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四课 儿童和平条约

教学内容:

《儿童和平条约》带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语言流畅,文笔活泼。课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第一次出现在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它又是一种儿童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人类携手努力,共创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字,认识3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内容。因此,用事例充实条约内容、让学生形象感受战争、动乱给人民,尤其是儿童带来的痛苦,继而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憧憬和平景象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1、再现画面,丰富情感,以情领读。

条约语言概括性强,用事实丰富条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战争灾难。可以通过教师激情描述、播放战争纪实片段等多种渠道再现“破坏”、“战争”等画面,学生逐步获得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渴望和平的美好情感,以情带读。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生成的和谐互动过程。

2、循情导学,诱发联想,以读促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为了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文本,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同时,利用和开发现有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用合作探究、朗读想象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将美好愿望与现实相结合,思考: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我们可以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1)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儿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

生刘玉玲。(出示人物图片)

(3)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1——4自然段)向往和平

(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1、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2、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

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3、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板书: 4、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 和平

创造

附《放飞和平》

和平,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一个世界儿童、妇女、老人迫切拥戴的字眼。 和平,一个与战争相对的字眼!一个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温暖人心的字眼。

和平,一个难以实现的字眼! 一个飞舞了几十年,几百年,都无法兑现的字眼。不知是谁让和平的鸟,折断了翅膀,鹧鸪不时盘旋在天空悲惨的哀号。和平的鸟,养好了伤,被放飞在蔚蓝的天空,播撒幸福的种子!

作业设计:

第五课 太阳,你好!

知识与能力:

学会四个字,认识一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背诵课文二至六自然段。认识排比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仔细品读文的语句,从而体会到太阳对小朋友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到太阳行走在天上,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并能向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对小朋友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宇宙中有一个大火球吗,它虽然距我们很远,但和我们的关系却最密切,知道它是谁吗?来,和它打个招呼。板书:太阳,你好!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课文,把生字多读几次,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通读课文,正音

4、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你从这段话中明白了什么?(这是文章的总启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去写)

2、观察一下,你从句式上明白了什么?(这是一个排比句,句式整齐)

3、指导朗读

4、那么太阳究竟看见了什么,听说了什么,又知道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说吧。

四、指导学习生字

1、融字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的时候不要把下口框里写两横,哗是一个形声字,写的时候注意左边口字在左上,稍小一些。特别是喉字,写的时候不要多加一竖。

2、学生写字,老师检查。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

一、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知道太阳知道的事情可多了,那么他究竟知道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二至六自然段

2、指名朗读

3、从刚才同学们的读当中,我知道太阳最爱小朋友了,来,老师也想读一读。

4、师引读,引导学生读二至六段,每段的开头一句,说说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这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子朗读起来很顺口,很有感情)

5、过渡:是呀,太阳最爱小朋友,他爱白皮肤的小朋友,也爱皮肤的小朋友,爱黑皮肤的小朋友,也爱棕色皮肤的小朋友。太阳可真有爱心呀,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爱小朋友吗?

6、指导学习:因为他知道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谈谈你是怎样

理解这句话的。

二、学习课文八至十二自然段

1、同学们,太阳这么喜欢小朋友,如果是你们会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八至十二自然段 读出小朋友对太阳的热情

3、多种方式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

4、再看最后一段“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

5、学生谈感受:把太阳当作人来写,让人觉得形象而且生动。

三、扩展:

太阳最爱小朋友,你能对太阳说几句问候和感谢的话吗?小组讨论,最好用相同的句式。

板书:

5、太阳,你好

太阳最爱小朋友

后记:

这课易懂,在教学中抓住太阳对小朋友的爱这条主线进行教学。通过”如果没有太阳,就__________”这一句式训练,让学生感悟到太阳的重要。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这一过程得到训练,有的学生说“没有太阳,草木会枯萎,大地将没有生机。有的说:如果没有太阳,鸟儿不会歌唱,它们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说的多好呀,难怪文中说:太阳知道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呢。

作业设计:

第六课 检阅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第一课时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

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

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

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作业设计:

古诗 初秋行圃

教材解读:

《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管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体会到深藏在作者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

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整。)

3、现在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学生交流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

4、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交流等。)

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需要老师帮助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认真,相信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五、读中品味,体会意境

师:刚才,大家了解了诗意,相信大家再读,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

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

2、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落日的有情?

引导学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体会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赋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

3、引导学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无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

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

预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逐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 生读(没有激情)。

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谊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

生读。

师:哦!多美的景致!多热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灿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嘹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所有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

师过渡语:

初秋的傍晚,诗人独自在园中散步,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边抹上了瑰丽的色彩,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寂寞,趁着这美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始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学生齐读前两句。

5、听到这美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歌唱家”,赶快行动—— (1)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

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看见蝉,心中会是什么滋味? 指导学生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

(2)作者心中只有遗憾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遗憾?那又怎样读?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3)师小结:

看到天边美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作者诗兴大发—— (学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

六、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

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欢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

2、学生分组练习、展示、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诗的方法。

读:读通、读顺诗句。

译:结合注释、或查字典、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

2、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作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

3、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作业设计:

落日无情最有情, 偏催万树暮蝉鸣。 近在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不作声。 语文乐园(二)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组成。 2、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 3、读名言,激发学生了解、积累古代格言的兴趣。 4、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 5、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通过说,多角度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6、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 2、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 教学手段:课件辅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同桌检查词语,正音。 思:1、动脑筋,想一想每个词的意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谈:1、你发现了什么? 2、这些词的意思有变化吗? 结:总结,积累,抄一抄。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说说你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先横着观察,再竖着观察) 3、再读词语。 4、结合第一题进行拓展训练。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读古代格言。

2、大概的说说读后的感受。(通过读这些古代的格言,你明白了什么?)

3、背诵并积累:可见,这些简短的格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警示,让我们牢牢的记住他们。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自由朗读短文。

2、读完这则成语故事后,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试着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你还知道哪些和“同舟共济”意思相近的成语?

二、探究与发现

随课文拓展。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

(一声枪响)

师:星期天,文文、乐乐、兰兰一起去登山。走着走着,文文突然用手一指,大声说:“你们看,有人在打鸟!”大家于是前去劝阻。

2、激发讨论:

师:我们该怎样劝阻打鸟的人呢?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教师指导:了解打鸟人的心理以更好的选择劝阻方式。

①以情动人。

②以理服人。

③法律警示。

4、自由选择角色,现场表演。

第三课时 习作2——写写我自己(或给自己画个像)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猜一猜他是谁!

师描述,学生猜。

二、引导发现描写点

师:(惊奇状)你怎么猜出来的呀?

指名交流。

师引导、归纳。

师:哦,你是通过外貌描写知道的。

你是通过„„这句话知道的,这是描写他的性格的。

哦,你是通过他的特长知道的。

(板书:外貌、性格、特长、爱好„„)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倾听的孩子。

三、尝试描述,教师指导

1、师:你们都很会观察、描述别人,其实,描写自己也很有意思。不信?你也试着说说自己。可以抓住自己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说。注意,要说具体,说详细。这样,别人才能听的明白。

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作典型指导

指名。

学生可以简单地说自己的不同点。

再次指名。

可以像他那样,通过一件事把自己的不同点说的更具体些吗?

师:他把自己的语言特点说的很清楚!

他把自己的动作刻画的栩栩如生!

他把自己的神态写得真传神!

他通过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很不错!

他还能通过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动,很好!

(板书:事情——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环境„„)

3、这样,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跃然纸上了,真是生龙活虎啊!

下面就请大家,自己尝试描写“我自己”,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像,写得最传神!

四、学生自由习作

五、根据学生习作进行点评(可请学生在组内交流,相点评)

作业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四课 儿童和平条约

教学内容:

《儿童和平条约》带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语言流畅,文笔活泼。课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第一次出现在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它又是一种儿童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人类携手努力,共创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字,认识3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内容。因此,用事例充实条约内容、让学生形象感受战争、动乱给人民,尤其是儿童带来的痛苦,继而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憧憬和平景象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1、再现画面,丰富情感,以情领读。

条约语言概括性强,用事实丰富条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战争灾难。可以通过教师激情描述、播放战争纪实片段等多种渠道再现“破坏”、“战争”等画面,学生逐步获得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渴望和平的美好情感,以情带读。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生成的和谐互动过程。

2、循情导学,诱发联想,以读促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为了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文本,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同时,利用和开发现有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用合作探究、朗读想象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将美好愿望与现实相结合,思考: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我们可以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1)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儿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

生刘玉玲。(出示人物图片)

(3)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1——4自然段)向往和平

(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1、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2、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

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3、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板书: 4、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 和平

创造

附《放飞和平》

和平,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一个世界儿童、妇女、老人迫切拥戴的字眼。 和平,一个与战争相对的字眼!一个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温暖人心的字眼。

和平,一个难以实现的字眼! 一个飞舞了几十年,几百年,都无法兑现的字眼。不知是谁让和平的鸟,折断了翅膀,鹧鸪不时盘旋在天空悲惨的哀号。和平的鸟,养好了伤,被放飞在蔚蓝的天空,播撒幸福的种子!

作业设计:

第五课 太阳,你好!

知识与能力:

学会四个字,认识一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背诵课文二至六自然段。认识排比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仔细品读文的语句,从而体会到太阳对小朋友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到太阳行走在天上,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并能向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对小朋友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宇宙中有一个大火球吗,它虽然距我们很远,但和我们的关系却最密切,知道它是谁吗?来,和它打个招呼。板书:太阳,你好!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课文,把生字多读几次,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通读课文,正音

4、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你从这段话中明白了什么?(这是文章的总启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去写)

2、观察一下,你从句式上明白了什么?(这是一个排比句,句式整齐)

3、指导朗读

4、那么太阳究竟看见了什么,听说了什么,又知道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说吧。

四、指导学习生字

1、融字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的时候不要把下口框里写两横,哗是一个形声字,写的时候注意左边口字在左上,稍小一些。特别是喉字,写的时候不要多加一竖。

2、学生写字,老师检查。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

一、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知道太阳知道的事情可多了,那么他究竟知道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二至六自然段

2、指名朗读

3、从刚才同学们的读当中,我知道太阳最爱小朋友了,来,老师也想读一读。

4、师引读,引导学生读二至六段,每段的开头一句,说说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这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子朗读起来很顺口,很有感情)

5、过渡:是呀,太阳最爱小朋友,他爱白皮肤的小朋友,也爱皮肤的小朋友,爱黑皮肤的小朋友,也爱棕色皮肤的小朋友。太阳可真有爱心呀,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爱小朋友吗?

6、指导学习:因为他知道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谈谈你是怎样

理解这句话的。

二、学习课文八至十二自然段

1、同学们,太阳这么喜欢小朋友,如果是你们会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八至十二自然段 读出小朋友对太阳的热情

3、多种方式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

4、再看最后一段“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

5、学生谈感受:把太阳当作人来写,让人觉得形象而且生动。

三、扩展:

太阳最爱小朋友,你能对太阳说几句问候和感谢的话吗?小组讨论,最好用相同的句式。

板书:

5、太阳,你好

太阳最爱小朋友

后记:

这课易懂,在教学中抓住太阳对小朋友的爱这条主线进行教学。通过”如果没有太阳,就__________”这一句式训练,让学生感悟到太阳的重要。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这一过程得到训练,有的学生说“没有太阳,草木会枯萎,大地将没有生机。有的说:如果没有太阳,鸟儿不会歌唱,它们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说的多好呀,难怪文中说:太阳知道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呢。

作业设计:

第六课 检阅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第一课时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

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

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

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拓展延伸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作业设计:

古诗 初秋行圃

教材解读:

《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管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体会到深藏在作者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

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整。)

3、现在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学生交流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

4、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交流等。)

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需要老师帮助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认真,相信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五、读中品味,体会意境

师:刚才,大家了解了诗意,相信大家再读,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

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

2、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落日的有情?

引导学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体会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赋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

3、引导学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无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

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

预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逐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 生读(没有激情)。

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谊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

生读。

师:哦!多美的景致!多热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灿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嘹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所有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

师过渡语:

初秋的傍晚,诗人独自在园中散步,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边抹上了瑰丽的色彩,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寂寞,趁着这美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始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学生齐读前两句。

5、听到这美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歌唱家”,赶快行动—— (1)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

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看见蝉,心中会是什么滋味? 指导学生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

(2)作者心中只有遗憾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遗憾?那又怎样读?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3)师小结:

看到天边美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作者诗兴大发—— (学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

六、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

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欢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

2、学生分组练习、展示、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诗的方法。

读:读通、读顺诗句。

译:结合注释、或查字典、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

2、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作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

3、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作业设计:

落日无情最有情, 偏催万树暮蝉鸣。 近在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不作声。 语文乐园(二)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组成。 2、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 3、读名言,激发学生了解、积累古代格言的兴趣。 4、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 5、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通过说,多角度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6、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 2、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 教学手段:课件辅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同桌检查词语,正音。 思:1、动脑筋,想一想每个词的意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谈:1、你发现了什么? 2、这些词的意思有变化吗? 结:总结,积累,抄一抄。 二、认一认,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说说你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先横着观察,再竖着观察) 3、再读词语。 4、结合第一题进行拓展训练。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读古代格言。

2、大概的说说读后的感受。(通过读这些古代的格言,你明白了什么?)

3、背诵并积累:可见,这些简短的格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警示,让我们牢牢的记住他们。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自由朗读短文。

2、读完这则成语故事后,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试着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你还知道哪些和“同舟共济”意思相近的成语?

二、探究与发现

随课文拓展。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

(一声枪响)

师:星期天,文文、乐乐、兰兰一起去登山。走着走着,文文突然用手一指,大声说:“你们看,有人在打鸟!”大家于是前去劝阻。

2、激发讨论:

师:我们该怎样劝阻打鸟的人呢?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教师指导:了解打鸟人的心理以更好的选择劝阻方式。

①以情动人。

②以理服人。

③法律警示。

4、自由选择角色,现场表演。

第三课时 习作2——写写我自己(或给自己画个像)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猜一猜他是谁!

师描述,学生猜。

二、引导发现描写点

师:(惊奇状)你怎么猜出来的呀?

指名交流。

师引导、归纳。

师:哦,你是通过外貌描写知道的。

你是通过„„这句话知道的,这是描写他的性格的。

哦,你是通过他的特长知道的。

(板书:外貌、性格、特长、爱好„„)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倾听的孩子。

三、尝试描述,教师指导

1、师:你们都很会观察、描述别人,其实,描写自己也很有意思。不信?你也试着说说自己。可以抓住自己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说。注意,要说具体,说详细。这样,别人才能听的明白。

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作典型指导

指名。

学生可以简单地说自己的不同点。

再次指名。

可以像他那样,通过一件事把自己的不同点说的更具体些吗?

师:他把自己的语言特点说的很清楚!

他把自己的动作刻画的栩栩如生!

他把自己的神态写得真传神!

他通过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很不错!

他还能通过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动,很好!

(板书:事情——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环境„„)

3、这样,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跃然纸上了,真是生龙活虎啊!

下面就请大家,自己尝试描写“我自己”,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像,写得最传神!

四、学生自由习作

五、根据学生习作进行点评(可请学生在组内交流,相点评)

作业设计:


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分类:中学课件   浏览:0 时间:2011-09-18 18:04 编辑 删除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分类:中学课件   浏览:0 时间:2011-09-18 18:02 编辑 删除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分类:中学课件   浏览:0 时间:2011-09-18 18:01 编辑 删除 ...

  • 1.2015下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ok
  • 博才金峰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 ...

  •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目录 小学语文北京版第十一册
  •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目录 小学语文北京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1 开国大典 2 枣核 3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4 钱学森归国 第二单元 5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6 城市的标志 7 黄河之水天上来 8 地球万岁 第三单元 9 顶碗少年 10 "钢琴之王"的微笑 1 ...

  • 二 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识字1 more>> ·识字1-精彩教案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析 ·<识字1>课文内容 识字2 more>> ·识字2-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课文内容精彩推荐 识字3 ...

  • 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基于课程标准教案
  • <识字4>教案 总序号:36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识字4 课时: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美玲 大孟镇大吕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会认本单元47个要求会认得 ...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1.沟通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堂.课本.学校内外的联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认识二者关系密切:2.练习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3.写出自己独特感受,体验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运用:二.老师指导[我要写]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解读教案
  • 一.编排结构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 ...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灵活的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调动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作文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7口语交际教案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每个人都做过游戏.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可以让我们交上朋友.这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我说你做".主要内容就是一个人发指令,其他人做动作.激发孩子们主动说大声说的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