于细长的,。韦应物

[3]卷194

“和刘禹锡

[3]卷356

,即为低

此外还有一种短鬟,极小极短,状如知了,如曹

[3]卷592

邺《三怨》中“短鬟一如螓”,即描述这种短鬟。

唐代少女尤喜梳双鬟。李嘉佑《古兴》云“:十五

[3]卷206小家女,双鬟人不如。”白居易《山游示小妓》[3]卷452亦云“: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这些唐诗

抛家髻:唐后期流行于中原地区,据《新唐书・五

行志》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

[7]卷34

髻,时谓之抛家髻。”梳法是“将发束髻于顶后抛向一侧,再将耳旁的鬓发处理成薄薄的一层,紧贴

[4]446

双颊。”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妇女三彩陶俑就是典型。

回鹘髻:唐时西北地区回鹘妇女的发式。其具体形状见《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妇人总发为

[10]卷74

髻,高五六寸,以红绢襄之;既嫁,则加毡帽。”

初唐时在宫廷和贵族妇女中十分流行,通常搭配回鹘装,开元天宝后逐渐少见。

花髻:以髻上插满各种鲜花而得名。唐贵族及宫廷妇女尤喜插牡丹于髻上,别显妩媚和富丽,周 《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云髻高耸,博鬓蓬松,头

[11]330

戴各种不同折枝花朵。”《奁史・引女世说》“:张钅兹以牡丹宴客,有名姬数十,首插牡丹。”

囚髻:唐末出现《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僖宗时,内人束发极急,及在成都,蜀妇人效之,时谓为

[7]卷34

‘囚髻’。”这本是宫女应急之用,但成都女子以为时髦,纷纷效仿,不久便盛传四方。

唐代还有一种比较怪异的发髻叫拔丛髻,据《唐语林》“:唐末妇人梳髻,谓‘拔丛’;以乱发为胎,垂障

[12]卷7

于目”。

此外,唐代还有多种发髻,但大都不如前述髻式流行,故此不再赘述。

三、唐代的鬟与鬓

除了髻,唐代妇女的发式还有鬟、鬓两种。鬟与髻都是头发梳起的式样,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惟一的不同是———鬟为空心,髻为实心。

鬟秦已有之“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

都说明了梳双鬟的多为待字闺中的少女。唐李寿

墓、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壁画中皆有梳“双鬟”、“双鬟仙髻”的年轻少女及地位低下的侍女和舞乐伎。由于鬟乃空心状,环绕于头顶,有如云雾缭绕,故唐代诗人喜用“云鬟”来形容。如李白《久别离》云

[3]卷26“云鬟绿鬓罢揽结”、元稹《连昌宫词》云“掠削[3]卷419云鬟旋装束”。

鬓指耳前额下所留的头发,俗称鬓角或鬓脚。

严格地说,鬓不是发式,它是将鬓发梳拢,加以处理,搭配不同的发式,以突出或增加髻、鬟的美感。

唐代最流行当数蝉鬓。其梳法如张碧《美人梳

[3]卷469

头》中所说“须臾拢掠蝉鬓生”,即将头发梳得极为扩张再加以收拢,形成薄薄的一层,故有“望之

[5]卷中

缥缈如蝉之翼然”之称。刘言史《乐府杂词三

[3]卷468首》所称“蝉鬓红冠粉黛轻”则道出了蝉鬓别有的风韵。

最常见的应为云鬓。唐诗中于此描述最多,如

[3]卷494

施肩吾《代征妇怨》之“云鬓慵梳玳瑁垂”、白

[3]卷435居易《长恨歌》之“云鬓花颜金步摇”、刘禹锡[3]卷356《泰娘歌》之“云鬓未秋私自惜”等,其形状不得而知,估计与云鬟的蓬松比较相似。

皇后在正式的礼仪场合常梳博鬓。《新唐书・车服志》“:皇后之服三: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

前人通常把鬟并入髻中研究,鬓仅只提一下,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但笔者认为髻、鬟、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应该分开来说明。

371

[7]卷24

之旒,又有两博鬓。”此发式即明时的掩鬓,鬓角下垂过耳,鬓上饰有花钿。

唐代还有一种叫丛鬓的发式。此鬓多见唐诗,

(四)唐代蓄养姬妾和狎妓之风盛行直接刺激了

姬妾和妓女为争宠而追求艳美、个性的发式。唐代蓄养姬妾的风气极为盛行,达官贵人蓄养的歌舞伎和姬妾往往数十人乃至数百人。官府送往迎来、宴宾典礼,官员们聚会吟诗,游山玩水,都会以乐舞助

[16]兴。与此同时,唐文人士子狎妓之风亦盛。如进士崔宇与道士薛肇召“女乐四十余辈,拜坐奏乐,选

[17]卷17

女妓十辈同饮。”她们为了博得男人的喜爱,,;,有的是时通过以上对唐代妇女发式式样的论述,我们知道,唐代妇女的发式主要有三种,即髻、鬟、鬓。当然髻是最主要的,鬟的性质与髻同,只是中空而已,鬓严格说来并不算发式,只是髻、鬟的衬托。由于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妇女们心灵较为舒展,精神相对自由,她们有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其美丽的大环境。总体而言,唐代妇女的髻式既保持了中原的传统古风,又融合了西北各族的独特风格。她们将髻、鬟、鬓互相配合,多样搭配,用于彰显女性的魅力与个性,三者紧密结合,就构成了唐代妇女发式丰富的样式和多变的特征。

[参 考 文 献]

[1]毕宝魁.隋唐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3]彭定求.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5.

[4]缪良云.中国衣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5]马缟.中华古今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8]向景安.从现存文物中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发式的演变

[J].文博,1995(4).

[9]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

如张祜《陪范宣城北楼夜宴》之“粉项高丛

[3]卷510鬓”、权德舆《杂兴五首》之“丛鬓愁眉时势

[3]卷328新”、元稹《追昔游》之“懒梳丛鬓舞曹

[3]卷404婆”,其样式不得而知。

四、唐代妇女发式多样的原因

探究唐代妇女发式繁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众所周知,王朝之一。唐代王室有鲜卑族血统,故能广纳少数民族文化之精髓,视华夷为一家,推行各族文化并包的政策,以少有的“开放性”著称。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14]卷198

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自太宗始,数代帝王均推行开明政策。在繁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奠定的经济背景和物质基础上,唐代女性敢于冲破传统的禁锢,在发式上敢于仿效、勇于创新。

(二)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有近两百年的融合交流,丰富的文化交流为唐代妇女繁多的发式提供了具体样板及想象空间。其时,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胡汉文化在彼此的碰撞中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潮流。隋唐文化正是在其后国家统一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具备了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作为唐代都城的长安,既是当时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心,也是多元文化向外辐射的中心。一旦长安的习俗潮流改变,就会对全国产生深刻的影响。唐代妇女的发式就是如此,凡长安流行的,全国的妇女必定以为时尚,必定会普及全国,囚髻的流传即是出于这一原因。

(三)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使她们更关注自身的完善,更注意挖掘自身的美丽。头发处于人身上最显著之处———头顶,若发式得以美化,便能在无形中增强她们的吸引力,因此,唐代妇女不断追求奇特新颖的发式。由于唐代社会的进步与世风的开放“,儒家纲常礼教影响力减弱,传统的‘三从四

[15]

德’伦理道德观念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从社会整体上看,还没有其他朝代那么歧视女性,于是,在文化心理和大众意识上,使得女性有足够的空间去追求、创新各种不同的发式。

372

社.2000.

[12]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3]徐陵.玉台新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段塔丽.从夫妻关系看唐代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16]焦杰.唐代的姬妾及其社会地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7]李 ,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 许正文]


相关内容

  • 转载]古代女子发式发簪妆容
  • 一字头: 亦称"两把头".满族妇女的一种发式. 其式于头顶后横梳二平髻,如横二角于脑后,望之如"一"字,故称.亦因其形状似一如意横置脑后,故又有"如意头"之称.二髻间多插以双架以成双角,亦称"架子头".其间名称各异,形式 ...

  • 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2
  • 古代美女的发型 1.架子头:满族妇女发型,因在髻中衬有架子取其形似,故称"架子头". 1 2 2.垂挂髻: 垂挂髻其梳编法是将发从头顶平分两股.结成髻或鬟,垂挂于两侧,额前饰有垂发.据〈丹铅录〉记载:"北齐后宫之服,女官八品.偏垂发. 3.高椎髻 3 "高椎髻 ...

  • 中国史研究百期总目
  • 1979年第1期(总1期) 毛泽东同志给郭沫若同志的信(手迹) 有关<易经>的信 郭沫若 治史遗简及晋长沙王刈卒年考 陈垣 批判封建主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不懈 本刊评论员 "四人帮"神化秦始皇驳议 周年昌.李祖德.谢桂华 清官海瑞 刘重日.曹贵林 论农民的皇权主 ...

  •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型
  •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型 一.结鬟式发型 :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贵妇与处女. 1.飞仙髻 飞仙髻多是两侧结高鬟,据<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 ...

  • 中国古代发饰发展史
  • 段成式<髻鬟品>就记载了不下百余种,其髻名虽多,但基本上是按髻的形态与装饰而命名,如髻似螺,曰螺髻,如髻饰以凤,曰凤髻等.古代女子发型变化,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因此研究女子发型主要是探讨其梳编形式与规律.据古代作品及记载,概 ...

  • 中国古代发髻间接(图文)
  • 结鬟式 这类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钗或步摇,就 ...

  • 唐代妇女的浓妆与垂髻
  • 唐代妇女的浓妆与垂髻 字体 [大] [中] [小]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是著名的北朝乐府<木兰辞>中对女英雄木兰重着女装的描写.发式与化妆是古代女子区别于男子的重要修饰手段. 唐代妇女不仅服装式样丰富多彩,面部的化妆也十分新颖独特.它一般包括七个方面: 一. ...

  • 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服饰的影响
  • 佛教传入对我国服饰的影响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佛教史,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 ...

  • 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概况
  • 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概况 赵联赏 [专题名称]先秦.秦汉史 [专 题 号]K21 [复印期号]1998年01期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1997年09期第9-14页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体现,更是历史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