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概论

中国民俗文化概论

一、概述

1、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俗”一词较早被使用,其含义与“风”、“风俗”、“习俗”、“谣俗”等基本相同,都是指民俗事象。

•从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来看,经历了一个由“风”而“俗”、由“风俗”而“民俗”的演变过程,但其含义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Folklore

•由两个萨克逊语词汇Folk和Lore合成,于1846年为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最早使用。

•一指“民俗”,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俗的智慧”;

•二指“民俗学”,意为“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文化(Culture)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类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政治体制等。

•最早为“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古典进化论学派人类学家、“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他在《原始文化》 (1871)的开篇就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除自然科学外,“文化”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上被使用:一是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三是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

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

•在日常谈话中,“文化”被认为是由“知识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的作品与实践”组成的,是一个描述“音乐、文学、绘画和雕塑、戏剧、电影”的词语。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被广泛认为涉及“有教养的”(cultured)人们所从事的“优雅的”消遣。

•对人类学家来说,“文化” 是指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的特征。

•”文化”的最早含义是指庄稼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稍晚一些,同样的含义被转换来描述对人的心智的培养、培育(cultivation)——一个普遍的、社会的及历史的过程。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大器;人不学,不知义。”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的意思大体说来就是“化人文以成天下”,就是“教化”。人类的成长历程,就是文化的历程,就是雕琢和学习的历程。

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存在着层次差别,既有上层文化,也有下层文化。 •中国上下两层文化的分野非常鲜明。上层文化又叫做圣贤文化、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下层文化又叫做民间文化、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如古代人形容音乐时所用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层文化缺一不可,不能贬低、轻视、忽视民俗文化

二、社会交际礼仪习俗

1、称谓

是说话人在称呼或指代某人时根据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对方的身份、职业等因素而对他使用的指称用语,包括亲属称谓、人名称谓、职务称谓等。

民间称谓使用较多的是亲属称谓与人名称谓。

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面称与背称;自称与他称;敬称、通称与谦称;

称谓以“谦己以敬人”为原则。

其内容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在某种角度上也反映了社会风尚。

(1)亲属称谓

它是以人们之间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称谓,分为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姻系称谓等。

汉语的称谓系统是比较繁复的,而且运用得较为频繁广泛,具有实质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使用它,非亲属关系的人们在非官方的社交场合也习惯于对使用它。

对朋友称兄、弟、师(学)兄、师(学)姐,对长辈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阿姨等。 亲属称谓的发达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浓重的宗族伦理观念,特别注重人际的亲疏长幼关系。

亲属称谓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地域性表现:在河北农村,女婿称岳父岳母为“大爷”、“大娘”或“大叔”、“婶子”,而媳妇在婆家则随夫称;在北京,女婿随妻子称岳父岳母为“爸”、“妈”。

时代性表现:夫妻之间的面称,老派夫妻以“孩子他爸”、“二子他妈”代称,或用“哎”、“我说”等称呼;新派夫妻直接称名,或称“老王”、“小刘”,或称“亲爱的”,或称“老公”、老婆。

(2)人名称谓

现代民间的人名称谓主要有三种形式:小名、大名、绰号。

小名:又叫乳名、奶名、幼名,是成年以前所用的非正式名称,成年后不再使用,但也有在长辈和同辈的口语中沿用的现象。

大名:又称学名,是人在社会上使用的正式名称,过去在人上学时起大名,现在婴儿出生不久即取大名,主要是为了孩子上户口。

绰号:又叫“外号”、“诨名”,指人在本名之外,他人据其特征为之另起的名号。

(3)其他称谓:职务称谓、行业称谓等。另外,吴语区的川沙方言里用“死人”、“浮尸”作为亲昵的称呼,男人之间称“浮尸”,女人之间称 “死人”。

(4)称谓的变迁

称谓是在历史的演沿革中逐渐形成的,因政治变迁、社会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一个地方的称谓语系统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此地的社会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伦理观、价值观、政治背景等。如对成年男性的称谓,从“大人”、“老爷”到先生、同志,经历了相当的历史过程,折射了社会的变革。清制规定,京官凡四品以上方可称“大人”,外官则知府方可称“大人”,知县只能称“大老爷”,由官场影响到民间后,稍有些功名地位和财产的人都乐意接受这种称呼,人们相互交谈和信函往来时,习惯称对方“大人”、“老爷”。”

2、见面礼

见面礼是人际交往时相互致意以示友好的礼节,体现人的修养和互相尊重。

全世界的见面礼千姿百态,常见的有跪拜礼、鞠躬礼、亲吻礼、拥抱礼、握手礼、合十礼、点头礼、举手礼、脱帽礼等,在社会交际中广泛使用的工具还有名片。

等级社会的繁文缛节在今天逐渐呈现为平等简便的礼节,这也是适应工业、信息时代的工作、生活快节奏的需求。

作揖中国传统的一种见面礼。作揖时双手虚握拳相抱于面前,展示给对方,同时低眉鞠躬,口中问候。中国古代传统是非常讲究对别人的尊重,所以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夫妻之间都要求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陌生人之间更不会随便有身体接触。不但如此,连身体之间的距离都尽量保持最大,靠近别人的身体都是不礼貌。

鞠躬也是中国传统见面礼之一。清代,晚辈与长辈相见,晚辈要先向长者行鞠躬礼,复行鞠躬礼时,长辈也向晚辈鞠躬。如果戴帽,晚辈先脱帽子后行礼,长辈同时脱帽还礼,或不脱帽还礼。见师长,弟子脱帽鞠躬,再鞠躬,师长答礼一鞠躬。男女相见,互行鞠躬礼,女子戴帽时可不脱帽。

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和性别的差异,中国传统上又衍生出长揖、道福、长跪、下拜、叩首等见面礼。

现代中国人的见面礼主要是握手,它于100多年前由西方传入。晚辈对长辈或领导,一般微微鞠躬,同时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与女子握手,特别是与年轻女子握手,要轻轻握手指部分。如客人很多,要一一握手时,要先对主客人、长者、身份高者,后对一般客人。

3、、待客之道

在民间,有客人来时,常以烟、茶、酒宴相待。不少民族亦有以歌待客的习俗,如:侗、苗、瑶等民族的塞寨门。

(1)茶道

客人落座后,一般先向客人敬茶。倒茶时,右手提壶,左手遮掩杯沿,以示尊敬。根据“浅茶满酒”原则,茶不可倒满杯,七八分杯即可。

主人要双手递茶,放置茶壶要注意壶嘴方向朝外或无人处,忌朝客人。

敬茶后在陪客人饮茶的同时,要主动与客叙谈,避讳“静场”使客人尴尬。

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各民族的茶亦不同,如:侗、瑶、苗族的打油茶,蒙古族的奶茶,藏族的酥油茶。

(2)酒道

贵客临门时,民间多以酒宴相待。

主宾上座,其余宾客自由入座。

主人斟酒,从主客斟起,顺次敬上。献酒时,要从容客气,不强人饮酒。开饮时,由主人先举杯祝酒。

先酒后饭。主人如不喝酒,可以汤或茶水代酒相陪,不能先于客盛饭。

主人须等客人用完餐后自己方可放筷,否则视为对客人不尊重。

(3)少数民族的宴饮习俗

以歌劝酒、交杯酒、围拢宴等。

4、交际空间

聚会是社会交往的形式。在民间,庙会、歌圩等均是重要的聚会场所。

5、中外交际中的冲突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中外交际中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误甚至矛盾。

三、物质生活习俗

1、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居住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社会发展不平衡,宗教信仰各异,文化差异突出。这一切,使中国各民族的服饰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1)旗袍

旗袍起源于满族服饰,兴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上海,是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

(2)唐装

唐装是中式服装的通称,主要是因为国外都称华人居住的地方为“唐人街”。

当今的“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化而成的。

(3)其他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也各有特色,如:中原一带的肚兜、各少数民族的服饰。

2、食

在近代,中国民众很容易沦入饥饿的境地,这种处境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了中国的饮食习俗。一方面,由于食物绝对不足,“少吃”、“省着吃”是可取的饮食策略,由此,人们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节俭心理。另一方面,饥饿又导致了对食物的铺张浪费,养成日常节俭、得到机会就大吃大喝的习惯。

(1)日常饮食习俗

饮食习惯:粗茶淡饭

目标:填饱肚子

原则:省吃俭用

一般心理:丰年防饥、细水长流

日常主要食物: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但普通百姓大多以杂粮为主食,如小米、荞麦、高粱、玉米、红薯、黄豆等。

(2)酒宴习俗

中国的酒宴是以铺张甚至浪费而著称的。老百姓平时无比节俭,等到办理酒宴,为了礼节,为了面子,往往非常铺张,否则不能算是成功的做人。在席位、菜品、饮酒习惯、宴席礼节等方面,民间都有特别的规定。

(3)饮酒习俗

中国的酒文化源流长,考古人员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二里头文化”中发现了盛酒的器具。 各地的饮酒之风极盛,有“无酒不成宴”的说法,“宴席”亦直接称为“酒席”。

在中国,酒文化不仅是一种食物,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酒令就在黄河流域的宴席上出现了。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

(4)饮茶习俗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喜欢喝茶,也常常用茶来招待朋友和客人。

中国古人发现茶树后,最早是把茶叶作为药用,后来才当作饮料。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以后又逐渐学会了培育茶树和制作茶叶的技术。

按照制作方法,中国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沱茶、砖茶等几大类,各类茶中又包括许多品种。

喝茶不但可以止渴,还能消除疲劳,帮助消化,预防一些疾病。长期饮茶,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益。

3、住

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同,人们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蒙古包、客家土楼、南方干栏房。

4、行

马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轿子是中国特有的交通工具。

四、岁时节日习俗

1、什么叫节日?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

节日习俗的组成要素有以下:一是特定的日期;二是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观念因素;三是人们相尚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的以及娱乐性的活动。

2、当代中国的节日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采用西历(公历),并照顾民众需要而兼用夏历(农历)。在国家发行的历书上,二历并存,公历附带星期,农历附带节气。

节日体系包括官方订立的新式节日和民间沿袭的传统节日。其中,新式节日还未形成深厚而丰富的民俗,真正靠文化魅力活跃于民间的还是传统节日。

3、主要的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

每年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家家户户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叫“守岁”。除夕零点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称23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24点也就是零点叫“子正”,是新旧年交替的象征。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饺子,就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威、看朋友,互相拜年,说一些互相祝福的话。人们要放爆竹、给孩子发压岁钱。

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2)元宵节

节期在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又叫元月,“宵”是“夜晚”。正月十五晚上是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节。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又称“灯节”。

(3)清明节

节期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这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就叫“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清插柳的习俗。

(4)端午节

节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

(5)中秋节

节期在农历八月十五。

按中国历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是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就叫“中秋节”。

人们把圆月看作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又称它作“团圆节”。

民间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6)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中国农历特有的。按照中国的历法,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

(7)民间庙会

庙会是中国民间一种社会活动,据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土地神,以后逐渐变成一种民间物品交流的集市和文化表演的场所。一般设在寺庙和寺庙附近的空地上,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里举办,有的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各地庙会时间不同,但基本内容差不多。

五、人生礼俗

指家庭和社会为个人通过一生的重要阶段而设置的礼仪和习俗。其中,礼仪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如成年礼中的冠礼,婚姻中的六礼;习俗是民间传承的。但事实上,民间传承的往往不会是纯粹的“礼”或者“俗”,而是融合了二者的。

汉族主要有诞生礼俗、成年礼俗、婚姻礼俗、丧葬礼俗。

1、诞生和生日礼俗

中国人对生命的热爱,表现在重视子嗣和虔敬地为尊长庆寿两个方面。

中国人的诞生礼俗不限于孕育和诞生本身,它向前延伸为求子习俗,向后派生出生日习俗。

(1)求子和孕期习俗

多子多福是中国人传统的心理,儒家观念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

传统的汉族社会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如“含璋弄瓦”的说法。故求的通常为男孩

求子的仪式行为从结婚的时候就开始了。如: “压轿”(新媳妇坐轿出嫁时需一个小男孩陪同),新婚铺床(儿女双全者铺床),男孩坐婚床。

(2)诞生习俗

从接生到孩子满月,亦有一系列习俗,如准备产房、坐草、报喜、开奶、洗三、坐月子、满月等。

2、成年礼俗

近世民间的成年礼俗是孩童时代的成长过程与结束的统一,可概括为“成长的习俗”与“成年仪式”。

(1)成长的习俗

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比较常见的有取小名、戴饰物、拜干亲、记名、送灯等。

(2)成年仪式

中国古代:男冠女笄。

民间:开锁、还愿、还俗、完灯、理发、开花等,通常都在十二岁或稍后举行。

3、婚姻礼俗

古代中原的婚俗讲究所谓的“六礼”, 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丧葬礼俗

可分为停丧、下葬、服丧三个阶段。

六、民间信仰习俗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认为,人之所以与一般的生物不同,主要体现于三点:系统地制作工具、运用抽象的语言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为人类社会所独有,且存在于目前所知的一切人类群体之中。

(一)关于宗教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宗教(religion)?

对于“宗教”的定义,目前未有统一的看法。总而言之,它是与超自然力量有关的任何一整套态度、信念和习俗。

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所谓的„宗教‟起码有两重涵义:一是明指„各种宗教传统‟,像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等;二则意味着„人的信仰天赋‟。”

2、宗教的总体类型

杨庆堃在《中国社会的宗教》中将宗教分为两类:一是制度化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指具有严格的宗教组织、成员、仪式、经典和体系化教义的宗教类型是,其宗教事务通常与一般的日常生活相分开,如四大宗教;二是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指其信仰活动扩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没有明显的经典、体系化教义。如:中国的民间宗教。

3、超自然存在的类别

对超自然存在物或超自然力量的信仰是宗教的一大标志。人类学家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超自然存在分为三类:主神、祖灵和非人精灵。

4、宗教仪式

是宗教信众自己或通过宗教师以高度程式化的方式与超自然力量进行联系、沟通的行为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程式性、重复性和相对的一成不变。

人类学通常将仪式分为两大类,即:生命仪式和强化仪式。

生命仪式——通常被称为通过仪式,指个人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社会身份、或一个生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所举行的仪式,如:出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 强化仪式——指为了确保已经存在或确立的秩序、价值、社会关联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生老病死等原因而变得衰弱而举行的宗教仪式,其中,既有对应一年的自然周期而举行的节庆宗教仪式,也有为了消除人生中突然来临的天灾人祸而举行的求雨、祈福等仪式。

5、宗教中介与宗教师

每个社会都有一群人掌握专门的神圣知识和技能,负责掌管仪式,解释神话和教义,沟通神灵世界和世俗人生,以达成普遍人的愿望。这些人就是宗教中介和宗教师。

人类学一般把宗教师分为两种类型:祭司和萨满。其中,祭司指专职的宗教师,即专职侍奉神灵、全心全意进行宗教仪式的神职人员,如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中的神父、佛教中的僧尼等,其基本职务是开放圣殿,为神像着装并奉献食物,为信众布道讲经,主持重大的或所有宗教仪式。萨满指业余的宗教师,人类学界用以泛称能够进入“出神”状态与精灵或鬼魂交流的人,各地因文化传统不同,对这类人员有不同的称呼,如:巫师、巫医、术士、鬼师、端公、道公、师公、巫婆、过阴婆等。

6、宗教的功能

对超自然存在或超自然力的信仰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性策略,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赋予人生以意义

(2)心理上的支持

(3)强化和维持文化的价值体系

(4)减少冲突,增强社会控制。

(5)维护社会集团内部的团结,增强集团成员内部的认同感。

(6)保存知识文化

(7)促进社会变迁

(8)调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例1:我国民间百姓因对“龙山”、“神树”、“风水”的信仰而实施的禁忌和祭祀等宗教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森林保护和生态维护的作用。

例2:印度圣牛信仰与禁忌——印度教不允许教徒屠宰母牛。西方经济和农业专家认为,印度人由于文化或宗教传统的束缚,拒绝理性的利用母牛。但人类学家哈里斯的研究表明,圣牛在印度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适应性角色,而这一生态系统已经进化了上千年——骨瘦如柴的牛是对贫瘠的农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生物性适应,“印度教不杀牛不吃牛肉的禁忌的„不合理‟性质,是西方人想象的虚构产物”。

(二)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从空间上可以分为天廷、冥界(阴间)、人世,从活动主体可以分为神灵、鬼魂、人。这三种空间是明确区隔的,而三种主体也是交互影响的,有时可以相互转化。

中国各地民间信仰五花八门,异说纷呈,只有一部分内容是比较广泛的。

1、民间庙宇

通过民间庙宇的分布,可以大致了解民间信仰的面和规模。

在中国,通常各村都有庙宇,数村必有一个较大的庙宇,一方起码有一个中型庙宇。

民间庙宇兴盛于明清,在清末民间初以来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总趋势是逐渐减少。但一边不断被拆毁,另一方面又在重建,并形成了一次次的回潮。

民间宗教具有多功能性,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其一,民众树立的大神总是一专多能,如关公、观音、玉皇、北方的碧霞元君、沿海的妈祖等;其二,民间庙宇大多是一庙数神,民众习惯在主神之外不断地增加另外的神作配角,无论什么都可以在同一个神庙进行。

2、民间诸神

指民间奉祀的神灵,如:灶王爷、门神、财神爷、关公等。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并无广泛确认的体系,神灵的地位和神灵之间的关系因地而异,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灵活性。

各种神灵在性质上大致有神、神仙、人鬼、菩萨、妖魔等五类。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有无数的名目,其中在近世影响特别大的有玉皇、观音、关公、阎王、城隍、土地、沿海的妈祖、北方的碧霞元君等。

中国民间信仰没有严密的体系,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至尊之神。但在有限的意义上,玉皇大帝亦可算为万神之主。

观音原称“观世音”,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大悲”等。其属性有三:其一,救助一切陷于痛苦困厄的人;其二,能急人之所急,济人之所难,随时救人于一切困厄;其三,其抢险救厄不为己、不为利、不图报。观音能变化形体,但本来多以男性形象出现。在中国民众心目中,则是一位美丽善良、救苦扶难的女神,人们多称其为“观音娘娘”、“观音圣母”等。最成大观音崇拜是浙江普陀山的观音法会,每的三次,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的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的观音涅槃日。

在中国民间诸神中,关帝的影响是数一数二的,大概有时会略逊于民众对于观音的信仰。关帝的民间全称为“关圣帝君”,俗称“关帝君”、“关公”、“关老爷”等。关帝庙也称为关王庙、老爷庙、关庙、武庙等。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是神界的主宰,天宫和冥府都归他管辖。但他与天宫的联系更加密切,冥界则由阎王统一专管。在阎王之下,各地的死人灵魂又由一级级的城隍和土地主管。 战国时期,中国的冥界称“幽都”、“黄泉”。东汉以后,泰山成了中国的冥界,人死后魂归泰山。东岳大帝的特点是管鬼。道教称丰都为鬼都。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地狱观念与中国原有的冥界观念相结合,使冥界体系化,把各种不同的鬼王、冥府罗列在一起,出现“地府十王”之说。

土地神兼为土谷神,又被视为冥间地保。人们供奉、祭拜的土地神曾以多种形象存在。最早的土地神符号是商代的封土为丘。近世的土地神是人形偶像,通常是一位穿袍戴乌帽的白发老翁,旁边配一位老妇,谓之土地公和土地婆、田公和田婆等。土地神本为女性,所谓天公地母。地母,即后土,是最初的社神。土地神的住所有祠、庙、石头屋、旧水缸、露天野外的一个角落等,各地差异很大。近世普遍以农历二月初二为春社,祭祀土地神,祈求本年有好收成,谓之春祈。秋后,再以丰盛的酒肉报答神的庇佑,谓之秋报。

妈祖原于福建的称呼。在闽南方言中,“妈”是对女性年长者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妈祖在山东、辽东称海神娘娘,台湾又称“天上圣母”。妈祖在宋代只是个小地区匠海神,明清以来,升格为中国沿海各地信奉的万能之神:人们不仅相信妈祖能保佑航海安全,而且相信她能主宰风调雨顺、生儿育女、战争胜负、灾病吉凶等。

3、民间祈禳

指民众习惯采用的实际上只是从心理上缓解各种麻烦、困难乃至灾难的手段。

民间祈禳的手段五花八门,除了念佛、吃斋、设醮(音“叫”)、做道场等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手段之外,常见的就有念咒、画符、送瘟船、镇邪等。

(1)念咒

俗信认为,一些神秘的文本具有巫术性的媒介作用,人们念诵这些文本可以达到心愿,缓解自己遇到的困难问题。

(2)画符

符的名目很多,如:斗口符、护法符、诸天符、喇嘛符、镇宅符、镇魂符、托生符、安胎符等。

僧、道、巫皆五四青年节符于寺庙宫观出卖,民间术士也有擅长此道的。

画符所用的纸、笔、砚、墨、水都是极普通的,但这些东西由术士施术后就被赋予了特殊功力。

(3)送瘟船

抬神巡境以收瘟除疫的活动曾通行于各地,其中一种习俗是把瘟疫鬼怪收入船中送走,俗称“送瘟船”、“送船”、“送瘟”、“扫荡”等。

两大类型:一是以地域社会为单位的集团性“送瘟船”祭祀活动,一般以一个村寨或一个城镇为主,地域中的各家各户共同举行;二是以一户家庭为单位的个别性“送瘟船”仪礼,由主家招请巫师道士来家驱瘟逐疫。

(4)下神

民众请巫婆、神汉通过仪式请来神灵或大仙解决疑难、疾患,俗称“下神”、“跳神”等。 这种习俗曾广泛流行,北方萨满系统,南方属于巫师系统。

(5)镇邪

民间用于镇邪的东西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实物、具体的拟物图像、抽像的文字符号。 民间用于镇邪的实物有金、银、铜、锡等金属制品,其中以铜镜最为突出。民间相信铜有辟邪的能力,用铜制作镜子又增加了一层照妖现原形和反射的作用,常被置于宅院中。其他如火、锣鼓、爆竹、芝麻秸、桃树枝、菖蒲、艾草、皇帝用物、红色实物、寿者用物、雷击木、塔等。

民间用于镇邪的拟物图像包括吉兽、凶兽、灵兽等的图像,如麒麟、凤凰、狮子、老虎的画像、塑像。中国古代认为龙、凤凰、麒麟和龟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其中,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都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自己想象和创造出来的。

民间用于镇邪的文字符号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诸神退位”);周易和太极八卦图;符咒,如过江时佩“禹”字;太极八卦图,等等。

中国民俗文化概论

一、概述

1、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俗”一词较早被使用,其含义与“风”、“风俗”、“习俗”、“谣俗”等基本相同,都是指民俗事象。

•从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来看,经历了一个由“风”而“俗”、由“风俗”而“民俗”的演变过程,但其含义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Folklore

•由两个萨克逊语词汇Folk和Lore合成,于1846年为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最早使用。

•一指“民俗”,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俗的智慧”;

•二指“民俗学”,意为“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文化(Culture)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类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政治体制等。

•最早为“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古典进化论学派人类学家、“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他在《原始文化》 (1871)的开篇就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除自然科学外,“文化”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上被使用:一是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三是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

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

•在日常谈话中,“文化”被认为是由“知识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的作品与实践”组成的,是一个描述“音乐、文学、绘画和雕塑、戏剧、电影”的词语。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被广泛认为涉及“有教养的”(cultured)人们所从事的“优雅的”消遣。

•对人类学家来说,“文化” 是指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的特征。

•”文化”的最早含义是指庄稼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稍晚一些,同样的含义被转换来描述对人的心智的培养、培育(cultivation)——一个普遍的、社会的及历史的过程。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大器;人不学,不知义。”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的意思大体说来就是“化人文以成天下”,就是“教化”。人类的成长历程,就是文化的历程,就是雕琢和学习的历程。

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存在着层次差别,既有上层文化,也有下层文化。 •中国上下两层文化的分野非常鲜明。上层文化又叫做圣贤文化、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下层文化又叫做民间文化、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如古代人形容音乐时所用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层文化缺一不可,不能贬低、轻视、忽视民俗文化

二、社会交际礼仪习俗

1、称谓

是说话人在称呼或指代某人时根据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对方的身份、职业等因素而对他使用的指称用语,包括亲属称谓、人名称谓、职务称谓等。

民间称谓使用较多的是亲属称谓与人名称谓。

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面称与背称;自称与他称;敬称、通称与谦称;

称谓以“谦己以敬人”为原则。

其内容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在某种角度上也反映了社会风尚。

(1)亲属称谓

它是以人们之间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称谓,分为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姻系称谓等。

汉语的称谓系统是比较繁复的,而且运用得较为频繁广泛,具有实质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使用它,非亲属关系的人们在非官方的社交场合也习惯于对使用它。

对朋友称兄、弟、师(学)兄、师(学)姐,对长辈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阿姨等。 亲属称谓的发达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浓重的宗族伦理观念,特别注重人际的亲疏长幼关系。

亲属称谓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地域性表现:在河北农村,女婿称岳父岳母为“大爷”、“大娘”或“大叔”、“婶子”,而媳妇在婆家则随夫称;在北京,女婿随妻子称岳父岳母为“爸”、“妈”。

时代性表现:夫妻之间的面称,老派夫妻以“孩子他爸”、“二子他妈”代称,或用“哎”、“我说”等称呼;新派夫妻直接称名,或称“老王”、“小刘”,或称“亲爱的”,或称“老公”、老婆。

(2)人名称谓

现代民间的人名称谓主要有三种形式:小名、大名、绰号。

小名:又叫乳名、奶名、幼名,是成年以前所用的非正式名称,成年后不再使用,但也有在长辈和同辈的口语中沿用的现象。

大名:又称学名,是人在社会上使用的正式名称,过去在人上学时起大名,现在婴儿出生不久即取大名,主要是为了孩子上户口。

绰号:又叫“外号”、“诨名”,指人在本名之外,他人据其特征为之另起的名号。

(3)其他称谓:职务称谓、行业称谓等。另外,吴语区的川沙方言里用“死人”、“浮尸”作为亲昵的称呼,男人之间称“浮尸”,女人之间称 “死人”。

(4)称谓的变迁

称谓是在历史的演沿革中逐渐形成的,因政治变迁、社会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一个地方的称谓语系统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此地的社会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伦理观、价值观、政治背景等。如对成年男性的称谓,从“大人”、“老爷”到先生、同志,经历了相当的历史过程,折射了社会的变革。清制规定,京官凡四品以上方可称“大人”,外官则知府方可称“大人”,知县只能称“大老爷”,由官场影响到民间后,稍有些功名地位和财产的人都乐意接受这种称呼,人们相互交谈和信函往来时,习惯称对方“大人”、“老爷”。”

2、见面礼

见面礼是人际交往时相互致意以示友好的礼节,体现人的修养和互相尊重。

全世界的见面礼千姿百态,常见的有跪拜礼、鞠躬礼、亲吻礼、拥抱礼、握手礼、合十礼、点头礼、举手礼、脱帽礼等,在社会交际中广泛使用的工具还有名片。

等级社会的繁文缛节在今天逐渐呈现为平等简便的礼节,这也是适应工业、信息时代的工作、生活快节奏的需求。

作揖中国传统的一种见面礼。作揖时双手虚握拳相抱于面前,展示给对方,同时低眉鞠躬,口中问候。中国古代传统是非常讲究对别人的尊重,所以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夫妻之间都要求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陌生人之间更不会随便有身体接触。不但如此,连身体之间的距离都尽量保持最大,靠近别人的身体都是不礼貌。

鞠躬也是中国传统见面礼之一。清代,晚辈与长辈相见,晚辈要先向长者行鞠躬礼,复行鞠躬礼时,长辈也向晚辈鞠躬。如果戴帽,晚辈先脱帽子后行礼,长辈同时脱帽还礼,或不脱帽还礼。见师长,弟子脱帽鞠躬,再鞠躬,师长答礼一鞠躬。男女相见,互行鞠躬礼,女子戴帽时可不脱帽。

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和性别的差异,中国传统上又衍生出长揖、道福、长跪、下拜、叩首等见面礼。

现代中国人的见面礼主要是握手,它于100多年前由西方传入。晚辈对长辈或领导,一般微微鞠躬,同时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与女子握手,特别是与年轻女子握手,要轻轻握手指部分。如客人很多,要一一握手时,要先对主客人、长者、身份高者,后对一般客人。

3、、待客之道

在民间,有客人来时,常以烟、茶、酒宴相待。不少民族亦有以歌待客的习俗,如:侗、苗、瑶等民族的塞寨门。

(1)茶道

客人落座后,一般先向客人敬茶。倒茶时,右手提壶,左手遮掩杯沿,以示尊敬。根据“浅茶满酒”原则,茶不可倒满杯,七八分杯即可。

主人要双手递茶,放置茶壶要注意壶嘴方向朝外或无人处,忌朝客人。

敬茶后在陪客人饮茶的同时,要主动与客叙谈,避讳“静场”使客人尴尬。

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各民族的茶亦不同,如:侗、瑶、苗族的打油茶,蒙古族的奶茶,藏族的酥油茶。

(2)酒道

贵客临门时,民间多以酒宴相待。

主宾上座,其余宾客自由入座。

主人斟酒,从主客斟起,顺次敬上。献酒时,要从容客气,不强人饮酒。开饮时,由主人先举杯祝酒。

先酒后饭。主人如不喝酒,可以汤或茶水代酒相陪,不能先于客盛饭。

主人须等客人用完餐后自己方可放筷,否则视为对客人不尊重。

(3)少数民族的宴饮习俗

以歌劝酒、交杯酒、围拢宴等。

4、交际空间

聚会是社会交往的形式。在民间,庙会、歌圩等均是重要的聚会场所。

5、中外交际中的冲突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中外交际中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误甚至矛盾。

三、物质生活习俗

1、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居住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社会发展不平衡,宗教信仰各异,文化差异突出。这一切,使中国各民族的服饰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1)旗袍

旗袍起源于满族服饰,兴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上海,是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

(2)唐装

唐装是中式服装的通称,主要是因为国外都称华人居住的地方为“唐人街”。

当今的“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化而成的。

(3)其他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也各有特色,如:中原一带的肚兜、各少数民族的服饰。

2、食

在近代,中国民众很容易沦入饥饿的境地,这种处境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了中国的饮食习俗。一方面,由于食物绝对不足,“少吃”、“省着吃”是可取的饮食策略,由此,人们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节俭心理。另一方面,饥饿又导致了对食物的铺张浪费,养成日常节俭、得到机会就大吃大喝的习惯。

(1)日常饮食习俗

饮食习惯:粗茶淡饭

目标:填饱肚子

原则:省吃俭用

一般心理:丰年防饥、细水长流

日常主要食物: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但普通百姓大多以杂粮为主食,如小米、荞麦、高粱、玉米、红薯、黄豆等。

(2)酒宴习俗

中国的酒宴是以铺张甚至浪费而著称的。老百姓平时无比节俭,等到办理酒宴,为了礼节,为了面子,往往非常铺张,否则不能算是成功的做人。在席位、菜品、饮酒习惯、宴席礼节等方面,民间都有特别的规定。

(3)饮酒习俗

中国的酒文化源流长,考古人员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二里头文化”中发现了盛酒的器具。 各地的饮酒之风极盛,有“无酒不成宴”的说法,“宴席”亦直接称为“酒席”。

在中国,酒文化不仅是一种食物,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酒令就在黄河流域的宴席上出现了。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

(4)饮茶习俗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喜欢喝茶,也常常用茶来招待朋友和客人。

中国古人发现茶树后,最早是把茶叶作为药用,后来才当作饮料。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以后又逐渐学会了培育茶树和制作茶叶的技术。

按照制作方法,中国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沱茶、砖茶等几大类,各类茶中又包括许多品种。

喝茶不但可以止渴,还能消除疲劳,帮助消化,预防一些疾病。长期饮茶,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益。

3、住

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同,人们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蒙古包、客家土楼、南方干栏房。

4、行

马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轿子是中国特有的交通工具。

四、岁时节日习俗

1、什么叫节日?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

节日习俗的组成要素有以下:一是特定的日期;二是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观念因素;三是人们相尚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的以及娱乐性的活动。

2、当代中国的节日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采用西历(公历),并照顾民众需要而兼用夏历(农历)。在国家发行的历书上,二历并存,公历附带星期,农历附带节气。

节日体系包括官方订立的新式节日和民间沿袭的传统节日。其中,新式节日还未形成深厚而丰富的民俗,真正靠文化魅力活跃于民间的还是传统节日。

3、主要的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

每年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家家户户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叫“守岁”。除夕零点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称23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24点也就是零点叫“子正”,是新旧年交替的象征。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饺子,就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威、看朋友,互相拜年,说一些互相祝福的话。人们要放爆竹、给孩子发压岁钱。

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2)元宵节

节期在农历正月十五。正月又叫元月,“宵”是“夜晚”。正月十五晚上是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节。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又称“灯节”。

(3)清明节

节期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这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就叫“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清插柳的习俗。

(4)端午节

节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

(5)中秋节

节期在农历八月十五。

按中国历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是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就叫“中秋节”。

人们把圆月看作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又称它作“团圆节”。

民间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6)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中国农历特有的。按照中国的历法,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

(7)民间庙会

庙会是中国民间一种社会活动,据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土地神,以后逐渐变成一种民间物品交流的集市和文化表演的场所。一般设在寺庙和寺庙附近的空地上,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里举办,有的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各地庙会时间不同,但基本内容差不多。

五、人生礼俗

指家庭和社会为个人通过一生的重要阶段而设置的礼仪和习俗。其中,礼仪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如成年礼中的冠礼,婚姻中的六礼;习俗是民间传承的。但事实上,民间传承的往往不会是纯粹的“礼”或者“俗”,而是融合了二者的。

汉族主要有诞生礼俗、成年礼俗、婚姻礼俗、丧葬礼俗。

1、诞生和生日礼俗

中国人对生命的热爱,表现在重视子嗣和虔敬地为尊长庆寿两个方面。

中国人的诞生礼俗不限于孕育和诞生本身,它向前延伸为求子习俗,向后派生出生日习俗。

(1)求子和孕期习俗

多子多福是中国人传统的心理,儒家观念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

传统的汉族社会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如“含璋弄瓦”的说法。故求的通常为男孩

求子的仪式行为从结婚的时候就开始了。如: “压轿”(新媳妇坐轿出嫁时需一个小男孩陪同),新婚铺床(儿女双全者铺床),男孩坐婚床。

(2)诞生习俗

从接生到孩子满月,亦有一系列习俗,如准备产房、坐草、报喜、开奶、洗三、坐月子、满月等。

2、成年礼俗

近世民间的成年礼俗是孩童时代的成长过程与结束的统一,可概括为“成长的习俗”与“成年仪式”。

(1)成长的习俗

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比较常见的有取小名、戴饰物、拜干亲、记名、送灯等。

(2)成年仪式

中国古代:男冠女笄。

民间:开锁、还愿、还俗、完灯、理发、开花等,通常都在十二岁或稍后举行。

3、婚姻礼俗

古代中原的婚俗讲究所谓的“六礼”, 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丧葬礼俗

可分为停丧、下葬、服丧三个阶段。

六、民间信仰习俗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认为,人之所以与一般的生物不同,主要体现于三点:系统地制作工具、运用抽象的语言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为人类社会所独有,且存在于目前所知的一切人类群体之中。

(一)关于宗教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宗教(religion)?

对于“宗教”的定义,目前未有统一的看法。总而言之,它是与超自然力量有关的任何一整套态度、信念和习俗。

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所谓的„宗教‟起码有两重涵义:一是明指„各种宗教传统‟,像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等;二则意味着„人的信仰天赋‟。”

2、宗教的总体类型

杨庆堃在《中国社会的宗教》中将宗教分为两类:一是制度化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指具有严格的宗教组织、成员、仪式、经典和体系化教义的宗教类型是,其宗教事务通常与一般的日常生活相分开,如四大宗教;二是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指其信仰活动扩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没有明显的经典、体系化教义。如:中国的民间宗教。

3、超自然存在的类别

对超自然存在物或超自然力量的信仰是宗教的一大标志。人类学家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超自然存在分为三类:主神、祖灵和非人精灵。

4、宗教仪式

是宗教信众自己或通过宗教师以高度程式化的方式与超自然力量进行联系、沟通的行为模式。

其基本特征是程式性、重复性和相对的一成不变。

人类学通常将仪式分为两大类,即:生命仪式和强化仪式。

生命仪式——通常被称为通过仪式,指个人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社会身份、或一个生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所举行的仪式,如:出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 强化仪式——指为了确保已经存在或确立的秩序、价值、社会关联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生老病死等原因而变得衰弱而举行的宗教仪式,其中,既有对应一年的自然周期而举行的节庆宗教仪式,也有为了消除人生中突然来临的天灾人祸而举行的求雨、祈福等仪式。

5、宗教中介与宗教师

每个社会都有一群人掌握专门的神圣知识和技能,负责掌管仪式,解释神话和教义,沟通神灵世界和世俗人生,以达成普遍人的愿望。这些人就是宗教中介和宗教师。

人类学一般把宗教师分为两种类型:祭司和萨满。其中,祭司指专职的宗教师,即专职侍奉神灵、全心全意进行宗教仪式的神职人员,如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中的神父、佛教中的僧尼等,其基本职务是开放圣殿,为神像着装并奉献食物,为信众布道讲经,主持重大的或所有宗教仪式。萨满指业余的宗教师,人类学界用以泛称能够进入“出神”状态与精灵或鬼魂交流的人,各地因文化传统不同,对这类人员有不同的称呼,如:巫师、巫医、术士、鬼师、端公、道公、师公、巫婆、过阴婆等。

6、宗教的功能

对超自然存在或超自然力的信仰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性策略,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赋予人生以意义

(2)心理上的支持

(3)强化和维持文化的价值体系

(4)减少冲突,增强社会控制。

(5)维护社会集团内部的团结,增强集团成员内部的认同感。

(6)保存知识文化

(7)促进社会变迁

(8)调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例1:我国民间百姓因对“龙山”、“神树”、“风水”的信仰而实施的禁忌和祭祀等宗教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森林保护和生态维护的作用。

例2:印度圣牛信仰与禁忌——印度教不允许教徒屠宰母牛。西方经济和农业专家认为,印度人由于文化或宗教传统的束缚,拒绝理性的利用母牛。但人类学家哈里斯的研究表明,圣牛在印度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适应性角色,而这一生态系统已经进化了上千年——骨瘦如柴的牛是对贫瘠的农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生物性适应,“印度教不杀牛不吃牛肉的禁忌的„不合理‟性质,是西方人想象的虚构产物”。

(二)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从空间上可以分为天廷、冥界(阴间)、人世,从活动主体可以分为神灵、鬼魂、人。这三种空间是明确区隔的,而三种主体也是交互影响的,有时可以相互转化。

中国各地民间信仰五花八门,异说纷呈,只有一部分内容是比较广泛的。

1、民间庙宇

通过民间庙宇的分布,可以大致了解民间信仰的面和规模。

在中国,通常各村都有庙宇,数村必有一个较大的庙宇,一方起码有一个中型庙宇。

民间庙宇兴盛于明清,在清末民间初以来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总趋势是逐渐减少。但一边不断被拆毁,另一方面又在重建,并形成了一次次的回潮。

民间宗教具有多功能性,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其一,民众树立的大神总是一专多能,如关公、观音、玉皇、北方的碧霞元君、沿海的妈祖等;其二,民间庙宇大多是一庙数神,民众习惯在主神之外不断地增加另外的神作配角,无论什么都可以在同一个神庙进行。

2、民间诸神

指民间奉祀的神灵,如:灶王爷、门神、财神爷、关公等。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并无广泛确认的体系,神灵的地位和神灵之间的关系因地而异,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灵活性。

各种神灵在性质上大致有神、神仙、人鬼、菩萨、妖魔等五类。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有无数的名目,其中在近世影响特别大的有玉皇、观音、关公、阎王、城隍、土地、沿海的妈祖、北方的碧霞元君等。

中国民间信仰没有严密的体系,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至尊之神。但在有限的意义上,玉皇大帝亦可算为万神之主。

观音原称“观世音”,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大悲”等。其属性有三:其一,救助一切陷于痛苦困厄的人;其二,能急人之所急,济人之所难,随时救人于一切困厄;其三,其抢险救厄不为己、不为利、不图报。观音能变化形体,但本来多以男性形象出现。在中国民众心目中,则是一位美丽善良、救苦扶难的女神,人们多称其为“观音娘娘”、“观音圣母”等。最成大观音崇拜是浙江普陀山的观音法会,每的三次,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的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的观音涅槃日。

在中国民间诸神中,关帝的影响是数一数二的,大概有时会略逊于民众对于观音的信仰。关帝的民间全称为“关圣帝君”,俗称“关帝君”、“关公”、“关老爷”等。关帝庙也称为关王庙、老爷庙、关庙、武庙等。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是神界的主宰,天宫和冥府都归他管辖。但他与天宫的联系更加密切,冥界则由阎王统一专管。在阎王之下,各地的死人灵魂又由一级级的城隍和土地主管。 战国时期,中国的冥界称“幽都”、“黄泉”。东汉以后,泰山成了中国的冥界,人死后魂归泰山。东岳大帝的特点是管鬼。道教称丰都为鬼都。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地狱观念与中国原有的冥界观念相结合,使冥界体系化,把各种不同的鬼王、冥府罗列在一起,出现“地府十王”之说。

土地神兼为土谷神,又被视为冥间地保。人们供奉、祭拜的土地神曾以多种形象存在。最早的土地神符号是商代的封土为丘。近世的土地神是人形偶像,通常是一位穿袍戴乌帽的白发老翁,旁边配一位老妇,谓之土地公和土地婆、田公和田婆等。土地神本为女性,所谓天公地母。地母,即后土,是最初的社神。土地神的住所有祠、庙、石头屋、旧水缸、露天野外的一个角落等,各地差异很大。近世普遍以农历二月初二为春社,祭祀土地神,祈求本年有好收成,谓之春祈。秋后,再以丰盛的酒肉报答神的庇佑,谓之秋报。

妈祖原于福建的称呼。在闽南方言中,“妈”是对女性年长者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妈祖在山东、辽东称海神娘娘,台湾又称“天上圣母”。妈祖在宋代只是个小地区匠海神,明清以来,升格为中国沿海各地信奉的万能之神:人们不仅相信妈祖能保佑航海安全,而且相信她能主宰风调雨顺、生儿育女、战争胜负、灾病吉凶等。

3、民间祈禳

指民众习惯采用的实际上只是从心理上缓解各种麻烦、困难乃至灾难的手段。

民间祈禳的手段五花八门,除了念佛、吃斋、设醮(音“叫”)、做道场等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手段之外,常见的就有念咒、画符、送瘟船、镇邪等。

(1)念咒

俗信认为,一些神秘的文本具有巫术性的媒介作用,人们念诵这些文本可以达到心愿,缓解自己遇到的困难问题。

(2)画符

符的名目很多,如:斗口符、护法符、诸天符、喇嘛符、镇宅符、镇魂符、托生符、安胎符等。

僧、道、巫皆五四青年节符于寺庙宫观出卖,民间术士也有擅长此道的。

画符所用的纸、笔、砚、墨、水都是极普通的,但这些东西由术士施术后就被赋予了特殊功力。

(3)送瘟船

抬神巡境以收瘟除疫的活动曾通行于各地,其中一种习俗是把瘟疫鬼怪收入船中送走,俗称“送瘟船”、“送船”、“送瘟”、“扫荡”等。

两大类型:一是以地域社会为单位的集团性“送瘟船”祭祀活动,一般以一个村寨或一个城镇为主,地域中的各家各户共同举行;二是以一户家庭为单位的个别性“送瘟船”仪礼,由主家招请巫师道士来家驱瘟逐疫。

(4)下神

民众请巫婆、神汉通过仪式请来神灵或大仙解决疑难、疾患,俗称“下神”、“跳神”等。 这种习俗曾广泛流行,北方萨满系统,南方属于巫师系统。

(5)镇邪

民间用于镇邪的东西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实物、具体的拟物图像、抽像的文字符号。 民间用于镇邪的实物有金、银、铜、锡等金属制品,其中以铜镜最为突出。民间相信铜有辟邪的能力,用铜制作镜子又增加了一层照妖现原形和反射的作用,常被置于宅院中。其他如火、锣鼓、爆竹、芝麻秸、桃树枝、菖蒲、艾草、皇帝用物、红色实物、寿者用物、雷击木、塔等。

民间用于镇邪的拟物图像包括吉兽、凶兽、灵兽等的图像,如麒麟、凤凰、狮子、老虎的画像、塑像。中国古代认为龙、凤凰、麒麟和龟是有灵性的动物,因此把它们称为“四灵”,作为祥瑞的标志。其中,除了龟以外,其他三种都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自己想象和创造出来的。

民间用于镇邪的文字符号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诸神退位”);周易和太极八卦图;符咒,如过江时佩“禹”字;太极八卦图,等等。


相关内容

  • 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
  • 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函授点,广西师范大学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学校现有21个教学学院(含独立学院--漓江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342人,全日制本科生21137人,博士生110 ...

  • [考研书目]暨南大学汉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 [考研书目] 暨南大学汉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教育心理学>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中国古代文学 ...

  • 南京晓庄学院专业介绍
  • 南京晓庄学院专业介绍 一.艺体类招生专业 1.音乐学专业(师范) 主要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声乐.钢琴.器乐(中国乐器.外国乐器).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形体训练.钢琴伴奏等.另开设了近20门选修课程 ...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 ) -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 0501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竞争合作意识.诚信笃行品德.实践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具备丰厚的文艺理论素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文秘技能技巧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

  •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资料
  •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一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 ...

  • 党章党规进高职高专[概论]课堂路径与教学策略
  • 摘 要:梳理党章党规与<概论>的主线,研究学习路径和教学策略,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做到热爱党拥护党. 关键词:党章党规:进高职高专:概论课堂:路径与策略 党章党规进课堂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首先,学习领会党章党规,查找与教材的结合点.其次,把党章党规重要内容与课 ...

  • 烹饪学概论
  • 扬州大学编 (高纲号 0325) 一.烹饪学概论的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烹饪学概论>课程是江苏省自学考试烹饪专业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中国烹饪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门基础课. <烹饪学概论>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它融技术性.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性.艺术 ...

  • [人类学概论]纲要
  • 人类学天地-->基本知识--><人类学概论>纲要 人类学概论 一.导论 (-)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1.人类学的定义,人类学是一门广泛地.综合地研究人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实证科学. 2.人类学的体系,国内外几种不同的看法. 3.人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一文 ...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课码 00009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卫兴华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绪 论"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