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夏目漱石的[心]

  夏目漱石和《心》      在日元一千元面值的纸币上有一位留有小胡子的中年男子头像,他既不是日本的前任首相,也不是知名政治家,而是日本小说《心》的作者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终年49岁,是日本的小说家、评论家。本名夏目金之助。在日本和森鸥外等并列为明治、大正时代的文豪。小说《我是猫》、《心》等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   夏目漱石在兄弟姐妹8人中年龄最小,作为父母晚年的孩子被他们疏远,出生不久就被送给他人做了养子。9岁的时候,养父母离婚,他又回到自己的家,但没有受到父母的疼爱。由于少年没有亲人疼爱,这种生活使夏目漱石对他人的感情敏感而又内向,并且养成了对于自己的亲人也如同他人一样的感受。1890年夏目漱石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赴英国留学3年。东洋的传统文学精神和英国文学的矛盾使作为日本人的夏目漱石对研究英国文学感到不安,同时对于老师的生活也变得讨厌了起来,再加上1891年和妻子镜子的不和,以及养父母在金钱上的纠纷,从学生时代起就患有的神经衰弱,变得更加厉害。1910年夏目漱石患胃溃疡在修善寺治疗,大量吐血,处于人事弥留的状态。在一段休养恢复后,1914年发表了《心》等作品。当时明治天皇驾崩,随之乃木布典殉死,夏目漱石对于乃木的殉死深受感动,《心》正是以此为原点写的作品。塑造了彻底地否定自己,而同时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主人公――“老师”,在迎接大正时代到来时,选择为明治精神殉情而死。   《心》是夏目漱石到1914年为止,对他以前的全部作品的总括,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孤独,并将其孤独的原因归结为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那些因财产的变化对于人物心理的影响都描写得深刻而形象。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心》这篇作品。      “老师”的背景      为了理解“老师”思想的本质,要首先从“老师”身边发生的事之一――叔父抢夺财产来分析。“老师”的父亲和叔父是小市民阶级的典型对立关系。“老师”的父亲努力积累财产,而叔父只知道一味消费。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是作品想通过小市民内部的矛盾,来说明当时的日本也是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环境之下。作者把抢“老师”的父亲财产的人安排为叔父,也是暗示了无论谁都是不可信的内涵。“老师”从被人抢夺了财产。变为逃避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反映在“老师”和小姐恋爱时所表现的不安、不自然上等,这也是回避人际关系而形成的“老师”特有的心理。太太以及小姐对于“老师”的信任都来自对“老师”财产的依赖,所以“老师”对财产产生警备心,异于常人的特殊心理――由于财产被抢夺,所以变得对剩余的财产更加关心。   “老师”和K都曾拥有富有的家庭,这一点是一致的,对财产执著追求的“老师”而言,K放弃财产的禁欲精神是更高的境界。但是,放弃财产的K的禁欲主义的勇气和力量和对于财产执著追求的“老师”的戒备心和猜疑是不能相抗衡的,因为K是在家庭断绝关系的情况下孤独地过着贫困的生活追求自己的价值,琐碎的生活消磨着K的拒绝和家人保持联系的禁欲主义。当因财产而孤立、厌世的K与因为财产而厌世的“老师”同时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小姐时,恋爱成为使他们过上正常生活的良药,甚至和小姐的结婚支配和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为了和小姐接近,“老师”认为自己使用了和叔父一样卑鄙的手段,致使K自杀。   K的自杀对于“老师”的自我认识形成了一个问题焦点,虽然不是因为“老师”的“阴谋”而让K自杀的,但是“老师”和K的自杀有着必然联系,“老师”认为把K逼上自杀道路的是自己,认为这一切都与自己的道德品质有关系。原本K的自杀不是简单因失恋而产生绝望,也不是和小姐、“老师”等有关系,而是由K自身的一切所决定的,但是“老师”却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和自己有关,“老师”把自己对K的罪恶,认同于和叔父是一样的。“老师”从伦理的角度,对自己进行不断反省,认同自己和叔父一样卑鄙、可恶。当文中描写出“老师”发现自己和叔父一样阴险狡诈时,也就喻示了“老师”精神境界的崩溃。      “老师”的寂寞      “老师”虽然和寄宿家的小姐如愿以偿地顺利结婚,但是每当看见妻子就不由得想起K的事,于是就时常疏远妻子,对于妻子因此产生的怨言和责难等也都默默承受,不做任何解释。那时的“老师”已经没有结婚前的自尊,也不想为自己过多地辩护,他不想让妻子卷入此事为此而自责。虽然在K的遗书上自始至终没有写到“小姐”的名字,对于“小姐”的事只字未提,但是“老师”一直怀疑,要是妻子已经知道此事却故意没有说穿,怎么办?这使“老师”的内心很是不安。“老师”为了保护妻子不受伤害,即为了不使妻子也卷进这是非的旋涡里,“老师”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独自承受着一切。妻子的心情也渐渐缓和了下来。但是因为“老师”被叔父所骗的经历使他对他人没有好感和信任,同时因为自己背叛了K一事连对自己也丧失了基本的信任,而这一切对世上最亲近的人――妻子都无法解释,只能一个人承受世人所不能理解的痛苦。   “老师”对妻子没能讲出关于K自杀的实情,每日沉溺于酒乐中的生活只能招来周围人的讨厌。增加了外界的误解。以学习来逃避现实麻痹自己,虽能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也因对公众无法说出K自杀的实情而不解脱。夏目漱石过着宛然隐居者的生活,“妻子常常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苦笑……寂寞”,这一文是为自杀而作的铺垫。      “老师”的内心斗争      在这个世上已没有欲望,自己也不应该有什么欲望,“老师”一直痛苦着,反复地这样想着。那时“老师”考虑到最为轻松的能解脱的方式是自杀,这大概和K遗书中所写的意志软弱是一样的吧。但是如果自己自杀了,把妻子一个人留在这个世上又觉得十分可怜,带着她一起去,又没有这个勇气。“老师”想象着“如果妻子事前已知道K的事的话,也许一个人也能生存下来吧”,所以终于对于自杀下了部分决心。   文中让“老师”下定决心去自杀的导火线是明治天皇的死,乃木大将的殉死。“老师”想从当时内外一体,同时并存的明治精神――严格的追求完整的旧的一面和追求独立的自由的新的一面中退出来。对他而言,对小姐的爱代表新的精神,对K的负罪感代表旧的精神,那充满明治精神的自己,在大正时代不能够生存。“老师”不准备像乃木大将一样带着妻子而去,他决定留下妻子自己自杀。妻子在他心目中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纯洁的,他不想让妻子看见残酷的血腥场面和自己的令人不愉快的过去,也正因为如此,遗书没有写给妻子,而是给了“我”――一个跟自己认识不久的学生。      明治的精神      明治是日本作为近代国家和西洋列强各国对峙拼命努力的时代,就个人来讲,崇尚刻苦努力,立志向上。为国家而成才。在文中,K对“老师”说:“不求向上的傻瓜。”这句话正是明治精神的写照。K因为被这种精神所逼,“老师”的背叛成了诱困。与此相对“老师”背叛朋友K,而得到的幸福的代价是落入孤独的地狱之中。他的自杀行为宛如对明治时代精神的反抗。如果不死的话,他的地狱就不能结束。   理解明治时代精神的前提是理解“老师”的孤独。“老师”孤独的原因是被亲人所抛弃的孤独,就连照顾自己的亲友都背叛了的孤独感。对自己一直寄托有好感的小姐(妻子),可能因为知道K死的真相后一下子就对自己另眼相看的孤独感,用自己的意志想要征服世界和干劲十足的自己屈服于小姑娘的这种耻辱感、挫折感,同时这种背叛、孤独、挫折是明治时代日本的产物。   夏目漱石在作品《心》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主要人物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还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绪,深入地探索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老师”和K对社会黑暗势力和黑暗现象的憎恨以及他们在男女关系上的私心杂念和矛盾痛苦。作品表面上是以表现爱情为主,但是他笔下的爱情负载着许多非爱情的东西,是灰暗、抑郁、沉重的爱情。全文以爱情为线索,从矛盾发展演变成为相伴死亡的结局。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校:董方晓

  夏目漱石和《心》      在日元一千元面值的纸币上有一位留有小胡子的中年男子头像,他既不是日本的前任首相,也不是知名政治家,而是日本小说《心》的作者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终年49岁,是日本的小说家、评论家。本名夏目金之助。在日本和森鸥外等并列为明治、大正时代的文豪。小说《我是猫》、《心》等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   夏目漱石在兄弟姐妹8人中年龄最小,作为父母晚年的孩子被他们疏远,出生不久就被送给他人做了养子。9岁的时候,养父母离婚,他又回到自己的家,但没有受到父母的疼爱。由于少年没有亲人疼爱,这种生活使夏目漱石对他人的感情敏感而又内向,并且养成了对于自己的亲人也如同他人一样的感受。1890年夏目漱石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赴英国留学3年。东洋的传统文学精神和英国文学的矛盾使作为日本人的夏目漱石对研究英国文学感到不安,同时对于老师的生活也变得讨厌了起来,再加上1891年和妻子镜子的不和,以及养父母在金钱上的纠纷,从学生时代起就患有的神经衰弱,变得更加厉害。1910年夏目漱石患胃溃疡在修善寺治疗,大量吐血,处于人事弥留的状态。在一段休养恢复后,1914年发表了《心》等作品。当时明治天皇驾崩,随之乃木布典殉死,夏目漱石对于乃木的殉死深受感动,《心》正是以此为原点写的作品。塑造了彻底地否定自己,而同时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主人公――“老师”,在迎接大正时代到来时,选择为明治精神殉情而死。   《心》是夏目漱石到1914年为止,对他以前的全部作品的总括,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孤独,并将其孤独的原因归结为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那些因财产的变化对于人物心理的影响都描写得深刻而形象。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心》这篇作品。      “老师”的背景      为了理解“老师”思想的本质,要首先从“老师”身边发生的事之一――叔父抢夺财产来分析。“老师”的父亲和叔父是小市民阶级的典型对立关系。“老师”的父亲努力积累财产,而叔父只知道一味消费。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是作品想通过小市民内部的矛盾,来说明当时的日本也是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环境之下。作者把抢“老师”的父亲财产的人安排为叔父,也是暗示了无论谁都是不可信的内涵。“老师”从被人抢夺了财产。变为逃避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反映在“老师”和小姐恋爱时所表现的不安、不自然上等,这也是回避人际关系而形成的“老师”特有的心理。太太以及小姐对于“老师”的信任都来自对“老师”财产的依赖,所以“老师”对财产产生警备心,异于常人的特殊心理――由于财产被抢夺,所以变得对剩余的财产更加关心。   “老师”和K都曾拥有富有的家庭,这一点是一致的,对财产执著追求的“老师”而言,K放弃财产的禁欲精神是更高的境界。但是,放弃财产的K的禁欲主义的勇气和力量和对于财产执著追求的“老师”的戒备心和猜疑是不能相抗衡的,因为K是在家庭断绝关系的情况下孤独地过着贫困的生活追求自己的价值,琐碎的生活消磨着K的拒绝和家人保持联系的禁欲主义。当因财产而孤立、厌世的K与因为财产而厌世的“老师”同时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小姐时,恋爱成为使他们过上正常生活的良药,甚至和小姐的结婚支配和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为了和小姐接近,“老师”认为自己使用了和叔父一样卑鄙的手段,致使K自杀。   K的自杀对于“老师”的自我认识形成了一个问题焦点,虽然不是因为“老师”的“阴谋”而让K自杀的,但是“老师”和K的自杀有着必然联系,“老师”认为把K逼上自杀道路的是自己,认为这一切都与自己的道德品质有关系。原本K的自杀不是简单因失恋而产生绝望,也不是和小姐、“老师”等有关系,而是由K自身的一切所决定的,但是“老师”却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和自己有关,“老师”把自己对K的罪恶,认同于和叔父是一样的。“老师”从伦理的角度,对自己进行不断反省,认同自己和叔父一样卑鄙、可恶。当文中描写出“老师”发现自己和叔父一样阴险狡诈时,也就喻示了“老师”精神境界的崩溃。      “老师”的寂寞      “老师”虽然和寄宿家的小姐如愿以偿地顺利结婚,但是每当看见妻子就不由得想起K的事,于是就时常疏远妻子,对于妻子因此产生的怨言和责难等也都默默承受,不做任何解释。那时的“老师”已经没有结婚前的自尊,也不想为自己过多地辩护,他不想让妻子卷入此事为此而自责。虽然在K的遗书上自始至终没有写到“小姐”的名字,对于“小姐”的事只字未提,但是“老师”一直怀疑,要是妻子已经知道此事却故意没有说穿,怎么办?这使“老师”的内心很是不安。“老师”为了保护妻子不受伤害,即为了不使妻子也卷进这是非的旋涡里,“老师”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独自承受着一切。妻子的心情也渐渐缓和了下来。但是因为“老师”被叔父所骗的经历使他对他人没有好感和信任,同时因为自己背叛了K一事连对自己也丧失了基本的信任,而这一切对世上最亲近的人――妻子都无法解释,只能一个人承受世人所不能理解的痛苦。   “老师”对妻子没能讲出关于K自杀的实情,每日沉溺于酒乐中的生活只能招来周围人的讨厌。增加了外界的误解。以学习来逃避现实麻痹自己,虽能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也因对公众无法说出K自杀的实情而不解脱。夏目漱石过着宛然隐居者的生活,“妻子常常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苦笑……寂寞”,这一文是为自杀而作的铺垫。      “老师”的内心斗争      在这个世上已没有欲望,自己也不应该有什么欲望,“老师”一直痛苦着,反复地这样想着。那时“老师”考虑到最为轻松的能解脱的方式是自杀,这大概和K遗书中所写的意志软弱是一样的吧。但是如果自己自杀了,把妻子一个人留在这个世上又觉得十分可怜,带着她一起去,又没有这个勇气。“老师”想象着“如果妻子事前已知道K的事的话,也许一个人也能生存下来吧”,所以终于对于自杀下了部分决心。   文中让“老师”下定决心去自杀的导火线是明治天皇的死,乃木大将的殉死。“老师”想从当时内外一体,同时并存的明治精神――严格的追求完整的旧的一面和追求独立的自由的新的一面中退出来。对他而言,对小姐的爱代表新的精神,对K的负罪感代表旧的精神,那充满明治精神的自己,在大正时代不能够生存。“老师”不准备像乃木大将一样带着妻子而去,他决定留下妻子自己自杀。妻子在他心目中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纯洁的,他不想让妻子看见残酷的血腥场面和自己的令人不愉快的过去,也正因为如此,遗书没有写给妻子,而是给了“我”――一个跟自己认识不久的学生。      明治的精神      明治是日本作为近代国家和西洋列强各国对峙拼命努力的时代,就个人来讲,崇尚刻苦努力,立志向上。为国家而成才。在文中,K对“老师”说:“不求向上的傻瓜。”这句话正是明治精神的写照。K因为被这种精神所逼,“老师”的背叛成了诱困。与此相对“老师”背叛朋友K,而得到的幸福的代价是落入孤独的地狱之中。他的自杀行为宛如对明治时代精神的反抗。如果不死的话,他的地狱就不能结束。   理解明治时代精神的前提是理解“老师”的孤独。“老师”孤独的原因是被亲人所抛弃的孤独,就连照顾自己的亲友都背叛了的孤独感。对自己一直寄托有好感的小姐(妻子),可能因为知道K死的真相后一下子就对自己另眼相看的孤独感,用自己的意志想要征服世界和干劲十足的自己屈服于小姑娘的这种耻辱感、挫折感,同时这种背叛、孤独、挫折是明治时代日本的产物。   夏目漱石在作品《心》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主要人物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还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绪,深入地探索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老师”和K对社会黑暗势力和黑暗现象的憎恨以及他们在男女关系上的私心杂念和矛盾痛苦。作品表面上是以表现爱情为主,但是他笔下的爱情负载着许多非爱情的东西,是灰暗、抑郁、沉重的爱情。全文以爱情为线索,从矛盾发展演变成为相伴死亡的结局。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校:董方晓


相关内容

  • 夏目漱石[从此以后]([后来的事])在中国的传播
  • 夏目漱石最早在中国出现的作品应该是<我是猫>,从各种资料来看,<我是猫>也应该算是他在中国传播地最为广泛和成功的作品.而他其他的作品则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所广为中国人熟知.就单从<从此以后>一书的翻译传播来看,可见一斑. <从此以后>是 ...

  • [夏目友人帐]的经典日语台词
  • 日本经典动漫<夏日友人帐>你还记得吧?这是我喜欢的经典台词哦~ 露神:今では人の足も途絶えた.だから.信仰のおかげで大きくなった体も.こんな風に縮んでしまったというわけさ.昔も今も人間とは可愛い. 露神: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来这里了,因此信仰越来越弱,我便越来越小.不管怎样,人还是很可爱的生 ...

  • 利己主义和_先生_的死
  • 2009年第1期总第142期 林区教学 T each i ng of F orestry R eg i on N o . 12009 G eneral N o . 142 利己主义和/先生0的死 李敬利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150080) 摘 要: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 ...

  • 从_哥儿_看夏目漱石的内心世界
  • ()从<哥儿>看夏目漱石的内心世界 李光贞 摘要<哥儿>:这部中篇小说,并非是夏目漱石的最高杰作,深得 人们的喜爱.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历等的分析,透过作家的无意识层,,力求找出作家心理中的无意识积淀. 关键词:精神分析;;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100922536(20 ...

  • 小议夏目漱石的[心]
  • [摘 要]小说<心>以明治时代为背景展开.明治时代,自由.解放等西方进步思想大量流入.而另一方面,日本的传统伦理道德依然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在新旧文明的冲突中,人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变得失去坦白表达自己的"诚心". [关键词]"诚心":<心&g ...

  • 动漫日语[夏目友人帐]学习笔记49
  • http://bailiedu.com 动漫日语<夏目友人帐>学习笔记49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3-03 摘 要: <夏目友人帐肆>终于登上了大荧幕,小编每篇文章都整理了日语讲解,就让我们在夏目的世界里学习成长吧!本文为您带来的是日本动漫<夏目友人帐& ...

  • 泪流满面![夏目]感人语录集!
  • 泪流满面!<夏目>感人语录集! 夏目友人帐这部治愈作品在这两年内带给我们太多感动,每当回忆起夏目贵志与妖怪们那段感人的故事,都会勾起心中的惆怅„„ 如今连载到第四季,回顾以往的三季中,许许多多充满哲学,充满人生哲理的话一直在脑海中徘徊,哪些话语一直鼓舞着我们呢?下面来看看<夏目友人 ...

  • 饶漱石简历 饶漱石子女近况
  • 饶漱石老婆女儿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 前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饶漱石是华东战区党政最高领导人,历经革命岁月的洗礼,战功赫赫.然而他却成了高饶反党联盟成员,后被逮捕判刑,最终因病去世. 饶漱石简历 饶漱石(1903年9月-1975年3月2日)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建 ...

  • imp日本文学
  • 日本文学1 1955年に.邱永漢が外国人として初めて受賞した文学賞は直木賞である 1979年頃に「夕暮族」という流行語を生んだ吉行淳之介の小説は『夕暮まで』である 2012年に発見され話題となった作家・安部公房の未発表だった短編小説のタイトルは『天使』である「三島由紀夫」というペンネームが初めて使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