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师们的学问与性情的故事

那些大师们的学问与性情的故事

刘梦溪

陈寅恪的家学和晚清变法维新

陈寅恪先生学问的来历,跟家学渊源有关系。他是江西义宁人,远祖是福建人。很早迁到江西义宁州,民国后改为修水。现在去修水,还可以看到陈家的老屋。陈三立中进士时的旗杆还在。陈宝箴做巡抚的一些遗迹、匾额也可以看到。所以,当时的人士常常称陈宝箴、陈三立为“义宁父子”,甚至用“义宁”来概括。这是清中叶到晚清官员和士人的一个称谓习惯。称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物,以地望相称,比如李鸿章,安徽合肥人,称李合肥;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称为曾湘乡;张之洞是河北南皮人,叫张南皮等等。

陈寅恪的家世有很特殊的经历,他的祖父陈宝箴是1895到1898年的湖南巡抚,把湖南的改革做得非常好,当时走在全国维新变法的最前面,成为中国的一个典范。改革派人士当时很多都到了湖南。梁启超来了,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中文总教习。黄遵宪,是晚清改革派的大将,从日本回来后,担任湖南的盐法道,跟陈宝箴一起推动湖南新政。他人好,学问也好,而且有外事经验。谭嗣同本来就是湖南浏阳人,新政期间,他也在湖南。后来“六君子”被保荐入京,他做了章京,这是1898年年中了。很快就是慈禧八月政变,谭嗣同和另外五人被杀于京城菜市口。唐才常,熊希龄,经学大师皮锡瑞,当时也都在湖南。一时间,湖南的改革做得轰轰烈烈。

当时的改革有两种流派的分别。以陈宝箴、陈三立、黄遵宪为首的一派,他们主张改革需要慢慢来,就是渐进的改革。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激进的变革,想趁热打铁,无所顾忌。熊希龄、唐才常和康、梁、谭的主张相同。谭嗣同性格很激烈,说自己是“纵人”,志在超出此地球,视地球如掌上。唐才常以“横人”自诩,谭嗣同说他是“志在铺其蛮力于四海”,不能取胜就继之以命。熊希龄则自称为“草人”,说自己“生性最憨,不能口舌与争,惟有以性命从事”。

1898年八月初,慈禧发动政变,陈宝箴、陈三立受到了“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为什么处分他们呢?说陈宝箴“滥保匪人”,杨锐、刘光第是他保荐的。陈三立的罪名叫“招引奸邪”。为什么呢?请梁启超做时务学堂的中文总教习,是陈三立的主意。你看,慈禧给他们定罪的时候,也还都有点“原因”,尽管在我们看来,梁启超不是“奸邪”,杨锐、刘光第不是“匪人”,可是站在慈禧的立场,梁启超就是“奸邪”,杨锐、刘光第就是“匪人”。黄遵宪、熊希龄、皮锡瑞也都受到了处分。

慈禧戊戌八月政变对陈寅恪家族的打击非常大。当时陈寅恪九岁。但是他家庭的状况,所受的教育,以及1898年这一年的状况,对他的心灵有巨大的刺激。这一年的冬天,陈宝箴一家,坐长江的船,从长沙到了南昌。住在南昌的一个小巷子里,叫磨子巷。没有经济收入,靠亲友帮助,维持生活。陈宝箴在南昌的西山,修了一个庐舍,他住在那里。这是1898年底到1899年初的情况。1899年,义和团起来了。慈禧太后一开始镇压义和团,看到义和团反对洋人,又利用义和团反对洋人。慈禧为什么这么恨洋人呢?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了,

但她最恨的康、梁居然跑掉了。外国人对慈禧政变同声谴责,并且保护康梁,他们在国外活得不错。谭嗣同也可以走,船都为他预备好了,但他没有走。他说,如果改革需要流血,从他开始。他等着巡捕把他带走,被斩于菜市口。谭嗣同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公子,陈三立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公子。另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的公子吴保初,一个是福建巡抚丁日昌的公子丁惠康,被称为晚清的“四公子”。

戊戌变法酿成悲剧,失败,流血,这件事对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打击特别巨大,对未来的史学家陈寅恪的打击,也让他终生难忘。陈寅恪后来写了很多文字,对中国的变革有深刻的反思。他同意祖父和父亲的看法,觉得中国的变革应该是渐进,应该是“守国使不乱”。他觉得,如果当时不是走激进的道路,如果按照他祖父和父亲的方法变革,按照他们所设计的方案实施,推荐张之洞入朝,带领谭嗣同这些年轻人办理改革,情况会有不同。张之洞是慈禧喜欢的人,也是改革派。如果他来主持改革,慈禧与光绪的矛盾不会爆发,就不会有八月政变,随后的义和团变乱也就不会出现,也就不会有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如果没有八国联军,就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的事变。在陈寅恪看来,中国近代的历史,从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走上了一条从激进到激进的道路,这非常“可堪哀痛”。这是一位大史学家的观点,其实很有价值。

《柳如是别传》的旨趣

陈寅恪的学问的精神,特别是他一生秉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很少有另外的人像他那样坚持到那种程度。陈寅恪的许多著作,包括他晚年写的

《柳如是别传》,这是他写的一部最重要的史学巨著,都有他的这种学术精神的表露。他早年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研究的是中古文化社会之史。而在晚年,居然写出《柳如是别传》这样一部史学的巨著,真是学术奇迹。

1945年以后,他的眼睛不能看物了,已经成为一个盲人。后来腿又跌伤,变成“目盲膑足”。直到1969年去世。广东有一位陆键东先生,写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写1949年到1969年这二十年陈的遭遇。陈先生在眼睛不能看东西的情况下,写了7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他是给晚明一个有名的妓女立传,这个人叫柳如是,号河东君。她不是一般的做某种专业工作的人,在陈寅恪看来,她是一位民族英雄,认为她也秉承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明清易代,1644年清军打到北京,明代亡了,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就是现在的景山。北方一个民族打进来了,诸种契机,中国历史甚难言也。明朝垮了,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朝廷,就是弘光政权。河东君(柳如是)最后嫁的男人是钱牧斋钱谦益,他是明清之际学问非常好的人,有“当代李杜”之称。何以嫁他?有一些故事。很多人都追求她,追求她的人也都是当时很有地位的人。这些人很多是钱牧斋的学生。她实在摆脱不掉,就想索性嫁给他们的老师,他的学生就不敢追了。她也爱过一个人,叫陈子龙,是几社的领袖,晚明的大诗人,后来抗清殉节。他们有真爱,但未有善终。

清兵入关之前,明朝的时候,钱牧斋本来有可能当宰相的,但天时人际,未能如愿。于是告老还乡,回到江苏常熟老家。可是当南明小朝廷建立的时候,钱牧斋应诏入阁了,成为礼部尚书。跟他一起做官的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叫王铎,

大书法家。南明不到一年时间就垮台了,所谓“一年天子小朝廷”。1645年清兵南下,扬州没有守住,也是统治集团内部多种矛盾造成的,如果不是内部的这些矛盾,清兵能否打过长江这一险,很难说。大家到扬州看看,史可法纪念馆有具体材料,他没守住扬州,全家自杀,很惨烈也很壮烈。

清兵打到南京,弘光皇帝跑了。当时两个人,一个是钱牧斋,一个是王觉斯,就是王铎,他们很快都投降了清朝。对要不要投降清朝的问题,钱牧斋跟他的夫人柳如是有分歧,他们本来商量好,准备投秦淮河自杀,钱牧斋临阵退缩。但柳如是没有降清。按照清朝的规定,降臣要“循例北迁”,迁到北京办“学习班”,来改造他们。按规定夫人也要同行。王觉斯的夫人就一起去北京了。钱谦益去了,但柳如是坚决不去,一个人留在南京。钱牧斋在北京也没有恋栈,半年左右,就托病回到常熟老家。回去以后,他们夫妇两个,直到死,都在从事一件事,就是反清复明活动,比如跟郑成功建立联系等。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一一考证出来的。在此之前,这些故事谁都不知道。《柳如是别传》,表面来讲,是给一个女性作传,实际上写的是明清的文化史和政治史,是“借传修史”。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的缘起中讲得很清楚,他写此书,是为了表彰我民族的这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史学二陈”

陈寅恪这样的大学者被国民党称作国宝,他有充分理由在1948年去台湾。本来去台湾的机票,政府方面都给他买好了,跟胡适一起。但到了上海,胡适去了台湾,陈寅恪不走了。没走,到了南京,住在俞大维家里一段时间。再过一段,

就到了广州岭南大学,应聘作教授。后来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合并,陈寅恪先生成为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教授,直到1969年去世。

中间有个故事,1953年到1954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几次想请陈寅恪先生北上,担任历史第二所所长。但他没有来。学者们有很多考证,本人也写过几篇文章,分析各种理由。但我们不知道一件事,这件事是陆键东先生在《陈寅恪最后二十年》中公布的一份材料,从中山大学档案里发现的,是陈寅恪当时对科学院的答复。这个答复由汪篯手录,原原本本记录,陈寅恪亲自看过记录稿,然后拿去科学院。汪篯是陈寅恪欣赏的弟子,北京大学教授。汪是热血青年,面对一个新的政权,他当然也很高兴。他去广州,请陈先生就任第二所所长职务,这是中央政府派他去的。陈先生跟他没谈好。没谈好的原因,以我对现场的重构,看来是汪篯表现得太过于高兴,陈先生不喜欢这样的态度。

一个政权的变迁,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文化的、历史的东西都在里头,陈先生看得很深。两人没谈好,后来就明确讲,我不能去,如果让我去,两个条件:一,历史第二所不学马列主义;第二个条件,请毛公或者刘公给我写一封信,准许历史所不学马列。我们现在知道了,毛公或者刘公没有给他写这个信,陈寅恪先生也就没有去。他在给科学院的答复中,重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说做学问,必须以此为准。一切都可以让步,只有这个不能让。这就是陈寅恪的态度。我在我的书里说,现代学者中,能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到如此的高度和纯度的,没有第二人可以和他相比。

在这个问题上,陈援庵先生也不能和陈寅恪相比。但是,陈寅恪极端看重陈援庵先生的学问。陈援庵两本书的序言都是寅恪先生写的。陈援庵先生最重要的书是《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先生给他写了序,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学问是钱晓徵以后的第一人。钱晓徵是谁?清代的大史学家钱大昕,字晓徵。钱大昕的学问,一等的。陈先生认为,援庵先生的学问是钱晓徵之后的第一人。但是在五十年代初,援庵老人也有叫寅恪先生伤心之处。1953年,他在报上公开发表一个检讨。寅恪先生不喜欢一个大学者这么做,你可以完全拥护一个新的政权,但也不必那么深刻地否定自己的过去。他看了这个检讨,写了一首诗,题目是《男旦》。这首诗,我想,援庵老人也会看到的。“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因为陈先生一生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必然不赞成“妾妇之道”。学者要有“独立之精神”,不能像小媳妇那样。

“改男造女”是中国戏曲的一个特点,梅兰芳是最有名的了。陈先生非常喜欢京剧和昆曲,“鞠部”就是戏剧。陈先生在这首诗里,对援庵先生的行为有所嘲讽,但他从不轻视援庵先生的学问。各位在大学念书,不管你读什么系,援庵先生的几部书,应该是必读的。即便是念哲学,不懂史,怎么念哲学?陈援庵先生有一本书叫《史讳举例》,这是他的绝学。还有一本《元西域人华化考》,一等的著作。还有一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还在用的,《二十二史朔闰表》。他还有一个大的贡献,是对中国各宗教的研究,不仅是佛教、道教,还包括天主教、基督教的研究。援庵的学问,了不起呀。“史学二陈”的学问,即便跟自己没有专业的关系,也应向他们表一份敬意。如果你们了解了他们的学问,以及他们的遭遇,你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庄敬产生。

那些大师们的学问与性情的故事

刘梦溪

陈寅恪的家学和晚清变法维新

陈寅恪先生学问的来历,跟家学渊源有关系。他是江西义宁人,远祖是福建人。很早迁到江西义宁州,民国后改为修水。现在去修水,还可以看到陈家的老屋。陈三立中进士时的旗杆还在。陈宝箴做巡抚的一些遗迹、匾额也可以看到。所以,当时的人士常常称陈宝箴、陈三立为“义宁父子”,甚至用“义宁”来概括。这是清中叶到晚清官员和士人的一个称谓习惯。称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物,以地望相称,比如李鸿章,安徽合肥人,称李合肥;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称为曾湘乡;张之洞是河北南皮人,叫张南皮等等。

陈寅恪的家世有很特殊的经历,他的祖父陈宝箴是1895到1898年的湖南巡抚,把湖南的改革做得非常好,当时走在全国维新变法的最前面,成为中国的一个典范。改革派人士当时很多都到了湖南。梁启超来了,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中文总教习。黄遵宪,是晚清改革派的大将,从日本回来后,担任湖南的盐法道,跟陈宝箴一起推动湖南新政。他人好,学问也好,而且有外事经验。谭嗣同本来就是湖南浏阳人,新政期间,他也在湖南。后来“六君子”被保荐入京,他做了章京,这是1898年年中了。很快就是慈禧八月政变,谭嗣同和另外五人被杀于京城菜市口。唐才常,熊希龄,经学大师皮锡瑞,当时也都在湖南。一时间,湖南的改革做得轰轰烈烈。

当时的改革有两种流派的分别。以陈宝箴、陈三立、黄遵宪为首的一派,他们主张改革需要慢慢来,就是渐进的改革。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激进的变革,想趁热打铁,无所顾忌。熊希龄、唐才常和康、梁、谭的主张相同。谭嗣同性格很激烈,说自己是“纵人”,志在超出此地球,视地球如掌上。唐才常以“横人”自诩,谭嗣同说他是“志在铺其蛮力于四海”,不能取胜就继之以命。熊希龄则自称为“草人”,说自己“生性最憨,不能口舌与争,惟有以性命从事”。

1898年八月初,慈禧发动政变,陈宝箴、陈三立受到了“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为什么处分他们呢?说陈宝箴“滥保匪人”,杨锐、刘光第是他保荐的。陈三立的罪名叫“招引奸邪”。为什么呢?请梁启超做时务学堂的中文总教习,是陈三立的主意。你看,慈禧给他们定罪的时候,也还都有点“原因”,尽管在我们看来,梁启超不是“奸邪”,杨锐、刘光第不是“匪人”,可是站在慈禧的立场,梁启超就是“奸邪”,杨锐、刘光第就是“匪人”。黄遵宪、熊希龄、皮锡瑞也都受到了处分。

慈禧戊戌八月政变对陈寅恪家族的打击非常大。当时陈寅恪九岁。但是他家庭的状况,所受的教育,以及1898年这一年的状况,对他的心灵有巨大的刺激。这一年的冬天,陈宝箴一家,坐长江的船,从长沙到了南昌。住在南昌的一个小巷子里,叫磨子巷。没有经济收入,靠亲友帮助,维持生活。陈宝箴在南昌的西山,修了一个庐舍,他住在那里。这是1898年底到1899年初的情况。1899年,义和团起来了。慈禧太后一开始镇压义和团,看到义和团反对洋人,又利用义和团反对洋人。慈禧为什么这么恨洋人呢?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了,

但她最恨的康、梁居然跑掉了。外国人对慈禧政变同声谴责,并且保护康梁,他们在国外活得不错。谭嗣同也可以走,船都为他预备好了,但他没有走。他说,如果改革需要流血,从他开始。他等着巡捕把他带走,被斩于菜市口。谭嗣同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公子,陈三立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公子。另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的公子吴保初,一个是福建巡抚丁日昌的公子丁惠康,被称为晚清的“四公子”。

戊戌变法酿成悲剧,失败,流血,这件事对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打击特别巨大,对未来的史学家陈寅恪的打击,也让他终生难忘。陈寅恪后来写了很多文字,对中国的变革有深刻的反思。他同意祖父和父亲的看法,觉得中国的变革应该是渐进,应该是“守国使不乱”。他觉得,如果当时不是走激进的道路,如果按照他祖父和父亲的方法变革,按照他们所设计的方案实施,推荐张之洞入朝,带领谭嗣同这些年轻人办理改革,情况会有不同。张之洞是慈禧喜欢的人,也是改革派。如果他来主持改革,慈禧与光绪的矛盾不会爆发,就不会有八月政变,随后的义和团变乱也就不会出现,也就不会有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如果没有八国联军,就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的事变。在陈寅恪看来,中国近代的历史,从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走上了一条从激进到激进的道路,这非常“可堪哀痛”。这是一位大史学家的观点,其实很有价值。

《柳如是别传》的旨趣

陈寅恪的学问的精神,特别是他一生秉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很少有另外的人像他那样坚持到那种程度。陈寅恪的许多著作,包括他晚年写的

《柳如是别传》,这是他写的一部最重要的史学巨著,都有他的这种学术精神的表露。他早年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研究的是中古文化社会之史。而在晚年,居然写出《柳如是别传》这样一部史学的巨著,真是学术奇迹。

1945年以后,他的眼睛不能看物了,已经成为一个盲人。后来腿又跌伤,变成“目盲膑足”。直到1969年去世。广东有一位陆键东先生,写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写1949年到1969年这二十年陈的遭遇。陈先生在眼睛不能看东西的情况下,写了7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他是给晚明一个有名的妓女立传,这个人叫柳如是,号河东君。她不是一般的做某种专业工作的人,在陈寅恪看来,她是一位民族英雄,认为她也秉承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明清易代,1644年清军打到北京,明代亡了,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就是现在的景山。北方一个民族打进来了,诸种契机,中国历史甚难言也。明朝垮了,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朝廷,就是弘光政权。河东君(柳如是)最后嫁的男人是钱牧斋钱谦益,他是明清之际学问非常好的人,有“当代李杜”之称。何以嫁他?有一些故事。很多人都追求她,追求她的人也都是当时很有地位的人。这些人很多是钱牧斋的学生。她实在摆脱不掉,就想索性嫁给他们的老师,他的学生就不敢追了。她也爱过一个人,叫陈子龙,是几社的领袖,晚明的大诗人,后来抗清殉节。他们有真爱,但未有善终。

清兵入关之前,明朝的时候,钱牧斋本来有可能当宰相的,但天时人际,未能如愿。于是告老还乡,回到江苏常熟老家。可是当南明小朝廷建立的时候,钱牧斋应诏入阁了,成为礼部尚书。跟他一起做官的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叫王铎,

大书法家。南明不到一年时间就垮台了,所谓“一年天子小朝廷”。1645年清兵南下,扬州没有守住,也是统治集团内部多种矛盾造成的,如果不是内部的这些矛盾,清兵能否打过长江这一险,很难说。大家到扬州看看,史可法纪念馆有具体材料,他没守住扬州,全家自杀,很惨烈也很壮烈。

清兵打到南京,弘光皇帝跑了。当时两个人,一个是钱牧斋,一个是王觉斯,就是王铎,他们很快都投降了清朝。对要不要投降清朝的问题,钱牧斋跟他的夫人柳如是有分歧,他们本来商量好,准备投秦淮河自杀,钱牧斋临阵退缩。但柳如是没有降清。按照清朝的规定,降臣要“循例北迁”,迁到北京办“学习班”,来改造他们。按规定夫人也要同行。王觉斯的夫人就一起去北京了。钱谦益去了,但柳如是坚决不去,一个人留在南京。钱牧斋在北京也没有恋栈,半年左右,就托病回到常熟老家。回去以后,他们夫妇两个,直到死,都在从事一件事,就是反清复明活动,比如跟郑成功建立联系等。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一一考证出来的。在此之前,这些故事谁都不知道。《柳如是别传》,表面来讲,是给一个女性作传,实际上写的是明清的文化史和政治史,是“借传修史”。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的缘起中讲得很清楚,他写此书,是为了表彰我民族的这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史学二陈”

陈寅恪这样的大学者被国民党称作国宝,他有充分理由在1948年去台湾。本来去台湾的机票,政府方面都给他买好了,跟胡适一起。但到了上海,胡适去了台湾,陈寅恪不走了。没走,到了南京,住在俞大维家里一段时间。再过一段,

就到了广州岭南大学,应聘作教授。后来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合并,陈寅恪先生成为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教授,直到1969年去世。

中间有个故事,1953年到1954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几次想请陈寅恪先生北上,担任历史第二所所长。但他没有来。学者们有很多考证,本人也写过几篇文章,分析各种理由。但我们不知道一件事,这件事是陆键东先生在《陈寅恪最后二十年》中公布的一份材料,从中山大学档案里发现的,是陈寅恪当时对科学院的答复。这个答复由汪篯手录,原原本本记录,陈寅恪亲自看过记录稿,然后拿去科学院。汪篯是陈寅恪欣赏的弟子,北京大学教授。汪是热血青年,面对一个新的政权,他当然也很高兴。他去广州,请陈先生就任第二所所长职务,这是中央政府派他去的。陈先生跟他没谈好。没谈好的原因,以我对现场的重构,看来是汪篯表现得太过于高兴,陈先生不喜欢这样的态度。

一个政权的变迁,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文化的、历史的东西都在里头,陈先生看得很深。两人没谈好,后来就明确讲,我不能去,如果让我去,两个条件:一,历史第二所不学马列主义;第二个条件,请毛公或者刘公给我写一封信,准许历史所不学马列。我们现在知道了,毛公或者刘公没有给他写这个信,陈寅恪先生也就没有去。他在给科学院的答复中,重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说做学问,必须以此为准。一切都可以让步,只有这个不能让。这就是陈寅恪的态度。我在我的书里说,现代学者中,能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到如此的高度和纯度的,没有第二人可以和他相比。

在这个问题上,陈援庵先生也不能和陈寅恪相比。但是,陈寅恪极端看重陈援庵先生的学问。陈援庵两本书的序言都是寅恪先生写的。陈援庵先生最重要的书是《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先生给他写了序,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学问是钱晓徵以后的第一人。钱晓徵是谁?清代的大史学家钱大昕,字晓徵。钱大昕的学问,一等的。陈先生认为,援庵先生的学问是钱晓徵之后的第一人。但是在五十年代初,援庵老人也有叫寅恪先生伤心之处。1953年,他在报上公开发表一个检讨。寅恪先生不喜欢一个大学者这么做,你可以完全拥护一个新的政权,但也不必那么深刻地否定自己的过去。他看了这个检讨,写了一首诗,题目是《男旦》。这首诗,我想,援庵老人也会看到的。“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因为陈先生一生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必然不赞成“妾妇之道”。学者要有“独立之精神”,不能像小媳妇那样。

“改男造女”是中国戏曲的一个特点,梅兰芳是最有名的了。陈先生非常喜欢京剧和昆曲,“鞠部”就是戏剧。陈先生在这首诗里,对援庵先生的行为有所嘲讽,但他从不轻视援庵先生的学问。各位在大学念书,不管你读什么系,援庵先生的几部书,应该是必读的。即便是念哲学,不懂史,怎么念哲学?陈援庵先生有一本书叫《史讳举例》,这是他的绝学。还有一本《元西域人华化考》,一等的著作。还有一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还在用的,《二十二史朔闰表》。他还有一个大的贡献,是对中国各宗教的研究,不仅是佛教、道教,还包括天主教、基督教的研究。援庵的学问,了不起呀。“史学二陈”的学问,即便跟自己没有专业的关系,也应向他们表一份敬意。如果你们了解了他们的学问,以及他们的遭遇,你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庄敬产生。


相关内容

  • 怀念杨绛先生_梁筱荃
  • 怀念杨绛先生 2016-05-25 15:22阅读: 怀念杨绛先生 初夏的北方,天空飘着小雨:阴郁的天气,有风掠过.心情本就似乎因这种阴郁的天气而压抑,又通过澎湃新闻讣告,得知被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105岁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病逝了.筱荃放下手中握着的笔, ...

  • 关于季羡林的作文素材
  • 名家作文素材(一)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11年出生,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超,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1946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 ...

  • 千言万语话"说呼"
  • 关键词:<说呼全传> 老百姓爱读的小说 章回小说:于教授,您好!这期杂志我们选的是<说呼全传>,之所以选这一篇,一是因为呼家将的故事广为人知,但这部小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二是因为<说呼全传>带有较为明显的说唱艺术,读起来也相当流畅.所以我们在这期杂志中刊登出来以飨 ...

  • 清代文学二
  • 第五讲 <红楼梦> 一.曹雪芹其人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祖上为汉人,明末入满洲籍,遂为满人. 雪芹父祖数代显贵,曾祖曹玺为顺治近臣,玺妻为康熙乳母,雪芹祖父曹寅为康熙伴读.康熙继位,以玺为江宁织造.此后,曹寅,曹寅子頫,頫族兄颙,连任约六十年,曹氏遂为江南"百年望族& ...

  • 读[梁启超家书]
  • 纪录片拍摄期间,我对摄制组清一色的二十几岁三十出头的小伙子说:"去,以后都要当爹的,每人买一本<梁启超家书>.读读,看看人家怎样当爹的!" 如此一大学者: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国学大师.现代传媒的开山鼻祖--,以短短56岁之龄,在留下煌煌148卷<饮冰室合集& ...

  • [柳敬亭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 柳敬亭传 黄宗羲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 ...

  • 周国平简介
  • 小天行实习小编 一级|消息|我的百科|我的求助瓶|百度首页|退出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百科合作核心用户9月热词百科核心用户体系上线一周年!请按义项进行编辑周国平添加义项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1.当代著名哲学家. ...

  • 现代文阅读训练世上已无真狂徒
  •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己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迎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 ...

  •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生结局初探
  •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生结局军刀搽 口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王国维(1877年12月3E1.1927年6月2E1).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驰骋文史哲诸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