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央行货币政策走向

  政策调控的重点是投资而非消费�      从物价走势情况来看,宏观政策调控的重点是投资而非消费。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上升1.3%,较上年同期上升8.3%。3月份企业商品价格变化的特点是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双双上扬。投资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4%,较上年同期上升8.8%;消费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7.4%。�   这表明,二三月份投资品价格的同比涨幅和环比涨幅均要高于消费品价格指数,而投资品价格的上涨主要与钢铁产品、有色金属、煤炭等产品价格上涨有关。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上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较快,对投资品价格上涨起到了拉动作用。相比较而言,耐用消费品及汽车价格则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下降。从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来看,粮油棉价格上涨是主因,而这种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符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由此看来,政府要控制通货膨胀,重点应放在控制投资品价格上涨而非消费品价格上涨。�      利率调整是双刃剑      对于下一步中央银行的调控政策将如何演变,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利率手段,即通过提高利率来控制经济过热。但是利率手段是一把双刃剑,是一个需要特别慎重使用的调控手段。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与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有很大不同,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对银行影响比较直接,对一般企业的直接影响则不是很大。而利率调整不仅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而且几乎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经营。�   同时,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调整利率更直接关系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汇率问题。提高人民币利率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升值预期。二是消费问题。提高储蓄利率减少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三是金融风险问题。提高利率将促使资金进一步流向银行,不利于发展直接融资,从而导致风险进一步向银行集中。�      下一步最可能的调控手段:提高贷款利率,稳定存款利率      中央银行在今年3月宣布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同时,宣布从2004年3月25日起施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再贷款浮息制度已为今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准备好了潜台词,那就是中央银行有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而保持存款利率相对稳定。�   首先,提高贷款利率增加了投资的成本,对控制投资作用比较明显。其次,由于我国居民消费除了在住房和汽车消费方面进行贷款外,其他方面的消费贷款很少,因此保持较低的存款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当然也会对住房和汽车消费有一定影响。�   保持存款利率不动,提高贷款利率,扩大了存贷款利差,对银行的经营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几次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带来的冲击。但这只是一种短期影响,是针对企业贷款需求旺盛的短期调控行为,持续时间不可能很长。(摘自2004年4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政策调控的重点是投资而非消费�      从物价走势情况来看,宏观政策调控的重点是投资而非消费。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上升1.3%,较上年同期上升8.3%。3月份企业商品价格变化的特点是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双双上扬。投资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4%,较上年同期上升8.8%;消费品价格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7.4%。�   这表明,二三月份投资品价格的同比涨幅和环比涨幅均要高于消费品价格指数,而投资品价格的上涨主要与钢铁产品、有色金属、煤炭等产品价格上涨有关。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上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较快,对投资品价格上涨起到了拉动作用。相比较而言,耐用消费品及汽车价格则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下降。从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来看,粮油棉价格上涨是主因,而这种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符合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由此看来,政府要控制通货膨胀,重点应放在控制投资品价格上涨而非消费品价格上涨。�      利率调整是双刃剑      对于下一步中央银行的调控政策将如何演变,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利率手段,即通过提高利率来控制经济过热。但是利率手段是一把双刃剑,是一个需要特别慎重使用的调控手段。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与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有很大不同,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对银行影响比较直接,对一般企业的直接影响则不是很大。而利率调整不仅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而且几乎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经营。�   同时,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调整利率更直接关系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汇率问题。提高人民币利率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升值预期。二是消费问题。提高储蓄利率减少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三是金融风险问题。提高利率将促使资金进一步流向银行,不利于发展直接融资,从而导致风险进一步向银行集中。�      下一步最可能的调控手段:提高贷款利率,稳定存款利率      中央银行在今年3月宣布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同时,宣布从2004年3月25日起施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再贷款浮息制度已为今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准备好了潜台词,那就是中央银行有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而保持存款利率相对稳定。�   首先,提高贷款利率增加了投资的成本,对控制投资作用比较明显。其次,由于我国居民消费除了在住房和汽车消费方面进行贷款外,其他方面的消费贷款很少,因此保持较低的存款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当然也会对住房和汽车消费有一定影响。�   保持存款利率不动,提高贷款利率,扩大了存贷款利差,对银行的经营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几次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带来的冲击。但这只是一种短期影响,是针对企业贷款需求旺盛的短期调控行为,持续时间不可能很长。(摘自2004年4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内容

  • 初级经济师基础
  •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考核内容: 1.货币供给的概念 2.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 具体内容如下: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货币供给是经济活动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过程,由此形成货币供应量,也叫货币流通量,流通中的货币,货币存量. 货币供给量指在某一时点上由各 ...

  • 亚夫:从政策微调看经济平滑转向
  • 2011年11月11日01:42上海证券报[微博]亚夫我要评论(0) 字号:T|T 作者系本报首席编辑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三季度经济数据,中国的经济政策终于出现了微调.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政策松动的开始,央行不会再收紧银根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年底前应有一次下调.对于这种期望, ...

  • 央行货币政策走向显性 公开市场利率或大概率上调|利率|货币政策|债市
  • 货币政策"显性"收紧 债市拐点已至 记者 徐燕燕 受到前一日央行上调MLF利率的影响,周三债券市场期货和现券双双下跌.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央行未来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长期的压力. 1月25日,国债 ...

  •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每日一练(2014.12.16)
  •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每日一练(2014.12.16)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 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 ...

  • [观点]陆磊:下行压力下需要逆周期调节
  • 近期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不及预期,显示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下一阶段,经济运行能否保持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又将根据哪些指标进行预调微调,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应当如何把握,政策又是否足够透明?针对这些各界关心的热门话题,经济日报记者对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进行了专访. 记者:4月份的货币金融数据稍低于市场预 ...

  • 货币市场案例
  • 2004年货币政策出台始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凯 2004-03-01 2004年,央行把广义货币增长量定在17%,比去年年终运行下来的19%低,其用意在于控制通胀的风险:同时,比去年年初制定的16%高,旨在温和降温. 一份新出炉的外贸数据让刚刚度过羊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喜忧参半.2月中旬,来自海 ...

  • 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分析
  • 美国货币政策属美国的核心机密,外人难以知晓.因此分析美国货币的政策走向,有利于国家搞好经济建设,也有利于一些个人和企业的理财. 要分析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必须先了解美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美国以前只注重军事实力的发展,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倚重美元的国际流通货币地位来平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但美元的大量 ...

  • 央行新调控目标将出 或调控股市融资
  • 央行新调控目标将出 或调控股市融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5日 09: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史进峰北京报道 央行新的调控目标"社会融资规模",正由设想走向现实. 2011年1月24日,接近央行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以&qu ...

  • 货币银行学试题&
  • 货币银行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10*2共20分) 1.货币的本质是( ) A.金属货币 B.纸币 C.支付凭证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企业之间的赊销.预付属于什么信用形式(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3.按资金的偿还期限分,金融市场分为( ) A.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