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新近做了个题目,是一个文科综合,里面有道说到地理。赤壁之战中,应该是冬天,盛行西北冬季风,然而那时候诸葛亮“借”到了三天的东南风,问如何解释??

回复: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有人经过考证却认为是虚构的。不过从赤壁之战中,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来,当时很象是一次锋面气旋天气。

锋面气旋在我国,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它是一个发展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从外围向中心流动,呈反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处于气旋前部(即东部)的地方,吹东南风;气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风(如左图)。气旋内部盛行辐合上升气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区。因此,当连续吹东南风时,往往预示天气将要变坏。天气谚语说:“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和“东风雨,西风晴”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另外,也有人这样去分析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从现代天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过程中移动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人们往往忽略。而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他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中期天气预报。

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这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问天网)

回复: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答案多说是锋面气旋,而且老师的解释也颇为清晰。但是老师能否推论一下这个锋面气旋的来源呢?就是说,他大概是在何处形成的呢?

关于高压反气旋我有所疑问,既然是天气很短,个人认为三天已然是很长了。

还有,副高南移是否也会有影响?

回复

可是我网上查到的资料却是这样的:

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

1.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大家还应注意到这些:“是夜大雾弥漫,江面上雾气更浓”、“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由于晚上出现大雾,翌日天气晴好,且风小,我们可以粗略地判定,这场大雾是辐射雾。这是因为辐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气层稳定,风力微弱,且往往预示着天气继续晴好。辐射雾多产生于高气压控制的天气中,因此应该是第二种可能。

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借”东风的经过应该如此:

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

第二种解释好

精彩的高考题——“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天气图再现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36,(36分)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分)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14分)

(3)C山的名称是 ,它已被列入 名录。(4分)

【答案】

36.

(1)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2)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她的要冲,(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 (东西向,武汉是)长江航线(黄金水道)及汉扛与长江的交汇处的(重要)河港;(南北向,武汉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有公路、航空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3)庐山世界遗产(世界人类遗产等)。

【三国赤壁之战背景: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

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该题是每年我讲天气气候的应用时,最经典的例题,2009年全国文综Ⅱ高考试题中有类似题、“三国”材料出现。本人认为是呼应以往高考题,追捧当年热门电影三国赤壁之战】

图2中,H地给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

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A.800米 B.1500米C.1800米D.2100米

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 ℃,甲聚落气温为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

A.15 ℃ B.18 ℃ C.21 ℃ D.24 ℃

8.甲聚落第三天的天气状况为( )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39.(2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4,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今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困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阴,西和谐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熟收不箪食壹将以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图4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1)据图4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12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8分)

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新近做了个题目,是一个文科综合,里面有道说到地理。赤壁之战中,应该是冬天,盛行西北冬季风,然而那时候诸葛亮“借”到了三天的东南风,问如何解释??

回复: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有人经过考证却认为是虚构的。不过从赤壁之战中,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来,当时很象是一次锋面气旋天气。

锋面气旋在我国,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它是一个发展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从外围向中心流动,呈反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处于气旋前部(即东部)的地方,吹东南风;气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风(如左图)。气旋内部盛行辐合上升气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区。因此,当连续吹东南风时,往往预示天气将要变坏。天气谚语说:“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和“东风雨,西风晴”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另外,也有人这样去分析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从现代天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过程中移动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人们往往忽略。而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他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中期天气预报。

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这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问天网)

回复: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东南风如何解释

答案多说是锋面气旋,而且老师的解释也颇为清晰。但是老师能否推论一下这个锋面气旋的来源呢?就是说,他大概是在何处形成的呢?

关于高压反气旋我有所疑问,既然是天气很短,个人认为三天已然是很长了。

还有,副高南移是否也会有影响?

回复

可是我网上查到的资料却是这样的:

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

1.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大家还应注意到这些:“是夜大雾弥漫,江面上雾气更浓”、“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由于晚上出现大雾,翌日天气晴好,且风小,我们可以粗略地判定,这场大雾是辐射雾。这是因为辐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气层稳定,风力微弱,且往往预示着天气继续晴好。辐射雾多产生于高气压控制的天气中,因此应该是第二种可能。

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借”东风的经过应该如此:

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

第二种解释好

精彩的高考题——“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天气图再现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36,(36分)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分)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14分)

(3)C山的名称是 ,它已被列入 名录。(4分)

【答案】

36.

(1)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2)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她的要冲,(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 (东西向,武汉是)长江航线(黄金水道)及汉扛与长江的交汇处的(重要)河港;(南北向,武汉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有公路、航空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3)庐山世界遗产(世界人类遗产等)。

【三国赤壁之战背景: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

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该题是每年我讲天气气候的应用时,最经典的例题,2009年全国文综Ⅱ高考试题中有类似题、“三国”材料出现。本人认为是呼应以往高考题,追捧当年热门电影三国赤壁之战】

图2中,H地给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

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A.800米 B.1500米C.1800米D.2100米

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 ℃,甲聚落气温为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

A.15 ℃ B.18 ℃ C.21 ℃ D.24 ℃

8.甲聚落第三天的天气状况为( )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39.(2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4,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今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困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阴,西和谐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熟收不箪食壹将以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图4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1)据图4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12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8分)


相关内容

  • 三国古战场-赤壁导游词
  •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三国古战场赤壁. 赤壁名胜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赤壁市西北."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照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唐朝伟大诗人李白诗中咏叹的"赤壁"就是大家今天要游览的三国古战场. 毛泽东在<论诗久战> ...

  • [赤壁之战]学生用课文学案
  • 赤壁之战 司马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填写在[ ]内:在()内填写省略的内容: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学会推测实词的意义,学会判断虚词的用法 [句式: ]"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 ]礼[ ]士,江表[ ]英豪 ...

  • 火烧赤壁读后感
  • 第一篇火烧赤壁读后感50字: 周瑜见曹操中计,就去观望,忽然,周瑜大叫一声,吐血倒地.诸葛亮让周瑜建一座七星台,好借东南风,一天晚上,东南风大作,黄盖将火船开向曹操水寨,寨上燃起熊熊大火. 第二篇: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最有名的一篇<火烧赤壁>.讲述的是曹操另八十三万大 ...

  •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一) <火烧赤壁>讲述的是曹操想带领十五万大军抢夺东吴江南的地方.蜀国宠统的连环计成功后,周瑜决定用火攻来对付曹操,先让黄盖写信诈降,让曹操降低防备,曹操不知有诈,黄盖的船借着东风飞快的冲向曹军的水寨,顿时火光四射,满江通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先是 ...

  •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
  • 三志三演义底区别其实答案简单史说 本简单事情需劳师众发帖解释我更想说问题背含义 家看其说根本真实知道虚构都觉三演义说都 历史事件呢家谈起像孔明借东风木牛流马等都真真事说眉飞色舞关键我觉三 演义写太传神且跟着史走所能达种假乱真境界三志由于太深奥所 流传于流社高级知识没三演义现蛊惑仔恐怕拜关公其神 佛更 ...

  • 诸葛亮的故事
  • 空城计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 ...

  • 赤壁之战翻译加文言知识
  • >原文翻译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又不和协,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 ...

  • [三国演义]简述题整理
  • <三国演义>简答题整理 1.阅读<三国演义>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的片断,回答问题.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 周瑜的 "如此如此&qu ...

  •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姓 名: 邹 鹏 指导教师: 杨 志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09级 层 次:业余专升本 学习中心: 贵州盘县 完成时间:2013年 10月27 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