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第七单元 特产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开放单元,主题是“特产”,由一幅主体画页,一篇自读课文,两首古诗和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了解课文从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

4.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特产的资料。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特产》板书课题,你知道什么叫特产吗?

二、新授

1、你知道哪些特产?它们的产地分别在哪?

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地图

介绍课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游戏:猜谜语

?了?袍子?弯弯像月亮,

是?白胖子?短短像?瓜?

去了白胖子?少?穿?衣?

是?黑?子。?大??衣。

谜?:荔枝谜?:香蕉

身材?又??

穿著紫衣裳?

?我像竹竿?

?是甜又甜。

谜?:甘蔗

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吗?在地图上指一指。

连线:哈密瓜龙眼甘蔗红橘鸭梨菠萝

福建新疆河北广西贵州四川

3、出示: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

丝绸----- 辣椒------- 枸杞------

茶叶----- 香菇----- ()-----

自由读词语,你认识哪个生字,怎样记住的?不理解哪个词语? 出示实物,学生观察

指名做练习,交流:丝绸-----浙江辣椒----四川、湖北、湖南……

(1)在地图上找一找

(2)你还知道哪些物产和它们的产地?

表扬查资料、多问的学生。

4、出示词语:

刺绣铁画景泰蓝玉雕云南白药

湖笔徽墨雨花石端砚宣纸

指名读,你了解哪个词?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5、找一找,画出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特产。

学生在练习纸上做,交流

6、学古诗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2)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图文对照,给古诗配上图

(3)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自学

自由读古诗,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交流

古诗诵读会(配乐)

7、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作业:搜集家乡的一种特产

第二课时

开卷有益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集体读第一段。

4、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5、指名读第二段。

体会“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6、齐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指名说说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各如何?

7、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8、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9、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指导有感情朗读

10、练习朗读课文。

畅所欲言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它有哪些特点?你准备从哪几方面给大家介绍呢?仿照开卷有益说一说,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

小组练说,每组选一代表班内交流。

学生评价,师随机指导。

第三、四课时

一、导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地区的特产下面我请同学

们作一下练习

哈密瓜 福建

龙眼 新疆

甘蔗 河北

红橘 广西

鸭梨 贵州

菠萝 四川

同学们又获得了一些知识,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吗?

(看书、同学之间介绍、看电视、上网等)

二、习作

1 广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街上,车体上,报纸上我们随处可见,广告是对产品的推销,也是对新产品的介绍。相信有的广告语使你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并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食品类电器类药品类饮料类

2 通过看广告是我们获取信息比较简便的方法,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每到旅游季节世界各地的友人都纷至沓来,我们的家乡也有丰富的特产,并且围绕特产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活动吗?你们能不能为它们做一下宣传?

3 撰写广告词是抓住产品的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高度概括产品的特点,也可以配生动活泼的画面,也可以通过电脑所做的动画来为产品做宣传。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选你们喜欢的活动。

注意:写广告词时,注意抓住特点,描写要生动细腻。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产品。

小组完成后,上台交流。

4 金钥匙

教会学生了解特产的方法,鼓励学生不仅留心观察商店的字号,还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了解。

第八单元 尊重与平等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最美的花束》,《这个规矩不能有》,《荣珊的帽子》,通过诗歌和伟人的故事,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语文天地中,继续学习积累词语,开始学习留心观察同学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并根据这些内容,练习设计板报,还要学会背诵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20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学习课文,感悟词句,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3.积累词语,留心观察,学习清楚地表达,背诵练习设计板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让他们体会到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大家平等的思想的重要性。能够清楚地表达。

教学课时:8—9课时。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你觉得他们一样吗?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词。

1. 自读全诗,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同学互学。

2.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

3.同桌互相读文,达到读准读通。

三、创设情景,引导理解诗文。

1.配乐范读,学生感受。

2.听完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

3.根据学生所谈引导学生体会世界人们平等相处,幸福平等的感情,并切入朗读。弄懂“你”、“我”、“他”指的是什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感情。

四、学生交流资料,描述自己所见全世界儿童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2.

3.

导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今天继续学习《最美的花束》一文,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全诗。

2.师生共同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进一步有感情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会写5个生字和有关的词。 背诵全诗。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5.自读全诗,练习背诵。

6.指名学生背诵。

二、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一样________。说一句话。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1.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提出难写的字。

2.教师示范:冠、漆。引导学生说出怎样记住这个字。

3.对于“冠”,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

4.学生练习写字。

四、布置作业。

元帅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

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

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

绵延:连续不断.

(三)集中识字.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 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四)巩固练习.

1,游戏:识字大餐.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 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

(五)作业设计.

将本课的生字和课文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围绕

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

来呢!

2,(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 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

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来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

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到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这首歌谣的含义了吗

2,指名读歌谣,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首长,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

总结补充.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10个,会认的字9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与人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引导质疑。

1.

2. 教师板书课题,夸张双引号,学生观察与以往课题有什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么不同?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

2.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3.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疑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切入文中抓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体会彭总的品质,并穿插着交流资料。

根据学生所谈的体会及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部分。

4. 整体感受。男女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情朗读全文,体会人物品质。

2.学习语文天地D4中的第二题。

3.学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一课,你们还想读吗?

二、引导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回忆内容。

2.指导再读彭总的话:“……这个规矩不能有!”你们知道这个规矩指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可讨论指名回答。

3.引导学生再读彭总的话,结合语文天地,注意问号和叹号的用法,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体会说话人的心情。

4.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可分组分角色演演。

2.指名演的好的上台演。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引导会区别:搞—稿 辩—辨—辫 奉—春,会用形声的方法记字。特别注意鬼9画。

2.学生练习写字。

语文天地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中“读一读,组成词语”、“抄一抄”、“填一填,组成词语”、读一读,体会感情“、读一读,填一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语:在“尊重与平等”这个单元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好词,老师把他们整理里了出来,大家来读一读,看看老师找的对吗?

2、出示:在课文中画的部分词。

3、自己独立读一读,然后学生开火车进行轮读。

二、语文天地——日积月累

1、“读一读,组成词语”

出示:

热()宣()闭()乱()

熟()宜()闲()刮()

1)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在小组内学习。在自己查字典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词语。

3)全班交流。表扬那些组词多、正确率高,而且同学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小组。

4)读词体会这些同音字的应用,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要用错字。

三、填一填,组成词语

大-小 始-终 是-非 生-死 甘-苦 进-退 长-短 东-西

不()则() 同()共() 自()至() 出()入()

取()补() 声()击() 口()心() ()惊()怪

四、读一读,填一填

引导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

五、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并用其中两个造句。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开卷有益“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1)全班交流认识的字,找出难记的字进行全班交流。

(2)识字游戏。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6、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苏珊的帽子》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学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明白事情发生的六要素,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复述。

2.学习语文天地中D4。

3.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苏珊的帽子》,愿依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吗?

二、指导再学课文。

1.

2.

3.

4.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 根据学生的叙述点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学生分别读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部分。 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三、引导学生语文天地D4体会说话人的心情,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四、指导学生学习写字。

1.

2.

3.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小组互评,说说同学的优点,学会尊重同学。

观察字,说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注意区别肿—冲、瘤—溜、症—证、秃—秀、学生练写。 妨—仿、碍—得、疗—辽和多音字落。 五、巡视指导,布置作业。

2.学习办板报。

导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学会尊重同学。

1.

2.

3.

1.

2. 同桌互相介绍优点,要求态度真诚,发自内心。 全班介绍你最了解的同学的优点。 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介绍要求学生选最了解的同学一方面优点通过学生打作文草稿。 二、 引导学生写习作。 具体事例表现。

三、 引导学生办板报。

同学自愿结合设计一份板报小样,以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为内容。

四、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说说同学的优点。

1、小组互评,选出各组的小明星。

2、全班交流,评出班级小明星。

四、实践作业设计:

写写你的好朋友最近有哪些进步?

五、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一 学生构思作文。

二 学生打草稿。

三 师巡视指导。

第九单元 观察与发现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为“观察与发现”三篇主体课文分别为《大自然的语言》、《李时珍》、《装满昆虫的口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学会本单元生字24个,会写29个生字。

3.积累词语,会用关联词造句,会查找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教学课时:9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

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学生的感受,以帮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思考: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齐读全文

二、思考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独体字。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教学反思:

李时珍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预习要求。

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3、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课。

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板书设计:

李时珍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行医 采药 写书

留心学习 走万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记方 访千百人 一百多万字

尝许多药 世界流传

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本环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学、学生之间的评议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说明: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

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

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自读最后一段。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齐读最后一段

(在音乐声中,教师充满诗意的小结、饱含深情的话语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这一环节,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教学首尾呼应,形成情感体验的“磁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

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4、作业: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在教学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课文的渠道,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九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

音字组词。

(2 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同音字组词

1 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 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 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 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 大家读一读。

3 学生抄写词语。

4 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 学生读句子

2 找出加点的词语

3 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 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

五、课外作业。1 写词语。2 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 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 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 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

3 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 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 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

1 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 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 、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 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 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 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 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 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 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

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 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 自己试写谚语。

4、 集体评议

金钥匙:

1、 启发谈话

2、 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 指名反馈、查目录。

4、 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 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 小结

3、 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总结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教学后记:

第十单元 奉献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

3、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没 倒

2、扩词。

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导 父亲 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

原因:洪水肆虐 人们四处逃荒

接受嘱咐

大禹治水 经过

一心一意治水 “才 仅仅 就 却”

结果:红水退了 禹成了治水英雄

教学后记:

炮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问炮手是干什么的?

2、播放炮声,随着一声声炮响,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跨越历史长河,走进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齐读,问你读懂

了什么?)

3、师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检测生字,板书词语,指名认读。

三、学习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3、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4、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1)炮手脸色是怎样变化的?苍白、煞白、惨白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脸色不好的,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2)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测出炮手紧张的心情也在加剧。

(3)你能想象出他当时心里想什么吗?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4)出示脸色惨白的段落:炮手心情怎样?此时,炮手又是怎么想的?体会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5) 最后,炮手做出了什么决定?此时你对炮手产生怎样的感情?

5、播放炮声: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出示句子)

此时,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当将军问炮手的时候,炮手有时怎么说的?他的话应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6、当将军听到炮手的话时,将军怎么说的?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执行什么任务?你还发现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老师相信只要聪明的你用心去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翻到99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给每段标出序号。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不认识)。

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连读,齐读。(重点提示:黎、瞄、垮、煞、颤)

4、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合作交流,具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问题。

2、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自己有什么想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小组同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准备提出全班解决。

5、全班反馈,集中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6、教师点拨,深入理解。问题:课文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

7、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凛冽、喝彩、仅有。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突出重点,精心品读。

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 ①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②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

2、读一读:找出这两处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想一想。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为什么炮手的神态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

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

5、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

6、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开炮把他击毁?

7、分角色朗读全文。

8、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五、续写课文,拓展延伸。

战争带来的总是不幸和灾难,所以我们拥护和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愿我们的世界远离战争;愿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家园;愿我们永远享有宁静温馨的和平生活!请同学们想象战争胜利了,炮手回到亲爱的家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续写。

板书: 将军(等) 炮手(顾全大局)

苍白 煞白 惨白

打颤 滚下泪珠

喝彩 流下热泪

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十

教学要求:

1 区别同音字、形音字,抄写词语,搭配词语,巩固学过的生字新词语。

2 读背中外名言警句,了解大概意思。

3 阅读短文。

4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各种行业缺一不可。

教学重点: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读懂短文,展开想像,续编《炮手》。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积累运用”“开卷有益”。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1 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特点。

3指名口头组词。

4引导学生记字形。

二 抄一抄。

1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 说说这些词语在抄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 学生抄写词语。

4 指名读一读。

三、读一读,填上合适的词语

1、学生完成练习。

2、集体反馈。(分享快乐,服从分配,瞄准房屋,忍受痛苦,浇灌禾苗,播种希望。)

3、读一读。

四、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点明这些句子所表达的主题:奉献。

五、阅读《邮箱里的花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准确、通顺地朗读短文。

(2)思考: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出示部分词语,检查大家的认读情况。

娜塔娅 偏僻 婶婶 大街 郊外 皱纹

3、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娜塔娅经常帮助邮递员分发邮件。一个星期天,女教师什么也没有,为了不让女教师失望,她到郊外采了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讨论:女教师没有信件,娜塔娅为什么要采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娜塔娅知道每次收到信件,女教师都会很高兴。如果今天女教师没有收到信件,女教师会伤心难过,为了让女教师不伤心,能收获快乐,所以娜塔娅采了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4、教师:从小姑娘的身上,你们得到什么启发?(处处为别人着想)

5、教师小结:是呀,只是一束鲜花就使女教师收获了快乐,娜塔娅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她时刻为别人着想,真是一个好孩子。

六、课时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生字新词,还认识了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好姑娘——娜塔娅。希望同学们能像她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时刻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带去快乐。

七、作业布置

1、积累本课的词语以及名言警句。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邮箱里的花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采访了解各种行业的特点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各行业缺一不可,树立为国家、社会服务,奉献的志向。

教具准备

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设计采访提纲

1、教师:同学们,你们对爸爸、妈妈以及身边人的工作了解有多少呢?

2、学生自由反映情况。

3、教师揭示本次活动的目的: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以及多社会的贡献。

4、出示课文中的调查表,引导学生设计好采访提纲。

二、指导采访,引导学生组织好采访语言

三、学生课后完成采访内容,填写调查表

四、反馈调查情况

五、自由说说自己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明白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写一份调查后感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续读《炮手》,开展爱心小组行动。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具准备:“苍白”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知道续编《炮手》

1、读课文《炮手》。

2、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句。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体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语:惨白等。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炮手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5、引导学生想象,炮手回到家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反馈,拓宽思路)

6、指导续写。

(1)大胆地想象。

(2)注意炮手的特点和性格与原文一致。

(3)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二、爱心小组行动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低年级的同学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

3、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怎样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4、交流各小组制定的计划。

5、教师动员学生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并从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教学后记:

小河的歌

]一、导课

师:现在老师想带领大家看一幅美丽的画面。

师画外音:一条蜿蜒的小河向前流淌着,瞧,他穿越高山、平原;它浇灌田野、森林。花开了,草绿了,庄稼丰收了,树木更加茂盛了。 师:小河哗哗的流淌,他在唱着自己的歌。他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小河的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师:现在请你们小声自由朗读诗歌,在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多读几遍,老师会走到你的身边,听一听你读得是否准确。另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2、师:谁相当校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指名读)

3、师:这个小老师当的怎样?(读的准确,声音响亮)

4、师: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生词,“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我这儿来”

5、师:“寂寞”是什么意思?“寂寞---孤单”

师评:用同义词解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6、“干涩---干燥”“崇高---高尚”(指名答)

7、师评:你真聪明,会及时运用。

8、师:谁想来读诗歌?其余同学仔细倾听,认真听就等于自己读了一遍。(4人读)

9、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板书:明亮、快乐、绿色、奔跑)

10、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是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一句话就是每一小节的总起句。这是一种概括意思的好方法。

导:刚才,我们大体的了解诗的意思,让我们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更美的意境。

三、精读

1、师:请看大屏幕(指读题目要求)

要求:读读每一小节,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边读边想:你喜欢的原因。

2、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老师会走到你们身边,成为你们的参与者。

3、师:现在我们全班进行交流。谁想来谈。

4、生谈第一小节:

(1)师:是呀,小河长年累月的奔腾不息,真是不知疲倦。

(2)师:一条蜿蜒、明亮的小河永远又走不完的路,唱不完歌的歌,听,他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出示流水的轻音乐声,填空它唱着。唱着。身边伴着它山谷里在,不管不管)

(3)师: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感受小河优美、动听的声音。(学生听着音乐朗读)

(4)、师:谁想来读?

师:(生互评)你觉得他哪里读的好?

(5)、让我们一起唱歌(齐读)

导:再谈谈你喜欢的内容

5、生谈第二小节

(1)师评:你的词汇非常的丰富,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你的理解非常深刻,使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不要紧张,想好了再说。

(2)师:现在让我们看看画面,听一听小河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画外音:我是一条小河,我会独自经过险峻的大山,荒芜的沙漠,时常感到寂寞难忍。有时我要忍受着炎热的天气,骄阳的炙烤,常常感到干渴。

但是,令我惊喜的是我会使黄土重新滋润,草儿因我的到来绿了,花儿因我的到来开了,因而我又感到无比的快乐。

(3)师:看完画面,你想对小河说些什么?

(4)、师:一条小河,宁愿自己忍受着寂寞,忍耐着干渴,却给黄屠沙石送上清水,给他们带来绿色的生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5)、师: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跨跨小河吧。

(6)、师:你觉得她朗读的怎样?(我从它的朗读中听出了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7)师:让我们一起夸夸小河。

导:小河听了同学们的夸奖,高兴极了。他说呀,同学们赶快读读后面诗歌,我还想听听你们的夸奖呢。

6、生谈第三小节:

(1)师:小河流入大海,小河浇灌禾苗,小河分享丰收,这是的小河心情怎样?(快乐、愉快、)

(2)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3)师:同桌读。

(4)“寂寞”“干涩”“崇高”师什么意思?师:想读的我们一起来读。

导:小河是明亮的,不知疲倦的;小河是快乐、幸福的,它给大自然披上五彩衣,个个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因此,小河要对同学们说,“我师一条奔跑的小河”

7、师:让我们齐诵最后一段。

四、拓展

1、师:那么小河还会诉说哪些故事呢?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进行背诵。(基础性)

2、仿照《小河的歌》自编一首。(选择性)

板书:

明亮的 不停奔跑

小河的歌 快乐的 忍受寂寞

绿色的 浇灌田野

第十一单元 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

2、通过自主读书、相互讨论,了解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字里行间、从课外书以及网络中了解巴金爷爷,受到巴金爷爷为人之道的感染,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命开花”。

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简介巴金。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

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争先恐后”、“辜负”的含义。

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4、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试着理清信中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预习,互动交流。

1、检查生字读音。注意:“闹”是鼻音。

2、交流信中的主要内容。

(1)感谢家乡孩子的来信;

(2)克服困难回信;

(3)原谅不能回乡;

(4)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

(5)珍惜有限的时间;

(6)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

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或班级交流与解答。

四、回归课文,练习正确、流利朗读。

五、导析字形,练习书写。

“添”右上为“天”,“福”左边不要加点,

六、巡视指导,评价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领“标”。

“信”,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实际上就是指的人在说话。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我们读来也很受教益。你对哪些话感受很深呢?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巴金爷爷是个什么人呢?字里行间又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话”。

同学们,自由小声朗读或默读全文,细读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补充完善批注。

小组交流自己对有关句子的所感所悟。

全班交流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

共三句话,三层意思:一是我们的爱、同情、精力、时间,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外,还有更多的可以奉献别人;二是为别人奉献了它们,生命才会有意义;三是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举例。

三、品读话语,认识“人”。

1、品读:“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

2、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

相机补充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3、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普通”。

相机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别人一样”等。

四、回读全文,体会“情”。

1、再读全文,体会巴金爷爷的情感:爱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爱同胞、爱生命。

2、重点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喜爱和希望。

五、总结全文,激发“行”。

1、师:巴金爷爷用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更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正如巴金爷爷所说,同学们的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好好学习吧!

2、请同学们把下面句子中的“你们”换成“我们”再读读吧!

——“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六、课堂作业,检测“标”。

1、听写词语:

热闹 无论 如何 原谅 无限 添彩 维持 羡慕 祝福

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开花”,每次是在说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开花”?

3、选做题:读了这封信后,请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板书: 巴金

教育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平 乐 开 珍

平 于 花 惜

凡 奉 结 时

凡 献 果 间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信。齐读课题。

2、师:我们读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读过少先队员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信》。

二、读一读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

(课文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读下

来,所以,请学生自读。)

2、评价读。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

3、个性读。、这首诗很有意思吗?

“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经黄昏。“替花朵给蜜蜂写,赶”

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样式都差不多,。

也会这样写是吗,大家也有信心当小诗人吗?

三、拓展练习:

1、编一编。学生编诗。老师打开屏幕文档,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如:替花朵给蝴蝶写,赶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 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

替树给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

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

(老师别出心裁,捕捉学生生命中的诗意体验,当堂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使学生的口头作品得到及时展现,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2、赏析学生作品。

让我们也加个开头和结尾吧:(借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四、议一议

1、刚才读我们自己的诗,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我们写信的时候就要用心,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用心用情

2、交流自己的作品。

课后延伸:背诵课文,仿写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单元课文

二、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

第七单元 特产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开放单元,主题是“特产”,由一幅主体画页,一篇自读课文,两首古诗和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了解课文从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

4.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特产的资料。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特产》板书课题,你知道什么叫特产吗?

二、新授

1、你知道哪些特产?它们的产地分别在哪?

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地图

介绍课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游戏:猜谜语

?了?袍子?弯弯像月亮,

是?白胖子?短短像?瓜?

去了白胖子?少?穿?衣?

是?黑?子。?大??衣。

谜?:荔枝谜?:香蕉

身材?又??

穿著紫衣裳?

?我像竹竿?

?是甜又甜。

谜?:甘蔗

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吗?在地图上指一指。

连线:哈密瓜龙眼甘蔗红橘鸭梨菠萝

福建新疆河北广西贵州四川

3、出示: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

丝绸----- 辣椒------- 枸杞------

茶叶----- 香菇----- ()-----

自由读词语,你认识哪个生字,怎样记住的?不理解哪个词语? 出示实物,学生观察

指名做练习,交流:丝绸-----浙江辣椒----四川、湖北、湖南……

(1)在地图上找一找

(2)你还知道哪些物产和它们的产地?

表扬查资料、多问的学生。

4、出示词语:

刺绣铁画景泰蓝玉雕云南白药

湖笔徽墨雨花石端砚宣纸

指名读,你了解哪个词?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5、找一找,画出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特产。

学生在练习纸上做,交流

6、学古诗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2)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图文对照,给古诗配上图

(3)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自学

自由读古诗,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交流

古诗诵读会(配乐)

7、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作业:搜集家乡的一种特产

第二课时

开卷有益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集体读第一段。

4、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5、指名读第二段。

体会“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6、齐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指名说说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各如何?

7、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8、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9、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指导有感情朗读

10、练习朗读课文。

畅所欲言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它有哪些特点?你准备从哪几方面给大家介绍呢?仿照开卷有益说一说,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

小组练说,每组选一代表班内交流。

学生评价,师随机指导。

第三、四课时

一、导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地区的特产下面我请同学

们作一下练习

哈密瓜 福建

龙眼 新疆

甘蔗 河北

红橘 广西

鸭梨 贵州

菠萝 四川

同学们又获得了一些知识,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吗?

(看书、同学之间介绍、看电视、上网等)

二、习作

1 广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街上,车体上,报纸上我们随处可见,广告是对产品的推销,也是对新产品的介绍。相信有的广告语使你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并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食品类电器类药品类饮料类

2 通过看广告是我们获取信息比较简便的方法,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每到旅游季节世界各地的友人都纷至沓来,我们的家乡也有丰富的特产,并且围绕特产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活动吗?你们能不能为它们做一下宣传?

3 撰写广告词是抓住产品的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高度概括产品的特点,也可以配生动活泼的画面,也可以通过电脑所做的动画来为产品做宣传。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选你们喜欢的活动。

注意:写广告词时,注意抓住特点,描写要生动细腻。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产品。

小组完成后,上台交流。

4 金钥匙

教会学生了解特产的方法,鼓励学生不仅留心观察商店的字号,还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了解。

第八单元 尊重与平等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最美的花束》,《这个规矩不能有》,《荣珊的帽子》,通过诗歌和伟人的故事,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语文天地中,继续学习积累词语,开始学习留心观察同学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并根据这些内容,练习设计板报,还要学会背诵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20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学习课文,感悟词句,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3.积累词语,留心观察,学习清楚地表达,背诵练习设计板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让他们体会到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大家平等的思想的重要性。能够清楚地表达。

教学课时:8—9课时。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你觉得他们一样吗?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词。

1. 自读全诗,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同学互学。

2.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

3.同桌互相读文,达到读准读通。

三、创设情景,引导理解诗文。

1.配乐范读,学生感受。

2.听完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

3.根据学生所谈引导学生体会世界人们平等相处,幸福平等的感情,并切入朗读。弄懂“你”、“我”、“他”指的是什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感情。

四、学生交流资料,描述自己所见全世界儿童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2.

3.

导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今天继续学习《最美的花束》一文,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全诗。

2.师生共同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进一步有感情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会写5个生字和有关的词。 背诵全诗。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5.自读全诗,练习背诵。

6.指名学生背诵。

二、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一样________。说一句话。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1.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提出难写的字。

2.教师示范:冠、漆。引导学生说出怎样记住这个字。

3.对于“冠”,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

4.学生练习写字。

四、布置作业。

元帅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

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

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

绵延:连续不断.

(三)集中识字.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 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四)巩固练习.

1,游戏:识字大餐.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 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

(五)作业设计.

将本课的生字和课文读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围绕

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

来呢!

2,(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 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

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来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

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到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这首歌谣的含义了吗

2,指名读歌谣,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首长,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

总结补充.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10个,会认的字9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与人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引导质疑。

1.

2. 教师板书课题,夸张双引号,学生观察与以往课题有什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么不同?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

2.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3.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疑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切入文中抓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体会彭总的品质,并穿插着交流资料。

根据学生所谈的体会及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部分。

4. 整体感受。男女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情朗读全文,体会人物品质。

2.学习语文天地D4中的第二题。

3.学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一课,你们还想读吗?

二、引导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回忆内容。

2.指导再读彭总的话:“……这个规矩不能有!”你们知道这个规矩指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可讨论指名回答。

3.引导学生再读彭总的话,结合语文天地,注意问号和叹号的用法,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体会说话人的心情。

4.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可分组分角色演演。

2.指名演的好的上台演。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引导会区别:搞—稿 辩—辨—辫 奉—春,会用形声的方法记字。特别注意鬼9画。

2.学生练习写字。

语文天地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中“读一读,组成词语”、“抄一抄”、“填一填,组成词语”、读一读,体会感情“、读一读,填一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语:在“尊重与平等”这个单元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好词,老师把他们整理里了出来,大家来读一读,看看老师找的对吗?

2、出示:在课文中画的部分词。

3、自己独立读一读,然后学生开火车进行轮读。

二、语文天地——日积月累

1、“读一读,组成词语”

出示:

热()宣()闭()乱()

熟()宜()闲()刮()

1)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在小组内学习。在自己查字典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词语。

3)全班交流。表扬那些组词多、正确率高,而且同学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小组。

4)读词体会这些同音字的应用,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要用错字。

三、填一填,组成词语

大-小 始-终 是-非 生-死 甘-苦 进-退 长-短 东-西

不()则() 同()共() 自()至() 出()入()

取()补() 声()击() 口()心() ()惊()怪

四、读一读,填一填

引导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

五、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并用其中两个造句。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开卷有益“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1)全班交流认识的字,找出难记的字进行全班交流。

(2)识字游戏。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6、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苏珊的帽子》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学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明白事情发生的六要素,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复述。

2.学习语文天地中D4。

3.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苏珊的帽子》,愿依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吗?

二、指导再学课文。

1.

2.

3.

4.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 根据学生的叙述点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学生分别读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部分。 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三、引导学生语文天地D4体会说话人的心情,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四、指导学生学习写字。

1.

2.

3.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小组互评,说说同学的优点,学会尊重同学。

观察字,说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注意区别肿—冲、瘤—溜、症—证、秃—秀、学生练写。 妨—仿、碍—得、疗—辽和多音字落。 五、巡视指导,布置作业。

2.学习办板报。

导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学会尊重同学。

1.

2.

3.

1.

2. 同桌互相介绍优点,要求态度真诚,发自内心。 全班介绍你最了解的同学的优点。 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介绍要求学生选最了解的同学一方面优点通过学生打作文草稿。 二、 引导学生写习作。 具体事例表现。

三、 引导学生办板报。

同学自愿结合设计一份板报小样,以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为内容。

四、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说说同学的优点。

1、小组互评,选出各组的小明星。

2、全班交流,评出班级小明星。

四、实践作业设计:

写写你的好朋友最近有哪些进步?

五、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一 学生构思作文。

二 学生打草稿。

三 师巡视指导。

第九单元 观察与发现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题为“观察与发现”三篇主体课文分别为《大自然的语言》、《李时珍》、《装满昆虫的口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学会本单元生字24个,会写29个生字。

3.积累词语,会用关联词造句,会查找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教学课时:9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

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学生的感受,以帮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思考: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齐读全文

二、思考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独体字。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教学反思:

李时珍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预习要求。

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3、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课。

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板书设计:

李时珍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行医 采药 写书

留心学习 走万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记方 访千百人 一百多万字

尝许多药 世界流传

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本环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学、学生之间的评议及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初步了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了整体感知)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说明: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

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

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自读最后一段。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齐读最后一段

(在音乐声中,教师充满诗意的小结、饱含深情的话语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这一环节,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教学首尾呼应,形成情感体验的“磁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

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4、作业: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在教学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课文的渠道,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九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

音字组词。

(2 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同音字组词

1 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 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 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 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 大家读一读。

3 学生抄写词语。

4 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 学生读句子

2 找出加点的词语

3 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 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

五、课外作业。1 写词语。2 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 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 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 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

3 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 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 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

1 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 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 、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 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 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 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 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 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 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

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 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 自己试写谚语。

4、 集体评议

金钥匙:

1、 启发谈话

2、 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 指名反馈、查目录。

4、 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 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 小结

3、 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总结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教学后记:

第十单元 奉献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

3、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没 倒

2、扩词。

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导 父亲 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

原因:洪水肆虐 人们四处逃荒

接受嘱咐

大禹治水 经过

一心一意治水 “才 仅仅 就 却”

结果:红水退了 禹成了治水英雄

教学后记:

炮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问炮手是干什么的?

2、播放炮声,随着一声声炮响,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跨越历史长河,走进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齐读,问你读懂

了什么?)

3、师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检测生字,板书词语,指名认读。

三、学习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3、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4、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1)炮手脸色是怎样变化的?苍白、煞白、惨白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脸色不好的,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2)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测出炮手紧张的心情也在加剧。

(3)你能想象出他当时心里想什么吗?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4)出示脸色惨白的段落:炮手心情怎样?此时,炮手又是怎么想的?体会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5) 最后,炮手做出了什么决定?此时你对炮手产生怎样的感情?

5、播放炮声: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出示句子)

此时,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当将军问炮手的时候,炮手有时怎么说的?他的话应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6、当将军听到炮手的话时,将军怎么说的?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执行什么任务?你还发现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老师相信只要聪明的你用心去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翻到99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给每段标出序号。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不认识)。

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连读,齐读。(重点提示:黎、瞄、垮、煞、颤)

4、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合作交流,具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问题。

2、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自己有什么想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小组同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准备提出全班解决。

5、全班反馈,集中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6、教师点拨,深入理解。问题:课文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

7、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凛冽、喝彩、仅有。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突出重点,精心品读。

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 ①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②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

2、读一读:找出这两处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想一想。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为什么炮手的神态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

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

5、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

6、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开炮把他击毁?

7、分角色朗读全文。

8、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五、续写课文,拓展延伸。

战争带来的总是不幸和灾难,所以我们拥护和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愿我们的世界远离战争;愿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家园;愿我们永远享有宁静温馨的和平生活!请同学们想象战争胜利了,炮手回到亲爱的家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续写。

板书: 将军(等) 炮手(顾全大局)

苍白 煞白 惨白

打颤 滚下泪珠

喝彩 流下热泪

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十

教学要求:

1 区别同音字、形音字,抄写词语,搭配词语,巩固学过的生字新词语。

2 读背中外名言警句,了解大概意思。

3 阅读短文。

4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各种行业缺一不可。

教学重点: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读懂短文,展开想像,续编《炮手》。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积累运用”“开卷有益”。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1 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特点。

3指名口头组词。

4引导学生记字形。

二 抄一抄。

1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 说说这些词语在抄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 学生抄写词语。

4 指名读一读。

三、读一读,填上合适的词语

1、学生完成练习。

2、集体反馈。(分享快乐,服从分配,瞄准房屋,忍受痛苦,浇灌禾苗,播种希望。)

3、读一读。

四、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点明这些句子所表达的主题:奉献。

五、阅读《邮箱里的花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准确、通顺地朗读短文。

(2)思考: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出示部分词语,检查大家的认读情况。

娜塔娅 偏僻 婶婶 大街 郊外 皱纹

3、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娜塔娅经常帮助邮递员分发邮件。一个星期天,女教师什么也没有,为了不让女教师失望,她到郊外采了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讨论:女教师没有信件,娜塔娅为什么要采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娜塔娅知道每次收到信件,女教师都会很高兴。如果今天女教师没有收到信件,女教师会伤心难过,为了让女教师不伤心,能收获快乐,所以娜塔娅采了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4、教师:从小姑娘的身上,你们得到什么启发?(处处为别人着想)

5、教师小结:是呀,只是一束鲜花就使女教师收获了快乐,娜塔娅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她时刻为别人着想,真是一个好孩子。

六、课时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生字新词,还认识了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好姑娘——娜塔娅。希望同学们能像她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时刻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带去快乐。

七、作业布置

1、积累本课的词语以及名言警句。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邮箱里的花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采访了解各种行业的特点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各行业缺一不可,树立为国家、社会服务,奉献的志向。

教具准备

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设计采访提纲

1、教师:同学们,你们对爸爸、妈妈以及身边人的工作了解有多少呢?

2、学生自由反映情况。

3、教师揭示本次活动的目的: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以及多社会的贡献。

4、出示课文中的调查表,引导学生设计好采访提纲。

二、指导采访,引导学生组织好采访语言

三、学生课后完成采访内容,填写调查表

四、反馈调查情况

五、自由说说自己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明白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写一份调查后感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续读《炮手》,开展爱心小组行动。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具准备:“苍白”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知道续编《炮手》

1、读课文《炮手》。

2、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句。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体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语:惨白等。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炮手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5、引导学生想象,炮手回到家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反馈,拓宽思路)

6、指导续写。

(1)大胆地想象。

(2)注意炮手的特点和性格与原文一致。

(3)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二、爱心小组行动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低年级的同学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

3、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怎样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4、交流各小组制定的计划。

5、教师动员学生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并从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教学后记:

小河的歌

]一、导课

师:现在老师想带领大家看一幅美丽的画面。

师画外音:一条蜿蜒的小河向前流淌着,瞧,他穿越高山、平原;它浇灌田野、森林。花开了,草绿了,庄稼丰收了,树木更加茂盛了。 师:小河哗哗的流淌,他在唱着自己的歌。他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小河的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师:现在请你们小声自由朗读诗歌,在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多读几遍,老师会走到你的身边,听一听你读得是否准确。另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2、师:谁相当校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指名读)

3、师:这个小老师当的怎样?(读的准确,声音响亮)

4、师: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生词,“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我这儿来”

5、师:“寂寞”是什么意思?“寂寞---孤单”

师评:用同义词解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6、“干涩---干燥”“崇高---高尚”(指名答)

7、师评:你真聪明,会及时运用。

8、师:谁想来读诗歌?其余同学仔细倾听,认真听就等于自己读了一遍。(4人读)

9、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板书:明亮、快乐、绿色、奔跑)

10、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是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一句话就是每一小节的总起句。这是一种概括意思的好方法。

导:刚才,我们大体的了解诗的意思,让我们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更美的意境。

三、精读

1、师:请看大屏幕(指读题目要求)

要求:读读每一小节,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边读边想:你喜欢的原因。

2、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老师会走到你们身边,成为你们的参与者。

3、师:现在我们全班进行交流。谁想来谈。

4、生谈第一小节:

(1)师:是呀,小河长年累月的奔腾不息,真是不知疲倦。

(2)师:一条蜿蜒、明亮的小河永远又走不完的路,唱不完歌的歌,听,他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出示流水的轻音乐声,填空它唱着。唱着。身边伴着它山谷里在,不管不管)

(3)师: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感受小河优美、动听的声音。(学生听着音乐朗读)

(4)、师:谁想来读?

师:(生互评)你觉得他哪里读的好?

(5)、让我们一起唱歌(齐读)

导:再谈谈你喜欢的内容

5、生谈第二小节

(1)师评:你的词汇非常的丰富,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你的理解非常深刻,使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不要紧张,想好了再说。

(2)师:现在让我们看看画面,听一听小河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画外音:我是一条小河,我会独自经过险峻的大山,荒芜的沙漠,时常感到寂寞难忍。有时我要忍受着炎热的天气,骄阳的炙烤,常常感到干渴。

但是,令我惊喜的是我会使黄土重新滋润,草儿因我的到来绿了,花儿因我的到来开了,因而我又感到无比的快乐。

(3)师:看完画面,你想对小河说些什么?

(4)、师:一条小河,宁愿自己忍受着寂寞,忍耐着干渴,却给黄屠沙石送上清水,给他们带来绿色的生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5)、师: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跨跨小河吧。

(6)、师:你觉得她朗读的怎样?(我从它的朗读中听出了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7)师:让我们一起夸夸小河。

导:小河听了同学们的夸奖,高兴极了。他说呀,同学们赶快读读后面诗歌,我还想听听你们的夸奖呢。

6、生谈第三小节:

(1)师:小河流入大海,小河浇灌禾苗,小河分享丰收,这是的小河心情怎样?(快乐、愉快、)

(2)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3)师:同桌读。

(4)“寂寞”“干涩”“崇高”师什么意思?师:想读的我们一起来读。

导:小河是明亮的,不知疲倦的;小河是快乐、幸福的,它给大自然披上五彩衣,个个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因此,小河要对同学们说,“我师一条奔跑的小河”

7、师:让我们齐诵最后一段。

四、拓展

1、师:那么小河还会诉说哪些故事呢?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进行背诵。(基础性)

2、仿照《小河的歌》自编一首。(选择性)

板书:

明亮的 不停奔跑

小河的歌 快乐的 忍受寂寞

绿色的 浇灌田野

第十一单元 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

2、通过自主读书、相互讨论,了解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字里行间、从课外书以及网络中了解巴金爷爷,受到巴金爷爷为人之道的感染,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命开花”。

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简介巴金。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

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争先恐后”、“辜负”的含义。

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4、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试着理清信中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预习,互动交流。

1、检查生字读音。注意:“闹”是鼻音。

2、交流信中的主要内容。

(1)感谢家乡孩子的来信;

(2)克服困难回信;

(3)原谅不能回乡;

(4)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

(5)珍惜有限的时间;

(6)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

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或班级交流与解答。

四、回归课文,练习正确、流利朗读。

五、导析字形,练习书写。

“添”右上为“天”,“福”左边不要加点,

六、巡视指导,评价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领“标”。

“信”,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实际上就是指的人在说话。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我们读来也很受教益。你对哪些话感受很深呢?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巴金爷爷是个什么人呢?字里行间又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话”。

同学们,自由小声朗读或默读全文,细读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补充完善批注。

小组交流自己对有关句子的所感所悟。

全班交流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

共三句话,三层意思:一是我们的爱、同情、精力、时间,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外,还有更多的可以奉献别人;二是为别人奉献了它们,生命才会有意义;三是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举例。

三、品读话语,认识“人”。

1、品读:“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

2、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

相机补充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3、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普通”。

相机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别人一样”等。

四、回读全文,体会“情”。

1、再读全文,体会巴金爷爷的情感:爱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爱同胞、爱生命。

2、重点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喜爱和希望。

五、总结全文,激发“行”。

1、师:巴金爷爷用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更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正如巴金爷爷所说,同学们的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好好学习吧!

2、请同学们把下面句子中的“你们”换成“我们”再读读吧!

——“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六、课堂作业,检测“标”。

1、听写词语:

热闹 无论 如何 原谅 无限 添彩 维持 羡慕 祝福

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开花”,每次是在说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开花”?

3、选做题:读了这封信后,请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板书: 巴金

教育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平 乐 开 珍

平 于 花 惜

凡 奉 结 时

凡 献 果 间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信。齐读课题。

2、师:我们读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读过少先队员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信》。

二、读一读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

(课文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读下

来,所以,请学生自读。)

2、评价读。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

3、个性读。、这首诗很有意思吗?

“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经黄昏。“替花朵给蜜蜂写,赶”

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样式都差不多,。

也会这样写是吗,大家也有信心当小诗人吗?

三、拓展练习:

1、编一编。学生编诗。老师打开屏幕文档,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如:替花朵给蝴蝶写,赶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 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

替树给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

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

(老师别出心裁,捕捉学生生命中的诗意体验,当堂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使学生的口头作品得到及时展现,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2、赏析学生作品。

让我们也加个开头和结尾吧:(借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四、议一议

1、刚才读我们自己的诗,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我们写信的时候就要用心,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用心用情

2、交流自己的作品。

课后延伸:背诵课文,仿写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单元课文

二、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山寨]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山 寨> 黄 睿 2015年3月25日 会宁县党岘希望小学 <山寨>教学设计 班级:二年级一班 科目:语文 班级人数:39 场所:教室 课题:山寨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依据: <山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 ...

  •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承担着由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因此,在内容编排时除了与四年级(上)的教材一样,均衡地增加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外,本册教材的阅读练习较之以前教材,在广度上有所拓宽,在密度上有所加强,在深度上有所发掘.如:有让学生体会句子寓意的,有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让学生把握写 ...

  •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珍贵的教科书]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下册 内 教 学 目 标 重 教法 课型 容 知识 能力 情感 态度 难 点 第五单元 第 6 课时 珍贵的教科书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认识文中标点的用法. 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困难, 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 ...

  •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案
  •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2. 难点:,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 ...

  •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
  • 春天的雨点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进一步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 教 ...

  •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丁丁写字]教案
  • 丁丁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丁丁字写不好的原因. 3.教育学生凡事要认认真真去做,决不能马虎.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认读8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词卡.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释课题,质疑探究 1.从题 ...

  • 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蓝裙的故事教案西师大版
  •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蓝裙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 自主学习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 学习课文,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 2. 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 3. 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教学准备:课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