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育苗技术

育苗技术

(一)火炕高脚剪苗。(1)适时排种:2月下旬建火炕,将薯种用600倍多菌灵浸泡10分钟消毒,上炕排种后覆土杂肥1. 5厘米。(2)多膜覆盖:火炕宜建在塑料大棚内,炕上再建小拱棚,炕内盖塑料膜,外两层膜加盖草苫。三膜覆盖辅以草苫,有利于增温、保温、保湿。(3)温度控制:薯母出芽前,炕温控制在32—36℃,床土湿度75%左右;露芽后温度控制在27℃左右,抽去炕内塑料膜,以免烧苗。(4)合理剪苗:3月下旬薯苗长到20厘米时即可留高脚剪苗,即基部留2—3节不剪,以利数日后萌发2—3株新苗;第二次剪苗每株再留2—3节,继续萌发新苗,以此类推。这样薯母长出的一株薯苗可剪苗20株左右,克服了传统拔苗越拔越少且携带病毒的缺点。(二)棚内扦插繁苗。(1)利用大棚内空地,从3月下旬到5月中旬均可扦插。(2)做畦断节:棚内做畦,畦宽15米,长度不限。选用薄片小刀或刮脸刀片(最好不用剪刀,以免剪扁茎蔓造成感染死苗),把炕内剪下的薯苗,每1—2节切一小段,每株苗约切5段。(3)扦插密度及管理:畦内浇水下渗后即可扦插,早插和用作夏薯的秧苗密度宜小,以利多分枝多采苗,株行距25厘米左右;晚插和用作春薯的秧苗密度宜大,促长主茎,不促分枝,株行距5厘米左右。扦插时要让薯苗露出一节,并使基部与泥土密接,以利萌芽成活。以后,视苗情及时追肥浇水。(三)大田密植繁苗。(1)深耕做垄:4月中旬,在大田深耕起垄,垄宽1米,耕前施足基肥,重施氮肥。(2)栽植密度:可剪炕内及畦内薯苗栽植,一垄双行,每亩密度6000株。栽后覆膜,提高地温。(3)剪苗疏苗:从5月底至6月份,可剪大田内薯秧作夏薯用苗;夏薯栽罢可疏苗,每亩保留3000株,揭去地膜。(

育苗技术:

1、育种时间,红薯种应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前全部育完。春薯育种多在惊蛰前后,淮河以南地区在2月中旬以后开始育种,淮河以北地区在4月10日以前育完,以温床或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种为主。露地排薯多在4月20日以前,采用露地育种,不覆盖薄膜,应在栽苗前45天以前育种较为适宜。

2、苗床布置,选用无菌无病阳光充实的地块做育种苗床,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置低的地块,苗床以东西向为好,一般床宽1.3米左右,长度根据薯种多少而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填好床土:床土要疏松、肥沃、无病菌,最好使用沙质壤土。床土不易太薄或太厚,一般以5—8厘米为宜。床土内应施入一定量的腐熟的牛、马粪,床土垫平后,每平方米施100克硫酸铵,以提高薯苗质量和数量。

3、种薯精选与处理: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皮光滑、皮色鲜艳、薯块均匀、大小适中、无病无伤、未受冷害和湿害、白浆多的薯块作种。重量以3两-1市斤为宜,每亩地需65市斤红薯种为宜。

4、种薯处理,为了防止种薯带病,可用温水或药剂浸种。参与温水浸种时用51—54度的温水浸10分钟即可,浸种时要严格掌握水温和时间,种薯初下温水时要不断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采用露地育苗种薯或已受轻微冻害的种薯,均不宜采用温水浸种。种薯也可用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加水500倍,或用70%四基托布津加水700倍浸种10分钟,均可杀菌防病。还可以用以上药水水波洒也苗床。

5、排种技术:排种有斜排、平排和直排三种。斜排是以薯头压薯尾的1/3,这样薯块中上部发炕、太阳能育种以平排为好,薯种分布均匀而不密集,有利于培育壮苗。直排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排薯时要分清头尾,不能倒排。一般薯头皮色深,浆汁多,细根少。由于薯块大小不同,因而要分类选择,分别排薯,应掌握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时上齐下齐的原则,使薯块上面覆土一致出苗均匀整齐,便于苗床管理

新春伊始,气候多变,必须认真加强薯苗管理,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多产苗,为早甘薯备足良种壮苗。

一、 剪除顶端芽 当春初气温回升到12℃以上时,要及时剪除旧蔓的顶端幼芽,留下基部约3厘米左右,促使基部新芽更快长出。

二、 搞好中耕锄草 必须及时中耕锄草,疏松苗地,促使地下部早开新根,地上部早长新叶;同时,通过除净杂草,清洁苗地,有利薯苗生长。

三、 及时追肥 追肥要早,应多施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促进薯苗生长粗壮。一般每亩施火烧土粪1500-2000公斤或家畜粪1000-1500公斤,人粪尿1000-12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出苗前,每3-5天追肥一次,每亩施人粪尿800-1000公斤掺入二倍水施用;出苗后,每剪一次苗施一次薄肥(人粪尿与水对掺),如要加速薯苗生长,可在稀薄的粪水中每100公斤加硫酸铵100-200克或者尿素50-100克但不要单独施用化肥,以免造成薯苗细长柔弱,插后不易成活,结薯不理想。第一二次施肥后,应施一次草木灰或火烧土,补充薯苗对磷、钾的需要。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四、 加强水管,防霜冻 初春雨水较少,要灌水防旱或用喷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提高苗地湿度,有利薯苗生长。春雨到来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增加土壤氧气,促进薯苗快速生长,早春气温变化大,要防低温霜冻,遇到低温霜冻来临之前,要及时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护薯苗正常生长。

五、 对地膜覆盖的育苗地,要根据气候变化灵活管理薯苗 晴天中午膜内温度较高,要把地膜两端揭开通风、炼苗,避免高温烧苗,阴雨天,薯苗不易发根长青,要把地膜两头盖密保温护苗、避免寒冷冻苗及霜冻死苗。此外,薯苗地还要做好防畜禽破坏和鼠害工作。

育苗技术

(一)火炕高脚剪苗。(1)适时排种:2月下旬建火炕,将薯种用600倍多菌灵浸泡10分钟消毒,上炕排种后覆土杂肥1. 5厘米。(2)多膜覆盖:火炕宜建在塑料大棚内,炕上再建小拱棚,炕内盖塑料膜,外两层膜加盖草苫。三膜覆盖辅以草苫,有利于增温、保温、保湿。(3)温度控制:薯母出芽前,炕温控制在32—36℃,床土湿度75%左右;露芽后温度控制在27℃左右,抽去炕内塑料膜,以免烧苗。(4)合理剪苗:3月下旬薯苗长到20厘米时即可留高脚剪苗,即基部留2—3节不剪,以利数日后萌发2—3株新苗;第二次剪苗每株再留2—3节,继续萌发新苗,以此类推。这样薯母长出的一株薯苗可剪苗20株左右,克服了传统拔苗越拔越少且携带病毒的缺点。(二)棚内扦插繁苗。(1)利用大棚内空地,从3月下旬到5月中旬均可扦插。(2)做畦断节:棚内做畦,畦宽15米,长度不限。选用薄片小刀或刮脸刀片(最好不用剪刀,以免剪扁茎蔓造成感染死苗),把炕内剪下的薯苗,每1—2节切一小段,每株苗约切5段。(3)扦插密度及管理:畦内浇水下渗后即可扦插,早插和用作夏薯的秧苗密度宜小,以利多分枝多采苗,株行距25厘米左右;晚插和用作春薯的秧苗密度宜大,促长主茎,不促分枝,株行距5厘米左右。扦插时要让薯苗露出一节,并使基部与泥土密接,以利萌芽成活。以后,视苗情及时追肥浇水。(三)大田密植繁苗。(1)深耕做垄:4月中旬,在大田深耕起垄,垄宽1米,耕前施足基肥,重施氮肥。(2)栽植密度:可剪炕内及畦内薯苗栽植,一垄双行,每亩密度6000株。栽后覆膜,提高地温。(3)剪苗疏苗:从5月底至6月份,可剪大田内薯秧作夏薯用苗;夏薯栽罢可疏苗,每亩保留3000株,揭去地膜。(

育苗技术:

1、育种时间,红薯种应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前全部育完。春薯育种多在惊蛰前后,淮河以南地区在2月中旬以后开始育种,淮河以北地区在4月10日以前育完,以温床或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种为主。露地排薯多在4月20日以前,采用露地育种,不覆盖薄膜,应在栽苗前45天以前育种较为适宜。

2、苗床布置,选用无菌无病阳光充实的地块做育种苗床,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置低的地块,苗床以东西向为好,一般床宽1.3米左右,长度根据薯种多少而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填好床土:床土要疏松、肥沃、无病菌,最好使用沙质壤土。床土不易太薄或太厚,一般以5—8厘米为宜。床土内应施入一定量的腐熟的牛、马粪,床土垫平后,每平方米施100克硫酸铵,以提高薯苗质量和数量。

3、种薯精选与处理: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皮光滑、皮色鲜艳、薯块均匀、大小适中、无病无伤、未受冷害和湿害、白浆多的薯块作种。重量以3两-1市斤为宜,每亩地需65市斤红薯种为宜。

4、种薯处理,为了防止种薯带病,可用温水或药剂浸种。参与温水浸种时用51—54度的温水浸10分钟即可,浸种时要严格掌握水温和时间,种薯初下温水时要不断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采用露地育苗种薯或已受轻微冻害的种薯,均不宜采用温水浸种。种薯也可用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加水500倍,或用70%四基托布津加水700倍浸种10分钟,均可杀菌防病。还可以用以上药水水波洒也苗床。

5、排种技术:排种有斜排、平排和直排三种。斜排是以薯头压薯尾的1/3,这样薯块中上部发炕、太阳能育种以平排为好,薯种分布均匀而不密集,有利于培育壮苗。直排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排薯时要分清头尾,不能倒排。一般薯头皮色深,浆汁多,细根少。由于薯块大小不同,因而要分类选择,分别排薯,应掌握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时上齐下齐的原则,使薯块上面覆土一致出苗均匀整齐,便于苗床管理

新春伊始,气候多变,必须认真加强薯苗管理,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多产苗,为早甘薯备足良种壮苗。

一、 剪除顶端芽 当春初气温回升到12℃以上时,要及时剪除旧蔓的顶端幼芽,留下基部约3厘米左右,促使基部新芽更快长出。

二、 搞好中耕锄草 必须及时中耕锄草,疏松苗地,促使地下部早开新根,地上部早长新叶;同时,通过除净杂草,清洁苗地,有利薯苗生长。

三、 及时追肥 追肥要早,应多施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促进薯苗生长粗壮。一般每亩施火烧土粪1500-2000公斤或家畜粪1000-1500公斤,人粪尿1000-12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出苗前,每3-5天追肥一次,每亩施人粪尿800-1000公斤掺入二倍水施用;出苗后,每剪一次苗施一次薄肥(人粪尿与水对掺),如要加速薯苗生长,可在稀薄的粪水中每100公斤加硫酸铵100-200克或者尿素50-100克但不要单独施用化肥,以免造成薯苗细长柔弱,插后不易成活,结薯不理想。第一二次施肥后,应施一次草木灰或火烧土,补充薯苗对磷、钾的需要。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四、 加强水管,防霜冻 初春雨水较少,要灌水防旱或用喷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提高苗地湿度,有利薯苗生长。春雨到来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增加土壤氧气,促进薯苗快速生长,早春气温变化大,要防低温霜冻,遇到低温霜冻来临之前,要及时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护薯苗正常生长。

五、 对地膜覆盖的育苗地,要根据气候变化灵活管理薯苗 晴天中午膜内温度较高,要把地膜两端揭开通风、炼苗,避免高温烧苗,阴雨天,薯苗不易发根长青,要把地膜两头盖密保温护苗、避免寒冷冻苗及霜冻死苗。此外,薯苗地还要做好防畜禽破坏和鼠害工作。


相关内容

  • 甘薯种植技术资料大全
  • 甘薯栽培技术 [市场预测] 甘薯又名红薯.地瓜.山芋.番薯等,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主要粮食作物而大量种植,随着其他粮食产量的提高,甘薯作为"粗粮"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在研究抗癌食品时,. 发现甘薯的抗癌作用排在其他食品之首,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比人参 ...

  •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 <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 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 A. 棉花.大豆 B.小麦.水稻 C.甘蔗.玉米 D.百合.苜蓿 2. 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 A. 棉花 ...

  • 紫薯栽培技术
  • 紫甘薯栽培技术详解 1.选种 紫色红薯按用途可以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选种时根据栽培的目的具体选择.鲜食型的选择口感好.色素含量适中.抗病性好.薯型美观的品种,加工型的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干率高的品种. 2.育苗 早育.育足壮亩,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是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的基础.为了 ...

  •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的综述
  •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的综述 黄新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009级生物技术一班) 摘要:植物快繁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育苗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 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高新农业技术.运用植物生长模拟计算机为植物创造最为适宜的温.光.气.热.营养.激素环境,使植物的生理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植物的生根基因尽快 ...

  • 劳动技术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
  • 劳动技术教育校本教材之 <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 迁安市扣庄乡陈官营初级中学 目 录 校本教材之<农作物.蔬菜种植与管理> .....................................3 第一课 甘薯保鲜贮藏法 ........................ ...

  • 北京蔬菜种植时间表
  • 北京时间蔬菜种植表 根据经验,我们可以将蔬菜分成: (1)喜热型 不经霜打 如:西红柿.茄子.青椒.甘薯.花生.四季豆.毛豆.各种菜豆.西瓜.南瓜.黄瓜.葫芦.苦瓜.丝瓜.甜瓜.苋菜.空心菜.玉米.芋头.芝麻.向日葵.空心菜等. (2)喜寒型 不耐热,幼苗时需要凉爽的天气,成熟时霜寒可以增进风味. ...

  • 葡萄育苗技术
  • 葡萄育苗技术 扦插育苗技术 (1)插条准备 结合冬季修剪,采集无病毒.节间短.髓部小.色泽正常.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危害的枝条作插条:细弱或徒长的枝条成活率低,苗木生长不良,不宜选用.如果繁殖材料缺乏时,也可选用成熟良好的2次枝作插条.插条一般应剪成 6-8节,长40-50cm.每50-100 ...

  •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云南省农业厅 2017-03-22 09:45 一.育苗 育苗是红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只有适时育足苗.壮苗,才能不误时机地保证做到适时早栽.一茬栽齐.苗全株壮的要求. 1.选种和排种.选择的种薯应具有皮色.肉色.形状特征好,无病.无伤,没有受过冷害和湿害的红薯.在当地红薯栽插期前30-35天排种:采 ...

  • 常见蔬菜露天种植时间表
  • 常见蔬菜露天种植时间表 一月:菠菜.生菜.葱.香菜. 二月:菠菜.生菜.芹菜.土豆.香菜. 三月:菠菜.白菜.茄子.辣椒.番茄.黄瓜.丝瓜.西葫芦.南瓜.冬瓜.苦瓜.西瓜.空心菜.生菜.茼蒿.芹菜.土豆.大豆.四季豆.豇豆.萝卜.苋菜.菜.芋头.韭菜. 四月:菠菜.白菜.茄子.辣椒.番茄.黄瓜.丝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