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

第一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

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这首绝句,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既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

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人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周啸天)

二、朱熹《春日》赏析

胜日①寻芳②泗水③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④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寻芳:春游踏青的意思。

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 ④等闲:平常,轻易

⑤东风:春风。

诗歌翻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三、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头二句以此桥名、巷名为对,实在是妙手天成。妙对更妙在不落痕迹地融入了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夕阳斜矣,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着曾经繁华盖世的这片地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荒草没径了。妙处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妙处可以改变方向和方式,甚至把原先的妙处变作新的妙处的背景。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 燕子阅尽世事沧桑。晋朝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诗中正是抓住燕子有辨认和复归旧巢的本能,从有理中写出无理,从无理中隐含深理。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旧燕,不可能那么长寿、也不可能代代相续地飞 回原地方。但诗可以凝缩时间,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它奇思独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飞翔,把王谢巨族聚居之处,及唐朝已变成平常百姓杂居之处,进行了双时空的叠印,从而对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发出了充满命运感和废墟感的深长叹息。由此写成的诗句是千古名句,由此 写出的燕子也是极有历史深度的千古名燕。这就难怪如《江南通志》所说,人们在乌衣巷上指认为王谢故居的厅堂匾额,题上“来燕”二字了。

四、《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⑴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 代悲白头翁" 。《全唐诗》又作" 代白头吟" 。《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 白头吟" 。尤袤《全唐诗话》作" 白头翁咏" 。

⑵坐见:一作" 行逢" 。

⑶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⑷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⑸" 公子" 两句: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⑹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 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 开" 、或" 丈" ,皆误。

⑺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⑻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⑼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⑽古:一作" 旧" 。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

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 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 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 醒世" 的作用。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 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 洛阳女儿好颜色" 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 松柏摧为薪" 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桑田变成海" ,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 寄言全盛红颜子" 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 光禄池台文锦绣" 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 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 悲" 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 年年岁岁" 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 年年岁岁"" 岁岁年年" 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花相似" 、" 人不同" 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

不用" 女子" 和" 春花" 对比,而用泛指名词" 人" 和" 花" 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 诗谶" ,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 诗谶" 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 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 。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名家点评: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希夷) 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 白头同所归' 何异也。" 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 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明代李攀龙《唐诗直解》:《代悲白头翁》本非其佳处,而俗人专取之。五、六尤卑。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唯" 长叹息" 三字顺出一篇。幻生一白头翁闯入不觉,局阵岂浅人所测邪? 一直中露本色风光,即此是七言渊系。后来排撰虚实,横立情景,如游子以他乡为丘壑,忘其本矣。

清代毛先舒《诗辩坻》:一意纡回,波折入妙,佳在更从老说至少年虚写一段。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伊昔" 老翁,即少年前车,追叙冶游,可悲处正在此。 刘希夷(约651-?) 唐代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 ,汝州(今河南临汝) 人。上元(674-676)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一作《代白头吟》) 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己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洛川怀古》和《代悲白头翁》等。

五、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月。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林花谢了春红”,一开始从林花着笔,但绝不只是写林花。林花是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春红是春天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美好的颜色,突然间竟自“谢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不仅林花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也是如此,社会人事也莫不如此。此所谓“一物一事,引而申之,触类多通。”(周济《宋四家词选序》) 宇宙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由于人类的联想作用,许多事物可以类比,自然景物与社会人事可以相通。在后主看来,

好端端的一个南唐之顷刻衰败,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谢吗? 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亡国的悲伤。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杜甫《曲江》“风飘万点正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然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凄风苦雨的摧残,也不至于象这样“太匆匆”。所以作者接着写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的长句,来说明林花之所以匆匆凋谢的原因。由对林花的惋惜感叹之情,转到对风雨的怨恨之情。林花是美丽的,但又是柔弱的,朝是雨打,晚是风吹,风风雨雨,何能消受?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李后主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 ,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林花易谢是自然规律,而朝雨晚风也是自然规律。人无回天之力,既不能常护花而不使之零落,也不能挡住风雨对花的摧残,这便是这个九字句中“无奈”二字的含义。无力回天任风雨,自然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了。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泪”三字是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时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醉,非指酒醉,而是如痴如醉之意。相留醉,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林花带雨如泪,对美好的人生留恋不忍离去,而人则泪流如雨,对花这样美好的事物难舍难分。人与花如此之多情,但又不能永日相守,“流水落花春去也”,水流去也,花落去也,春归去也,而人亦将亡也。花落不能重开,人亡不可复生,花落人亡之后,“几时重”呢? 那是永远不会重合了。永远不会重合,那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吗? 于是词人发出了深深的哀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啊! 这一个九字的长句,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江水滔滔滚滚,无穷无尽,犹如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词的开头至“几时重”各句,层层蓄水,这末一句闸门忽开,满腹愁恨一下全倾泻了出来。前面含蓄委婉,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叫人低回流连; 末句似“只着一字,境界全出”,令人魂动心惊。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后主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这是一句比拟之词。后主词中所写的虽是个人失去故国的痛苦,但却另有一种博大深厚的思想感情。即如这首《相见欢》,写的只是林花,实际象喻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写的只是个人的悲哀,但又不局限于一己之悲哀,词的形象所表现的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年华易逝的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情绪,这种情绪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戚”,有着更普遍、更广泛的内容,好象包容了人类所有的悲哀。而这一点正如同释迦、基督之“担荷人类罪恶”一样。王国维这句话是对后主词思想内容的深刻评价。就从这首词来看,王氏的评语是确有见地的。

六、辛弃疾《摸鱼儿》赏析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晚春时节,百花凋零,风雨常至,难免令人伤春。词人对这一切更是敏感。他牵挂着那美丽的春花,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他心绪不宁,为春的匆匆离去惋惜,却又无可奈何。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花是春天的象征。花开得早,自然落得早,春就去得早。词人对春天是这般珍惜,连花

儿开早了都会感到遗憾,又怎能忍受落花无数呢。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花儿既然无法迟开晚放,那么就留住春天离去的脚步吧。“春天啊,听说海角天涯并没有你的归处,你就留在这里吧!”情至深处,词人仿佛一个天真任性的孩子。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春天没有理会词人的挽留,她依旧悄然离去。词人只能轻轻埋怨春的无言自去,只能四处寻找一些春的痕迹,给自己一丝慰藉。

他找了又找,最终发现,只有屋檐上的蛛网,沾满了飘飞的柳絮,还留有少许春色。 五彩缤纷的春过后,是绿意盎然的夏。按说生性豪放的词人应该看到这一点。然而,他深深地陷在春逝的伤感中,难以自拔。这是因为触景伤情,落红无数的暗淡让情绪低落的他更加黯然伤神。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蛾眉”,形容女子眉如飞蛾触须,代指美人。

据《文选·长门赋序》,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先得宠幸,后来失宠被废,贬居长门宫。陈氏听说司马相如的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得一篇《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陈皇后再度承宠。事实上,《长门赋》并非司马相如所作,史书上也没有陈皇后被废后复得宠幸的记载。

正如《长门赋序》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发。他说,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其他女子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这时候,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脉脉真情又能向谁倾诉呢?

词人似为陈皇后而伤感,其实是为自己伤感。

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辛弃疾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又不免对它痛惜、失望。在词的上片,春的离去,实际上喻指国家的败落。他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但国势却如残春,风雨飘摇。他不愿面对这个现实,然而他又怎能回避得了?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可是事与愿违,眼见这些都落了空,他的心中异常苦痛、矛盾。

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痛恨权奸当道,蒙蔽君主、陷害忠良,痛恨朝廷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所以,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哀叹自己遭受小人妒忌,无法大展宏图的悲惨命运。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杨玉环、赵飞燕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一个是唐玄宗的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安史乱中被缢死马嵬坡下;一个是汉成帝宠极一时的皇后,结局是被废为庶人后自杀。

词人对妒恨陈皇后的女子说,你们不要高兴得跳起舞来,须知玉环、飞燕也难免归于尘土,一切成空。实际上,他是在申饬、诅咒那些打击陷害忠良的权贵奸小:你们休要得意忘形,你们难道不知道,玉环、飞燕那样的命运,最终也会降临到你们头上吗?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此刻正与同事一道饮酒话别。在这闲暇之时,他的愁,依然是家国之愁、命运之愁。惟其如此,才令他感到“闲愁最苦”,才说道,不要去倚靠高楼,否则会看见斜阳坠落烟柳中,令人伤心断肠。

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被朝廷支来支去的他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他的同事王正之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己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于其任。

他曾在《论盗贼札子》里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与“蛾眉曾有人妒”语意正同。作者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的,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他心里明白朝廷的这种调动就是不让恢复派抬头。一想到国家前途的暗淡,自不免要发出“烟柳断肠”的哀叹。表面看来,词人是在伤春吊古,实际上他将自己的哀时怨世、忧国之情隐藏在了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中。词里所流露的哀怨确有对朝廷表示不满的情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此词:“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愚闻寿皇见此词颇不悦。”当年宋孝宗读到这首词心中非常不快,大概他是读懂了其真意。

此词的写作手法颇似屈原《离骚》,同样是以香草美人为比兴,来抒写自己的政治情怀。风格上,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偏向柔美一路,委婉含蓄,却又与一般写儿女柔情和风月闲愁的婉约词大有不同。今人夏承焘评之曰:“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七、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zé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一天到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

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转折传神。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八、李煜《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翻译: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就象白雪飘飞的阶下落梅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赏析:

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鉴赏

此词一说系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则上片不妨可视为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劈头一个“别”字,领起全文,结出肠断之由,发出怀人之音。“砌下”二句,承“触目”二字而来。“砌下”即阶下:“落梅如雪”,一片洁白。白梅为梅花品种之一,花开较晚,故春已过半,犹有花俏。“如雪乱”,是说落梅之多。梅白如雪,尽为冷色,画面的冷寂,色调的愁惨,不正是寓示着人生的哀伤、离情的悲凉么?“乱”字尤语意双关。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面”,亦以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扫不尽的离愁。梅花越落越多,而离愁亦拂去仍来。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出情思。这两句,词人巧妙地将感时伤别的抽象之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天真纯情的艺术造型。花下久立恋恋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洁白,是个深情的怀人形象,境界很高洁,拂了还满, 而又洁白如雪,十分纯洁。《花间集》中就难以找到这样的词境和格调。

下阕仍承“别来”二字,加倍写出离愁。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雁来音讯无凭”是说雁来了,信没来;雁归了,而人未归。“路遥归梦难成”,从对方难成归梦说起,是深一层的写法。极写离人道途之远,欲归未能。信亦无,梦亦无,剩下的只有情天长恨了,于是逼出结

尾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把怀人的情思比作远连天边的春草,正在不断地繁衍滋生。《楚辞. 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家习惯用春草以赋离情。李煜则用以入词,用了“更行”、“更远”、“还生”三外简短的词句,将复迭和层递等修辞手法交织于一句,以春草的随处生长比离恨的绵绵不尽,委婉,深沉,余思不尽。“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随着它的“更行列远”,向天涯之尽头,拓开了人的视野和时空的距离。人走得愈远,空间的距离拉得愈大,春草也就蔓延得更多,直至视野尽处那一片虚化了的,模糊了的空间。词人的满腔离愁别绪,也随之化入了漫漫大气,离情之深,无可言状了。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形象化入漫漫时空,促人深思联想,与《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秦少游《八六子》词所写的“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就是化用李煜此词。

九、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题 解】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这首《蝶恋花》作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苏轼晚年贬官惠州期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这首词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现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怅。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 睹暮春景色,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不过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把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旷达。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 即便如此,这两句还是蕴含着许多的辛酸和悲哀。据《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联系当时苏轼的遭遇,是颇耐人思索的。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

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 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评 解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他的婉约词同样有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 词中包蕴的意趣亦为词家推重。《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所谓“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有人评价它富有“禅趣”。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 作者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可是却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11

第一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

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这首绝句,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既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

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人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周啸天)

二、朱熹《春日》赏析

胜日①寻芳②泗水③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④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②寻芳:春游踏青的意思。

③泗水:水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 ④等闲:平常,轻易

⑤东风:春风。

诗歌翻译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三、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头二句以此桥名、巷名为对,实在是妙手天成。妙对更妙在不落痕迹地融入了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夕阳斜矣,暮气逼人,在这种冷情调中,野草撒野地开花,似乎在以鲜丽的颜色和蓬勃的生机,反讽着世事的变迁。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着曾经繁华盖世的这片地方,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荒草没径了。妙处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妙处可以改变方向和方式,甚至把原先的妙处变作新的妙处的背景。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 燕子阅尽世事沧桑。晋朝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诗中正是抓住燕子有辨认和复归旧巢的本能,从有理中写出无理,从无理中隐含深理。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旧燕,不可能那么长寿、也不可能代代相续地飞 回原地方。但诗可以凝缩时间,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它奇思独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飞翔,把王谢巨族聚居之处,及唐朝已变成平常百姓杂居之处,进行了双时空的叠印,从而对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发出了充满命运感和废墟感的深长叹息。由此写成的诗句是千古名句,由此 写出的燕子也是极有历史深度的千古名燕。这就难怪如《江南通志》所说,人们在乌衣巷上指认为王谢故居的厅堂匾额,题上“来燕”二字了。

四、《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⑴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 代悲白头翁" 。《全唐诗》又作" 代白头吟" 。《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 白头吟" 。尤袤《全唐诗话》作" 白头翁咏" 。

⑵坐见:一作" 行逢" 。

⑶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⑷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⑸" 公子" 两句: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⑹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 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 开" 、或" 丈" ,皆误。

⑺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⑻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⑼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⑽古:一作" 旧" 。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

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 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 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 醒世" 的作用。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 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 洛阳女儿好颜色" 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 松柏摧为薪" 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桑田变成海" ,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 寄言全盛红颜子" 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 光禄池台文锦绣" 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 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 悲" 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 年年岁岁" 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 年年岁岁"" 岁岁年年" 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花相似" 、" 人不同" 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

不用" 女子" 和" 春花" 对比,而用泛指名词" 人" 和" 花" 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 诗谶" ,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 诗谶" 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 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 。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名家点评: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希夷) 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 白头同所归' 何异也。" 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 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明代李攀龙《唐诗直解》:《代悲白头翁》本非其佳处,而俗人专取之。五、六尤卑。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唯" 长叹息" 三字顺出一篇。幻生一白头翁闯入不觉,局阵岂浅人所测邪? 一直中露本色风光,即此是七言渊系。后来排撰虚实,横立情景,如游子以他乡为丘壑,忘其本矣。

清代毛先舒《诗辩坻》:一意纡回,波折入妙,佳在更从老说至少年虚写一段。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伊昔" 老翁,即少年前车,追叙冶游,可悲处正在此。 刘希夷(约651-?) 唐代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 ,汝州(今河南临汝) 人。上元(674-676)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一作《代白头吟》) 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己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洛川怀古》和《代悲白头翁》等。

五、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末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月。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林花谢了春红”,一开始从林花着笔,但绝不只是写林花。林花是春天最美好的事物,春红是春天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美好的颜色,突然间竟自“谢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不仅林花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也是如此,社会人事也莫不如此。此所谓“一物一事,引而申之,触类多通。”(周济《宋四家词选序》) 宇宙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由于人类的联想作用,许多事物可以类比,自然景物与社会人事可以相通。在后主看来,

好端端的一个南唐之顷刻衰败,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谢吗? 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亡国的悲伤。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杜甫《曲江》“风飘万点正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然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凄风苦雨的摧残,也不至于象这样“太匆匆”。所以作者接着写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的长句,来说明林花之所以匆匆凋谢的原因。由对林花的惋惜感叹之情,转到对风雨的怨恨之情。林花是美丽的,但又是柔弱的,朝是雨打,晚是风吹,风风雨雨,何能消受?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李后主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 ,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林花易谢是自然规律,而朝雨晚风也是自然规律。人无回天之力,既不能常护花而不使之零落,也不能挡住风雨对花的摧残,这便是这个九字句中“无奈”二字的含义。无力回天任风雨,自然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了。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泪”三字是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时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醉,非指酒醉,而是如痴如醉之意。相留醉,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林花带雨如泪,对美好的人生留恋不忍离去,而人则泪流如雨,对花这样美好的事物难舍难分。人与花如此之多情,但又不能永日相守,“流水落花春去也”,水流去也,花落去也,春归去也,而人亦将亡也。花落不能重开,人亡不可复生,花落人亡之后,“几时重”呢? 那是永远不会重合了。永远不会重合,那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吗? 于是词人发出了深深的哀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啊! 这一个九字的长句,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江水滔滔滚滚,无穷无尽,犹如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词的开头至“几时重”各句,层层蓄水,这末一句闸门忽开,满腹愁恨一下全倾泻了出来。前面含蓄委婉,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叫人低回流连; 末句似“只着一字,境界全出”,令人魂动心惊。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后主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这是一句比拟之词。后主词中所写的虽是个人失去故国的痛苦,但却另有一种博大深厚的思想感情。即如这首《相见欢》,写的只是林花,实际象喻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写的只是个人的悲哀,但又不局限于一己之悲哀,词的形象所表现的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年华易逝的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情绪,这种情绪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戚”,有着更普遍、更广泛的内容,好象包容了人类所有的悲哀。而这一点正如同释迦、基督之“担荷人类罪恶”一样。王国维这句话是对后主词思想内容的深刻评价。就从这首词来看,王氏的评语是确有见地的。

六、辛弃疾《摸鱼儿》赏析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晚春时节,百花凋零,风雨常至,难免令人伤春。词人对这一切更是敏感。他牵挂着那美丽的春花,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他心绪不宁,为春的匆匆离去惋惜,却又无可奈何。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花是春天的象征。花开得早,自然落得早,春就去得早。词人对春天是这般珍惜,连花

儿开早了都会感到遗憾,又怎能忍受落花无数呢。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花儿既然无法迟开晚放,那么就留住春天离去的脚步吧。“春天啊,听说海角天涯并没有你的归处,你就留在这里吧!”情至深处,词人仿佛一个天真任性的孩子。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春天没有理会词人的挽留,她依旧悄然离去。词人只能轻轻埋怨春的无言自去,只能四处寻找一些春的痕迹,给自己一丝慰藉。

他找了又找,最终发现,只有屋檐上的蛛网,沾满了飘飞的柳絮,还留有少许春色。 五彩缤纷的春过后,是绿意盎然的夏。按说生性豪放的词人应该看到这一点。然而,他深深地陷在春逝的伤感中,难以自拔。这是因为触景伤情,落红无数的暗淡让情绪低落的他更加黯然伤神。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蛾眉”,形容女子眉如飞蛾触须,代指美人。

据《文选·长门赋序》,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先得宠幸,后来失宠被废,贬居长门宫。陈氏听说司马相如的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得一篇《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陈皇后再度承宠。事实上,《长门赋》并非司马相如所作,史书上也没有陈皇后被废后复得宠幸的记载。

正如《长门赋序》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发。他说,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其他女子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这时候,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脉脉真情又能向谁倾诉呢?

词人似为陈皇后而伤感,其实是为自己伤感。

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辛弃疾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又不免对它痛惜、失望。在词的上片,春的离去,实际上喻指国家的败落。他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但国势却如残春,风雨飘摇。他不愿面对这个现实,然而他又怎能回避得了?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可是事与愿违,眼见这些都落了空,他的心中异常苦痛、矛盾。

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痛恨权奸当道,蒙蔽君主、陷害忠良,痛恨朝廷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所以,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哀叹自己遭受小人妒忌,无法大展宏图的悲惨命运。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杨玉环、赵飞燕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一个是唐玄宗的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安史乱中被缢死马嵬坡下;一个是汉成帝宠极一时的皇后,结局是被废为庶人后自杀。

词人对妒恨陈皇后的女子说,你们不要高兴得跳起舞来,须知玉环、飞燕也难免归于尘土,一切成空。实际上,他是在申饬、诅咒那些打击陷害忠良的权贵奸小:你们休要得意忘形,你们难道不知道,玉环、飞燕那样的命运,最终也会降临到你们头上吗?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此刻正与同事一道饮酒话别。在这闲暇之时,他的愁,依然是家国之愁、命运之愁。惟其如此,才令他感到“闲愁最苦”,才说道,不要去倚靠高楼,否则会看见斜阳坠落烟柳中,令人伤心断肠。

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被朝廷支来支去的他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他的同事王正之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己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于其任。

他曾在《论盗贼札子》里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与“蛾眉曾有人妒”语意正同。作者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的,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他心里明白朝廷的这种调动就是不让恢复派抬头。一想到国家前途的暗淡,自不免要发出“烟柳断肠”的哀叹。表面看来,词人是在伤春吊古,实际上他将自己的哀时怨世、忧国之情隐藏在了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中。词里所流露的哀怨确有对朝廷表示不满的情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此词:“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愚闻寿皇见此词颇不悦。”当年宋孝宗读到这首词心中非常不快,大概他是读懂了其真意。

此词的写作手法颇似屈原《离骚》,同样是以香草美人为比兴,来抒写自己的政治情怀。风格上,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偏向柔美一路,委婉含蓄,却又与一般写儿女柔情和风月闲愁的婉约词大有不同。今人夏承焘评之曰:“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七、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zé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一天到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

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转折传神。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八、李煜《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翻译:

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就象白雪飘飞的阶下落梅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赏析:

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鉴赏

此词一说系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则上片不妨可视为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劈头一个“别”字,领起全文,结出肠断之由,发出怀人之音。“砌下”二句,承“触目”二字而来。“砌下”即阶下:“落梅如雪”,一片洁白。白梅为梅花品种之一,花开较晚,故春已过半,犹有花俏。“如雪乱”,是说落梅之多。梅白如雪,尽为冷色,画面的冷寂,色调的愁惨,不正是寓示着人生的哀伤、离情的悲凉么?“乱”字尤语意双关。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面”,亦以象征手法表达自己扫不尽的离愁。梅花越落越多,而离愁亦拂去仍来。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出情思。这两句,词人巧妙地将感时伤别的抽象之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天真纯情的艺术造型。花下久立恋恋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洁白,是个深情的怀人形象,境界很高洁,拂了还满, 而又洁白如雪,十分纯洁。《花间集》中就难以找到这样的词境和格调。

下阕仍承“别来”二字,加倍写出离愁。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雁来音讯无凭”是说雁来了,信没来;雁归了,而人未归。“路遥归梦难成”,从对方难成归梦说起,是深一层的写法。极写离人道途之远,欲归未能。信亦无,梦亦无,剩下的只有情天长恨了,于是逼出结

尾二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把怀人的情思比作远连天边的春草,正在不断地繁衍滋生。《楚辞. 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家习惯用春草以赋离情。李煜则用以入词,用了“更行”、“更远”、“还生”三外简短的词句,将复迭和层递等修辞手法交织于一句,以春草的随处生长比离恨的绵绵不尽,委婉,深沉,余思不尽。“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随着它的“更行列远”,向天涯之尽头,拓开了人的视野和时空的距离。人走得愈远,空间的距离拉得愈大,春草也就蔓延得更多,直至视野尽处那一片虚化了的,模糊了的空间。词人的满腔离愁别绪,也随之化入了漫漫大气,离情之深,无可言状了。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形象化入漫漫时空,促人深思联想,与《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秦少游《八六子》词所写的“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就是化用李煜此词。

九、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题 解】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这首《蝶恋花》作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苏轼晚年贬官惠州期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这首词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现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怅。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 睹暮春景色,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不过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把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旷达。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 即便如此,这两句还是蕴含着许多的辛酸和悲哀。据《林下词谈》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神)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联系当时苏轼的遭遇,是颇耐人思索的。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

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认为是行人心存爱慕之情,而佳人却根本不知。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故十分烦恼。这俨然是一个单相思式的喜剧。 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评 解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他的婉约词同样有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 词中包蕴的意趣亦为词家推重。《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所谓“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有人评价它富有“禅趣”。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 作者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可是却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11


相关内容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翻译及赏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10人评价) 8.7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及译文 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 ...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互动教案设计
  • 贵州省贵定一中   刘  平 教学目的: 1.掌握有关词的文体知识.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学会选择恰当的意象来写愁. 4.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 3.通过对比,探讨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 ...

  • 飞花令常见题目
  • "飞花令"环节 玩法:主持人说出一个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字,同学们说出带这个字的诗句即算答对 花: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五 ...

  • 3.3虞美人
  • 虞美人 学习指导 李煜,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政事不修,纵情享乐.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 <虞 ...

  • 虞美人情景默写
  • 1.李煜的<虞美人>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中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李煜的<虞美人>中表现 ...

  • 三首最悲伤的宋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好的诗词,往往是诗人失意之时的血泪之作.豪放旷达的诗词,读来使人单据风发胸襟开阔,然而最感人泪下往往是那些悲伤至极的诗词.面对人生的种种压力,哭,释放压力的最好方法.所以让我们一起读读下面三首宋词,释放一下我们胸中郁结的情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 ...

  • 2016虞美人教案
  • 虞美人 教学目标:1.理解本词的内容,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4.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难点:品味 ...

  • 李煜虞美人
  • 李煜<虞美人> 导语: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李煜的<虞美人>.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国自古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中,王朝不断更替,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那就是帝王文学.一般而言,开国帝王的诗歌往往充满了豪气,比如汉高祖的刘邦的<大风 ...

  • 虞美人读后感
  • 虞美人读后感 虞美人>读后感(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无边的凄楚,无尽的愁思,往日纸醉金迷的帝王生活,如今只剩下虚无缥缈的轮廓.于是只能逃避.春花秋月,却殷切期盼它早 ...

  • 包含"春"字古诗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 宋代·王安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唐代·杜甫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