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7戊戌变法导学案

第七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备课人:刘惠霞 时间:9月5日 课型:新授 上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奏折、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是本课的重点。

2、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百日维新”,它是这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高潮。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变法法令的内容中有集中体现。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

3、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只有在逐项分析变法法令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变法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和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容易停留在现象上比较、低层次上比较,或在枝节上比较,难以切入事物本质。因此教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四、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做好标记)

(一)公车上书

1、发生的时间 ,发起者是 。 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 目的是 。

3、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4、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继续宣传变法。他们在北京组 织 ,把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 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2、戊戌变法的时间是 ,年6月到9月。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

政治:

经济:

文化思想 :

军事:

4、1898年9月, 发动政变,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不肯逃走,最后被

杀害。

合作探究(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假如你是当时的读书人,你会“上书”皇帝吗?为什么?

2、简要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思路点拨:从根本原因、次要原因方面去分析)

3、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课堂总结

达标检测:

1、“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康有为奉诏全面筹划变法事宜 D、《中外纪闻》的出版

4、戊戌变法的内容中,直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训练新式军队

5、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是的目的是( )

(1)推翻清政府 (2)发展资本主义 (3)救亡图存

A、(!)(2)(3) B、(1)(2) C、(1)(3) D、 (2)(3)

6、光绪帝颁布诏书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的统治 C、镇压农民起义 D、抵抗外国侵略

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请求光绪帝当机立断,“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请回答:

(1)“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2)材料中的“拒和”主要指什么/?

(3)你认为康有为提出的建议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教学反思:

。 。

第七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备课人:刘惠霞 时间:9月5日 课型:新授 上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奏折、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是本课的重点。

2、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百日维新”,它是这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高潮。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变法法令的内容中有集中体现。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

3、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只有在逐项分析变法法令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变法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和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容易停留在现象上比较、低层次上比较,或在枝节上比较,难以切入事物本质。因此教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

四、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做好标记)

(一)公车上书

1、发生的时间 ,发起者是 。 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 目的是 。

3、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4、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继续宣传变法。他们在北京组 织 ,把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 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2、戊戌变法的时间是 ,年6月到9月。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

政治:

经济:

文化思想 :

军事:

4、1898年9月, 发动政变,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不肯逃走,最后被

杀害。

合作探究(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假如你是当时的读书人,你会“上书”皇帝吗?为什么?

2、简要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思路点拨:从根本原因、次要原因方面去分析)

3、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课堂总结

达标检测:

1、“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康有为奉诏全面筹划变法事宜 D、《中外纪闻》的出版

4、戊戌变法的内容中,直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训练新式军队

5、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是的目的是( )

(1)推翻清政府 (2)发展资本主义 (3)救亡图存

A、(!)(2)(3) B、(1)(2) C、(1)(3) D、 (2)(3)

6、光绪帝颁布诏书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的统治 C、镇压农民起义 D、抵抗外国侵略

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请求光绪帝当机立断,“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请回答:

(1)“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2)材料中的“拒和”主要指什么/?

(3)你认为康有为提出的建议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

教学反思:

。 。


相关内容

  • 6.戊戌变法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上)
  •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等历史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 ...

  • 戊戌变法高中历史教案
  •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戊戌变法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及<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和保国会.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戊 ...

  •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人文学院 历史学101班 王冰(10020120) 摘要:中国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迫切的探索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以日本为师,企图依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来抵御外侮,实现强国富国的梦想.但是由于我国资本主义先天发展不完善,后天发展又多遭压迫,所以他们在经济上的不成熟导致 ...

  • 戊戌变法教案
  • 戊戌变法(第二课时) 授课人:雷小宏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利用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 生的历史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了解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爱国热情, 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 ...

  • 戊戌变法(教案)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想要改变落后的政治体制,但是戊戌变法由于受到强大封建势力的阻碍,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第二副图片是为变法牺牲的"戊戌六君子".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主要人物:康 ...

  • 戊戌变法川教版八年级学案
  • 第6课戊戌变法 [目标要求] 1. 识记与理解: 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记住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的时间.内容和戊戌变法的时间,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建立的政治团体和戊戌六君子,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 2. 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 ...

  • 戊戌变法说课稿
  • 戊戌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戊戌变法>,主要介绍近代中国戊戌变法从准备.变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教材重点叙述了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突出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本课与教材上一课<洋务运动>,下 ...

  •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郑少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②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b.通过讨论"维新变 ...

  •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初中知识点
  • 戊戌变法,指1898年六月(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该变法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该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 ...

  • 2015中考历史试题分类之 第7课 戊戌变法
  • 第7课 戊戌变法 ◆(2015·贵州黔南州)22.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改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