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为何"挟天子令诸侯"背后的历史冤案

揭秘:曹操为何“挟天子令诸侯”背后的历史冤案

“挟天子”的事情,董卓作过,李催做过,可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招致天下诸侯的攻击。凭什么汉献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诸侯”了?曹操为了“挟”这个天子,背了一世的骂名,孙权、刘备口口声声就是“汉贼”如何如何。可笑的是,曹操临死也没有篡位,倒是孙权和刘备迫不及待地称帝。也不知道这中原军阀割据,豺狼猛虎横行,究竟是谁高举汉旗平定的。孙权靠了父兄的基业,一个荆州是和刘备争得头破血流才夺回来。而刘备自命汉室正统,在中原混了几十年,每战必败,大大小小的诸侯几乎都投奔过了,最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连哄带骗的弄到了益州,荆州还不小心搞丢了。这些就是他们自以为能够称帝的丰功伟绩。

也不知道孙权、刘备对汉室做过什么贡献?对结束中原军阀割据做过什么努力?更有什么资格指责曹操?这“不挟天子”的政治优势,他们倒是利用了个充分十足。曹操曾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果不其然,曹操死后,刘备、孙权如释重负,先后称帝。看看曹操是怎么做的。当董卓专权之时,“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觽各数万,推绍为盟主。”浩浩荡荡几十万兵马,好不威风。董卓闻起兵,“徙天子都长安。留屯洛阳,焚宫室。” 其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有这么强大的军力,可是他们各怀私心,不愿损兵折将,这些自命忠心耿耿诸侯们的表现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这个时候,曹操挺身而出,认为“举义兵以诛暴乱,大觽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在这个时候,天下间谁在担当起拯救汉室的重任?只有曹操。曹操见诸侯们没有反应,竟独自率领自己的几千兵力追击董卓,结果被董卓部将徐荣所败。

好不容易逃了条性命回来,见到“联军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怒道:“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觽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曹操终于看透这些诸侯的用心,走上了靠自己、靠实力的道路。曹操清楚的明白,要号令诸侯,凭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没有实力的威胁,没有利益的诱惑,就算是天子的名义,也不可能指挥任何一个诸侯。

曹操对迎汉献帝有过疑虑,后来在荀彧的建议下才决定的。荀彧是正统的兵家,虽然后人对曹操的迎汉献帝的目的多有猜测,但是对荀彧的评论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至少认定荀彧对汉室、汉献帝保持了相当的尊重,甚至后来为了曹操加封魏公一事触怒曹操,试问荀彧怎么可能提出不利于汉献帝的计策呢?曹操疑惑迎汉献帝,荀彧对汉室衷心有加,这算计汉献帝,图谋“挟天子令诸侯”又从何谈起?对汉献帝来说,从李催手上逃出来,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可是汉献帝并不会因此满足,他需要的是权力。

然而天下有哪个诸侯会将兵权还给汉献帝?就算是刘备,将汉献帝迎了回来,能把政权和兵权全部交给汉献帝指挥?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汉献帝缺乏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再说刘备手下能听汉献帝的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汉献帝最忌讳的并不是强敌,而是朝中的权臣。想想就算曹操将汉献帝送给刘备,刘备也不敢笑纳呢。在曹操、刘备、孙权的战略中,都有胸怀天下的抱负。汉献帝的立场不同,他才不会管人民死活,不去考虑怎样攻克强敌,他需要的只是权力在握。这个天子不好“挟”。汉献帝很不简单,他写衣带诏,就是要致曹操于死地。从而引出吉平设计下毒,马腾反叛,汉五大臣的纵火谋叛等一系列暗算事件。后院起火,

曹操也是应接不暇,这样的君臣猜忌,乃至献帝心怀对曹操杀之而后快的念头。想必也令曹操很困扰吧。

曹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坐以待毙,加强防卫,限制汉献帝的行为,根本就是理所当然。话又说回来,假设曹操被汉献帝杀了,天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曹操的部下会联手为曹操报仇,然后因为权力问题走向分裂,强大的曹氏政权开始瓦解,南方各诸侯势必会抓住这个机会入侵中原,这样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稳定局势将被破坏,中国又将陷入长期的战乱困扰之中。这些,只怕是汉献帝和那些痛骂曹操的人都没有想过吧。即算如此,汉献帝一样也得不到任何好处,纵然他能够逃过一死,也避免不了成为傀儡的命运。这个天子,不“挟”也罢。

揭秘:曹操为何“挟天子令诸侯”背后的历史冤案

“挟天子”的事情,董卓作过,李催做过,可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招致天下诸侯的攻击。凭什么汉献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诸侯”了?曹操为了“挟”这个天子,背了一世的骂名,孙权、刘备口口声声就是“汉贼”如何如何。可笑的是,曹操临死也没有篡位,倒是孙权和刘备迫不及待地称帝。也不知道这中原军阀割据,豺狼猛虎横行,究竟是谁高举汉旗平定的。孙权靠了父兄的基业,一个荆州是和刘备争得头破血流才夺回来。而刘备自命汉室正统,在中原混了几十年,每战必败,大大小小的诸侯几乎都投奔过了,最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连哄带骗的弄到了益州,荆州还不小心搞丢了。这些就是他们自以为能够称帝的丰功伟绩。

也不知道孙权、刘备对汉室做过什么贡献?对结束中原军阀割据做过什么努力?更有什么资格指责曹操?这“不挟天子”的政治优势,他们倒是利用了个充分十足。曹操曾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果不其然,曹操死后,刘备、孙权如释重负,先后称帝。看看曹操是怎么做的。当董卓专权之时,“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觽各数万,推绍为盟主。”浩浩荡荡几十万兵马,好不威风。董卓闻起兵,“徙天子都长安。留屯洛阳,焚宫室。” 其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有这么强大的军力,可是他们各怀私心,不愿损兵折将,这些自命忠心耿耿诸侯们的表现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这个时候,曹操挺身而出,认为“举义兵以诛暴乱,大觽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在这个时候,天下间谁在担当起拯救汉室的重任?只有曹操。曹操见诸侯们没有反应,竟独自率领自己的几千兵力追击董卓,结果被董卓部将徐荣所败。

好不容易逃了条性命回来,见到“联军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怒道:“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觽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曹操终于看透这些诸侯的用心,走上了靠自己、靠实力的道路。曹操清楚的明白,要号令诸侯,凭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没有实力的威胁,没有利益的诱惑,就算是天子的名义,也不可能指挥任何一个诸侯。

曹操对迎汉献帝有过疑虑,后来在荀彧的建议下才决定的。荀彧是正统的兵家,虽然后人对曹操的迎汉献帝的目的多有猜测,但是对荀彧的评论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至少认定荀彧对汉室、汉献帝保持了相当的尊重,甚至后来为了曹操加封魏公一事触怒曹操,试问荀彧怎么可能提出不利于汉献帝的计策呢?曹操疑惑迎汉献帝,荀彧对汉室衷心有加,这算计汉献帝,图谋“挟天子令诸侯”又从何谈起?对汉献帝来说,从李催手上逃出来,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可是汉献帝并不会因此满足,他需要的是权力。

然而天下有哪个诸侯会将兵权还给汉献帝?就算是刘备,将汉献帝迎了回来,能把政权和兵权全部交给汉献帝指挥?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汉献帝缺乏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再说刘备手下能听汉献帝的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汉献帝最忌讳的并不是强敌,而是朝中的权臣。想想就算曹操将汉献帝送给刘备,刘备也不敢笑纳呢。在曹操、刘备、孙权的战略中,都有胸怀天下的抱负。汉献帝的立场不同,他才不会管人民死活,不去考虑怎样攻克强敌,他需要的只是权力在握。这个天子不好“挟”。汉献帝很不简单,他写衣带诏,就是要致曹操于死地。从而引出吉平设计下毒,马腾反叛,汉五大臣的纵火谋叛等一系列暗算事件。后院起火,

曹操也是应接不暇,这样的君臣猜忌,乃至献帝心怀对曹操杀之而后快的念头。想必也令曹操很困扰吧。

曹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坐以待毙,加强防卫,限制汉献帝的行为,根本就是理所当然。话又说回来,假设曹操被汉献帝杀了,天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曹操的部下会联手为曹操报仇,然后因为权力问题走向分裂,强大的曹氏政权开始瓦解,南方各诸侯势必会抓住这个机会入侵中原,这样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稳定局势将被破坏,中国又将陷入长期的战乱困扰之中。这些,只怕是汉献帝和那些痛骂曹操的人都没有想过吧。即算如此,汉献帝一样也得不到任何好处,纵然他能够逃过一死,也避免不了成为傀儡的命运。这个天子,不“挟”也罢。


相关内容

  • 揭秘:是谁给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 揭秘:是谁给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据<三国志>,毛玠的最大贡献,是给曹公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毛玠当初本想到荆州投刘表,途中听说刘表法令不明,判断此人难成大事,就改道去兖州投了曹操,曹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相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厅主 ...

  • 雍正皇帝简介,关于雍正的故事
  • 乾隆时期中国为何人口激增:雍正取消了人头税 清朝真实雍正并非"情圣" 每天奏折都批不完 胤禵是康熙宠爱大将军王 为何帝梦成空输给雍正 历史上年羹尧因功高盖主而被雍正帝赐死? 史上乾隆皇帝为何忤逆父亲雍正生前旨意? 揭秘雍正皇帝暴卒尸体无头之谜 真正死因是啥? 历史上雍正之死有哪几 ...

  •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系列之六
  • \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系列之六 2008-02-06 22:51阅读:295 "武则天金简大揭秘"系列之六 "除罪金简"仍埋藏在嵩山脚下?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B14 厚重河南 2007年05月11日 X 051 ...

  • 文学背后的历史--[过秦论]读后感3000字
  • 最初接触到贾谊的<过秦论>是在高一下学期语文课本上,当时我被贾谊恢弘的文采所震憾."奋大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令我印像最深的便是这一组排比句,仿佛胸海中瞬时出现了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的画面.威武而壮观.但随着进 ...

  • 南湖一大的开会时间至今仍不确定
  • 人民网>>文史>>文史视频 章百家谈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新认识(1) 南湖一大的开会时间至今仍不确定 2011年04月20日14:09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

  • 敦煌壁画披露古代"春耕"场景:天子率诸侯耕田敬天
  • 图为:莫高窟第296窟<善事太子故事之春耕-北周>.据记载,周时,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吉礼,寓意"敬天保民". 崔琳 摄 图为:<榆林窟第3窟-千手观音变之牛耕-西夏>.古代画工依据佛经中的内容,结合现实生 ...

  • 大清类纪录片
  • 大清类纪录片 <清宫秘档> 还原大清真实历史 <紫禁城内的百年疑案> 还原历史的真相 <船政学堂> 见证中国近代海军的传奇故事 <爱新觉罗·溥仪> 末代皇帝坎坷的一生 <解密光绪> 大清国的皇位继承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 <顺治皇帝& ...

  • 揭秘:荆轲刺秦王,为何注定会失败?被杀前,他说了一句实话
  • (图)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六年前,秦国咸阳宫廷发生了一次惊悚的行刺事件.燕国派出的使者兼刺客荆轲,在经过一番拼斗后,功败垂成,不但没能杀死嬴政,而且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行刺宣告失败. 荆轲刺秦为何是这样一个结果?有人说荆轲剑术不精,不是嬴政的对手:有人说荆轲势单力孤,没 ...

  • 揭秘风流天子乾隆为何对那拉氏皇后恨之入骨
  • 揭秘风流天子乾隆为何对那拉氏皇后恨之入骨 放眼中国历史,皇帝做到乾隆份上,至矣,尽矣!这位一生游戏于女人之间,处处拈花惹草.追蜂引蝶的风流天子,竟然在宝座上坐了六十年,过足了皇帝瘾的同时又过了一把太上皇之瘾.不仅如此,这位所谓的"四德无违,十全有爽,文谟武烈,丕显丕承"的&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