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心事付瑶琴――读[庄子]有感等

  题记:有一种心情,叫做孤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有一种人生态度,叫做淡定,“逍遥无所恃,乘物以游心”。成长的路途中,我们将饱经世事,历练成金。繁华落尽,我们最终学会将孤寂升华为从容淡定的心,无所畏惧,这样以后,便是清风如水,朗月若霜。谨以此文纪念庄子。   一、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   带着新奇的心,叩开生命旅程中的另一道大门,家,从此在千里之外。这悸动的心,掩盖了原来的茫然未知。大学。就这样匆匆地走进我的世界,铺展着它动人的章节。可是时间慢慢开始它不倦的催化,我开始感到茫然,有些手足无措。习惯了父母的唠叨,习惯了一家人围坐一桌吃晚餐的温馨。忽然间周围的一切变得那么自由,自由得空,自由得虚。我这才意识到:梨花满院飘香雪的景象固然很美,但高楼夜静风筝咽的滋味却是苦涩。在这滞重胶着的流光中,是《庄子》陪在我身边,空闲的时候,摘读几段,品味于心。我一面叹服于庄子的睿智与逍遥,一面用庄子的哲思开拓广阔的视野,展露全新的生活锐角。对于庄子的境界,我只能说:“虽远不能及。心仍向往之。”我所能表达的,只是微薄而浅显的意会,谈不上领悟,更谈不上道理。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是庄子的誓言。大知识广博通达,有如径流奔腾,百川灌河。小知识精细分明,仿佛细雨牛毛。大言论疏于平淡无所不及,小言论喋喋不休,琐碎繁杂。很多事情在不言之中早已向我们百般譬喻,殷勤示教。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我们身边缺少的不是美,而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庄子的寓言意境开阔,内涵深沉。“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一个人的境界大小决定了他对事物的判断,有决定了他内心和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能站在大境界上,便拥有了如大海般广博深沉的心,便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之,一个人若永远拘囿于常规的生活和秩序,也就只能庸庸碌碌一生。《庄子・外篇・秋水》中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底之蛙不识海,是受到空间的禁锢;夏虫不明冬。是受到时间的局限;偏狭之士不知道,是受到礼教的束缚。外在的世界无时不刻在变。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摆脱环境而生存,不变的应该是我们的内心。仲尼曾云:“今之众人内化而外不化,古之众人外化而内不化。”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应当修练自己的内心,使之达到“临万仞之渊而不惊”的高度,从而表现为外在气度上的处变不惊。同时,要摆脱茫然的虚浮,就要秉承无为的原则。《庄子・外篇・达生》中说道:“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一个真正明白生命状况的人,是不会固执与追求生命中所不需要的东西。一个明白命运真实状况的人。也不会去追求命运所达不到的目标。这即无为,无为才能有所为,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做有损无益之事。庄子的无为是一种绝对的自由。用于丹的话讲,便是天地的平准,是道与德的实质。《庄子》中多处讲到这个问题。“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天下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外篇・天地》)“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产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庄子・外篇・天道》)天地静默无为,万物却能自行变化、繁衍、化成。帝王无为而天下自行昌荣富足。这是“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的境界,这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子・外篇・刻意》)所以,我们凡事要力戒焦躁,力戒轻浮,顺其自然,切忌连篇累牍,空话成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生年不满百。韶华也易逝,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点别的事情,莫等闲,白了头,空悲切!   二、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   你读过蒋士铨的《岁暮到家》吗?“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上了大学以后,我常常想象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当我放假回去一家团聚的情景。家,是我们内心深处惟一一个不设防的地方。然而,只有离过家的人,才真正明白家这个字的意义。   喜欢一个人逛街,让行人徜徉穿流在身边。仿佛时间凝滞在我脚上。我成为一个参照物。所有的一切都这样匆匆,而我从容了。就是喜欢一个人逛街时可以胡思乱想,可以天马行空。风很凛冽,打在身上,这样便想起故乡的冬。和煦的一轮冬阳照耀大地,阳光调皮地在人们脸上嬉戏。好像世界原来就是这般幸福。然而人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家的时候。总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环游世界。可以一览美国大峡谷的奇观,可以留连于周庄双桥的温柔,可以沉浸于普罗旺斯神秘而浪漫的薰衣草花香之中……然而此刻我有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感觉,街上橱窗里的水晶球琉璃幻彩,是那样美那样纯,而我心里却是这样空荡荡。前面是通往学校的路,而我在这瞬间却仿佛没有了方向,我知道自己只是希望路的另一端通向内心深处亮堂堂的地方。家是黑暗里永远为你点亮的灯,而我在这不辨东西南北的旅程中,即使“欲寄彩笺兼尺素”,也要无奈“天长水阔知何处”了。这城市里的许多东西,全然不属于我们,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庄子虽为一代圣人,但也要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庄子・外篇・至乐》里写了这样一件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日:“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日:“不然,是其始死矣,我独何能无慨。”后来,他认识到生命的本初而形成,便“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缴缴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人总要离开父母的呵护,才能长大。正如雏鹰变成苍鹰一样,必经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获得自由邀翔,征服蓝天的力量!庄子,教会我达观!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学的道路是这般曲折和邈远。任重而道远,我们坚守着心中那方纯净的土地。告诉自己要坚持与顺应。然而,看惯了人群中匆匆的人群,奔波劳碌,我也开始怀疑自己能否经得起名利的考验。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好利,是因为贪念,好名,是因为好争。好争,导致德行败坏,智巧外露。人们往往因此负累于心。苍老了生命。庄子在《庄子・内篇・人世间》里假借孔子之口告诉我们养心。养心即心的斋戒,即心斋。心斋者“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恃物者也,唯道集虚”。心志专一的人,不用耳朵去听而用心去聆听,不用心去听而用气去听,耳只能听见声音,心只能了解现象,至于气,则是空虚而准备响应万物的,这即心的斋戒。大道合乎自然,人的内心若能有所秉持,就能做到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而实现真实的自我。凭借着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去追求庄子的境界,砥砺心志。放开私心杂欲。摒弃世俗名利的浸染,综观万物,你

[ 2 ] [ 3 ]

可以慢慢领会《逍遥游》的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要知道“凡外重者内拙”,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就是通达生命了,不痴迷,不留恋,不强求,这样就无忧了。   庄子,一个不朽的名字,智慧的化身。一个内心旷达。可怀宇宙万物的人,很难判断,到底是庄周化蝶还是蝶化庄周,然而不管怎样,他都一样“乘物以游心”,“逍遥无所恃”了。事实上。很多东西一直藏在心里。很久很久。说不清道不明,只怕“欲将心事付瑶琴”却知音难觅。有如庄子,像一根不断的弦,时时拨动,清明心律。直到最后。才决定将它付诸笔端,这仅因被感动,被点醒……   品味爱的真谛――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邱路娇   喜欢在冬日的午后。喝一杯热茶,品一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淡淡的茶香伴着陌生女人的惆怅,一丝一缕……暖暖的。淡淡的。如冬日的太阳。   我艳羡作家斯・茨威格能成功地以细腻的语言书写一位陌生女子的情怀,细腻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不一样的故事,很特别的爱情。我不解一个13岁的少女。拥有古希腊神话水泽仙女克丽泰一样纯真情怀的少女。如何在她生命中那个灵光闪动的一瞬间。几乎是闪电般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她深知这位小说家不可能爱上她,甚至记不起她的容貌,却愿意以一生的忠诚去守候,最终更以一个宗教圣徒般的虔诚委身于这个小说家。幸福地怀上了他的孩子。在她孩子逝世的那一刻。也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时刻里,这个陌生女人饱蘸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这位小说家述说着她深沉的爱慕和绝望的爱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一个少女从13岁起就开始,直至死去的一场持续了11年之久的与爱慕有关的革命,是一部展现爱的深沉与奉献的小说,是高尔基口中“一部惊人的杰作”。每品一节。我都会忆起关于爱的不同遐想。   爱是多种多样的。关于爱,或是缠绵悱恻,或是荡气回肠。孟姜女的爱悲壮至极,万里长城为之动容倾倒:梁祝的爱色彩缤纷,翩翩起舞的蝴蝶是他们的千古咏叹:牛郎织女的爱辽阔宽广。浩瀚的银河夜夜为之张望无垠;陌生女人的爱忧郁惆怅,一笺长信显示爱的力度和深沉。   譬如沉默的爱――水泽仙女爱上了太阳神,高贵的神却看也不看她一眼。克丽泰只好每天站在水边仰望天空。凝视着阿波罗金碧辉煌的日车从天空冁过,因为长期的仰望。终于克丽泰变成了一朵向日葵。因为向日葵永远望着太阳的光芒和热度,致死方休,所以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同样一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对小说家的爱:炙热,隐忍,沉默,低调地澎湃着。   又譬如奉献的爱。“从你的神色我看得出来。你没有认出我来,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你都没有认出我来。我该怎么描述自己有多么的失望啊?”“那只是我第一次如此失望第一次不得不忍受这种命运,甚至一辈子都要忍受这种命运。你始终都不会认出我来。即使是我死去的时候你还是不会认出我来。我该怎么向你描绘这种失望的心情呢?”……每次读到这里我的心都会因悲伤而痛成褶子。而陌生女人的痛恐怕已经是痛到头脑空洞无物。痛到意志麻木萧瑟了吧?这是一个女人以宗教般的虔诚委身于自己心爱的人时。那个人却忆不起她容貌,甚至不知道她存在,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我相信,只要听到你的召唤。就算是正在躺在停尸床上,我也会找到力量重新站起来。走到你身边。”也许世界上真有一种幸福。就是找到一个可以不顾一切地用一辈子全心全意地去爱一辈子的人,就是拥有一个值得把11年的爱慕化作一笺长信的人。   我想我们现在还无法真正看懂爱情。无法理解一个陌生女人怎能在电闪雷鸣间恋上一个人,并为之付上一生的心血,不求回报,只是简简单单地爱着。但我们却理智地知道这种爱是固执的。固执到了盲目的地步。而我们在理解的同时更应该学会的是理智地去看待爱。一如纪伯伦说的“爱虽可以为你加冕,但也能将你钉上十字架;它虽可以帮助你成长,但也能将你削砍剪刈”。   也许在某个冬日的午后,你也品一杯热茶,读一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会对爱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许就会知道怎样的爱情才是理智的。   如今我的耳边仍能听到陌生女人的叹息,像潺潺的流水,像缥缈的琴音……   穷是一种力量 黄木娟   《穷是一种力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贫穷大学生勇敢坚强面对穷困。用坚毅的意志和穷作斗争。走进了神圣的大学殿堂。在向贫穷挑战的这条路上,写满他们对世界的关爱,对家的眷恋,对母亲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怀。他们收获了整个世界,并用执著的乐观向我们昭示:穷是一种力量。   合上这本书,看着封面上那几个醒目的字,我由衷地感叹:穷是一种力量!我坚信这是个不变的力量。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如果命运让我们生于贫穷,那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沉沦。只有抬头挺胸去面对你才能改变贫穷,才能走出贫穷。   穷是一种逆境。逆境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所以,请用力把它压下去。   洪战辉,他所走过的岁月里,经济上,他绝对是贫穷生,他单薄的身子需要扛起一个家。但他没有屈服。他用坚毅的意志向命运说不。带着妹妹走进了大学。是的,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青岛女孩甘泉,中国第一个直接考入剑桥大学的大陆学生,并获得该校全额奖学金。五岁时,她父亲患病去世,不久母亲下岗,每月仅有250元的贫困补贴。250元要维持两个人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从小她就边打工边学习。因为肩膀还很稚嫩,所以她很苦很累,可是她从不埋怨,亦不曾退缩,她明白知识的重要,一直以来她都是班上最好的学生,先是考上了布尔顿女子学校。接着考上了剑桥大学。当时,她成为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新闻:独闯英伦三岛的中国女孩。在接受BBS采访时她说:贫穷并不可耻。   穷是一种力量!穷孩子更懂得生存的可贵,更知道生命的价值,因此更珍惜生活。因为贫穷,他们所经历的更多,岁月给他们的磨难更多,每个从贫穷中成功突围的孩子,都是与命运抗争的最强者。   常言道:人穷志不短。是的,《穷是一种力量》这本书里的大学生们依靠这种意志,并用行动去实现了这份志向,穷给了他们无限奋进的力量,这力量是钢,这力量是铁!古人说:贫贱不能移。是的,哪怕再贫穷。也请别低头,人生没有过不了的坎,别让穷给打倒了。你要学着化贫穷为力量,贫穷是你的财富,你要好好把握。你要珍惜时光,把贫穷踩在脚下,请相信,你完全有能力走出贫穷,只要你勇敢去面对并挑战它。   请记住,有个信念永在你心中:穷是一种力量!   读《勇气与运气》 罗素莲   《勇气与运气》是美国著名成功励志作家霍瑞修・爱尔杰的作品,讲述的是坚忍男孩与锡盒之迷的故事。主人公卢克出身寒微,跟母亲相依为命。他通过在学校里兼差,赚取一点微薄收入以贴补家用。一家人虽然生活艰辛,但却很温馨。有一

[ 1 ] [ 3 ]

天,镇上的银行里突然发生了一桩失窃案,丢了一只贵重的锡盒。因为这件事,卢克和她的母亲无端受到众人的怀疑。后来虽然判定他们与此无关,但卢克一家的命运从此发生了转折。为帮助失主查清这件疑案,卢克不辞辛苦,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美国。就这样,卢克翻开了他   生命中重要的一页。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获益匪浅:漫漫人生,惟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我们必须承认,卢克的遭遇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毕竟他的大部分好运气都是对他自身优秀品质的报偿。   主人公卢克虽贫穷,但他为人随和,聪明机巧,而且有一颗火热的心,因此拥有许多真心朋友。虽然他常常受到镇上富家子弟的嘲笑与讥讽,但他并不自卑,他庄重得体,摒弃不良嗜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善待自己和他人。这些从卢克在跟伦道夫溜冰比赛中,舍弃名誉而扶持汤姆,并为他说好话的事情中可体现出来。其实卢克的品质也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谅解别人。只有这样,我们周围才时刻充满阳光。我们才能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和立足。   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顶点。正如小说主人公卢克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卢克被逮捕,成了阶下囚……这些都深刻地记录了他受的苦难经历,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更加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他虚心求学。用知识武装自己……最终在重重困难面前。在挫折一步步靠近的时候,他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勇敢地迎上前去!   在这个世界上。当苦难来临时,只有直面苦难。才能抵达光明的彼岸。因为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光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可轻易放弃。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进步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洪战辉,他同样遭受着生活的艰辛,但直面苦难的他,终于取得了今天的辉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的就是直面苦难的勇气!   主人公卢克辉煌的命运除了他的勇气外,还有着运气的降临,比如说他得到了里德先生一直的帮助和支持,碰到了贵人阿姆斯特先生,以及他的信任与重用……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凭空降临到他头上的,所谓“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正是因为他诚实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积极等的优秀品德,他才有着这些机遇,并靠自己的努力,把握机遇,获得成功。在困难面前,只有坚定信念,有坚强的毅力。我们才能一路走好。相信只要确定正确方向。坚持努力,我们就能破茧而出,获取光明的辉煌。   朋友们,一个人在哪里开始自己的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我们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如何生存,如何突破。生活是需要勇气的,正面生活的困难,把握机遇将使我们走向成功!

[ 1 ] [ 2 ]

  题记:有一种心情,叫做孤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有一种人生态度,叫做淡定,“逍遥无所恃,乘物以游心”。成长的路途中,我们将饱经世事,历练成金。繁华落尽,我们最终学会将孤寂升华为从容淡定的心,无所畏惧,这样以后,便是清风如水,朗月若霜。谨以此文纪念庄子。   一、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   带着新奇的心,叩开生命旅程中的另一道大门,家,从此在千里之外。这悸动的心,掩盖了原来的茫然未知。大学。就这样匆匆地走进我的世界,铺展着它动人的章节。可是时间慢慢开始它不倦的催化,我开始感到茫然,有些手足无措。习惯了父母的唠叨,习惯了一家人围坐一桌吃晚餐的温馨。忽然间周围的一切变得那么自由,自由得空,自由得虚。我这才意识到:梨花满院飘香雪的景象固然很美,但高楼夜静风筝咽的滋味却是苦涩。在这滞重胶着的流光中,是《庄子》陪在我身边,空闲的时候,摘读几段,品味于心。我一面叹服于庄子的睿智与逍遥,一面用庄子的哲思开拓广阔的视野,展露全新的生活锐角。对于庄子的境界,我只能说:“虽远不能及。心仍向往之。”我所能表达的,只是微薄而浅显的意会,谈不上领悟,更谈不上道理。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是庄子的誓言。大知识广博通达,有如径流奔腾,百川灌河。小知识精细分明,仿佛细雨牛毛。大言论疏于平淡无所不及,小言论喋喋不休,琐碎繁杂。很多事情在不言之中早已向我们百般譬喻,殷勤示教。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我们身边缺少的不是美,而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庄子的寓言意境开阔,内涵深沉。“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一个人的境界大小决定了他对事物的判断,有决定了他内心和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能站在大境界上,便拥有了如大海般广博深沉的心,便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之,一个人若永远拘囿于常规的生活和秩序,也就只能庸庸碌碌一生。《庄子・外篇・秋水》中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底之蛙不识海,是受到空间的禁锢;夏虫不明冬。是受到时间的局限;偏狭之士不知道,是受到礼教的束缚。外在的世界无时不刻在变。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摆脱环境而生存,不变的应该是我们的内心。仲尼曾云:“今之众人内化而外不化,古之众人外化而内不化。”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应当修练自己的内心,使之达到“临万仞之渊而不惊”的高度,从而表现为外在气度上的处变不惊。同时,要摆脱茫然的虚浮,就要秉承无为的原则。《庄子・外篇・达生》中说道:“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一个真正明白生命状况的人,是不会固执与追求生命中所不需要的东西。一个明白命运真实状况的人。也不会去追求命运所达不到的目标。这即无为,无为才能有所为,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做有损无益之事。庄子的无为是一种绝对的自由。用于丹的话讲,便是天地的平准,是道与德的实质。《庄子》中多处讲到这个问题。“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天下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外篇・天地》)“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产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庄子・外篇・天道》)天地静默无为,万物却能自行变化、繁衍、化成。帝王无为而天下自行昌荣富足。这是“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的境界,这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子・外篇・刻意》)所以,我们凡事要力戒焦躁,力戒轻浮,顺其自然,切忌连篇累牍,空话成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生年不满百。韶华也易逝,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点别的事情,莫等闲,白了头,空悲切!   二、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   你读过蒋士铨的《岁暮到家》吗?“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上了大学以后,我常常想象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当我放假回去一家团聚的情景。家,是我们内心深处惟一一个不设防的地方。然而,只有离过家的人,才真正明白家这个字的意义。   喜欢一个人逛街,让行人徜徉穿流在身边。仿佛时间凝滞在我脚上。我成为一个参照物。所有的一切都这样匆匆,而我从容了。就是喜欢一个人逛街时可以胡思乱想,可以天马行空。风很凛冽,打在身上,这样便想起故乡的冬。和煦的一轮冬阳照耀大地,阳光调皮地在人们脸上嬉戏。好像世界原来就是这般幸福。然而人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家的时候。总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环游世界。可以一览美国大峡谷的奇观,可以留连于周庄双桥的温柔,可以沉浸于普罗旺斯神秘而浪漫的薰衣草花香之中……然而此刻我有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感觉,街上橱窗里的水晶球琉璃幻彩,是那样美那样纯,而我心里却是这样空荡荡。前面是通往学校的路,而我在这瞬间却仿佛没有了方向,我知道自己只是希望路的另一端通向内心深处亮堂堂的地方。家是黑暗里永远为你点亮的灯,而我在这不辨东西南北的旅程中,即使“欲寄彩笺兼尺素”,也要无奈“天长水阔知何处”了。这城市里的许多东西,全然不属于我们,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庄子虽为一代圣人,但也要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庄子・外篇・至乐》里写了这样一件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日:“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日:“不然,是其始死矣,我独何能无慨。”后来,他认识到生命的本初而形成,便“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缴缴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人总要离开父母的呵护,才能长大。正如雏鹰变成苍鹰一样,必经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获得自由邀翔,征服蓝天的力量!庄子,教会我达观!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学的道路是这般曲折和邈远。任重而道远,我们坚守着心中那方纯净的土地。告诉自己要坚持与顺应。然而,看惯了人群中匆匆的人群,奔波劳碌,我也开始怀疑自己能否经得起名利的考验。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好利,是因为贪念,好名,是因为好争。好争,导致德行败坏,智巧外露。人们往往因此负累于心。苍老了生命。庄子在《庄子・内篇・人世间》里假借孔子之口告诉我们养心。养心即心的斋戒,即心斋。心斋者“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恃物者也,唯道集虚”。心志专一的人,不用耳朵去听而用心去聆听,不用心去听而用气去听,耳只能听见声音,心只能了解现象,至于气,则是空虚而准备响应万物的,这即心的斋戒。大道合乎自然,人的内心若能有所秉持,就能做到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而实现真实的自我。凭借着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去追求庄子的境界,砥砺心志。放开私心杂欲。摒弃世俗名利的浸染,综观万物,你

[ 2 ] [ 3 ]

可以慢慢领会《逍遥游》的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要知道“凡外重者内拙”,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就是通达生命了,不痴迷,不留恋,不强求,这样就无忧了。   庄子,一个不朽的名字,智慧的化身。一个内心旷达。可怀宇宙万物的人,很难判断,到底是庄周化蝶还是蝶化庄周,然而不管怎样,他都一样“乘物以游心”,“逍遥无所恃”了。事实上。很多东西一直藏在心里。很久很久。说不清道不明,只怕“欲将心事付瑶琴”却知音难觅。有如庄子,像一根不断的弦,时时拨动,清明心律。直到最后。才决定将它付诸笔端,这仅因被感动,被点醒……   品味爱的真谛――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邱路娇   喜欢在冬日的午后。喝一杯热茶,品一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淡淡的茶香伴着陌生女人的惆怅,一丝一缕……暖暖的。淡淡的。如冬日的太阳。   我艳羡作家斯・茨威格能成功地以细腻的语言书写一位陌生女子的情怀,细腻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不一样的故事,很特别的爱情。我不解一个13岁的少女。拥有古希腊神话水泽仙女克丽泰一样纯真情怀的少女。如何在她生命中那个灵光闪动的一瞬间。几乎是闪电般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她深知这位小说家不可能爱上她,甚至记不起她的容貌,却愿意以一生的忠诚去守候,最终更以一个宗教圣徒般的虔诚委身于这个小说家。幸福地怀上了他的孩子。在她孩子逝世的那一刻。也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时刻里,这个陌生女人饱蘸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这位小说家述说着她深沉的爱慕和绝望的爱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一个少女从13岁起就开始,直至死去的一场持续了11年之久的与爱慕有关的革命,是一部展现爱的深沉与奉献的小说,是高尔基口中“一部惊人的杰作”。每品一节。我都会忆起关于爱的不同遐想。   爱是多种多样的。关于爱,或是缠绵悱恻,或是荡气回肠。孟姜女的爱悲壮至极,万里长城为之动容倾倒:梁祝的爱色彩缤纷,翩翩起舞的蝴蝶是他们的千古咏叹:牛郎织女的爱辽阔宽广。浩瀚的银河夜夜为之张望无垠;陌生女人的爱忧郁惆怅,一笺长信显示爱的力度和深沉。   譬如沉默的爱――水泽仙女爱上了太阳神,高贵的神却看也不看她一眼。克丽泰只好每天站在水边仰望天空。凝视着阿波罗金碧辉煌的日车从天空冁过,因为长期的仰望。终于克丽泰变成了一朵向日葵。因为向日葵永远望着太阳的光芒和热度,致死方休,所以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同样一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对小说家的爱:炙热,隐忍,沉默,低调地澎湃着。   又譬如奉献的爱。“从你的神色我看得出来。你没有认出我来,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你都没有认出我来。我该怎么描述自己有多么的失望啊?”“那只是我第一次如此失望第一次不得不忍受这种命运,甚至一辈子都要忍受这种命运。你始终都不会认出我来。即使是我死去的时候你还是不会认出我来。我该怎么向你描绘这种失望的心情呢?”……每次读到这里我的心都会因悲伤而痛成褶子。而陌生女人的痛恐怕已经是痛到头脑空洞无物。痛到意志麻木萧瑟了吧?这是一个女人以宗教般的虔诚委身于自己心爱的人时。那个人却忆不起她容貌,甚至不知道她存在,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我相信,只要听到你的召唤。就算是正在躺在停尸床上,我也会找到力量重新站起来。走到你身边。”也许世界上真有一种幸福。就是找到一个可以不顾一切地用一辈子全心全意地去爱一辈子的人,就是拥有一个值得把11年的爱慕化作一笺长信的人。   我想我们现在还无法真正看懂爱情。无法理解一个陌生女人怎能在电闪雷鸣间恋上一个人,并为之付上一生的心血,不求回报,只是简简单单地爱着。但我们却理智地知道这种爱是固执的。固执到了盲目的地步。而我们在理解的同时更应该学会的是理智地去看待爱。一如纪伯伦说的“爱虽可以为你加冕,但也能将你钉上十字架;它虽可以帮助你成长,但也能将你削砍剪刈”。   也许在某个冬日的午后,你也品一杯热茶,读一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会对爱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许就会知道怎样的爱情才是理智的。   如今我的耳边仍能听到陌生女人的叹息,像潺潺的流水,像缥缈的琴音……   穷是一种力量 黄木娟   《穷是一种力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贫穷大学生勇敢坚强面对穷困。用坚毅的意志和穷作斗争。走进了神圣的大学殿堂。在向贫穷挑战的这条路上,写满他们对世界的关爱,对家的眷恋,对母亲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怀。他们收获了整个世界,并用执著的乐观向我们昭示:穷是一种力量。   合上这本书,看着封面上那几个醒目的字,我由衷地感叹:穷是一种力量!我坚信这是个不变的力量。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如果命运让我们生于贫穷,那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沉沦。只有抬头挺胸去面对你才能改变贫穷,才能走出贫穷。   穷是一种逆境。逆境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所以,请用力把它压下去。   洪战辉,他所走过的岁月里,经济上,他绝对是贫穷生,他单薄的身子需要扛起一个家。但他没有屈服。他用坚毅的意志向命运说不。带着妹妹走进了大学。是的,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青岛女孩甘泉,中国第一个直接考入剑桥大学的大陆学生,并获得该校全额奖学金。五岁时,她父亲患病去世,不久母亲下岗,每月仅有250元的贫困补贴。250元要维持两个人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从小她就边打工边学习。因为肩膀还很稚嫩,所以她很苦很累,可是她从不埋怨,亦不曾退缩,她明白知识的重要,一直以来她都是班上最好的学生,先是考上了布尔顿女子学校。接着考上了剑桥大学。当时,她成为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新闻:独闯英伦三岛的中国女孩。在接受BBS采访时她说:贫穷并不可耻。   穷是一种力量!穷孩子更懂得生存的可贵,更知道生命的价值,因此更珍惜生活。因为贫穷,他们所经历的更多,岁月给他们的磨难更多,每个从贫穷中成功突围的孩子,都是与命运抗争的最强者。   常言道:人穷志不短。是的,《穷是一种力量》这本书里的大学生们依靠这种意志,并用行动去实现了这份志向,穷给了他们无限奋进的力量,这力量是钢,这力量是铁!古人说:贫贱不能移。是的,哪怕再贫穷。也请别低头,人生没有过不了的坎,别让穷给打倒了。你要学着化贫穷为力量,贫穷是你的财富,你要好好把握。你要珍惜时光,把贫穷踩在脚下,请相信,你完全有能力走出贫穷,只要你勇敢去面对并挑战它。   请记住,有个信念永在你心中:穷是一种力量!   读《勇气与运气》 罗素莲   《勇气与运气》是美国著名成功励志作家霍瑞修・爱尔杰的作品,讲述的是坚忍男孩与锡盒之迷的故事。主人公卢克出身寒微,跟母亲相依为命。他通过在学校里兼差,赚取一点微薄收入以贴补家用。一家人虽然生活艰辛,但却很温馨。有一

[ 1 ] [ 3 ]

天,镇上的银行里突然发生了一桩失窃案,丢了一只贵重的锡盒。因为这件事,卢克和她的母亲无端受到众人的怀疑。后来虽然判定他们与此无关,但卢克一家的命运从此发生了转折。为帮助失主查清这件疑案,卢克不辞辛苦,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美国。就这样,卢克翻开了他   生命中重要的一页。   读完这部小说,让我获益匪浅:漫漫人生,惟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我们必须承认,卢克的遭遇中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毕竟他的大部分好运气都是对他自身优秀品质的报偿。   主人公卢克虽贫穷,但他为人随和,聪明机巧,而且有一颗火热的心,因此拥有许多真心朋友。虽然他常常受到镇上富家子弟的嘲笑与讥讽,但他并不自卑,他庄重得体,摒弃不良嗜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善待自己和他人。这些从卢克在跟伦道夫溜冰比赛中,舍弃名誉而扶持汤姆,并为他说好话的事情中可体现出来。其实卢克的品质也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谅解别人。只有这样,我们周围才时刻充满阳光。我们才能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和立足。   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顶点。正如小说主人公卢克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卢克被逮捕,成了阶下囚……这些都深刻地记录了他受的苦难经历,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更加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他虚心求学。用知识武装自己……最终在重重困难面前。在挫折一步步靠近的时候,他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勇敢地迎上前去!   在这个世界上。当苦难来临时,只有直面苦难。才能抵达光明的彼岸。因为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光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可轻易放弃。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进步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洪战辉,他同样遭受着生活的艰辛,但直面苦难的他,终于取得了今天的辉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的就是直面苦难的勇气!   主人公卢克辉煌的命运除了他的勇气外,还有着运气的降临,比如说他得到了里德先生一直的帮助和支持,碰到了贵人阿姆斯特先生,以及他的信任与重用……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凭空降临到他头上的,所谓“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正是因为他诚实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积极等的优秀品德,他才有着这些机遇,并靠自己的努力,把握机遇,获得成功。在困难面前,只有坚定信念,有坚强的毅力。我们才能一路走好。相信只要确定正确方向。坚持努力,我们就能破茧而出,获取光明的辉煌。   朋友们,一个人在哪里开始自己的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我们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如何生存,如何突破。生活是需要勇气的,正面生活的困难,把握机遇将使我们走向成功!

[ 1 ] [ 2 ]


相关内容

  • 关于学习的古诗词
  • 三字经 1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省吾身,思己过, 言必行,行必果.败与胜,非天命, 得与失,乃互生. 2若不教 行乃偏 教之道 德为先昔贤母 善教子 孟断机 岳刺字养不教 亲之过 教不学 儿之错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理为人 ...

  •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
  • 读庄子<逍遥游>感想 庄子的逍遥游实际上讲的就是心的开悟.通俗理解是:同样的一件事,在一个人的心里是一种想法,在100个人的心里是100种想法,虽然可能会有几种统一的观点,但是是对事物的理解还是各不相同. 有人做同样的一件事,说一句话.有的人接解后,听了后.会很苦恼,有的人会大怒,有的人 ...

  • 与狗狗的十个约定
  • 2.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完全地信任我.能成为你忠 诚的朋友,是我最大的幸福. 3.你知道吗,我和你一样,是有感情的. 4.我不听话的时候,我是有理由的,所以在你责 备我之前,能不能想一下自己对我做了什么. 5.把你所有的心事和牢骚都告诉我.虽然我不会 说,但是我听得懂. 6.别打我,其实我完全可以轻而易 ...

  • 庄子读书心得
  • 庄子认为遇事应该沉住气,心平气和的自然处之,切莫心浮气躁,这才是有智慧的人.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双目紧闭,盘着双腿,两手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将军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老僧毫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但他渐渐 ...

  • 百家讲坛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我们的心,可以遨游多远 --于丹{心得}自序 ①在<百家讲坛>录完<心得>的那一天,制片人万卫老师问我下一个选题讲什么,我几乎没有犹豫地回答:"<庄子>." ②2006年有首歌唱得很红,歌名叫做"隐形的翅膀& ...

  • 七绝·读:[鲁迅与郭沫若文斗]文章有感[散文欣赏]
  • 各有千秋各有长,难分伯仲赛时光. 堪怜争斗无人胜,唯有遗文万古芳. 附:[鲁迅与郭沫若文斗]文章 作者易道禅 鲁迅与郭沫若是文坛上的两个宿敌,一生不见面,还互相缠斗.我有这两位的全集,基本上认真看完过,我发现鲁迅郭沫若二人在文坛上的斗法真是有趣得很. 鲁迅在小说和散文方面的才华,郭沫若是没有办法相比 ...

  •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演绎自身的传奇,同时对我们后世社会发展也有很大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历史的洪流中,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儒内法",而道家思想一 ...

  • 红楼佩玉2012年第11期
  • 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说:"艺术之根本,是人的感情表露,黄皮肤,蓝眼睛,虽言语不通,但人情冷暖完全相同,犹如哑巴夫妻,恩爱弥深,艺术无国籍."笔者庄琦涵女士出自书香之家,有感于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认为艺术收藏都有相通之处.她和玉石结缘,是出于对<红楼梦>的喜欢,便从此用 ...

  • 于丹 演讲稿(干部科整理)
  • 于丹趣品竹林七贤 (根据录音整理,2012年12月8日,修武县文化艺术中心) 尊敬的王书记.各位领导,修武的各位朋友: 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跟大家结缘,有这个机会在此聊一聊竹林七贤. 最早来到焦作的时候,这个地方有名山秀水,这个地方还有淳厚的人文,这个地方有我很多很要好的朋友,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