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几种材料类型的审题策略

  高考作文材料类型千万变化,不同类型的材料审题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笔者把近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作了一下简单总结,归纳出六种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类型。下面,笔者以2006年高考的作文材料为例,把每种类型材料的最佳审题角度推荐给大家,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一) 对比型   这种材料类型的特征是: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基本可以划分两部分,内容相对或相反。话题一般为关系型。这种材料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所以在审题时,不仅要注意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区别,更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立意时既要坚持两点论,同时又必须坚持重点论。这样才能做到既全面,又重点突出。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生无所息\生有所息。”有的同学只注意到“生无所息”,围绕“惜时勤奋”立意。或者只强调“生有所息”,从人的“生理特点”出发,写娱乐休闲的重要意义。其实这两种角度都是片面的。“生无所息”和“生有所息”表面上看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前者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和意志,后者强调的是人的生理需求。所以最佳的角度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为了理想和追求,既要孜孜��,同时为了能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又要注意劳逸结合,围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立意,就较为全面了。当然这二者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写作时应有所侧重。      (二) 寓言型   所给的材料一般是一则寓言或是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这是最传统的材料类型。它的立足点是道理或哲理。在审题时,首先要把这些“读”出来,然后把它作为写作角度。所以在阅读材料时,必须特别关注寓言中“主角”的言行,问题的根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尤其是结尾部分议论性或哲理性的的语句,这些都是理解材料至关重要的信息。读懂材料是审题的关键,因为一旦理解出现偏差,作文就会面临跑题的危险。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雨燕减肥。”雨燕在第一次离巢前,必须减肥(锻炼,控制食物的摄入)。理解这则寓言的关键信息是结尾一句话: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高飞。它揭示的道理就是: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受磨炼(从本领到意志),这才是本题的最佳立意角度。审题时,如果把视角仅仅集中在“减肥”二字上,围绕“时尚”来写,那就跑题了。      (三) 松散型   与寓言型材料相反,松散型材料淡化审题。甚至不需要审题,写作角度就在材料当中。它的优点是角度相当宽泛,什么层次的考生都有话说。它侧重考察的是考生的立意和表达。写作时无须另起炉灶,只要从材料所提供角度当中任选其一,或把几个角度合而为一即可。如2006年高考安徽卷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材料中一共提供了六种“书”,七种“读书”方式。这样,从理论上讲,材料至少提供了42(6×7=42)种角度(姑且这么认为)。当然角度并不止42个,只不过没必要再去另选罢了。      (四) 问题型   材料是当前社会存在的某个热点问题或生活中常见的某种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题时,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所描述的是一个什么社会问题,把“靶子”选准,然后再作深入具体地分析。为了使自己的见解能更加深刻,最好从具体问题出发,利用哲学上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辩证的、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借以提高认识的深度和高度。重点分析问题的根源、危害,探讨解决方案,而不能仅仅局限在问题的表面上。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I:“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仅从“阅读率不断下降”这个角度下笔,分析其原因,表达一种忧虑。虽然也能够扣题,但过于片面。因为从整则材料来看,虽然传统阅读方式有所下降(1999年为60.4%,2005年为48.7%),但是由于网上阅读率的大幅提高(1999年为3.7%,2005年为27.8%),所以整体阅读率实际上是上升(1999年是64.1%,2005年是 76.5%),这才更加全面和客观。我们也可以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这个问题:传统阅读方式(图书阅读)下降,新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上升,后者必将取代前者,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因为网上阅读有着传统阅读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信息量大,而且更加便捷。      (五)独词型   题中没有材料,仅提供一个词语或短语,作为话题或题目。一遇到这类题目,很多同学感觉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口)。这时,我们不妨借用管理学中“5W1H”理论,对话题提几个问题: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样做(how),什么时候(when),是谁(who),什么地方(where),甚至更多问题。这样,话题就会由抽象变得越来越具体,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的缺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话题的深层认识。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首先思考“who”:我想握住谁的手?亲人、友人、恋人、老师、同学、伟人、名人,甚至希特勒、小布什、伊拉克难民、濒临灭绝的生物、理想、信念、真理、青春……然后思考“why”:我为什么要握住他的手?想表达感激、倾慕、敬仰、思念,还是规劝、责问、关爱、奋进……最后思考“how”:怎样才能握住他的手?我应该怎样去做?等等。这样思维的角度一下子就展开来了,而且问题越多,思维也就越深入。然后确定一个角度来写就可以了。      (六) 解词型   这种类型材料的特点是:选取一个词语,作为话题或题目。审题时,如果材料中对词语作了解释,那么每个义项都可以单独作为写作角度。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意气’一词,有三个义项,①志向、趣味和性情。如意气相投。②意志和气概。如意气昂扬。③偏激、任性的的情绪。如意气用事。”三个义项每个都可以单独作为写作角度。如果只有一个义项,我们还可以结合独词型材料的审题方法,多问几个“什么”。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愿景:所向往的前景。”首先思考“who”:谁的愿景?可以从自身出发,古今中外,各色人等的愿景,甚至文学形象,濒临灭绝的生物,地球的愿景等等。然后思考“what”:愿景是什么?只要确定了“who”,这个问题就好确定了。接着思考“how”: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景?   其实,不管什么样类型的材料,材料说明都至关重要。它就是写作提示,启发你去思考。更重要的是,它为写作提供限制,是命题人所划定的“圈”,只要不出“圈”,一般就不会跑题了。

  高考作文材料类型千万变化,不同类型的材料审题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笔者把近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作了一下简单总结,归纳出六种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类型。下面,笔者以2006年高考的作文材料为例,把每种类型材料的最佳审题角度推荐给大家,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一) 对比型   这种材料类型的特征是: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基本可以划分两部分,内容相对或相反。话题一般为关系型。这种材料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所以在审题时,不仅要注意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区别,更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立意时既要坚持两点论,同时又必须坚持重点论。这样才能做到既全面,又重点突出。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生无所息\生有所息。”有的同学只注意到“生无所息”,围绕“惜时勤奋”立意。或者只强调“生有所息”,从人的“生理特点”出发,写娱乐休闲的重要意义。其实这两种角度都是片面的。“生无所息”和“生有所息”表面上看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前者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和意志,后者强调的是人的生理需求。所以最佳的角度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为了理想和追求,既要孜孜��,同时为了能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又要注意劳逸结合,围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立意,就较为全面了。当然这二者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写作时应有所侧重。      (二) 寓言型   所给的材料一般是一则寓言或是具有一定情节的故事。这是最传统的材料类型。它的立足点是道理或哲理。在审题时,首先要把这些“读”出来,然后把它作为写作角度。所以在阅读材料时,必须特别关注寓言中“主角”的言行,问题的根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尤其是结尾部分议论性或哲理性的的语句,这些都是理解材料至关重要的信息。读懂材料是审题的关键,因为一旦理解出现偏差,作文就会面临跑题的危险。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雨燕减肥。”雨燕在第一次离巢前,必须减肥(锻炼,控制食物的摄入)。理解这则寓言的关键信息是结尾一句话: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高飞。它揭示的道理就是: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受磨炼(从本领到意志),这才是本题的最佳立意角度。审题时,如果把视角仅仅集中在“减肥”二字上,围绕“时尚”来写,那就跑题了。      (三) 松散型   与寓言型材料相反,松散型材料淡化审题。甚至不需要审题,写作角度就在材料当中。它的优点是角度相当宽泛,什么层次的考生都有话说。它侧重考察的是考生的立意和表达。写作时无须另起炉灶,只要从材料所提供角度当中任选其一,或把几个角度合而为一即可。如2006年高考安徽卷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材料中一共提供了六种“书”,七种“读书”方式。这样,从理论上讲,材料至少提供了42(6×7=42)种角度(姑且这么认为)。当然角度并不止42个,只不过没必要再去另选罢了。      (四) 问题型   材料是当前社会存在的某个热点问题或生活中常见的某种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题时,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所描述的是一个什么社会问题,把“靶子”选准,然后再作深入具体地分析。为了使自己的见解能更加深刻,最好从具体问题出发,利用哲学上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辩证的、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借以提高认识的深度和高度。重点分析问题的根源、危害,探讨解决方案,而不能仅仅局限在问题的表面上。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I:“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仅从“阅读率不断下降”这个角度下笔,分析其原因,表达一种忧虑。虽然也能够扣题,但过于片面。因为从整则材料来看,虽然传统阅读方式有所下降(1999年为60.4%,2005年为48.7%),但是由于网上阅读率的大幅提高(1999年为3.7%,2005年为27.8%),所以整体阅读率实际上是上升(1999年是64.1%,2005年是 76.5%),这才更加全面和客观。我们也可以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这个问题:传统阅读方式(图书阅读)下降,新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上升,后者必将取代前者,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因为网上阅读有着传统阅读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信息量大,而且更加便捷。      (五)独词型   题中没有材料,仅提供一个词语或短语,作为话题或题目。一遇到这类题目,很多同学感觉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口)。这时,我们不妨借用管理学中“5W1H”理论,对话题提几个问题: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样做(how),什么时候(when),是谁(who),什么地方(where),甚至更多问题。这样,话题就会由抽象变得越来越具体,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的缺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话题的深层认识。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首先思考“who”:我想握住谁的手?亲人、友人、恋人、老师、同学、伟人、名人,甚至希特勒、小布什、伊拉克难民、濒临灭绝的生物、理想、信念、真理、青春……然后思考“why”:我为什么要握住他的手?想表达感激、倾慕、敬仰、思念,还是规劝、责问、关爱、奋进……最后思考“how”:怎样才能握住他的手?我应该怎样去做?等等。这样思维的角度一下子就展开来了,而且问题越多,思维也就越深入。然后确定一个角度来写就可以了。      (六) 解词型   这种类型材料的特点是:选取一个词语,作为话题或题目。审题时,如果材料中对词语作了解释,那么每个义项都可以单独作为写作角度。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意气’一词,有三个义项,①志向、趣味和性情。如意气相投。②意志和气概。如意气昂扬。③偏激、任性的的情绪。如意气用事。”三个义项每个都可以单独作为写作角度。如果只有一个义项,我们还可以结合独词型材料的审题方法,多问几个“什么”。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愿景:所向往的前景。”首先思考“who”:谁的愿景?可以从自身出发,古今中外,各色人等的愿景,甚至文学形象,濒临灭绝的生物,地球的愿景等等。然后思考“what”:愿景是什么?只要确定了“who”,这个问题就好确定了。接着思考“how”: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景?   其实,不管什么样类型的材料,材料说明都至关重要。它就是写作提示,启发你去思考。更重要的是,它为写作提供限制,是命题人所划定的“圈”,只要不出“圈”,一般就不会跑题了。


相关内容

  • 谈谈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的策略
  • 谈谈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的策略 经过高三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语文学科完成第一轮复习,在此基础上,从寒假到一模就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阶段.第二轮复习是语文科目各考点知识.能力.技巧熟练掌握.形成和运用的关键时期,在整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的同时,要做到"知识天天看,题型天天练,材料天天备";知识 ...

  • 高三二轮复习策略[1]
  • 高三二轮复习策略 ▲ 语文 一.以综合训练为主,专题训练为辅,训练中发现薄弱环节,再编写针对性专题巩固知识点. 二.复习重点要变,具体根据阶段复习情况进行变化,注意新增题型"探究题"的训练,各类题都要化时间细心地审题,不在不该失分的地方丢分. 三.在理解的大前提下,必须训练学生答 ...

  • 0705班级日报16
  • 日期: 日期:2010 年 2 月 7 日 主办: 主办:0705 班委会 团支部 方法技巧专辑) 周 日 版(方法技巧专辑) 主编: 主编: 沈兴河 距离 2010 年高考还有 118 天 高考临场答题技巧总结 1.通览全卷,迅速摸透 题情 题情密.书写的规范. 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再 快也无意义 ...

  • 学案一半亩方塘一鉴开
  • 学案一:半亩方塘一鉴开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 一.[学习目标] 1.分辨常考高考材料作文的类型: 2.学会运用三种方法审题立意: 3.重点难点:运用三种方法审题立意. 二.[学案 内容] (一)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 ...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9套语文试卷中共有作文试题10道.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10道作文试题中有8道采用材料作文题 ...

  •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计划
  •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研读考纲,明确要求,注重策略,狠抓落实,重点突出,全面提高. 二.具体要求 巩固语基,加强古诗文和文学作品阅读,全面提高审题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时间安排 2015年3月上旬--2015年5月中旬 四.一轮复习学情.教情分析 (一)学情总结: 1.学生语文基础较 ...

  • 语文最后一课
  •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一.心态策略 高考是紧张.激烈的脑力劳动,需要考生全身心投入,且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每分钟都能积极思维.考试开始前,考生应像运动员竞赛前先做准备活动一样,摒弃与高考无关的一切杂念,排除种种可能在考场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适当热身,提前进入"角色".考试中要克服六种 ...

  • 历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1"的命题分析的报告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语文试卷知识点统计 续表 续表 注:红色字表示四年都涉及的知识或方法,铺底字表示三年涉及的知识或方法,黑色字表示只涉及一年和两年的知识或方法.续表 试卷知识内容所占分值和题型的分布情况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高考语文试卷总论 一.题型特征 ...

  •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