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荆轲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 已——矣, 语气词

2、共其乏困 共——供,提供

3、秦伯说 说——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智慧

二、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行的包袱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

今义:对妻子的尊称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以为:古义:把……看作

今义:认为

4、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扎

2、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夜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晚上

3、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为边境

4、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 封:使……成为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

四、重要实词

若、师、辞、鄙、厌、封、阙、

唯、图、微、及、与、易、去

五、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以乱易整,不武

2、之

①许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④何厌之有

3、其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 吾其还也

4、而

①夜缒而出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因人之力而弊之

5. 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六、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3、省略句

夜缒而出 省略烛之武

敢以烦执事 省略之

4、判断句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燕王拜送于庭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还柱而走

7、卒起不意

二、古今异义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2、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

3、左右乃曰

古义:侍臣。今义:表两种方向。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动词

前为谢曰 走上前

2、名词作状语

进兵北略地 向北

函封之 用匣子

发尽上指冠 向上

箕踞以骂曰 象簸箕一样

3、意动用法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4、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五、重要实词

略、谒、购、诚、遇、顾、揕、见、

遗、忤、比、谢、发、提、股、被

六、重要虚词

1.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②使工以药淬之(介词,用)

③以次进(介词,按照)

④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表目的,“来” ) ⑥箕踞以骂曰(连词,表修饰)

2、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动词,整理)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介词,被)

③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替)

3、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连词,表转折) ②伏尸而哭/自引而起/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连词,表修饰)

③图穷而匕首见(连词,表顺承)

4、乃

①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于是、就) ②乃今得闻教(才)

③乃欲以生劫之(表判断)

七、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常痛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

2、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

3、省略句

欲与俱

秦王购之金千金

4、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5、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用来……的办法 ) 卒惶急无以击轲 (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 已——矣, 语气词

2、共其乏困 共——供,提供

3、秦伯说 说——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智慧

二、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行的包袱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

今义:对妻子的尊称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以为:古义:把……看作

今义:认为

4、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扎

2、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夜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晚上

3、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为边境

4、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 封:使……成为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

四、重要实词

若、师、辞、鄙、厌、封、阙、

唯、图、微、及、与、易、去

五、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以乱易整,不武

2、之

①许之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④何厌之有

3、其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 吾其还也

4、而

①夜缒而出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因人之力而弊之

5. 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六、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3、省略句

夜缒而出 省略烛之武

敢以烦执事 省略之

4、判断句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燕王拜送于庭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还柱而走

7、卒起不意

二、古今异义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2、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

3、左右乃曰

古义:侍臣。今义:表两种方向。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动词

前为谢曰 走上前

2、名词作状语

进兵北略地 向北

函封之 用匣子

发尽上指冠 向上

箕踞以骂曰 象簸箕一样

3、意动用法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4、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五、重要实词

略、谒、购、诚、遇、顾、揕、见、

遗、忤、比、谢、发、提、股、被

六、重要虚词

1.以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②使工以药淬之(介词,用)

③以次进(介词,按照)

④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表目的,“来” ) ⑥箕踞以骂曰(连词,表修饰)

2、为

①乃为装遣荆轲(动词,整理)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介词,被)

③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替)

3、而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连词,表转折) ②伏尸而哭/自引而起/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连词,表修饰)

③图穷而匕首见(连词,表顺承)

4、乃

①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于是、就) ②乃今得闻教(才)

③乃欲以生劫之(表判断)

七、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常痛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

2、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

3、省略句

欲与俱

秦王购之金千金

4、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5、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用来……的办法 ) 卒惶急无以击轲 (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


相关内容

  • 荆轲刺秦,揭秘荆轲刺杀秦王的真正目的
  • 让购物,成为职业www.fenglingou.com 荆轲刺秦,揭秘荆轲刺杀秦王的真正目的 荆轲,姜姓,庆氏(.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荆轲到燕国以后,和当地的狗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 ...

  • 揭秘:荆轲刺秦王,为何注定会失败?被杀前,他说了一句实话
  • (图)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六年前,秦国咸阳宫廷发生了一次惊悚的行刺事件.燕国派出的使者兼刺客荆轲,在经过一番拼斗后,功败垂成,不但没能杀死嬴政,而且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行刺宣告失败. 荆轲刺秦为何是这样一个结果?有人说荆轲剑术不精,不是嬴政的对手:有人说荆轲势单力孤,没 ...

  •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到底是什么地图,让秦始皇欲罢不能?
  • 公元前233年,在秦国为质子的燕国太子丹,千方百计逃离秦国,回归故国. 而燕国太子丹,正是那位刺杀始皇的谋划者. 太子丹是何许人也? 五年前,当始皇举行冠礼之后,燕国正遭受赵国大兵压境,为了请始皇出兵相救,燕王喜将太子丹送到秦国为质子. 这次太子丹逃出秦国,自是因为秦燕关系因桓齮的事情而恶化,太子丹 ...

  • 对荆轲的评价
  •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 ...

  • 我眼中的荆轲1
  • 自古以来,人们对荆轲这个人物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一个侠义之士,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需要客观的对荆轲进行评价,我只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诚恳的希望批评的声音接踵而至! 荆轲的老家是卫国,后来卫国被秦国所灭,荆轲逃到了燕国,在燕国,荆轲不被当局者所用,荆轲曾经向燕国的太子丹进献过良言,希望 ...

  • 风萧萧兮易水寒
  • ⊙自古人生一知音难觅,士为知己者死. 战国荆卿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太儒则不知权变,难以变通:太侠则刚劲难驯,犯于大禁.但毕竟乱法的儒士是少数,犯禁的侠士也不多.可刺客确实犯禁,但不都犯情.有些刺客为财,有些刺客为气.为财的死了干净了是好下场,不 ...

  • 荆轲为证,武士道并非日本原创
  • 华图教育与中国文联出版社即将联合推出本人新作<华夏魂>5-- 荆轲为证,武士道并非日本原创 提及"武士"及"武士道",很多人以为那是日本的专利,且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现代很多中国人,因为军国日本的侵华历史,将"武士道"视为&qu ...

  • 荆柯刺秦小品剧本暂定
  • 场白a :ladies and gentleman,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收看广外mba11c 班全力推出的年度第一古装魔幻苦情戏--刺--秦 场白b :故事发生在东周末年,秦国一家势大,已经严重威胁各国生存,在这个经济即将崩溃,人民水深火热的黑暗时刻,一个英雄诞生了! 荆轲出场,(音乐,演唱,和观众互 ...

  • [荆轲]原文及翻译
  • <荆轲>原文及翻译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 卫国人称呼他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 ...

  • 太子丹.荆轲故事的历史流变
  • 摘 要:先秦两汉时期,太子丹.荆轲故事经历了一个由史学到文学的发展过程,<战国策·燕策>.<史记·刺客列传>和<燕丹子>清晰地体现了这种演变轨迹,由线条式地记录模式转变为人物性格饱满.情节丰富的故事系统.本文将从三部作品着手,努力寻找太子丹.荆轲故事流变过程中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