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题:

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2、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3、            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坚持教学过程与认知过程的一致性规律。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的规律。坚持认知与行为统一性规律。

人的认识规律  略

4、            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

教学过程与认知过程一致性、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

6、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原则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的导向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启发教学的原则;正面引导的原则。

7、“从学生实际出发” 略

8、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策略

抽象——具体——抽象

9、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环节

趣体验——能动思维——认知达成——启迪觉悟

10、启发教学原则  略

11、《思想品德》课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12、《思想品德》总目标

总目标: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宏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13、思想品德课基础性目标(略)

14、国情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民族强。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面临的经济、科技方面的巨大压力,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15、思想品德课教育主题

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6、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这是因为:第一,它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民族形式,如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17、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新课程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学生体验,遵循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18、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

新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离开了学生的内心感悟和亲身体验,思想品德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

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

19、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

新课程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题,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1)德育目标的综合性。

(2)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新课程要实现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

20、教学目标 略

2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三维性,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方面。这三个方面各有其整体性,有其具体的要素结构。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还要妥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休,一方面知识的获得与呈现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准备条件。同样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知识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总之三维目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整体的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理解。

22、教学目标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设定的教学目标能够起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能够进行目标检测。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分明的层次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有效地组织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恰当地安排教学过程,准确、合理地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规范作用。

(1)设定的目标系列应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在教学进程中依次实施。

(2)设定的目标在程度要求上应有比较明确的具体界定。

23、教学方法  略

24、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组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已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一是讨论前的准备。二是在讨论中要有引导。三是做好小结,巩固提高。

25、谈话教学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26、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27、教学设计最优化原则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明确教学目标,牢牢把握教学方向。

(3)、努力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5)、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的整合。

28、教学的主导作用与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规划课堂活动,并且保证活动的最终有效实施。

29、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制造悬念,引发思维,以此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30、《思想品德》新课程建构的基础  略

31、《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基本原则 略

3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略

33、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34、探究性学习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

35、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

36、社会调查   略37、师生互动  略38、道德实践略39、教学多元评价略

40、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41、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思想品德教材;国内外重大时政;学校图书馆;音像资料;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社区课程资源。

42、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

43、活动型课程资源

活动资源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校内外的、班集体和学生社团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之交往等等。

44、隐形课程资源

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

45、课程资源多质性

课程资源的多质性,是指同种课程资源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对课程教学有着不同的影响。

46、学生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主体之一。一方面学生的存在是课程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

47、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在首先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利用与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每种课程资源对特定课程目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利用与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同时由于课程资源本身具有多质性的特点,这使得同一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

48、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还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

(3)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的课程资源开发,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4)在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使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有一个提升,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来临。

二、简答题:

1、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德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更适合中学教育性质、更适应中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中学德育工作不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专利,但思想政治品德则应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2、为什么说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还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根据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思想品德课与中学其他文化课的区别是什么?

思想政治品德有大量有关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史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人文地理的知识,但它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

4、为什么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略

5、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学生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感悟和认知。它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坚持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一致性。思想道德情感体验的产生既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外在的情景、舆论等对学生刺激的结果,也是学生自身生活信念不断反省、内化和扩展的心理变过程。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无论是道德认知还是道德情感都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实践,。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紧紧把握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

6、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教师采取的基本教学策略是:备课—具体;上课:具体—抽象;(应用、复习:抽象—具体)。概括之:抽象—具体—抽象(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反)。

为了遵循认识规律,使学生实现从具体—抽象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将课本知识(包括理性化了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解、还原至知识产生的源头,交使其形象化(即:抽象—具体);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具体—抽象的过程。

7、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能动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兴奋的情绪感受导入扎实的理性思考阶段,使之既能保持原已激发的学习兴趣,又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思维空间和工具。

8、为什么要实施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时代变化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学德育课程的现状。

9、《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10、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有何意义?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中,我们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政治教育的削弱。只是侧重点有所调整,注重更适应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而已。这样也就从整体上构建了新的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体系: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大学的政治理论课。

11、《思想品德》课程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有何区别?

(1)两者课程目的不同,功能不同,具体教学目标不同;

(2)显然,前者的知识教学目标更直接、更明确些,后者的知识教学目标相对浅显些、简略些;

(3)前者侧重于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

(4)前者的思想教育内涵相对隐含些、间接些,后者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则更突出、更深刻、直接些。

12、《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基本原则? 略

13、《思想品德》新课程建构的基础?

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公德意识,懂得自尊和荣辱,学会尊重他人,再次就是成为“四有”新人。

14、思想品德教材架构三维度?

教材的编制有三个维度。一是学科的维度,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二是课程目标的维度,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三是学生生活的维度,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学生的活动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展。

15、简述《思想品德》各年级教学的核心概念。

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认识和完善自我。教学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

八年级学生向青春期过渡的主要变化时期,面临因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各种问题引发的心理矛盾。八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尊重、关爱、权利、义务。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责任。

16、简述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

线 索

主题

心 理  健 康

道  德

法  律

了解国情

我与自己的关系

自 知  之 明

自 尊  自 强

自 律  自 护

(国家保护)

我与他人的关系

交往的心态

交往的 品德

交往的 规则

(交往)传统习俗

我与社会的关系

适应社会变化

承担社会责任

遵守社会秩序

奉献社会、祖国

17、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拟定具体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18、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师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本学科教学的特点;根据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先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还需埏班级、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应注意综合运用与优化组合。

19、说说课堂问题设计的要求。

第一,问题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呈现问题时宜直截了当。第二,问题应当有思维价值,有适当的难度。第三,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忽视问题与教学目标的沟通与联系。第四,教师应精选问题,少做随机性的提问,使其收到实效。

20、简述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略

21、如何提高讨论课的效率?

(1)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2)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4)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规范

22、简述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辩论的作用?

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增强辩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对事物、问题客观全面的看法,同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23、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优先目标是什么?略

25、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处于主导的地位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

29、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具有哪些特点?多样性;多质性;具体性;潜在性

30、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什么意义?

31、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32、我们应如何创造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

我们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要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地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等进行调查研究、体会感受、实际操作、归纳总结,以实践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处事能力,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33、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哪些基本途径?

(1)、拓展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资源

(2)、创造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

(3)、联接思想品德课的信息资源

(4)、广辟思想品德课的人力资源

34、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提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3)、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5)、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35、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一就是课程资源不要太“烂”,选取的课程资源要有思想性,要与教育教学目的相结合,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服务。二是课程资源不要太滥,选取的课程资源在一堂课里无需太多,要有精品意识。

36、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时应怎样坚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性原则?

类型的开放性,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空间的开放性,指不论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乡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途径的开放性,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法,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法,协调配合使用。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利用与开发。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英雄人物、影视作品、文化遗址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与开发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三、判别题: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2、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服务。

3、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4、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计学生的“体验”环节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程度。

运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上来,为完成教学任务启动智力“发条”,以保持一定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内在动力。

三、辨别题:

解题策略:先判断对错,难后根据学过的教育教学原理进行论述,论述要尽量详细,紧扣题意。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错,教学设计还必须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出发。(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2、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服务。略

3、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错,道德践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即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4、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计学生的“体验”环节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程度。

错,是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绪,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上来,为完成教学任务启动智力“发条”,以保持一定的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内在动力。

5、要变“学教材”为“用教材”,就是把教材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

错,新课程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6、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育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略,言之有理即可。

7、了解国情是思想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错,思想品德课通过课程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帮助学生把握科学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思想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养,养成健康的心理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8、思想品德课讲“人文性”,就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9、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

错,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德育规律,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强调德育的实践性,也体现德育的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稳定性。

10、     讲授法就是灌输法,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宜使用。

错,言之有理即可。

11、     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

错,言之有理即可。

12、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言之有理即可。

12、     思想品德课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有实效性。略

14、学生不是一张由教师任意泼墨的白纸。

言之有理即可。

15、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就应抛开教科书设计教学。

错,从教科书的价值方面进行论述。

16、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就不仅是获取知识了,而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略

17、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能力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课堂笔记

18、思想品德课本身具有德育功能,因此在利用课程资源时不存在导向性问题。错,见简答题。

四、观点论述题:

1、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从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功能;不可替代性;现德育的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2、“学生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

预设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筹划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3、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是正确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的前提

教学规律决定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与认知过程一致性规律;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规律;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规律决定了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的导向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启发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原则。具体自己论述。

4、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给学生创设思维机会的课。

言之有理即可。

5、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生道德内省的外在条件。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进行论述。

6、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育者不应代替被教育者进行价值选择。

言之有理即可。

7道德实践活动能大大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言之有理即可。

8、            解学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预设教学目标必须了解学生。

选择教学目标必须了解学生。

筹划教学过程必须了解学生。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9、            论法和谈话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言之有理即可。

10、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13、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

其余言之有理即可。

五、教学案例分析题:

解题策略:要善于运用教育教学原理,结合案例进行论述。注意要具体详细。(具体略)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题:

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2、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3、            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坚持教学过程与认知过程的一致性规律。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的规律。坚持认知与行为统一性规律。

人的认识规律  略

4、            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

教学过程与认知过程一致性、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

6、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原则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的导向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启发教学的原则;正面引导的原则。

7、“从学生实际出发” 略

8、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策略

抽象——具体——抽象

9、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环节

趣体验——能动思维——认知达成——启迪觉悟

10、启发教学原则  略

11、《思想品德》课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12、《思想品德》总目标

总目标: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宏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13、思想品德课基础性目标(略)

14、国情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民族强。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面临的经济、科技方面的巨大压力,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15、思想品德课教育主题

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6、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这是因为:第一,它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民族形式,如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17、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新课程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学生体验,遵循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18、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

新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离开了学生的内心感悟和亲身体验,思想品德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

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

19、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

新课程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题,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1)德育目标的综合性。

(2)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新课程要实现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

20、教学目标 略

2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三维性,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方面。这三个方面各有其整体性,有其具体的要素结构。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还要妥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休,一方面知识的获得与呈现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准备条件。同样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知识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总之三维目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整体的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理解。

22、教学目标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设定的教学目标能够起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能够进行目标检测。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分明的层次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有效地组织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恰当地安排教学过程,准确、合理地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规范作用。

(1)设定的目标系列应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在教学进程中依次实施。

(2)设定的目标在程度要求上应有比较明确的具体界定。

23、教学方法  略

24、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组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已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一是讨论前的准备。二是在讨论中要有引导。三是做好小结,巩固提高。

25、谈话教学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26、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27、教学设计最优化原则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明确教学目标,牢牢把握教学方向。

(3)、努力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5)、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的整合。

28、教学的主导作用与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规划课堂活动,并且保证活动的最终有效实施。

29、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制造悬念,引发思维,以此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30、《思想品德》新课程建构的基础  略

31、《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基本原则 略

3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略

33、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34、探究性学习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

35、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

36、社会调查   略37、师生互动  略38、道德实践略39、教学多元评价略

40、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41、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思想品德教材;国内外重大时政;学校图书馆;音像资料;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社区课程资源。

42、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

43、活动型课程资源

活动资源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校内外的、班集体和学生社团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之交往等等。

44、隐形课程资源

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

45、课程资源多质性

课程资源的多质性,是指同种课程资源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对课程教学有着不同的影响。

46、学生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根本原因是学生是课程主体之一。一方面学生的存在是课程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

47、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在首先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利用与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每种课程资源对特定课程目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利用与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同时由于课程资源本身具有多质性的特点,这使得同一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

48、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还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

(3)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的课程资源开发,会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4)在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使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有一个提升,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来临。

二、简答题:

1、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德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更适合中学教育性质、更适应中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中学德育工作不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专利,但思想政治品德则应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2、为什么说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还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根据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思想品德课与中学其他文化课的区别是什么?

思想政治品德有大量有关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史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人文地理的知识,但它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

4、为什么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略

5、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学生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感悟和认知。它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坚持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一致性。思想道德情感体验的产生既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外在的情景、舆论等对学生刺激的结果,也是学生自身生活信念不断反省、内化和扩展的心理变过程。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启迪与内省相结合。无论是道德认知还是道德情感都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实践,。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紧紧把握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

6、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教师采取的基本教学策略是:备课—具体;上课:具体—抽象;(应用、复习:抽象—具体)。概括之:抽象—具体—抽象(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反)。

为了遵循认识规律,使学生实现从具体—抽象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将课本知识(包括理性化了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解、还原至知识产生的源头,交使其形象化(即:抽象—具体);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具体—抽象的过程。

7、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能动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兴奋的情绪感受导入扎实的理性思考阶段,使之既能保持原已激发的学习兴趣,又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思维空间和工具。

8、为什么要实施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时代变化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学德育课程的现状。

9、《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10、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有何意义?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中,我们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政治教育的削弱。只是侧重点有所调整,注重更适应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而已。这样也就从整体上构建了新的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体系: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大学的政治理论课。

11、《思想品德》课程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有何区别?

(1)两者课程目的不同,功能不同,具体教学目标不同;

(2)显然,前者的知识教学目标更直接、更明确些,后者的知识教学目标相对浅显些、简略些;

(3)前者侧重于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

(4)前者的思想教育内涵相对隐含些、间接些,后者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则更突出、更深刻、直接些。

12、《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基本原则? 略

13、《思想品德》新课程建构的基础?

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公德意识,懂得自尊和荣辱,学会尊重他人,再次就是成为“四有”新人。

14、思想品德教材架构三维度?

教材的编制有三个维度。一是学科的维度,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二是课程目标的维度,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三是学生生活的维度,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学生的活动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展。

15、简述《思想品德》各年级教学的核心概念。

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认识和完善自我。教学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

八年级学生向青春期过渡的主要变化时期,面临因学习分化、同学关系等各种问题引发的心理矛盾。八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尊重、关爱、权利、义务。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责任。

16、简述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

线 索

主题

心 理  健 康

道  德

法  律

了解国情

我与自己的关系

自 知  之 明

自 尊  自 强

自 律  自 护

(国家保护)

我与他人的关系

交往的心态

交往的 品德

交往的 规则

(交往)传统习俗

我与社会的关系

适应社会变化

承担社会责任

遵守社会秩序

奉献社会、祖国

17、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拟定具体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18、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师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本学科教学的特点;根据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先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还需埏班级、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应注意综合运用与优化组合。

19、说说课堂问题设计的要求。

第一,问题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呈现问题时宜直截了当。第二,问题应当有思维价值,有适当的难度。第三,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忽视问题与教学目标的沟通与联系。第四,教师应精选问题,少做随机性的提问,使其收到实效。

20、简述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略

21、如何提高讨论课的效率?

(1)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2)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4)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规范

22、简述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辩论的作用?

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增强辩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对事物、问题客观全面的看法,同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23、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优先目标是什么?略

25、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处于主导的地位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

29、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具有哪些特点?多样性;多质性;具体性;潜在性

30、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什么意义?

31、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32、我们应如何创造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

我们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要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地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等进行调查研究、体会感受、实际操作、归纳总结,以实践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处事能力,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33、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哪些基本途径?

(1)、拓展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资源

(2)、创造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

(3)、联接思想品德课的信息资源

(4)、广辟思想品德课的人力资源

34、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提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3)、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5)、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35、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一就是课程资源不要太“烂”,选取的课程资源要有思想性,要与教育教学目的相结合,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服务。二是课程资源不要太滥,选取的课程资源在一堂课里无需太多,要有精品意识。

36、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时应怎样坚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开放性原则?

类型的开放性,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空间的开放性,指不论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乡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应该利用与开发。途径的开放性,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法,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法,协调配合使用。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利用与开发。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英雄人物、影视作品、文化遗址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与开发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三、判别题: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2、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服务。

3、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4、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计学生的“体验”环节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程度。

运用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上来,为完成教学任务启动智力“发条”,以保持一定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内在动力。

三、辨别题:

解题策略:先判断对错,难后根据学过的教育教学原理进行论述,论述要尽量详细,紧扣题意。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错,教学设计还必须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出发。(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2、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服务。略

3、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错,道德践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即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4、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计学生的“体验”环节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程度。

错,是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绪,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上来,为完成教学任务启动智力“发条”,以保持一定的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内在动力。

5、要变“学教材”为“用教材”,就是把教材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

错,新课程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6、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育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略,言之有理即可。

7、了解国情是思想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错,思想品德课通过课程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帮助学生把握科学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思想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养,养成健康的心理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8、思想品德课讲“人文性”,就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具体学员自己叙述)

9、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

错,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德育规律,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强调德育的实践性,也体现德育的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稳定性。

10、     讲授法就是灌输法,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宜使用。

错,言之有理即可。

11、     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

错,言之有理即可。

12、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言之有理即可。

12、     思想品德课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有实效性。略

14、学生不是一张由教师任意泼墨的白纸。

言之有理即可。

15、新课程要求依据课标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就应抛开教科书设计教学。

错,从教科书的价值方面进行论述。

16、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就不仅是获取知识了,而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略

17、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能力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课堂笔记

18、思想品德课本身具有德育功能,因此在利用课程资源时不存在导向性问题。错,见简答题。

四、观点论述题:

1、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从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功能;不可替代性;现德育的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2、“学生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

预设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筹划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3、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是正确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的前提

教学规律决定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与认知过程一致性规律;启迪与内省相结合规律;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性规律决定了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的导向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启发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原则。具体自己论述。

4、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给学生创设思维机会的课。

言之有理即可。

5、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生道德内省的外在条件。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进行论述。

6、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育者不应代替被教育者进行价值选择。

言之有理即可。

7道德实践活动能大大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言之有理即可。

8、            解学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预设教学目标必须了解学生。

选择教学目标必须了解学生。

筹划教学过程必须了解学生。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9、            论法和谈话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言之有理即可。

10、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13、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

其余言之有理即可。

五、教学案例分析题:

解题策略:要善于运用教育教学原理,结合案例进行论述。注意要具体详细。(具体略)


相关内容

  • [转载]2011山东教师远程研修简报六:巧用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 巧用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菏泽市牡丹区二十一中学    王凤娟 指导教师朱朝勤: 这是一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巧妙地使用案例教学,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法律内容趣味化,抽象的法律内容浅显化.值得借鉴推荐. 指导教师李秀启: 以案例引领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该教 ...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 单晓红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经过近一年来各方专家的研制,现已正式颁发.新课标在设计思路.基本理念.目标以及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改进.新课标以横.纵坐标的设计方式来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完全改变 ...

  • 课题名称:学校团队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 课题名称:学校团队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静安区民立中学 顾亦君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校团委学生会.大队部组织的团队实践活动与有效激活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德育内涵之间的联系.通过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有效地组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 ...

  •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 ...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修订稿)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 2 一.课程性质 .............................. ...

  •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新)
  •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 ...

  • 探索小学德育目标
  • "探索小学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课 题结题报告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08-10 10:16:13 一.课题的提出 为了更好发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把育人工作放在一切工 ...

  • 2016年湖北教师招聘说课指导:[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稿
  • 2016年湖北教师招聘说课指导:<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 稿 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招聘笔试.面试资料.目前东湖教师招聘正在进行中,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考试面试资料.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换位思考,与人为 ...

  •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的有效教学
  •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的有效教学 公安县闸口初级中学 陈茂松 思想品德在学生的初中课程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系统化的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同时思想品德课程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而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