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导轨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

  1引言   用气垫导轨上的两个滑块的正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实验原理如下:当两个滑块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沿直线作对心碰撞时,若略去滑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粘滞阻力,则滑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两滑块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设如图1所示,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撞前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在普通物理的实验方法中,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将m2静止放置在光电门A、B之间,m1以初速度v1向左运动碰撞m2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要想得到较佳的实验效果最好做到以下几点:尽量调平气垫导轨,以减少重力对物块的影响;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滑块碰撞前的速度,但是,无论如何调节气垫导轨和滑块,它们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空气阻力和粘滞阻力,在A门测出的速度v1、v1′,在B门测出的速度v2′和碰撞前后瞬间相应的速度有些差异,那么如何减少这些测出速度的差异呢?下面主要介绍一种通过实验改进减少差异的方法.   2实验改进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1)使滑块m1和m2分别处在两光电门A、B的外侧,并以一定的初速度v1、v2相向运动,让两滑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碰撞,然后分别以v1′和v2′的速度弹开;   (2)在实验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两光电门靠近;   (3)使滑块m1、m2的速率v1、v2的差值较大.   改进后实验的装置图如图2所示(称为实验(1)),第一,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1与1′、2与2′方向彼此相反,两滑块碰撞前后所受的冲量1与1′、2与2′方向也彼此相反,所以1、2与1′、2′几乎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可以减少冲量对动量的影响;第二,尽可能把光电门靠近,以减小阻力所产生的冲量对动量的影响;第三,使滑块m1、m2速率v1、v2的差值较大,故初动量p前=m1v1-m2v2也增大,末动量p后也相应增大,所以动量的相对误差η=p前-p后p前就相应的降低,减小了百分误差.   我在实验室做了实验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对照实验,实验器材主要有气垫导轨、MUJ-5C计时计数测速仪、两个滑块m1和m2、物理天平、两个光电门和游标卡尺.实验中所采用的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174.10 g和m2=276.06 g,两个滑块上挡光片的距离分别为d1=29.98 mm和d2=50.02 mm,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用s表示.   3结论   采用改进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简单易行且实验效果良好,对中学物理实验乃至大学物理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1引言   用气垫导轨上的两个滑块的正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实验原理如下:当两个滑块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沿直线作对心碰撞时,若略去滑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粘滞阻力,则滑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两滑块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设如图1所示,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撞前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在普通物理的实验方法中,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将m2静止放置在光电门A、B之间,m1以初速度v1向左运动碰撞m2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要想得到较佳的实验效果最好做到以下几点:尽量调平气垫导轨,以减少重力对物块的影响;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滑块碰撞前的速度,但是,无论如何调节气垫导轨和滑块,它们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空气阻力和粘滞阻力,在A门测出的速度v1、v1′,在B门测出的速度v2′和碰撞前后瞬间相应的速度有些差异,那么如何减少这些测出速度的差异呢?下面主要介绍一种通过实验改进减少差异的方法.   2实验改进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1)使滑块m1和m2分别处在两光电门A、B的外侧,并以一定的初速度v1、v2相向运动,让两滑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碰撞,然后分别以v1′和v2′的速度弹开;   (2)在实验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两光电门靠近;   (3)使滑块m1、m2的速率v1、v2的差值较大.   改进后实验的装置图如图2所示(称为实验(1)),第一,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1与1′、2与2′方向彼此相反,两滑块碰撞前后所受的冲量1与1′、2与2′方向也彼此相反,所以1、2与1′、2′几乎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可以减少冲量对动量的影响;第二,尽可能把光电门靠近,以减小阻力所产生的冲量对动量的影响;第三,使滑块m1、m2速率v1、v2的差值较大,故初动量p前=m1v1-m2v2也增大,末动量p后也相应增大,所以动量的相对误差η=p前-p后p前就相应的降低,减小了百分误差.   我在实验室做了实验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对照实验,实验器材主要有气垫导轨、MUJ-5C计时计数测速仪、两个滑块m1和m2、物理天平、两个光电门和游标卡尺.实验中所采用的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174.10 g和m2=276.06 g,两个滑块上挡光片的距离分别为d1=29.98 mm和d2=50.02 mm,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用s表示.   3结论   采用改进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简单易行且实验效果良好,对中学物理实验乃至大学物理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关内容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学案2014-05-13
  • 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物理学科学案设计 第二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14-05-13 班级_____ __ 姓名__ ____ 〒〒实验原理〒〒 一.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 和 ,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

  •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二项
  • 实验1.9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二项 在物理力学实验中,由于摩擦的存在,往往使测量误差很大,甚至使某些物理实验无法进行.气垫导轨就是为消除摩擦而设计的力学实验仪器.它利用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的压缩气体,使导轨表而与滑块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垫",将滑块浮起,这样,滑块在导轨表面的运动 ...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1.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 了的轻质弹簧,如图实-11-4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 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 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

  • 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 实 验 报 告 210系07级 任少卿 日期:08年5月24日 学号:PB07210413 实验题目: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实验目的: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实验原理: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 ...

  • 动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例1]如图所示,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直接影 响 实 验 的 准 确 性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有 ( ) A.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外力(小支柱对被碰小球作用力)的冲量就相对越小,碰撞前后总 ...

  • 验证动量守恒
  • 实验四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 1. 通过碰撞特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 学习实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的使用. 2.实验原理 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设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于气垫的悬浮作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 ...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一)目的 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器材 斜槽,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球,天平,刻度尺.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圆规.游标卡尺 (三)原理 大小相同,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相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因小 ...

  • 动量守恒实验的探究
  • 动量守恒实验的探究 作者:陈德棠 文章来源:<教学仪器与实验> 点击数: 2446 更新时间:2008-5-20 1 问题的提出 围绕<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这个学生实验,各种刊物上近几年已发表了多篇文章.从刊物上所载使用斜槽导轨所做的诸多实验及笔者自己.学生所做的无数次实验中, ...

  • 实验0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播放] 1.实验目的: (1)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2)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所需的实验仪器的性能: (3)知道实验注意事项,会进行误差分析,并在实验中尽量减小误差. 2.实验原理: 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