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测试题集合

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测试题集合

、“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饮酒,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2、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3、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答题要点:

(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2分)(2)探究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3分)(3)接受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主动的接受学习也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3分)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分)(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不够清晰、到位,有的表述语言不够准确;(3)目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部分目标不容易测量。 2、《赠汪伦》的教学思路,综合评述教学过程。

答:优点:1、教学方式和平时的不一样,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2、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作者动用了很多教学资源,音乐、美术,加强了各个学科的课程资源整合。

问题:1、没有语文性,语文本体性弱化,没有指导怎样把诗读得有滋有味,重点字词的理解。2、多用课件,第二步中看情境使用时机过头,一览无余,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三、简答题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一种称之为“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另一种称之为“交融式目标”,它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各3分)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2分)(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3分)(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2、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2分)(2)学生是具有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独立生命个体,其感受与体验存在差异,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2分)(3)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2分)(4)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案例分析题 教《小镇的早晨》(1)本案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2)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3)既有明确的分工,又重视团体的合作。(4)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

《乌鸦喝水》优点:上述片断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缺点:片断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了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上片断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四、观点论述题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2分)(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3分)

(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3分)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2分)(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分)(3)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2分)(4)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案例分析题《台湾蝴蝶谷》(1)该教师没有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2)教师采用先欣赏画面,再读文字的方法,以画面帮助理解文字,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感悟,没有引发情感共鸣。(3)画面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各4分)

《早操》苹果树”上摘(1)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课堂秩序混乱。(2)表面上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实质上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3)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每个要点

六、案例分析题《找骆驼》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案例进行简单评析(1)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2)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发表个性化阅读感受;(3)自主不等于自流,当学生的认识偏离文本教育价值时,教师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各4分)

在大熊猫的故乡》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1)评价具有激励性;(2)评价具有针对性;(3)评价具有启发性;(4)教师评价语言生动、幽默。

三、简答题)1、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3、它们的不同点是:“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交融式目标”能很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3分)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四、观点论述题1、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2分)(2)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其优势。(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在辅助上,不能替代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4)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2、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分)(4)新课程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5)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在教学中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案例分析题“一起”造句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2)两种设计都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在一起。(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

2、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不同之处:(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真实情境;(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3)学生的习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写作变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趣。(各2分)

启示:(1)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2)作文教学生活化

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1、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分)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作用?

2、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

3、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3)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阅读

四、观点论述题1、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

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2)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活动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综合性课程,而语文活动课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课型。(2分)(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2分)(4)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整合。

2、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1)不认同这种观点。(2分)(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2分)(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2分)(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案例分析题(《落花生》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你是怎样评价上述设计的?请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评述。

(1选择贴近学生的话题,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2)学生充分发挥了交际主体作用;(3)教师在示范中指导倾听、表达、应对等方法,引导学生大方、文明地交往,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教学层层推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到了多个回合口语交际的训练,在实践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3、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

四、观点论述题1、《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2、“„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2)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3)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4)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案例分析题浙教版第十二册《古诗两首》 请您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与的角度进行评述

(1)本课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清晰明确,表述语言准确且有分寸;(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4)目标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顾茅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你认为本案例“词义教学”给你什么启示

(1)唤醒生活,激活联系。“大贤”本是个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学生若按《词语手册》照本宣科,其效果肯定“事倍功半”。本教例采用“欲擒故纵”法,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前先“考”了学生五个“生活问题”,在唤醒学生鲜活生活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积极思维。(2)凸显人文,强化积累。本教例采用“层层铺垫”的办法,让学生自悟自得,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完成了词义教学,又使学生积累和巩固了五个新词,还凸显了浓厚的人文性。(3)自主探究,注重实效。执教者力戒“大+贤=大贤”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有意淡化教师的主导和词素分析,注重从内容入手理解词义,着力追求对词义的整体感悟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还领悟了词语的内在规律。

三、简答题1、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2分)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2分)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分)(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2分)(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四、观点论述题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2)听说训练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综合性。(3分)(3)口语交际注重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核心要素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3分)(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分析“菜”字的教学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优点:(1)重视指导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2)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经验促进个体有效识字;(3)渗透探究学习的理念。(各3分)

问题:在后半部分里,教师没有及时判断学生反馈信息的价值,盲目探究,学生处于追求形式的状况下,识字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五彩池》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

(1读写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言语实践的机会;(2)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3)教师的示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

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

答:首先,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了孩子的这一种学习心理特点。

其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孩子见面,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孩子的记忆规律。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怎么认为?

答:有区别,因为(1)听说训练关注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孩子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2)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最大不同:口语交际在于创设、重建现实的生活情境,听说训练注重倾听、应对、表达。

2、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怎么看?

答:不正确。探究学习的确能解放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可分为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被动接受学习是要摒弃,而主动接受学习一样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1、课程标准在识、写字有哪些建议?

①识字量加大,认写分明,识写分开;

②提倡多认字,少写字(孩子的手指尖肌肉没有成熟),写好字;

③关注在生活环境中识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

④培养孩子识字写字的情趣。

2、自我反思在新课程教师评价中的独特意义。

反思是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从单一的实践者变为研究者,是教学研究的起点,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实践智慧大部分来自教师的亲身经验,其核心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3、成长记录袋的特征?

学生作品为主,收集是有目的的,核心是提供展示的机会。

4、如何正确认识考试评价?

①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评价的全部内涵,两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考试无法等同于评价; ②考试与日常、口头、随机的非规范性的评价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图;

③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倡导,必然带来考试评价在内的评价理念与行为的深刻变革。

作为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不是应不应该取消的问题,而是应如何发展变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问题。

1、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①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

②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与提高;

③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多元化,关注学习状态;评价标准灵活性、创造性;评价方法多注重质性评价;

④课堂教学评价过程注重人文性和发展性。

2、新课程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路与方向。

①基础性,为人的发展奠基。

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中小学教育永远是“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基础”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基础,过程与方法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

②综合性,全面考察语文素养。学生的俄语文素养是综合的,涉及听说读写,知情意行等许多不同的侧面。语文考试由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测试;

③整体性,变分析为感悟。

语文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语文能力不是字、词、句、段、篇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整合的素质,因此,阅读考试命题要把握好局部细分缕析与篇章整体感悟的关系。立足篇章整体,测试考生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的能力;

这样的语文阅读命题,着眼于局部的所谓“知识点”,文章整体被肢解,过细分析。

④创造性,鼓励个性表达,提倡多角度地理解或表达;

⑤趣味性,考试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新课程提倡考试内容富有趣味性,考试形式体现童趣,命题要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

有位同学发言精彩,齐声表扬“棒,棒,你真棒!”你认为这样的表扬方式值得提倡吗?为什么?

答:不值得提倡。这是被老师肯定性评价的初步形式,对于紧张、沉闷的课堂,能调节课堂气氛,是对肯定性评价简单的肤浅了解,流于形式,强加于人。

1、学生在考试时默写课外的成语错了一个,多扣了0.5分,只得了84.5分,老师说是不懂得考试的技巧,说是逞什么能,冒什么险,评价案例中教师的评价行为予以分析。

答:评价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发展性评价注意:激励,多元,这样的问题本来就该多元。老师的评价过于专制和单一,不利于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

4、简单的问题回答不上,老师批评了;向其请教课外的题目,说是“重点班做的题”

答:这是一个课堂即时性评价,老师得做一个延迟评价;应该激励学生帮助他走向成功,应该保护孩子的积极性,语言应该委婉一些。

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有以下途径:(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

答:口语交际强调的是交际互动;听说训练注重的是“听”与“说”。

口语交际不等于听说训练,他们之间有交叉、相同的成分,又有不同的地方。根本方式都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强调的“交际”、互动,对人家的观点、立场、情感等要听懂以外,还要作出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情感、态度等;后者注重的是“听”与“说”。说方来说,只要把自己的观点、意思、情感表达清楚了,目的就达到了。对“听”方来说,只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领会对方的情感、态度、要求就达到了。

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测试题集合

、“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饮酒,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2、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3、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答题要点:

(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2分)(2)探究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3分)(3)接受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主动的接受学习也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3分)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分)(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不够清晰、到位,有的表述语言不够准确;(3)目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部分目标不容易测量。 2、《赠汪伦》的教学思路,综合评述教学过程。

答:优点:1、教学方式和平时的不一样,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2、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作者动用了很多教学资源,音乐、美术,加强了各个学科的课程资源整合。

问题:1、没有语文性,语文本体性弱化,没有指导怎样把诗读得有滋有味,重点字词的理解。2、多用课件,第二步中看情境使用时机过头,一览无余,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三、简答题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一种称之为“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另一种称之为“交融式目标”,它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各3分)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2分)(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3分)(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2、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2分)(2)学生是具有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独立生命个体,其感受与体验存在差异,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2分)(3)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2分)(4)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案例分析题 教《小镇的早晨》(1)本案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2)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3)既有明确的分工,又重视团体的合作。(4)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

《乌鸦喝水》优点:上述片断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缺点:片断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了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上片断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四、观点论述题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2分)(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3分)

(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3分)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2分)(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分)(3)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2分)(4)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案例分析题《台湾蝴蝶谷》(1)该教师没有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2)教师采用先欣赏画面,再读文字的方法,以画面帮助理解文字,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感悟,没有引发情感共鸣。(3)画面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各4分)

《早操》苹果树”上摘(1)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课堂秩序混乱。(2)表面上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实质上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3)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每个要点

六、案例分析题《找骆驼》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案例进行简单评析(1)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2)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发表个性化阅读感受;(3)自主不等于自流,当学生的认识偏离文本教育价值时,教师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各4分)

在大熊猫的故乡》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1)评价具有激励性;(2)评价具有针对性;(3)评价具有启发性;(4)教师评价语言生动、幽默。

三、简答题)1、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3、它们的不同点是:“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交融式目标”能很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3分)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四、观点论述题1、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2分)(2)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其优势。(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在辅助上,不能替代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4)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2、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分)(4)新课程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5)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在教学中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案例分析题“一起”造句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2)两种设计都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在一起。(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

2、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不同之处:(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真实情境;(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3)学生的习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写作变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趣。(各2分)

启示:(1)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2)作文教学生活化

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1、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分)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作用?

2、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

3、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3)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阅读

四、观点论述题1、有人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前的语文活动课,你怎么看?

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2)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活动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综合性课程,而语文活动课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课型。(2分)(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2分)(4)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整合。

2、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1)不认同这种观点。(2分)(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2分)(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2分)(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案例分析题(《落花生》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你是怎样评价上述设计的?请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评述。

(1选择贴近学生的话题,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2)学生充分发挥了交际主体作用;(3)教师在示范中指导倾听、表达、应对等方法,引导学生大方、文明地交往,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教学层层推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到了多个回合口语交际的训练,在实践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3、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

四、观点论述题1、《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2、“„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2)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3)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4)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案例分析题浙教版第十二册《古诗两首》 请您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与的角度进行评述

(1)本课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清晰明确,表述语言准确且有分寸;(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4)目标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顾茅庐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你认为本案例“词义教学”给你什么启示

(1)唤醒生活,激活联系。“大贤”本是个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学生若按《词语手册》照本宣科,其效果肯定“事倍功半”。本教例采用“欲擒故纵”法,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前先“考”了学生五个“生活问题”,在唤醒学生鲜活生活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积极思维。(2)凸显人文,强化积累。本教例采用“层层铺垫”的办法,让学生自悟自得,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完成了词义教学,又使学生积累和巩固了五个新词,还凸显了浓厚的人文性。(3)自主探究,注重实效。执教者力戒“大+贤=大贤”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有意淡化教师的主导和词素分析,注重从内容入手理解词义,着力追求对词义的整体感悟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还领悟了词语的内在规律。

三、简答题1、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2分)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2分)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分)(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2分)(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四、观点论述题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2)听说训练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综合性。(3分)(3)口语交际注重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核心要素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3分)(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分析“菜”字的教学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优点:(1)重视指导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2)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经验促进个体有效识字;(3)渗透探究学习的理念。(各3分)

问题:在后半部分里,教师没有及时判断学生反馈信息的价值,盲目探究,学生处于追求形式的状况下,识字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五彩池》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

(1读写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言语实践的机会;(2)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3)教师的示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1、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如下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将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

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

答:首先,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了孩子的这一种学习心理特点。

其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孩子见面,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孩子的记忆规律。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怎么认为?

答:有区别,因为(1)听说训练关注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孩子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2)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最大不同:口语交际在于创设、重建现实的生活情境,听说训练注重倾听、应对、表达。

2、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怎么看?

答:不正确。探究学习的确能解放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可分为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被动接受学习是要摒弃,而主动接受学习一样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1、课程标准在识、写字有哪些建议?

①识字量加大,认写分明,识写分开;

②提倡多认字,少写字(孩子的手指尖肌肉没有成熟),写好字;

③关注在生活环境中识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

④培养孩子识字写字的情趣。

2、自我反思在新课程教师评价中的独特意义。

反思是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从单一的实践者变为研究者,是教学研究的起点,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实践智慧大部分来自教师的亲身经验,其核心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3、成长记录袋的特征?

学生作品为主,收集是有目的的,核心是提供展示的机会。

4、如何正确认识考试评价?

①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评价的全部内涵,两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考试无法等同于评价; ②考试与日常、口头、随机的非规范性的评价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图;

③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倡导,必然带来考试评价在内的评价理念与行为的深刻变革。

作为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不是应不应该取消的问题,而是应如何发展变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问题。

1、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①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

②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与提高;

③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多元化,关注学习状态;评价标准灵活性、创造性;评价方法多注重质性评价;

④课堂教学评价过程注重人文性和发展性。

2、新课程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路与方向。

①基础性,为人的发展奠基。

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中小学教育永远是“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基础”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基础,过程与方法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

②综合性,全面考察语文素养。学生的俄语文素养是综合的,涉及听说读写,知情意行等许多不同的侧面。语文考试由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测试;

③整体性,变分析为感悟。

语文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语文能力不是字、词、句、段、篇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整合的素质,因此,阅读考试命题要把握好局部细分缕析与篇章整体感悟的关系。立足篇章整体,测试考生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的能力;

这样的语文阅读命题,着眼于局部的所谓“知识点”,文章整体被肢解,过细分析。

④创造性,鼓励个性表达,提倡多角度地理解或表达;

⑤趣味性,考试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新课程提倡考试内容富有趣味性,考试形式体现童趣,命题要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

有位同学发言精彩,齐声表扬“棒,棒,你真棒!”你认为这样的表扬方式值得提倡吗?为什么?

答:不值得提倡。这是被老师肯定性评价的初步形式,对于紧张、沉闷的课堂,能调节课堂气氛,是对肯定性评价简单的肤浅了解,流于形式,强加于人。

1、学生在考试时默写课外的成语错了一个,多扣了0.5分,只得了84.5分,老师说是不懂得考试的技巧,说是逞什么能,冒什么险,评价案例中教师的评价行为予以分析。

答:评价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发展性评价注意:激励,多元,这样的问题本来就该多元。老师的评价过于专制和单一,不利于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

4、简单的问题回答不上,老师批评了;向其请教课外的题目,说是“重点班做的题”

答:这是一个课堂即时性评价,老师得做一个延迟评价;应该激励学生帮助他走向成功,应该保护孩子的积极性,语言应该委婉一些。

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有以下途径:(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有什么看法?

答:口语交际强调的是交际互动;听说训练注重的是“听”与“说”。

口语交际不等于听说训练,他们之间有交叉、相同的成分,又有不同的地方。根本方式都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强调的“交际”、互动,对人家的观点、立场、情感等要听懂以外,还要作出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情感、态度等;后者注重的是“听”与“说”。说方来说,只要把自己的观点、意思、情感表达清楚了,目的就达到了。对“听”方来说,只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领会对方的情感、态度、要求就达到了。

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相关内容

  • 小学体育课中口令
  • 小学体育课中口令.手势与哨音的巧妙组合 吴中区横泾中心小学 王雪芳 摘要:口令.手势与哨音市体育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特色的口令,明确的手势与引人注意的哨音,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也是一个教师乃至一所学校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体现.设想如果课堂中无论缺少口令,手势或是哨音都会是一堂不完整的课 ...

  • 小学生逃生疏散计划
  • 小学生逃生疏散计划一:小学火灾逃生演练计划 一.演练活动的目的 1.使全校学生熟悉我校的紧急疏散通道.疏散路线和消防设施. 2.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通道逃生和正确使用各种消防设备的方法,学会自救和救人并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进一步发现我校在 ...

  •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 旬阳县城关一小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学 科: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一年级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 ...

  • 一年级课程
  •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准备课>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小数室一.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 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 ...

  • [汤山城小学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 <汤山城小学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各行政领导.全体教职工: 根据上级要求,经研究决定,学校将于3月30日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紧急疏散演练.现下发<明德小学紧急疏散演练方案>,请认真细致学习,明确各自职责,及时到岗到位,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本次演练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进一步树立&q ...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准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 ...

  • 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微型课题
  • 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微型课题 一.研究课题题目: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 二.现状描述与分析:一年级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一些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有的学生还没上过幼儿园,根本没有上课的概念,上课的铃声对他们不起作用,每次接他们上课都要很 ...

  • 小学数学专家报告
  • 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一点备课思考 吴正宪 郑庆全 李秋焕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课标23.24页的学习内容,属于解决问题的内容.波利亚认为:,基于上面的认识和理念,我们备课由过于重研究教师的教,而转变为重点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 ...

  •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大纲
  • 2015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 ...

  • 一体备课1上一年级上册体育备课
  •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 课次: 1 年 月 日 1.引导课:体育课常规要求, 教材 2.编队 3. 课的 目标 课的 顺序 一 知道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并认真做到 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1.引导课:体育课常规要求,编队 课的内容 1 .引导课:体 育课常规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10 分 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