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精品教案

《书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如果课堂活动活跃,讨论深入,超时,那么意象赏析、形象赏析可以放在下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

二、知人论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 (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 (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

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三、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课文诵读:

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

五、诗题解读

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

六、整体感知

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七、问题探究

1、诗人“书”了哪些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3、《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 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 “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

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

八、检查背诵

准确背诵全诗

九、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延伸拓展】

(05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书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②赏析《书愤》,掌握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对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④通过诵读、讲析、问答与探究等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⑤继承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颔联的分析,赏析诗歌意象。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本课将制作简单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本课计划一课时授完。(如果课堂活动活跃,讨论深入,超时,那么意象赏析、形象赏析可以放在下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亘古男儿一放翁”,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陆游的赞美。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陆游的诗歌《书愤》。并以《书愤》为例,学习鉴赏古诗语言和意象等基本方法。

二、知人论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 (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 (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

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三、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课文诵读:

指导学生先听录音朗诵,然后集体朗读课文,再分组读、集体齐读。

五、诗题解读

教师明确:书:即书写,愤:愤懑、悲愤。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愤懑。

六、整体感知

首联: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

颔联: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

颈联: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尾联: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七、问题探究

1、诗人“书”了哪些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3、《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 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 “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

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主张抗战,英勇杀敌,忧国忧民,遭受打击,虽壮志未酬,仍忠心不已。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

八、检查背诵

准确背诵全诗

九、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书愤》,感受了陆游沉郁悲愤的爱国情感。学习了从内容、意象,用典,形象上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很多,方法也很多,但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进行赏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最后让我们集体背诵《书愤》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请同学们课后,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赏析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延伸拓展】

(05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相关内容

  • 二 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识字1 more>> ·识字1-精彩教案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析 ·<识字1>课文内容 识字2 more>> ·识字2-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课文内容精彩推荐 识字3 ...

  • 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 第22卷第1期2008年2胄 巾国医学教育技沭 C壬|lNAMEDlC矗L Vol.22No.1R玉.2008 EDUC矧ON TEC}差NOLoGY 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昊钢,李惠萍,冯艺萍,陈 丽 <耪髑医学瓷锋专嚣学校舞疆教磷室,e-嚣揍憩545006) [摘要l:通过对药理学 ...

  • [精品]幼儿园中班美术绘画精品教案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颜色变变变>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能发现不同颜色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培养感知颜色的能力. 2 体验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相互手拉手后变出的颜色进行作画,,,c 并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学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棉签,调色盘,空白水果图,PPT 幻灯片,水果屋 教学重难点: ...

  • [精品]幼儿学前教育美术精品教案
  • 学前教育美术教案 [教学课题] 幼儿绘画 [教学内容] 根据采蜜题材,用幼儿绘画的方式描绘一幅以<采蜜总动员>为 题的画作.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增加审美能力:锻炼丰富的相象力.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与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绘画内容,学会如 何将真实的场景变为艺术化的画面. 能力目标:通 ...

  • "磨课"实施方案
  • 雄州镇第二中学教研活动月 ----"磨课"活动方案 为落实教育局"三个提高"精神,研训中心在我县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全员磨炼合格课,打造精品课"活动.我校结合实际,决定将11月份定为"磨课"教研活动月.为扎实开展此项活动, ...

  • 幼儿园四季主题教案 春天的颜色 精品
  • 坚守精品文档主页地址: http://www.docin.com/afeidoc81 幼儿园四季主题教案 春天的颜色 小班语言教案春天的颜色 活动由来:严寒的冬天逝去,温暖的春天悄悄的来,大地万物复苏,重新披上了绿装.红装.黄装...... 就像美丽的小姑娘.颜色是春天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因此,我 ...

  • 三年级语文[哪吒闹海]精品教案
  • 三年级语文<哪吒闹海>精品教案 一.复习导入,概述故事. 1.上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上节课,倪老师已经带着大家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它们已经成为了你们的好朋友了吗?拿出写字纸,我们来听写几个字-- (1)第一个字随即的即:第二个字摇晃的晃:第三个字是个动作,听好了: ...

  • 认识平面图形精品教案
  • 鳌 江小学四栏式精品教案专用纸 课 题: 认识平面图形 设计·执教者 [教学设想](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由体到面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从身边的物体引入,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利用学生手头的立体图形学具,照教材上的样子沿着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 ...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精品教案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精品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2. 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 ...

  • 三年级音乐[小鼓手进行曲]精品教案
  • 三年级音乐<小鼓手进行曲>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唱<小鼓手进行曲> 动音乐游戏:学做小鼓手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小鼓手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通过"学做小鼓手&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