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学前班大班_数学教案

活动时间:2009 年4 月15日 第 10 周 星期三 总第29 课时 活动内容:认识各种形状(练习)

活动目标:

1、复习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3、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不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生活的物体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大电话给老师说:“昨天,它很想吃一根胡萝卜?”于是今天老师就给小白兔带来了一根胡萝卜,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是什么?”(出示胡萝卜图片),

师:“你们看,胡萝卜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柱体。”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幼:“牙膏盒。”

师:“对,你们看,牙膏盒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方体。”

师:“小朋友你们在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是什么?”

幼:“魔方。”

师:“是什么形状?”

幼:“是正方体。”

2、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⑴、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变魔术?(想)今天老师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呦!”

⑵、教师变魔术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幼:“圆柱体。”

师:“它是什么样呢?”

幼:“没有角的。”

⑶、依次出正方体、长方体进行提问。

⑷、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通过触觉让幼儿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图形。

四、结束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各是什么图形。

2、教师拿出多种图形,让幼儿分组游戏分别找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板书: 各 种 图 形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再次加深了幼儿对这几种图形认识和了解,幼儿对游戏这一环节特别的感兴趣,但让幼儿通过触觉去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还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时间:2009年4月13日 第10周 星期一 总第30

课时

活动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1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

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可展开) 。

2、让幼儿收集各种包装盒、瓶及与立方体相似的自然物品成品。

3、准备一些规范的立方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子珠子(或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二、基本部分

1、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圆柱体、球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球体、

一个圆柱体物品,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球体相似的(乒乓球、皮球、篮球)哪些东西和圆柱体相似?(水桶、卷纸铅笔)

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长方体体相似的?(冰箱、文具盒)哪些东西和正方体体相似?(魔方)

3、幼儿再次认识物体。

⑴、老师出示正方体教具,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数一数有几个面? 每一面是什么形状?展开正方体盒,让幼儿清晰数出由6个正方形围合而成。

⑵ 、同样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用2种长方体)。

⑴、展开长体盒,让幼儿清晰看到,有一种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体;另外一种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⑵、小结:让幼儿总结出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4:分一分

让幼儿拿出带来的包装盒、瓶、自然物等进行分类。

三、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小结,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

板书:

认识物体和图形

活动板书: 10的组成

活动反思:

通过以前的学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10的组成,并能自己按一定的顺序写出10的分合式,

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只有个别幼儿在观察图时不能很好的写出10

的分合式,需要教师的指导。 10只青蛙(10的加减法)

活动时间:2008 年5月26日第15周 星期一第2节 总第42课时 活动内容:10的加减法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学会看图计算10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计数器,圆形纸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复习10的组成的数学儿歌。

二、基本部分:新授课

(一)结合第1、4幅图学习看图计算第1、2题。

1、引导幼儿观察第1幅图并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观察第1幅图,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下几只? 幼:还剩9只青蛙。

师:你们能写出算式吗?试试看!

幼:独立写算式,老师巡视。

2、展示幼儿所写的算式。

师:有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给大家看看,并说一说你是整么想的。 幼1:我写的算式是10-1=9。

幼2:我的算式和他的是一样的,我是这样想的:一共有10只青蛙,游走了1只,剩下还有9只,所以10-1=9。

师:说得真好,池塘里有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9只,算式是:10-1=9(板书)

3、学习第2题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两头牛的背上各有几只青蛙?他们合起来是多少只青蛙?

(1)同桌说一说,在回答。

(2)请幼儿说一说。

幼1:左边的牛背上有6只青蛙,右边的牛背上有4只青蛙,合起来是10只青蛙。

幼2:上边的牛背上有4只青蛙,下边的牛背上有6只青蛙,合起来是10只青蛙。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你们能不能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呀?在自己的书上□里填一填。

幼:独立填写,老师巡视。 6+4=10 4+6=10

(二)巩固练习。

1、学习5+5=10,10-5=5

师:请大家观察老师计数器上的数,看一看上面的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下面的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合起来是几颗珠子?

幼:上面有5颗株子,下面有5颗珠子,合起来是10颗珠子。算式;

5+5=10

师:这个计数器上一共有10颗珠子,现在老师把下面的这5颗珠子拨去了,还剩几颗珠子?

幼:还剩5颗珠子。 10- 5= 5

师:请大家在书上的□里填上数。

2、学习10-4 =6,6+4=10。

师:请大家先摆10张圆片纸,再拿走4个,看一看这时还剩多少个? 幼:还剩6个。

师:你能写出算式吗?

幼:10-4=6(师板书)

师:请大家先摆6个圆片纸,再摆4个圆片纸,看一看两次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纸?

幼:两次一共摆了10个。

师:你能用算式写出来吗?

幼:6+4=10(师板书)

3、学习第3题

师:上面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下面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上面的荷叶上的青蛙比下面的多几只?请大家试着写出算式。

幼:6-4=2(师板书)

(三)、游戏

二人一组做“凑10”游戏,幼儿1伸出3个手指,幼儿2伸出7个手指,并说3和7组成10。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起学习了10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请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与爸爸妈妈一起多做一做这方面的练习。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练习,幼儿能较好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图示的帮助下准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但个别幼儿还得进一步辅导练习。

看图列式计算(一)

活动时间:2008年5月27日第15 周星二 第2节 总第43课时 活动内容:10的加减法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1、学会观察分析图示表示的数量关系,选择计算方法,

正确列出算式。

2、在图示帮助下,结合实例找出第二个加数。

活动准备:1~10圆点图卡(或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1、幼儿随音乐保持安静

2、复习10的组成。

师:上周我们学习了10的组成,孩子们记得非常好,请准备,我们一起来完拍手的游戏,把10的组成念一念:

师:小朋友我问你,10可以分成1和几?老师、老师我回答你,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

3、复习9以内的加减法

师:出示卡片,幼儿回答。

2+5=7 3+6=9 9-8=9 7=2=9 9-6=3 8-4=4 5+2=7 4+5=9孩子们真棒,回答非常好,那今天我们学习10的加减法

二、基本部分:揭示课题10的加减法

(一)结合教材第30页的4幅图与31页的上面3幅图学习10的加减法。

1、引导幼儿观察30页第1幅图并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观察第1幅图,池塘里原来有10只鸭子,游走了4只,还有几只?

幼:还剩6只青蛙。

师:请大家在书上把算式写出来。

幼:独立写算式,老师巡视。 10 – 4 = 6

2、幼儿独立观察30页第二幅图,在□里填上数,写出算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在□里填上数。

幼:独立活动。

师:请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

幼1:我是7+3=10。

幼2:我是3+7=10。

师:请大家说一说,他们谁是对的?

幼:第一个是对的。

师:两个同学的都是对的,第一个孩子说的符合图上画的意思(草地上原来有7只松鼠,又来了3只,这时一共是10只,所以算式

7+3=10。

3、幼儿独立观察30页第三、四幅图,并把算式填写完整,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写算式。8 + 2 = 10 10–5 = 5

(二)、练习:看图口头回答。

1、幼儿先独立观察31页上面的三幅图,再说一说,然后写出算式。(老师要加强巡视,发现幼儿在写算式的过程中的困难,以便有针对

性的进行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算式。

3、老师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点拨。

(三)游戏活动。

师:幼儿用圆纸片摆图,并根据自己所摆的图写出算式。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看图列式计算,看图列式的重点是要看懂图的意思,数准图中动物(或物体)的个数,然后写出符合图意的算式。

活动板书:

10-4=6 7+3=10 8+2=10 10-5=5

10-7=3 10-2=8 10-6=4

活动反思:

幼儿基本能根据图示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但要求幼儿列出算式,还比较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看图列式计算(二)

活动时间:2008 年 5月30 日第15周星期五3第2节总第44 课时 活动内容:10的加减法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学会观察分析图示表示的数量关系,选择计算方法,正确列出算式;学会计算,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算理。

活动准备:1~10圆点图卡(或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复习10的组成。

二、基本部分:新授课

(一)结合教材31页的下面两幅图学习10的加减法。

1、引导幼儿观察31页下面第1幅图,初步感知10-1=9的算理。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圆片?□里该填几?

幼:有10个,去掉1个,还有9个,□里应填9。 10 – 1 = 9

2、请大家观察接下来的这幅图,在书上画一画,再写出算式。 师:你们画了几个?。

幼:画了2个。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意思写出算式吗?

幼1:我写的算式是8+2=10。

幼2:不对,问的是要添画几个?算式应该是 10-8 = 2。

师:对,问的是要添画几个,不是一共有多少个,所以应该是 10-8 = 2。

(二)连线。

师:这幅图主要是要让幼儿自己去根据要求选择,充分让幼儿通过操作去得出答案。

(三)作业练习 :做书上的4道练习题。

1、这个练习应该让幼儿独立完成,如有部分幼儿出现计算错误时,老师可启发幼儿联想数的组成知识算出得数。

2、让幼儿初步了解“5+5=10和10-5=5”这两道算式是加减互逆的组合;“9+1=10和1+9=10” 这两道算式是互换关系的组合。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看图列式计算,也做了书上的练习,知道看图列式的重点是要看懂图的意思,计算时可以联想数的组成知识算出得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除了仔细观察图外,还要认真计算,这样才能成为好儿童。

活动板书:

10-1=9 10-8=2 10-4=6

5+5=10 9+1=10

10-5=5 1+9=10

活动反思:

幼儿基本能根据图示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在练习中也能根据联想数的组成知识算出得数,但熟练程度还不够,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训练。

上超市

活动时间:2008 年6月2日第16周 星期一第2节总第45 课时 活动内容:10以内数的组成 课型:练习课

活动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达到熟练的程度。

活动准备:1~10圆点图卡(或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今天我们通过一些练习进一

步的进行巩固,大家有信心吗?

二、基本部分:

(一)完成练习册22页连线和填数。

1、幼儿独立连线和填数。

2、同桌相互交流。

3、展示幼儿的练习结果,老师进行有针对的点拨。

(二)完成下面的练习。

9 9 9 9

幼儿在练习册上进行根据田字格中的范例书写(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入格的书写要求)。

(四)用扑牌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先独立练习,然后同桌相互考练)。

(五)游戏——对口令。

师:你说1,我说9,1和9组成10,你说2,我说4,2和4组成6„„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练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大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

10以内数的组成的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在家中利用扑克牌和爸爸妈妈多算一算,提高大家的运算速度。

活动板书:

幼儿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再次巩固了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认识,幼儿对10以内数的组成及分化分合的掌握,以相当的熟悉。

活动时间:2009 年4 月15日 第 10 周 星期三 总第29 课时 活动内容:认识各种形状(练习)

活动目标:

1、复习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3、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不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生活的物体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大电话给老师说:“昨天,它很想吃一根胡萝卜?”于是今天老师就给小白兔带来了一根胡萝卜,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是什么?”(出示胡萝卜图片),

师:“你们看,胡萝卜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柱体。”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幼:“牙膏盒。”

师:“对,你们看,牙膏盒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方体。”

师:“小朋友你们在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是什么?”

幼:“魔方。”

师:“是什么形状?”

幼:“是正方体。”

2、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⑴、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变魔术?(想)今天老师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呦!”

⑵、教师变魔术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幼:“圆柱体。”

师:“它是什么样呢?”

幼:“没有角的。”

⑶、依次出正方体、长方体进行提问。

⑷、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通过触觉让幼儿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图形。

四、结束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各是什么图形。

2、教师拿出多种图形,让幼儿分组游戏分别找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板书: 各 种 图 形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再次加深了幼儿对这几种图形认识和了解,幼儿对游戏这一环节特别的感兴趣,但让幼儿通过触觉去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还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时间:2009年4月13日 第10周 星期一 总第30

课时

活动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1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

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可展开) 。

2、让幼儿收集各种包装盒、瓶及与立方体相似的自然物品成品。

3、准备一些规范的立方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子珠子(或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二、基本部分

1、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圆柱体、球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球体、

一个圆柱体物品,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球体相似的(乒乓球、皮球、篮球)哪些东西和圆柱体相似?(水桶、卷纸铅笔)

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观察。(让幼儿取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长方体体相似的?(冰箱、文具盒)哪些东西和正方体体相似?(魔方)

3、幼儿再次认识物体。

⑴、老师出示正方体教具,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数一数有几个面? 每一面是什么形状?展开正方体盒,让幼儿清晰数出由6个正方形围合而成。

⑵ 、同样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用2种长方体)。

⑴、展开长体盒,让幼儿清晰看到,有一种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体;另外一种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⑵、小结:让幼儿总结出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4:分一分

让幼儿拿出带来的包装盒、瓶、自然物等进行分类。

三、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小结,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

板书:

认识物体和图形

活动板书: 10的组成

活动反思:

通过以前的学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10的组成,并能自己按一定的顺序写出10的分合式,

进一步巩固10的组成,只有个别幼儿在观察图时不能很好的写出10

的分合式,需要教师的指导。 10只青蛙(10的加减法)

活动时间:2008 年5月26日第15周 星期一第2节 总第42课时 活动内容:10的加减法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学会看图计算10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计数器,圆形纸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复习10的组成的数学儿歌。

二、基本部分:新授课

(一)结合第1、4幅图学习看图计算第1、2题。

1、引导幼儿观察第1幅图并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观察第1幅图,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下几只? 幼:还剩9只青蛙。

师:你们能写出算式吗?试试看!

幼:独立写算式,老师巡视。

2、展示幼儿所写的算式。

师:有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给大家看看,并说一说你是整么想的。 幼1:我写的算式是10-1=9。

幼2:我的算式和他的是一样的,我是这样想的:一共有10只青蛙,游走了1只,剩下还有9只,所以10-1=9。

师:说得真好,池塘里有10只青蛙,游走了1只,还剩9只,算式是:10-1=9(板书)

3、学习第2题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两头牛的背上各有几只青蛙?他们合起来是多少只青蛙?

(1)同桌说一说,在回答。

(2)请幼儿说一说。

幼1:左边的牛背上有6只青蛙,右边的牛背上有4只青蛙,合起来是10只青蛙。

幼2:上边的牛背上有4只青蛙,下边的牛背上有6只青蛙,合起来是10只青蛙。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你们能不能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呀?在自己的书上□里填一填。

幼:独立填写,老师巡视。 6+4=10 4+6=10

(二)巩固练习。

1、学习5+5=10,10-5=5

师:请大家观察老师计数器上的数,看一看上面的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下面的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合起来是几颗珠子?

幼:上面有5颗株子,下面有5颗珠子,合起来是10颗珠子。算式;

5+5=10

师:这个计数器上一共有10颗珠子,现在老师把下面的这5颗珠子拨去了,还剩几颗珠子?

幼:还剩5颗珠子。 10- 5= 5

师:请大家在书上的□里填上数。

2、学习10-4 =6,6+4=10。

师:请大家先摆10张圆片纸,再拿走4个,看一看这时还剩多少个? 幼:还剩6个。

师:你能写出算式吗?

幼:10-4=6(师板书)

师:请大家先摆6个圆片纸,再摆4个圆片纸,看一看两次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纸?

幼:两次一共摆了10个。

师:你能用算式写出来吗?

幼:6+4=10(师板书)

3、学习第3题

师:上面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下面的荷叶上有几只青蛙,上面的荷叶上的青蛙比下面的多几只?请大家试着写出算式。

幼:6-4=2(师板书)

(三)、游戏

二人一组做“凑10”游戏,幼儿1伸出3个手指,幼儿2伸出7个手指,并说3和7组成10。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起学习了10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请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与爸爸妈妈一起多做一做这方面的练习。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练习,幼儿能较好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图示的帮助下准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但个别幼儿还得进一步辅导练习。

看图列式计算(一)

活动时间:2008年5月27日第15 周星二 第2节 总第43课时 活动内容:10的加减法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1、学会观察分析图示表示的数量关系,选择计算方法,

正确列出算式。

2、在图示帮助下,结合实例找出第二个加数。

活动准备:1~10圆点图卡(或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1、幼儿随音乐保持安静

2、复习10的组成。

师:上周我们学习了10的组成,孩子们记得非常好,请准备,我们一起来完拍手的游戏,把10的组成念一念:

师:小朋友我问你,10可以分成1和几?老师、老师我回答你,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

3、复习9以内的加减法

师:出示卡片,幼儿回答。

2+5=7 3+6=9 9-8=9 7=2=9 9-6=3 8-4=4 5+2=7 4+5=9孩子们真棒,回答非常好,那今天我们学习10的加减法

二、基本部分:揭示课题10的加减法

(一)结合教材第30页的4幅图与31页的上面3幅图学习10的加减法。

1、引导幼儿观察30页第1幅图并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观察第1幅图,池塘里原来有10只鸭子,游走了4只,还有几只?

幼:还剩6只青蛙。

师:请大家在书上把算式写出来。

幼:独立写算式,老师巡视。 10 – 4 = 6

2、幼儿独立观察30页第二幅图,在□里填上数,写出算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在□里填上数。

幼:独立活动。

师:请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

幼1:我是7+3=10。

幼2:我是3+7=10。

师:请大家说一说,他们谁是对的?

幼:第一个是对的。

师:两个同学的都是对的,第一个孩子说的符合图上画的意思(草地上原来有7只松鼠,又来了3只,这时一共是10只,所以算式

7+3=10。

3、幼儿独立观察30页第三、四幅图,并把算式填写完整,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写算式。8 + 2 = 10 10–5 = 5

(二)、练习:看图口头回答。

1、幼儿先独立观察31页上面的三幅图,再说一说,然后写出算式。(老师要加强巡视,发现幼儿在写算式的过程中的困难,以便有针对

性的进行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算式。

3、老师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点拨。

(三)游戏活动。

师:幼儿用圆纸片摆图,并根据自己所摆的图写出算式。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看图列式计算,看图列式的重点是要看懂图的意思,数准图中动物(或物体)的个数,然后写出符合图意的算式。

活动板书:

10-4=6 7+3=10 8+2=10 10-5=5

10-7=3 10-2=8 10-6=4

活动反思:

幼儿基本能根据图示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但要求幼儿列出算式,还比较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看图列式计算(二)

活动时间:2008 年 5月30 日第15周星期五3第2节总第44 课时 活动内容:10的加减法 课型:新课

活动目标:学会观察分析图示表示的数量关系,选择计算方法,正确列出算式;学会计算,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算理。

活动准备:1~10圆点图卡(或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复习10的组成。

二、基本部分:新授课

(一)结合教材31页的下面两幅图学习10的加减法。

1、引导幼儿观察31页下面第1幅图,初步感知10-1=9的算理。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圆片?□里该填几?

幼:有10个,去掉1个,还有9个,□里应填9。 10 – 1 = 9

2、请大家观察接下来的这幅图,在书上画一画,再写出算式。 师:你们画了几个?。

幼:画了2个。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意思写出算式吗?

幼1:我写的算式是8+2=10。

幼2:不对,问的是要添画几个?算式应该是 10-8 = 2。

师:对,问的是要添画几个,不是一共有多少个,所以应该是 10-8 = 2。

(二)连线。

师:这幅图主要是要让幼儿自己去根据要求选择,充分让幼儿通过操作去得出答案。

(三)作业练习 :做书上的4道练习题。

1、这个练习应该让幼儿独立完成,如有部分幼儿出现计算错误时,老师可启发幼儿联想数的组成知识算出得数。

2、让幼儿初步了解“5+5=10和10-5=5”这两道算式是加减互逆的组合;“9+1=10和1+9=10” 这两道算式是互换关系的组合。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看图列式计算,也做了书上的练习,知道看图列式的重点是要看懂图的意思,计算时可以联想数的组成知识算出得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除了仔细观察图外,还要认真计算,这样才能成为好儿童。

活动板书:

10-1=9 10-8=2 10-4=6

5+5=10 9+1=10

10-5=5 1+9=10

活动反思:

幼儿基本能根据图示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在练习中也能根据联想数的组成知识算出得数,但熟练程度还不够,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训练。

上超市

活动时间:2008 年6月2日第16周 星期一第2节总第45 课时 活动内容:10以内数的组成 课型:练习课

活动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达到熟练的程度。

活动准备:1~10圆点图卡(或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份: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今天我们通过一些练习进一

步的进行巩固,大家有信心吗?

二、基本部分:

(一)完成练习册22页连线和填数。

1、幼儿独立连线和填数。

2、同桌相互交流。

3、展示幼儿的练习结果,老师进行有针对的点拨。

(二)完成下面的练习。

9 9 9 9

幼儿在练习册上进行根据田字格中的范例书写(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入格的书写要求)。

(四)用扑牌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先独立练习,然后同桌相互考练)。

(五)游戏——对口令。

师:你说1,我说9,1和9组成10,你说2,我说4,2和4组成6„„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练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大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

10以内数的组成的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在家中利用扑克牌和爸爸妈妈多算一算,提高大家的运算速度。

活动板书:

幼儿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再次巩固了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认识,幼儿对10以内数的组成及分化分合的掌握,以相当的熟悉。


相关内容

  •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收藏网站,方便下次浏览! 宝宝取名 baby秀 孕期食谱 胎教故事 首页 | 育儿宝典 | 食谱 | 胎教 | 早教幼教 | 漂亮妈妈 | 动画 | 儿童动漫 | 音乐儿歌 | 多媒体视频 | 图库 | 笑话 | 胎教音乐 | 幼儿园教案 | 儿童故事 儿童影院 儿童游戏大全 幼儿游戏 童话故事 实 ...

  • 2013幼升小试题
  • 2013幼升小试题:综合测试题 2013-01-23 14:06:48 青华园教育网 [收藏本页][我要评论] 1.老师说: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个还剩几个? 2.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鸡.请问再来3组,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3.10+8=? 4.一组数 ...

  • 大班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在这次家长会开始前,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是很关心你的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的。因为在此次会议前有很多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时间与我们老师交流孩子在家或在园的情况,借此机会,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中抽空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议,望你们今后能像今天这 ...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案例
  • 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 A\优质示范课(视频类) 一.绘本 1.小班绘本优质课展示<谁咬了我的大饼> 2.中班绘本活动优质课展示<一步一步走啊走> 3.大班绘本阅读优质课展示<母鸡萝丝去散步> 二.语文 1.大班语言优质课展示<温情的狮子>.<蝈 ...

  • 学前班招生话术培训
  • 学前班招生话术培训 1. 学前班是什么时候办的? 2010年,7年名校 2. 学前班特色是什么? 咱们学前班遵循学习内容与小学接轨,紧扣小学教学模式,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为孩子顺利升入小.初.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两个孩子一起入园,可以优惠吗? 同一个家 ...

  • 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大.中.小班)
  • 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大.中.小班) 幼儿教师教学实用资料,凡国庆节期间征订仅需298元/套,节后将调整到350元/套 A\优质示范课(大\中\小班)视频类 一.绘本 1.小班绘本优质课展示<谁咬了我的大饼> 2.中班绘本活动优质课展示<一步一步走啊走> 3.大班绘本阅读优 ...

  • 大班专题计划小结
  • 随着时间的推移,xx学年第一学期已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划上了句号。回眸这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学前班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让班中的孩子在我们三位老师的爱护下快乐成长。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学前班上学期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 ...

  • 家长会发言稿格式
  •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在这次家长会开始前,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是很关心你的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的.因为在此次会议前有很多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时间与我们老师交流孩子在家或在园的情况,借此机会,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中抽空来参加这次家长会 ...

  • 幼儿园学前班教学工作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大班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徐雯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新的挑战,在经过大班第一学期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后,我 们一起来迎接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家长的建议,经过讨论我 们拟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将提供多元整合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