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2015年)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四周年

2015年07月01日 《人民日报》社论

今天是党的94岁生日。仰望党旗,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从上海石库门寻找光明的探路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肩负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我们有一往无前的豪情,更有时不我待的警醒。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近百年来,这个共同体合力将一个曾经饱受屈辱的国家重新带上康庄大道,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厉行法治、从严治党、共建小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勾画出我们走向复兴的方略和路径,接下来的,就是以攻城拔寨的昂扬斗志,一步一个脚印将蓝图铺展在神州大地。

经济换挡升级肯定要经历化蛹为蝶的阵痛,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会动很多人的奶酪,国家治理现代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要穿越历史的三峡,走向复兴的彼岸,跨越之难、阻力之大,很多方面会超出人们的想象。面对地区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如何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面对旧有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倒逼压力,如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面对人民的梦想期待,如何让最广大的民众有更多获得感?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挑战,经受住转型期各种风险考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惊世一跃”,关键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关键在8700多万党员抖擞精神、奋发有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首先要有“落到实处”的紧迫感。今天,我们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不到6年时间,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无为懈怠,丧失的是宝贵的发展机遇;轻飘虚浮,到头来必将大业难成。放眼全局,每一项出台的改革措施都得铆足了劲往前推,才不至于成为拖后腿的环节;每一个地区、行业和部门都要积极作为,事事有着落,招招见实效,才能为未来赢得主动。拿出只争朝夕的不懈干劲、马上就办的雷厉风行,将每一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人民在看着我们,历史在看着我们。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必须保持“从严从实”的过硬作风。凡事严中求,实中取。既定的发展蓝图、改革任务、法治目标,莫不需要全党同志以“严”的精神去推进,以“实”的作风去落实。以“三严三实”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校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政治坐标,就不怕自身不强、不愁民心不聚。补足精神钙质,上紧作风发条,织牢制度笼子,紧握法纪戒尺,做事不应付、做人不对付,我们才能挺得起脊梁、经得起考验,对得起共产党人这个庄严称号。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务必锤炼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品格。“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改革如何啃下硬骨头,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动力转换,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课题如何破解,作风建设如何治顽疾除病根,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既然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担当起这个责任,就得有忧国忧民、夙夜在公的忧患,就得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肝胆,就得有在岗勤勉、敬业奉献的状态。我们的事业不追求显赫一时,一代又一代人不避艰险的接力奋斗,这就是我们这个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的活力之源。

“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在贵州考察时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有此嘱咐,其实也是感慨。回望九十四载风雨历程,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不忘初心中行稳致远,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我们定能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答卷。

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读《人民日报》“七·一社论”的疑惑

作者:钱昌明 时间:2015-7-2

年年“七·一”,今又“七·一”。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人民日报》按惯例发表社论一篇。细看这篇社论,不由让人产生两点疑惑。

疑惑一,不讲“理想信念”何谈党员“责任”?

“社论”开篇就讲:

“今天是党的94岁生日。仰望党旗,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正当笔者想认真领会什么是“党员责任”时,没想到,所读到的竟尽是些不着边际的华丽虚词:

“从上海石库门寻找光明的探路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肩负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我们有一往无前的豪情,更有时不我待的警醒”。

按照社论的意思,原来94年来共产党人的“责任”就只是:“光明的探路人”,“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一句话,是历史与现实混合的“一往无前的豪情”和“时不我待的警醒”!

那么,共产党人同林则徐、魏源,同康有为、梁启超,同孙中山、黄兴等历史人物还有什么区别呢?共产党同国民党还有本质区别吗?

社论就是避而不谈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从法理上违背了《党章》,也从根本上阉割了党的性质。

回顾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会上通过的第一个党纲――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

1922年,党在认清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后,正式制订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以后,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尽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党章》中对党的现实斗争任务也会有不同表述,但党的最终斗争目标始终是明确不变的。

1949年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过半个多世纪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共产主义不是在短时期内所能建成的;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并没有改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

今年纪念党的生日,对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要求?且不说毛泽东主席是怎么讲的,就近讲,习近平总书记6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讲话中,已经讲得很明白。社论如果能够把总书记的讲话诠释清楚就可以了。那就是,共产党员应该:

“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二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三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四是要做班子的带头人”。

这四个“人”,“政治的明白人”是最为重要的,其原文是:“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

要求共产党人应始终牢记自己的政治理想信念,就是最为重要的。缺了就一条,实际上就是丢了共产党人的灵魂;也就丧失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

疑惑二:“共产党”与“中华民族”是什么关系?

社论提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近百年来,这个共同体合力将一个曾经饱受屈辱的国家重新带上康庄大道,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

政党与民族的关系能是“命运共同体”吗?这得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是个新名词,《辞海》里找不到这词条。估计是个外来词,可能是从“欧洲共同体”一词演变而来。据《百度百科》解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可见,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可以因某种条件,结成“命运共同体”。显然,只有是两个平等的个体,才可能形成“命运共同体”。

中国境内56个民族历史地形成为中华民族,她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亚洲邻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结成“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革命政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可见,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不是两个平等的个体。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这个机体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岂可分割?把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说成是命运共同体,这实质上是把共产党自外于民族的一种荒谬!客观上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领导地位。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写出这样水平的社论,实在令人咋舌。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四周年

2015年07月01日 《人民日报》社论

今天是党的94岁生日。仰望党旗,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从上海石库门寻找光明的探路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肩负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我们有一往无前的豪情,更有时不我待的警醒。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近百年来,这个共同体合力将一个曾经饱受屈辱的国家重新带上康庄大道,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厉行法治、从严治党、共建小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勾画出我们走向复兴的方略和路径,接下来的,就是以攻城拔寨的昂扬斗志,一步一个脚印将蓝图铺展在神州大地。

经济换挡升级肯定要经历化蛹为蝶的阵痛,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会动很多人的奶酪,国家治理现代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要穿越历史的三峡,走向复兴的彼岸,跨越之难、阻力之大,很多方面会超出人们的想象。面对地区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如何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面对旧有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倒逼压力,如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面对人民的梦想期待,如何让最广大的民众有更多获得感?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挑战,经受住转型期各种风险考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惊世一跃”,关键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关键在8700多万党员抖擞精神、奋发有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首先要有“落到实处”的紧迫感。今天,我们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不到6年时间,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无为懈怠,丧失的是宝贵的发展机遇;轻飘虚浮,到头来必将大业难成。放眼全局,每一项出台的改革措施都得铆足了劲往前推,才不至于成为拖后腿的环节;每一个地区、行业和部门都要积极作为,事事有着落,招招见实效,才能为未来赢得主动。拿出只争朝夕的不懈干劲、马上就办的雷厉风行,将每一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人民在看着我们,历史在看着我们。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必须保持“从严从实”的过硬作风。凡事严中求,实中取。既定的发展蓝图、改革任务、法治目标,莫不需要全党同志以“严”的精神去推进,以“实”的作风去落实。以“三严三实”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校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政治坐标,就不怕自身不强、不愁民心不聚。补足精神钙质,上紧作风发条,织牢制度笼子,紧握法纪戒尺,做事不应付、做人不对付,我们才能挺得起脊梁、经得起考验,对得起共产党人这个庄严称号。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务必锤炼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品格。“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改革如何啃下硬骨头,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动力转换,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课题如何破解,作风建设如何治顽疾除病根,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既然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担当起这个责任,就得有忧国忧民、夙夜在公的忧患,就得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肝胆,就得有在岗勤勉、敬业奉献的状态。我们的事业不追求显赫一时,一代又一代人不避艰险的接力奋斗,这就是我们这个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的活力之源。

“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在贵州考察时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有此嘱咐,其实也是感慨。回望九十四载风雨历程,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不忘初心中行稳致远,在不忘本来中开辟未来,我们定能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答卷。

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读《人民日报》“七·一社论”的疑惑

作者:钱昌明 时间:2015-7-2

年年“七·一”,今又“七·一”。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人民日报》按惯例发表社论一篇。细看这篇社论,不由让人产生两点疑惑。

疑惑一,不讲“理想信念”何谈党员“责任”?

“社论”开篇就讲:

“今天是党的94岁生日。仰望党旗,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正当笔者想认真领会什么是“党员责任”时,没想到,所读到的竟尽是些不着边际的华丽虚词:

“从上海石库门寻找光明的探路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肩负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我们有一往无前的豪情,更有时不我待的警醒”。

按照社论的意思,原来94年来共产党人的“责任”就只是:“光明的探路人”,“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一句话,是历史与现实混合的“一往无前的豪情”和“时不我待的警醒”!

那么,共产党人同林则徐、魏源,同康有为、梁启超,同孙中山、黄兴等历史人物还有什么区别呢?共产党同国民党还有本质区别吗?

社论就是避而不谈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从法理上违背了《党章》,也从根本上阉割了党的性质。

回顾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会上通过的第一个党纲――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

1922年,党在认清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后,正式制订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以后,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尽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党章》中对党的现实斗争任务也会有不同表述,但党的最终斗争目标始终是明确不变的。

1949年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过半个多世纪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共产主义不是在短时期内所能建成的;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并没有改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

今年纪念党的生日,对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要求?且不说毛泽东主席是怎么讲的,就近讲,习近平总书记6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讲话中,已经讲得很明白。社论如果能够把总书记的讲话诠释清楚就可以了。那就是,共产党员应该:

“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二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三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四是要做班子的带头人”。

这四个“人”,“政治的明白人”是最为重要的,其原文是:“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

要求共产党人应始终牢记自己的政治理想信念,就是最为重要的。缺了就一条,实际上就是丢了共产党人的灵魂;也就丧失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

疑惑二:“共产党”与“中华民族”是什么关系?

社论提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近百年来,这个共同体合力将一个曾经饱受屈辱的国家重新带上康庄大道,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

政党与民族的关系能是“命运共同体”吗?这得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是个新名词,《辞海》里找不到这词条。估计是个外来词,可能是从“欧洲共同体”一词演变而来。据《百度百科》解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可见,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可以因某种条件,结成“命运共同体”。显然,只有是两个平等的个体,才可能形成“命运共同体”。

中国境内56个民族历史地形成为中华民族,她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亚洲邻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结成“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革命政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可见,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不是两个平等的个体。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这个机体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岂可分割?把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说成是命运共同体,这实质上是把共产党自外于民族的一种荒谬!客观上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领导地位。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写出这样水平的社论,实在令人咋舌。


相关内容

  • 践行"三严三实"
  • 践行"三严三实"要向中央看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各级 党委党组引起强烈反响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31日 04 版) 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8日至29日召开专题民 ...

  • 2015年部队改革方案
  • 2015年部队改革方案:习近平审定两批次军队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全程给予有力领导指导.习主席.中央军委以向我看齐的姿态改作风,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为军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思想动员.工作准备和行动示范,军心士 ...

  • 临沂市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昨日胜利闭幕
  • 2015-03-03 08:05:38 来源:临沂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1730 原标题:确保把"六个临沂"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奋力夺取大临沂新临沂建设新的更大胜利 市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林峰海张术平徐涛等出席 杜德昌主持 选举林峰海为市十八届人大常委 ...

  • 人代会闭幕时讲话(2015.集锦8)
  • 云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李纪恒在闭幕大会上作题为<同心同德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努力奋斗>的讲话.他说,在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是一次团结.民主.求实.鼓劲.奋进的大会,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凝聚力量.开拓 ...

  • 2015党课学习计划
  • 2015年党课学习计划 根据党总支<关于党课学习计划的通知>,现结合整改落实情况和党建的实际情况,制定2015年党课学习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公司党支部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

  • 千方百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 确保玉溪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
  • 全市"争先创优跨越发展"大讨论大行动动员大会暨2016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中学习举行 千方百计争先创优跨越发展 确保玉溪干在实处走在全省前列 罗应光作动员讲话 饶南湖主持 保明顺谢兴荣夏立洪等出席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16-02-22   进入社区    来源: ...

  • [国家政策]关于"互联网+",李克强总理的10个说法
  • [国家政策]关于"互联网+",李克强总理的10个说法 1."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 --摘自李克强总理2015年4月23日在泉州品尚电子商务公司考察时的讲话 2."推进" ...

  • 江西事业单位:2015事业单位考试申论之发展需要开路人
  • 江西事业单位:2015事业单位考试申论之发展需要开路人 [导读] 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核心保障.下面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2015申论热点文章:发展需要开路人.希望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申论热点信息,备考申论,完胜考试! 贵州遵义县委书记曾瑜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

  • "大江东17条"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杭州日报
  • 以改革赢得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 "大江东17条"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5-07-29 文/方亮 资料提供/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经发局 越是改革步子大,越能赢得主动. 从"奔竞不息,勇立潮头"走来,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驶去,杭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