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直流放大器

宽带直流放大器

一、系统方案论证

1.总体方案论证

分析放大器设计要求的指标,带宽和增益要求高,放大器带宽为10MHz以上,增益在0~60dB之间可调,并且要求能够在50Ω的负载提供有效值为10V的正弦波输出。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将整个放大器分为5个模块:前置缓冲级,增益可调的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控制显示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系统整体框图如图 1所示。其中难点是增益可调放大级和末级功率放大级,下面对这两个部分的方案分别进行设计论证。

方案二:采用基于DAC的PGA方法。可以实现D/A芯片的电阻网络改变反馈电压控制电路增益,其功能类似于电位计。放大器的增益准确度取决于DAC的分辨率和电路增益。优点是便于实现数控,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但是增益增大时,对应的数字位也越小,增益准确度会降低,一般将增益限制在256倍以内。

方案三:采用集成宽带的可调增益放大器。以AD603为例,单片AD603可以有40dB的可调增益范围,在-10~30dB的模式下有90MHz的带宽,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对于60dB的可调范围,可以串联两级AD603实现。并且,AD603采用电压控制放大,对数增益与控制电压成正比,能够方便的通过单片机配合DAC控制。

比较上述三种方案:方案一调整增益不便,方案二的增益达不到题目要求,方案三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最终选择方案三。

图1 系统整体框图

3.末级功率放大器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搭建。选用NSC公司的2N3904和2N3906三极管可以达到25MHz的宽带,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需要将反馈回路用电容串联到地,放大器的低频响应会变差,不能够作直流放大。

方案二:采用集成功率放大芯片。这种方法简洁,调节方便。但是集成功放一般用于音频放大,无法满足宽带要求。

方案三:采用高压运放配合高速缓冲器实现。

2.中间放大级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带宽增益积大的运算放大器制作多级放大电路。以OPA842和OP37为例,利用OPA842带宽增益积大的特点,使输入的小信号充分放大,再用OP37或其他高压运放放大至有效值10V。这种方法采用电位器或者数字电位器连续调节放大倍数,设计简洁,但是要实现数字控制的可控对数增益很不方便。

45

校园电子

竞赛园地

CONTEST

在Burr-Brown公司应用手册中介绍,使用宽带高压运放OPA603和高速缓冲器BUF634配合,加入适当的反馈,即可提供大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从而达到宽带功放的目的,原理如图 2所示。

V+

1dB。由于各级的增益是对数相加的关系,我们对各级的增益起伏控制分别进行分析:

(1)对于前置缓冲器,使用同相跟随器作缓冲可以使整个放大器输入阻抗提高,降低信号源的驱动要求。选择作跟随器时增益稳定的运放,使用OPA842可达到0.03dB以下;

(2)中间放大级增益最大,增益起伏主要

C1

OPA

VIN

BUF634

BW

VO

来自这一级。若使用两片AD603级联,根据数据手册,10.7MHz时增益起伏在0.6dB以内。AD603的控制电压的微小变化能够引起增益的较大起伏,需要精确控制。使用12位的TLV5618,配合最大误差为高精度+1.250V电压基准源MAX6161,可以使DA输出最大电压起伏对应的增益起伏为0.024dB。

(3)末级放大级的增益大于20dB,与中间级放大类似,也要选择通频带内平稳的电路。根据资料使用OPA603的幅频响应如图 3所示,在通频带内的最大起伏为0.5dB。

V-

图 2 功率放大部分原理图

比较上述三种方式:使用分立元件有其优势,但是调试困难,低频响应与稳定性之间有矛盾,不适合作直流放大;集成功率放大器难以满足宽带放大要求;使用电流反馈型运放OPA603芯片配合BUF634可以方便的实现了上述功能。最终选择方案三。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下面结合宽带放大器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带宽增益,增益起伏,零点漂移,稳定性5个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计算,同时确定电路设计所需要的元器件。

1.带宽增益积分析

由于多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每一级的通频带窄,所以在芯片选型和电路设计中要分析带宽增益积,合理地配置各级的增益和带宽。主要指标分配为:

(1)前置缓冲器:增益0dB,带宽>200MHz;(2)中间放大级:增益-20~60dB,带宽>60MHz;

(3)末级放大级:增益>20dB,带宽>20MHz。

这样设计的宽带放大器增益范围大于0~80dB,频带宽度大于10MHz。

(4)另外,直流供电的稳定性也会对各级放大产生影响。需要对直流电源输入作电容电感的∏型滤波,有效滤除低频纹波和高频分量。

图 3 OPA603幅频响应

3.零点漂移分析

因为设计的放大器要求对直流有放大功能,因此要求严格控制零点漂移。输入级采用OPA842,直流偏移为300μV,相对于输入信号有效值为10mV时,引入的误差约为1%。

中间级的零点漂移也不可忽略,AD603的电压

2.增益起伏控制分析

在0~9MHz的通频带内,要求增益起伏小于

2010 VOL.01

校园电子

CONTEST竞赛园地

偏移最大为20mV,经过60dB放大理论上可以产生最大20V的输出失调电压,因此必须进行调零。

末级功率放大使用OPA603,15V供电时的最大零点漂移为6mV,作大信号放大使用时可以忽略,但是若前级为衰减,这项的影响将十分显著。因此对OPA603也要进行调零。

VIN

RC

2

RFB+vs

7

AD811

53

6

RL

-vs

4.放大器稳定性分析

由于采用三级放大器级联的方式,为了减少高频自激和消振困难,在相邻的放大器之间加入电压跟随器作隔离;同时,为了消除内阻引起的寄生震荡,还要在运放电源端就近接去耦电容。

图 5 末级功放A

在扩展部分中使用OPA603与BUF634配合,最终设计电路图如图 6所示。

三、系统电路设计

1.前置缓冲电路设计

输入端加入OPA842构成的同相跟随器,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有效抑制输入信号的零点漂移。

3

V-V+

BWV+

RF

BUF634

2.中间级放大电路设计

中间放大器使用两片AD603级联,采用AD603典型接法中通频带最宽的一种,通频带为90MHz,增益为-10~30dB;为避免自激,在两级AD603之间加入一级AD818作缓冲;示意图如图 4所示。

VIN

2

5

3

3

V-V+

OPA603

BUF634

R

1

BWV+

BUF634

3.末级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由于AD603的输出电阻较小,因此先加入一级同相跟随器提高带负载能力,完成基础要求中使用AD811作电流放大,采用数据手册中的放大电路,电压增益为6dB,示意图如图 5所示。

V-3

V-1

BW

图 6 末级功放B

输入端口输出端口

OPA842AD603

单片机&DA

控制电压

模块

控制电压

AD603

图 4 中间级放大电路

47

4.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

在图2的两级AD603之间加入的电压跟随器替换成二阶低通滤波电路,可以达到缓冲和滤波的双重功能,我们加入两路独立的滤波电路,截止频率分别为10MHz和5MHz,用单片机配合三极管控制继电器进行切换,

电压,因此经两级放大电路放大以后的直流偏移会更加严重。

设计之初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在高增益放大时出现了较明显的失真, 由于AD603 本身没有设置调零控制端,所以只能在AD603之前再加一级直流偏移调零电路。

5.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供电需求包括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数字部分是单片机,液晶显示屏及键盘模块,需要较大的驱动能力,而对电源纹波无苛刻要求,适合采用高效率的开关电源模块。模拟部分的设计如前所示,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适合采用LDO稳压。

4.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本系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扩展要求。(示波器使用Tektronix TDS2022,信号源使用Agilent 33250A)

四、调试过程与测试结果

1.AD603双片级联的稳定性问题

两片AD603的最大增益可以达到60dB,但是实际制版时的工艺和走线存在不足,若两片AD603直接级联,当增益达到50dB时会出现自激,在加入屏蔽和改善电源滤波后效果仍不理想,在两级之间加入一级AD818的电压跟随器作隔离,可以消除自激问题。

2.控制电压的修正问题

TLV5618的数据手册中的输出电压误差为0.29%,理论上可以忽略,但是AD603的输出增益误差为1dB,在实际中呈现的输出电压与控制字为非线性关系,需要做软件修正。我们采用每隔1dB修正一次的方法,在短时间开发内可以达到要求。若要进一步消除误差,提高精度,可考虑加入AGC反馈控制。

3.AD603的输出失调电压问题

由于 AD603有大约20 mV的输出失调电压(直流偏移电压), 前一级AD603的输出失调电压会被后一级所放大。当后级增益较大时,放大后的回波信号直流电位会大大偏离零点,导致输出信号波形的上半周或下半周被削去一部分, 产生严重的非线性失真。 而且由于前级输入电路也会带来直流偏移

2010 VOL.01

宽带直流放大器

一、系统方案论证

1.总体方案论证

分析放大器设计要求的指标,带宽和增益要求高,放大器带宽为10MHz以上,增益在0~60dB之间可调,并且要求能够在50Ω的负载提供有效值为10V的正弦波输出。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将整个放大器分为5个模块:前置缓冲级,增益可调的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控制显示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系统整体框图如图 1所示。其中难点是增益可调放大级和末级功率放大级,下面对这两个部分的方案分别进行设计论证。

方案二:采用基于DAC的PGA方法。可以实现D/A芯片的电阻网络改变反馈电压控制电路增益,其功能类似于电位计。放大器的增益准确度取决于DAC的分辨率和电路增益。优点是便于实现数控,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但是增益增大时,对应的数字位也越小,增益准确度会降低,一般将增益限制在256倍以内。

方案三:采用集成宽带的可调增益放大器。以AD603为例,单片AD603可以有40dB的可调增益范围,在-10~30dB的模式下有90MHz的带宽,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对于60dB的可调范围,可以串联两级AD603实现。并且,AD603采用电压控制放大,对数增益与控制电压成正比,能够方便的通过单片机配合DAC控制。

比较上述三种方案:方案一调整增益不便,方案二的增益达不到题目要求,方案三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最终选择方案三。

图1 系统整体框图

3.末级功率放大器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搭建。选用NSC公司的2N3904和2N3906三极管可以达到25MHz的宽带,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需要将反馈回路用电容串联到地,放大器的低频响应会变差,不能够作直流放大。

方案二:采用集成功率放大芯片。这种方法简洁,调节方便。但是集成功放一般用于音频放大,无法满足宽带要求。

方案三:采用高压运放配合高速缓冲器实现。

2.中间放大级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带宽增益积大的运算放大器制作多级放大电路。以OPA842和OP37为例,利用OPA842带宽增益积大的特点,使输入的小信号充分放大,再用OP37或其他高压运放放大至有效值10V。这种方法采用电位器或者数字电位器连续调节放大倍数,设计简洁,但是要实现数字控制的可控对数增益很不方便。

45

校园电子

竞赛园地

CONTEST

在Burr-Brown公司应用手册中介绍,使用宽带高压运放OPA603和高速缓冲器BUF634配合,加入适当的反馈,即可提供大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从而达到宽带功放的目的,原理如图 2所示。

V+

1dB。由于各级的增益是对数相加的关系,我们对各级的增益起伏控制分别进行分析:

(1)对于前置缓冲器,使用同相跟随器作缓冲可以使整个放大器输入阻抗提高,降低信号源的驱动要求。选择作跟随器时增益稳定的运放,使用OPA842可达到0.03dB以下;

(2)中间放大级增益最大,增益起伏主要

C1

OPA

VIN

BUF634

BW

VO

来自这一级。若使用两片AD603级联,根据数据手册,10.7MHz时增益起伏在0.6dB以内。AD603的控制电压的微小变化能够引起增益的较大起伏,需要精确控制。使用12位的TLV5618,配合最大误差为高精度+1.250V电压基准源MAX6161,可以使DA输出最大电压起伏对应的增益起伏为0.024dB。

(3)末级放大级的增益大于20dB,与中间级放大类似,也要选择通频带内平稳的电路。根据资料使用OPA603的幅频响应如图 3所示,在通频带内的最大起伏为0.5dB。

V-

图 2 功率放大部分原理图

比较上述三种方式:使用分立元件有其优势,但是调试困难,低频响应与稳定性之间有矛盾,不适合作直流放大;集成功率放大器难以满足宽带放大要求;使用电流反馈型运放OPA603芯片配合BUF634可以方便的实现了上述功能。最终选择方案三。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下面结合宽带放大器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带宽增益,增益起伏,零点漂移,稳定性5个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计算,同时确定电路设计所需要的元器件。

1.带宽增益积分析

由于多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每一级的通频带窄,所以在芯片选型和电路设计中要分析带宽增益积,合理地配置各级的增益和带宽。主要指标分配为:

(1)前置缓冲器:增益0dB,带宽>200MHz;(2)中间放大级:增益-20~60dB,带宽>60MHz;

(3)末级放大级:增益>20dB,带宽>20MHz。

这样设计的宽带放大器增益范围大于0~80dB,频带宽度大于10MHz。

(4)另外,直流供电的稳定性也会对各级放大产生影响。需要对直流电源输入作电容电感的∏型滤波,有效滤除低频纹波和高频分量。

图 3 OPA603幅频响应

3.零点漂移分析

因为设计的放大器要求对直流有放大功能,因此要求严格控制零点漂移。输入级采用OPA842,直流偏移为300μV,相对于输入信号有效值为10mV时,引入的误差约为1%。

中间级的零点漂移也不可忽略,AD603的电压

2.增益起伏控制分析

在0~9MHz的通频带内,要求增益起伏小于

2010 VOL.01

校园电子

CONTEST竞赛园地

偏移最大为20mV,经过60dB放大理论上可以产生最大20V的输出失调电压,因此必须进行调零。

末级功率放大使用OPA603,15V供电时的最大零点漂移为6mV,作大信号放大使用时可以忽略,但是若前级为衰减,这项的影响将十分显著。因此对OPA603也要进行调零。

VIN

RC

2

RFB+vs

7

AD811

53

6

RL

-vs

4.放大器稳定性分析

由于采用三级放大器级联的方式,为了减少高频自激和消振困难,在相邻的放大器之间加入电压跟随器作隔离;同时,为了消除内阻引起的寄生震荡,还要在运放电源端就近接去耦电容。

图 5 末级功放A

在扩展部分中使用OPA603与BUF634配合,最终设计电路图如图 6所示。

三、系统电路设计

1.前置缓冲电路设计

输入端加入OPA842构成的同相跟随器,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有效抑制输入信号的零点漂移。

3

V-V+

BWV+

RF

BUF634

2.中间级放大电路设计

中间放大器使用两片AD603级联,采用AD603典型接法中通频带最宽的一种,通频带为90MHz,增益为-10~30dB;为避免自激,在两级AD603之间加入一级AD818作缓冲;示意图如图 4所示。

VIN

2

5

3

3

V-V+

OPA603

BUF634

R

1

BWV+

BUF634

3.末级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由于AD603的输出电阻较小,因此先加入一级同相跟随器提高带负载能力,完成基础要求中使用AD811作电流放大,采用数据手册中的放大电路,电压增益为6dB,示意图如图 5所示。

V-3

V-1

BW

图 6 末级功放B

输入端口输出端口

OPA842AD603

单片机&DA

控制电压

模块

控制电压

AD603

图 4 中间级放大电路

47

4.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

在图2的两级AD603之间加入的电压跟随器替换成二阶低通滤波电路,可以达到缓冲和滤波的双重功能,我们加入两路独立的滤波电路,截止频率分别为10MHz和5MHz,用单片机配合三极管控制继电器进行切换,

电压,因此经两级放大电路放大以后的直流偏移会更加严重。

设计之初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在高增益放大时出现了较明显的失真, 由于AD603 本身没有设置调零控制端,所以只能在AD603之前再加一级直流偏移调零电路。

5.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供电需求包括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数字部分是单片机,液晶显示屏及键盘模块,需要较大的驱动能力,而对电源纹波无苛刻要求,适合采用高效率的开关电源模块。模拟部分的设计如前所示,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适合采用LDO稳压。

4.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本系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扩展要求。(示波器使用Tektronix TDS2022,信号源使用Agilent 33250A)

四、调试过程与测试结果

1.AD603双片级联的稳定性问题

两片AD603的最大增益可以达到60dB,但是实际制版时的工艺和走线存在不足,若两片AD603直接级联,当增益达到50dB时会出现自激,在加入屏蔽和改善电源滤波后效果仍不理想,在两级之间加入一级AD818的电压跟随器作隔离,可以消除自激问题。

2.控制电压的修正问题

TLV5618的数据手册中的输出电压误差为0.29%,理论上可以忽略,但是AD603的输出增益误差为1dB,在实际中呈现的输出电压与控制字为非线性关系,需要做软件修正。我们采用每隔1dB修正一次的方法,在短时间开发内可以达到要求。若要进一步消除误差,提高精度,可考虑加入AGC反馈控制。

3.AD603的输出失调电压问题

由于 AD603有大约20 mV的输出失调电压(直流偏移电压), 前一级AD603的输出失调电压会被后一级所放大。当后级增益较大时,放大后的回波信号直流电位会大大偏离零点,导致输出信号波形的上半周或下半周被削去一部分, 产生严重的非线性失真。 而且由于前级输入电路也会带来直流偏移

2010 VOL.01


相关内容

  • 高频小信号宽带直流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 摘 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信号的处理在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宽带运算放大器广泛应用于A/D转换器.D/A转换器,有源滤波仪.波形发生器.广播.电视.通信.雷达等的接收机等电路中,然而对小信号的增益可控成为小信号放大的重点和难点. 本设计主要是运用模拟电子线路的知识,利用AD603为 ...

  • 高频功率放大器毕业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 专 业 通信系无线电专业 班 次 姓 名 指导老师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二0一 一 年 五月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摘要:当今社会无论是广播通信,还是其它无线通信,发射机发射信号都要有一定的功率.特别是传送信号的距离越远,需要的发送功率就要越大.而要得到发送功率大就要用到高频功 ...

  • 宽带直流放大器1
  • 宽带直流放大器 摘要 本系统以单片机控制的可控增益放大器VCA810为核心,宽带放大器OPA690,功率放大器THS3091的配合,实现了增益可调的宽带直流放大器.系统主要由四个模块构成:前置放大电路.可控增益放大电路.后级功率放大电驴.单片机显示控制模块.可控增益放大电路由VCA810构成,可实现 ...

  • 宽带直流放大器(1)
  • 20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 竞赛设计报告 参赛题目: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 参赛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参赛学生: 指导教师: 摘要 本设计利用可变增益宽带放大器AD8330 来提高增益和扩大AGC 控制范围,通过软件补偿减小增益调节的步进间隔和提高准确度.输入部分采用高速电压反馈型运放O ...

  • 5W射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182007年第3期 巫丛平 刘静霞:5W射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5W射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巫丛平 刘静霞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在宽带放大电路的设计中,的平坦特性.本设计除了满足增益平坦和效率外.受环境影响的大小等要求.调试及试用表明,,已成功应用于 ...

  • 电压控制增益可变放大器
  • 电压控制增益可变放大器(VGA)设计 摘 要 本设计以VCA822芯片为核心,加以其它辅助电路实现对宽带电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压进行精确控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从0.1倍到10倍变更,通过电压跟随器确保输入阻抗>1012Ω.选用高增益带宽积的运放保证放大器的带宽大于15MHz. 关 ...

  • 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估计了下电路的相关参数值.对丙类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其工作状态做出了基本的确定. 关键词:丙类功率放大器:Multisim仿真:简谐回路 目 录 1.方案选择 ......................................... ...

  • 放大器的种类及作用
  • 放大器的作用: 1.能把输入讯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组成.用在通讯.广播.雷达.电视.自动控制等各种装置中. 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 ...

  • 模拟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选用
  • 1. 模拟运放的分类及特点 模拟运算放大器从诞生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工艺是采用硅NPN工艺,后来改进为硅NPN-PNP工艺(后面称为标准硅工艺).在结型场效应管技术成熟后,又进一步的加入了结型场效应管工艺.当MOS管技术成熟后,特别是CMOS技术成熟后,模拟运算放大器有了质的飞跃,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