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DangJianZongHe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路德维希·

田改伟

1886年初,为了反击以

复活德国古典哲学和贩卖过时的折衷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诬蔑和曲解,恩格斯写下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

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或怀疑论。

深刻分析了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东西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事物的现实性、必然性也会发生变化,今天的现实在将来就会变为不现实,今天合乎理性的东西在将来就会变为不合乎理性。而那些新的必然性的东西终究会表明自己的合理性,从而逐步向现实性转化。人类社会是一个辩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因此,辩证哲学的保守性是相对的,革命性是绝对的。

详尽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抛弃一切同事实不

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要把握历史规律,就必须研究人的思想动机,并透过人的思想动机,找到其背后的动力。研究这种思想背后的动力,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仅仅研究“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人物的动机”,要研究“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

唯物史观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它最终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观中清除出去,使社会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所以,列宁认为《费尔巴哈论》与《反杜林论》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们与《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读经典

前提、社会历史条件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科学系统的论述。它是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科学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依照他们对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何者是本原、是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阵营或两大哲学派系。同时,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我们的思维是能够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从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58党建研究

·20114

DangJianZongHeng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路德维希·

田改伟

1886年初,为了反击以

复活德国古典哲学和贩卖过时的折衷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诬蔑和曲解,恩格斯写下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

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或怀疑论。

深刻分析了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东西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事物的现实性、必然性也会发生变化,今天的现实在将来就会变为不现实,今天合乎理性的东西在将来就会变为不合乎理性。而那些新的必然性的东西终究会表明自己的合理性,从而逐步向现实性转化。人类社会是一个辩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因此,辩证哲学的保守性是相对的,革命性是绝对的。

详尽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抛弃一切同事实不

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要把握历史规律,就必须研究人的思想动机,并透过人的思想动机,找到其背后的动力。研究这种思想背后的动力,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仅仅研究“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人物的动机”,要研究“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

唯物史观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它最终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观中清除出去,使社会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所以,列宁认为《费尔巴哈论》与《反杜林论》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们与《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读经典

前提、社会历史条件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科学系统的论述。它是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科学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依照他们对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何者是本原、是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阵营或两大哲学派系。同时,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我们的思维是能够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从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58党建研究

·20114


相关内容

  •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
  •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编者按: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已经出版发行.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著作,我们从这一期起陆续刊发学习导读文章,供大家参考. 恩格斯<路德维 ...

  •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
  •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 社会科学类 1.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书:<老子> 2.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 3.佛教典籍的总集:<大藏经> 4.半部书治天下:<论语> 5.世界是永恒的活火:<论自然> 6.西方第一部历史著作:<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检视与反思
  • 摘要:本文试图在一种两极张力的思维框架中来检视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问题.这既突出了哲学反思的"问题意识",又开显出哲学的"后思"之本性,同时,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达至的一种理性的自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 ...

  • 刍议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现实意义
  • [摘 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之上的.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利于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只有真正走进马克思.列宁 ...

  • 定稿: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
  •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 谢星民 通过本学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经典阐述,不仅使我重新认识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及世界观,也让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有了进一步奉献人民的思想更加清晰了,心灵得到了洗涤,认识得到了提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 ...

  • 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心得体会
  • 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心得体会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心得体会 1999年,在人类社会迈向第三个千年之际,英国BBC公司在网上评选"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调查中,马克思名列榜首,被公认为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无疑表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我们时代不容抹杀的思想旗帜.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 ...

  • 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有感
  •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 ...

  • 招教考试之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与考试指导
  • 招教考试之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与考试指导(一) 地区:全国时间:2012-08-13 11:33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招教网 点击: 1023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