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

  摘 要 钢琴演奏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制造声音的艺术,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是最基本,却又是最复杂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钢琴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触键是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本文主要对触键与音色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 钢琴 触键 音色 方法 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127-02   钢琴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是乐器之王。它是一种结构复杂,音乐宽广、表现力丰富的键盘乐器。任何完美准确的演奏,都是建立在娴熟的技巧之上的,法国钢琴家玛格丽特・隆也曾指出:“技巧就是触键”。下面就触键技巧谈谈本人在学习和演奏中的一些体会。   一、触键的重要性   所谓触键就是指弹琴的力量通过手指给琴键撞击,这个撞击的全过程就是如何用力和怎样传递力量的体现。钢琴触键与钢琴音色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在钢琴演奏中,正确的触键是我们理解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没有良好的触键就没有良好的音色,若想弹出不同层次的音响,应该从正确触键上下功夫。“钢琴是一百件乐器,不是一件乐器”,这充分说明了钢琴既有乐队般嘹亮辉煌的音响,又有绚丽多彩的音色,如何恰如其分地弹奏出不同强弱层次的音响,应从钢琴的触键上下功夫,才能获得丰富的、多样的动人魅力。因此,在钢琴艺术中,美妙悦耳的声音取决于触键,触键是钢琴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   二 、触键的分类   触键的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但在实际演奏中都很难独立运用,只有相结合运用,才能演奏出好的旋律。赵晓生先生曾指出:“琴者一器,声色无穷。指出变动,纤毫之功,疾落缓按,轻点重沉,深击浮摸,迥然不同。平指浅吸,虚音朦胧,迅发奋起,金石铮锥。柔力绵绵,咏歌融融。”它深刻揭露了触键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音色变化。   1.指力触键   在钢琴演奏历史中,巴赫的触键就被称为指力派触键,这一触键方式是所有触键中肌肉运动最小的一种。手腕放松,只有手指动作,与前臂肌肉相连的肌腱将手指往下拉,便完成了下键动作。而当肌腱松回时,手指和琴键就都回复到原先的位置,这种触键方法可专用于产生最轻层次的声音,仅限于演奏精致典雅的乐曲或纤细的伴奏效果是使用,一旦要求较重的音响时,指力触键则被其他更为有力的触键方式代替。   2.手力触键   手力触键是所有触键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手的朝下动作,要求手和手指从腕部用力来下键,手腕在下键的那一刻有自然拱起的倾向。掌关节稳定,手腕柔软、圆润,这种奏法常用于和弦、音阶、琶音以及经过句乐段。   3.臂落触键   这种触键方式就是突然落下前臂或全臂,以使所要弹的那个键或几个键在这个下落动作中被推下。这种触键后的姿势是手和手臂都从键盘上往下垂挂着,简单说就是触键时前臂和手腕下落,推下琴键,而不是敲下琴键。也可用这种触键方式弹出断奏效果,“粘着力强”是臂落触键的主要特点。所以臂落触键最好用于音的保持或连奏效果。   4.全臂触键   全臂触键的特点是上臂、前臂、手腕、手和手指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动,作用于琴键的力量主要来自肩部肌肉。不过须注意,这种联合作用的方式仅仅在按下琴键的过程中存在,下键后各部分肌肉要立即放松,特别是腕部肌肉要放松,这种触键方式可得到壮丽、洪亮的音色。所以全臂触键用于力度要求大的乐句和歌唱性旋律。   此外,无论采取哪种触键方式都应注意手指的姿势。当手指弯曲的较明显时,指尖的触键过程总是很直接,离键过程也很快,所发出的声音往往清晰、明亮。而当手指伸平时,下键动作就较慢,指尖粘附键盘的倾向容易产生非常连贯的声音。   三、触键方法对音色的作用   在钢琴演奏中,手指给琴键一个力,琴键也给手指一个反作用力,也就是说手指接触琴键时,手指是发力物,琴键是受力物。演奏者在钢琴上要弹奏出音乐作品所需的各种音色,只有适当地运用多种触键方法,使用不同的触键高度、触键速度、触键角度、触键深度,并结合各种触键方法进行演奏,才能自如演绎钢琴作品。   1.触键高度对音色的作用   利用手指离键的不同高度触键,对于手指挥动的速度有重要作用,手指抬高,触键后产生的声音明亮而富有颗粒感,手指指位较低,以平稳的贴近键面的方式触键,则声音相对柔美圆润。   2.触键速度对音色的作用   触键速度是指从接触琴键到弹到键底的时间,钢琴声音效果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指触键的速度,触键速度的快慢与声音的强弱成正比,快的触键速度可获得明亮干净、尖锐强烈的音色,适合表现一些情绪活泼欢快的旋律。慢的触键速度可获得柔和、深沉、飘渺的声音,适合表现一些柔情、悠扬的旋律。   3.触键角度对音色的作用   触键角度是指手指接触琴键的角度,手指触键时与键盘形成的角越小,指尖与键盘的接触面积越大,获得的音色越柔和、朦胧。如果手指触键时与键盘形成的角越大,指尖与键盘的接触面积越小,获得的音有颗粒型、穿透力越强。   4.触键深度对音色的作用   触键深度主要是指手指触键点是在琴键的键面、中部还是底部。触键的深浅也可以使钢琴的音色产生变化,下键越深,音色感觉越清晰、浑厚、饱满,下键越浅,音色越模糊、暗淡。   四、触键的练习方法   1.断奏,是学琴入门的第一关。练习中,肩臂应自然下垂,触键的手指要积极主动,发力明确,手臂放松,手腕始终保持平稳。要静心体会手臂重量自然落到手指尖上的感觉,先动脑再动手,把琴键迅速弹深弹透。练习断奏,最好从3指开始,其次是2、4、5、1,特别是第一关节着力要坚实牢固,除触键指尖紧张用力外,其余手指及手背均要放松,还要注意指触重量的控制,无僵硬之感。   2.跳奏,必须在练好断奏的方法后才能训练。通常是为了表现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可分为手臂力量弹奏的跳音;手腕力量弹奏的跳音;手指力量弹奏的跳音。练习要点是指尖贴键,手臂向里推,要突然、有爆发力,要求触键敏捷,手指离键迅速,声音集中、轻巧、短促而富有弹性。   3.连奏,即歌唱性奏法。弹连奏时,用断奏的方法落下,要求用“一个动作”连贯地弹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手指动作连续,间、臂、腕松弛通畅。弹第一个音时平稳地把手放下,重量“沉入”键底,弹第二个音时手腕稍抬起,手与手臂的重心随手指平稳地移动,结束的最后一个音尾,手腕轻轻抬起,手臂协调放松。   总体来说,触键技巧可以使音色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要想更好地发挥钢琴的音色美,就应钢琴的触键上下功夫,遵循“艺无止境”的古训,相信只要经过不断地努力、刻苦的练习,一定弹奏出更美妙的音乐去感染人。   参考文献:   [1](美)克拉论斯格.汉密尔顿著,周薇译.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5).   [2]王秀敏.键盘乐器演奏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黄泓.论钢琴演奏的声音与触键[J].钢琴艺术,2007,(6).

  摘 要 钢琴演奏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制造声音的艺术,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是最基本,却又是最复杂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钢琴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触键是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本文主要对触键与音色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 钢琴 触键 音色 方法 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127-02   钢琴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是乐器之王。它是一种结构复杂,音乐宽广、表现力丰富的键盘乐器。任何完美准确的演奏,都是建立在娴熟的技巧之上的,法国钢琴家玛格丽特・隆也曾指出:“技巧就是触键”。下面就触键技巧谈谈本人在学习和演奏中的一些体会。   一、触键的重要性   所谓触键就是指弹琴的力量通过手指给琴键撞击,这个撞击的全过程就是如何用力和怎样传递力量的体现。钢琴触键与钢琴音色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在钢琴演奏中,正确的触键是我们理解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没有良好的触键就没有良好的音色,若想弹出不同层次的音响,应该从正确触键上下功夫。“钢琴是一百件乐器,不是一件乐器”,这充分说明了钢琴既有乐队般嘹亮辉煌的音响,又有绚丽多彩的音色,如何恰如其分地弹奏出不同强弱层次的音响,应从钢琴的触键上下功夫,才能获得丰富的、多样的动人魅力。因此,在钢琴艺术中,美妙悦耳的声音取决于触键,触键是钢琴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   二 、触键的分类   触键的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但在实际演奏中都很难独立运用,只有相结合运用,才能演奏出好的旋律。赵晓生先生曾指出:“琴者一器,声色无穷。指出变动,纤毫之功,疾落缓按,轻点重沉,深击浮摸,迥然不同。平指浅吸,虚音朦胧,迅发奋起,金石铮锥。柔力绵绵,咏歌融融。”它深刻揭露了触键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音色变化。   1.指力触键   在钢琴演奏历史中,巴赫的触键就被称为指力派触键,这一触键方式是所有触键中肌肉运动最小的一种。手腕放松,只有手指动作,与前臂肌肉相连的肌腱将手指往下拉,便完成了下键动作。而当肌腱松回时,手指和琴键就都回复到原先的位置,这种触键方法可专用于产生最轻层次的声音,仅限于演奏精致典雅的乐曲或纤细的伴奏效果是使用,一旦要求较重的音响时,指力触键则被其他更为有力的触键方式代替。   2.手力触键   手力触键是所有触键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手的朝下动作,要求手和手指从腕部用力来下键,手腕在下键的那一刻有自然拱起的倾向。掌关节稳定,手腕柔软、圆润,这种奏法常用于和弦、音阶、琶音以及经过句乐段。   3.臂落触键   这种触键方式就是突然落下前臂或全臂,以使所要弹的那个键或几个键在这个下落动作中被推下。这种触键后的姿势是手和手臂都从键盘上往下垂挂着,简单说就是触键时前臂和手腕下落,推下琴键,而不是敲下琴键。也可用这种触键方式弹出断奏效果,“粘着力强”是臂落触键的主要特点。所以臂落触键最好用于音的保持或连奏效果。   4.全臂触键   全臂触键的特点是上臂、前臂、手腕、手和手指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动,作用于琴键的力量主要来自肩部肌肉。不过须注意,这种联合作用的方式仅仅在按下琴键的过程中存在,下键后各部分肌肉要立即放松,特别是腕部肌肉要放松,这种触键方式可得到壮丽、洪亮的音色。所以全臂触键用于力度要求大的乐句和歌唱性旋律。   此外,无论采取哪种触键方式都应注意手指的姿势。当手指弯曲的较明显时,指尖的触键过程总是很直接,离键过程也很快,所发出的声音往往清晰、明亮。而当手指伸平时,下键动作就较慢,指尖粘附键盘的倾向容易产生非常连贯的声音。   三、触键方法对音色的作用   在钢琴演奏中,手指给琴键一个力,琴键也给手指一个反作用力,也就是说手指接触琴键时,手指是发力物,琴键是受力物。演奏者在钢琴上要弹奏出音乐作品所需的各种音色,只有适当地运用多种触键方法,使用不同的触键高度、触键速度、触键角度、触键深度,并结合各种触键方法进行演奏,才能自如演绎钢琴作品。   1.触键高度对音色的作用   利用手指离键的不同高度触键,对于手指挥动的速度有重要作用,手指抬高,触键后产生的声音明亮而富有颗粒感,手指指位较低,以平稳的贴近键面的方式触键,则声音相对柔美圆润。   2.触键速度对音色的作用   触键速度是指从接触琴键到弹到键底的时间,钢琴声音效果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指触键的速度,触键速度的快慢与声音的强弱成正比,快的触键速度可获得明亮干净、尖锐强烈的音色,适合表现一些情绪活泼欢快的旋律。慢的触键速度可获得柔和、深沉、飘渺的声音,适合表现一些柔情、悠扬的旋律。   3.触键角度对音色的作用   触键角度是指手指接触琴键的角度,手指触键时与键盘形成的角越小,指尖与键盘的接触面积越大,获得的音色越柔和、朦胧。如果手指触键时与键盘形成的角越大,指尖与键盘的接触面积越小,获得的音有颗粒型、穿透力越强。   4.触键深度对音色的作用   触键深度主要是指手指触键点是在琴键的键面、中部还是底部。触键的深浅也可以使钢琴的音色产生变化,下键越深,音色感觉越清晰、浑厚、饱满,下键越浅,音色越模糊、暗淡。   四、触键的练习方法   1.断奏,是学琴入门的第一关。练习中,肩臂应自然下垂,触键的手指要积极主动,发力明确,手臂放松,手腕始终保持平稳。要静心体会手臂重量自然落到手指尖上的感觉,先动脑再动手,把琴键迅速弹深弹透。练习断奏,最好从3指开始,其次是2、4、5、1,特别是第一关节着力要坚实牢固,除触键指尖紧张用力外,其余手指及手背均要放松,还要注意指触重量的控制,无僵硬之感。   2.跳奏,必须在练好断奏的方法后才能训练。通常是为了表现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可分为手臂力量弹奏的跳音;手腕力量弹奏的跳音;手指力量弹奏的跳音。练习要点是指尖贴键,手臂向里推,要突然、有爆发力,要求触键敏捷,手指离键迅速,声音集中、轻巧、短促而富有弹性。   3.连奏,即歌唱性奏法。弹连奏时,用断奏的方法落下,要求用“一个动作”连贯地弹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手指动作连续,间、臂、腕松弛通畅。弹第一个音时平稳地把手放下,重量“沉入”键底,弹第二个音时手腕稍抬起,手与手臂的重心随手指平稳地移动,结束的最后一个音尾,手腕轻轻抬起,手臂协调放松。   总体来说,触键技巧可以使音色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要想更好地发挥钢琴的音色美,就应钢琴的触键上下功夫,遵循“艺无止境”的古训,相信只要经过不断地努力、刻苦的练习,一定弹奏出更美妙的音乐去感染人。   参考文献:   [1](美)克拉论斯格.汉密尔顿著,周薇译.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5).   [2]王秀敏.键盘乐器演奏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黄泓.论钢琴演奏的声音与触键[J].钢琴艺术,2007,(6).


相关内容

  • 简析钢琴曲[夕阳箫鼓]
  • <夕阳箫鼓>原为琵琶古曲,又名<浔阳琵琶>.<浔阳曲>等.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将其改编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钢琴曲<夕阳箫鼓>便是由作曲家黎英海据此改编而来.作品以优美清丽的旋律.丰富多彩的变奏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 ...

  • 2009年小学音乐学科知识汇总
  • 小学音乐学科知识 一.填空题: 第一册 1.小组曲<快乐的一天>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等五首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 2.歌曲&l ...

  •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小组课教案
  •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小组课教案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小组课教案 教学内容: 1.钢琴基本练习:<哈农>第1课.快速演奏D 大调音节.琶音.和弦转位. 2.钢琴练习曲: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849第7课 3.钢琴乐曲:<快乐的农夫>.<欢乐的牧童> 4.儿歌弹唱:<七子 ...

  • 钢琴演奏艺术谈
  • [内容摘要]钢琴演奏是钢琴艺术的中心,没有钢琴演奏艺术,就没有钢琴艺术.文章以钢琴演奏艺术的亮点.钢琴演奏艺术的构成.钢琴演奏艺术的形式为三大理论层面,对钢琴演奏艺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从而对钢琴演奏艺术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钢琴 演奏 亮点 构成 形式 钢琴演奏 ...

  • 论钢琴演奏中情感因素的技巧化
  • 摘要:所谓情感因素技巧化,就是将演奏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技术表现中.其最大的特点,是用熟练到位的技术手法,以及处理得当的钢琴语言,来传情达意,表现出作品内在的含义.这在钢琴演奏中,以及钢琴教学中都是很重要的命题.通过情感因素技巧化的方法来解决钢琴演奏中的某些技术问题,运用这一手法,完整地诠释钢琴作品所 ...

  • 弹钢琴的理论知识
  • 二.学钢琴是否一定要识谱. 三.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应起什么作用. 四.什么是正确的演奏方法. 五.如何使小孩子的手指学会站住. 六.如何培养.训练小孩子的识谱能力. 七.学习连奏应注意什么. 八.为什么要背谱. 九.为什么要训练节奏感. 十.怎样训练实用键盘能力. 十一.如何用"音乐&quo ...

  •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演奏技巧和乐感
  • 摘要:乐感是钢琴弹奏艺术的灵魂,是对音乐的感受与表达的内在含义的深刻表现,改变音色的演奏技巧,是钢琴弹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技术与感受.理解的融合,而这种有别于自然状态的乐感需要天赋,更需要培养.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乐感: 音色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态以及其产生泛音数目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声音, ...

  • 14位钢琴大师练习的方法
  • 14位钢琴大师练习的方法 (2010-11-26 21:44:25) 弹琴的好习惯 习惯一: 弹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动作. 动作以手指韧带的拉伸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类似于跑步.游泳前的准备运动,能使你更快地进入弹琴状态.冬天的话可以先抱会儿热水袋暖暖手. 习惯二: 坚持每天弹一段哈农. 只要你开始弹 ...

  • 钢琴毕业论文
  • 析影响钢琴音色的若干技巧 王颖 (音乐学院06级音乐学专业 指导教师:马棠华) [摘 要]钢琴演奏中,影响钢琴音色的主要因素有:触键技巧.手臂手腕的运用.踏板的重要性,其中触键技巧对钢琴演奏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正确的.丰富的触键技巧就不可能富有感情地表达音乐.触键时力度的合理运用是音色发展空间的重要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