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分析

孙繁

《赤壁之战》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学生对其中主要的故事情节比较熟悉,文字也并不难懂。这些是教学本文的有利条件。但文章篇幅较长,人物较多,事件较繁,矛盾叠出,学生乍读起来不易掌握。这是我们对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基本认识。

这篇文章是较长的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中,原则上要做到“长文短教”,要指导学生在弄懂字词语句的基础上,扣住内容,分析表现形式,才能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在指导预习中,我们着重介绍了两点:

1.《资治通鉴》的编写目的及其特点。着重指出,《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编写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对历代君臣事迹的记述,为封建帝王治理国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鉴戒,以巩固其统治。了解了这一点,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赤壁之战》的立意深刻、剪裁得当、详略适宜的特点。

2.简要介绍赤壁之战的斗争形势。着重指出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它是以曹操为一方,以孙权、刘备为另一方的战争;它是曹操与孙权、刘备之间为了争夺天下必然爆发的一场历史性的战争。

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曾先后镇压青州黄巾军,迎汉献帝居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破袁术,杀吕布,灭袁绍,黄河流域基本上被他统一了,下一步就要吞并孙权、刘备的地盘了。而孙权只有江东六郡,刘备寄寓荆州,只有精兵万余人,他们都远不如曹操的势力强大。可是赤壁之战的结果,孙、刘以弱胜强,把当时的紧张形势扭转了过来,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呢?从《赤壁之战》这篇文章中就可以得到生动具体的回答。

这样介绍就能明确历史背景,造成悬念,激励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寻求正确答案的兴趣。

在指导预习,结合文字点拨弄懂全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列出文章的提纲,从而初步找出孙、刘之所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要列出以下提纲: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正确前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确定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第三部分(第五—七段):执行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通过编列提纲,就能清晰地掌握全文的灵魂、重点和脉络、结构,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接着我们引导学生进一步有重点地阅读课文,有条理、有层次地分析课文。由学生按四人小组边读边议,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把问题综合集中,以便做到有针对性地启发,有重点地进行分析。

我们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为了达到“资治”的目的,而有明有暗、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对史料进行剪裁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明写孙、刘分析形势,联合抗曹,暗写曹操追击刘备,进逼孙权;详写分析形势,料敌决策,略写战况;详写孙权决策经过,略写刘备。

把学生阅读时提问的结果,集中在下面几个问题上:

(一)孙权本来对孙、刘联合抗曹犹豫不决,是哪些因素促使孙权制定最后决策并付诸实施的?

(二)文章为什么详写鲁肃、诸葛亮、周瑜三人的谈话?他们的谈话对孙、刘联合抗曹的正确战略方针的确定起了怎样的重要作用?从谈话中反映出来的三人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三)文章既然写的是赤壁之战,为什么不详细描述战役的全过程,而用大量篇幅写战前的准备和活动?

(四)文章有明有暗、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对史料进行剪裁的依据是什么?是环绕什么中心进行组织安排的?

在学生就上面的问题进行了个人的、小组的认真准备和探索之后,再引导学生集中分析全文的重点——在提出、制定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正确的战略方针的过程中,鲁肃、诸葛亮和周瑜的谈话。按谈话的条理层次,分析鲁肃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劝说刘备联合孙权,分析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分析鲁肃针对投降派的主张劝说孙权抗曹。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鲁肃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劝说刘备联合孙权。

1.在引导学生口译“初,鲁肃闻刘表卒……恐为操所先”一段后,提出问题:鲁肃对孙权的谈话包含几层意思?中心是什么?

鲁肃向孙权献计,这一席话有四层意思:①荆州的重要。②围绕荆州的三种矛盾:一是曹操和刘备的矛盾,二是刘备同刘表的矛盾,三是刘表死后荆州内部的矛盾;而曹操同刘备的矛盾正可以为我所用。这是鲁肃对当时形势的精辟分析。③对付的策略。④应采取的行动:以吊唁刘表之名,前去联合刘备,占领荆州,共抗曹操,确保东吴。

鲁肃这番谈话的中心目的是建议孙权联刘抗曹,并自请执行联刘任务。

鲁肃这番谈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肃是东吴的一位很有才干的谋士。刘表病死后,他立刻认识到荆州是孙、曹双方必争之地,而荆州的得失又关系着东吴的安危,因此他马上去晋见孙权。他劝说孙权联刘抗曹的这番谈话透辟地分析了形势,既表现了他对孙权的一片忠心,又表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2.引导学生口译“权即遣肃行……进住鄂县之樊口”。提出问题:鲁肃会见刘备前,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是怎样劝说刘备联吴抗曹的?结果如何?

在鲁肃驰往荆州途中,形势急剧变化。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刘琮降曹,刘备南逃,东吴危急,迫在眉捷。鲁肃当机立断,迎刘备,说合刘备。这时鲁肃的联刘,实际上已成为迫不及待的“拉”刘,但他说话却很策略。他首先“宣权旨”、“致殷勤之意”,对刘备表示问候,从感情上争取刘备,然后指出南投吴巨不如东投孙权,从利害关系上说服刘备。鲁肃出于诚意,权衡利害得失,所以能说动刘备,使“备甚悦”。“拉”刘备,就必须“拉”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为此,鲁肃借与诸葛亮的兄长是朋友的关系,“即共定交”。由于两相情愿,孙刘联盟,便基本成功。

鲁肃在劝说刘备联合孙权的谈话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肃在荆州失陷,东吴危急的情势下,能当机立断,不再请示孙权而自己决定,迳迎刘备,显现出他具有适应情况变化独自决策的才能。在劝说刘备联孙抗曹的过程中,说话很讲策略,明为刘计,暗为孙计,显示他灵活机巧、善于外交的本领。

(二)诸葛亮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祸至无日矣”。

曹操水陆大军顺江东下,追击刘备,进逼孙权。这不但威胁刘备集团的生存,而且威胁孙权集团的安全。诸葛亮来见孙权,求救并说服孙权共同抗曹,是他的唯一目的。

诸葛亮对孙权这段话可分几层意思?

这段谈话可分三层意思:一是追述过去情况,二是纵论当时形势,三是对孙权提出建议。

追述过去情况为的是表明什么意思?既然是来求救,为什么不谈求救而先追述过去情况?

诸葛亮追述过去,为的是表明孙权、刘备都是乘“海内大乱”之势而起兵的英雄,地位等同。“与曹操共争天下”,更表明双方从来利害一致,曹操一直是共同的敌人,指出了双方有联合的政治基础,今天更应该联合抗曹。因为要和人家联合,首先要让人感到值得联合。诸葛亮这样不失身分,以追述过去拉拢关系,正是为了促成联合,达到求救的目的。

诸葛亮纵论当时形势,目的是什么呢?

诸葛亮面对曹操势力强大的现实,并不回避刘备战败的事实,说明曹操必然直取吴越。这一点孙权并非不知,经诸葛亮这一提醒,就自然加深了孙权对目前形势的认识,使他更警觉,更清醒,从而产生一种威胁临头的紧迫感。谈话表明刘备遭遇困境是因为“无用武之地”,若得用武之地,英雄必将大有作为;揭示曹军逼近情况,自然在于突出孙曹矛盾的尖锐,促使孙权下定联刘抗曹的决心。

诸葛亮对孙权提出建议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

诸葛亮建议的内容是:实力能战则战,实力不敌则降;“事急而不断”,不战不降就会“祸至无日”。

诸葛亮这样提出建议,目的在于引起孙权诘问,以便激怒孙权,促其抗曹。

2.引导学生口译“权曰:苟如君言……与其群下谋之”,提问:诸葛亮这段促权抗曹的谈话运用了什么方法?

诸葛亮这段谈话不是采用“直劝法”,而是采用“激将法”。他分析孙权的基本态度是主战的,但又忧虑兵力问题,所以处于矛盾之中。

针对这一情况,诸葛亮对孙权采取了先“激”,然后具体分析的办法。因其不愿降,“激”之以坚其志;而因其战有疑虑,故“析”之以安其心。他夸曹操破荆州,“威震四海”,是有意抬高曹操,这对与之争雄的孙权来说,是一“激”;他说孙权,“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这是有意抑低孙权,这是二“激”;他说田横“守义”,刘备“英才”,“安能复为之下乎”,这是以他人的果决,与孙权的犹豫不决两相对比,扬彼抑此,这是三“激”。这样就促使孙权下定不“受制于人”的决心。

当孙权拒操决心已定,诸葛亮便进一步对曹与孙、刘两方面力量的强弱、军事上的利弊,作了极其精辟的分析。他首先介绍了刘备的兵力,强调兵精,表明大有联合价值;然后着重分析了曹营的弱点:远来疲敝,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附曹并非心服,借以巩固孙权拒操的决心。通过介绍、分析,得出联刘抗曹必破曹军,于孙于刘,两皆有利的结论。

3.诸葛亮这篇言辞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诸葛亮来说孙权,本来是求救,但言谈中始终不言求救,他深知若能说动孙权拒曹,刘备自然得救。他在会谈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以“激”为先,诙谐成趣,分析敌情,精确透辟,强调联合刘备,必破曹军。这些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辞令。他从刘备集团的根本利益出发,巧妙斡旋,促成了孙、刘联盟,达到了求救的目的,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的才能。

(三)鲁肃劝说孙权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是时曹操遗权书曰……鲁肃独不言”。分析时要强调下面这些内容:曹操给孙权的信中以战胜者的余威,炫耀兵力,威胁孙权。张昭等投降派趁势根据三个理由,提出迎降曹操的主张。这三个“理由”是:①曹操动以朝廷为辞,拒曹事理不顺;②“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③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由于会场上一片投降派议论,“鲁肃独不言”,以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2.引导学生口译“权起更衣……正与孤同”。然后提问:鲁肃怎样说服孙权拒绝迎操建议?

鲁肃在向孙权陈述己见时,首先指出:投降派的议论“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对主和论调断然给以否定。然后现身说法,以降曹之后,君臣的不同结果,具体揭示降曹于张昭等前途无损,但于孙权的前途不堪设想。“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问得有力,发人深省。最后忠切地要求孙权“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鲁肃的话说得忠切、深刻,既有力地揭露了投降派的不顾国家、专谋私利;又有效地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使犹豫不决的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

3.提问:鲁肃这段谈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这段谈话表现了鲁肃的智谋,他深知力排众议,于事无补,重要的是巩固孙权拒曹的决心,这样才能促使他“一锤定音”。他以君臣对比,对降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这就巧妙地触动了孙权。他的语言既警要又诚挚,体现着他效忠孙权的立场和深沉内涵的性格。

(四)周瑜劝说孙权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乃罢会”。然后提问:周瑜怎样劝说孙权下定抗曹决心?

周瑜这段谈话紧紧扣住投降派的论据,逐一加以批驳。他首先指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抗曹就是“为汉家除残去秽”,针锋相对地批驳了投降派“今日拒之,事更不顺”的论据;他以孙权的个人才略、父兄功业、充足实力来鼓舞孙权的胜利信心,增强孙权抗曹的斗志。然后具体分析曹操的四大弱点:一是北土未平,有后顾之忧;二是“舍鞍马仗舟楫”,战斗力不易发挥;三是气候严寒,供给困难;四是士兵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同时,他明确指出,曹操不顾兵家之忌,强行蛮干,必遭失败。这样就有力地批驳了投降派的第二个论据:“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最后自请领兵出征,并且“保为将军破之”。

周瑜自请出征和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使孙权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因而孙权拔刀斫案,下令不准再谈迎操,以示拒曹到底。但投降派提出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投降论据尚未驳斥,孙权在这方面还有顾虑,还没有把抗曹决心变为迎战行动。所以周瑜当夜又去劝说孙权。

2.引导学生口译“是夜……助画方略”。然后提问:周瑜是怎样驳斥投降派“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投降论据,说服孙权把抗曹决心变为迎战行动的?

针对投降派主张迎操的第三个论据,周瑜先指出投降派“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因此他们发表的投降言论毫无根据。接着具体核对、分析曹操兵力:数量上不过二、三十万,没有曹操信上所讲的那么多;质量上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军心涣散,没有战斗力。从而得出“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的结论。最后再次充满胜利信心地自请统兵五万,迎击曹军。这就有力地驳斥了投降派“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论据,解除了孙权在这一方面的顾虑,说服孙权把抗曹决心变成了迎战行动。

3.周瑜劝说孙权的谈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周瑜两次劝说孙权的谈话,力排众议,果决明快,分析精辟,充满信心,自请破曹,这表明了他在战略上敢于蔑视曹操,而在战术上却是非常谨慎、缜密,高度重视曹操的。周瑜的一席话,振聋发聩,咄咄逼人,大长了主战派的志气,足见其性格的英勇刚烈,体现了他从孙权集团利益出发的立场和作为孙权集团最高将领的身分。

(五)引导学生口译最后两段课文,然后提问:赤壁之战略写战况在表现人物上起什么作用?

文章用“进,与操遇于赤壁”,写孙、刘联合进军,把故事从战前决策推进到实战上来,然后略写战况。开头写孙刘联军初战告捷。战争一开始,曹军就显出了它的弱点,“已有疾疫”,结果初战失利,引次江北,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证明了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对曹军分析的正确,说明了张昭等投降派的议论是毫无根据的。

接着写火烧赤壁,周瑜等人利用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而又“不习水战”的弱点和曹操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的情绪,采用诈降、火攻等策略,大破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完全胜利。文中描写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惨状,与下书时的骄横,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说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最后,写战役的结局和影响。经过这次战役,操军“死者大半”,元气大伤,不得不“引军北还”。曹操的“引军北还”和战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都证明了诸葛亮“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的论断极其正确。

因此,从孙、刘联合、以弱胜强的战役结果和曹军在战争中发生的情况,证明三人抗曹主张和分析敌情的正确。

然后再提问:在赤壁之战的整个决策和战斗过程中,体现了孙权怎样的性格特点?

孙权是拒操的决策人物。周瑜称他为“神武之才”,曹操也有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但为什么当曹操“旌麾南指”时,是“迎”是“拒”,孙权却“犹豫”而“不断”呢?

这是因为: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重形势,作为东吴首领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作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孙权正是这样。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但又没有立即吐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

拒曹,本是孙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就是为了“共治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听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等坚决!

孙权,其实早有战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援”的军事安排,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布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起伏、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六)引导学生总结。

1.从赤壁之战的准备及作战过程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鲁肃、诸葛亮、周瑜、孙权等人物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赤壁之战》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鲁肃、诸葛亮、周瑜、孙权。他们都有与各自身分相适应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总括说来,鲁肃是一个拒操活动的串联者,他和诸葛亮、周瑜又都是拒曹的出谋划策者,孙权才是拒操的最后决策者,周瑜则是这次破曹作战的主要立功者。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是:鲁肃谋而诚,诸葛亮谋而智,周瑜谋而勇,孙权谋而周。

2.全文的主题思想应该怎样归纳?

孙权因诸葛亮、周瑜、鲁肃的料敌决策,才决定了联合刘备,以弱抗强的战略,取得了胜利;曹操悍然发动战争,不顾兵家之忌,终因骄傲遭到了失败。

3.文章是怎样紧密围绕主题思想,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进行剪裁的?

由于作者记述赤壁之战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客观地记述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总结历史经验,供最高统治者作治国安邦的鉴戒,所以在记述时侧重于总结经验教训方面。赤壁之战的根本经验在于联合作战的战略决策。因为战略思想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所以作者详写战略决策,而略写战况。同时,在记述参加赤壁之战的三大军事集团中,作者也没有平均用力,而是以记述东吴为主,刘备为辅。这是因为东吴的动向如何,不仅关系到战略决策的确定,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战争的结局。因此,把东吴作为主要方面来写,而对曹、刘作为次要方面,附带提及。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们有下面两点体会:

1.长课文,尤其是文言的长课文,不宜拘于旧法字字串讲,分析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应掌握教材特点,突出重点,把力量集中地用在点子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吃透材料,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提得精,抓得准,事半而功倍。

2.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来自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可先由学生边读边提出问题,再由师生共同综合整理,使问题相对集中,然后针对问题,把口译和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句,言之有序,节省时间,效果落实,而且环环紧扣,步步逻辑严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如对孙权的看法,开始有的学生认为他“优柔寡断”;有的学生对文章详写战前,而略写战况,感到茫然莫解;有的学生不能通过人物谈话的内容、措辞、语气,分析人物性格,经过老师引导和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较恰当的解决,学生反映“很受启发”,其效果在作文中也有所体现。

孙繁

《赤壁之战》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学生对其中主要的故事情节比较熟悉,文字也并不难懂。这些是教学本文的有利条件。但文章篇幅较长,人物较多,事件较繁,矛盾叠出,学生乍读起来不易掌握。这是我们对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基本认识。

这篇文章是较长的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中,原则上要做到“长文短教”,要指导学生在弄懂字词语句的基础上,扣住内容,分析表现形式,才能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在指导预习中,我们着重介绍了两点:

1.《资治通鉴》的编写目的及其特点。着重指出,《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编写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对历代君臣事迹的记述,为封建帝王治理国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鉴戒,以巩固其统治。了解了这一点,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赤壁之战》的立意深刻、剪裁得当、详略适宜的特点。

2.简要介绍赤壁之战的斗争形势。着重指出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它是以曹操为一方,以孙权、刘备为另一方的战争;它是曹操与孙权、刘备之间为了争夺天下必然爆发的一场历史性的战争。

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曾先后镇压青州黄巾军,迎汉献帝居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破袁术,杀吕布,灭袁绍,黄河流域基本上被他统一了,下一步就要吞并孙权、刘备的地盘了。而孙权只有江东六郡,刘备寄寓荆州,只有精兵万余人,他们都远不如曹操的势力强大。可是赤壁之战的结果,孙、刘以弱胜强,把当时的紧张形势扭转了过来,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呢?从《赤壁之战》这篇文章中就可以得到生动具体的回答。

这样介绍就能明确历史背景,造成悬念,激励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寻求正确答案的兴趣。

在指导预习,结合文字点拨弄懂全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列出文章的提纲,从而初步找出孙、刘之所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要列出以下提纲: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正确前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确定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第三部分(第五—七段):执行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通过编列提纲,就能清晰地掌握全文的灵魂、重点和脉络、结构,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接着我们引导学生进一步有重点地阅读课文,有条理、有层次地分析课文。由学生按四人小组边读边议,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把问题综合集中,以便做到有针对性地启发,有重点地进行分析。

我们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为了达到“资治”的目的,而有明有暗、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对史料进行剪裁的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明写孙、刘分析形势,联合抗曹,暗写曹操追击刘备,进逼孙权;详写分析形势,料敌决策,略写战况;详写孙权决策经过,略写刘备。

把学生阅读时提问的结果,集中在下面几个问题上:

(一)孙权本来对孙、刘联合抗曹犹豫不决,是哪些因素促使孙权制定最后决策并付诸实施的?

(二)文章为什么详写鲁肃、诸葛亮、周瑜三人的谈话?他们的谈话对孙、刘联合抗曹的正确战略方针的确定起了怎样的重要作用?从谈话中反映出来的三人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三)文章既然写的是赤壁之战,为什么不详细描述战役的全过程,而用大量篇幅写战前的准备和活动?

(四)文章有明有暗、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对史料进行剪裁的依据是什么?是环绕什么中心进行组织安排的?

在学生就上面的问题进行了个人的、小组的认真准备和探索之后,再引导学生集中分析全文的重点——在提出、制定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正确的战略方针的过程中,鲁肃、诸葛亮和周瑜的谈话。按谈话的条理层次,分析鲁肃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劝说刘备联合孙权,分析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分析鲁肃针对投降派的主张劝说孙权抗曹。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鲁肃劝说孙权联合刘备,劝说刘备联合孙权。

1.在引导学生口译“初,鲁肃闻刘表卒……恐为操所先”一段后,提出问题:鲁肃对孙权的谈话包含几层意思?中心是什么?

鲁肃向孙权献计,这一席话有四层意思:①荆州的重要。②围绕荆州的三种矛盾:一是曹操和刘备的矛盾,二是刘备同刘表的矛盾,三是刘表死后荆州内部的矛盾;而曹操同刘备的矛盾正可以为我所用。这是鲁肃对当时形势的精辟分析。③对付的策略。④应采取的行动:以吊唁刘表之名,前去联合刘备,占领荆州,共抗曹操,确保东吴。

鲁肃这番谈话的中心目的是建议孙权联刘抗曹,并自请执行联刘任务。

鲁肃这番谈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肃是东吴的一位很有才干的谋士。刘表病死后,他立刻认识到荆州是孙、曹双方必争之地,而荆州的得失又关系着东吴的安危,因此他马上去晋见孙权。他劝说孙权联刘抗曹的这番谈话透辟地分析了形势,既表现了他对孙权的一片忠心,又表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2.引导学生口译“权即遣肃行……进住鄂县之樊口”。提出问题:鲁肃会见刘备前,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是怎样劝说刘备联吴抗曹的?结果如何?

在鲁肃驰往荆州途中,形势急剧变化。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刘琮降曹,刘备南逃,东吴危急,迫在眉捷。鲁肃当机立断,迎刘备,说合刘备。这时鲁肃的联刘,实际上已成为迫不及待的“拉”刘,但他说话却很策略。他首先“宣权旨”、“致殷勤之意”,对刘备表示问候,从感情上争取刘备,然后指出南投吴巨不如东投孙权,从利害关系上说服刘备。鲁肃出于诚意,权衡利害得失,所以能说动刘备,使“备甚悦”。“拉”刘备,就必须“拉”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为此,鲁肃借与诸葛亮的兄长是朋友的关系,“即共定交”。由于两相情愿,孙刘联盟,便基本成功。

鲁肃在劝说刘备联合孙权的谈话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肃在荆州失陷,东吴危急的情势下,能当机立断,不再请示孙权而自己决定,迳迎刘备,显现出他具有适应情况变化独自决策的才能。在劝说刘备联孙抗曹的过程中,说话很讲策略,明为刘计,暗为孙计,显示他灵活机巧、善于外交的本领。

(二)诸葛亮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祸至无日矣”。

曹操水陆大军顺江东下,追击刘备,进逼孙权。这不但威胁刘备集团的生存,而且威胁孙权集团的安全。诸葛亮来见孙权,求救并说服孙权共同抗曹,是他的唯一目的。

诸葛亮对孙权这段话可分几层意思?

这段谈话可分三层意思:一是追述过去情况,二是纵论当时形势,三是对孙权提出建议。

追述过去情况为的是表明什么意思?既然是来求救,为什么不谈求救而先追述过去情况?

诸葛亮追述过去,为的是表明孙权、刘备都是乘“海内大乱”之势而起兵的英雄,地位等同。“与曹操共争天下”,更表明双方从来利害一致,曹操一直是共同的敌人,指出了双方有联合的政治基础,今天更应该联合抗曹。因为要和人家联合,首先要让人感到值得联合。诸葛亮这样不失身分,以追述过去拉拢关系,正是为了促成联合,达到求救的目的。

诸葛亮纵论当时形势,目的是什么呢?

诸葛亮面对曹操势力强大的现实,并不回避刘备战败的事实,说明曹操必然直取吴越。这一点孙权并非不知,经诸葛亮这一提醒,就自然加深了孙权对目前形势的认识,使他更警觉,更清醒,从而产生一种威胁临头的紧迫感。谈话表明刘备遭遇困境是因为“无用武之地”,若得用武之地,英雄必将大有作为;揭示曹军逼近情况,自然在于突出孙曹矛盾的尖锐,促使孙权下定联刘抗曹的决心。

诸葛亮对孙权提出建议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

诸葛亮建议的内容是:实力能战则战,实力不敌则降;“事急而不断”,不战不降就会“祸至无日”。

诸葛亮这样提出建议,目的在于引起孙权诘问,以便激怒孙权,促其抗曹。

2.引导学生口译“权曰:苟如君言……与其群下谋之”,提问:诸葛亮这段促权抗曹的谈话运用了什么方法?

诸葛亮这段谈话不是采用“直劝法”,而是采用“激将法”。他分析孙权的基本态度是主战的,但又忧虑兵力问题,所以处于矛盾之中。

针对这一情况,诸葛亮对孙权采取了先“激”,然后具体分析的办法。因其不愿降,“激”之以坚其志;而因其战有疑虑,故“析”之以安其心。他夸曹操破荆州,“威震四海”,是有意抬高曹操,这对与之争雄的孙权来说,是一“激”;他说孙权,“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这是有意抑低孙权,这是二“激”;他说田横“守义”,刘备“英才”,“安能复为之下乎”,这是以他人的果决,与孙权的犹豫不决两相对比,扬彼抑此,这是三“激”。这样就促使孙权下定不“受制于人”的决心。

当孙权拒操决心已定,诸葛亮便进一步对曹与孙、刘两方面力量的强弱、军事上的利弊,作了极其精辟的分析。他首先介绍了刘备的兵力,强调兵精,表明大有联合价值;然后着重分析了曹营的弱点:远来疲敝,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附曹并非心服,借以巩固孙权拒操的决心。通过介绍、分析,得出联刘抗曹必破曹军,于孙于刘,两皆有利的结论。

3.诸葛亮这篇言辞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诸葛亮来说孙权,本来是求救,但言谈中始终不言求救,他深知若能说动孙权拒曹,刘备自然得救。他在会谈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以“激”为先,诙谐成趣,分析敌情,精确透辟,强调联合刘备,必破曹军。这些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善于辞令。他从刘备集团的根本利益出发,巧妙斡旋,促成了孙、刘联盟,达到了求救的目的,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的才能。

(三)鲁肃劝说孙权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是时曹操遗权书曰……鲁肃独不言”。分析时要强调下面这些内容:曹操给孙权的信中以战胜者的余威,炫耀兵力,威胁孙权。张昭等投降派趁势根据三个理由,提出迎降曹操的主张。这三个“理由”是:①曹操动以朝廷为辞,拒曹事理不顺;②“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③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由于会场上一片投降派议论,“鲁肃独不言”,以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2.引导学生口译“权起更衣……正与孤同”。然后提问:鲁肃怎样说服孙权拒绝迎操建议?

鲁肃在向孙权陈述己见时,首先指出:投降派的议论“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对主和论调断然给以否定。然后现身说法,以降曹之后,君臣的不同结果,具体揭示降曹于张昭等前途无损,但于孙权的前途不堪设想。“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问得有力,发人深省。最后忠切地要求孙权“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鲁肃的话说得忠切、深刻,既有力地揭露了投降派的不顾国家、专谋私利;又有效地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使犹豫不决的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

3.提问:鲁肃这段谈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这段谈话表现了鲁肃的智谋,他深知力排众议,于事无补,重要的是巩固孙权拒曹的决心,这样才能促使他“一锤定音”。他以君臣对比,对降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这就巧妙地触动了孙权。他的语言既警要又诚挚,体现着他效忠孙权的立场和深沉内涵的性格。

(四)周瑜劝说孙权抗曹。

1.引导学生口译“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乃罢会”。然后提问:周瑜怎样劝说孙权下定抗曹决心?

周瑜这段谈话紧紧扣住投降派的论据,逐一加以批驳。他首先指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抗曹就是“为汉家除残去秽”,针锋相对地批驳了投降派“今日拒之,事更不顺”的论据;他以孙权的个人才略、父兄功业、充足实力来鼓舞孙权的胜利信心,增强孙权抗曹的斗志。然后具体分析曹操的四大弱点:一是北土未平,有后顾之忧;二是“舍鞍马仗舟楫”,战斗力不易发挥;三是气候严寒,供给困难;四是士兵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同时,他明确指出,曹操不顾兵家之忌,强行蛮干,必遭失败。这样就有力地批驳了投降派的第二个论据:“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最后自请领兵出征,并且“保为将军破之”。

周瑜自请出征和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使孙权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因而孙权拔刀斫案,下令不准再谈迎操,以示拒曹到底。但投降派提出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投降论据尚未驳斥,孙权在这方面还有顾虑,还没有把抗曹决心变为迎战行动。所以周瑜当夜又去劝说孙权。

2.引导学生口译“是夜……助画方略”。然后提问:周瑜是怎样驳斥投降派“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投降论据,说服孙权把抗曹决心变为迎战行动的?

针对投降派主张迎操的第三个论据,周瑜先指出投降派“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因此他们发表的投降言论毫无根据。接着具体核对、分析曹操兵力:数量上不过二、三十万,没有曹操信上所讲的那么多;质量上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军心涣散,没有战斗力。从而得出“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的结论。最后再次充满胜利信心地自请统兵五万,迎击曹军。这就有力地驳斥了投降派“曹军势大,众寡不敌”的论据,解除了孙权在这一方面的顾虑,说服孙权把抗曹决心变成了迎战行动。

3.周瑜劝说孙权的谈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周瑜两次劝说孙权的谈话,力排众议,果决明快,分析精辟,充满信心,自请破曹,这表明了他在战略上敢于蔑视曹操,而在战术上却是非常谨慎、缜密,高度重视曹操的。周瑜的一席话,振聋发聩,咄咄逼人,大长了主战派的志气,足见其性格的英勇刚烈,体现了他从孙权集团利益出发的立场和作为孙权集团最高将领的身分。

(五)引导学生口译最后两段课文,然后提问:赤壁之战略写战况在表现人物上起什么作用?

文章用“进,与操遇于赤壁”,写孙、刘联合进军,把故事从战前决策推进到实战上来,然后略写战况。开头写孙刘联军初战告捷。战争一开始,曹军就显出了它的弱点,“已有疾疫”,结果初战失利,引次江北,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证明了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对曹军分析的正确,说明了张昭等投降派的议论是毫无根据的。

接着写火烧赤壁,周瑜等人利用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而又“不习水战”的弱点和曹操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的情绪,采用诈降、火攻等策略,大破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完全胜利。文中描写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惨状,与下书时的骄横,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说明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最后,写战役的结局和影响。经过这次战役,操军“死者大半”,元气大伤,不得不“引军北还”。曹操的“引军北还”和战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都证明了诸葛亮“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的论断极其正确。

因此,从孙、刘联合、以弱胜强的战役结果和曹军在战争中发生的情况,证明三人抗曹主张和分析敌情的正确。

然后再提问:在赤壁之战的整个决策和战斗过程中,体现了孙权怎样的性格特点?

孙权是拒操的决策人物。周瑜称他为“神武之才”,曹操也有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但为什么当曹操“旌麾南指”时,是“迎”是“拒”,孙权却“犹豫”而“不断”呢?

这是因为: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重形势,作为东吴首领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作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孙权正是这样。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但又没有立即吐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

拒曹,本是孙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就是为了“共治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听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等坚决!

孙权,其实早有战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援”的军事安排,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布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起伏、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六)引导学生总结。

1.从赤壁之战的准备及作战过程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鲁肃、诸葛亮、周瑜、孙权等人物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赤壁之战》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鲁肃、诸葛亮、周瑜、孙权。他们都有与各自身分相适应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总括说来,鲁肃是一个拒操活动的串联者,他和诸葛亮、周瑜又都是拒曹的出谋划策者,孙权才是拒操的最后决策者,周瑜则是这次破曹作战的主要立功者。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是:鲁肃谋而诚,诸葛亮谋而智,周瑜谋而勇,孙权谋而周。

2.全文的主题思想应该怎样归纳?

孙权因诸葛亮、周瑜、鲁肃的料敌决策,才决定了联合刘备,以弱抗强的战略,取得了胜利;曹操悍然发动战争,不顾兵家之忌,终因骄傲遭到了失败。

3.文章是怎样紧密围绕主题思想,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进行剪裁的?

由于作者记述赤壁之战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客观地记述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总结历史经验,供最高统治者作治国安邦的鉴戒,所以在记述时侧重于总结经验教训方面。赤壁之战的根本经验在于联合作战的战略决策。因为战略思想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所以作者详写战略决策,而略写战况。同时,在记述参加赤壁之战的三大军事集团中,作者也没有平均用力,而是以记述东吴为主,刘备为辅。这是因为东吴的动向如何,不仅关系到战略决策的确定,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战争的结局。因此,把东吴作为主要方面来写,而对曹、刘作为次要方面,附带提及。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们有下面两点体会:

1.长课文,尤其是文言的长课文,不宜拘于旧法字字串讲,分析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应掌握教材特点,突出重点,把力量集中地用在点子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吃透材料,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提得精,抓得准,事半而功倍。

2.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来自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可先由学生边读边提出问题,再由师生共同综合整理,使问题相对集中,然后针对问题,把口译和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句,言之有序,节省时间,效果落实,而且环环紧扣,步步逻辑严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如对孙权的看法,开始有的学生认为他“优柔寡断”;有的学生对文章详写战前,而略写战况,感到茫然莫解;有的学生不能通过人物谈话的内容、措辞、语气,分析人物性格,经过老师引导和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较恰当的解决,学生反映“很受启发”,其效果在作文中也有所体现。


相关内容

  • 赤壁之战说课材料
  • <赤壁之战>说课材料 一.教材的理解与定位,重点与难点的分析.(说教材) 课文<赤壁之战>是省编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历史故事,改编自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它主要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 ...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江苏省震泽中学 刘丽华 教学目标: 1.  通过评点.研讨版本中字词的不同而把握词的内容. 2.  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把握苏轼的情感.对苏轼情感的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不强求统一. 一.导入 1.  展示苏轼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作 ...

  • 赤壁之战成败分析
  • 赤壁之战成败分析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正是这一场大战,使当时兵力领地处于绝对优势的曹操无力一举完成统一大业,最终形成了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曾以数万铁骑,在官渡大破袁绍数十万大军,官渡之战亦绝对是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然而,在赤壁一役,曹操率八十万之众 ...

  • 七年级历史上册4.1三国鼎立教案中图版
  • 第1课 三国鼎立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了解三国鼎立的事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经过和历史作用:通过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

  • [前赤壁赋]教案
  • <前赤壁赋>教案 [大学语文版] 一.导入 :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 ...

  • [赤壁赋]阅读练习
  • 1.第3段为何写历史人物? 第3段吊古抒怀,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孟德已逝不在,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怀. 2.第4段,以水.月为喻,有何作用? 以水.月为喻,借物喻理:水与月虽然有往逝.盈虚的变化,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消失.增减,所以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自然现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与自己都是没有穷尽的,因 ...

  • 三国鼎立的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 <三 国 鼎 立>教 学 设 计 合山市实验初级中学:彭新连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㈠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 ...

  • 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 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新近做了个题目,是一个文科综合,里面有道说到地理.赤壁之战中,应该是冬天,盛行西北冬季风,然而那时候诸葛亮"借"到了三天的东南风,问如何解释?? 回复: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有人经过考证却认为是虚构的.不过从赤壁之战中 ...

  • [赤壁赋]说课稿
  • <赤壁赋>说课稿 贺炳炎中学 周菊芳 一. 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乘<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 ...

  • 念奴娇.赤壁怀古1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苏轼及其作思想. 2.能把握豪放派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意象来感受诗词恢弘开阔的意境. 2.提高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1. 学习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 2.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