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特点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特点研究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很多学者认为,媒介议程设置可能会消失。对此,笔者以“周一见”事件为例,试从议程设置的过程、主体、效果三方面入手,探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并提出不同观点:传统媒体通过跨媒体合作进行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的效果依然强大。

关键词 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周一见”事件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关键理论之一,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受到了冲击,很多学者认为,媒介议程设置会消失。对此,本文以“周一见”事件为例,从议程设置的过程、主体、效果三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下议程设置的特点,并提出不同观点:传统媒体通过跨媒体合作进行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的效果依然强大。

1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论述者是李普曼,他在《舆论学》中首次提出了有关议程设置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里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1963年,科恩又进一步提出了相关观点,他认为新闻媒体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多数时候,它在使人们怎么想上较难奏效,但在使受众想什么上十分奏效。在此基础上,麦库姆斯和肖在1972年正式提出议程设置概念,该理论的提出使得传播效果的研究从受众态度和行为转向了对认知的研究。

纵观传统媒体时代有关“议程设置”的研究,该理论主要是指大众媒介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将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1]

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方式的多元,使得传播方式超越了单纯的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发起或传播于网络的事件,通过多元议程设置主体共设议程,很有可能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从而引发一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过程。

2“周一见”事件

2014年3月28日晚20:16分,《南都娱乐周刊》(后称南都)主编谢晓发布了一篇微博,暗示周一将会有重磅消息发布,且表明“为了顺利签片,我下午关机拒绝了一切人情电话”,并称“记者也拒绝了巨大的利益诱惑”。许多网友和媒体人转发该微博并纷纷猜测消息当事人。其中,文章和姚笛被提及的频率最高,有网友留言称“大有‘文章’”。随后,该周刊主编陈朝华也暗示网友猜中了八卦:“据说,昨晚网友评论的热词分别是:周一见。挺住。大仇已报。诸事不宜……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特点研究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很多学者认为,媒介议程设置可能会消失。对此,笔者以“周一见”事件为例,试从议程设置的过程、主体、效果三方面入手,探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并提出不同观点:传统媒体通过跨媒体合作进行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的效果依然强大。

关键词 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周一见”事件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关键理论之一,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受到了冲击,很多学者认为,媒介议程设置会消失。对此,本文以“周一见”事件为例,从议程设置的过程、主体、效果三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下议程设置的特点,并提出不同观点:传统媒体通过跨媒体合作进行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的效果依然强大。

1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论述者是李普曼,他在《舆论学》中首次提出了有关议程设置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里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1963年,科恩又进一步提出了相关观点,他认为新闻媒体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多数时候,它在使人们怎么想上较难奏效,但在使受众想什么上十分奏效。在此基础上,麦库姆斯和肖在1972年正式提出议程设置概念,该理论的提出使得传播效果的研究从受众态度和行为转向了对认知的研究。

纵观传统媒体时代有关“议程设置”的研究,该理论主要是指大众媒介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将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1]

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方式的多元,使得传播方式超越了单纯的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发起或传播于网络的事件,通过多元议程设置主体共设议程,很有可能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从而引发一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过程。

2“周一见”事件

2014年3月28日晚20:16分,《南都娱乐周刊》(后称南都)主编谢晓发布了一篇微博,暗示周一将会有重磅消息发布,且表明“为了顺利签片,我下午关机拒绝了一切人情电话”,并称“记者也拒绝了巨大的利益诱惑”。许多网友和媒体人转发该微博并纷纷猜测消息当事人。其中,文章和姚笛被提及的频率最高,有网友留言称“大有‘文章’”。随后,该周刊主编陈朝华也暗示网友猜中了八卦:“据说,昨晚网友评论的热词分别是:周一见。挺住。大仇已报。诸事不宜……


相关内容

  • 郭庆光新版教程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笔记
  • 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 ...

  • 网络营销成功案例
  • 赵本山涉黑事件:一场事件营销炒作 摘要:赵本山涉黑行贿的传闻漫天飞舞的时候,赵本山和他的本山集团选择性沉默.从公关学的角度来说,他们错过了一个最好的时机.稍微懂点常识的人,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出面澄清.可为何本山集.. 赵本山涉黑行贿的传闻漫天飞舞的时候,赵本山和他的本山集团选择性沉默.从公关学的角度来 ...

  • 传播学教程笔记和大纲郭庆光
  •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纲 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 传播学的概念 1. 定义 1) 库利(社会学角度) 2)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 施拉姆 4) 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 ...

  •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四章 一.信息 含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二.传播 (一)含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 ...

  • 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 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 ...

  • 国际新闻报道的"议程冲突"
  •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设置新闻议程以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权力掌握在媒体手中,不同媒体的新闻议程虽有差异,但基本不会产生议程冲突,尤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是如此.数字媒体时代,自我赋权把议程交到用户手中,其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直接导致"冲突议程&quo ...

  • 金登多源流模式理论及其启示_评述多源流模式理论
  • 第15卷 第5期 2010年10 月J O UR NAL OF HUNAN UN I VERS I TY OF TEC HNOL OGY S OC I AL SC I ENCE ED I T I ON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15No 5Oct . 2010 金登多源流模式理论及其启 ...

  •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
  • 1. 传媒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 ...

  •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 新闻系 王欢 1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具体出现在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随做的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