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生活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高考·北京卷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答案选B。

2、(2010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解析】A 本题结合时政热点世博会考查了文化生活的骨干知识,其中有文化对人影响两方面特点的辨析。美籍华人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后,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深远持久则不选。其它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涉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们在文化的感染下,力量的增强,故BD二项与题意无关。

3、(2010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解析】B 材料中文化环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说明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非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C、D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文化有高尚、先进、优秀与庸俗、落后、腐朽之分。

4、(2010高考·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文化的来源、作用。通过审题肢,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②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得出正确答案C.

5、(2010年高考·江苏卷18)青海省玉树地政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D 本题综合考查《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学生排除错误选项难度小。

①违背我国宗教政策。④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

6、(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9)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答案一:

答案二:

赞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功能。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6分)

7、(2010高考·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8分)

【解析】本题以“两会”提出的人们生活有“尊严”为素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本问考查

文化模块,知识点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体现为观点评析类。既要指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还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反作用进行简要分述。

【答案】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8、(2010高考·浙江卷41)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

观点进行评析。(12分)

【答案】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文化的发展。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

需求。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

设。

2009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09·北京文综34)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答案 B

2.(2009·广东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答案 B

3.(2009·江苏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 D

4.(2009·天津文综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B组 2005~2008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 (2008·广东单科,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答案 C

解析 应选C。在抗战时期这一大背景下,创作名曲并产生积极影响,体现的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过来文化又影响了人的实践活动。文化与社会实践不一定同步,并且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排除

A、B、D三项。

2.(2008·广东单科,31,多选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 )

A.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D.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答案 AB

解析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人们对不同文化现象的认识,说明的是文化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甚至有时会出现误解。不能对两国人的思维方式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故排除C、D两项。

3.(2008·山东文综,18)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所以③不选,而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不能说文化是经济的基础,故④错误。

4.(2008·山东文综,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 A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能说决定,D项介绍了什么是文化,但与题干无关。

5.(2008·山东基本能力,62)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而非继承,故①不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并不能说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③不选。

6.(2008·江苏单科,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各大学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说明优秀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②③④恰是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方面,故D项符合题意,①是对社会的影响,故含①的A、B、C项应排除。

7.(2008·江苏单科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所以③不选,而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不能说文化是经济的基础,故④错误。

4.(2008·山东文综,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 A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能说决定,D项介绍了什么是文化,但与题干无关。

5.(2008·山东基本能力,62)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而非继承,故①不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并不能说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③不选。

6.(2008·江苏单科,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各大学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说明优秀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②③④恰是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方面,故D项符合题意,①是对社会的影响,故含①的A、B、C项应排除。

7.(2008·江苏单科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看出,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未体现,排除①;④不符合题意;前一句话体现了“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后一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故C项应选。

8.(2008·海南单科,17)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④说法片面和绝对化;②③分别从文化及其与经济关系角度正确注释了题干,故选B。

9.(2008·上海综合,5)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 ) 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①②

答案 A

10.(2007·山东文综,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故①②④正确,③表述错误,应选B。

11.(2007·广东文基,1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故A项正确,排除B、D项;文化有先进、落后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排除C项,应选A。

12.(2007·广东文基,14)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答案 D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解析 本题抓住关键词“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应选D,A、B、C项不符合题意。

13.(2007·海南单科,1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答案 A

解析 材料的主题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引起人们交往中的种种误会,由此可知文化差异影响人们间的交往,故选A。B、C、D项说法错误。

14.(2005·天津文综,34)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盆景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树木,在人的精心雕琢下,或雄奇遒劲,或苍茫蓊蔚,或空灵娟逸,或潇闲秀雅„„这说明制作盆景重在 ( )

A.野趣天成,崇尚自然

C.削繁就简,动静和谐

答案 D

解析 盆景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以其特有的风格姿态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D项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题干的要求;A、B、C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15.(2005·天津文综,35)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 ( )

A.注重量的积累

C.提升感性认识

答案 B

解析 盆景艺术的创作是以物质实体为基础的,但要创作出自己的特色并表现出高于自然的艺术魅力,就必须运用合理想象,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2008·江苏单科,37)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在迎奥运过程中,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各具特点的部分奥运会会徽和具有“篆书之美”的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金玉良缘”的奥运奖牌,“祥云瑞霭”的奥运火炬,深深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为设计者的智慧所折服。 B.运用合理想象 D.重视实践作用 B.直中求曲,师法造化 D.顺势而为,因材施艺

(1)结合《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情境二 有同学说,在家门口举办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赛 事,我们观看更方便了;有同学说,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请各举一例)

情境三 同学们了解到,北京有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奥运志愿者行列。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在江苏选拔产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护跑手,其中也包括中学生。并非每个人都有当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机会,但是人人都可以为奥运会增光添彩。“心动不如行动”,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演讲赛。

(3)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上述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答案 (1)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以篆书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汉字的象形意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树立了创新意识。(2)例如:①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加强了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通过奥运火炬传递等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②举办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的增加,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③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传播与交流。④“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贯彻,促进了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3)①理论要点: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我们在珍惜公民权利的同时,更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②实践要点:简述自己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提高文明素养,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做奥运文明使者。

解析 本题为综合探究题。本题以“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为背景,分别从不同角度设置材料和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内容。第(1)问通过材料和图标探究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有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几届奥运会会徽的对比找出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等文化生活知识,同时也渗透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和辩证否定观的哲学

知识。第(2)问要求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阐释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答好该问要找好切入点,要有较高的语言概括能力,政治方面侧重中外文化体育的交流,火炬传递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经济方面侧重体育产业的发展,培育奥运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方面侧重向全世界展示我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第(3)问运用权利与义务知识回答“理论要点”,较易;实践要点,也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的活动中,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做奥运文明使者。

17.(2007·山东文综,28)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指出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2)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3)新闻宣传部门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评实丰富的资料;再进行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说明这一哲学依据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答案 (1)①经济信息:表说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②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

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主要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属一材多用型题目,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角度全方位分析。第(1)问,审清题意,先回答是什么即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然后回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第(2)问针对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注意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可以从文化的力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分析。第(3)问注意审读本问前材料。学习典型,先深入到该地调查(注重矛盾特殊性),再抽象总结(找出矛盾的普遍性),然后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8.(2007·广东单科,39)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答案 (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解析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了人的发展,是正确的,但不能就此说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文化有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之分。后者会消磨人的意志,影响人的正常发展,甚至使人走上邪路。所以作为辨析题明确以上辨点分条表述即可。

19.(2007·宁夏文综,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 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答题时应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然后逐问作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文化生活知识”“经济相对

落后”“办大文化”,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经济相对落后却“办大文化”体现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文化的作用。

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

2010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2009年底基本完成,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2、(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这是因为

A、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B、一定形态的文化可以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D、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答案 B

3、(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多样,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如果是强势文化片面强调自己的优越性,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同化其他文化。这必然导致

A.文化霸权主义 B.文化的一元化

C.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C.不同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 A

4、(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为防止黄色信息通过手机传播影响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09年8月以来,公安部牵头,会同8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3个多月之后,公安部再次部署在全国展开新一轮打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专项行动。这告诉我们

A.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B.网络文化对学生起消极影响,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上网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政府应禁止学生上网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答案 D

5、(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文化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B.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共同属性

C.不能满足人们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不能体现文化创新以我为主、

以我所用

答案 C

6、(上海市十校201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现在,要求通过手机阅读新闻、了解资

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手机报”应运而生。右图是一幅“手机报”广告,设计这

一广告运用了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C、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D、合理想象与创造思维

答案 D

7.(天津市宝坻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冲刺试卷)2009年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公益

课《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生准时收看,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切身体验来阐明浅显又深刻的应急避险道理,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 (2010届北京市东城区综合练习)2010年首届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条条网络通北京,你我都能上春晚”的立意、由网友推选节目创意、演员、导演和主持人的广策略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参与,最终出现在“网络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形式,都是网友和观众票选而出的结;晷。在全球的互动播出平台上,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网络特有的节目形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网民献上以“七天看春晚,天天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答案 (1)特点: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2)作用: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具有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天津市宝坻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冲刺试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近6000字,分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等五部分。

材料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阅读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10分)

2.

(1)重要性: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分②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分

紧迫性: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2分②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

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2分

(2)①必须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产业。(3分)②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③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特别是要增强走出去的能力。 (3分) 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分)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 (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2009年11月22日,湖南科技大学第三届科技创新成果展在科大北校电信路口隆重开展。科技成果展不仅有展板、实物,此次还增加了模型作品展览。展出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模板,设计新颖的模型引得同学们一片赞叹。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就是精神产品

C. 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

答案 C

2.(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3.(2010届福建省福州八中第三次质检)福州三坊七巷传承了榕城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人杰地灵,她承载着地方历史人文的鲜活记忆。福州市举行多次关于“文中、画中、歌中、影中”的三坊七巷活动,同时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工艺品业、旅游业、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 C.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答案 B

4. (2010届山东省潍坊市阶段性测试)2009年,内地与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为中华民族带来深厚的文化气息,这标志着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正在走向纵深。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有

①宋祖英等明星在台湾参观访问 ②大陆高校大学生和台湾青年大专学生协会的交流活动 ③《步辇图卷》等国家文物在台湾展出 ④易中天准备文化讲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A

(2010届河南省豫南九校第三次联考)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年来,积极服务于广大读者,见证了国人读书的历程和变化,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回答5—6题

5.到图书馆有偿借阅图书属于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 C

6.近年来图书、音像市场火爆说明

A.社会消费结构呈现新趋势 B.人人确立理性消费观

C.恩格尔系数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图书、音像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答案 A

7(2010届河南省豫南九校第三次联考)2009年12月15日,为了在全国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创造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这个举措

①是加强对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 ②会限制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 ③有利于克服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缺陷 ④有利于保持洁净手机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持手机互联网内容的健康安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D

8.(2010届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9.(2010届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坚决铲除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环境,努力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工信部与公安部门的行为

①是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②会限制人们对网络文化产品的自主选择

③有利于创造培养“四有”新人的文化环境

④有利于青少年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D

10.(2010届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200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潜伏》在题材选择上坚持“三贴

近”原则,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观看的人无不感到心灵的震撼。上述材料说明,文化创造的源泉是

A.历史传说 B.社会实践 C.文化创作者的灵感与想象 D.民族文化

答案 B

(2010届广东省广州四十二中高三12月月考)“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15-16题。

15.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16.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②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 A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于2010年1月24日起在武夷山上演。回答17~18题。

17.《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

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 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

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 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答案 D

18.《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增长。这表明

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高雅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产品生产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材料一:漫画《假善忍》

材料二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事件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网友“挑战天涯”发问:“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不值得。”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华表示,“这是一个英雄的壮举。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而且社会观点会更加丰富、多元,不过,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经济价值,还有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什么现象?(2分)

1(1)漫画中反映的现象是由于文化市场本身的盲目性与自发性的缺陷,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进行违法敛财,属于落后文化。(2分)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6分)

(2)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

2.(2010届福建省福州八中第三次质检)材料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中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

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6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蕴涵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8分)

③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我们必须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3分)④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即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3分)(任答三点得8分)

2009年模拟题

一、选择题

1.(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迁,炎黄子孙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答案 C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2008年10月底,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首次在“太空行走”,这是继“嫦娥一号”后我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回答2~3题。

2.(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国外许多评论说:“‘神舟七号’的发射给中国的综合国力增添一个大砝码”。这说明

( )

A.我国的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C.文化生产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答案 B

3.(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当前,“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这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 B

4.(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 )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 )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

答案 D

5.(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子希望。这体现了 (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优秀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②④

答案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回答6~7题。

6.(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春节、仲秋节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是欧美人的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来。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

( )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A.强制性 B.潜移默化的特点 C.政活倾向性

答案 B D.消极作用

7.(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在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仍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消极被动的 ( )

C.深远持久的

答案 C D.不可改变的

8.(2009·广东模拟)从材料: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文化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A.文化塑造人生 ( )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答案 B

9.(2009·广东模拟)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是

( ) A.文化塑造人生 B.文化反作用与经济政治 C.文化与政治交融

答案 D D.文化与经济交融

10.(2009·广东潮州模拟)200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国中小学生迎来史上最牛的一节课:以“知识守护 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这表明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 C

11.(2009·广东潮州模拟)作家余秋雨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说明文化影响具有

(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C.相对独立的特点

答案 A

12.(2009·广东恩平一中模拟)神舟七号是众多关键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带动新材料、电子、机械制造、纺织、通讯等很多科技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形成1200亿元的产业链。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这说明

( ) B.永恒持久的特点 D.积极主动的特点 A.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答案 C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3.(2009·佛山教学质量检测)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 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答案 D

14.(2009·广州综合测试) 200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 26.6%。我国政府表示将继续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说明 ( ) ( )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答案 B

15.(2009·广州综合测试,不定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量采用科技新技术,在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精华与成就,让观众倍受震撼,回味无穷。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继承与传播

B.文化与科技结合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C.文化与科技结合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 AD

16.(2009·河西区质量调查)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启示我们 ( ) ( )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D.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答案 D

17.(2009·烟台模拟)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明显。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①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18.(2009·辽宁鞍山一中模拟)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生产力的人发展必然会伴随着出现一些文化上的飞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和经济相互影响 ( ) B.经济决定文化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答案 B D.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始终具有一致性

19.(2009·辽宁鞍山一中模拟)冷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加紧对外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 C

20.(2009·江苏盐城调研)2008 年初,英国一家专业泳装制造商推出了第四代“鳖鱼皮”泳装,采用高科技,可以覆盖全身,内部有排水结构,可增加浮力。该泳装带来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破纪录的高潮,也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

C.文化是经济的基础,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D.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带来经济效益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21.(2009·天津红桥区二模)金融之危,文化之机。国际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材料一 一般而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会紧缩物质需求,而对那些能够放松心情、舒缓情绪的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而且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投入相对较小,创造的就业岗位却很可观,同时,如果能很好地输出文化,还可能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危机时期恰恰是文化产业兴旺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能够表现出明显的“反经济周期调节性”。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奥秘。

答案 ①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人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2.(2009·天津和平区二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针对近期网上淫秽色情活动和低俗内容一度呈泛滥之势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 ( ) ( ) B.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起,由国务院新闻办等七个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确立的主要任务包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集中整治,使网络环境明显净化,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网络的低俗之风得到初步遏制、网络文化环境得到净化。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说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的必要性。

答案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不同的文化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会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②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优秀、健康向上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组 2007~2008年模拟题

一、选择题

1.(2008·广州模拟)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表明

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

C.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 C

2.( 2008·广州模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 )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答案 B

3.( 2008·广州模拟,不定项)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答案 CD ( ) ( )

4.(2008·汕头模拟)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今年活动的主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这是因为 (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答案 D

5.(2008·深圳调研,不定项)“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截至2007年9月,全世界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75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与全球“汉语热”密不可分,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说明

(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要坚持独立自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答案 ABC

6.(2008·江苏南通模拟)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引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上述材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满足人的一切精神需求 ②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③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答案 D

7.(2008·广东肇庆模拟)《诗经》等文化作品的产生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当时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的时期。这表明 (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经济是基础,决定着文化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③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致④社会制度的更替能影响文化的发展

A.①②

答案 D

8.(2008·广东肇庆模拟,不定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观花,植物学家以植物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学的知识审视它,把它归人植物的某一类别之中;而画家则以美学知识去欣赏它,获取美的灵感。这说明( )

A.不同的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面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答案 AB

9.(2008·江苏南京一中模拟)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008年初联合下发通知指出,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免费开放。实行免费开放,从文化生活角度讲,主要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人们从事文化活动能得到精神的愉悦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有效途径

答案 C

10.(2008·广东实验中学模拟)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 ( )

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C.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答案 B

11.(2008·江苏姜堰模拟)经济中有文化,就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软实力。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 D

( )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D.文化给经济以重要影响 12.(2007·烟台3月模拟)文化会影响人的

①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②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③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言谈举止和体貌特征

A. ①②

答案 C

13.(2007·烟台模拟)“乡音难改”、“耳濡目染”,分别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 ①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固定不变的特点 ③迁移默化的特点 ④历久弥新的特点 B.②③ C. ①②③ D.②③④

A.①②

答案 B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14.(2007·潍坊期末测试)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文化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

B.一定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C.对中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D.对中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努力

答案 B

15.(2007·潍坊期末测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 致好评,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 ( )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 D

16.(2007·广东调研)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答案 C

17.(2007·山东实验中学测试)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下列诗句的寓意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答案 C

18.(2007·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四川省岳池县八旬老人郑以礼,从1984年关注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起,就成了奥运迷,一边坚持收集与奥运会有关的资料,一边为奥运会和奥运会冠军作诗,到如今,老人已为奥运作诗430余首,并准备将诗集献给北京奥运会。这说明 ( ) ( )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D.相对稳定性

A.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B.世界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C.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D.奥林匹克精神是每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答案 C

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回答19~20题。

19.(2007·东营综合测试)“汉语热”持续升温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这说明了

A.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

答案 A

20.(2007·东营综合测试)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认为,当一个国家富强兴盛时,该国的语言自然就会走向世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 )

A.当一个国家富强兴盛时,该国语言就会成为全世界都使用的语言

B.当一个国家贫穷落后时,该国语言就会逐渐消失

C.是否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由本国的传统文化决定

D.是否成为世界强势语言,取决于本国的政治和经济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21.(2007·潍坊期末测试)近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将戏曲和风光两大系列作为选仪 题重点促进音像出版的发展,收到了文化和经济双赢的良好效果。该社实施的“山东地方戏曲200工程”,广泛与山东各地方戏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年发行量近200万盘,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戏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相继出版的《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文化历史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为促进山东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齐鲁音像出版社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体现了当前文化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答案 (1)①齐鲁音像出版社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体现了当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突出的趋势。②音像制品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而且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并为促进山东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2008·广泛肇庆检测)文化对人的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就是说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完全是自发的。 答案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同时,文化对人的影响还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2)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3)文化对人的影响与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题目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是不合理的。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高考·北京卷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答案选B。

2、(2010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解析】A 本题结合时政热点世博会考查了文化生活的骨干知识,其中有文化对人影响两方面特点的辨析。美籍华人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后,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深远持久则不选。其它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涉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们在文化的感染下,力量的增强,故BD二项与题意无关。

3、(2010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解析】B 材料中文化环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说明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非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C、D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文化有高尚、先进、优秀与庸俗、落后、腐朽之分。

4、(2010高考·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文化的来源、作用。通过审题肢,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②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得出正确答案C.

5、(2010年高考·江苏卷18)青海省玉树地政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D 本题综合考查《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学生排除错误选项难度小。

①违背我国宗教政策。④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

6、(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9)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答案一:

答案二:

赞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功能。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6分)

7、(2010高考·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8分)

【解析】本题以“两会”提出的人们生活有“尊严”为素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本问考查

文化模块,知识点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体现为观点评析类。既要指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还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反作用进行简要分述。

【答案】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8、(2010高考·浙江卷41)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

观点进行评析。(12分)

【答案】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文化的发展。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

需求。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

设。

2009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09·北京文综34)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答案 B

2.(2009·广东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答案 B

3.(2009·江苏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 D

4.(2009·天津文综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B组 2005~2008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 (2008·广东单科,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答案 C

解析 应选C。在抗战时期这一大背景下,创作名曲并产生积极影响,体现的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过来文化又影响了人的实践活动。文化与社会实践不一定同步,并且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排除

A、B、D三项。

2.(2008·广东单科,31,多选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 )

A.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D.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答案 AB

解析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人们对不同文化现象的认识,说明的是文化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甚至有时会出现误解。不能对两国人的思维方式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故排除C、D两项。

3.(2008·山东文综,18)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所以③不选,而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不能说文化是经济的基础,故④错误。

4.(2008·山东文综,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 A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能说决定,D项介绍了什么是文化,但与题干无关。

5.(2008·山东基本能力,62)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而非继承,故①不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并不能说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③不选。

6.(2008·江苏单科,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各大学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说明优秀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②③④恰是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方面,故D项符合题意,①是对社会的影响,故含①的A、B、C项应排除。

7.(2008·江苏单科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所以③不选,而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不能说文化是经济的基础,故④错误。

4.(2008·山东文综,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 A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能说决定,D项介绍了什么是文化,但与题干无关。

5.(2008·山东基本能力,62)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而非继承,故①不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并不能说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③不选。

6.(2008·江苏单科,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各大学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说明优秀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②③④恰是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方面,故D项符合题意,①是对社会的影响,故含①的A、B、C项应排除。

7.(2008·江苏单科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看出,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未体现,排除①;④不符合题意;前一句话体现了“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后一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故C项应选。

8.(2008·海南单科,17)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④说法片面和绝对化;②③分别从文化及其与经济关系角度正确注释了题干,故选B。

9.(2008·上海综合,5)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 ) 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①②

答案 A

10.(2007·山东文综,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故①②④正确,③表述错误,应选B。

11.(2007·广东文基,1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故A项正确,排除B、D项;文化有先进、落后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排除C项,应选A。

12.(2007·广东文基,14)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答案 D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解析 本题抓住关键词“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应选D,A、B、C项不符合题意。

13.(2007·海南单科,1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答案 A

解析 材料的主题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引起人们交往中的种种误会,由此可知文化差异影响人们间的交往,故选A。B、C、D项说法错误。

14.(2005·天津文综,34)盆景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盆景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树木,在人的精心雕琢下,或雄奇遒劲,或苍茫蓊蔚,或空灵娟逸,或潇闲秀雅„„这说明制作盆景重在 ( )

A.野趣天成,崇尚自然

C.削繁就简,动静和谐

答案 D

解析 盆景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以其特有的风格姿态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D项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题干的要求;A、B、C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15.(2005·天津文综,35)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 ( )

A.注重量的积累

C.提升感性认识

答案 B

解析 盆景艺术的创作是以物质实体为基础的,但要创作出自己的特色并表现出高于自然的艺术魅力,就必须运用合理想象,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2008·江苏单科,37)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在迎奥运过程中,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各具特点的部分奥运会会徽和具有“篆书之美”的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金玉良缘”的奥运奖牌,“祥云瑞霭”的奥运火炬,深深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为设计者的智慧所折服。 B.运用合理想象 D.重视实践作用 B.直中求曲,师法造化 D.顺势而为,因材施艺

(1)结合《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情境二 有同学说,在家门口举办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赛 事,我们观看更方便了;有同学说,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请各举一例)

情境三 同学们了解到,北京有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奥运志愿者行列。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在江苏选拔产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护跑手,其中也包括中学生。并非每个人都有当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机会,但是人人都可以为奥运会增光添彩。“心动不如行动”,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演讲赛。

(3)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上述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答案 (1)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以篆书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汉字的象形意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树立了创新意识。(2)例如:①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加强了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通过奥运火炬传递等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②举办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的增加,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③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传播与交流。④“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贯彻,促进了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3)①理论要点: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我们在珍惜公民权利的同时,更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②实践要点:简述自己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提高文明素养,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做奥运文明使者。

解析 本题为综合探究题。本题以“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为背景,分别从不同角度设置材料和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内容。第(1)问通过材料和图标探究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有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几届奥运会会徽的对比找出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等文化生活知识,同时也渗透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和辩证否定观的哲学

知识。第(2)问要求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阐释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答好该问要找好切入点,要有较高的语言概括能力,政治方面侧重中外文化体育的交流,火炬传递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经济方面侧重体育产业的发展,培育奥运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方面侧重向全世界展示我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第(3)问运用权利与义务知识回答“理论要点”,较易;实践要点,也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的活动中,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做奥运文明使者。

17.(2007·山东文综,28)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指出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2)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3)新闻宣传部门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评实丰富的资料;再进行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说明这一哲学依据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答案 (1)①经济信息:表说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②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

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主要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本题属一材多用型题目,围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角度全方位分析。第(1)问,审清题意,先回答是什么即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然后回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第(2)问针对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注意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可以从文化的力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分析。第(3)问注意审读本问前材料。学习典型,先深入到该地调查(注重矛盾特殊性),再抽象总结(找出矛盾的普遍性),然后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8.(2007·广东单科,39)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答案 (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解析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了人的发展,是正确的,但不能就此说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文化有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之分。后者会消磨人的意志,影响人的正常发展,甚至使人走上邪路。所以作为辨析题明确以上辨点分条表述即可。

19.(2007·宁夏文综,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 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答题时应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然后逐问作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文化生活知识”“经济相对

落后”“办大文化”,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经济相对落后却“办大文化”体现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文化的作用。

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

2010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2009年底基本完成,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2、(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这是因为

A、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B、一定形态的文化可以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D、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答案 B

3、(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多样,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如果是强势文化片面强调自己的优越性,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同化其他文化。这必然导致

A.文化霸权主义 B.文化的一元化

C.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C.不同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 A

4、(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为防止黄色信息通过手机传播影响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09年8月以来,公安部牵头,会同8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3个多月之后,公安部再次部署在全国展开新一轮打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专项行动。这告诉我们

A.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B.网络文化对学生起消极影响,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上网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政府应禁止学生上网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答案 D

5、(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文化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B.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共同属性

C.不能满足人们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不能体现文化创新以我为主、

以我所用

答案 C

6、(上海市十校201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现在,要求通过手机阅读新闻、了解资

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手机报”应运而生。右图是一幅“手机报”广告,设计这

一广告运用了

A、矛盾分析的方法 B、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C、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D、合理想象与创造思维

答案 D

7.(天津市宝坻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冲刺试卷)2009年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公益

课《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生准时收看,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切身体验来阐明浅显又深刻的应急避险道理,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 (2010届北京市东城区综合练习)2010年首届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条条网络通北京,你我都能上春晚”的立意、由网友推选节目创意、演员、导演和主持人的广策略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参与,最终出现在“网络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形式,都是网友和观众票选而出的结;晷。在全球的互动播出平台上,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网络特有的节目形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网民献上以“七天看春晚,天天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答案 (1)特点: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2)作用: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具有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天津市宝坻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冲刺试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近6000字,分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等五部分。

材料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阅读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10分)

2.

(1)重要性: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分②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分

紧迫性: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2分②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

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2分

(2)①必须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产业。(3分)②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③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特别是要增强走出去的能力。 (3分) 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分)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 (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2009年11月22日,湖南科技大学第三届科技创新成果展在科大北校电信路口隆重开展。科技成果展不仅有展板、实物,此次还增加了模型作品展览。展出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模板,设计新颖的模型引得同学们一片赞叹。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就是精神产品

C. 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

答案 C

2.(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3.(2010届福建省福州八中第三次质检)福州三坊七巷传承了榕城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人杰地灵,她承载着地方历史人文的鲜活记忆。福州市举行多次关于“文中、画中、歌中、影中”的三坊七巷活动,同时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工艺品业、旅游业、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 C.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答案 B

4. (2010届山东省潍坊市阶段性测试)2009年,内地与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为中华民族带来深厚的文化气息,这标志着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正在走向纵深。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有

①宋祖英等明星在台湾参观访问 ②大陆高校大学生和台湾青年大专学生协会的交流活动 ③《步辇图卷》等国家文物在台湾展出 ④易中天准备文化讲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A

(2010届河南省豫南九校第三次联考)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年来,积极服务于广大读者,见证了国人读书的历程和变化,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回答5—6题

5.到图书馆有偿借阅图书属于

A.劳务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 C

6.近年来图书、音像市场火爆说明

A.社会消费结构呈现新趋势 B.人人确立理性消费观

C.恩格尔系数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图书、音像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答案 A

7(2010届河南省豫南九校第三次联考)2009年12月15日,为了在全国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创造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这个举措

①是加强对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 ②会限制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 ③有利于克服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缺陷 ④有利于保持洁净手机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持手机互联网内容的健康安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D

8.(2010届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标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9.(2010届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坚决铲除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环境,努力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工信部与公安部门的行为

①是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②会限制人们对网络文化产品的自主选择

③有利于创造培养“四有”新人的文化环境

④有利于青少年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D

10.(2010届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200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潜伏》在题材选择上坚持“三贴

近”原则,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观看的人无不感到心灵的震撼。上述材料说明,文化创造的源泉是

A.历史传说 B.社会实践 C.文化创作者的灵感与想象 D.民族文化

答案 B

(2010届广东省广州四十二中高三12月月考)“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15-16题。

15.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16.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②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 A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福建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于2010年1月24日起在武夷山上演。回答17~18题。

17.《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

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 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

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 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答案 D

18.《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的演出,改变以往“登山观景、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增加了全新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再次推动了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增长。这表明

①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高雅的文化产品一定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产品生产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2010届湖南省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材料一:漫画《假善忍》

材料二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事件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网友“挑战天涯”发问:“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不值得。”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华表示,“这是一个英雄的壮举。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而且社会观点会更加丰富、多元,不过,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经济价值,还有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当前文化市场中存在什么现象?(2分)

1(1)漫画中反映的现象是由于文化市场本身的盲目性与自发性的缺陷,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进行违法敛财,属于落后文化。(2分)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6分)

(2)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

2.(2010届福建省福州八中第三次质检)材料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中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

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6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蕴涵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8分)

③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我们必须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3分)④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即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3分)(任答三点得8分)

2009年模拟题

一、选择题

1.(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迁,炎黄子孙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答案 C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2008年10月底,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首次在“太空行走”,这是继“嫦娥一号”后我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回答2~3题。

2.(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国外许多评论说:“‘神舟七号’的发射给中国的综合国力增添一个大砝码”。这说明

( )

A.我国的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C.文化生产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答案 B

3.(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当前,“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这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 B

4.(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 )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 )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

答案 D

5.(2009·安徽无为三中模拟)“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子希望。这体现了 (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优秀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②④

答案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回答6~7题。

6.(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春节、仲秋节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是欧美人的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来。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

( )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A.强制性 B.潜移默化的特点 C.政活倾向性

答案 B D.消极作用

7.(2009·福建永定一中模拟)在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仍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消极被动的 ( )

C.深远持久的

答案 C D.不可改变的

8.(2009·广东模拟)从材料: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文化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A.文化塑造人生 ( )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

答案 B

9.(2009·广东模拟)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是

( ) A.文化塑造人生 B.文化反作用与经济政治 C.文化与政治交融

答案 D D.文化与经济交融

10.(2009·广东潮州模拟)200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国中小学生迎来史上最牛的一节课:以“知识守护 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这表明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 C

11.(2009·广东潮州模拟)作家余秋雨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说明文化影响具有

(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C.相对独立的特点

答案 A

12.(2009·广东恩平一中模拟)神舟七号是众多关键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带动新材料、电子、机械制造、纺织、通讯等很多科技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形成1200亿元的产业链。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这说明

( ) B.永恒持久的特点 D.积极主动的特点 A.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答案 C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3.(2009·佛山教学质量检测)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 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答案 D

14.(2009·广州综合测试) 200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 26.6%。我国政府表示将继续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说明 ( ) ( )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答案 B

15.(2009·广州综合测试,不定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量采用科技新技术,在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精华与成就,让观众倍受震撼,回味无穷。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继承与传播

B.文化与科技结合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C.文化与科技结合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答案 AD

16.(2009·河西区质量调查)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启示我们 ( ) ( )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D.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答案 D

17.(2009·烟台模拟)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明显。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①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18.(2009·辽宁鞍山一中模拟)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生产力的人发展必然会伴随着出现一些文化上的飞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和经济相互影响 ( ) B.经济决定文化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答案 B D.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始终具有一致性

19.(2009·辽宁鞍山一中模拟)冷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加紧对外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 C

20.(2009·江苏盐城调研)2008 年初,英国一家专业泳装制造商推出了第四代“鳖鱼皮”泳装,采用高科技,可以覆盖全身,内部有排水结构,可增加浮力。该泳装带来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破纪录的高潮,也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

C.文化是经济的基础,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D.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带来经济效益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21.(2009·天津红桥区二模)金融之危,文化之机。国际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材料一 一般而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会紧缩物质需求,而对那些能够放松心情、舒缓情绪的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而且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投入相对较小,创造的就业岗位却很可观,同时,如果能很好地输出文化,还可能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危机时期恰恰是文化产业兴旺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能够表现出明显的“反经济周期调节性”。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奥秘。

答案 ①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人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2.(2009·天津和平区二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针对近期网上淫秽色情活动和低俗内容一度呈泛滥之势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 ( ) ( ) B.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起,由国务院新闻办等七个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这次专项行动确立的主要任务包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集中整治,使网络环境明显净化,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网络的低俗之风得到初步遏制、网络文化环境得到净化。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说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的必要性。

答案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不同的文化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会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②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优秀、健康向上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组 2007~2008年模拟题

一、选择题

1.(2008·广州模拟)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表明

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

C.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 C

2.( 2008·广州模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 )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答案 B

3.( 2008·广州模拟,不定项)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答案 CD ( ) ( )

4.(2008·汕头模拟)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今年活动的主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这是因为 (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答案 D

5.(2008·深圳调研,不定项)“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截至2007年9月,全世界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75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与全球“汉语热”密不可分,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说明

(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要坚持独立自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答案 ABC

6.(2008·江苏南通模拟)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引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上述材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满足人的一切精神需求 ②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③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答案 D

7.(2008·广东肇庆模拟)《诗经》等文化作品的产生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当时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的时期。这表明 (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经济是基础,决定着文化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③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致④社会制度的更替能影响文化的发展

A.①②

答案 D

8.(2008·广东肇庆模拟,不定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观花,植物学家以植物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学的知识审视它,把它归人植物的某一类别之中;而画家则以美学知识去欣赏它,获取美的灵感。这说明( )

A.不同的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面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答案 AB

9.(2008·江苏南京一中模拟)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008年初联合下发通知指出,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免费开放。实行免费开放,从文化生活角度讲,主要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人们从事文化活动能得到精神的愉悦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有效途径

答案 C

10.(2008·广东实验中学模拟)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 ( )

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C.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答案 B

11.(2008·江苏姜堰模拟)经济中有文化,就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软实力。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 D

( )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D.文化给经济以重要影响 12.(2007·烟台3月模拟)文化会影响人的

①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②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③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言谈举止和体貌特征

A. ①②

答案 C

13.(2007·烟台模拟)“乡音难改”、“耳濡目染”,分别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 ①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固定不变的特点 ③迁移默化的特点 ④历久弥新的特点 B.②③ C. ①②③ D.②③④

A.①②

答案 B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14.(2007·潍坊期末测试)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文化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

B.一定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C.对中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D.对中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努力

答案 B

15.(2007·潍坊期末测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 致好评,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 ( )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 D

16.(2007·广东调研)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答案 C

17.(2007·山东实验中学测试)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下列诗句的寓意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答案 C

18.(2007·广东佛山教学质量检测)四川省岳池县八旬老人郑以礼,从1984年关注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起,就成了奥运迷,一边坚持收集与奥运会有关的资料,一边为奥运会和奥运会冠军作诗,到如今,老人已为奥运作诗430余首,并准备将诗集献给北京奥运会。这说明 ( ) ( )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D.相对稳定性

A.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B.世界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C.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D.奥林匹克精神是每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答案 C

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回答19~20题。

19.(2007·东营综合测试)“汉语热”持续升温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这说明了

A.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

答案 A

20.(2007·东营综合测试)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认为,当一个国家富强兴盛时,该国的语言自然就会走向世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 )

A.当一个国家富强兴盛时,该国语言就会成为全世界都使用的语言

B.当一个国家贫穷落后时,该国语言就会逐渐消失

C.是否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由本国的传统文化决定

D.是否成为世界强势语言,取决于本国的政治和经济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21.(2007·潍坊期末测试)近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将戏曲和风光两大系列作为选仪 题重点促进音像出版的发展,收到了文化和经济双赢的良好效果。该社实施的“山东地方戏曲200工程”,广泛与山东各地方戏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年发行量近200万盘,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戏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相继出版的《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文化历史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为促进山东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齐鲁音像出版社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体现了当前文化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答案 (1)①齐鲁音像出版社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体现了当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突出的趋势。②音像制品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而且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并为促进山东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2008·广泛肇庆检测)文化对人的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就是说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完全是自发的。 答案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同时,文化对人的影响还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2)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3)文化对人的影响与个体接受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题目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是不合理的。


相关内容

  • 社区居民休闲文化现状调查报告
  • 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 系 部: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自动化B084班 指导教师: 张 宇 负 责 人: 周 华 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了大的变化,各种文化形式如雨 ...

  •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教案
  • <文化生活>前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 文化生活的单元设置.主要内容.重难点 理解: 文化生活的内在逻辑顺序,即各单元的内在结构 分析: 单元的重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能力目标:1. 通过对不同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环境的认识,了解文化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印记 2. 通过对文化的 ...

  • 文化与生活方式
  •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 提问:简述护士的审美修养途径和目标. 导入新课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东方文化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教训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在西方文化里却认为孩子应该和大人一样收到尊重,父母打骂孩子是错误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同,生活方式必然不同 ...

  • 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 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3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人又是一种精 ...

  • 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艺术真实性
  • [发布时间:2011-05-09] 作者:王培茗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概念的根本区别,阐述了民俗文化是生活的真实,它是不能被商品化的.它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要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它是商品,这一商品的开发必须以反映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离开生活的真实就没有艺 ...

  • 文化生活第8课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学案
  •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6.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邂逅传统与时尚,品味经典与流行,享受文化大餐.我们需要 ①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②避免不同文化相互冲击 ③提高辨别不同性 ...

  • 文化全球化利弊
  • 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以致西方国家的娱乐业也开始窥视.争夺中国的文化资源.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兰>,就借用中国的传说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 如果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说,迪斯尼制作的动画片,产权当然属于美国.但是,国人谁不知道,<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感 ...

  •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 第八课2框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为什么文化生活中还存在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知道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能力目标: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能够自觉抵制落后 ...

  • 创新老干部工作着力提升文化养老意识
  • 做好老干部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创新工作机制,让老同志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结合本单位老同志现状及发展趋势,我认为创新老干部工作.应把提升文化养老意识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这既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老干部工作开创新局面的需要.今年年初,习近平同志在在京老同志迎春茶话会的讲话中就曾指出:要创 ...

  •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为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村社发展,我们对县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