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选材之四性

浅谈小学生作文选材指导

作文教学选材问题:

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为小学生作文的"写什么"提供了依据,即写真实的生活。尽管学生的生活面不怎么广,生活内容不怎么丰富,但毕竟还是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有所历的。作文时之所以会感到没东西可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没有养成积累生活并及时把它记下来的习惯,只是到了作文课,老师布置写几次就是几次。因此,课堂中的取材作文,就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即"写什么"大多来自广阔的生活空间,指导"写"多在狭窄的课堂中,"有什么"在先,"写"在后,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无法即时联系。学生对生活中原已感知过的事物,会日趋模糊、淡忘、消失,这时就觉得脑中空荡。 其二,课堂上,老师根据作文题目指导学生作文时,其取材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作文题中的"例举材料"和所指范围具有优先选取的心理。如:"我们每天都要做许多事情,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如买东西,打扫卫生,做游戏等。"多数学生都只选取"买东西,打扫卫生,做游戏"来写。这三项被别人选取后,许多学生将陷入困境。这说明,例举材料能给学生指示取材方向,也能使之陷入此中不易开脱。二是前一个学生的取材会引起尚未取到材料的学生的注意并作好"我也写什么"的心理准备。这对尚未取到材料的学生来说具有提醒和开导作用,但也使这些学生大多只能沿着先前学生的取材思路选取类似的材料。这两点可以说是定势思维的作用。对于选材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四性:

一、把握材料的真实性

现在学生的作文雷同之处越来越多。比如写到助人为乐的事,他们就会写出五子登科式的笑话(扶瞎子,推车子,让座子,拾夹子,死老子);写到母爱就会写母亲在雨中送雨伞,在雨夜深一脚浅一脚地背他去看病,织毛衣到深夜之类;写到教师就是如何带病上课又如何在深夜批改作业。这些文章给人“假、大、空”的感觉。怎样才能让学生作文内容真正充实起来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已提出作文“由教师命题,学生见题而知的,审题而立意,此其程序与实际作文违异。”所谓的作文,本应是作者“情郁于中,发之于外”,“有

所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更非瞎编乱造。应鼓励学生大胆写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命题作文至今流行,其实是应试的思想在作祟,提倡不得。

二、把握材料的典型性

选材的典型性,就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表现中心的人物或事件。只有典型的材料才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有的同学就喜欢给材料戴高帽,认为立意越大,就会越典型。比如要写好人好事,就写希望工程,捐钱捐物,救人救火;写最崇拜的人就写雷锋、张海迪、爱迪生。其实典型的素材不一定是重大的素材,只要是能引起读者共鸣,有积极意义的素材都可以称为典型。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选取谈“水浒传”、抨击旧社会、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这几件小事,就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伯父的深深爱戴。作家魏巍很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作为写作的题材,比如他写得很感人的文章《再见了,亲人!》,就是其中一例。作者为要表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选取了三个代表人物,四件震人心弦的往事来写,达到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三个代表人物是朝鲜大娘、大嫂、小金花,这是老中少三代人的代表,是全体朝鲜人民的代表。四件震人心弦的往事,第一件事大娘领着全村妇女给在阵地上拼了三天三夜的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而大娘却累得昏了过去。第二件是在敌机轰炸时,大娘首先把志愿军伤员背进防空洞,因而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女。第三件是小金花协助妈妈营救志愿军侦察员,因而失去了妈妈。第四件是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被敌人炮弹炸伤致残。这四件事的的确确表现了中朝人民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比山高比海深的,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想一想,连自己的生命和亲骨肉的生命都舍得牺牲的人,还有什么不肯无私的奉献出来的呢?文章通过这样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来说明:这是怎样的一种亲人呀?文章的中心思想因而非常集中、

三、把握材料的细节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写好细节需要把握好两点:

①“真实”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整个文章的生命。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而去虚构生活的细节,文章写出来了也打动不了读者。《一夜的工作》

一文,作者就很注重细节真实性的描写,写出了他陪同周总理审稿时,在总理身边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总理工作到天将破晓吃夜宵的情况是这样写的:“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份量。”几句朴实的话就把总理生活简朴的形象描绘出来了,本文的作者并没刻意的用一些大事件来烘托总理的伟大形象但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②“准确” 能否描写出典型细节,还需要同学们有准确生动的描写能力,即能真切地再现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又如《游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本文作者叶圣陶可称得上文学大师,文学素养之深更不必说,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风格独特,不像一般的游记,为了表现山水之美,游兴之浓,多用一些瑰丽的词句加以夸饰。而是特别注重准确性的细节描写:如作者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时写道:“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语言虽朴实,但我们读后却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篇习作的细节做到了准确:如把豆腐衣平放在案板上,将馅料放在豆腐衣的一端,理成圆条状卷,即成五香卷的生坯。真实:如制作方法的每个步骤。让我仿佛看到我的母亲在做五香卷一样很有亲切感,我喜欢这样的文章,虽无精妙之语,但细节真实,准确。

常言说:“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牢牢地抓住“视线”的落眼点——五香卷的制作方法,准确写出了平常、细小的生活画面。于细微之中展现了生活的真实性,收到了以小见大,以细节凸显主题的作用。

四、把握材料的新鲜性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作文的选材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性。而要做到材料鲜活而不老套,就要到生活中去体验,所以大力提倡学生多看课外书和多写周记。把发生在身边的有意义的新鲜的人和事记下来,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有目的到社会上去观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多多了解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潮流、新风尚、新观念,然后分析感悟,把它写到你的文章中去。

浅谈小学生作文选材指导

作文教学选材问题:

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为小学生作文的"写什么"提供了依据,即写真实的生活。尽管学生的生活面不怎么广,生活内容不怎么丰富,但毕竟还是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有所历的。作文时之所以会感到没东西可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没有养成积累生活并及时把它记下来的习惯,只是到了作文课,老师布置写几次就是几次。因此,课堂中的取材作文,就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即"写什么"大多来自广阔的生活空间,指导"写"多在狭窄的课堂中,"有什么"在先,"写"在后,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无法即时联系。学生对生活中原已感知过的事物,会日趋模糊、淡忘、消失,这时就觉得脑中空荡。 其二,课堂上,老师根据作文题目指导学生作文时,其取材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作文题中的"例举材料"和所指范围具有优先选取的心理。如:"我们每天都要做许多事情,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如买东西,打扫卫生,做游戏等。"多数学生都只选取"买东西,打扫卫生,做游戏"来写。这三项被别人选取后,许多学生将陷入困境。这说明,例举材料能给学生指示取材方向,也能使之陷入此中不易开脱。二是前一个学生的取材会引起尚未取到材料的学生的注意并作好"我也写什么"的心理准备。这对尚未取到材料的学生来说具有提醒和开导作用,但也使这些学生大多只能沿着先前学生的取材思路选取类似的材料。这两点可以说是定势思维的作用。对于选材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四性:

一、把握材料的真实性

现在学生的作文雷同之处越来越多。比如写到助人为乐的事,他们就会写出五子登科式的笑话(扶瞎子,推车子,让座子,拾夹子,死老子);写到母爱就会写母亲在雨中送雨伞,在雨夜深一脚浅一脚地背他去看病,织毛衣到深夜之类;写到教师就是如何带病上课又如何在深夜批改作业。这些文章给人“假、大、空”的感觉。怎样才能让学生作文内容真正充实起来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已提出作文“由教师命题,学生见题而知的,审题而立意,此其程序与实际作文违异。”所谓的作文,本应是作者“情郁于中,发之于外”,“有

所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更非瞎编乱造。应鼓励学生大胆写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命题作文至今流行,其实是应试的思想在作祟,提倡不得。

二、把握材料的典型性

选材的典型性,就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表现中心的人物或事件。只有典型的材料才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有的同学就喜欢给材料戴高帽,认为立意越大,就会越典型。比如要写好人好事,就写希望工程,捐钱捐物,救人救火;写最崇拜的人就写雷锋、张海迪、爱迪生。其实典型的素材不一定是重大的素材,只要是能引起读者共鸣,有积极意义的素材都可以称为典型。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选取谈“水浒传”、抨击旧社会、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这几件小事,就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伯父的深深爱戴。作家魏巍很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作为写作的题材,比如他写得很感人的文章《再见了,亲人!》,就是其中一例。作者为要表现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选取了三个代表人物,四件震人心弦的往事来写,达到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三个代表人物是朝鲜大娘、大嫂、小金花,这是老中少三代人的代表,是全体朝鲜人民的代表。四件震人心弦的往事,第一件事大娘领着全村妇女给在阵地上拼了三天三夜的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而大娘却累得昏了过去。第二件是在敌机轰炸时,大娘首先把志愿军伤员背进防空洞,因而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女。第三件是小金花协助妈妈营救志愿军侦察员,因而失去了妈妈。第四件是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被敌人炮弹炸伤致残。这四件事的的确确表现了中朝人民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比山高比海深的,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想一想,连自己的生命和亲骨肉的生命都舍得牺牲的人,还有什么不肯无私的奉献出来的呢?文章通过这样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来说明:这是怎样的一种亲人呀?文章的中心思想因而非常集中、

三、把握材料的细节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写好细节需要把握好两点:

①“真实”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整个文章的生命。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而去虚构生活的细节,文章写出来了也打动不了读者。《一夜的工作》

一文,作者就很注重细节真实性的描写,写出了他陪同周总理审稿时,在总理身边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总理工作到天将破晓吃夜宵的情况是这样写的:“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份量。”几句朴实的话就把总理生活简朴的形象描绘出来了,本文的作者并没刻意的用一些大事件来烘托总理的伟大形象但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②“准确” 能否描写出典型细节,还需要同学们有准确生动的描写能力,即能真切地再现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又如《游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本文作者叶圣陶可称得上文学大师,文学素养之深更不必说,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风格独特,不像一般的游记,为了表现山水之美,游兴之浓,多用一些瑰丽的词句加以夸饰。而是特别注重准确性的细节描写:如作者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时写道:“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语言虽朴实,但我们读后却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篇习作的细节做到了准确:如把豆腐衣平放在案板上,将馅料放在豆腐衣的一端,理成圆条状卷,即成五香卷的生坯。真实:如制作方法的每个步骤。让我仿佛看到我的母亲在做五香卷一样很有亲切感,我喜欢这样的文章,虽无精妙之语,但细节真实,准确。

常言说:“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牢牢地抓住“视线”的落眼点——五香卷的制作方法,准确写出了平常、细小的生活画面。于细微之中展现了生活的真实性,收到了以小见大,以细节凸显主题的作用。

四、把握材料的新鲜性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作文的选材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性。而要做到材料鲜活而不老套,就要到生活中去体验,所以大力提倡学生多看课外书和多写周记。把发生在身边的有意义的新鲜的人和事记下来,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有目的到社会上去观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多多了解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潮流、新风尚、新观念,然后分析感悟,把它写到你的文章中去。


相关内容

  • 作文选材教案
  • 体味生活 厚积薄发 --作文选材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如何选材. [教学目标] 1. 明白作文选材的内容:"我"的真实生活,"我"的真切体验.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小角度.合题旨.有新意. 3.在课堂实践中变"学得"为& ...

  • 让教材为初中生作文选材指点迷津
  • 让教材为初中生作文选材指点迷津 摘 要: 如何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直接关系到作文整体质量.初中生由于自身阅历尚浅,素材储备不足,加上缺乏有效方法,选材往往存在空泛.陈旧.虚假等问题.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摹本,本身已包含选材的一系列方法,值得重视和借鉴. 关键词: 教材 初中生作文 选材 作文教学是 ...

  • 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
  • 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指导小学生从生活中选材.从教材中选材.从感悟中选材.从联想中选材,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选材 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材是否恰当.材料内容是否有利于表现作文主题是一篇优秀文章的关键所在,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很少 ...

  •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四
  •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四-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 ...

  • 例谈初一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例谈初一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秦红萍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02期 摘 要:几次考试后,不少初一学生的家长和学生自己由最初的喜悦.兴奋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并提出了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小学时作文一直很优秀,到了初中怎么就难以优秀起来呢?而且这些学生大都成绩一直都很优 ...

  • 初中作文第一课教案
  • 第一课:成长之路印迹深 教学目标: 1.学会找素材,让学生意识到素材无处不在. 2.教会学生总结生活中的事,写出重点突出的素材. 教学重点: 1.通过老师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大量的素材. 2.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选素材. 课前朗诵: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 一滴水的光辉
  • 一滴水的光辉 --感悟平凡生活选材立意写作思维探索与实践案例 [案例背景] 目前,不少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首要困难是拿到作文题后,无话可说,找不到恰当的写作素材,不会自如地从鲜活的生活中寻找切题的写作素材,只好东拚西凑,写入作文的素材多陈旧而幼稚,没有选取对生活观察与体验过的素材,也缺乏对素材的感受 ...

  •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
  •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 周燕 一提到写作学生和老师都为之烦恼,学生烦恼的是没有材料可写,常常需要搜肠刮肚.冥思苦想,有时信手拈来一篇现成的文章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抄了之.老师烦恼的是看了半天总也找不到一篇好文章,有的甚至是文不对题.记得上学期第二篇作文写<我和××>,我收了37份草稿只有7份勉强通 ...

  • ★[小学生作文自学400例]★5.选材的三种方法
  • 选材的三种方法 作文的选材很重要,它的基本要求: 1.围绕主题的需要选材,凡是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否则就舍弃. 2.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事实善于雄辩,材料真实才有说服力.如果材料虚假,别人不会相信. 3.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只有了如指掌的材料,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使人有身临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