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郎文孝

(河北体育学院)

摘要:研究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对学习、交流,以及翻

译英汉语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地理位置、思维方

式、宗教与文化、意识形态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文化差异对翻

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g.g-;思维方式;宗教文化;意识形态

一、地理位置与思维方式结合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

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

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英国是一个海岛.渔业和航海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

重,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因

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

对应。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

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地气

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

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地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毛泽东).

如果不了解此中特殊涵义,外国人势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

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

勃勃.大地复苏。

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

式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

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在中文的句

子中多采用“流水句”.在叙述事实的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

里,可以包涵几个甚至十几个句子。譬如在《水浒传》中就多

采用这样的“流水句”。但西方人注重逻辑分析。惯与。由一到

多”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到各个

短语和从旬,由主到次,层层叠加,形成“树权形”的句式结

构。所以在英文翻译中,译者通常用连词“and,but,OF”等,并

多用分句,从旬来表达原文层层递加.有主到次的信息。此

外,汉语多主动句,英语多被动句。反映了中国人不重本体的

思维方式,而西方人重本体的思维方式。汉语通常从已知到

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

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

地址和时间地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

方人则习惯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二、宗教与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指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

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

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像道教中“玉帝”。佛教中“佛祖~菩萨”.神话中的“老

天爷”龙王”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人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的.

他们信仰基督教.希腊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他们

的心目中只有Cod(上帝),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

或MyGod。祝福时会说Godblessyou.表示。惊讶时就说God

blessme.关于这方面的习语还有Godforbid!(苍天不容),God

142

万方数据foffendf绝无此事)。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1以及HethatselvesGodformoneywillserve山edevilforbetterwages.(为金钱侍奉上帝的人。为了更多的报酬也会给魔鬼卖力)等等。这些习语都生动地反映了God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深受佛教、道教等影响的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本族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当他们表示痛苦、悲哀、绝望时会说“哦.天啦!老天爷呀!”,当他们发誓时会说“老天作证”,在这方面的习语还有:三教九流,鬼斧神工,鬼使神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我们翻译时应予以注意。三、意识形态文化的不同中国传统信奉儒家学说.所以“孑L孟”特指儒家学说。在美国.MartinLutherKing是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他的生日“马丁.路德・金日”是美国法定的节日.象征着着民权,尤其是黑人的民权。以美国为例.“NikkeiIndex”即我们常常听到的“日经指数”。它是由东京证券交易所根据美国道琼斯阿囡公司的股价修正计算方式计算出来的每13股价指数.列入计算表的股票有225种。它被经济学家们认为是亚洲经济状况的晴雨表。“Fed’(rederalReserveBank)指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典故传说是历史的精髓.是文化的浓缩.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典故传说具有隐喻性,这一特点表明人们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传说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汉语中的“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据说赵国大臣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献璧时秦王拒不给城.“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冲冠。”由于这个典故.汉语成语“怒发冲冠”形容头发竖立。表示非常愤怒。有些典故本身就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闻鸡起舞”等。四、结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翻译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翻译。“文化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特征.因此不同地文化需要交流和沟通.而交流和沟通离不开语言地的翻译。文化及其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人员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只有充分地了解民族文化和语言.才能领悟到文化负载的内涵和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翻译。只有对民族特色文化深刻了解.才能做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参考文献:【1】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回汪伏祥,伏力.英荧文化与英汉翻g"[MI.外文出版社。2006。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郎文孝河北体育学院时代文学SHIDAI WENXUE2010,""(6)0次

参考文献(2条)

1.冯庆华 文体翻译论 2005

2.汪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董广才.马娜.DONG Guang-cai.MA Na 语言的文化本质,文化的语言内容--关于凯斯·哈维的《同性恋者的身份与文化转换》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7(1)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运载文化的语言交际过程.本文就阐述凯斯·哈维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立场,不同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文化本质,不同的文化赋予不同的语言内容.凯斯·哈维以近期的法国及英美小说中同性恋者的语言为研究客体,通过对法语及英语语言的性别身份特征以及翻译交际策略的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文体翻译所体现的文化的不同.

2.学位论文 杨丽 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分析俄语中带“心灵”这一成素的成语 2009

随着语言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整合发展,各学科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紧密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重视,语言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交际和认知工具,它更被看作是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代码;“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褚敏2001)。这是由语言与文化自身特点决定的,因为语言与文化历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语言作为文化的介质,实际上是“文化中的文化”,即“符号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的“母体”,其实质是“人化”(赵爱国2002)。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语言既然是人类文明开化的表征,那么也就可以说,语言的产生使人有了文化,语言就是文化,而且是先于其它文化的文化”(夏雨1994);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文化代码,不仅反映语言自身,而且记录并保存文化,同时,文化也作用于语言,在各个层面上影响语言并给语言带来生命力”(褚敏2001)。

学术界对语言、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关注。在俄语语文学界亦是如此。在俄罗斯20世纪70年代,举世公认的两部著作《语言与文化》(维列夏金,科斯托马罗夫1973,1976,1983,1990)和《词的语言国情学理论》(维列夏金,科斯托马罗夫1980)的问世标志着把语言与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或学科命名并予以系统研究得以实现,“语言国情学”这一术语在20世纪70-80年代为众多俄罗斯语文学家所熟悉。然而这一理论产生和研究的范围仅限于对外俄语教学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俄罗斯语文学界提到更多的是“语言文化学”这个术语,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的转变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俄罗斯学术界,在语言文化学这个领域有突出建树的代表人物是捷利娅,斯捷潘诺夫,阿鲁久诺娃,沃罗比约夫等。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深入了解和掌握并使用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无论对学习还是对交际都是很有帮助和必要的。也就是说,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学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过程。反过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情况及情感特征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上。因此,通过语言来研究某一民族的文化显得尤其特别重要,因为语言不仅表达文化、表现文化、形成文化、产生于文化当中,而且在文化中得到发展。

我们知道,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民族语言中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是语言中相对稳定的一个分支体系,是最具有形象性、且最“保守”的语言体系。俄语成语作为俄罗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镜子,它充分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民情及历史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俄语成语是俄罗斯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许多世纪而提炼出来的,就其数量来说,可谓是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并且对成语的界定及研究范围也尚未达成共识。我国俄语学界对俄语成语进行了大量研究,有的从词源学的角度介绍俄语成语的来源,例如来自日常生活(服装、饮食等),或是历史事件,亦或是来自于宗教生活,还有来自于外来文化;有的是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俄语成语,介绍其反映的俄罗斯国情,诸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者风俗传统、节庆、宗教礼仪等。由于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局限,本论文在写作时,主要从“语言文化学”这一理论出发,选取俄语成语中带“心灵”这一成分的成语作为语料,分析体现在这些成语文化层面上的“俄罗斯民族的心理情感状态”,揭示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几个典型特点,例如慷慨、情绪化等,阐明俄罗斯文化与俄语成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文由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七部分构成。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现实意义、目的、任务、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新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以及使用的材料。

第一章《语言文化学的理论基础》

本章第一节《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问题》综述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揭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本章第二节《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语言文化学》介绍了语言文化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它的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及研究流派。 本章第三节《语言文化学的概念体系》阐释语言文化学学科范围内的“民族心智”、“语言世界图景”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一个概念“心灵”。

第二章《俄语成语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本章第一节《俄语成语发展的历史和基本阶段》介绍俄语成语的研究历史及成果。

本章第二节《俄语成语的研究现状》

本章第三节《俄语成语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三章《带“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与文化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其研究的对象物包括:神话化的语言单位(神话单位、原始意象或原型、典礼、仪式、咒语);警句、箴言、谚语、俗语;成语;象征、范语和定型;形象和隐喻;语言的修辞方式;言语行为;言语礼节。而其中成语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信息源泉。成语中凝结着民族有关神话、风俗、传统、仪式、道德、习惯、和行为的定型观念。就像拉林(Б.А.Ларин)指出的那样,成语永远间接地体现了一民族的世界观、社会制度和该时代的意识形态,这种表现正如早晨的光辉体现在一滴水中。

在论文中我们选取了带有“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以语言文化学理论为支撑对其进行分析。

本章第一节《俄语成语的语言文化学研究》分析俄语成语在语言文化学视野下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现状。

本章第二节《带“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的分类》

本章第三节《对表示俄罗斯民族内在情感状态的带“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结论中对整个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附录部分按俄语字母顺序排列,列举出本论文中出现的成语。

3.期刊论文 王丹.任自峰 语言的文化本质文化的语言内容——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文化因素会不断浸入语言之中,丰富和发展语言;2.语言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理解语言必须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4.期刊论文 焦宏丽 民间的巨人——浅谈《巨人传》中民间诙谐文化的语言表征世间 -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3)

本文着力从语言角度解读巴赫金在其《拉伯雷研究》中提出的"民间诙谐文化"这一概念在拉伯雷《巨人传》中的体现,力图开掘拉伯雷长期被误解的背后所潜藏的深厚内涵.本文通过对广场化、狂欢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梳理民间诙谐文化在《巨人传》中扩大及延展的脉络.通过对民间诙谐文化的栽体的研究,揭示在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中依然鲜活的民间文化与专制的官方文化进行对抗的实质.

5.学位论文 于军 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 2009

我的论文题目是《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论文由引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信等五部分组成。

在引言中分别介绍了论文题目和选题的迫切性,阐明了论文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第一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基本概念》中系统详细地阐述了下面的一些问题,如:语言与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俄罗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民俗是文化的一种,俄罗斯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俄罗斯民俗对俄罗斯人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及对俄罗斯行为方式的影响等。

在第二部分《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中由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组成:俄罗斯民俗中礼貌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官方正式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个人亲密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科技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文化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广告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讽刺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作家言语使用等。

在第三部分《俄汉民俗语言表达方式对比》中系统深入分析了俄汉语中称谓的区别,俄汉语中数字文化意义的区别,俄汉语中最常见的亲属间的称谓,俄汉语中姓氏表达的区别,及俄汉语中的民俗表达特点等。

在第四部分《俄罗斯民俗不同地方的称呼》中由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组成:在城市交通,百货商店,诊所,理发店,服务部,照相馆,干洗店等地的称呼。

论文选题的迫切性。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和认知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文化活动,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惯,民族习惯可简称为民俗,也可以说,民俗是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礼节风俗的总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人的生活有许多传统、风俗、礼仪、仪式。例如:无论是出远门,还是到附近出差,在临出发之前,上路的人和送行的人都要在沙发或者椅子上静静地坐一会儿。这种民俗称之为“сестьнадорогу”(上路前坐下来),据说是为了动身前集中一下思想,求得平静,这样可以保佑一路平安。这个民俗有相当长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我要写的论文《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符合当前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众所周知,政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再比如说,正确的运用打招呼的方式和称谓用语,直接关系着交往的好坏。在俄语中,如果听到《Приветствуювас》的打招呼用语,不难判断说话者或者是中老年人,或是处在正式的交际场合。看到一个外国人能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我们一定会很敬佩。总之,在各国人民渴望相互了解的今天,作为从事俄语的人,有必要对俄罗斯人的民俗和语言表达作一个深入的研究。这对顺利进行外事工作,外经外贸及跨文化交际是极为有益的。如果正是这样,那么就足以说明我论文所选题目十分迫切。

论文的创新之处。目前研究俄语语言文化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国内的有吴国华,是洛阳外语学院的教授,著有《文化词汇学》,《文化语义学》,王福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著有《跨语言学》,《文化与语言》。俄罗斯普希金语言学院院长(),是俄罗斯语言国情学的创始人,著有《跨语言学》,()等。70年代以后,苏联开始大力开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并把这门学科定名为语言国情学,于是研究语言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的汉语界,文化语言学也在悄然兴起,申小龙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化语言学》,他把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这门学科定名为文化语言学,尝试建立自己的文化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诞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必然。而文化语言学的重点研究汉语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民族习俗的关系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俄罗斯民族习俗如何用语言表达归纳总结汇集成锦,并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新义。例如чёрнаясуббота译成“时尚劳动日”而在十月革命时期:суббота意思是“星期六义务劳动”,所以当今如果说

чёрнаясуббота是对劳动日的一种讽刺。再比如当俄罗斯人请您去做客时,您也许会问:“要不要带些什么

?”(Чтопринестиссобой?)他肯定会说:“什么也不用带,您自己来就行了”(),但是,这句客套话千万不能当真。根据俄罗斯人的传统,空手上门做客是不礼貌的。诸如此类的民俗语言现象和表达将会在我的论文中体现很多很多,它是前人和以前这类研究中所少见的。因此,可以说,我的研究将会对类似研究起到引导和借鉴作用。

论文的理论意义。大家知道,学术论文有等级之分,作为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如果真的要达到理论创新实际上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能够对前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加以总结和概括会相对容易一些。基于这一点,我对很多文化和语言文化理论进行了潜心地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如

:КостомаровВ.Г的,吴国华的,王福祥的,胡文仲的,赵敏善的,谭林的,黄苏华的著作,通过这些理论的总结和研究使我对文化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学习的体会上升为理论的简要概括。

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第一,语言自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个民族间语言差异是民族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有积累功能,或者称文化载体功能。前人的全部生活经验,都存储于语言中。后人习得民族文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民族语言。学习语言所记录的前人的经验,同样,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第三,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第四,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丰富、完善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文化决定词语的运用,文化观念对语言交际内容有较大的影响,对语言交际方式也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论文的实践意义。论文的实践意义具有如下几个方面:1)我收集了许多有关民俗与语言表达相关的语料,作为论文的素材。如:俄罗斯人见面怎样打招呼,俄罗斯人的新娘和新郎怎样在婚礼上互致良言,俄罗斯人在商场里购物怎么样与售货员交流,俄罗斯人在接待客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好客等等。2)将我所收集的这些语言素材,俄语民俗语言表达与中国人的民俗语言表达进行对比研究,是对对比语言学研究和对比文化学、对比民俗学研究的一大贡献。3)用这些所收集的语言素材和所研究的实践成果可以编写语言与文化对比教材,俄语口语,习惯用语教材。4)通过进行汉俄语言与文化对比,将会找到在俄语和汉语语言民俗表达之间存在差异,如:涉及的吉祥数字的,吉祥用语的,吉祥身势语等等。

6.期刊论文 吴兰 文化:操控语言的那只手——浅谈文化对英汉语言的影响 -科教导刊2009,""(3)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对英汉语言的影响,指出文化是语言的基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其背后都潜藏着文化.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语言.

7.期刊论文 高凤霞.GAO Feng-xia 浅谈文化与语言习得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2)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文化与语言习得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观点.

8.学位论文 马飞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语用上的差异 2001

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通常译为"交际"或"沟通".如果你说的话、你写的东西对方听明白了、看懂了,这是沟通或者说是成功的交际;然而,如果你说的话,你写的东西对方莫名其妙,这便不是沟通,或者说是不成功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中国有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及爱好看.然而,许多人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音、语法以及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却发现还是很难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顺畅的交流.这主要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学习语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外语工作者及学习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多少年来,把外语作为知识传授还是作为技能传授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中国公共外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历来偏重于阅读、语法和字词的搭配使用.学生的语言学习实际上是进行大量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流,即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上却难以做到对语言的真正掌握.实际上,对一门语言的真正掌握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技能,二是交际能力.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交际能力是

指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进行成功的交流.那么什么是成功的交流呢?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也就是说,仅仅掌握了语言技能还不能保证语言学习者深入、灵活、有效、得体地表达思想,并准确地理解原文中所阐发的内涵.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语言学习者必须对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有所了解.你所使用的语言不仅要用词得当,语法正确,还应注意你所使用的语言是否适合当时的场合,是否适合说话者的身份,是否适合所使用语言的社会风俗习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社会需要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运用英语进行顺畅交际的人才.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与外商洽谈,出国考察,到国外继续深造,引进技术等无一不需要通过英语直接交流来完成.社会的发展向外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该文从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与语言的关系入手,以大量的事例剖析由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的诸多区别,说明英语学习者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要想真正通晓一门语言还必须对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有所了解,并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的顺畅沟通. 全文由导论,正文三章及结束语组成.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说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及目的.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文化和语言的定义以及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有史以来,学者们给文化下过数不清的定义.总体说来,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念,等级以及时空观念的总和. 从语言学上讲,语言是人们沟通时所使用的符号系统,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而语言背后的文化更是千差万别.一方面,语言与文化是互为依托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有的语言学家甚至将语言看作是文化的基石;而另一方面,文化又深深地影响着语言.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交际及跨文化交际的含义,交际的类型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交际一词由来已久,指的是人们有意识的互相传递信息的过程.交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正式交际与非正式交际;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是随着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教育向着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使全人类有可能频繁接触时产生的.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许多场合起着"国际语文"的作用. 二十世纪的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步入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大舞台中.因此,英语教学不但影响着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培养出真正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成功交际的人才是每一个外语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第四部分是该文的核心,作者从诸多角度,以大量的实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在语用方面的差异.其中包括:英汉词汇的文化阐释;日常生活用语的差异;从英汉习语、谚语看民族文化特征;英汉比喻性词语中的文化内涵比较;英汉语在文体上的差别;英语的各种变体以及非英语交际等七个方面. 第五部分是该文的结论部分 通过以上从文化视角对英汉语在语用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字一样,可能成为交际或获取信息的障碍.因而,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了解英语与汉语两种文化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并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没有文化意识的英语学习者可能只顾及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视的文字背后的文化问题,对原文望文主义,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最终都将导致交际的失败.作为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尽最大努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成功的交流,只有同时掌握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才可称得上是对一门语言的真正掌握.

9.期刊论文 庞婧 语言扩展与文化流向 -云南社会科学2000,""(4)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会在语言中留下自己的印迹.本文试图从语言的地域变异、社会变异以及新词语的产生等方面来探讨语言的扩展(主要是词汇)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发展流向,并简单涉及了语言扩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0.期刊论文 王梦.WANG Meng 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认知解释与翻译的可译性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3)

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的传统认识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其不足之处在于它们都把语言和文化看作两个孤立的个体.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外在表现.人类认知的本质决定了语言和文化的性质和它们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不是彼此决定的关系,某一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偶然的产物.人类认知能力是无限的,无限的认知能力赋予人类语言以无穷创造性,人类语言可以跨越文化的界限,实现对它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这种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构成了翻译可能性的坚实理论基础.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idwx201006077.aspx

授权使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hnmzzyxy),授权号:720991e8-e1e3-43c5-84e9-9e2b00f3194c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1日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郎文孝

(河北体育学院)

摘要:研究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对学习、交流,以及翻

译英汉语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地理位置、思维方

式、宗教与文化、意识形态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文化差异对翻

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g.g-;思维方式;宗教文化;意识形态

一、地理位置与思维方式结合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

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

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英国是一个海岛.渔业和航海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

重,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因

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

对应。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

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地气

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

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地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毛泽东).

如果不了解此中特殊涵义,外国人势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

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

勃勃.大地复苏。

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

式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

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在中文的句

子中多采用“流水句”.在叙述事实的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

里,可以包涵几个甚至十几个句子。譬如在《水浒传》中就多

采用这样的“流水句”。但西方人注重逻辑分析。惯与。由一到

多”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到各个

短语和从旬,由主到次,层层叠加,形成“树权形”的句式结

构。所以在英文翻译中,译者通常用连词“and,but,OF”等,并

多用分句,从旬来表达原文层层递加.有主到次的信息。此

外,汉语多主动句,英语多被动句。反映了中国人不重本体的

思维方式,而西方人重本体的思维方式。汉语通常从已知到

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

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

地址和时间地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

方人则习惯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二、宗教与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指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

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

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像道教中“玉帝”。佛教中“佛祖~菩萨”.神话中的“老

天爷”龙王”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人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的.

他们信仰基督教.希腊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他们

的心目中只有Cod(上帝),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

或MyGod。祝福时会说Godblessyou.表示。惊讶时就说God

blessme.关于这方面的习语还有Godforbid!(苍天不容),God

142

万方数据foffendf绝无此事)。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1以及HethatselvesGodformoneywillserve山edevilforbetterwages.(为金钱侍奉上帝的人。为了更多的报酬也会给魔鬼卖力)等等。这些习语都生动地反映了God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深受佛教、道教等影响的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本族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当他们表示痛苦、悲哀、绝望时会说“哦.天啦!老天爷呀!”,当他们发誓时会说“老天作证”,在这方面的习语还有:三教九流,鬼斧神工,鬼使神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我们翻译时应予以注意。三、意识形态文化的不同中国传统信奉儒家学说.所以“孑L孟”特指儒家学说。在美国.MartinLutherKing是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他的生日“马丁.路德・金日”是美国法定的节日.象征着着民权,尤其是黑人的民权。以美国为例.“NikkeiIndex”即我们常常听到的“日经指数”。它是由东京证券交易所根据美国道琼斯阿囡公司的股价修正计算方式计算出来的每13股价指数.列入计算表的股票有225种。它被经济学家们认为是亚洲经济状况的晴雨表。“Fed’(rederalReserveBank)指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典故传说是历史的精髓.是文化的浓缩.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典故传说具有隐喻性,这一特点表明人们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传说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汉语中的“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据说赵国大臣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换十五座城.献璧时秦王拒不给城.“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冲冠。”由于这个典故.汉语成语“怒发冲冠”形容头发竖立。表示非常愤怒。有些典故本身就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闻鸡起舞”等。四、结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翻译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翻译。“文化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特征.因此不同地文化需要交流和沟通.而交流和沟通离不开语言地的翻译。文化及其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人员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只有充分地了解民族文化和语言.才能领悟到文化负载的内涵和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翻译。只有对民族特色文化深刻了解.才能做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参考文献:【1】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回汪伏祥,伏力.英荧文化与英汉翻g"[MI.外文出版社。2006。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郎文孝河北体育学院时代文学SHIDAI WENXUE2010,""(6)0次

参考文献(2条)

1.冯庆华 文体翻译论 2005

2.汪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董广才.马娜.DONG Guang-cai.MA Na 语言的文化本质,文化的语言内容--关于凯斯·哈维的《同性恋者的身份与文化转换》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7(1)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运载文化的语言交际过程.本文就阐述凯斯·哈维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立场,不同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文化本质,不同的文化赋予不同的语言内容.凯斯·哈维以近期的法国及英美小说中同性恋者的语言为研究客体,通过对法语及英语语言的性别身份特征以及翻译交际策略的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文体翻译所体现的文化的不同.

2.学位论文 杨丽 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分析俄语中带“心灵”这一成素的成语 2009

随着语言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整合发展,各学科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紧密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重视,语言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交际和认知工具,它更被看作是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代码;“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褚敏2001)。这是由语言与文化自身特点决定的,因为语言与文化历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语言作为文化的介质,实际上是“文化中的文化”,即“符号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的“母体”,其实质是“人化”(赵爱国2002)。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语言既然是人类文明开化的表征,那么也就可以说,语言的产生使人有了文化,语言就是文化,而且是先于其它文化的文化”(夏雨1994);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文化代码,不仅反映语言自身,而且记录并保存文化,同时,文化也作用于语言,在各个层面上影响语言并给语言带来生命力”(褚敏2001)。

学术界对语言、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关注。在俄语语文学界亦是如此。在俄罗斯20世纪70年代,举世公认的两部著作《语言与文化》(维列夏金,科斯托马罗夫1973,1976,1983,1990)和《词的语言国情学理论》(维列夏金,科斯托马罗夫1980)的问世标志着把语言与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或学科命名并予以系统研究得以实现,“语言国情学”这一术语在20世纪70-80年代为众多俄罗斯语文学家所熟悉。然而这一理论产生和研究的范围仅限于对外俄语教学中,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俄罗斯语文学界提到更多的是“语言文化学”这个术语,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的转变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俄罗斯学术界,在语言文化学这个领域有突出建树的代表人物是捷利娅,斯捷潘诺夫,阿鲁久诺娃,沃罗比约夫等。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深入了解和掌握并使用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无论对学习还是对交际都是很有帮助和必要的。也就是说,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学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过程。反过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本情况及情感特征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上。因此,通过语言来研究某一民族的文化显得尤其特别重要,因为语言不仅表达文化、表现文化、形成文化、产生于文化当中,而且在文化中得到发展。

我们知道,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民族语言中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是语言中相对稳定的一个分支体系,是最具有形象性、且最“保守”的语言体系。俄语成语作为俄罗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镜子,它充分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民情及历史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俄语成语是俄罗斯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许多世纪而提炼出来的,就其数量来说,可谓是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并且对成语的界定及研究范围也尚未达成共识。我国俄语学界对俄语成语进行了大量研究,有的从词源学的角度介绍俄语成语的来源,例如来自日常生活(服装、饮食等),或是历史事件,亦或是来自于宗教生活,还有来自于外来文化;有的是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俄语成语,介绍其反映的俄罗斯国情,诸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者风俗传统、节庆、宗教礼仪等。由于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局限,本论文在写作时,主要从“语言文化学”这一理论出发,选取俄语成语中带“心灵”这一成分的成语作为语料,分析体现在这些成语文化层面上的“俄罗斯民族的心理情感状态”,揭示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几个典型特点,例如慷慨、情绪化等,阐明俄罗斯文化与俄语成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文由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七部分构成。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现实意义、目的、任务、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新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以及使用的材料。

第一章《语言文化学的理论基础》

本章第一节《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问题》综述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揭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本章第二节《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语言文化学》介绍了语言文化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它的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及研究流派。 本章第三节《语言文化学的概念体系》阐释语言文化学学科范围内的“民族心智”、“语言世界图景”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一个概念“心灵”。

第二章《俄语成语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本章第一节《俄语成语发展的历史和基本阶段》介绍俄语成语的研究历史及成果。

本章第二节《俄语成语的研究现状》

本章第三节《俄语成语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三章《带“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与文化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其研究的对象物包括:神话化的语言单位(神话单位、原始意象或原型、典礼、仪式、咒语);警句、箴言、谚语、俗语;成语;象征、范语和定型;形象和隐喻;语言的修辞方式;言语行为;言语礼节。而其中成语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信息源泉。成语中凝结着民族有关神话、风俗、传统、仪式、道德、习惯、和行为的定型观念。就像拉林(Б.А.Ларин)指出的那样,成语永远间接地体现了一民族的世界观、社会制度和该时代的意识形态,这种表现正如早晨的光辉体现在一滴水中。

在论文中我们选取了带有“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以语言文化学理论为支撑对其进行分析。

本章第一节《俄语成语的语言文化学研究》分析俄语成语在语言文化学视野下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现状。

本章第二节《带“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的分类》

本章第三节《对表示俄罗斯民族内在情感状态的带“心灵”这一成分的俄语成语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结论中对整个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附录部分按俄语字母顺序排列,列举出本论文中出现的成语。

3.期刊论文 王丹.任自峰 语言的文化本质文化的语言内容——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文化因素会不断浸入语言之中,丰富和发展语言;2.语言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理解语言必须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4.期刊论文 焦宏丽 民间的巨人——浅谈《巨人传》中民间诙谐文化的语言表征世间 -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3)

本文着力从语言角度解读巴赫金在其《拉伯雷研究》中提出的"民间诙谐文化"这一概念在拉伯雷《巨人传》中的体现,力图开掘拉伯雷长期被误解的背后所潜藏的深厚内涵.本文通过对广场化、狂欢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梳理民间诙谐文化在《巨人传》中扩大及延展的脉络.通过对民间诙谐文化的栽体的研究,揭示在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中依然鲜活的民间文化与专制的官方文化进行对抗的实质.

5.学位论文 于军 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 2009

我的论文题目是《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论文由引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信等五部分组成。

在引言中分别介绍了论文题目和选题的迫切性,阐明了论文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第一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基本概念》中系统详细地阐述了下面的一些问题,如:语言与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俄罗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民俗是文化的一种,俄罗斯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俄罗斯民俗对俄罗斯人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及对俄罗斯行为方式的影响等。

在第二部分《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中由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组成:俄罗斯民俗中礼貌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官方正式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个人亲密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科技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文化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广告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讽刺言语的使用,俄罗斯民俗中作家言语使用等。

在第三部分《俄汉民俗语言表达方式对比》中系统深入分析了俄汉语中称谓的区别,俄汉语中数字文化意义的区别,俄汉语中最常见的亲属间的称谓,俄汉语中姓氏表达的区别,及俄汉语中的民俗表达特点等。

在第四部分《俄罗斯民俗不同地方的称呼》中由以下几个部分内容组成:在城市交通,百货商店,诊所,理发店,服务部,照相馆,干洗店等地的称呼。

论文选题的迫切性。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和认知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文化活动,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惯,民族习惯可简称为民俗,也可以说,民俗是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礼节风俗的总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人的生活有许多传统、风俗、礼仪、仪式。例如:无论是出远门,还是到附近出差,在临出发之前,上路的人和送行的人都要在沙发或者椅子上静静地坐一会儿。这种民俗称之为“сестьнадорогу”(上路前坐下来),据说是为了动身前集中一下思想,求得平静,这样可以保佑一路平安。这个民俗有相当长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我要写的论文《俄罗斯民俗与语言表达》符合当前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众所周知,政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再比如说,正确的运用打招呼的方式和称谓用语,直接关系着交往的好坏。在俄语中,如果听到《Приветствуювас》的打招呼用语,不难判断说话者或者是中老年人,或是处在正式的交际场合。看到一个外国人能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我们一定会很敬佩。总之,在各国人民渴望相互了解的今天,作为从事俄语的人,有必要对俄罗斯人的民俗和语言表达作一个深入的研究。这对顺利进行外事工作,外经外贸及跨文化交际是极为有益的。如果正是这样,那么就足以说明我论文所选题目十分迫切。

论文的创新之处。目前研究俄语语言文化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国内的有吴国华,是洛阳外语学院的教授,著有《文化词汇学》,《文化语义学》,王福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著有《跨语言学》,《文化与语言》。俄罗斯普希金语言学院院长(),是俄罗斯语言国情学的创始人,著有《跨语言学》,()等。70年代以后,苏联开始大力开展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并把这门学科定名为语言国情学,于是研究语言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的汉语界,文化语言学也在悄然兴起,申小龙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化语言学》,他把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这门学科定名为文化语言学,尝试建立自己的文化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诞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必然。而文化语言学的重点研究汉语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民族习俗的关系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俄罗斯民族习俗如何用语言表达归纳总结汇集成锦,并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新义。例如чёрнаясуббота译成“时尚劳动日”而在十月革命时期:суббота意思是“星期六义务劳动”,所以当今如果说

чёрнаясуббота是对劳动日的一种讽刺。再比如当俄罗斯人请您去做客时,您也许会问:“要不要带些什么

?”(Чтопринестиссобой?)他肯定会说:“什么也不用带,您自己来就行了”(),但是,这句客套话千万不能当真。根据俄罗斯人的传统,空手上门做客是不礼貌的。诸如此类的民俗语言现象和表达将会在我的论文中体现很多很多,它是前人和以前这类研究中所少见的。因此,可以说,我的研究将会对类似研究起到引导和借鉴作用。

论文的理论意义。大家知道,学术论文有等级之分,作为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如果真的要达到理论创新实际上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能够对前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加以总结和概括会相对容易一些。基于这一点,我对很多文化和语言文化理论进行了潜心地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如

:КостомаровВ.Г的,吴国华的,王福祥的,胡文仲的,赵敏善的,谭林的,黄苏华的著作,通过这些理论的总结和研究使我对文化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学习的体会上升为理论的简要概括。

语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第一,语言自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个民族间语言差异是民族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有积累功能,或者称文化载体功能。前人的全部生活经验,都存储于语言中。后人习得民族文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民族语言。学习语言所记录的前人的经验,同样,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第三,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第四,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丰富、完善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文化决定词语的运用,文化观念对语言交际内容有较大的影响,对语言交际方式也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论文的实践意义。论文的实践意义具有如下几个方面:1)我收集了许多有关民俗与语言表达相关的语料,作为论文的素材。如:俄罗斯人见面怎样打招呼,俄罗斯人的新娘和新郎怎样在婚礼上互致良言,俄罗斯人在商场里购物怎么样与售货员交流,俄罗斯人在接待客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好客等等。2)将我所收集的这些语言素材,俄语民俗语言表达与中国人的民俗语言表达进行对比研究,是对对比语言学研究和对比文化学、对比民俗学研究的一大贡献。3)用这些所收集的语言素材和所研究的实践成果可以编写语言与文化对比教材,俄语口语,习惯用语教材。4)通过进行汉俄语言与文化对比,将会找到在俄语和汉语语言民俗表达之间存在差异,如:涉及的吉祥数字的,吉祥用语的,吉祥身势语等等。

6.期刊论文 吴兰 文化:操控语言的那只手——浅谈文化对英汉语言的影响 -科教导刊2009,""(3)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对英汉语言的影响,指出文化是语言的基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其背后都潜藏着文化.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语言.

7.期刊论文 高凤霞.GAO Feng-xia 浅谈文化与语言习得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2)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文化与语言习得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观点.

8.学位论文 马飞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语用上的差异 2001

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通常译为"交际"或"沟通".如果你说的话、你写的东西对方听明白了、看懂了,这是沟通或者说是成功的交际;然而,如果你说的话,你写的东西对方莫名其妙,这便不是沟通,或者说是不成功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中国有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及爱好看.然而,许多人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音、语法以及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却发现还是很难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顺畅的交流.这主要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学习语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外语工作者及学习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多少年来,把外语作为知识传授还是作为技能传授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中国公共外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历来偏重于阅读、语法和字词的搭配使用.学生的语言学习实际上是进行大量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流,即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上却难以做到对语言的真正掌握.实际上,对一门语言的真正掌握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技能,二是交际能力.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交际能力是

指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进行成功的交流.那么什么是成功的交流呢?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也就是说,仅仅掌握了语言技能还不能保证语言学习者深入、灵活、有效、得体地表达思想,并准确地理解原文中所阐发的内涵.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语言学习者必须对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有所了解.你所使用的语言不仅要用词得当,语法正确,还应注意你所使用的语言是否适合当时的场合,是否适合说话者的身份,是否适合所使用语言的社会风俗习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社会需要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运用英语进行顺畅交际的人才.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与外商洽谈,出国考察,到国外继续深造,引进技术等无一不需要通过英语直接交流来完成.社会的发展向外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该文从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与语言的关系入手,以大量的事例剖析由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的诸多区别,说明英语学习者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要想真正通晓一门语言还必须对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有所了解,并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的顺畅沟通. 全文由导论,正文三章及结束语组成.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说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及目的.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文化和语言的定义以及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有史以来,学者们给文化下过数不清的定义.总体说来,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念,等级以及时空观念的总和. 从语言学上讲,语言是人们沟通时所使用的符号系统,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而语言背后的文化更是千差万别.一方面,语言与文化是互为依托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有的语言学家甚至将语言看作是文化的基石;而另一方面,文化又深深地影响着语言.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交际及跨文化交际的含义,交际的类型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交际一词由来已久,指的是人们有意识的互相传递信息的过程.交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正式交际与非正式交际;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是随着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教育向着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使全人类有可能频繁接触时产生的.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许多场合起着"国际语文"的作用. 二十世纪的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步入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大舞台中.因此,英语教学不但影响着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培养出真正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成功交际的人才是每一个外语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第四部分是该文的核心,作者从诸多角度,以大量的实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在语用方面的差异.其中包括:英汉词汇的文化阐释;日常生活用语的差异;从英汉习语、谚语看民族文化特征;英汉比喻性词语中的文化内涵比较;英汉语在文体上的差别;英语的各种变体以及非英语交际等七个方面. 第五部分是该文的结论部分 通过以上从文化视角对英汉语在语用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字一样,可能成为交际或获取信息的障碍.因而,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了解英语与汉语两种文化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并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没有文化意识的英语学习者可能只顾及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视的文字背后的文化问题,对原文望文主义,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最终都将导致交际的失败.作为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尽最大努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成功的交流,只有同时掌握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才可称得上是对一门语言的真正掌握.

9.期刊论文 庞婧 语言扩展与文化流向 -云南社会科学2000,""(4)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会在语言中留下自己的印迹.本文试图从语言的地域变异、社会变异以及新词语的产生等方面来探讨语言的扩展(主要是词汇)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发展流向,并简单涉及了语言扩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0.期刊论文 王梦.WANG Meng 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认知解释与翻译的可译性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3)

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的传统认识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其不足之处在于它们都把语言和文化看作两个孤立的个体.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外在表现.人类认知的本质决定了语言和文化的性质和它们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不是彼此决定的关系,某一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偶然的产物.人类认知能力是无限的,无限的认知能力赋予人类语言以无穷创造性,人类语言可以跨越文化的界限,实现对它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这种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构成了翻译可能性的坚实理论基础.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idwx201006077.aspx

授权使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hnmzzyxy),授权号:720991e8-e1e3-43c5-84e9-9e2b00f3194c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1日


相关内容

  •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选题汇总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 B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文化 ...

  • 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2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3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象征意义 4 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 5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 ...

  • 英语中的礼貌用语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阿里巴巴的创新盈利模式 2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3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4 论交际法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5 论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6 Translatio ...

  •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解读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2 从<简爱>看知识改变女性命运 3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4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 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 5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 ...

  • 电影[暮色]中人物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美国梦的破灭--约瑟夫 ...

  • 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餐饮业经营者带来的若干启示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2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3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4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 5 On Dreiser's View of W ...

  • (全英文论文)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 2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3 英语新闻中委婉语的社会功用 4 人文主义思想在<皆大欢喜>中的运用 5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 ...

  • 小说的织体--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线索和叙事艺术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例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 ...

  • 论[好人难寻]中的暴力与死亡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2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3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4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 5 英汉恭维语语用对比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