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评价

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第23卷第3期 Chinese Journal of C li n ica l L aboratory Science , 2005, V o l 123, N o 13 文章编号:1001-764X (2005) 03-0189-03 中图分类号:R 44616 文献标识码:A

189

#论著#

*

透射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评价

孙虹, 王凡, 孙鷖, 赵崇吉, 张昱

, 牛华(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 对同一临床实验室采用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 、IgG 和Ig M 结果偏差进行评估。方法 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EP9-A 文件, 以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 透射比浊为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及偏差评估, 将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两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结果

IgA 、IgG 两法各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

以接受; Ig M 浓度为1. 0g /L时, 两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 其余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 在使用性能较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的前提下, 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 A 、IgG 和Ig M 的结果与散射比浊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偏差

目前, 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I gA 、I gG 和I g M 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在特种蛋白分析仪上用散射比浊法测定, 另一类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透射比浊法测定。由于两法的测定原理和仪器不同, 其结果可能有所差异。为了解两法测定结果偏差的大小, 我们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EP9-A 文件

[1]

和Ig M 的双份平行测定, 每个项目分5个工作日完

成40份样本的测定。

1. 6 统计分析 以透射比浊为实验方法(Y), 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X ), 按照EP9-A 文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对比和偏倚评估, EP9-A 统计软件由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开发。

1. 6. 1 计算Ig A 、Ig G 和I g M 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均值(X i 和Y i) 、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的绝对值(Dx i 和Dy i) 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的差值(Y i -X i) 。

1. 6. 2 按EP9-A 文件进行方法内及方法间离群值检查。计算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Dx i 和Dyi) 的平均数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差值(Y i-X i) 的平均数, 超出上述平均数4倍时, 为离群值应予删除, 从数据组中删除的数据不能超过2. 5%。1. 6. 3 以Y 对i X i 作散点图, 以(Y i-X i) 对X i 作偏差图, 得到每个结果的散点图和偏差图。1. 6. 4 计算两种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

1. 6. 5 估算Ig A 、I gG 和I g M 在3个不同医学决定水平的预期偏差、相对偏差和预期偏差95%的可信区间。以美国临床病理家学会(CAP) 要求的质量目标及人群正常生理变异情况提出的允许分析误差的限度, 计算出各项目给定医学决定水平(X C ) 的允许误差(E A ), 将预期偏差的可信区间与给定医学决定水平的E A 相比较:当E A >预期偏差可信区间的上限时, 实验方法与对比方法相当, 偏差可以接受; 当预期偏差可信区间的上限>E A >预期偏差可信区间的下限时, 实验方法与对比方法相当; 当E A

[2]

, 对贝克曼-库尔特A 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的散射比浊法和日立-罗氏系

统的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 A 、I gG 和I g M 的结果进行了方法对比和偏差评价,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 1 仪器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库尔特A rray 360特定蛋白分析仪。1. 2 试剂及校准品 罗氏Ig A 、I gG 和Ig M 试剂(批号:655654、655652、655653) 和特殊蛋白校准品(批号:165354); 贝克曼-库尔特I g A 、Ig G 和Ig M 试剂(批号:T304244、T307011、T211043) 及校准品(批号:M 302135) 。

1. 3 样本收集 采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当日血清, 其浓度选择符合EP9-A 文件数据分布建议表的要求。

1. 4 质控品 在测定中使用贝克曼-库尔特和罗氏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 所有测定结果均在良好的室内质控状态下获得。

1. 5 测定方法 (1) Ig A 、I gG 和Ig M 的透射比浊法采用罗氏试剂在日立7600分析仪上测定; 散射比浊法采用贝克曼-库尔特试剂在A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上测定。(2) 每天选取8份临床病人新鲜样本, 分别用两法按1y 8再8y 1的顺序进行I g A 、Ig G

:, ,

190

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第23卷第3期 Ch i nese Journa l of C li n i ca l L aboratory Sc i ence , 2005, V o l 123, N o 13

法不相当, 偏差不能被接受。

2 结果

2. 1 平行测定结果 表1显示了I gA 、I gG 和I g M 各40份样本透射比浊法双份平行测定结果(Y 1、Y 2) 及散射比浊法双份平行测定结果(X 1、X 2) 。

表1

样本号123s 383940

3. 332. 502. 13

3. 182. 502. 09

3. 172. 382. 03

3. 082. 392. 08

21. 1017. 2020. 90

IgA

X 11. 742. 012. 48

X 21. 722. 002. 57

Y 11. 341. 632. 05

Y 21. 341. 642. 06

X 13. 997. 0125. 00

X 2

2. 2 两种方法内和方法间离群点 I g A 方法内和方法间各有一离群点, 按文件要求删除; I gG 方法间

有一离群点, 按文件要求删除; I g M 方法内和方法间未发现离群点, 见表2。

IgA 、IgG 和IgM 部分样本的双份测定结果(g /L)

Ig G

Y 13. 816. 2929. 2026. 9017. 8023. 70

Y 23. 936. 4528. 8026. 2018. 1024. 20

X 11. 451. 701. 591. 853. 9410. 40

X 21. 381. 671. 601. 823. 8711. 90

4. 006. 7926. 5022. 4017. 0021. 80

Ig M

Y 11. 171. 321. 141. 413. 379. 12

Y 21. 051. 231. 101. 403. 139. 08

表2

样本号123s 38

3940均值限值最大值

0. 150. 000. 040. 090. 391. 10

0. 09

0. 010. 050. 060. 290. 34IgA

Dx i 0. 020. 010. 09

Dyi 0. 00. 010. 01

IgA 、Ig G 和Ig M 部分样本两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值及控制限(g /L)

Ig G

Y -i X i 0. 390. 370. 470. 13

0. 120. 060. 280. 531. 21

Dx i 0. 010. 221. 501. 30

0. 200. 900. 572. 292. 20

Dy i 0. 120. 160. 370. 70

0. 270. 550. 461. 841. 21

Y-iX i 0. 120. 533. 254. 830. 882. 611. 646. 898. 26

Dxi 0. 070. 030. 010. 030. 070. 200. 050. 220. 20

Ig M Dyi 0. 120. 090. 040. 01

0. 240. 040. 040. 240. 17

Y-iX i 0. 300. 410. 470. 43

0. 651. 000. 612. 441. 54

2. 3 相关性 按EP9-A 文件的要求, 绘制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两种方法测定I gA 、Ig G 和Ig M 的散点图。两方法的相关性较好, I g A 的相关系数r 为0. 9938,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05+0. 88X ; I gG 的相关系数r 为0. 9848,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92+

表3

2. 0

预期值(g/L)预期偏差(g/L)相对偏差(%)

1. 86-0. 13 6. 93

5. 04. 43-0. 56 11. 28

0. 99X ; Ig M 的相关系数r 为0. 9703,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40+1. 02X 。

2. 4 偏差 根据I gA 、Ig G 和Ig M 的线性回归方程, 评估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和相对偏差, 见表3。

IgA 、IgG 和Ig M 两方法的预期偏差和相对偏差

Ig G 给定值(g /L)

10. 08. 72-1. 27

12. 73

5. 05. 870. 87

17. 53

15. 015. 790. 79

5. 32

30. 030. 670. 672. 26

1. 00. 61-0. 39 38. 87

Ig M 给定值(g /L)

4. 03. 66-0. 34

8. 50

8. 07. 72-0. 27

3. 44

IgA 给定值(g/L)

注:预期偏差=预期值-给定值, 相对偏差=(给定值-预期值) /给定值@100%。

2. 5 允许误差的比较 将Ig A 、Ig G 和Ig M 两方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与给定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允许误差进行比较, I gA 和Ig G 各浓度点两方法的预期偏差都可以接受; I g M 除低浓度1. 0g /L时两方法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外, 其余浓度4. 0、8. 0g /L时, 3 讨论

通过用NCCLS 的标准化文件EP9-A 对Ig A 、Ig G 和I g M 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对比和偏差评

估, 我们发现除Ig M 低浓度样本外, 其余项目各浓度点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Ig A 、I gG 和I g M 测定结,

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第23卷第3期 Chinese Journal of C li n ica l L aboratory Science , 2005, V o l 123, N o 13

191

果基本一致。尤其是Ig G 各个浓度两方法的相关性较好, 而且随着Ig G 浓度的升高, 两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逐步降低, 当Ig G 浓度达到30. 0g /L时, 相对偏差降为2. 26%。

两法测定I gA 结果的预期偏差均为负值(平均为-0. 65g /L),表明I g A 各个浓度点透射比浊的测定结果低于散射比浊的测定结果, 随着I g A 浓度的升高, 预期偏差逐渐增大, 相对偏差也从6. 93%增大到12. 73%。

当I g M 浓度为1. 0g /L时, 两法间测定结果的偏差最大, 相对偏差达到38. 87%, 该浓度点两法测定结果的偏差不能接受; 随着I g M 浓度的增加, 相对偏差逐渐缩小, 当Ig M 浓度增大到4. 0g /L或8. 0g /L时, 相对偏差为8. 50%和3. 44%, 两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尽管免疫球蛋白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在测定原理及方法上有所不同, 透射比浊法主要检测抗

原抗体复合物所形成的浊度, 散射比浊法是从不同角度测量抗原抗体复合物微粒的散射光强度和浊度的变化, 但两法都属于免疫比浊测定。如果使用性能较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的配套试剂, 就能保证Ig A 、Ig G 和Ig M 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与散射比浊法一致。

参考文献:

[1]The N ati ona l Conmm ittee for C li n i cal Laboratory S tandard s . M ethod

C o m par i son and B i as E sti m ati on Us i ng Pati en t Sa m ples A pp roved Gu i deli ne[S].NCCLS , EP9-A , 1995.

[2]罗侃, 崔有宏, 张大高. 临床化学方法学评价[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6. 47-51.

The methodologi cal assess ment of turbi di m etry and nephel o m etry i n i m mu noassay

for seru m i m mu nogl obuli ns

SUN H ong , WANG Fan , S UN Y , i Z HAO Chong j, i ZHANG Y ifan , N I U H ua . (T he C li n ica l Laboratory C ente r of Y unnan

P rov i nce , K un m i ng 650032, Chi na)

Abstrac t :Ob jec ti ve T o assess t he outco m e b i as be t w een turb i d i m e try and nephe l om etry i n i m munoassay for seru m i m munog lobuli ns . M ethods A ccord i ng to the profile NCCLS -EP9-A, t w o different m ethods , nephelo m e try (as test m ethod ) and turb i di m e try (as comparati ve m ethod), w ere used f o r i m munoassay of IgA, IgG and Ig M. T he corre lati on of obta i ned data w as ana lyzed and the outcom e b i as be t w een the t wo m ethods w as assessed . Resu lts T he outcome b i as be t w een the t wo m ethods for IgA and IgG at v arious concentrations w as acceptab le . T he outco m e bias for IgM w as also acceptab l e a t a ll the concentrati ons except f o r 1. 0g /L.Conc l u si on T he b ias be t w een t u rbidi m etry and nephe l om etry fo r i m munoassay o f seru m IgA, Ig G and Ig M w as acceptab l e prov i ding the au t om atic b i ochem i ca l analyzer and the m a tch i ng reagent are used . K ey W ords :i m m unog lobuli n , t urbidi m etry , nephelo m etry , bias

(收稿日期:2004-07-17, 修回日期:2005-03-15)

(本文编辑:杨林)

(上接第185页)

当外源特异性抗原进入后, T 细胞增殖活化, T H 0细胞表达IL-4等细胞因子受体的数量增加, 在接受活化NK1. 1+T 细胞产生的IL-4后, 可向T H 2细胞转化[4], 然后分泌IL -4、IL -5、I L-13等T H 2型细胞因子, 引起了以T H 2为主的炎症反应, IgE 产生增多, 进而使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聚集、激活, 使之分泌毒性蛋白, 引起临床症状。

本实验结果还显示缓解期患儿I L-4水平虽有所下降, 却仍显著高于正常组, IFN-C 上升幅度也不大, 提示此期虽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但仍有T 细胞亚群功能失调和慢性炎症存在, 所以在缓解期仍需坚持抗炎治疗[5]。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J]1中华

儿科杂志, 1998, 36:747-7511

[2]Kristjansson S, Strann egard I L , W ennergren G. In fla mm at ory markers

in ch il dhood ast hm a[J]1Ann M ed, 1996, 28(5):395-3991[3]赵莉, 麦贤弟, 檀卫平, 等1哮喘患儿I L -4、IL -12与IgE 水平的初

步研究[J ]1临床儿科杂志, 2001, 19(1):9-10, 40.

[4]陈慰峰1医学免疫学[M].第三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8-1991

[5]冯益真, 李舒, 催爱华1哮喘患儿血清T H 1/TH 2细胞因子水平及

临床意义的研究[J]1山东医药, 2002, 42(5):21-22.

(收稿日期:2004-07-10, 修回日期:2004-11-15)

(本文编辑:杨林)

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第23卷第3期 Chinese Journal of C li n ica l L aboratory Science , 2005, V o l 123, N o 13 文章编号:1001-764X (2005) 03-0189-03 中图分类号:R 44616 文献标识码:A

189

#论著#

*

透射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评价

孙虹, 王凡, 孙鷖, 赵崇吉, 张昱

, 牛华(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 对同一临床实验室采用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 、IgG 和Ig M 结果偏差进行评估。方法 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EP9-A 文件, 以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 透射比浊为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及偏差评估, 将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两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结果

IgA 、IgG 两法各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

以接受; Ig M 浓度为1. 0g /L时, 两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 其余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 在使用性能较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的前提下, 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 A 、IgG 和Ig M 的结果与散射比浊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偏差

目前, 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I gA 、I gG 和I g M 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在特种蛋白分析仪上用散射比浊法测定, 另一类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透射比浊法测定。由于两法的测定原理和仪器不同, 其结果可能有所差异。为了解两法测定结果偏差的大小, 我们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EP9-A 文件

[1]

和Ig M 的双份平行测定, 每个项目分5个工作日完

成40份样本的测定。

1. 6 统计分析 以透射比浊为实验方法(Y), 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X ), 按照EP9-A 文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对比和偏倚评估, EP9-A 统计软件由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开发。

1. 6. 1 计算Ig A 、Ig G 和I g M 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均值(X i 和Y i) 、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的绝对值(Dx i 和Dy i) 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的差值(Y i -X i) 。

1. 6. 2 按EP9-A 文件进行方法内及方法间离群值检查。计算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Dx i 和Dyi) 的平均数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差值(Y i-X i) 的平均数, 超出上述平均数4倍时, 为离群值应予删除, 从数据组中删除的数据不能超过2. 5%。1. 6. 3 以Y 对i X i 作散点图, 以(Y i-X i) 对X i 作偏差图, 得到每个结果的散点图和偏差图。1. 6. 4 计算两种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

1. 6. 5 估算Ig A 、I gG 和I g M 在3个不同医学决定水平的预期偏差、相对偏差和预期偏差95%的可信区间。以美国临床病理家学会(CAP) 要求的质量目标及人群正常生理变异情况提出的允许分析误差的限度, 计算出各项目给定医学决定水平(X C ) 的允许误差(E A ), 将预期偏差的可信区间与给定医学决定水平的E A 相比较:当E A >预期偏差可信区间的上限时, 实验方法与对比方法相当, 偏差可以接受; 当预期偏差可信区间的上限>E A >预期偏差可信区间的下限时, 实验方法与对比方法相当; 当E A

[2]

, 对贝克曼-库尔特A 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的散射比浊法和日立-罗氏系

统的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 A 、I gG 和I g M 的结果进行了方法对比和偏差评价,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 1 仪器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库尔特A rray 360特定蛋白分析仪。1. 2 试剂及校准品 罗氏Ig A 、I gG 和Ig M 试剂(批号:655654、655652、655653) 和特殊蛋白校准品(批号:165354); 贝克曼-库尔特I g A 、Ig G 和Ig M 试剂(批号:T304244、T307011、T211043) 及校准品(批号:M 302135) 。

1. 3 样本收集 采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当日血清, 其浓度选择符合EP9-A 文件数据分布建议表的要求。

1. 4 质控品 在测定中使用贝克曼-库尔特和罗氏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 所有测定结果均在良好的室内质控状态下获得。

1. 5 测定方法 (1) Ig A 、I gG 和Ig M 的透射比浊法采用罗氏试剂在日立7600分析仪上测定; 散射比浊法采用贝克曼-库尔特试剂在Array 360特种蛋白分析仪上测定。(2) 每天选取8份临床病人新鲜样本, 分别用两法按1y 8再8y 1的顺序进行I g A 、Ig G

:, ,

190

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第23卷第3期 Ch i nese Journa l of C li n i ca l L aboratory Sc i ence , 2005, V o l 123, N o 13

法不相当, 偏差不能被接受。

2 结果

2. 1 平行测定结果 表1显示了I gA 、I gG 和I g M 各40份样本透射比浊法双份平行测定结果(Y 1、Y 2) 及散射比浊法双份平行测定结果(X 1、X 2) 。

表1

样本号123s 383940

3. 332. 502. 13

3. 182. 502. 09

3. 172. 382. 03

3. 082. 392. 08

21. 1017. 2020. 90

IgA

X 11. 742. 012. 48

X 21. 722. 002. 57

Y 11. 341. 632. 05

Y 21. 341. 642. 06

X 13. 997. 0125. 00

X 2

2. 2 两种方法内和方法间离群点 I g A 方法内和方法间各有一离群点, 按文件要求删除; I gG 方法间

有一离群点, 按文件要求删除; I g M 方法内和方法间未发现离群点, 见表2。

IgA 、IgG 和IgM 部分样本的双份测定结果(g /L)

Ig G

Y 13. 816. 2929. 2026. 9017. 8023. 70

Y 23. 936. 4528. 8026. 2018. 1024. 20

X 11. 451. 701. 591. 853. 9410. 40

X 21. 381. 671. 601. 823. 8711. 90

4. 006. 7926. 5022. 4017. 0021. 80

Ig M

Y 11. 171. 321. 141. 413. 379. 12

Y 21. 051. 231. 101. 403. 139. 08

表2

样本号123s 38

3940均值限值最大值

0. 150. 000. 040. 090. 391. 10

0. 09

0. 010. 050. 060. 290. 34IgA

Dx i 0. 020. 010. 09

Dyi 0. 00. 010. 01

IgA 、Ig G 和Ig M 部分样本两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值及控制限(g /L)

Ig G

Y -i X i 0. 390. 370. 470. 13

0. 120. 060. 280. 531. 21

Dx i 0. 010. 221. 501. 30

0. 200. 900. 572. 292. 20

Dy i 0. 120. 160. 370. 70

0. 270. 550. 461. 841. 21

Y-iX i 0. 120. 533. 254. 830. 882. 611. 646. 898. 26

Dxi 0. 070. 030. 010. 030. 070. 200. 050. 220. 20

Ig M Dyi 0. 120. 090. 040. 01

0. 240. 040. 040. 240. 17

Y-iX i 0. 300. 410. 470. 43

0. 651. 000. 612. 441. 54

2. 3 相关性 按EP9-A 文件的要求, 绘制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两种方法测定I gA 、Ig G 和Ig M 的散点图。两方法的相关性较好, I g A 的相关系数r 为0. 9938,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05+0. 88X ; I gG 的相关系数r 为0. 9848,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92+

表3

2. 0

预期值(g/L)预期偏差(g/L)相对偏差(%)

1. 86-0. 13 6. 93

5. 04. 43-0. 56 11. 28

0. 99X ; Ig M 的相关系数r 为0. 9703,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40+1. 02X 。

2. 4 偏差 根据I gA 、Ig G 和Ig M 的线性回归方程, 评估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和相对偏差, 见表3。

IgA 、IgG 和Ig M 两方法的预期偏差和相对偏差

Ig G 给定值(g /L)

10. 08. 72-1. 27

12. 73

5. 05. 870. 87

17. 53

15. 015. 790. 79

5. 32

30. 030. 670. 672. 26

1. 00. 61-0. 39 38. 87

Ig M 给定值(g /L)

4. 03. 66-0. 34

8. 50

8. 07. 72-0. 27

3. 44

IgA 给定值(g/L)

注:预期偏差=预期值-给定值, 相对偏差=(给定值-预期值) /给定值@100%。

2. 5 允许误差的比较 将Ig A 、Ig G 和Ig M 两方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与给定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允许误差进行比较, I gA 和Ig G 各浓度点两方法的预期偏差都可以接受; I g M 除低浓度1. 0g /L时两方法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外, 其余浓度4. 0、8. 0g /L时, 3 讨论

通过用NCCLS 的标准化文件EP9-A 对Ig A 、Ig G 和I g M 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对比和偏差评

估, 我们发现除Ig M 低浓度样本外, 其余项目各浓度点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Ig A 、I gG 和I g M 测定结,

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第23卷第3期 Chinese Journal of C li n ica l L aboratory Science , 2005, V o l 123, N o 13

191

果基本一致。尤其是Ig G 各个浓度两方法的相关性较好, 而且随着Ig G 浓度的升高, 两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逐步降低, 当Ig G 浓度达到30. 0g /L时, 相对偏差降为2. 26%。

两法测定I gA 结果的预期偏差均为负值(平均为-0. 65g /L),表明I g A 各个浓度点透射比浊的测定结果低于散射比浊的测定结果, 随着I g A 浓度的升高, 预期偏差逐渐增大, 相对偏差也从6. 93%增大到12. 73%。

当I g M 浓度为1. 0g /L时, 两法间测定结果的偏差最大, 相对偏差达到38. 87%, 该浓度点两法测定结果的偏差不能接受; 随着I g M 浓度的增加, 相对偏差逐渐缩小, 当Ig M 浓度增大到4. 0g /L或8. 0g /L时, 相对偏差为8. 50%和3. 44%, 两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尽管免疫球蛋白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在测定原理及方法上有所不同, 透射比浊法主要检测抗

原抗体复合物所形成的浊度, 散射比浊法是从不同角度测量抗原抗体复合物微粒的散射光强度和浊度的变化, 但两法都属于免疫比浊测定。如果使用性能较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的配套试剂, 就能保证Ig A 、Ig G 和Ig M 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与散射比浊法一致。

参考文献:

[1]The N ati ona l Conmm ittee for C li n i cal Laboratory S tandard s . M ethod

C o m par i son and B i as E sti m ati on Us i ng Pati en t Sa m ples A pp roved Gu i deli ne[S].NCCLS , EP9-A , 1995.

[2]罗侃, 崔有宏, 张大高. 临床化学方法学评价[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6. 47-51.

The methodologi cal assess ment of turbi di m etry and nephel o m etry i n i m mu noassay

for seru m i m mu nogl obuli ns

SUN H ong , WANG Fan , S UN Y , i Z HAO Chong j, i ZHANG Y ifan , N I U H ua . (T he C li n ica l Laboratory C ente r of Y unnan

P rov i nce , K un m i ng 650032, Chi na)

Abstrac t :Ob jec ti ve T o assess t he outco m e b i as be t w een turb i d i m e try and nephe l om etry i n i m munoassay for seru m i m munog lobuli ns . M ethods A ccord i ng to the profile NCCLS -EP9-A, t w o different m ethods , nephelo m e try (as test m ethod ) and turb i di m e try (as comparati ve m ethod), w ere used f o r i m munoassay of IgA, IgG and Ig M. T he corre lati on of obta i ned data w as ana lyzed and the outcom e b i as be t w een the t wo m ethods w as assessed . Resu lts T he outcome b i as be t w een the t wo m ethods for IgA and IgG at v arious concentrations w as acceptab le . T he outco m e bias for IgM w as also acceptab l e a t a ll the concentrati ons except f o r 1. 0g /L.Conc l u si on T he b ias be t w een t u rbidi m etry and nephe l om etry fo r i m munoassay o f seru m IgA, Ig G and Ig M w as acceptab l e prov i ding the au t om atic b i ochem i ca l analyzer and the m a tch i ng reagent are used . K ey W ords :i m m unog lobuli n , t urbidi m etry , nephelo m etry , bias

(收稿日期:2004-07-17, 修回日期:2005-03-15)

(本文编辑:杨林)

(上接第185页)

当外源特异性抗原进入后, T 细胞增殖活化, T H 0细胞表达IL-4等细胞因子受体的数量增加, 在接受活化NK1. 1+T 细胞产生的IL-4后, 可向T H 2细胞转化[4], 然后分泌IL -4、IL -5、I L-13等T H 2型细胞因子, 引起了以T H 2为主的炎症反应, IgE 产生增多, 进而使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聚集、激活, 使之分泌毒性蛋白, 引起临床症状。

本实验结果还显示缓解期患儿I L-4水平虽有所下降, 却仍显著高于正常组, IFN-C 上升幅度也不大, 提示此期虽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但仍有T 细胞亚群功能失调和慢性炎症存在, 所以在缓解期仍需坚持抗炎治疗[5]。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J]1中华

儿科杂志, 1998, 36:747-7511

[2]Kristjansson S, Strann egard I L , W ennergren G. In fla mm at ory markers

in ch il dhood ast hm a[J]1Ann M ed, 1996, 28(5):395-3991[3]赵莉, 麦贤弟, 檀卫平, 等1哮喘患儿I L -4、IL -12与IgE 水平的初

步研究[J ]1临床儿科杂志, 2001, 19(1):9-10, 40.

[4]陈慰峰1医学免疫学[M].第三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8-1991

[5]冯益真, 李舒, 催爱华1哮喘患儿血清T H 1/TH 2细胞因子水平及

临床意义的研究[J]1山东医药, 2002, 42(5):21-22.

(收稿日期:2004-07-10, 修回日期:2004-11-15)

(本文编辑:杨林)


相关内容

  • [免疫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
  • 概论+抗原抗体反应 1 免疫学基本概念及其生物学功能: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B,NK).单核巨噬细胞.其他免疫应答细胞(中性粒.嗜酸性.嗜碱性 ...

  •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评价
  • 检验学医临与床2 0 , 1年1 1 月1 8第卷第 2 期2 La bM edC l i nN o ev mb e r2 0 11 ,V o l .8, N .o2 2 · 7 725 · 脑叶 出血5 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2 例 , 脑出血 2小例 , 小 梗 死 脑干脑 梗死 2 例 ,短 暂 ...

  •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复习指导
  •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复习提纲 第六章 电泳仪器与技术 一.发展历程 1809年,俄国科学家列伊斯,发现电泳现象. 1897,Kohlausch导出了带电粒子移动的理论公式. 20世纪初,Hardy发现许多生物胶体粒子的迁移率取决于电解质溶液的pH. 1937年瑞典科学家Tiselius ...

  • [临床检验仪器学]选择和填空题题库
  • 第二章 A.利用泛光式电子束和透射电子成像 B.观察活细胞的电子显微镜是( C) 显微镜 [A 型题]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A) A.显微结构 B.超微结构 C.亚显微结构 D.分子结构 E.微细结构 2.研究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关
  • 第一章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体会 近二十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全自动分析仪的引进和普及极大地扩展了检验项目的数量,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因其高效.快速而逐渐成为医院硬件建设的重点投入项目.目前,国内各级医院所采用的全自动分析仪基本上来自于进口,尤其是大中型自动分析仪.因此,医院和检 ...

  • 血清胱抑素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
  • 血清胱抑素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 作者:杨伟 于占文 作者单位:314500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近年来被认为是评价肾功能早期损害的一个灵敏标记物[1].作者对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CysC测定,并与尿微量白蛋白(Um ...

  • 江苏大学医学检验专升本毕业考试复习提纲
  • 第一部分:微生物学及免疫学 一.细菌学 1.微生物种类.大小测量单位. 2.细菌细胞壁成分与功能:中介体.质粒的概念及功能. 3.细菌特殊结构的概念及功能 4.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条件.生长周期 5.人工培养基种类和用途 6.革兰染色原理.方法.步骤.结果及意义 7.抗酸染色原理方法.步骤.结果及意义 ...

  • 医药学院 临床免疫学检验 期末复习重点
  • [名词解释] 1.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2.亲和性;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决定簇之间的结合强度, 3.亲和力;一个完整的抗体结合部位与若干个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 4.带现象;由于抗原或抗体过量,形成免疫复合物少,沉淀物少,上清液 ...

  • 血清部分微球蛋白含量与肺结核发生相关性分析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与结核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在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118例健康人.125例结核菌阳肺结核以及120例结核菌阴性肺结核患者在规律抗结核治疗前后血清α1-MG及β2-MG含量,统计学采用方差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