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素质在运动员整体建设中的重要性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增进竞技能力,且可以增强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适应性,扩大就业途径,并得出加大运动训练体制的改革力度、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加大对退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再教育等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运动员; 文化素质

  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包括身体、心理、技术、智能和思想作风六个方面。这六方面因素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是影响其他素质形成的关键性因素〔2〕。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加大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增强运动员的比赛意识和应变能力。世界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曾指出:“未来运动成绩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技能,而是挖掘运动员的智慧”,这不仅体现了著名训练专家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视,更表明了文化素质对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提高的重要价值。另外,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增强代表着一个国家总体运动水平的提升,也昭示着体育事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前途。但我国运动员目前的文化素质却普遍偏低,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整体建设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若得不到改善,我国体育事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必须被重视起来,提高和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郾1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

  文化素质是人们更好地学习其它一切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对运动员来说,文化素质对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知识可以使运动员形成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积累,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以及较高的领悟力、判断力、理解力和执行力,从而使他们在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绪的控制、现场的应变能力方面都要高于普通运动员。而且在日常训练中,较高文化素质的运动员能够深入思考技术动作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提高练习效率;在竞技比赛中,也能够保持从容镇定,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实力、正确估计对手实力,领会和贯彻教练意图,合理控制比赛节奏,从而完全或超常发挥,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同时,良好的文化素质可以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运动疲劳的产生机理,从而采用积极的方式来缓解训练和竞赛后的身体和神经疲劳,主动促进超量恢复。

  另外,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都有一个“高点期”,当训练成绩达到这个极点后,再有质的飞跃就举步维艰。成功跨越极点,除了教练员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最重要的是运动员自身能够具备坚实的运动理论知识基础,对运动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心理上树立自信,积极地配合教练,同时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反复揣摩、练习,积极主动地促进技能的转化,最后实现技能飞跃。大多数运动员正是缺少必要的文化素质,其运动水平才难以提升,影响其成为特别优秀的运动员。

  2?郾2增强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有限的,不管曾经多么辉煌灿烂,多么光辉荣耀,最终都要归于平淡,退役是每个运动员都要面对的没有选择的选择。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不仅关系到运动队队伍的建设,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退役运动员的归宿问题就成为运动员和社会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体制不完善,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存在许多不足,已经影响到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甚至成为社会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低下,他们的心理素质、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跟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存在一定差距。当他们离开运动队后,由于不具备很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能力进行专门的科研、教学和带队训练工作;文化知识的缺乏也使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准确地社会定位,心理会出现较大地波动和落差,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出现了奥运冠军成为搓澡工、奥运冠军为了生存被迫出售金牌这样令人尴尬的社会问题。而高文化素质运动员可以从自身主动和主体因素方面缓解再就业的难题。他们可以准确定位自己,并积极的适应和融入社会;而且他们的就业渠道也比较宽,除了本行业,也可尝试其他行业,从而拓宽了就业门路,实现就业种类的多样化。

  2?郾3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运动员具有高超和先进的个人技术,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即使最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是很有限的,少则短短的几年,多则也就十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他们竞技巅峰时期的辉煌逐渐褪去,在技术水平上已不可能再有新的超越,但他们独有的经验、教训、技巧以及感悟累积而成的宝贵财富,却不会随时间流逝,反而会历久弥新,是一笔可再生资源。如果让这部分宝贵的资源随着运动员运动生命的结束而白白消失,那将是对运动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就能够深刻领会运动的精神和内涵,深刻理解项目的规律,就可以把自己在运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很好地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于传授和指导后备运动员,使年轻的运动员在前人的基础上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这样就可以为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训练体系的改善与创新提供非常实用的参考,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我国目前体育后备人才紧缺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也可以说在这方面缺少可利用的资源。《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只有把体育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看轻眼前的利益,注重长远利益,加大对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实现优秀运动资源的利用,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3国内外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3?郾1我国运动员文化素质状况

  在我国,人们对运动员一直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但人们这种认识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受体育举国体制的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片面强调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运动员的教育和训练道路,主要沿袭“业余体校—少年队—青年队—成年队—国家队”这一模式,缺乏系统的文化理论学习。而且我国运动员专项训练早期化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在体操、游泳、武术、乒乓球等项目中,运动员很小就被选拔进运动队,参加集中、系统的专门训练,以致荒废了文化课学习。而其他早期化要求不很高的体育项目,运动员的专项训练也是被放在“压倒一切”的绝对优势地位,文化教育也没得到很好的重视,就算有也只是形式上的开设,没有强制措施,考核标准也远低于普通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运动员自身也无法形成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头脑中只有“运动成绩第一”的观念,轻视甚至主动放弃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运动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的不良后果。

  这种教育偏向导致了我国运动员总体文化素质低下、竞技水平很难达到顶峰、运动寿命短暂等一系列不良的后果。过低的文化素质限制了运动员应变和创新的空间,使运动员的视野狭窄,反应迟钝,比赛意识、应变力和心理素质差,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竞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个人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郾2国外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

  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充分认识到文化素质的重要性,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资料表明,美国25个项目的运动员中,70 %以上的人学习成绩居于班级前4 名行列;原苏联整个体育系统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达55%以上,运动员68 %是大学生。许多运动员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或某些方面的专家〔3〕。美国著名的大学运动协会开展大学竞技运动的宗旨是,“使大学竞技运动融入教育,使运动员成为合格的学生,在大学竞技运动和职业体育之间保持界限”〔4〕。其信条是大学竞技运动必须是业余的,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特别重视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业水平,他们认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首先得是一名合格的普通学生。因此,他们把大学生运动员的成绩单和标准考试成绩作为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资格。因此,发达国家的运动员除了有极好的身体素质、纯熟的技艺外,更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应变能力、预见性及准确的判断力,从而使他们比赛意识更强,比赛质量更高。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对运动员文化素质重视程度的差异,这也是造成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竞技能力和综合素质悬殊的根本原因。

  4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途径

  4?郾1加大对运动训练体制改革的力度

  我国竞技体育一直是在“举国体制”模式下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却存在大的弊端,因为这种体制专注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能力的培养,对运动员基本上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全面发展,使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不能形成理论而带来运动资源白白流失,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运动员退役后“不知所从”、人们对竞技体育失去信心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根本的是要对我国的运动训练体制进行革新,将文化教育与运动成绩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与技能素质同步发展。

  同时,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脱离了文化教育的大环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不到保证〔6〕。因此要改革体育系统自办的教育体系,使其在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提高上发挥大的作用。

  4?郾2提高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对学生素质塑造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合格的教师不单要 “传道授业解惑”,传授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一言一行上去影响和感化学生。我国运动员一般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进入运动队训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教练员的影响,教练员的一言一行,以及教育和训练理念对运动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所以,教练员的素质对运动员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国的教练员有相当一部分由原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运动员退役后直接被提任的,而且缺乏必要的继续教育,所以教练员队伍中也存在素质偏低的问题。这不利于为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提高教练员文化素质很有必要。

  4?郾3加大退役运动员文化素质再教育

  普通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招收现役和退役优秀运动员是我国现阶段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有效渠道,应大力推广〔7〕。近年来,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进高等院校的情况也逐渐增多,但却受到运动伤病、运动水平、运动员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使一些运动水平不是很高或者伤病的运动员陷入“出了运动队就不知道何去何从”窘迫境地。高校应本着为运动员再教育尽一份力、减轻社会压力的原则,适当地降低招收运动员的标准,尽可能多地接受运动员进入高校接受再教育。体育总局应主动与教育部协商,制定更加有利于运动员入学的倾斜政策,扶持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并通过竞赛杠杆,进一步调动高校面向运动员招生的积极性,使这条运动员文化教育之路越走越宽,最终成为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的主体,实现竞技体育回归大教育的战略目标〔8〕。

  要发挥体育院校的办学优势,建立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大量、全面地吸收运动员进入体育院校进行深造,培养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同时要大力开展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科学研究,为有效地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科学依据〔9〕。

  另外,社会和政府也可针对大龄运动员开设专门的成人教育学校或教育班,广泛、有针对性地接受退役运动员进行进一步的文化和职业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学得一技甚至多技之长,增强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3〕党丽萍?郾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J〕?郾甘肃科技,2008,24(6):95?郾

  〔2〕黄文新?郾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和途径〔J〕?郾中国科技信息,2009(9):226?郾

  〔4〕杨越潇?郾探析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J〕?郾消费导刊?郾

  〔5〕于文谦,李强,牛静,刘科?郾转型时期竞技运动员的退役与继续教育问题——以辽宁省为例调查分析与研究〔J〕?郾体育科学,2004,24(7):16?郾

  〔6〕王峰?郾关于我国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3(4):12?郾

  〔7〕陆晓理,刘青,蔡明明?郾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主要的途径〔J〕?郾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16?郾

  〔8〕马志和,张林,郭培,等?郾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性经验及其启示〔J〕?郾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1): 18-21?郾

  〔9〕华洪兴,史国生,王正伦,等?郾运动员“长学制”文化教育模式探讨〔J〕?郾中国高等教育, 2001(3):18?郾

  (责任编辑:李宏斌)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增进竞技能力,且可以增强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适应性,扩大就业途径,并得出加大运动训练体制的改革力度、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加大对退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再教育等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运动员; 文化素质

  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包括身体、心理、技术、智能和思想作风六个方面。这六方面因素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是影响其他素质形成的关键性因素〔2〕。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加大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增强运动员的比赛意识和应变能力。世界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曾指出:“未来运动成绩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技能,而是挖掘运动员的智慧”,这不仅体现了著名训练专家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视,更表明了文化素质对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提高的重要价值。另外,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增强代表着一个国家总体运动水平的提升,也昭示着体育事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前途。但我国运动员目前的文化素质却普遍偏低,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整体建设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若得不到改善,我国体育事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必须被重视起来,提高和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郾1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

  文化素质是人们更好地学习其它一切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对运动员来说,文化素质对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知识可以使运动员形成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积累,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以及较高的领悟力、判断力、理解力和执行力,从而使他们在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绪的控制、现场的应变能力方面都要高于普通运动员。而且在日常训练中,较高文化素质的运动员能够深入思考技术动作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提高练习效率;在竞技比赛中,也能够保持从容镇定,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实力、正确估计对手实力,领会和贯彻教练意图,合理控制比赛节奏,从而完全或超常发挥,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同时,良好的文化素质可以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运动疲劳的产生机理,从而采用积极的方式来缓解训练和竞赛后的身体和神经疲劳,主动促进超量恢复。

  另外,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都有一个“高点期”,当训练成绩达到这个极点后,再有质的飞跃就举步维艰。成功跨越极点,除了教练员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最重要的是运动员自身能够具备坚实的运动理论知识基础,对运动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心理上树立自信,积极地配合教练,同时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反复揣摩、练习,积极主动地促进技能的转化,最后实现技能飞跃。大多数运动员正是缺少必要的文化素质,其运动水平才难以提升,影响其成为特别优秀的运动员。

  2?郾2增强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有限的,不管曾经多么辉煌灿烂,多么光辉荣耀,最终都要归于平淡,退役是每个运动员都要面对的没有选择的选择。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不仅关系到运动队队伍的建设,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退役运动员的归宿问题就成为运动员和社会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体制不完善,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存在许多不足,已经影响到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甚至成为社会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低下,他们的心理素质、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跟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存在一定差距。当他们离开运动队后,由于不具备很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能力进行专门的科研、教学和带队训练工作;文化知识的缺乏也使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准确地社会定位,心理会出现较大地波动和落差,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出现了奥运冠军成为搓澡工、奥运冠军为了生存被迫出售金牌这样令人尴尬的社会问题。而高文化素质运动员可以从自身主动和主体因素方面缓解再就业的难题。他们可以准确定位自己,并积极的适应和融入社会;而且他们的就业渠道也比较宽,除了本行业,也可尝试其他行业,从而拓宽了就业门路,实现就业种类的多样化。

  2?郾3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运动员具有高超和先进的个人技术,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即使最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是很有限的,少则短短的几年,多则也就十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他们竞技巅峰时期的辉煌逐渐褪去,在技术水平上已不可能再有新的超越,但他们独有的经验、教训、技巧以及感悟累积而成的宝贵财富,却不会随时间流逝,反而会历久弥新,是一笔可再生资源。如果让这部分宝贵的资源随着运动员运动生命的结束而白白消失,那将是对运动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就能够深刻领会运动的精神和内涵,深刻理解项目的规律,就可以把自己在运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很好地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于传授和指导后备运动员,使年轻的运动员在前人的基础上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这样就可以为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训练体系的改善与创新提供非常实用的参考,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我国目前体育后备人才紧缺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也可以说在这方面缺少可利用的资源。《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只有把体育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看轻眼前的利益,注重长远利益,加大对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实现优秀运动资源的利用,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3国内外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3?郾1我国运动员文化素质状况

  在我国,人们对运动员一直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但人们这种认识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受体育举国体制的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片面强调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运动员的教育和训练道路,主要沿袭“业余体校—少年队—青年队—成年队—国家队”这一模式,缺乏系统的文化理论学习。而且我国运动员专项训练早期化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在体操、游泳、武术、乒乓球等项目中,运动员很小就被选拔进运动队,参加集中、系统的专门训练,以致荒废了文化课学习。而其他早期化要求不很高的体育项目,运动员的专项训练也是被放在“压倒一切”的绝对优势地位,文化教育也没得到很好的重视,就算有也只是形式上的开设,没有强制措施,考核标准也远低于普通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运动员自身也无法形成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头脑中只有“运动成绩第一”的观念,轻视甚至主动放弃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运动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的不良后果。

  这种教育偏向导致了我国运动员总体文化素质低下、竞技水平很难达到顶峰、运动寿命短暂等一系列不良的后果。过低的文化素质限制了运动员应变和创新的空间,使运动员的视野狭窄,反应迟钝,比赛意识、应变力和心理素质差,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竞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个人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郾2国外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

  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充分认识到文化素质的重要性,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资料表明,美国25个项目的运动员中,70 %以上的人学习成绩居于班级前4 名行列;原苏联整个体育系统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达55%以上,运动员68 %是大学生。许多运动员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或某些方面的专家〔3〕。美国著名的大学运动协会开展大学竞技运动的宗旨是,“使大学竞技运动融入教育,使运动员成为合格的学生,在大学竞技运动和职业体育之间保持界限”〔4〕。其信条是大学竞技运动必须是业余的,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特别重视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业水平,他们认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首先得是一名合格的普通学生。因此,他们把大学生运动员的成绩单和标准考试成绩作为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资格。因此,发达国家的运动员除了有极好的身体素质、纯熟的技艺外,更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应变能力、预见性及准确的判断力,从而使他们比赛意识更强,比赛质量更高。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对运动员文化素质重视程度的差异,这也是造成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竞技能力和综合素质悬殊的根本原因。

  4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途径

  4?郾1加大对运动训练体制改革的力度

  我国竞技体育一直是在“举国体制”模式下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却存在大的弊端,因为这种体制专注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能力的培养,对运动员基本上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全面发展,使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不能形成理论而带来运动资源白白流失,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运动员退役后“不知所从”、人们对竞技体育失去信心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根本的是要对我国的运动训练体制进行革新,将文化教育与运动成绩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与技能素质同步发展。

  同时,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脱离了文化教育的大环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不到保证〔6〕。因此要改革体育系统自办的教育体系,使其在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提高上发挥大的作用。

  4?郾2提高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对学生素质塑造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合格的教师不单要 “传道授业解惑”,传授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一言一行上去影响和感化学生。我国运动员一般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进入运动队训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教练员的影响,教练员的一言一行,以及教育和训练理念对运动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所以,教练员的素质对运动员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国的教练员有相当一部分由原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运动员退役后直接被提任的,而且缺乏必要的继续教育,所以教练员队伍中也存在素质偏低的问题。这不利于为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提高教练员文化素质很有必要。

  4?郾3加大退役运动员文化素质再教育

  普通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招收现役和退役优秀运动员是我国现阶段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有效渠道,应大力推广〔7〕。近年来,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进高等院校的情况也逐渐增多,但却受到运动伤病、运动水平、运动员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使一些运动水平不是很高或者伤病的运动员陷入“出了运动队就不知道何去何从”窘迫境地。高校应本着为运动员再教育尽一份力、减轻社会压力的原则,适当地降低招收运动员的标准,尽可能多地接受运动员进入高校接受再教育。体育总局应主动与教育部协商,制定更加有利于运动员入学的倾斜政策,扶持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并通过竞赛杠杆,进一步调动高校面向运动员招生的积极性,使这条运动员文化教育之路越走越宽,最终成为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的主体,实现竞技体育回归大教育的战略目标〔8〕。

  要发挥体育院校的办学优势,建立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大量、全面地吸收运动员进入体育院校进行深造,培养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同时要大力开展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科学研究,为有效地开展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科学依据〔9〕。

  另外,社会和政府也可针对大龄运动员开设专门的成人教育学校或教育班,广泛、有针对性地接受退役运动员进行进一步的文化和职业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学得一技甚至多技之长,增强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3〕党丽萍?郾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J〕?郾甘肃科技,2008,24(6):95?郾

  〔2〕黄文新?郾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和途径〔J〕?郾中国科技信息,2009(9):226?郾

  〔4〕杨越潇?郾探析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J〕?郾消费导刊?郾

  〔5〕于文谦,李强,牛静,刘科?郾转型时期竞技运动员的退役与继续教育问题——以辽宁省为例调查分析与研究〔J〕?郾体育科学,2004,24(7):16?郾

  〔6〕王峰?郾关于我国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3(4):12?郾

  〔7〕陆晓理,刘青,蔡明明?郾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主要的途径〔J〕?郾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16?郾

  〔8〕马志和,张林,郭培,等?郾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性经验及其启示〔J〕?郾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1): 18-21?郾

  〔9〕华洪兴,史国生,王正伦,等?郾运动员“长学制”文化教育模式探讨〔J〕?郾中国高等教育, 2001(3):18?郾

  (责任编辑:李宏斌)


相关内容

  • 体育科组学期工作计划
  • 体育科组学期工作计划一:2011-2012第二学期体育科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爱好,逐渐形成自觉参加锻炼的良好习惯 ...

  • 新形势下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体育教育的若干思考论文
  • 摘要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体育教育作为部队教育训练和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军事变革和未来信息化战争,已是摆在军事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高度正视的重要命题.对此,在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关键词新军事变革论文;军人体能训练论文;军事体育教育论文 军事体育教育与军人 ...

  • 政研论文:税务局关于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思考研究
  • 一.以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一)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地税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论素质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这个单位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当成一种政治行为和政治需求.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 ...

  •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体育场地器材短缺.教学观念滞后.体育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如何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健康地发展,探索寻找更加有效的适合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值得我们教 ...

  • 伍隍中学2005年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 伍隍中学2005年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伍隍中学在2002年接受资阳市教育局、雁江区教育局的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后,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目标,端正了办学方向,各项规章制度渐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学校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一年来,学校在进一步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 ...

  • 水土保持学院先进性教育"回头看"工作总结
  • 自2006年9月9日,我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院党总支认真学习贯彻校党委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顺利地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现已进入了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阶段。如何把先进性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如何建立巩固 ...

  • 体育舞蹈论文
  • 浅谈体育舞蹈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吴倩茹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 指导教师:王琴 摘 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体质得到增强,社交能力得到加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就体育舞 ...

  • 青共校毕业论文 电子殷业瑜
  • 共青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委员会 第十六期青年共产主义学校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姓名:殷业瑜 考试号:XG205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4年5月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

  • 讲座研讨会主持词
  •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大已胜利召开了,在这个振奋人心的时刻,我们在这里召开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也是一次动员会,是一次认真贯彻**大会议精神,推动我处工会工作进一步提高的大会。参加我们这次会议的领导有,局工会副主席王幕章同志,局工会办公室主任周家茂同志,吕爱婷主席有事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