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考试资料

>原文赏析

原文:【虚实第六】

1.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3.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4.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5.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6.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7.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虚实第六】

1.孙子说,大凡两军交战,先到达战地待敌的一方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一方则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调动敌人使之前来我方预想战地,要用利益引诱;使敌人不能先我到达战场,要设置障碍多方阻挠。所以,敌人若处军安逸,则使之疲劳;若敌人粮食充足。则使之匮乏;若敌人安然不动,则使他不得不动。

2.通过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地点进攻。行军千里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无人抵抗的地区(所谓“如入无人之境”)。

进攻定能获胜,是因为攻击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防守必定稳固,是因为守在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者,能使敌方不知道在哪防守,不知道怎样防守。而善于防守者,能使敌人不知道从哪进攻,不知怎样进攻。深奥精妙,见不到一丝形迹;神奇玄妙,不漏一点声息。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3.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攻击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所以,如果我军意欲交战,须攻击敌军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敌军就算垒高墙挖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交战;如果我军不想与敌交战,只要设法改变敌军进攻的方向,即使我方只是在地上画线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

4.所以,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不得不分散。(在兵力相当的基础上)我集中于一体,敌分散为十处,相当于以十攻其一;这样,(在局部战场上)就出现我众敌寡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则我军所与战者用力少而成功多也。敌军不知我军所攻何处,就会处处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能够与我军在特定地点直接交战的兵力就越少。防备前方,则后方兵力不足;防备后方,则前方兵力不足;防备左侧,则右侧兵力不足;防备右侧,则左侧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全是因为分兵防御;兵力充足,是因为使敌分兵防御我。

5.所以,既预知交战地点,又预知交战时间,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与敌交战。不能预知与敌交战地点,又不能预知交战时间,仓促遇敌,就会左军不能救右军,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远的相距数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据此分析,越国虽然兵多,但对他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兵虽多,却可以使之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6.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方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可以弄清地形是否有利;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可达到不漏蛛丝马迹一点破绽也没有的地步。到此境地,即使隐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探明我军虚实,智慧高超的对手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根据敌情采取制胜的策略,即使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理解不了。人们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制胜的。所以获得胜利的战略战术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应适应敌情灵活运用。

7.兵形如水。水的流动,避高就低;用兵取胜,避开敌军设防严密的地方而攻击其薄弱环节;水据地势而流动,军据敌情而制胜。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根据敌情变化而变化取胜者,正所谓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常胜;四季相继相代,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昼有长有短,月有阴晴圆缺。万物皆处于流变状态。

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详细内容如下。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把《孙子兵法》引向欧洲的第一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约瑟夫·J·阿米欧---(中文名:钱德明,别名钱遵道),《孙子兵法》翻译成法文后,又有欧洲各国的学者们把《孙子兵法》翻译成英文、荷兰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

《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先秦的重要文献之一,关于其核心思想,历来论者很多。学者多以儒、道思想探讨《孙子兵法》一书,并未能凸显《孙子兵法》的独特思想。本文尝试从文本出发,就《孙子兵法》一书的思想体系提出一些新的看法,论证“争利”乃其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结论 在春秋末年这个追求实用功利、富国强兵的时代,孙子以“争利”思想撰写《孙子兵法》,其所触及的和解决的是古今中外有关战争的重要问题,故而得以恒久不衰,流传后世。本文论证了“争利”思想是《孙子兵法》的核心,也是书中阐发各种理论的指导原则,但这并不代表孙子具有先秦法家那样唯利是图、否定一切道德的极端思想。

持平而论,孙子必定对自西周以来的人类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观察,所以,《孙子兵法》中有些方面与儒家、道家思想似乎有相近之处,或者受其影响,这是不能避免的。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孙子的军事理论乃是出于对儒、道两家思想的继承或融合,毕竟在一部以申论军事思想为主的著作中,不可能完整地透露出孙子的人格理想和道德判断。就事论事,就《孙子兵法》一书而言,显然是以“争利”作核心和主导思想的。

我们先来看看著名的《隆中对》这个案例的战略营销思想。

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虽有汉室皇族之“品牌文化”背景,也有攻城拔寨、能征善战之“销售型人才”赵云、关羽、张飞等猛将,但在具体的“竞争拼杀”中却屡战屡败,几乎被“领导企业”曹操所吞灭,无根据地,无城池立锥。所以,刘备虽有良好的“产品背景”与“品牌历史”,领导人虽有满腔鸿鹄大志的企图心,然而却不知究竟如何成就霸业?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刘备的长期目标应该是什么?他想成为什么?刘备能成为什么?需要什么条件和资源?刘备所面临的现状、困难和挑战都是些什么?其战略选择又是什么,即通过什么手段、什么行动来实现刘备的长期目标呢?

赵云、关羽、张飞等猛将属于能将产品“卖好”的销售冲锋型人才,但他们没有使产品“好卖”的营销规划与品牌策划的能力。所以,当他们在没有系统战略规划和营销策略支撑力的刘备的指挥带领下,其个人努力经常显得微不足道,而且越努力,失败和“牺牲”得越悲壮! 没有远景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实现远景与目标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计划。刘备所带领的整个团队思路与行为基本上是模糊和混乱着的。所以,没有远景目标和战略规划应该是刘备在三顾茅庐前屡屡受挫、“业绩”糟糕的内在根本原因。

于是,诸葛亮在为刘备进行思路梳理与战略规划时,诸葛亮首先进行了环境分析:“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这段话分析的是刘备所处的外部环境,如今虽然天下群雄并起,但机会还是有的,其“市场竞争”格局又如何呢?曹操坐拥百万雄兵,势头凶猛,实力强大,我们不能与之正面对抗。属于第一阵营领导型企业,垄断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其孙权雄踞江东,处于第二阵营,经营多年,也已成气候,只能是我们团结利用的对象,而不是正面发起挑战和斗争的对象。 诸葛亮接着分析:荆州地理位置极佳,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刘表势弱,这是留给刘备您最好的机会。先取荆州,便可占据一席之地。益州险峻,沃野千里,然而其主刘璋“领导才能欠佳”,不善管理,所以,也是争取的对象。

既然外部环境和竞争状况如此,那么作为弱势企业的刘备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的战略方向是这样确定的: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在这里确定了刘备的品牌战略,先要解决师出有名的问题,于是从挖掘品牌文化开始:刘备可打出汉室宗亲的招牌,然后再招揽天下英雄,先图荆州,后取益州,和东吴孙权等联合,通过这一系列的战略步骤和实施计划,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自然,刘备就可以成就一番霸业了。假如关羽遵守诸葛亮“坚守”荆州之策则不会“大意失荆州”;假如刘备能听劝阻舍个人小义而顾国家大义,不发动“三国”时期著名的第三大战役“夷陵之战”的话,

刘备军团或许不至于盛极而衰。实力已超魏、吴的蜀国或许真能中兴汉室!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虽然后来诸葛亮带领着逐渐衰弱的蜀国六出祁山也未能将魏国灭掉,但他在“隆中对”时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是实现了的。如果没有当时的战略营销规划“隆中对”,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这就是战略营销的力量!

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然而,仍有很多企业的营销还处于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他们过分的注重着战术手段的运用,例如广告、促销。接触过很多的行业,发现很多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基本没有或严重缺失。忽略了战略营销的力量,致使营销系统的竞争力没有形成或越来越弱。他们过度的战术运用反而使企业的营销停留在很粗浅的阶段,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品牌力量和品牌价值。特别是一些区域中小企业品牌,大都和刘备当初一样,困顿困惑。这些企业的营销管理不是以营销战略为轴心而展开的,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没有成为企业经营过程的核心。

一个人,只有当其弄清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后,才能执着地去追求,不断地去拼搏,正如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在隆中进行战略营销规划一样,需要理清思路,需要规划出行动步骤和实施计划,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一个企业,也只有当她弄清了自己的使命和远景,明确了目标,做出有利于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路径安排后,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纷争中夺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分食天下有其一!

国人尊孙子为“兵圣”,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Martin van Creveld(克里费德)之言可以代表国外的总评:“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the best(最佳),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second best(第二)。”

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说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法之一,其实这只不过是书商为了《五轮书》的大卖而炒作出来的。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早2300年。

《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该书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0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据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孙子兵法》实为中华千古奇书,自问世以来历来被奉为兵家宝典。《孙子兵法》也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主流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成就人、成就事”为目标的应用科学。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不仅可以启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开发人,是创新的智慧。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二套 敌战计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 壳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 贼 攻 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 柱 槐 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梯 花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强者, 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①。将弱 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

①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

②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易经·渐》卦。(卦名解释见计“树上开花”注②)本身九三《象》辞:“利御寇,顺相保也。”是说利于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卫自已。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己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己方一举得之。

古人按语说: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之。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 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 惟事以美人, 以佚其志, 以弱其体,以增其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左传》哀公十一年),乃可转败为胜。

势力强大,将帅明智,这样的敌人不能与它正面交锋,在一个时期内,只得暂时向他屈服。这则按语,把侍奉或讨好强敌的方法分成三等。最下策是用献土地的方法,这势必增强了敌人的力量,象六国争相以地事秦,并没有什么好结果。下策是用金钱珠宝、绫罗绸缎去讨好敌人,这必然增加了敌人的财富,象宋朝侍奉辽国、金国那样,也不会有什么成效。独有用美人计才见成效,这样可以消磨敌军将帅的意志,削弱他的体质,并可以增加他的部队的怨恨情绪。春秋时期,越王匀践败于吴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贵重珠宝取悦夫差,让他贪图享受,丧失警惕,后来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现代战争中,甚至政治争斗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计的例子。现代美人计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多采用间谍的方式,利用金钱贿赂,利用美人诱惑,方式变化多端, 不可丧失警惕。

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 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就象本计正文所说,对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制服它的将帅;对于足智多谋的将帅,要设法去腐蚀他.将帅斗志衰退,部队肯定士气消沉,就失去了作战能力。利用多种手段,攻其弱点,己方就能顺势保存实力,由弱变强。

第十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①, 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

也 ③。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阴以图之:阴,暗地里。

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

古人按语说: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

和者,谋也。”

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

西夏人惮之。

一日玮方对客奕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马的侦宿

员)报至,诸将

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日.“吾命也,汝勿显言。”西

夏人闻之,以为

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宋将曹玮,闻知有人叛变,他非但不惊恐,反而随机应便,谈笑自如,不予追

捕,让敌人把叛逃者误认为是曹玮派来进攻的,把他们全部杀光。曹琼把笑里藏刀

和借刀杀人之计运用得何其自如!古代兵法早就提醒为战者: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

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杀机。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

外交的伪装上。

笑里藏刀,原意是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

的作法。此计用在军事上,是运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

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原文赏析

原文:【虚实第六】

1.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3.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4.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5.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6.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7.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虚实第六】

1.孙子说,大凡两军交战,先到达战地待敌的一方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一方则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调动敌人使之前来我方预想战地,要用利益引诱;使敌人不能先我到达战场,要设置障碍多方阻挠。所以,敌人若处军安逸,则使之疲劳;若敌人粮食充足。则使之匮乏;若敌人安然不动,则使他不得不动。

2.通过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地点进攻。行军千里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无人抵抗的地区(所谓“如入无人之境”)。

进攻定能获胜,是因为攻击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防守必定稳固,是因为守在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者,能使敌方不知道在哪防守,不知道怎样防守。而善于防守者,能使敌人不知道从哪进攻,不知怎样进攻。深奥精妙,见不到一丝形迹;神奇玄妙,不漏一点声息。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3.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攻击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所以,如果我军意欲交战,须攻击敌军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敌军就算垒高墙挖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交战;如果我军不想与敌交战,只要设法改变敌军进攻的方向,即使我方只是在地上画线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

4.所以,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不得不分散。(在兵力相当的基础上)我集中于一体,敌分散为十处,相当于以十攻其一;这样,(在局部战场上)就出现我众敌寡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则我军所与战者用力少而成功多也。敌军不知我军所攻何处,就会处处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能够与我军在特定地点直接交战的兵力就越少。防备前方,则后方兵力不足;防备后方,则前方兵力不足;防备左侧,则右侧兵力不足;防备右侧,则左侧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全是因为分兵防御;兵力充足,是因为使敌分兵防御我。

5.所以,既预知交战地点,又预知交战时间,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与敌交战。不能预知与敌交战地点,又不能预知交战时间,仓促遇敌,就会左军不能救右军,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远的相距数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据此分析,越国虽然兵多,但对他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兵虽多,却可以使之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6.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方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可以弄清地形是否有利;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可达到不漏蛛丝马迹一点破绽也没有的地步。到此境地,即使隐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探明我军虚实,智慧高超的对手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根据敌情采取制胜的策略,即使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理解不了。人们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制胜的。所以获得胜利的战略战术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应适应敌情灵活运用。

7.兵形如水。水的流动,避高就低;用兵取胜,避开敌军设防严密的地方而攻击其薄弱环节;水据地势而流动,军据敌情而制胜。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根据敌情变化而变化取胜者,正所谓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常胜;四季相继相代,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昼有长有短,月有阴晴圆缺。万物皆处于流变状态。

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详细内容如下。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把《孙子兵法》引向欧洲的第一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约瑟夫·J·阿米欧---(中文名:钱德明,别名钱遵道),《孙子兵法》翻译成法文后,又有欧洲各国的学者们把《孙子兵法》翻译成英文、荷兰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

《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先秦的重要文献之一,关于其核心思想,历来论者很多。学者多以儒、道思想探讨《孙子兵法》一书,并未能凸显《孙子兵法》的独特思想。本文尝试从文本出发,就《孙子兵法》一书的思想体系提出一些新的看法,论证“争利”乃其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结论 在春秋末年这个追求实用功利、富国强兵的时代,孙子以“争利”思想撰写《孙子兵法》,其所触及的和解决的是古今中外有关战争的重要问题,故而得以恒久不衰,流传后世。本文论证了“争利”思想是《孙子兵法》的核心,也是书中阐发各种理论的指导原则,但这并不代表孙子具有先秦法家那样唯利是图、否定一切道德的极端思想。

持平而论,孙子必定对自西周以来的人类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观察,所以,《孙子兵法》中有些方面与儒家、道家思想似乎有相近之处,或者受其影响,这是不能避免的。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孙子的军事理论乃是出于对儒、道两家思想的继承或融合,毕竟在一部以申论军事思想为主的著作中,不可能完整地透露出孙子的人格理想和道德判断。就事论事,就《孙子兵法》一书而言,显然是以“争利”作核心和主导思想的。

我们先来看看著名的《隆中对》这个案例的战略营销思想。

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虽有汉室皇族之“品牌文化”背景,也有攻城拔寨、能征善战之“销售型人才”赵云、关羽、张飞等猛将,但在具体的“竞争拼杀”中却屡战屡败,几乎被“领导企业”曹操所吞灭,无根据地,无城池立锥。所以,刘备虽有良好的“产品背景”与“品牌历史”,领导人虽有满腔鸿鹄大志的企图心,然而却不知究竟如何成就霸业?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刘备的长期目标应该是什么?他想成为什么?刘备能成为什么?需要什么条件和资源?刘备所面临的现状、困难和挑战都是些什么?其战略选择又是什么,即通过什么手段、什么行动来实现刘备的长期目标呢?

赵云、关羽、张飞等猛将属于能将产品“卖好”的销售冲锋型人才,但他们没有使产品“好卖”的营销规划与品牌策划的能力。所以,当他们在没有系统战略规划和营销策略支撑力的刘备的指挥带领下,其个人努力经常显得微不足道,而且越努力,失败和“牺牲”得越悲壮! 没有远景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实现远景与目标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计划。刘备所带领的整个团队思路与行为基本上是模糊和混乱着的。所以,没有远景目标和战略规划应该是刘备在三顾茅庐前屡屡受挫、“业绩”糟糕的内在根本原因。

于是,诸葛亮在为刘备进行思路梳理与战略规划时,诸葛亮首先进行了环境分析:“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这段话分析的是刘备所处的外部环境,如今虽然天下群雄并起,但机会还是有的,其“市场竞争”格局又如何呢?曹操坐拥百万雄兵,势头凶猛,实力强大,我们不能与之正面对抗。属于第一阵营领导型企业,垄断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其孙权雄踞江东,处于第二阵营,经营多年,也已成气候,只能是我们团结利用的对象,而不是正面发起挑战和斗争的对象。 诸葛亮接着分析:荆州地理位置极佳,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刘表势弱,这是留给刘备您最好的机会。先取荆州,便可占据一席之地。益州险峻,沃野千里,然而其主刘璋“领导才能欠佳”,不善管理,所以,也是争取的对象。

既然外部环境和竞争状况如此,那么作为弱势企业的刘备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的战略方向是这样确定的: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在这里确定了刘备的品牌战略,先要解决师出有名的问题,于是从挖掘品牌文化开始:刘备可打出汉室宗亲的招牌,然后再招揽天下英雄,先图荆州,后取益州,和东吴孙权等联合,通过这一系列的战略步骤和实施计划,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自然,刘备就可以成就一番霸业了。假如关羽遵守诸葛亮“坚守”荆州之策则不会“大意失荆州”;假如刘备能听劝阻舍个人小义而顾国家大义,不发动“三国”时期著名的第三大战役“夷陵之战”的话,

刘备军团或许不至于盛极而衰。实力已超魏、吴的蜀国或许真能中兴汉室!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虽然后来诸葛亮带领着逐渐衰弱的蜀国六出祁山也未能将魏国灭掉,但他在“隆中对”时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是实现了的。如果没有当时的战略营销规划“隆中对”,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这就是战略营销的力量!

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然而,仍有很多企业的营销还处于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他们过分的注重着战术手段的运用,例如广告、促销。接触过很多的行业,发现很多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基本没有或严重缺失。忽略了战略营销的力量,致使营销系统的竞争力没有形成或越来越弱。他们过度的战术运用反而使企业的营销停留在很粗浅的阶段,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品牌力量和品牌价值。特别是一些区域中小企业品牌,大都和刘备当初一样,困顿困惑。这些企业的营销管理不是以营销战略为轴心而展开的,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没有成为企业经营过程的核心。

一个人,只有当其弄清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后,才能执着地去追求,不断地去拼搏,正如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在隆中进行战略营销规划一样,需要理清思路,需要规划出行动步骤和实施计划,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一个企业,也只有当她弄清了自己的使命和远景,明确了目标,做出有利于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路径安排后,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纷争中夺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分食天下有其一!

国人尊孙子为“兵圣”,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Martin van Creveld(克里费德)之言可以代表国外的总评:“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the best(最佳),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second best(第二)。”

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说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法之一,其实这只不过是书商为了《五轮书》的大卖而炒作出来的。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早2300年。

《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谈兵论战,集“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孙子兵法》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远的哲理、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该书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0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据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孙子兵法》实为中华千古奇书,自问世以来历来被奉为兵家宝典。《孙子兵法》也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主流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成就人、成就事”为目标的应用科学。时至今日,更是成为商界必备实战手册,不仅可以启迪人作正向思考,更可以开发人,是创新的智慧。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二套 敌战计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 壳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 贼 攻 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 柱 槐 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梯 花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强者, 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①。将弱 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

①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

②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易经·渐》卦。(卦名解释见计“树上开花”注②)本身九三《象》辞:“利御寇,顺相保也。”是说利于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卫自已。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己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己方一举得之。

古人按语说: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之。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 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 惟事以美人, 以佚其志, 以弱其体,以增其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左传》哀公十一年),乃可转败为胜。

势力强大,将帅明智,这样的敌人不能与它正面交锋,在一个时期内,只得暂时向他屈服。这则按语,把侍奉或讨好强敌的方法分成三等。最下策是用献土地的方法,这势必增强了敌人的力量,象六国争相以地事秦,并没有什么好结果。下策是用金钱珠宝、绫罗绸缎去讨好敌人,这必然增加了敌人的财富,象宋朝侍奉辽国、金国那样,也不会有什么成效。独有用美人计才见成效,这样可以消磨敌军将帅的意志,削弱他的体质,并可以增加他的部队的怨恨情绪。春秋时期,越王匀践败于吴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贵重珠宝取悦夫差,让他贪图享受,丧失警惕,后来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现代战争中,甚至政治争斗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计的例子。现代美人计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多采用间谍的方式,利用金钱贿赂,利用美人诱惑,方式变化多端, 不可丧失警惕。

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 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就象本计正文所说,对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制服它的将帅;对于足智多谋的将帅,要设法去腐蚀他.将帅斗志衰退,部队肯定士气消沉,就失去了作战能力。利用多种手段,攻其弱点,己方就能顺势保存实力,由弱变强。

第十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①, 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

也 ③。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阴以图之:阴,暗地里。

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

古人按语说: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

和者,谋也。”

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

西夏人惮之。

一日玮方对客奕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马的侦宿

员)报至,诸将

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日.“吾命也,汝勿显言。”西

夏人闻之,以为

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宋将曹玮,闻知有人叛变,他非但不惊恐,反而随机应便,谈笑自如,不予追

捕,让敌人把叛逃者误认为是曹玮派来进攻的,把他们全部杀光。曹琼把笑里藏刀

和借刀杀人之计运用得何其自如!古代兵法早就提醒为战者: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

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杀机。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

外交的伪装上。

笑里藏刀,原意是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

的作法。此计用在军事上,是运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

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相关内容

  • 拿破仑看[孙子兵法]为何流泪 | 大象公会
  • <孙子兵法>今天在中国是万能智慧宝典,任何人.任何行业都可从中获得启发.不过,<孙子兵法>并非一开始就有崇高地位,它在后世大受欢迎,与其说是可让武将们受益,不如说是因为更适合文人知识分子谈兵论政的缘故. 文/鲍君恩 谁不会背几句<孙子兵法>呢? "知己知 ...

  •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北大管理学院AAA2天课程
  •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 主讲人:邱明正 2天课程 朝春集团副总裁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总裁班教授 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企业改革国际专家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 主讲人:邱明正 2天课程 朝春集团副总裁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总裁班教授 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企业改革国际专家 一.孙子兵法简介 二.孙子兵法十三篇和经营管 ...

  • 06灿烂的文化
  • 第六课 灿烂的文化 第一课时 古代先人思想的光辉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古代在思想方面的杰出成就. 2.通过史实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使学生体会到古代人民创造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教师:1.制作孔子和孙武的多媒体头像以及孙 ...

  • 孙子兵法中全胜理论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 孙子兵法中全胜理论的现代意义是什么孙子的全胜思想是关于以万全之策力争用最小的代价获取全局胜利的理论.它要求决策者利用全破辩证关系,最大限度地使敌人屈服而把敌我双方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它的核心思想是谋全局,懂全破,定全策,即谋划要从全局出发,这就要懂得全与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万全之策.其手段 ...

  • 岳飞的孙子岳珂的个人资料
  • 岳飞的孙子岳珂的个人资料 岳飞的孙子 岳珂,岳飞的孙子,岳霖的儿子,字肃之,南宋文学家,号亦斋,又号倦翁,今河南人.岳珂最大的成就在文学方面,是后世称颂的文学家.岳珂一生子承父业,在为岳飞平反的事情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岳飞的孙子岳珂画像 如果说岳飞的结局是悲哀的话,那么岳飞的孙子岳珂就是为了改变他 ...

  • 草帽期中考试作文讲评
  • 期中考试作文讲评 题目: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 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下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并把这 ...

  • 谈谈[孙子兵法](之二)(备课资料)
  • 二     下面我们把<孙子兵法>的内容说一下,大家会从中悟到一些道理.读古代的书,如<论语>.<周易>.<孙子兵法>.<老子>等我们一定要领会它们的精神实质,要领会它的大致的意思是什么,这样对于我们才有帮助.如果我们过分拘泥于字句就会感到 ...

  • 孙子兵法说什么(中国式的商业反思)
  • 基本资料 孙子兵法说什么(中国式的商业反思) 作者: 刘兆基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37.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子兵法>领域乃至中国经典著述中的一次重大创新.这里没有一句文言翻译,而是彻底的白话讲解,从<始计>至<用间 ...

  • 大学军事论文-论[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子
  • <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子 前言: <孙子兵法>是我国兵家的经典著作,它在冷兵器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指导了许多军事家完成了无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那么<孙子兵法>放在今天是否就显得过时了?在现代战争中这部兵家宝典是否还能发挥它的作用呢?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