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程管理

生产制程管理

一、制程是什麼:(术语)

制程: 即製造過程

過程﹕通過使用資源和管理﹐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

一個過程的輸出直接形成下一個過程的輸入﹒ 管理﹕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

產品﹕過程的結果﹒

体系﹕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

要求﹕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厲行的需求或期望﹒ 管理体系﹕建立方針和目標並實現這些目標的体系﹒

能力﹕組織﹒体系或過程實現產品並使其滿足要求的本領﹒

等級﹕對功能用途相同但品質要求不同的產品﹒過程或体系所作的分類或分級﹒

顧客滿意﹕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

持續改進﹕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活動﹒

二、制程管理的目的: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以增強顧客滿意為目的﹐确保顧客的要求得到确定並予以滿足﹒ 以企業盈利﹐回報股東/員工/社會為最終目的﹒

以最小的資源投入獲得最大限度的產出﹒

三、PDCA管理循環:

P-策劃(根据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

和過程﹒)

D-實施, (實施過程)

C-檢查(根据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 並報告結果﹒)

A-處置,(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

四、制程管理包含﹕

生產作業控制

現場管理

設備管理

物料管理

品質控制/準時生產

五、生產作業控制-影響因素

1、單個﹒獨立形態的顯性因素:(6M)

MAN 操作員

MACHINE 設備

MATERIAL 材料

METHOD 方法

MOTHER NATURE 環境

MEASUREMENT 量測

2﹒复合﹒廣布形態的隱性因素:

科學技術

管理因素

六、生產作業控制-內容

1﹒數量控制:(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反馈)

车间的领料数量

物料数量交接数量

不良与报废数量

入库的数数量

2﹒品質控制:

工艺的生产不良与报废统计

常规的耗损或功能用料统计

3﹒時間進度控制(谁、时间、地点、做什么、做多少)

七、生產作業控制-預先控制

1﹒生產進度計划的复查与調整:

出貨需求數

前制程各料件庫存

前制程各料件生產能力

前制程設備狀態

外購件庫存

2﹒生產作業准備工作:

作業文件准備(SOP/SIP/程序单)

設備治工具准備

物料及運輸設備准備

人員准備/工作場所清洁

3﹒生產指令下達/计划開出/發料單開出

八、生產作業控制-現場控制

1﹒各機種投入產出控制(組長/主管/调度)供料/設備/品質/其他

異常時對應措施

2﹒前制程生產進度訊息了解供料/設備/品質/等異常時對應措施 3﹒產在制品流轉控制(加工/運送/停放/等待)廠內流轉在制品 控制,跨部門流轉在制品控制

九、生產作業控制-后饋控制

1﹒檢查已制品的生產數量与要求不符時應作出挽回計划及實施

2﹒對本生產過程輸出物分析/研究﹐針對異常作出相應的再發防

止對策﹒

十、生產現場管理

1.定義﹕針對生產現場的各种生產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所開展的決策

﹒計划﹒組織﹒指揮﹒控制﹒激勵等一系列職能活動﹒

2. 內容﹕(1)﹒現場5S

(2)﹒現場管理

(3)﹒現場改善

生產現場管理-現場5S

一、5S定義:

1﹒整理﹕將要和不要的東西區分清楚﹐將不要的東西處理掉﹒

2﹒整頓﹕將整理過后之必要用東西依規定位置擺放﹐並放置 整

齊﹐加以標識﹒

3﹒清掃﹕將工作場所看見与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淨﹐保持干淨﹒

亮麗的環境﹒

4﹒清洁﹕維持上面3S的成果﹒

5﹒素養﹕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則做事﹒

二、生產現場管理-現場5S

1.5S觀念: 整齊清洁的工作人員及工作環境﹐是減低浪費﹒提高

生產及降低不良最重要的基礎工程﹒

2.生产的物料标识,区别与区分,能够识别表示

三流工廠﹕有將工作環境弄臟的人﹐卻沒有打掃的人﹒

二流工廠﹕有將工作環境弄臟的人﹐而有打掃的人﹒

一流工廠﹕沒有將工作環境弄臟的人﹐而有打掃的人﹒

三、生產現場管理-現場管理

1﹒早會 :生產訊息傳達 /其他訊息傳達人員精神面貌檢查(著裝

/識別卡/精神狀態)安全宣導 員工激勵

2﹒目視管理

定義﹕以現場員工為直接對象﹐利用視感信息﹐ 意在迅速調人

們行為﹒控制生產物流的管理方式﹒

A﹒作業標准(SOP/SIP)

B﹒安全警告(防火警告/安全出口/禁煙標識)

C﹒定位標識

D﹒特殊區域標識(靜電防護)

E﹒看板(生產/品質/宣傳看板)

四、生產現場管理-現場改善

1﹒改善目的:

品質---提升

效率---提升

成本---降低

安全---保証

交期---按時

2﹒問題意識与方法

集思廣義(腦力激蕩法)

柏拉圖(二﹒八原理)

五分鐘靜止觀察法

設備管理-TPM

1﹒全員生產保養(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定義﹕是指自總經理

至基層操作人員﹐所有部門均參加的自主生產保養﹒

2﹒對象﹕生產用設備/治工具倉儲/物流用設備QC用設備/治工

3﹒觀念﹕

傳統設備管理觀念﹕我是生產﹐你是保養﹒

全員生產保養觀念:自己設備﹐自己管理﹐自己保養設備管理-實

施TPM動機

一、設備管理-實施TPM動機

1﹒使潛在缺陷顯現化﹐防故障于未然﹒

2﹒故障定義﹕是指設備失去原有的機能者﹒

3﹒故障分類﹕

初期故障﹕設備開始使用時﹐由于設計制作上的錯誤所產生的故障

偶發故障﹕偶發性的故障﹐原因多半是由于機械操作的錯誤﹒

磨耗故障﹕設備的損耗及老化所引起的故障﹒

4﹒防故障于未然的主要途徑--保養﹒

5﹒保養分類﹕1)生產保養(一级/二级)2)預防保養(三级) 生產保養﹕為了提高生產的經濟性﹐以最少的費用﹐讓設備衡的

保養﹒ 預防保養﹕在使用的設備未發生故障前﹐預先發現其缺

點或問題﹐並予以保養的一種方法﹒

6﹒設備管理發展史:損耗保養/預防保養/生產保養/全員生產保養

二、設備管理-推行TPM好處

1﹒TPM目的﹕以人員之体制改善來促進設備之体制改善進而達成

企業之体制改善﹒

2﹒人員之体制改善﹕透過教育訓練﹐照亮人性光輝﹒

1)操作人員﹕自主養護能力﹒

2)修護人員﹕機械設備的保養能力﹒

3)設備設計人員﹕免保養之設備的設計能力﹒

3﹒設備之体制改善﹕

1)減少故障次數﹐縮短修理時間﹒

2)新設備免保養之設計CPK之提高﹒

4﹒企業之体制改善﹕

達成生產計劃------------- 遵守交期

品質的維持与提升-------- 降低成本

防止事故及災害----------- 環境的保護

創造快樂的工作環境------ 增進公司的業績

三、 設備管理-TPM角色与責任

1﹒最高階主管:決定全公司TPM的基本方針与目標﹒

2﹒中階主管:TPM的基本計劃展開与推動﹒

3﹒支援部門人員: 落實5S理念﹐徹底做好整理整頓的工作﹒ 4﹒工程/設計人員改良制程﹒材料﹒机器﹐使其發揮品質功能﹒

与修護人員合作﹐改進設備綜合效益,積极參与TPM小組活動

5﹒修護人員:

建立設備日常查檢表制度

負責操作人員自主保養技術之訓練

執行設備的改良保養﹐提升機器設備的精密度

積极參与TPM小組活動

6﹒操作人員

每日依照查檢表徹底執行自主保養工作﹒

關心与愛護自己的機器

積极參与TPM小組活動

四、設備管理-TPM重點

1﹒建立自主保養体制

推行設備5S運作

落實日常查檢表的管理

實施10分鐘教育法

2﹒建立操作﹒修護訓練体制

依設備說明書/操作說明書建立在職訓練体制﹒

10分鐘教育/ 技術養成班/ 廠外技術交流

五、設備管理-安全注意事項

1﹒上班戴好安全帽﹒

2﹒上班前檢機台是否良好﹐重要部位有無標識﹐填寫點檢紀錄﹒ 3﹒電線﹐開關是否完好﹐電線有無外露﹐帶電部位有否標識“危險、 4﹒操作規程是否齊全﹒

5﹒操作員是否保持清醒狀態﹐有情緒員工禁止操作機台﹒

6﹒旋轉﹐送料,轉動機構有無防護罩.防呆裝置.

7 ﹒旋轉:沖擊機構操作嚴禁戴手套,

8 ﹒嚴禁不停機進行維修作業.

9 ﹒嚴禁靠近轉動,旋轉機構,以防送料時零件組裝不好飛出傷人. 10﹒當出現卡機.卡料,機台運作有阻礙一這要關電關氣后排除.

物料管理

一、物料管理的精髓

不斷料:不使制造現場領不到要用的材料或零件﹒

不呆料:要用﹒可用的料進來﹐不讓不要用﹐不可用的材料﹒零件進

入倉庫或呆在倉庫不用﹒

不囤料:适量﹒适時的進料﹐不做過量﹒過時的囤積﹒

二、物料管理

2﹒物料管理的職能

適時 Right Time: 在要用的時候,很及時地供應物料,不會斷料. 適質 Right Quality:進來的物料或發出去使用的物料,品質是符合標

准的.

適量 Right Quantity:供應商進來的數量能控制適當,這也是防止呆料

很重要的工作.

適價 Right Price : 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之物料.

適地 Right Place: 從距離最短能達最快的供料商與使用部門離最

短,能最 快的發料.

品质理念

一、定義:

品質:產品與服務所具有某種待征與待性的總和.

二、品管的演變:

三、品質觀念:

1、品質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意識、一種行為、一種習慣.(三一说法)

因此,需通過不教育,不斷宣導,才能建立.(共識)

教育 意識

行為 習慣 人格 訓練 能力

(建立) (改變) (養成) (提高) 兩個„3不‟

a.1)不接受不良品

2)不轉交不良品

3)不製造不良品

以上屬於預防範疇

b.1)不良品發生的原因未找出不放過.

2)不良品發生的責任未明確不放過.

3)不良品的糾正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以上屬於糾正範疇.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

a.下一站不要接受上一站的不良品.

b.上一站要把下一站當作自己的顧客,不生產不良品.

c.不良品應與良品進行隔離標識,定區放置.

d.取走不良品應通知相關人員.

e.不良品必需進行評估之後方可進行處置.

f.不良品發生後必需查找原因,進行對策,並落實跟蹤確認.

g.不良品發生後必需追溯到確認無不良發生的階段.

h.不良品的糾正對策必需橫向展開.

i.不要輕易地丟棄不良品.

j.對已經發生的不良要做不良履歷,防止同樣的不良重複發生.

2﹒產品品質的分類﹒不合格品的控制

合格品﹕ 符合品質標准﹒OK

不合格品:(報廢品/重工品/特採品)

報廢品﹕ 不可修复NG﹒

重工品﹕ 可修复﹒

特採品﹕規格超出標准﹐但經工程評估可使用之物料﹒成品之特

採原則上要客戶同意﹒

3﹒產品品質缺失的分類.

嚴重缺點(CRI)﹕該種缺陷使產品的功能性完全喪失﹒ 主要缺點(MAJ)﹕該種缺陷使產品的功能性部分喪失﹒

次要缺點(MIN)﹕該種缺陷使產品的功能性沒有完全喪失﹐但

外觀性能受到影響﹒

6.影響品質水准的因素 --- ---6M

7.三種檢驗與測試.

進料檢驗与測試--IQC

制程中之檢驗与測試--IPQC

抽箱檢驗与測試--QA/OQC

8﹒制程品管

1). 依制造作業規范作業.

2). 均衡生產,嚴格5S管理,創建愉快光明的工作現場.

3). 生產檢驗

-嚴格執行初件檢驗.(即首检)

-自主檢驗

-互檢.

-終檢

4). 品質記錄

5). 不合格品管制

9.

-確定不合格品中包括的問題,如生產時間,生產設備. -層別出不合格品,確保其與合格品分開,即采取隔離方法. -空間隔離設置專門不良品盒盛放不良品, 設置不良品區域,存放不良品 -標示區分在不良品上直接標示品質缺陷. -對不合格情況作記錄:包括生產設備或產品批 -由專人(線長或全技員)對不良品進行處理. -評價不合格品性質和嚴重程度, 及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理方案. -按處理決定對不合格品轉移,儲存及后續加工實施定置管制. 6). 重點工站管制及階段性管制. 品管的工作方式 1). 戴明循環--- ---P.D.C.A 2). 解決問題的九大步驟. 發掘問題 選定問題 追查問題 分析問題 提出辦法 選擇對策 .

草擬對策

成果比較

標准化

10. 統計制程管制---SPC( QC七大手法).

1)查檢表

2)特性要因圖(魚骨圖)

3)柏拉圖

4)直方圖

5)散布圖

6)管制圖

7)層別法

11. 抽樣檢查(C=0抽樣計划)

12. 全員性的品管活動(QCC)

准時生產方式(JIT)

一、准時生產方式的概念:(丰田生產方式)

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要的產品﹒

1﹒對生產的基本要求:既不提前,也不滯后;既不過多,也不過少﹐ 不生產現在不需要的產品,即使以后需要.

2. 准時生產方式的基本目標和方法:

1). 基本目標﹕隆低成本.

2). 它是通過“徹底消除浪費”來實現成本的根本隆低.

“浪費”,是指一切不帶來任何附加價值的因素,或僅使成本 增加的因素.浪費是非生產性的因素,包括:

庫存 廢品 有缺陷的產品 設備故障時間

運輸 檢驗 無效的工作 無用的事務,等等

3).基本方法是:減少庫存,使主要問題露出來,一旦問題得 以暴露就被解決,再減少庫存,次要的問題又被暴露出來 並被解決,如此等等.

4).“減少作業人數”實現少人化,要求能按需求的變化隨時增 減人數,即實現“柔性人數”;

5).“質量保証”,提供100%的合格產品是准時生產的必要條件; 於是 “自動化”就是必要的手段,即當生產中出現不良狀 況時,設備或生產線能自動停止;對於出現的各種不良現 象,都要當即分析其原因,並矛以排除,使其不再發生,這 就是“團隊的改進活動”.

3. 准時生產

1).生產均衡化

是指盡可能地縮小產品種類各產量的分散程度,每日 均衡地生產所需的各種產品.

2).小批量生產

實行准時生產,進行小批量甚至是單件的生產,移

動各交付是非常必要的.

4. 柔性作業人數

實現柔性作業人數或少人化,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

1).適當的設施或設備布置---U型布置

2).訓練有素.多技能的作業者---多能工

3).經常檢查.定期修改標作業組合.

厂部2006-9-8

生产制程管理

一、制程是什麼:(术语)

制程: 即製造過程

過程﹕通過使用資源和管理﹐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

一個過程的輸出直接形成下一個過程的輸入﹒ 管理﹕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

產品﹕過程的結果﹒

体系﹕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

要求﹕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厲行的需求或期望﹒ 管理体系﹕建立方針和目標並實現這些目標的体系﹒

能力﹕組織﹒体系或過程實現產品並使其滿足要求的本領﹒

等級﹕對功能用途相同但品質要求不同的產品﹒過程或体系所作的分類或分級﹒

顧客滿意﹕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

持續改進﹕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環活動﹒

二、制程管理的目的: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以增強顧客滿意為目的﹐确保顧客的要求得到确定並予以滿足﹒ 以企業盈利﹐回報股東/員工/社會為最終目的﹒

以最小的資源投入獲得最大限度的產出﹒

三、PDCA管理循環:

P-策劃(根据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

和過程﹒)

D-實施, (實施過程)

C-檢查(根据方針﹒目標和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 並報告結果﹒)

A-處置,(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

四、制程管理包含﹕

生產作業控制

現場管理

設備管理

物料管理

品質控制/準時生產

五、生產作業控制-影響因素

1、單個﹒獨立形態的顯性因素:(6M)

MAN 操作員

MACHINE 設備

MATERIAL 材料

METHOD 方法

MOTHER NATURE 環境

MEASUREMENT 量測

2﹒复合﹒廣布形態的隱性因素:

科學技術

管理因素

六、生產作業控制-內容

1﹒數量控制:(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反馈)

车间的领料数量

物料数量交接数量

不良与报废数量

入库的数数量

2﹒品質控制:

工艺的生产不良与报废统计

常规的耗损或功能用料统计

3﹒時間進度控制(谁、时间、地点、做什么、做多少)

七、生產作業控制-預先控制

1﹒生產進度計划的复查与調整:

出貨需求數

前制程各料件庫存

前制程各料件生產能力

前制程設備狀態

外購件庫存

2﹒生產作業准備工作:

作業文件准備(SOP/SIP/程序单)

設備治工具准備

物料及運輸設備准備

人員准備/工作場所清洁

3﹒生產指令下達/计划開出/發料單開出

八、生產作業控制-現場控制

1﹒各機種投入產出控制(組長/主管/调度)供料/設備/品質/其他

異常時對應措施

2﹒前制程生產進度訊息了解供料/設備/品質/等異常時對應措施 3﹒產在制品流轉控制(加工/運送/停放/等待)廠內流轉在制品 控制,跨部門流轉在制品控制

九、生產作業控制-后饋控制

1﹒檢查已制品的生產數量与要求不符時應作出挽回計划及實施

2﹒對本生產過程輸出物分析/研究﹐針對異常作出相應的再發防

止對策﹒

十、生產現場管理

1.定義﹕針對生產現場的各种生產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所開展的決策

﹒計划﹒組織﹒指揮﹒控制﹒激勵等一系列職能活動﹒

2. 內容﹕(1)﹒現場5S

(2)﹒現場管理

(3)﹒現場改善

生產現場管理-現場5S

一、5S定義:

1﹒整理﹕將要和不要的東西區分清楚﹐將不要的東西處理掉﹒

2﹒整頓﹕將整理過后之必要用東西依規定位置擺放﹐並放置 整

齊﹐加以標識﹒

3﹒清掃﹕將工作場所看見与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淨﹐保持干淨﹒

亮麗的環境﹒

4﹒清洁﹕維持上面3S的成果﹒

5﹒素養﹕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則做事﹒

二、生產現場管理-現場5S

1.5S觀念: 整齊清洁的工作人員及工作環境﹐是減低浪費﹒提高

生產及降低不良最重要的基礎工程﹒

2.生产的物料标识,区别与区分,能够识别表示

三流工廠﹕有將工作環境弄臟的人﹐卻沒有打掃的人﹒

二流工廠﹕有將工作環境弄臟的人﹐而有打掃的人﹒

一流工廠﹕沒有將工作環境弄臟的人﹐而有打掃的人﹒

三、生產現場管理-現場管理

1﹒早會 :生產訊息傳達 /其他訊息傳達人員精神面貌檢查(著裝

/識別卡/精神狀態)安全宣導 員工激勵

2﹒目視管理

定義﹕以現場員工為直接對象﹐利用視感信息﹐ 意在迅速調人

們行為﹒控制生產物流的管理方式﹒

A﹒作業標准(SOP/SIP)

B﹒安全警告(防火警告/安全出口/禁煙標識)

C﹒定位標識

D﹒特殊區域標識(靜電防護)

E﹒看板(生產/品質/宣傳看板)

四、生產現場管理-現場改善

1﹒改善目的:

品質---提升

效率---提升

成本---降低

安全---保証

交期---按時

2﹒問題意識与方法

集思廣義(腦力激蕩法)

柏拉圖(二﹒八原理)

五分鐘靜止觀察法

設備管理-TPM

1﹒全員生產保養(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定義﹕是指自總經理

至基層操作人員﹐所有部門均參加的自主生產保養﹒

2﹒對象﹕生產用設備/治工具倉儲/物流用設備QC用設備/治工

3﹒觀念﹕

傳統設備管理觀念﹕我是生產﹐你是保養﹒

全員生產保養觀念:自己設備﹐自己管理﹐自己保養設備管理-實

施TPM動機

一、設備管理-實施TPM動機

1﹒使潛在缺陷顯現化﹐防故障于未然﹒

2﹒故障定義﹕是指設備失去原有的機能者﹒

3﹒故障分類﹕

初期故障﹕設備開始使用時﹐由于設計制作上的錯誤所產生的故障

偶發故障﹕偶發性的故障﹐原因多半是由于機械操作的錯誤﹒

磨耗故障﹕設備的損耗及老化所引起的故障﹒

4﹒防故障于未然的主要途徑--保養﹒

5﹒保養分類﹕1)生產保養(一级/二级)2)預防保養(三级) 生產保養﹕為了提高生產的經濟性﹐以最少的費用﹐讓設備衡的

保養﹒ 預防保養﹕在使用的設備未發生故障前﹐預先發現其缺

點或問題﹐並予以保養的一種方法﹒

6﹒設備管理發展史:損耗保養/預防保養/生產保養/全員生產保養

二、設備管理-推行TPM好處

1﹒TPM目的﹕以人員之体制改善來促進設備之体制改善進而達成

企業之体制改善﹒

2﹒人員之体制改善﹕透過教育訓練﹐照亮人性光輝﹒

1)操作人員﹕自主養護能力﹒

2)修護人員﹕機械設備的保養能力﹒

3)設備設計人員﹕免保養之設備的設計能力﹒

3﹒設備之体制改善﹕

1)減少故障次數﹐縮短修理時間﹒

2)新設備免保養之設計CPK之提高﹒

4﹒企業之体制改善﹕

達成生產計劃------------- 遵守交期

品質的維持与提升-------- 降低成本

防止事故及災害----------- 環境的保護

創造快樂的工作環境------ 增進公司的業績

三、 設備管理-TPM角色与責任

1﹒最高階主管:決定全公司TPM的基本方針与目標﹒

2﹒中階主管:TPM的基本計劃展開与推動﹒

3﹒支援部門人員: 落實5S理念﹐徹底做好整理整頓的工作﹒ 4﹒工程/設計人員改良制程﹒材料﹒机器﹐使其發揮品質功能﹒

与修護人員合作﹐改進設備綜合效益,積极參与TPM小組活動

5﹒修護人員:

建立設備日常查檢表制度

負責操作人員自主保養技術之訓練

執行設備的改良保養﹐提升機器設備的精密度

積极參与TPM小組活動

6﹒操作人員

每日依照查檢表徹底執行自主保養工作﹒

關心与愛護自己的機器

積极參与TPM小組活動

四、設備管理-TPM重點

1﹒建立自主保養体制

推行設備5S運作

落實日常查檢表的管理

實施10分鐘教育法

2﹒建立操作﹒修護訓練体制

依設備說明書/操作說明書建立在職訓練体制﹒

10分鐘教育/ 技術養成班/ 廠外技術交流

五、設備管理-安全注意事項

1﹒上班戴好安全帽﹒

2﹒上班前檢機台是否良好﹐重要部位有無標識﹐填寫點檢紀錄﹒ 3﹒電線﹐開關是否完好﹐電線有無外露﹐帶電部位有否標識“危險、 4﹒操作規程是否齊全﹒

5﹒操作員是否保持清醒狀態﹐有情緒員工禁止操作機台﹒

6﹒旋轉﹐送料,轉動機構有無防護罩.防呆裝置.

7 ﹒旋轉:沖擊機構操作嚴禁戴手套,

8 ﹒嚴禁不停機進行維修作業.

9 ﹒嚴禁靠近轉動,旋轉機構,以防送料時零件組裝不好飛出傷人. 10﹒當出現卡機.卡料,機台運作有阻礙一這要關電關氣后排除.

物料管理

一、物料管理的精髓

不斷料:不使制造現場領不到要用的材料或零件﹒

不呆料:要用﹒可用的料進來﹐不讓不要用﹐不可用的材料﹒零件進

入倉庫或呆在倉庫不用﹒

不囤料:适量﹒适時的進料﹐不做過量﹒過時的囤積﹒

二、物料管理

2﹒物料管理的職能

適時 Right Time: 在要用的時候,很及時地供應物料,不會斷料. 適質 Right Quality:進來的物料或發出去使用的物料,品質是符合標

准的.

適量 Right Quantity:供應商進來的數量能控制適當,這也是防止呆料

很重要的工作.

適價 Right Price : 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之物料.

適地 Right Place: 從距離最短能達最快的供料商與使用部門離最

短,能最 快的發料.

品质理念

一、定義:

品質:產品與服務所具有某種待征與待性的總和.

二、品管的演變:

三、品質觀念:

1、品質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意識、一種行為、一種習慣.(三一说法)

因此,需通過不教育,不斷宣導,才能建立.(共識)

教育 意識

行為 習慣 人格 訓練 能力

(建立) (改變) (養成) (提高) 兩個„3不‟

a.1)不接受不良品

2)不轉交不良品

3)不製造不良品

以上屬於預防範疇

b.1)不良品發生的原因未找出不放過.

2)不良品發生的責任未明確不放過.

3)不良品的糾正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以上屬於糾正範疇.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

a.下一站不要接受上一站的不良品.

b.上一站要把下一站當作自己的顧客,不生產不良品.

c.不良品應與良品進行隔離標識,定區放置.

d.取走不良品應通知相關人員.

e.不良品必需進行評估之後方可進行處置.

f.不良品發生後必需查找原因,進行對策,並落實跟蹤確認.

g.不良品發生後必需追溯到確認無不良發生的階段.

h.不良品的糾正對策必需橫向展開.

i.不要輕易地丟棄不良品.

j.對已經發生的不良要做不良履歷,防止同樣的不良重複發生.

2﹒產品品質的分類﹒不合格品的控制

合格品﹕ 符合品質標准﹒OK

不合格品:(報廢品/重工品/特採品)

報廢品﹕ 不可修复NG﹒

重工品﹕ 可修复﹒

特採品﹕規格超出標准﹐但經工程評估可使用之物料﹒成品之特

採原則上要客戶同意﹒

3﹒產品品質缺失的分類.

嚴重缺點(CRI)﹕該種缺陷使產品的功能性完全喪失﹒ 主要缺點(MAJ)﹕該種缺陷使產品的功能性部分喪失﹒

次要缺點(MIN)﹕該種缺陷使產品的功能性沒有完全喪失﹐但

外觀性能受到影響﹒

6.影響品質水准的因素 --- ---6M

7.三種檢驗與測試.

進料檢驗与測試--IQC

制程中之檢驗与測試--IPQC

抽箱檢驗与測試--QA/OQC

8﹒制程品管

1). 依制造作業規范作業.

2). 均衡生產,嚴格5S管理,創建愉快光明的工作現場.

3). 生產檢驗

-嚴格執行初件檢驗.(即首检)

-自主檢驗

-互檢.

-終檢

4). 品質記錄

5). 不合格品管制

9.

-確定不合格品中包括的問題,如生產時間,生產設備. -層別出不合格品,確保其與合格品分開,即采取隔離方法. -空間隔離設置專門不良品盒盛放不良品, 設置不良品區域,存放不良品 -標示區分在不良品上直接標示品質缺陷. -對不合格情況作記錄:包括生產設備或產品批 -由專人(線長或全技員)對不良品進行處理. -評價不合格品性質和嚴重程度, 及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理方案. -按處理決定對不合格品轉移,儲存及后續加工實施定置管制. 6). 重點工站管制及階段性管制. 品管的工作方式 1). 戴明循環--- ---P.D.C.A 2). 解決問題的九大步驟. 發掘問題 選定問題 追查問題 分析問題 提出辦法 選擇對策 .

草擬對策

成果比較

標准化

10. 統計制程管制---SPC( QC七大手法).

1)查檢表

2)特性要因圖(魚骨圖)

3)柏拉圖

4)直方圖

5)散布圖

6)管制圖

7)層別法

11. 抽樣檢查(C=0抽樣計划)

12. 全員性的品管活動(QCC)

准時生產方式(JIT)

一、准時生產方式的概念:(丰田生產方式)

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要的產品﹒

1﹒對生產的基本要求:既不提前,也不滯后;既不過多,也不過少﹐ 不生產現在不需要的產品,即使以后需要.

2. 准時生產方式的基本目標和方法:

1). 基本目標﹕隆低成本.

2). 它是通過“徹底消除浪費”來實現成本的根本隆低.

“浪費”,是指一切不帶來任何附加價值的因素,或僅使成本 增加的因素.浪費是非生產性的因素,包括:

庫存 廢品 有缺陷的產品 設備故障時間

運輸 檢驗 無效的工作 無用的事務,等等

3).基本方法是:減少庫存,使主要問題露出來,一旦問題得 以暴露就被解決,再減少庫存,次要的問題又被暴露出來 並被解決,如此等等.

4).“減少作業人數”實現少人化,要求能按需求的變化隨時增 減人數,即實現“柔性人數”;

5).“質量保証”,提供100%的合格產品是准時生產的必要條件; 於是 “自動化”就是必要的手段,即當生產中出現不良狀 況時,設備或生產線能自動停止;對於出現的各種不良現 象,都要當即分析其原因,並矛以排除,使其不再發生,這 就是“團隊的改進活動”.

3. 准時生產

1).生產均衡化

是指盡可能地縮小產品種類各產量的分散程度,每日 均衡地生產所需的各種產品.

2).小批量生產

實行准時生產,進行小批量甚至是單件的生產,移

動各交付是非常必要的.

4. 柔性作業人數

實現柔性作業人數或少人化,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

1).適當的設施或設備布置---U型布置

2).訓練有素.多技能的作業者---多能工

3).經常檢查.定期修改標作業組合.

厂部2006-9-8


相关内容

  • 制程检验作业及处理流程流程
  • 制程检验作业及不良品处理流程 流程图 1.0目的 为保证产品在生产制程中得到有效检验作业,控制制程品质,降低制程批量返工.报废,提升产品合格率,提高不良出来的时效性,特制定本作业流程. 2.0 范围 适用于(白身车间.油漆车间.包装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及不良品处理. 3.0 职责 3.1 P ...

  • WI10-1过程能力分析管理办法
  • 1. 目的:为确保产品于标准化的制造过程中, 能符合客户要求. 2. 范围:凡与产品质量策划规定的管制项目及客户质量保证协议所规定的指标. 3. 定义: 3.1初期制程能力PPK :系属于短时间的研究,以获取对新开发或经变更的制程,其能力符合客户要求的早期绩效资料,其计算方式与CPK 相同. 3.2 ...

  • 制程能力管理办法
  • 1. 目的: 为稳定制程管理及改善制程,藉由制程能力管理办法的建立使其有量化资料 作设计.制程改善.选择设备或作业方法改进等的依据与参考, 其能经由 统计技术之应用, 即早发现变异, 适时矫正以减少失误而订定本作业办法. 2. 范围: 凡新产品试作阶段及量产中之制程系统皆适用之, 包含信赖性质量管制 ...

  •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管理规定
  • 潜在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管理规定 (第A/3版) 编编审批 号:制:核:准: 1.目的 用以规范PFMEA 编制与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汽车零件PFMEA 文件编制与管理. 3.职责 3.13.23.34.1 技术部负责组织项目组,项目组可由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等有关 ...

  • 项目管理程序-
  • 项目开发程序 版本/版次:A/0 持有单位: _ 文件编号 核 准 制定日期 审 核 修订日期 拟 稿 页 数 制订单位 文 件 名 称 文件编号 版本 A/0 页 次 2/15 项目开发程序 文件修改履历表 文件编号 序号 修订日期 NS-JP-13 前版本 修订页次 文件名称 最新版本 A/0 ...

  • 现场品质技能管理
  • 现场品质技能管理 产品的品质是现场六大基本目标之一,之所以产品的品质对制造型企业产销经营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品质是一个能够提高产品价格很重要的因素.那 1 设计 (工艺) 品质 根据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实际不难理解,如果产品设计低劣或者经常出错,则必然导致制程不良的频繁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算 ...

  • 11质量管理部岗位职责
  • 质量总监岗位职责 质量总监的主要职责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质量战略.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体系等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1.质量管理体制的建设和组织实施 (1)全面负责企业质量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质量战略 (2)组织制定质量 ...

  • 制程质量控制程序
  • 一.总则 1. 目的 本程序明确规定了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控制和测试要求,以保证企业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使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和测试活动. 3. 制程检验职责规定 (1) 生产线各工位质检员负责产品在制程中的外观检查及性能测试. (2) 质量管理部制程检验员.成品检验员负责制程产品 ...

  • 品质管理制度
  • 品质管理制度 1.总 则 第一条:目的为保证本公司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范围 本细则包括: (一)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二)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 (三)仪器管理; (四)品质检验的执行; (五)品质 ...

  • 冲压制程管理办法
  • 冲压制程管理办法 1 目的 1.1在生产过程中,就可能造成质量异常及影响质量特性之因素加以督导改进及管制. 1.2预防冲压制程中问题之发生,减少重复加工,降低不良比例发挥产品之功能,以最少成本获致最大利益. 2 范围 2.1适用于冲压制程管控. 3 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制程中的管控. 3.2 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