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电压变化规律的实验测量和探究

论文题目:

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电压变化规律

的实验测量和探究

作者学校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老师

研究时间 2015.9.15~2015.11.15

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电压变化规律

的实验测量和探究

目 录

摘 要 ...................................................................................................................................................... I

正 文 .................................................................................................................................................... 2

1 引 言 .................................................................................................................................................. 2 1.1问题的提出 .................................................................................................................................... 2 1.2研究的目的 .................................................................................................................................... 2 1.3研究现状综述 ................................................................................................................................ 3

1.4研究的意义 .................................................................................................................................... 3

2 研究内容 .............................................................................................................................................. 4

2.1 实验对象 ....................................................................................................................................... 4

2.2 实验仪器和配套 ........................................................................................................................... 4

2.3 实验地点 ....................................................................................................................................... 6

2.4 研究步骤以及相关数据记录 ....................................................................................................... 6

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 9

3.1研究结果 ........................................................................................................................................ 9

3.2研究结果的分析 .......................................................................................................................... 11

3.3 手机对家蚕辐射的微观机理解释.............................................................................................. 11

4 课题的讨论 ........................................................................................................................................ 13

5 结论 .................................................................................................................................................... 14

参考文献 ................................................................................................................................................ 15

摘 要

该探究性学习成果系统的实测的研究了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着灯丝电压变化的规律,以及根据已有公式推算出对应的不同功率下的灯丝电阻发热的温度,并对比利用专业设备HR2000+光谱仪实测的钨丝温度数据进行了探究性的初步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钨丝灯泡的灯丝电阻会随着所加直流电压明显改变,当灯丝电压为额定电压大约50%的时候,灯丝的实际电阻为额定电压下灯丝电阻约70%,而且额定电压相同的钨丝灯泡,额定功率越小,灯丝电阻随着电压变化的趋势越明显,同时实验发现,灯泡的亮度会随着电压明显改变,而灯丝的亮度跟灯丝本身的温度息息相关,据分析,这是因为灯丝在不同电压下实际的发光功率也不同,灯丝温度相差比较大,从而发光的效果也会因此改变,根据实验数据测出每个不同大小电压值下钨丝的电阻R,我发现,利用低压直流灯泡灯丝金属钨的电阻RT随着温度变化的公式RTR0(1T),4.5103C-1,TTT0,其中为金属钨的电阻温度系数,R0为钨丝0℃的电阻,T为钨丝的实际温度,T00C,利用这个公式可以很容易反推算出的理论灯丝温度[1],即

T1R(T)1 R0

同时,这个理论值对比专业设备光谱仪直接实测的灯丝温度T',在接近额定电压的时候吻合的很好,在电压低温时理论和实际偏离的比较大,说明教科书上的钨丝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经验公式只适合于额定电压附近范围的情况,而在电压刚开始从零增加的时候是不符合的,低温时候的电阻随温度公式根据数据处理EXCEL拟合为。

正 文

1 引 言

1.1问题的提出

钨丝灯泡是比较常见的照明用灯泡,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其工作原理是,当电流通过灯丝(材料一般为钨丝熔点3000℃以上)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聚集热量,当温度达到2000℃以上时,就会发出可见光,灯丝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虽然钨丝灯泡由于发光原理,大量能量用于发热,导致发光效率底下,耗电量比较大,所以逐步被低耗电高发光效率的节能灯,荧光灯等冷光源代替,然而,由于低能耗的节能灯、荧光灯发出的光内含相对比较多的紫外线,对人体体表尤其是青少年视力的影响问题逐步浮出水面[2],曾经被逐步取代的钨丝灯作为黑体热辐射光源,发出的光有类似太阳的连续光谱性,包含的紫外线比较少,更适合于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照明用,所以本研究课题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低压直流钨丝小灯泡为研究对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数据,深入研究钨丝灯泡的核心部件----发光灯丝的电阻随着所加电压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光灯丝的温度与所加电压的数值关系,利用课本查阅的理论公式推算对应不同电压下的灯丝温度以及使用HR2000+光谱仪直接测量所得的灯丝温度进行对比研究,从研究结论中进一步得到低压直流钨丝灯的工作规律,实测验证钨丝灯泡钨丝的电阻温度电阻公式RT,深入了解这一常见生活用品背后的物理知识,

1.2研究的目的

研究目的:我决定利用两个月的课余时间来从实验角度上,探究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电压变化规律以及这些物理量相互之间的关系。该项研究的实验对象和实验条件较容易选取和构建。我选定了三种不同额定电压功率的低压直流钨丝灯泡作为研究的实验对象,原因如下:

1、我的物理背景知识已经具备。物理课本里了解到钨丝灯(一般称之为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也学习了基本的电压电流的基本知识欧姆定律,然而钨丝灯的灯丝的电阻却是一个随着电压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在不同电压下会有不同的电阻大小,形成这种物理现象的本质是钨丝电阻RT是随着温度T变化的,满足 RTR0(1T),4.5103C-1,TTT0,

R0是0C的钨丝电阻,T为灯丝实际温度,T00C,这些信息我通过查阅物理课本和习题以及网络上的期刊都得到了,基本的欧姆定律的分压法电路我也学过了,所以我想通过自己连接电路并实测获得一手的实验数据来了解这一点。

2、研究器材,场所条件具备,和研究预计所需时间合适。探究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场所,爸爸工作单位的实验室已经具备,关于重要的专业设备HR2000+光谱仪,爸爸和他的同事教我学会了简单入门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掌握。我预计利用3-4个周末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所有不同研究对象的所有相关数据的采集只需要6-8小时完成,之后的数据分析和相关图表等结论的生成大致需要3-4周的周末时间就可以。

3、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选择了低压直流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泡,据查资料,它们的工作电压都在人体安全电压36V以下。

1.3研究现状综述

钨丝灯作为人类最早的照明电器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关于低压直流钨丝灯的电阻也有前人做了很多系统研究[1][3],本项研究利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量了三种不同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的电阻随电压和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利用理论推算不同电压下的灯丝温度和实测灯丝温度的对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知道现无任何研究机构个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所以,本课题有一定创新性,原创性。

1.4研究的意义

本项研究,利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量了三种不同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的电

阻随电压和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利用理论推算不同电压下的灯丝温度和实测灯丝温度的对比,可以进一步验证钨丝电阻RT的随温度T变化的物理特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的结果来推测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钨丝电阻随温度变化公式RT. 2 研究内容

2.1 实验对象

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钨丝灯泡

;

图1.实验所测低压直流钨丝灯泡

2.2 实验仪器和配套设备

图2.精度0.5的直流电流表1个,直流电压表1个;

图3.滑线变阻器1个

图4.HH1713型直流稳压电源1个

图5.数字万用表1个

图6. HR2000+光谱仪及测试探头和光纤

导线若干,计算机和处理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

2.3 实验地点

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校区物理实验中心电学实验室303房间;

2.4研究步骤以及相关数据记录

2.4.1 电路原理图设计

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钨丝灯泡根U2

据公式R初步估计电阻分别为38.4,115.2,28.8,根据物理课本的基本知P

识,我选择电流表外接的分压法电路,原理图如图7所示:

图7.分压法外接测试电路图

实验实物连接原理示意图如图8所示:

图8.分压法外接测试实物连接示意图

我自己动手连接的实验实物连接原理实拍照片如图9所示:

图9. 分压法外接测试实物连接实拍照片

2.4.2 24V/15W灯泡数据

将实验室拉上窗帘,关闭照明电源,尽量减少杂光,室温为15.8℃,此时的灯泡电阻阻值直接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为3.8,然后,连接好电路,移动滑线变阻器,将初始灯泡电压V设置为零,电压表量程选择为30V,电流表量程选择为750mA,打开稳压电源开关,逐步移动滑线变阻器,改变灯泡上的电压,分别从0V,2.0V,4.0V,,,为间隔,记录对应的电流数据,同时打开HR2000+光谱仪的电源,连接到电脑USB插口,将光谱仪的测试口对准灯丝,读出对应的温度,如表1所示:

2.4.3 24V/5W灯泡数据

同样暗室环境下,电压表量程选择为30V,电流表量程选择为300mA,打开稳压电源开关,逐步移动滑线变阻器,改变灯泡上的电压,分别从0V,2.0V,4.0V,,,为间隔,记录对应的电流数据和灯丝对应的温度,如表2所示:

2.4.4 12V/5W灯泡数据

电压表量程选择为15V,电流表量程选择为750mA,打开稳压电源开关,逐步移动滑线变阻器,改变灯泡上的电压,分别从0V,1.0V,2.0V,,,为间隔,记录对应的电流数据和灯丝对应的温度,如表3所示:

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3.1研究结果

本实验研究中,综合以上数据,24V/15W灯泡的电阻R大小随着电压U变化曲线图如图10所示:

图10. 24V/15W灯泡的电阻大小随着电压变化曲线图

3.2研究结果的分析

从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手机的电磁辐射对桑蚕的孵化和成长过程是有相当显著的负面影响的。

第一,相对无辐射家蚕组,有辐射家蚕组孵化时间很短,孵化率只有无辐射组的一半儿左右,很多卵都死亡了;整个饲养过程中,两组饲养方式,投食频率投食食物相同,但最终顺利长大的无辐射家蚕组有21条,而有辐射组只顺利存活了4条,死亡率是无辐射家蚕组的4倍多;这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手机的电磁辐射对蚕的生命生存能力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大。

第二,无辐射家蚕组I的25粒卵平均用了10.0天孵化出,有辐射家蚕组II 的只用了5.5天孵化出,少用了几乎一半儿的时间,无辐射家蚕组的幼虫阶段生长周期从孵化到完成所有蜕皮平均一共30天,有辐射家蚕组一共大约用了23天,比无辐射组短了7.0天,由此可见,手机辐射环境下的不论是蚕卵的孵化还是幼虫的生长过程中明显发育速度增加,新陈代谢增快了。

第三,无辐射组蚕幼虫最终体长平均42.00mm直径6.20mm,平均近似质量1.268g,,有辐射组的最终平均体长33.00mm直径5.00mm,平均近似质量0.647g分别比对照无辐射组少了21%,19%和49%,由此可见,手机辐射环境下的蚕幼虫发育虽然速度增快了,但是生长发育的质量降低,体长、直径、平均体重都明显的比无辐射组要差。

3.3 手机对家蚕辐射的微观机理解释

根据查阅参考文献,我了解到,手机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通过手机上的天线收发的电磁波,频率在800~1800兆赫。

当电磁辐射照射生物活时,一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另外一部分被吸收。而吸收的多少与生物体中组织的含水量有关:含水量高的组织,如血液,吸收电磁辐射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较少。

在我设计的实验中,手机辐射组中,手机电磁波作用于桑蚕全身,桑蚕内

部没有骨骼,大约含有98%的水分,所以对电磁辐射的吸收是很强的,这些电磁辐射主要产生的是热效应,是蚕内部温度升高,细胞分裂速度新陈代谢速度会增快,所以实验结论中发现的辐射环境中蚕卵孵化加速,生长蜕皮都加速现象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同时,在此过程中,电磁波肯定会对以更加复杂和不可预知的方式对桑蚕的内脑、神经节、食道、肌肉产生很多影响,从而使得本次探究实验中生长环节中两组桑蚕的各项参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是不良影响。

所以,我认为,同样作为生物体的我们,在生长发育中,虽然个体和质量要远远超过蚕宝宝,但是手机辐射在使用过程中非常集中的被脑组织吸收,局部也会形成热效应损伤脑组织,会干扰人体的生理系统。所以我们青少年要格外谨慎地使用手机,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4 课题的讨论

本课题研究方法是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构建的无电磁辐射辐射环境,是利用静电屏蔽的理论;构建的强电磁辐射环境,利用常规的3G、4G无线通信网络信号,这些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本课题研究结果是通过饲养桑蚕,通过具体实践环节实现,结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第一,对于青少年必须学会科学使用手机,尽可能减少手机使用频率,在必须要较长时间通话时,左右耳交替;在接打电话时,最好先将手机远离头部,以避免手机较大功率发射时对头部的辐射。

第二.呼吁社会及电磁波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对电磁波的合理使用。电磁辐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不易被感知,我们应该小心对待。电磁波管理部门在技术层面做好功率大小控制,科学的管理。

第三,青少年必须注意科学饮食,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

当然,本课题目前研究有其局限性,首先,实验桑蚕的数量不够大,生物统计学意义的会因此降低,另外,对于用圆形金属铁盒加盖通过导线鳄鱼夹连接到铁的暖气片上,理论上可以屏蔽掉大多数的电磁辐射,在实际环境里面还是存在微弱的电磁辐射的。对于提供的手机构建的强电磁辐射环境,是简单的,而且没有精确的对手机辐射量定量的测量,其提供的电磁辐射还是不够强。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最好能结合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更加微弱电磁辐射的环境进行无电磁辐射的实验;提供强磁场源的科研机构,进行强电磁辐射的实验,从而得到更明显的实验结论。

5 结论

本研究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影响的问题。 研究结果说明:

从桑蚕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电磁辐射对其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 结论一:

我们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还是尽量远离电磁辐射,多做预防,即减少手机使用频率,从而减少电磁辐射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论二:

过强的电磁辐射不应该忽视,应该引起电磁波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对电磁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过强电磁辐射对我们生活看不见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强守仁, 白炽电灯的灯丝电阻和实际电功率,《物理教学》[J], 1991年01期,16-17;

[2] 周柳萍,朱超挺,何娣等,节能灯的紫外辐射防护方法研究. 《中国照明电器》[J], 2011, 06期(06):1-4;

[3] 赵兴华,何其荣,对白炽灯在不同电压下阻值变化的实验探究,《物理通报》[J].2015年第7期,126-127;

[3] 罗穆夏,张普选,马晓薇等.电磁辐射与电磁防护[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9,05:26-30.

[4] 刘婷婷.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J].现代物理知识,2006,01:30-31.

[5] 吴佩儒,赵守光.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防护[J].电视技术,2001,04:98-99. [6] 曹毅,童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综述[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02:222-226. [7] 孙辉,刘朝良,穆莉,等. 60Co-γ辐射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08,03:327-332.

[8] 陆生海,宋亚英. 家蚕的磁生物学效应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02,11:28-29.

论文题目:

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电压变化规律

的实验测量和探究

作者学校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老师

研究时间 2015.9.15~2015.11.15

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电压变化规律

的实验测量和探究

目 录

摘 要 ...................................................................................................................................................... I

正 文 .................................................................................................................................................... 2

1 引 言 .................................................................................................................................................. 2 1.1问题的提出 .................................................................................................................................... 2 1.2研究的目的 .................................................................................................................................... 2 1.3研究现状综述 ................................................................................................................................ 3

1.4研究的意义 .................................................................................................................................... 3

2 研究内容 .............................................................................................................................................. 4

2.1 实验对象 ....................................................................................................................................... 4

2.2 实验仪器和配套 ........................................................................................................................... 4

2.3 实验地点 ....................................................................................................................................... 6

2.4 研究步骤以及相关数据记录 ....................................................................................................... 6

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 9

3.1研究结果 ........................................................................................................................................ 9

3.2研究结果的分析 .......................................................................................................................... 11

3.3 手机对家蚕辐射的微观机理解释.............................................................................................. 11

4 课题的讨论 ........................................................................................................................................ 13

5 结论 .................................................................................................................................................... 14

参考文献 ................................................................................................................................................ 15

摘 要

该探究性学习成果系统的实测的研究了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着灯丝电压变化的规律,以及根据已有公式推算出对应的不同功率下的灯丝电阻发热的温度,并对比利用专业设备HR2000+光谱仪实测的钨丝温度数据进行了探究性的初步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钨丝灯泡的灯丝电阻会随着所加直流电压明显改变,当灯丝电压为额定电压大约50%的时候,灯丝的实际电阻为额定电压下灯丝电阻约70%,而且额定电压相同的钨丝灯泡,额定功率越小,灯丝电阻随着电压变化的趋势越明显,同时实验发现,灯泡的亮度会随着电压明显改变,而灯丝的亮度跟灯丝本身的温度息息相关,据分析,这是因为灯丝在不同电压下实际的发光功率也不同,灯丝温度相差比较大,从而发光的效果也会因此改变,根据实验数据测出每个不同大小电压值下钨丝的电阻R,我发现,利用低压直流灯泡灯丝金属钨的电阻RT随着温度变化的公式RTR0(1T),4.5103C-1,TTT0,其中为金属钨的电阻温度系数,R0为钨丝0℃的电阻,T为钨丝的实际温度,T00C,利用这个公式可以很容易反推算出的理论灯丝温度[1],即

T1R(T)1 R0

同时,这个理论值对比专业设备光谱仪直接实测的灯丝温度T',在接近额定电压的时候吻合的很好,在电压低温时理论和实际偏离的比较大,说明教科书上的钨丝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经验公式只适合于额定电压附近范围的情况,而在电压刚开始从零增加的时候是不符合的,低温时候的电阻随温度公式根据数据处理EXCEL拟合为。

正 文

1 引 言

1.1问题的提出

钨丝灯泡是比较常见的照明用灯泡,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其工作原理是,当电流通过灯丝(材料一般为钨丝熔点3000℃以上)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聚集热量,当温度达到2000℃以上时,就会发出可见光,灯丝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虽然钨丝灯泡由于发光原理,大量能量用于发热,导致发光效率底下,耗电量比较大,所以逐步被低耗电高发光效率的节能灯,荧光灯等冷光源代替,然而,由于低能耗的节能灯、荧光灯发出的光内含相对比较多的紫外线,对人体体表尤其是青少年视力的影响问题逐步浮出水面[2],曾经被逐步取代的钨丝灯作为黑体热辐射光源,发出的光有类似太阳的连续光谱性,包含的紫外线比较少,更适合于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照明用,所以本研究课题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低压直流钨丝小灯泡为研究对象,用实验的方法测得数据,深入研究钨丝灯泡的核心部件----发光灯丝的电阻随着所加电压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光灯丝的温度与所加电压的数值关系,利用课本查阅的理论公式推算对应不同电压下的灯丝温度以及使用HR2000+光谱仪直接测量所得的灯丝温度进行对比研究,从研究结论中进一步得到低压直流钨丝灯的工作规律,实测验证钨丝灯泡钨丝的电阻温度电阻公式RT,深入了解这一常见生活用品背后的物理知识,

1.2研究的目的

研究目的:我决定利用两个月的课余时间来从实验角度上,探究低压直流钨丝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电压变化规律以及这些物理量相互之间的关系。该项研究的实验对象和实验条件较容易选取和构建。我选定了三种不同额定电压功率的低压直流钨丝灯泡作为研究的实验对象,原因如下:

1、我的物理背景知识已经具备。物理课本里了解到钨丝灯(一般称之为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也学习了基本的电压电流的基本知识欧姆定律,然而钨丝灯的灯丝的电阻却是一个随着电压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在不同电压下会有不同的电阻大小,形成这种物理现象的本质是钨丝电阻RT是随着温度T变化的,满足 RTR0(1T),4.5103C-1,TTT0,

R0是0C的钨丝电阻,T为灯丝实际温度,T00C,这些信息我通过查阅物理课本和习题以及网络上的期刊都得到了,基本的欧姆定律的分压法电路我也学过了,所以我想通过自己连接电路并实测获得一手的实验数据来了解这一点。

2、研究器材,场所条件具备,和研究预计所需时间合适。探究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场所,爸爸工作单位的实验室已经具备,关于重要的专业设备HR2000+光谱仪,爸爸和他的同事教我学会了简单入门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掌握。我预计利用3-4个周末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所有不同研究对象的所有相关数据的采集只需要6-8小时完成,之后的数据分析和相关图表等结论的生成大致需要3-4周的周末时间就可以。

3、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选择了低压直流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泡,据查资料,它们的工作电压都在人体安全电压36V以下。

1.3研究现状综述

钨丝灯作为人类最早的照明电器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关于低压直流钨丝灯的电阻也有前人做了很多系统研究[1][3],本项研究利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量了三种不同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的电阻随电压和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利用理论推算不同电压下的灯丝温度和实测灯丝温度的对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知道现无任何研究机构个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所以,本课题有一定创新性,原创性。

1.4研究的意义

本项研究,利用实验的方法直接测量了三种不同规格的低压直流钨丝灯的电

阻随电压和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利用理论推算不同电压下的灯丝温度和实测灯丝温度的对比,可以进一步验证钨丝电阻RT的随温度T变化的物理特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的结果来推测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钨丝电阻随温度变化公式RT. 2 研究内容

2.1 实验对象

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钨丝灯泡

;

图1.实验所测低压直流钨丝灯泡

2.2 实验仪器和配套设备

图2.精度0.5的直流电流表1个,直流电压表1个;

图3.滑线变阻器1个

图4.HH1713型直流稳压电源1个

图5.数字万用表1个

图6. HR2000+光谱仪及测试探头和光纤

导线若干,计算机和处理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

2.3 实验地点

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校区物理实验中心电学实验室303房间;

2.4研究步骤以及相关数据记录

2.4.1 电路原理图设计

额定电压/功率分别为24V/15W,24V/5W,12V/5W三种规格钨丝灯泡根U2

据公式R初步估计电阻分别为38.4,115.2,28.8,根据物理课本的基本知P

识,我选择电流表外接的分压法电路,原理图如图7所示:

图7.分压法外接测试电路图

实验实物连接原理示意图如图8所示:

图8.分压法外接测试实物连接示意图

我自己动手连接的实验实物连接原理实拍照片如图9所示:

图9. 分压法外接测试实物连接实拍照片

2.4.2 24V/15W灯泡数据

将实验室拉上窗帘,关闭照明电源,尽量减少杂光,室温为15.8℃,此时的灯泡电阻阻值直接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为3.8,然后,连接好电路,移动滑线变阻器,将初始灯泡电压V设置为零,电压表量程选择为30V,电流表量程选择为750mA,打开稳压电源开关,逐步移动滑线变阻器,改变灯泡上的电压,分别从0V,2.0V,4.0V,,,为间隔,记录对应的电流数据,同时打开HR2000+光谱仪的电源,连接到电脑USB插口,将光谱仪的测试口对准灯丝,读出对应的温度,如表1所示:

2.4.3 24V/5W灯泡数据

同样暗室环境下,电压表量程选择为30V,电流表量程选择为300mA,打开稳压电源开关,逐步移动滑线变阻器,改变灯泡上的电压,分别从0V,2.0V,4.0V,,,为间隔,记录对应的电流数据和灯丝对应的温度,如表2所示:

2.4.4 12V/5W灯泡数据

电压表量程选择为15V,电流表量程选择为750mA,打开稳压电源开关,逐步移动滑线变阻器,改变灯泡上的电压,分别从0V,1.0V,2.0V,,,为间隔,记录对应的电流数据和灯丝对应的温度,如表3所示:

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3.1研究结果

本实验研究中,综合以上数据,24V/15W灯泡的电阻R大小随着电压U变化曲线图如图10所示:

图10. 24V/15W灯泡的电阻大小随着电压变化曲线图

3.2研究结果的分析

从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手机的电磁辐射对桑蚕的孵化和成长过程是有相当显著的负面影响的。

第一,相对无辐射家蚕组,有辐射家蚕组孵化时间很短,孵化率只有无辐射组的一半儿左右,很多卵都死亡了;整个饲养过程中,两组饲养方式,投食频率投食食物相同,但最终顺利长大的无辐射家蚕组有21条,而有辐射组只顺利存活了4条,死亡率是无辐射家蚕组的4倍多;这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手机的电磁辐射对蚕的生命生存能力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大。

第二,无辐射家蚕组I的25粒卵平均用了10.0天孵化出,有辐射家蚕组II 的只用了5.5天孵化出,少用了几乎一半儿的时间,无辐射家蚕组的幼虫阶段生长周期从孵化到完成所有蜕皮平均一共30天,有辐射家蚕组一共大约用了23天,比无辐射组短了7.0天,由此可见,手机辐射环境下的不论是蚕卵的孵化还是幼虫的生长过程中明显发育速度增加,新陈代谢增快了。

第三,无辐射组蚕幼虫最终体长平均42.00mm直径6.20mm,平均近似质量1.268g,,有辐射组的最终平均体长33.00mm直径5.00mm,平均近似质量0.647g分别比对照无辐射组少了21%,19%和49%,由此可见,手机辐射环境下的蚕幼虫发育虽然速度增快了,但是生长发育的质量降低,体长、直径、平均体重都明显的比无辐射组要差。

3.3 手机对家蚕辐射的微观机理解释

根据查阅参考文献,我了解到,手机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通过手机上的天线收发的电磁波,频率在800~1800兆赫。

当电磁辐射照射生物活时,一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另外一部分被吸收。而吸收的多少与生物体中组织的含水量有关:含水量高的组织,如血液,吸收电磁辐射的能量较多;含水量低的组织,如脂肪、骨骼,吸收的能量较少。

在我设计的实验中,手机辐射组中,手机电磁波作用于桑蚕全身,桑蚕内

部没有骨骼,大约含有98%的水分,所以对电磁辐射的吸收是很强的,这些电磁辐射主要产生的是热效应,是蚕内部温度升高,细胞分裂速度新陈代谢速度会增快,所以实验结论中发现的辐射环境中蚕卵孵化加速,生长蜕皮都加速现象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同时,在此过程中,电磁波肯定会对以更加复杂和不可预知的方式对桑蚕的内脑、神经节、食道、肌肉产生很多影响,从而使得本次探究实验中生长环节中两组桑蚕的各项参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是不良影响。

所以,我认为,同样作为生物体的我们,在生长发育中,虽然个体和质量要远远超过蚕宝宝,但是手机辐射在使用过程中非常集中的被脑组织吸收,局部也会形成热效应损伤脑组织,会干扰人体的生理系统。所以我们青少年要格外谨慎地使用手机,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4 课题的讨论

本课题研究方法是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构建的无电磁辐射辐射环境,是利用静电屏蔽的理论;构建的强电磁辐射环境,利用常规的3G、4G无线通信网络信号,这些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本课题研究结果是通过饲养桑蚕,通过具体实践环节实现,结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第一,对于青少年必须学会科学使用手机,尽可能减少手机使用频率,在必须要较长时间通话时,左右耳交替;在接打电话时,最好先将手机远离头部,以避免手机较大功率发射时对头部的辐射。

第二.呼吁社会及电磁波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对电磁波的合理使用。电磁辐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不易被感知,我们应该小心对待。电磁波管理部门在技术层面做好功率大小控制,科学的管理。

第三,青少年必须注意科学饮食,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

当然,本课题目前研究有其局限性,首先,实验桑蚕的数量不够大,生物统计学意义的会因此降低,另外,对于用圆形金属铁盒加盖通过导线鳄鱼夹连接到铁的暖气片上,理论上可以屏蔽掉大多数的电磁辐射,在实际环境里面还是存在微弱的电磁辐射的。对于提供的手机构建的强电磁辐射环境,是简单的,而且没有精确的对手机辐射量定量的测量,其提供的电磁辐射还是不够强。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最好能结合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更加微弱电磁辐射的环境进行无电磁辐射的实验;提供强磁场源的科研机构,进行强电磁辐射的实验,从而得到更明显的实验结论。

5 结论

本研究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影响的问题。 研究结果说明:

从桑蚕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电磁辐射对其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 结论一:

我们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还是尽量远离电磁辐射,多做预防,即减少手机使用频率,从而减少电磁辐射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论二:

过强的电磁辐射不应该忽视,应该引起电磁波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对电磁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过强电磁辐射对我们生活看不见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强守仁, 白炽电灯的灯丝电阻和实际电功率,《物理教学》[J], 1991年01期,16-17;

[2] 周柳萍,朱超挺,何娣等,节能灯的紫外辐射防护方法研究. 《中国照明电器》[J], 2011, 06期(06):1-4;

[3] 赵兴华,何其荣,对白炽灯在不同电压下阻值变化的实验探究,《物理通报》[J].2015年第7期,126-127;

[3] 罗穆夏,张普选,马晓薇等.电磁辐射与电磁防护[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9,05:26-30.

[4] 刘婷婷.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J].现代物理知识,2006,01:30-31.

[5] 吴佩儒,赵守光.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防护[J].电视技术,2001,04:98-99. [6] 曹毅,童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综述[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02:222-226. [7] 孙辉,刘朝良,穆莉,等. 60Co-γ辐射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08,03:327-332.

[8] 陆生海,宋亚英. 家蚕的磁生物学效应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02,11:28-29.


相关内容

  •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 山东章丘文祖中学    刘献峰 [教材分析] 伏安法测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本节主要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的电阻,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钨丝电阻的变化,并最终找到影响钨丝电阻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改进补充:增加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这个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是对于学生的 ...

  • 初中物理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教案
  • 第二节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到体的电阻.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2.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步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 ...

  • 电学基础知识(二)
  • 电学基础知识(二) 一.选择题 1.我网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 A .1.5V B .36V C .220V D .380V 2.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大于乙线中的电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 B.当它们材料.长度都 ...

  • 2016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题(word版含答案)
  • 2016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题 一.选择題(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中考.以下记录的部分体检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 .体温37℃ B .身高 1.60m C .质量4000g D.肺活量 3500ml 2.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007淄博市5.(9分)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几根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他想在不剪断合金丝的前提下,比较锰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这两种材料的导电性能.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方案. ⑴ 实验中应选编号为 的锰铜合金丝和编号为 的镍铬合金丝进行研究. ...

  • 课时新体验8年级物理(下)人教版答案
  • Page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Page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检测单"答案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课时 电 压 1. 电源 伏特 U 2. (1) 3.8×105 380 (2) 0.22 2.2×105 3. 1.5 220 4. 0-0.6A 0.0 ...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训练
  • 电学实验 1.(广东省2009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物理试卷)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一块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0.01Ω)一只 C.定值电阻(R=3KΩ,额定电流0.5A)一个 D.电池组(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E.开关两只 ...

  • 实验2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实测
  • 实验2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名称: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者:王子申 同组同学:李万业 杨锦鹏 专业及班级: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班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与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的联系. 2.掌握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加深对 ...

  • 测电阻丝的电阻率,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仪以及电表的读数.
  • 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目的:①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原则和读数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②学会正确地使用螺旋测微器, 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③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④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2.实验原理:①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 测金属丝两端的电压,用 测金属丝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