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望江南 超然台作_望江南 苏轼 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苏轼,然后赏析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的注释: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赏析问题: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苏轼在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苏轼的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进行赏析。?

答:

苏轼赏析答案:

(1)苏轼要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苏轼的乡思,但他(苏轼)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2)望江南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苏轼赏析:

这首词是我国古代大诗人苏轼作于熙宁九年(1076)暮春,在密州任上。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满城烟雨,触动了乡思,写下了这首词。上片写登台时所见城中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 “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其次,以“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前两句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过后,可另起“新火”,由眼前之景触动思归之欲,而不能满足,只好自我开解,“休对”“且将”是最好的解脱办法,也是最切实的解脱办法,于是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苏轼,然后赏析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的注释: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赏析问题: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苏轼在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苏轼的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进行赏析。?

答:

苏轼赏析答案:

(1)苏轼要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苏轼的乡思,但他(苏轼)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2)望江南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苏轼赏析:

这首词是我国古代大诗人苏轼作于熙宁九年(1076)暮春,在密州任上。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满城烟雨,触动了乡思,写下了这首词。上片写登台时所见城中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 “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其次,以“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前两句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过后,可另起“新火”,由眼前之景触动思归之欲,而不能满足,只好自我开解,“休对”“且将”是最好的解脱办法,也是最切实的解脱办法,于是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相关内容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2015-04-03 精选宋词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赏析]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 ...

  • 望江南.超然台作7
  • 课 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教案序号: 7 授课时间: 2015年12月4日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l ...

  • 浅谈苏轼写景词的特1
  • 浅谈苏轼写景词的特点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深,他对待世事的旷达潇洒更为后人所景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又以山水作品居多.如他在任杭州通判期间,就把西湖迷人的波光月色.钱塘江如雪的怒潮,七里濑似画的青山碧溪都摄入词作之中.许多自然风光,被他的词作演绎得极为传神. 苏轼以 ...

  •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拼音
  • wàng jiāng nán ·chāo rán tái zuò 望江南·超然台作 cháo dài :sîng dài 朝代:宋代 zuî zhě :sū shì 作者:苏轼 chūn wâi lǎo ,fēng xì liǔ xiã xiã (siá)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shì shàn ...

  • 苏轼词赏析(二)
  • 查看文章 苏轼词赏析(二) 2008-09-14 12:58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 ...

  • 论苏轼的_密州四曲_
  • 第29卷第09期2014年09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 Vol.29,No.09 Sep.2014 论苏轼的"密州四曲" 乔云峰 (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山东诸城262200) 苏轼知密州时期创作成绩斐然.为怀念前妻王弗所 ...

  • 思想怀人诗学案答案
  • 1.望江南·超然台①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①你认 ...

  • 望江南教案
  • 背景: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大体是说应超然物外的意思)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 ...

  • 古代诗歌的鉴赏解题技巧
  • 高考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 一.分析意象与意境 二.分析表达技巧 三.分析语言炼字炼句 四.分析情感主旨 五.分析前人的评价 六.比较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